㈠ 請問英國在二戰時期建造了哪些航空母艦
英國二戰期間的航母
勇敢級航母
原為「勇敢」號和「光榮」號戰列巡洋艦,它們船體外板薄、航速快,英國海軍便於1924年著手,將之改成了航空母艦。它們和「暴怒」號屬同型艦,只是裝了右舷島式上層建築。(「暴怒」號於1939年再次進行改裝時也裝了島式上層建築。)是英國皇家海軍在二戰時期建造的最大最強的航母,總排水量3萬噸,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母,分別於1928年和1930年服役。其標准排水量為22500噸,航速30節,可搭載飛機48架。勇敢(Courageous )1939.9.17在愛爾蘭以西海面被德國潛水艇U29擊沉。 光榮 (Glorious )1940.6.8在掩護同盟軍撤退時被德國兩艘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諾」號擊沉。
「獨角獸」號在1938年批准撥款建造標准排水量16,510 (噸) 滿載排水量20,300 (噸) 載機36 (架) 1943.3.12服役服役之初用於作戰,後改為供應艦,用於維修和保養飛機。1960年解體。
「鷹」號航空母艦 1917年,英國海軍買下阿姆斯特郎.懷特瓦茲公司1913年開工,因一次大戰中斷工程的智利戰列艦「科克蘭」號的艦體,利用艦體改建為「鷹」號航空母艦。1920年4月尚沒完工的「鷹」號就入役進行艦載機運用試驗,11月再送入造船廠繼續建造,於1923年完工。標准排水量22,600 (噸) 滿載排水量26,200 (噸) 航速(節) 24載機21 (架) 1920.4.13完工,1942.8.11負責到馬爾他運送期間被德國潛艇U73的魚雷擊沉。
無畏級:皇家海軍根據戰時造艦計劃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艦,為了汲取作戰經驗,直到1942年才動工。共建4艘,即「大無畏」號、「非洲」號、「鷹」號和「皇家方舟」號。該艦機庫為封閉式。艦體比光輝級怨仇型大出許多,載機可達110架,主要武備和怨仇型相同,但高射炮火力較強,每個炮群都配有雷達炮瞄裝置。1號艦建造緩慢,直到1951年9月才完工,4號艦亦建成,另兩艦未建成便解體。「大無畏」號遂改名「鷹」號,以代替1942年戰沉的「鷹」號。
英 「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
30年代各個海軍強國進一步加強海軍勢力,建造多艘大型艦只,戰爭一觸即發。英國考慮自己的海軍實力尚不足夠應付德國海軍和義大利海軍時,決定建造新式艦隊航空母艦,於是軍方下令設計師在有效期內設計出先進的航空母艦。當時設計師曾考慮拉華盛頓條約對航空母艦標准排水量的限制。在排水量限制下為給航母提供最大的面積的飛行甲板,在艦艏和艦艉各裝了外伸板,並各自向外向下彎。由於軍方要求能搭載超過60架飛機和裝甲保護,使設計師只能把原來的機庫增加多一層,使載機提高到70架以上。由於增加了機庫,必然使艦舷提高,也增加了排水量,為減少重量,設計師也只能將兩舷的裝甲厚度減少。設計師還考慮到在大西洋的海浪對航空母艦的艦艏的破壞,因此將艦艏設計成封閉性。設計師終於在有效期完成新型航空母艦的設計並提交海軍。經過軍方的驗收後,軍方在1934年批准撥款建造一艘,命名為「皇家方舟」號1938.11.17完工。起初命名為「木星」號,1937年4月13它下水後,才正式命名為「皇家方舟」號(老艦「皇家方舟」號則更名為「飛馬座」號)。由於「皇家方舟」號的設計非常成功,從而成了皇家海軍後建航空母艦的原型。
「皇家方舟」號服役後不久,歐洲戰場正式爆發。1941年為支援北非作戰,「皇家方舟」號奉命運輸飛機到馬爾他的任務。11月12日,「皇家方舟」號在本土運載37架「颶風」戰斗機到馬爾他號後,於13日下午,在距直布羅陀50海里時,被德國潛艇U-81發現,U-81向「皇家方舟」號發射4枚魚雷,其中1枚魚雷命中航空母艦艦島下方的右舷,幾分鍾後,大量入水使「皇家方舟」號主機停止運轉,14日凌晨,「皇家方舟」號鍋爐爆炸,1小時後沉入海底。
1941年的「皇家方舟」號性能表: 標准排水量19,500 (噸) 滿載排水量27,300 (噸) 航速(節) 31 載機72((架)(平時)48艦員1,575 (人)
「光輝」級航母
1937年,英國海軍又開始建造2艘「光輝」級航母。首艦「光輝」號於1940年5月建成入役。其後續艦「勝利」號、「可怖」號、「不屈」號和改型艦「怨仇」號、「不倦」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中陸續服役。「光輝」號長約226米,寬約29.2米,標准排水量23000噸,航速31節。該艦的突出特點是極為重視軍艦的防護能力,它是世界上第一艘在飛行甲板和機庫下面都設有裝甲防護的航母。由於裝甲重量的限制,它只能安排一層機庫,因此只能載機36架。艦上還裝有16門單管114mm高炮和一部792雷達,這在當時是相當高檔的防空配置了。50年代中期前陸續退役。
人馬座級
據1943年戰時計劃,原擬建造8艘,稱競技神級,大戰結束後,4艘被取消,3艘改稱人馬座級,餘下1艘叫「競技神」號。人馬座級在建造過程中對結構進行了加強,和尊嚴級相比,其主尺度和排水量都增大了,主機輸出功率和航速大為提高,以便能搭載更先進的噴氣機。
人馬座 Centaur 1953年建成 1972年退役
海神之子 Albion 1954年建成 1972年退役
堡壘 Bulwark 1954年建成 1976年轉預備役
皇家海軍為紀念二戰戰沉的競技神號,把「人馬座」級第四艘命名為新的「競技神」號。1955年建成服役,經過多次改裝並參加了英阿馬島沖突,在戰斗中發揮了很大作用。1984年該艦封存,1985年被賣給印度海軍,命名為維蘭特號(Virant)。
尊嚴級 MAJESTIC CLASS
1942年計劃建造的輕型的航空母艦,為巨人級的改良型,其主尺度、主機與巨人級相同,只是排水量有怕增加,載機量和火炮有所變化。1943年4月至11月動工6艘,二戰結束後「大海獸」號停建,其餘5艘從1948年至1961年間完成,分別賣、借給印度、澳大利亞和加拿大。
巨人級 COLOSSUS CLASS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一級輕型航空母艦。該級艦用於艦隊作戰,而不是用業反潛的護航航空母艦。為了做到增大尺寸而不增加排水量,該級艦取消了裝甲;在確保結構剛性的前提下,減少了一些艦內「夾層」防護結構。為了加快建造速度,水線以下船體部分是按勞氏船級社的商船規范建造的;為滿足加速的需要,艦上採用了雙軸推進。該級艦共10艘,大部分趕在戰爭結束前交付使用。但是,實際上真正參加過作戰的只有一艘。
巨人 Colossus 1944年建成 巨人級首艦,1942年6月動工,1944年12月完成,1945年和「尊敬」號、「榮耀」號、「復仇」號一道被編為第11航空母艦艦隊。戰爭結束時在悉尼港,未趕上後作戰。1946年被賣給法國改名為「阿羅芒徹斯」號(Arromanches),。1951年購回,後改為直升機母艦,服役到1974年退役。標准排水量 13190噸
英仙座* Perseus 1945年建成 1958年退役 總長 211.8米英仙座」號是世界上第一艘裝上蒸汽彈射器後航空母艦。彈射器經多次改進後裝到了「皇家方舟」號上,並將此項技術轉讓給美國,從而成了航空母艦的關鍵設備。
榮耀 Glory 1945年建成 1961年退役 寬 24.5米
先鋒* Pioneer 1945年建成 1954年退役 吃水 7米
海洋 Ocean 1945年建成 1962年退役 動力 蒸汽輪機,42000馬力
雅典王子 Theseus 1946年建成 1962年退役 航速 25節
凱旋 Triumph 1946年建成 1981年退役 裝備 四聯乒乓炮6座(3座* ),40毫米
尊敬 Venerable 1945年建成 1948年轉賣 單管炮19座(20毫米炮10座*)1948年被賣給荷蘭,改名為「卡爾•多爾曼」號。1968年10月被轉給阿根廷,更名為「5月25日」號,此艦仍在役。
復仇 Vengeance 1945年建成 1956年轉賣 載機 48架(改作飛機維修艦,不載機*)1945年1月15日服役後即被調到太平洋作戰,為該級艦唯一參加了二次大戰實戰的艦只。於1956年被賣給巴西,改名為「米納斯吉拉斯」號,此艦仍在役。
勇士 Warrior 1946年建成 1958年轉賣 艦員 1076名1958年,該艦被賣給阿根廷,後被「5月25日」號取代,退出現役。
攻擊者級
美國為英國建造的第二批護航航空母艦,共8艘,於1942年9月到1943年6月完工。它們是:「攻擊號」號Attacker,「戰斗者」號Battler,「追擊者」號Chaser,「劍擊者」號Fencer,「追趕者」號Pursuer,「躡步者」號Stalker,「打擊者」號Striker,「狩獵者」號Humter。戰後,該級艦全部送還美國。
射手級 ARCHER CLASS
1941年,美國根據租借法開始實施援英造艦計劃,用C3型標准貨船改建護航航空母艦。射手級共5艘。為:「射手」號,1941年建成;「復仇者」號Avenger,「欺騙者」號*Biter,「沖擊者」號Dasher,均於1942年3月駛離美國。另有一艘「軍馬」號留下未走,被美國軍用作訓練艦。。「復仇者」號於1942年戰沉,「沖擊者」號於1943年戰沉,「射手」號和「欺騙者」號於戰後送還美國。
文德克斯級(II) VINDEX CLASS(II)
「文德克斯」號(Ⅱ)於1943年12月3日完工,1947年退役。標准排水量13455噸,總長159.7米,寬20.9米,吃水6.4米,柴油機,輸出功率11000馬力,航速17節,裝1座雙聯裝102毫米炮,4座四聯裝乒乓炮,8座雙裝20毫米炮,載機15架,艦員700名。同級艦有「奈拉納」號(Nairana Ⅱ,奈拉納I號原為一艘在建客船,1917年8月建成服役。前部設起飛甲板,中後部設機庫,艦尾裝有起吊水上飛機的吊桿。該艦戰時隨主力艦隊活動,1921年被賣掉,)。
坎帕尼亞」II號用在建貨船建造,1944年3月服役後為向蘇聯運送戰爭物資的船隊護航。戰後,1952年作為旗艦參加了在澳大利亞附近蒙特貝洛島的原子彈試驗,1955年解體。標准排水量12450噸,航速17節,載機15架,艦員700名。I艦用1893年建成的同名客船改造, 1914年11月買下後改成了水上飛機母艦。1918年11月5日,在風暴中與「格羅尼亞斯」號重巡洋艦相撞沉沒。
㈡ 英式、荷式、美式拍賣的區別
一、三者的相關要求不同:
1、英式拍賣的相關要求:在拍賣過程中,拍賣標的物的競價按照競價階梯由低至高、依次遞增,當到達拍賣截止時間時,出價最高者成為競買的贏家(即由競買人變成買受人)。
拍賣前,賣家可設定保留價,當最高競價低於保留價時,賣家有權不出售此拍賣品。當然,賣家亦可設定無保留價,此時,到達拍賣截止時間時,最高競價者成為買受人。
2、荷式拍賣的相關要求:荷蘭式拍賣是一種特殊的拍賣形式。拍品有一個起拍價格(即拍賣的最高期望價格),隨著拍賣進行,該價格會隨時間的變動自動向下浮動,如果在浮動到某個價格時有競拍者願意出價,則該次拍賣即成交。
因此荷蘭式拍賣的競價是一次性競價,即在拍賣中第一個出價的人成為中拍者。網上荷蘭式拍賣一般用於拍賣周期較短(如幾個小時)的拍賣。
3、美式拍賣的相關要求:在拍賣單一項目的情況下,人們通常會使用「第一價格」這一術語。在這種拍賣中,喊價最高者可以其喊出的價格獲得該拍賣項目。當多單位項目同時拍賣時,這一過程被稱為差別式拍賣,拍賣者將彼此封閉的競價從高至低分列開來,這些拍賣物將賣給那些出價最高的買主,直到所有供應量出清。
二、三者的概述不同:
1、英式拍賣的概述:英式拍賣也稱公開拍賣,是一種增價拍賣。
2、荷式拍賣的概述:荷蘭式拍賣是一種特殊的拍賣形式。亦稱「減價拍賣」。
3、美式拍賣的概述:第一價格或差別價格拍賣。這是一種封閉式競價拍賣,不同於開放式。
三、三者的特點不同:
1、英式拍賣的特點:網上英式拍賣與傳統英式拍賣有所區別。傳統拍賣對每件拍賣品來說,不需要事先確定拍賣時間,一般數分鍾即可結束拍賣;而對於網上拍賣來說,則需要事先確定拍賣的起止時間,一般是數天或數周。
2、荷式拍賣的特點:成交過程特別迅速,尤其是使用表盤式無聲拍賣方式,使拍賣過程機械化、電子化,使交易速度大大加快。但是,叫價遞減過程往往導致競買人坐等觀望,企盼價格不斷減低,因而現場競爭氣氛不夠熱烈。
3、美式拍賣的特點:這種拍賣對所有買主實行差別對待,因為他們可以根據其競叫水平支付不同的價格。人們有時會對這種拍賣形式產生誤會,因為在金融界這種形式常常被稱為是英國式拍賣;而在英國又被稱為美國式拍賣;此外,還有人稱之為多重價格(或稱為多重收益)拍賣。差別價格拍賣形式也曾被用於再融資信貸和外匯的分配。
㈢ 哈利波特每部的名字各是什麼
1、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台譯: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
劇情簡介:哈利波特從小被寄養在姨丈家裡,飽受歧視與欺侮,11歲生日那天,哈利得知了自己的身世,生活也隨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原來,哈利的父母是兩位善良的巫師,在同壞人的較量中被殺。為了繼承父母的遺志,哈利來到了英國一所專門教授魔法與巫術的霍格華茲寄宿學院學習魔法,並與學員羅恩、赫敏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在一次與同學的爭執中,哈利表現出超乎所有人想像的飛行技能,連他自己都很意外,傳授飛行技術的麥教授因此推薦他成為魁地奇球賽的隊員.另一方面,魔葯學的教授斯內普,似乎總是對哈利不友善,處處找他的麻煩...
2、哈利·波特與密室;台譯: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
劇情簡介:騎著掃帚橫掃世界的小巫師的第二個故事隆重登場,它講述了波特和赫敏們在學校里遇到的一段神秘,詭異,甚至有點恐怖的經歷,那些五彩繽紛、奇妙豐富的想像繼續在大銀幕上全面開花,比如鬼魂們要開鬼日晚會;
龐然大物一般的巨型蜘蛛、伏地魔的陰魂不散的日記本、能讓人在瞬間變成另外一個人的復方湯劑,當然還有緊張驚險的魁地奇賽事……可謂是詭譎離奇,但同時又不乏童趣童真,高潮不斷的故事,令人嘆為觀止的特技,近三個小時的魔法歷險給你從未有過的享受...
3、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台譯: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
劇情簡介:哈利波特和他的兩位好友──榮恩與妙麗,在霍格華茲魔法與巫術學院,要邁入第三個學年了,這幾個青少年被迫面對內心最大的恐懼,要應付一個危險的逃犯,還有原本是要保護他的一群催狂魔。
十三歲的哈利波特,心不甘、情不願地和德思禮一家人,又一起住了一個暑假,過著「安分守己」的無聊生活,而且還不能使用任何魔法,直到最後,威農姨丈那個傲慢又霸道的姊姊瑪姬姑姑來訪。瑪姬姑姑一直都對哈利很壞,這次還把他逼到了極限...
4、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台譯:哈利波特——火杯的考驗
劇情簡介:對哈利·波特來說,前面的路艱險重重。噩夢的折磨使哈利的傷疤比往常疼得更厲害,當有機會逃離這煩人的夢魘時,他決定同好友羅恩和赫敏一道去觀看魁地奇世界盃。但魁地奇宿營地的天空中卻閃過了一絲邪惡――由其追隨者食死徒們變出來的象徵著萬惡的伏地魔的黑魔標記。
自從伏地魔於十三年前殺害哈利父母的那個晚上失蹤後,食死徒們就再也未敢在公共場合露面。哈利渴望著回到霍格沃茨魔法學院,因為鄧布利多教授可以保護他。但今年的形勢卻有些不一樣...
5、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台譯: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
劇情簡介:目睹伏地魔復活之後,哈利度過了他生命中最漫長、最孤獨的暑假。當然,姨媽姨父仍然把他當成臭蟲般的呼來喝去,表哥達力沒事就把他當成沙包練拳擊。甚至還有兩只以吸食靈魂為生的攝魂怪脫離了魔法部的掌控;
來到女貞路上伏擊哈利,好在勇敢的哈利用守護神咒趕走了攝魂怪。陰險的魔法部本想通過攝魂怪事件,誣陷哈利在校外使用魔法而違反了《對未成年巫師加以合理約束法》--禁止未成年人在校外濫用魔法,打算就此開除哈利...
6、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台譯: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
劇情簡介:在最新《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第6集《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中,令人聞之喪膽的伏地魔及食死徒再度回來肆虐,並同時向麻瓜世界和魔法世界伸出魔爪,霍格沃茲魔法學校不再是安全的避風港。哈利懷疑連霍格沃茲的城堡內都危機四伏,鄧不利多則全力替哈利將來的迎戰做准備,因為他明白最後之戰即將來臨。
7、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台譯: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
劇情簡介:本故事由哈利、羅恩與赫敏接受危險任務作為開始,他們需要追蹤和尋找到伏地魔的秘密,並摧毀他。而這個時候,校長鄧布利多已經離開了他們,他們只有彼此,這同時也應和了導演所講的:考驗友情的一部電影。
另一方面,魔法的世界已經被黑暗勢力所籠罩,伏地魔甚至佔領了霍格沃茨,把一切有危險的異端都抓起來進行威脅,而他們最終的目標則是:哈利·波特。而哈利的唯一希望就是在伏地魔抓到他之前,找到魂器...
㈣ ()中,英軍還以「競技神」號
「競技神」號於1918年開工建造,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及結構布局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建造工程進度緩慢,「競技神」號被日本帝國海軍第1航空艦隊航空母艦編隊的艦載飛機擊沉。
反擊號戰斗巡洋艦與威爾士親王號戰艦
這兩艘戰艦之所以留名,即是戰爭史上首艘戰艦並非被以傳統式攻擊(即艦炮、艦載機炮等)擊沉,載機數量下降到16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勝利號風帆戰列艦
是一艘英國皇家海軍的一級風帆戰列艦,1759年開建,在1765年建成。
競技神號航空母艦
是英國皇家海軍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競技神」號航空母艦是英國皇家海軍於1917年訂購的:封閉式的艦首,將艦橋、桅桿和煙囪合並成大型艦島位於全通式飛行甲板的右側。厭戰號在二戰期間因獲安德魯·坎寧安爵士贊譽而得到了綽號「可敬的老女士」而聞名。厭戰號與其他同級艦一樣由兩人共同設計,被認為是現代航空母艦的始祖。它在美國獨立戰爭爆發時分別在1778年至1781年其間參與了阿申特島戰役;之後的1797年的法國大革命中,參與了聖文生角之役,並大勝西班牙海軍,1923年才完工服役,使得比較晚建造的大日本帝國海軍航空母艦「鳳翔號」搶先「競技神」號成了第一艘完工的正規航空母艦(鳳翔號於1922年完工);「競技神」號採用蒸汽輪機為動力,航速為25節。
無畏號戰列艦
是一艘英國皇家海軍的一種劃時代設計的戰艦。它遠優於同時期的同類軍艦。當時載機數量為20架,隨著艦載飛機尺寸加大。它之後又在拿破崙時期時參與了特拉法加之役,其間因作為副海軍上將納爾遜的旗艦並且大破法蘭西聯合艦隊而聞名於世,作為一所浮動博物館使用。勝利號戰艦也是現存最古老的戰艦。其中之一為約翰·費舍爾爵士,是史上第一艘無畏艦,令聞訊的首相丘吉爾大驚。
厭戰號戰列艦
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一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1913年12月26日達文波特英國皇家船廠下水的該艦至今是英國海軍最負盛名的艦只之一,他在史上第一艘無畏艦:無畏號戰列艦下水時便是第一海務大臣。另一位為溫斯頓·丘吉爾,當時的海軍部長,促成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從設計到建造的首要角色。他勸說已退休的菲舍爵士重新出山後,受到後者造艦思想的影響。這兩艘戰艦是當時號稱「最強的戰艦」,是第一艘專門設計的正規航空母艦,採用全新的設計,1942年4月在印度洋錫蘭,而是被飛機以魚雷和炸彈所擊沉的,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西太平洋戰區,被日軍軍方以艦載機攻擊而沉沒。現在被停放於英格蘭的朴次茅斯港的干船塢
㈤ 為什麼二戰後美國海軍的艦隊航空母艦恢復了封閉式機庫
二戰時航母的艦首和艦尾為什麼是敞開的
1、封閉式機庫有單獨厚實的隔牆,既能支撐沉重的裝甲飛行甲板,又增強了抗打擊能力,其裝載能力就會減少。而二戰時期,航母最主要的戰鬥力就是飛機的出動架次,而增加機庫防禦,而減少飛機數量,得不償失。
所以,無裝甲的航母,例如美國、日本航母,一般是敞開式機庫,裝甲航母,一般採用封閉機庫。
2、二戰時期,由於燃料容易燃燒,所以敞開式機庫相對安全,由於採用封閉式機庫,導致沉沒的不在少數(例如大鳳)。只有二戰後,當艦載機噴氣化後,航空燃料變得相當安全封閉式機庫才成為主流。
3、二戰時期,日本、美國由於主要戰場就在太平洋,太平洋顧名思義,就是風平浪靜的大洋,所以海況比大西洋要好的多是,所以,用開放式艦艏也是可以的。
4、二戰時期,日本、美國在浩瀚的大洋上角逐,發現、擊沉敵人艦隊是最主要的任務,所以機庫防禦可以省略;而英國則處於相對狹小的北海、地中海,周圍都是各強國的海軍、海航、陸軍航空兵,甚至被號稱為陸基飛機的天堂。所以航母沒有防禦根本不行,地中海戰役中。光輝號航母當時中了8枚炸彈,(可以參考諾曼波爾馬寫的《航空母艦1909-1945》),之後回馬爾他又中了2發,隔了幾天就能以20節以上的航速離開馬爾他前往亞歷山大港。而日本美國航母往往一枚炸彈就沉了。
二戰後航母機庫為什麼是封閉的
1、封閉式機庫有單獨厚實的隔牆,既能支撐沉重的裝甲飛行甲板,又增強了抗打擊能力,缺點是排水量一定時,其裝載能力就會減少。二戰後,人們發現,航母的艦載機,最多也就是100架,就算再多飛機,出動數量也是有限的。所以飛機數量沒有必要一直增加。
2、封閉式機庫的優點有防禦力強、結構堅固、核生化防護較強。二戰後就是冷戰,對核武器防禦是第一位的,而載機數量則不作為主要選擇。
3、當艦載機噴氣化後,航空燃料變得相當安全,加上後來發展的消防滅火與監控裝置協助,這樣的設計因而成為目前的主流。
4、二戰時期,炸彈和魚雷是主流,二戰後,反艦導彈成為主流。對於反艦導彈來說,一般都是側舷攻擊,而機庫防禦,則是頂部防禦,所以再高的防禦也沒有用了。
㈥ 一戰二戰 科技
就給你說科技,時期接近的我都說上了,因為一二戰算個時間范圍吧,不局限在戰爭那幾年。理論學說就不說了。
一戰前:
汽車以及柴油機,內燃機(德國)
無線電發報機(英國,美國,俄國)
重型戰略艦(英國,德國)
飛機(美國)
魚雷(奧匈,俄國)
反步兵地雷(俄國)
迫擊炮(俄國)
遙控技術(義大利)
一戰:
坦克(英國)
遠程大炮(德國)
細菌武器(德國,英國)
鐵甲列車(德國)
手榴彈(英國木柄式,德國菠蘿式)
反坦克地雷(德國)
一二戰間:
電視(美國,蘇聯)
傘兵(蘇聯)
青黴素(蘇格蘭)
合成尼龍纖維(美國)
鋼盔(法國)
渦輪發動機(德國,英國,美國)
二戰:
多管火箭炮(蘇聯)
輕機槍(捷克)
充氣娃娃(日本,德國)
現代避孕套(日本,德國,英國)
擲彈筒(日本)
潛水航母(日本)
脫殼穿甲彈(法國,英國)
反坦克炮(法國)
全封閉式轟炸機(義大利,美國)
航空母艦(英國,美國)
雷達(英國,美國)
聲吶(英國,美國)
原子彈(美國,英國)
渦輪增壓技術(美國)
夜間作戰飛機(美國)
無線電密碼學(美國)
電子密碼機(美國)
大型飛機(美國)
火箭筒(美國)
無後坐力炮(美國,德國)
彩色相機(德國)
破甲彈(德國)
重型坦克(德國)
噴氣式戰機(德國)
導彈設計(德國)
飛機飛翼布局(德國)
飛機鴨式布局(德國)
火箭(德國)
反坦克導彈(德國)
巡航導彈(德國)
彈道導彈(德國)
突擊步槍(德國)
沖鋒槍(德國)
四輪驅動越野車(德國,美國)
無線電制導炸彈(德國)
直升飛機(德國)
核反應堆(義大利,美國)
累死了,一點點自己給你查的,完全手打。
還有問題就追問,希望幫到你。
㈦ 英國留學需要提前換英鎊嗎
要,按照現在實時匯率:1人民幣元=0.1139英鎊,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QDII型。
債券型:投資於貨幣市場中,投資的產品一般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信託型:投資於有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託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託的產品。
掛鉤型:產品最終收益率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如與匯率掛鉤、與利率掛鉤、與國際黃金價格掛鉤、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與道·瓊斯指數及與港股掛鉤等。
QDII型:所謂QDII,即合格的境內投資機構代客境外理財,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財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QDII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簡單說,即是客戶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合格商業銀行,由合格商業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客戶的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存續期就是理財產品的持續期限內的時間。存續期是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動敏感度的指標,亦可視為投資人收回其債券投資的資金所需時間的一個指標。存續期越長,債券價格對利率的變動越敏感。
拿封閉式基金來說吧,通常有固定的存續期,目前市場中的封閉式基金的存續期為10年或15年。國家規定最少是5年。當期滿時,經基金持有大會通過並經監管機關同意可以延長存續期。而開放式基金沒有固定的存續期,如果基金的運作得到基金持有人的認可,就可以一直運作下去。
"
㈧ 英國私募基金s0iq基金盡況什麼時候能開網,有消息了嗎
一、作為基金業發源地的英國公募基金行業
1.英國基金的發展歷程及現狀
基金作為一種為一般公眾服務的社會化理財工具,最早起源於英國,其發展歷程如下:
截止2012年末,英國基金業管理資產規模9388億美元,全球排名第7位。從基金分類來看,單位信託總資產規模已達到了2773億美元,數量達到529隻,分別佔英國基金總資產規模與總數的13.48%和10%。投資信託基金依舊是封閉式基金的主流在英國基金總數和總資產中分別僅佔比達5%和3.42%。英國的OEIC佔比達到35%,僅次於排名第一、佔比47%的開放式養老基金,成為機構投資者與零售、私人投資者的集合理財首選產品。
從基金投資資產結構類型來看,股票型基金佔主導,比例為56%,固定收益類基金佔比25%,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其他投資類型基金佔比不足20%。從銷售渠道來看,其渠道構成也體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已形成綜合性、立體化的基金營銷系統:主要包括基金公司直銷、銀行代銷、理財顧問、機構專戶及私人銀行等。
金融危機之後,獨立理財顧問(Independent Financial Adviser, IFA)渠道逐漸替代銀行代銷佔主導地位。目前,英國已有11000多家理財顧問公司,超過3萬名理財顧問,通過他們銷售的基金佔零售總額的80%,占銷售總額的50%以上。
2.英國基金業發展經驗
(1)自律性協會以保護所有投資者為中心對基金行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英國具體的共同基金投資管理實體是各類民間管理協會,如共同基金協會、投資顧問協會、投資信託協會、基金經理人協會、證券投資協會等。協會通過對會員資格的審查進行自律性管理,凡是從事共同基金業務的任何個人和機構,都需要獲得某共同基金協會的會員資格,協會有權對違反規定的成員取消會員資格,使其不能再從事共同基金業務。
各協會對共同基金的投資進行風控限制,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自律性協會作用的發揮,有利於保持基金行業的長期穩定和規范;便於政府進行宏觀引導和調控,且具有充分的靈活性和彈性。
(2)以市場及投資者的需求為導向,為創新提供法律支持、完善市場監管促進市場的穩定發展。英國的經驗表明,契約型基金的發展離不開外部力量的規范和監管,各項制度和法規都是保證基金良好發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前提。
(3)鼓勵、培育和監管獨立理財顧問,推動了基金理財向個人投資者的普及。
為確保IFA提供建議的客觀和中立性,英國金融服務監管(Financial ServiceAuthority,FSA)要求其監管下的投資咨詢公司和獨立理財顧問,都必須具備有效的內部投訴處理程序,通過對獨立理財顧問實施分級的資質管理和保證金制度等措施,保證理財顧問向客戶推薦產品時,充分了解其需求和投資境況,與其風險預期匹配,並提供書面報告。發達的獨立理財顧問渠道是促使英國基金市場高度發達的原因之一。
3.英國基金業發展教訓
共同受託人這種基金治理結構存在矛盾。按照英國1986年金融服務法第81節的規定,傳統信託法上的受託人職責由信託型基金中的基金管理人與基金保管人分擔,基金管理人是信託型基金的管理受託人,基金保管人是信託型基金的保管受託人。
雖然由於英國模式的「共同受託人」的存在,基金單位持有人的權益能夠有一定的保障,但基金管理人和基金資產的託管人權利歸屬問題難以明確,因此造成模糊地帶,二者的責任難以清楚劃分。而同時,由於管理人不是信託關系的當事人,則不受信託法的規范,相應地,投資者對管理人主張權利也不受信託法的保護。
二、私募的發展經驗和趨勢
1.私募股權投資
英國私募股權基金發展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在英國有限合夥制私募股權基金成立手續較為簡便,不作為企業法人單獨征稅,因此在英國有限合夥制是主流模式。
二是與美國相比,英國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領域更偏向企業擴張期和管理層收購期,投資項目更偏重主流產業。
三是資金來源方面,銀行是主要供給者,由於稅收方面的優惠,外國資本也成為英國私募股權基金的重要資金來源。
四是退出方面,由於歐洲資本市場發展程度不一,公開上市難度較大,因此私募股權基金多採用並購或回購的方式。
(1)英國PE發展經驗
第一,持續的政策優惠極大地推動了PE發展。優惠政策主要包括推出信貸擔保計劃、放鬆投資管制、制定激勵創業投資的稅收政策等。
第二,PE市場監管以行業自律監管為主,法律監管處於次要地位。英國1986年《金融服務法》也確定了在自律基礎上的兩級監管體系,直接管理私募股權基金的自律組織是「英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協會」。由於環境和政策的寬松,加上嚴格自律的傳統(嚴謹的協議和公司章程),英國私募股權基金可以自由發展、規范運作且成本較低。
(2)英國PE發展趨勢
第一,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大力發展PE項目退出和交易的場所。1995年6月,倫敦交易所設立了二板市場(AlernativeInvestment Market,簡稱AIM)。最主要特點為上市標准較低.但是對公司信息進行充分披露和公開,並由投資者進行自行選擇。AIM 只有40個規則,簡潔清晰但必須嚴格遵守。
除此之外,英國還有為更初級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未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市場一未上市股票市場(OFEX)。其目的是為那些未進入倫敦證券交易所主板市場或AIM 掛牌交易的公司股票建立一個可出售其股票、募集資金的市場。在OFEX 掛牌交易的公司, 通過市場的培育可以按照相應的規則,進入AIM 交易。
(2)加強風險監控。
近來多家英國大公司被私募股權公司並購,銀行向一些私募股權公司大量放貸的做法引起了爭議,由於私募股權公司在英國經濟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市場上出現了濫用金融工具和過度利用杠桿效應等現象。
為了抑制這種趨勢,英國金融服務局在2008開始對銀行向私募股權公司的放貸情況進行監控。並且在金融危機後,英國對私募基金監管給予了更高重視,要對私募基金要建立高標准且具有針對性的信息披露制度。
(3)加快向新興市場國家的擴張。
2008年金融危機後,越來越多的英國股權投資集團看好新興市場國家尤其是亞中國的投資機遇,紛紛在重點城市設立辦事處,積極拓展項目,並希望投資比重提升,以分享這些國家高增長帶來的收益。
2.對沖基金
(1) 對沖基金的發展現狀及經驗
倫敦僅次於紐約是「對沖基金」第二大中心,聚集了75家對沖基金將總部設在倫敦,管理的全球20%左右、歐洲80%左右的對沖基金規模。倫敦形成目前對沖基金的地位得益於:
一是本地的專業知識;
二是接近客戶和市場,並有強大的資產管理行業;
三是完善的對沖基金配套服務,倫敦也是對沖基金服務的一個領導中心,如管理、主要經紀、託管、審計、經紀服務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大約有一半的歐洲投資銀行倫敦通過倫敦展業。
(2)對沖基金的發展趨勢
第一,對沖基金客戶主體機構化。
伴隨著對沖基金業規模的擴張,其投資者結構也出現了新的變化。近年來,機構投資者取代富裕家庭成為對沖基金的投資主體,投資者結構呈現出機構化的趨勢。機構投資者的投資已經佔到對沖基金資產總值的30%。另據數據顯示,目前近40%的主權財富基金已投資或將投資於對沖資金。隨著機構投資者對對沖基金業投資的迅速增加,對沖基金的規模還將繼續快速膨脹。
第二,監管更加嚴格。
英國政府率先於2007年10月宣布對對沖基金正式實施監管。組建了對沖基金標准管理委員會於2008年1月發布了《對沖基金標准管理委員會標准》,對對沖基金的監管建立在加強信息披露、靈活的監管措施及文明的投資人這三大支柱之上,通過信息披露、估價限制等措施來拓展對對沖基金行業監管的廣度和深度。
第三,對沖基金的區域分布向離岸區域變化。為了獲得稅收的好處與操作上的便利,目前50%以上的對沖基金注冊在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和百慕大群島等離岸司法轄區內。
第四,對沖基金的基金大量成立,逐漸成為對沖基金最主要的投資者之一。
與單純的對沖基金相比,FOHF(對沖基金的基金)具有以下三個優勢:
一是通過對沖基金的基金投資於多個對沖基金,可以分散風險;
二是可以投資於不接受新投資的對沖基金,因為很多對沖基金不接受新的投資者(即合夥人),但接受對沖基金的基金;
三是有可能在封閉期滿之前申請特許贖回,這也是對沖基金的基金區別於普通投資者的另一項特權。
正是由於這些優勢,使得對沖基金的基金成為連接投資者與對沖基金之間的橋梁,從而大大推動了對沖基金的發展。
3.不動產投資
(1)英國REITs發展現狀及經驗
2005年英國政府發布REITs立法草案,標志著REITs引入英國。截至2013年1月,倫敦上市的REITs共有25個,總市值達275.58億英鎊。其快速的經驗有以下幾點:
第一,交易所的合理安排確保了REITs的流動性。
倫敦是領先的不動產國際融資中心,不動產市場活躍。同時倫敦交易所也是世界最大的交易所之一,保證了REITs較好流動性,使通過REITs間接投資不動產比直接投資更為便捷。另外,在倫敦交易所的交易成本很低,如印花稅僅為0.5%,而不動產交易的印花稅高達4%。
第二,REITs的成功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動。
2012年6月,針對REITs體系的重大變革生效,其中包括取消REITs占租賃財產2%的入市費(entrycharge),降低了REITs發行主體和投資主體的准入門檻,將有助於吸引國際資本進入,提高投資者稅後收益,建立國際化的Reit品牌,這對增強REITs的吸引力有深遠意義。
第三,REITs的收益性是REITs成功的關鍵因素。英國REITs對投資者的稅收節約效應,是促使REITs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2)英國REITs發展趨勢
金融危機導致投資者避險情緒增加。具有現金收息概念的投資策略成為資產配置的主流之一。REITs收益率優於長期公債及投資等級債,且股利率平均約有5.5%,也高於其它類型股票的股利率,加上投資標的具有穩定的現金流入,REITs成為資產配置的重點之一。
4.資產證券化
英國資產證券化是伴隨著英國金融業的高度發達而發展起來的,凡是現金流動可以寫在合同上的均可證券化。英國經濟證券化率已達到200%左右。其以下發展經驗可供借鑒:
第一,完善的法律制度。最顯著的特點是維護經濟關系中的效益公乎、公正。在法務執行中充分體現了財產權至上、債權至上、信用至上的觀念。
第二,發達的金融體系。英國的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有賴於相關領域眾多具有高度專業技能的專業人員如律師、會計師、精算師、證券專家及其他專業顧問的支持。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眾多的外國銀行和種類齊全的專業金融公司以及各類大財團、互助協會,都為英國資產證券化提供了可靠的載體和循環空間。
第三,市場規則和管制完全符合金融市場參與者的需要。英格蘭銀行是英國所有獲得授權經營的銀行的首要監管者,有些銀行的證券和投資活動也受一個以證券與投資事務委員會為首的體制監管,從而為證券交易提供了一個井然有序的市場,公司可籌集資金,而投資者可購買和出售證券,投資者也能咨詢專家准備所有必要的財務和其他資料。
第四,鞏固的社會信用,是資產證券化有序進行的基本保證。英國的各種銀行和房屋互助協會都為客戶提供多種的付款服務,它們既包括傳統的、以票據為主的方法,也包括創新的金融產品或金融派生品,金融派生品是各種於未來時日買賣金融票據如股票、債券或貨幣市場票據的合同,分為金融期貨或金融期權,它們有助於比較有效的風險管理,即防範或預防不利的利率、匯率和證券市場的變動。
三、公司拜訪的感受與體會
1、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以及資本跨境流動的逐漸放寬,建議參考歐洲UCITS成功經驗,研究制定大中華地區內容共同基金跨境銷售、運作與監管的「通行證」。
2、從海外經驗看,另類投資機構多為精品式運作,傳統公募起家的資產管理公司開展PE、對沖基金、房地產投資等另類業務多通過收購兼並的方式來開展,在集團下下設子品牌。包括此次考察的CVC為花旗資產管理下負責私募股權投資的機構,JardineFlemming為大摩資管旗下負責另類業務的機構。建議研究允許國內的公募基金公司通過並購與兼並的方式涉足私募股權、對沖基金等另類投資業務。
3、從全球及歐洲市場各種協會組織情況來看,基本上是屬於矩陣式的架構,即有不同地區的跨業務協會,也有不同業務的協會,協會組織之間的跨境與跨界交流與合作日益重要。建議加強與各地協會與監管機構交流合作。
㈨ 馬術 算不算體育運動呢
算的,馬術在1900年的奧運會上首次亮相,接著出現在1912年的奧運會上。馬術比賽包括三項賽事:障礙賽、花樣騎術和綜合全能馬術賽(三日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