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林則徐是怎麼了解英國的

林則徐是怎麼了解英國的

發布時間:2022-08-16 18:33:31

A. 林則徐是怎樣反抗英國入侵的

虎門銷煙,極大地鼓舞了中華民族,也振奮了道光皇帝。但如何加強防禦,他根本沒考慮,反而認為這次勝利,英國人再也不敢搗亂,可以過太平日子了。他又聽從穆彰阿一班佞臣的唆使,將鄧廷楨調任閩浙總督,兩廣總督由林則徐擔任。二人雖相處一年,但志同道合,成了莫逆之交。分別時,相互勉勵,願使兩地遙相呼應,禁煙之心,矢志不諭。他們相互的贈言,林則作是:「銅牆鐵壁,威武不屈。」鄧廷楨是:「攜手並肩,遙相呼應」。二人為國為民築起從閩浙到兩廣的鋼鐵長城。

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勝利,給英酋以沉重地打擊。他料定英酋義律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為此,上奏道光皇帝撥款維修炮台,購買大炮。但昏庸無能的道光只看到眼前的勝利,認為這是多此一舉。林則徐決心自籌資金,做好戰爭准備。各衙各部每位官員,在林則徐的倡導下,紛紛捐助。對那些發了鴉片之財,而又不願捐助的人,林則徐就強迫他們捐助。有了錢,林則徐命關天培抓緊維修炮台,並把新購置的200門大炮,安裝在最關鍵之處,把虎門裝配得如銅牆鐵壁一樣。

在布防虎門炮台同時,關天陪又組織了大批水勇(如同現在的民兵)。同水師官兵一起進行操練,相互配合,聯合作戰。促使廣東水師的力量更加強大。

義律果然不出林則徐所料,並不甘心失敗,更不捨得中國這塊肥肉。他發現有幾艘英國商船不夾帶鴉片,進入珠江口時,竟派兩艘兵艦和10艘武裝商船,迫使這幾艘商船返回,並肆意向中國的巡邏船開炮。關天培當機立斷,命水師以重炮回擊。關天培雖受傷,但指揮若定,水師將士更為勇敢頑強,水勇小船也向英船沖去。在重炮的轟擊下,義律所乘的指揮船被擊中,頓時火光沖天,嚇得義律趕緊撤退逃跑。

擊敗英艦後,士氣更加高漲,關天培命人將勝利喜訊報告給林大人。下午林則徐親自來水師營看望關天培及受傷的士兵。並告訴關天培,義律是決不會善罷甘休的,你等一定要日夜用心防備,切不可掉以輕心。果然,第二天義律就帶領艦隊攻擊珠江口和官涌山炮台,一連六次,均告失敗。

義律走投無路。他無法向商民、政府交待,竟撒了一個彌天大謊,說中國違反國際法,破壞通商條例,攻打英國的兵艦與商船,使之損失慘重,要求其政府保護他們的利益。最後,英國女王通過國會做出決定,派遣軍隊進攻中國。命義律的堂兄喬治·懿律為侵華總司令,任命伯麥為海軍司令,率16艘兵艦,裝載540門大炮,英軍三個團,印度兵一個團,還有在印度駐防的20多艘兵艦,一齊向中國開來。

1840年6月21日英國侵略軍到達澳門,次日宣布:自6月28日起封鎖珠江口。從此,歷時兩年兩個月的鴉片戰爭開始了。

面對英軍的挑畔,林則徐除加強各炮台的防禦,加緊水師、水勇的訓練外,還向沿海民眾發出告示,提醒民眾密切注意英商的行動,並親筆寫信給福建、浙江、江蘇、山東、河北等所有沿海各省總督、巡撫,請他們做好防禦敵人入侵的准備。同時在廣州沿海張貼斬殺洋鬼子的懸賞告示,喚起民眾同仇敵愾。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林則徐深知英國的艦隊與大炮較我都占優勢,便與關天培研究制定了以小股船隊偷襲敵艦的作戰方案。當敵艦接近我防線時,關天培早已准備好小戰船,每船有三四名水手,船上裝滿了乾草、火葯。偽裝成運糧運菜的民船,迷惑敵人。乘風勢向大船開去。當喬治發現情況有異時,水船已紛紛圍在每艘大船的周圍。只見小船紛紛火起,火勢直撲英國兵船。燒得英軍狼狽逃竄。

一連幾天都是如此,英軍前進不熟悉水路,固守又無價值,最後想高價收買向導。義律派人費盡周折才找到三名願意做向導的人,是一老二少。喬治十分高興,先付50兩銀子,進入港口後再給100兩。老頭微笑著答應了喬治的條件,指引英船,越過一個又一個的暗礁,順利地航行了4個多小時,來到一個小島,老人說:「我們先上島上看看是否有埋伏,然後再前進!」喬治說:「留一個人在船上。」老人帶一名青年向小島游去。當這一老一少消失在小島上後,突然從小島四周射出巨大的火龍,直向其船噴來,轟轟的爆炸聲,嚇得英軍連呼帶叫:「中計了,中計了!」再尋找船上的向導,已無影無蹤。喬治東一頭、西一頭亂闖一陣,好不容易才逃走,但還有一艘船觸礁。

喬治狼狽地逃到公海後,淡水、食品都發生了危機,特別是淡水,所存無幾。義律憑自己在中國多年,知道一些小島有淡水,命70多人帶著帆布桶去附近小島取水。眾人來到島上,一見碧綠的泉水,高興極了,每人都痛痛快快地喝起來,喝完後,都捧腹大叫:「痛死了!」紛紛倒下死去,逃回來的人所帶的水也不能飲用,使喬治茫然失措。

廣東水師在林則徐、關天培的指揮下,連連勝利,道光皇帝接到捷報,更加高興。傳諭嘉獎林則徐、關天培及水師們。撥銀5萬兩,賞林則徐玉如意一把,賞關天培寶刀一口。這節節勝利卻遭到穆彰阿等佞臣的嫉妒與不滿。

喬治攻打珠江口多月,毫無進展,還傷亡不少士兵,灰心喪氣。義律建議道,中國政府像林則徐這樣的官員少,我們可以攻打其它地方,比如北上攻廈門。喬治採納了義律的建議北上攻打廈門。廈門是閩浙總督鄧廷楨防守的地方,又遭迎頭痛擊。被擊傷擊沉兵船十餘艘。義律再勸喬治北上攻打定海。定海總兵張朝發、縣令姚懷祥是一對庸庸碌碌的昏官,平日只知吃喝玩樂,毫無戰斗准備,結果喬治順利攻下定海,張朝發在倉促應戰中受傷,後不治而死。姚懷祥因定海失守,走投無路自殺身亡。

B. 徐則林在鴉片戰爭前對英國的政治狀況全然無知對嗎

也不能這么說吧?但是外國人那時候被認為是惡鬼,有一樁趣事,當時外國人到了廣州,中國人發現他們都挺腰板,也不下跪,廣州官員上報林則徐說,英夷惡鬼,天棄之產物(大概意思是說英國人進化不完全,是半獸人,傻的),對我中華多有索取,而我中華無所需也,蓋因中華之大也……外國人膝蓋是殘缺的,我們只需要拿一根長長的竹竿一捅,這些人就像烏龜一樣倒在地上起不來了……》林則徐看了以後覺得很不錯,於是把這封奏摺上送給了道光皇帝,道光的想法可能是,哇!還有這一招。這就體現出了基本上林則徐對外國的了解是不怎麼樣的,即便了解一點,大概也是九牛一毛,而且我們是陸地國家,海洋對於我們有也很不錯,沒有也能活,海洋不是賴之生存的根本,導致了這種情況,從上到下基本上都沒啥了解,鴉片戰爭前還是後都對英國沒啥大的認知,要到西太後時期,太平天國把大清打崩了後才能有點改變

C. 林則徐的功與過,都是怎樣的

自1840年以來,清朝政府對於國內的掌控能力逐步下降,西方各國為了在華的利益,發動數次戰爭。其中,由英國發起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更是把天朝上國的華麗外衣撕毀撕,將清朝的虛弱展現在全世界面前,這也就導致了後期各國列強把中國作為吸血所在地。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索,正是因為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林則徐被稱為現代民族英雄,他是第一個了解到鴉片對於中國危害的清朝官員,也是第一個勇敢的對鴉片貿易說“不”的中國人。但也正因為他,才讓中國走向了一條沉淪百年的道路。


再次,雖然林則徐通過往來商人以及報紙對英國的實力有所了解,知曉英國的領土面積、軍艦和士兵數量,但是,他竟然驕傲的認為,英國只是一個小國,不可能跨越大洋來攻打中國,特別是英國的後勤不足以支撐這次遠征。林則徐完全不了解工業化後的英國國力有多麼強大,也不了解英國為何會有這么多殖民地,更不了解當時的現代戰爭。



最後,當英國政府派遣的軍艦已經到達長江口的時候,林則徐還天真地認為這是商人武裝運輸鴉片的船隻,根本沒有做好與英軍開戰的准備,造成開戰前期清軍損失慘重。



林則徐是一位民族英雄,也是睜眼看世界的人,但是受傳統儒家文化教導的他,還是跟清朝的其他人一樣與世界脫軌了,對於經歷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的西方來說,貿易就是他們的生命線,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基,林則徐的所作所為讓西方不得不通過戰爭來解決問題。而這,也是腐朽無能的清政府看不到的。

D. 林則徐對西方世界的認識發生了什麼變化

林則徐他之所以被稱為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這主要是因為林則徐他是中國第一個去主動了解外部世界歷史、地理、製造、法律、醫學等各個方面的官員。

而且林則徐還為了系統的去了解世界各國的歷史、地理、政治情況,還專門撰寫、翻譯外國書籍,寫了一本《四洲志》,而這本書也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的世界地理志。

《海國圖志》

《海國圖志》便是魏源在受好友林則徐的委託之下,在《四洲志》等圖書的基礎上編撰而成的。而《海國圖志》之中也是首次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觀點。

而林則徐也正是因為系統的了解了西方人的各種制度,這才在後來英國水兵殺害中國農民這件事情上,以英國之法來駁斥英國人的惡行。而林則徐對法律的了解也使得他在後來的禁煙運動上面占據了主導地位。

E. 哪些史實說明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福建 侯官縣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F. 林則徐作為民族英雄犯過哪些錯誤呢

首先需要強調的是,在那場打開中國閉關鎖國大門,也翻開中國近代落後挨打歷史的第一次鴉片戰爭里,清朝名臣林則徐,不但是無可爭議的民族英雄,更是當時對世界茫然無知的清朝官員中,最具有「放眼看世界」智慧的傑出人物。

但也必須承認的是,即使這樣一位傑出人物,卻也因為中國閉關鎖國的時間太久,因此在鴉片戰爭的前後,也不止一次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而林則徐真正令人敬重的,不是他是否犯錯,也不是他是否有力挽狂瀾的能力,而是在哪怕充軍伊犁時,他依然不曾放棄,依然憂懷著國家的未來。甚至在生命的彌留之時,還為大清朝發現了未來收復新疆的大英雄左宗棠。他最值得後人銘記的,正是他用生命書寫的品格: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G. 虎門銷煙的英雄林則徐的一生是怎樣的

林則徐是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和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林則徐1785年出生,福建侯官人。他出身於一個封建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林賓日是個私塾先生,收入不很豐裕,而且還要還林則徐祖父積欠的債務,因此,生活十分清苦。林則徐的母親和姐妹,都必須從事女工,賺錢補貼家用。在這樣艱苦的家庭環境中,林則徐養成了一種在任何條件下都不為困難所屈的品格。而且他的父親為人正直,有安貧守道的骨氣,林則徐小時候,還親眼看到父親把米送給一貧如洗的三伯父,自己一家人則挨餓。這種助人為樂、舍己為人的情操,對林則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林則徐的父親對他十分疼愛,又因為他聰慧過人,父親在他四歲那年帶他入私塾,他是班上最小的學生。但他自小就很懂事,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刻苦學習,十分自覺地讀書,從來不用父母多說半句。夏天,他就在自家院子後面的泉邊讀書,蚊蟲叮得他一身大包他都沒覺察到。冬天,他屋子裡的燈總要到深夜才會熄滅。父親曾經問他為何這樣用功,小小年紀的林則徐答道:「上不愧對父母,下不辜負前程。」父親聽得眉開眼笑,覺得自己的辛苦沒白費,老天有眼,賜給他這樣懂事的一個兒子。

一年春天,父親帶著林則徐和自己館里的學生去附近的鼓山遊玩。林賓日在登山觀海的過程中不由觸景生情,豪情萬丈,一時興起就讓學生以「山」和「海」為題作一副對聯,要求是將兩字嵌入上下聯中,這聯有點難度。可就在其他學生還在冥思苦想的時候,九歲的林則徐已經脫口而出了:

海到無邊天作岸,

山登絕頂我為峰。

上下一體,氣象渾成,對仗工整,情景交融,眾學生全都拍手叫好。林賓日更是驚喜異常,看著昂首挺胸、一臉正氣的兒子,欣慰極了。林賓日細細品味這副對聯,覺得氣勢磅礴,借著對景色的贊美抒發了廣大的胸懷和宏偉的志向,真是副好對子。其實直到今天,這副對子還常作為典範對聯給學對聯入門的人們學習哪!

林家的客廳,書房上的很多對聯都是筆跡不同的父子兩個人寫的,因為經常是父親出了上聯,兒子對下聯,這樣的「父子雙書聯」在家裡隨處可見。一年除夕,林賓日在紙上寫了個上聯:

除夕月不同,點數盞燈,代乾坤壯色

然後故意裝作思索,眼睛看著林則徐,林則徐早知道父親的意思,就拿起手邊的鼓槌,輕輕在堂鼓上敲了三下,然後提筆在紙上寫出下聯:

新春雷未響,擂三通鼓,替天地揚威

父親一看,對仗工整,氣度不凡,知道這個孩子將來必有一番成就,很是高興。從此父子雙書聯的佳話也流傳起來,林則徐在當地的名氣更大了。

1811年,林則徐中了進士,開始做官。1820年起,曾在浙江、江蘇、湖北、河南、山東等地任過地方官,所到之處,十分注意懲辦貪污,興辦河湖水利。他重視實際調查,在東河河道任總督時,徒步抽驗秸料幾千垛,盡力修治黃河。任江蘇巡撫期間,上書陳述多年的錢稅負擔,民眾之苦,請求上級暫緩徵收賦稅,並興修水利。1837年,他調任湖廣總督,嚴禁鴉片,成效卓著。

19世紀初期,英國殖民者走私了大批鴉片到中國,不但白銀大量外流,人民吸食上癮,身體素質急劇下降,軍隊也失去了戰鬥力,在中國引起了嚴重的社會危機和民族危機。對鴉片輸入,中國人民深惡痛絕,堅決要求禁止。

1838年林則徐上書道光皇帝,痛切指出:「如果不嚴禁鴉片,數十年後,中國將再無士兵可以作戰,再無可以充當賦稅的白銀。」他認為必須適應時代的變化,變更原有的禁煙法令,改用嚴刑峻法。這一番對統治危機極表關切,對禁煙提出改革措施的言語,深深地觸動了道光皇帝。於是,他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州主持禁煙。

1839年1月,林則徐抱著為挽救國家民族危亡的決心,奔赴反對鴉片侵略的最前線——廣州。3月18日,他和鄧廷頓開堂傳訊壟斷對外貿易的十三洋行商人,命令外商立即上繳煙土,並毅然宣布:「如果鴉片一天沒有根除,我就一天不走,絕沒有中途中止的道理!」他團結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等文武官員,在廣大人民的積極支持下,採取堅決果斷的措施,共收繳鴉片19187箱又多出2119袋,共計23762斤。從6月3日至25日,在他的親臨監督下,全部於虎門海灘當眾銷毀,取得了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為中華民族建立了功勛。

林則徐十分重視了解外國情況,他認為必須時常探訪外情,知道對方的虛實,才能找到戰勝敵人的有效辦法。為了探求真知,他組織翻譯了英國人的《世界地理大全》,把它編成《四洲志》,這是中國近代第一部介紹西方地理知識的專著;將英國人著的《中國人》一書的摘譯,編成《華事夷言》;以了解外國對中國事情的看法;組織翻譯了瑞士滑達爾的《各國律例》,以了解外國的法律制度;又組織翻譯了大炮瞄準法等,以了解外國的軍事技術。他接觸西方的學術,調查研究西方各國情況,沖破愚昧保守,閉目塞聽的傳統觀念。開眼看世界,主張改革開放,對外商實行「守法者可以來,抗法者驅逐之」的正確方針,從而有效地孤立和打擊了英國侵略者。

1840年6月28日,英國軍艦正式封鎖珠江海面,鴉片戰爭正式爆發。1840年7月6日,英軍攻下定海,並北上大沽口。這時道光帝開始傾向妥協投降,並起用投降派人物琦善,滿足英國懲辦林則徐的要求,與英國握手言和。10月20日,林則徐被革職查辦。此時,林則徐仍然盡其所能繼續進行抗英斗爭。他到各處巡察,提出加強廣州戰備的建議,還自籌經費,招募士兵,以充實海防。1841年5月1日,林則徐被道光帝派往鎮海協助海防,林則徐到達的第二天就投入以造炮製船為中心的防務活動,這樣忠於職守的大臣,在清代官吏中可以說很少。6月28日,林則徐又背負好幾種莫須有的罪名,被發配到新疆伊犁。這位民族英雄雖滿腔熱血,卻終究報國無門。

1849年,林則徐因病返鄉,1850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前往廣西。11月在赴任的路上因病發痢疾去世。

H. 林則徐是怎樣走上神壇的

林則徐在道光年代是著名的“能員”、“幹吏”,其實就是個能做事、敢承擔的人。


清朝中期的官員大多數都是像曹振鏞一般“多磕頭、少說話”,渾渾噩噩混日子的庸才,真正能幹事的官員如同鳳毛麟角,林則徐則是其中之一。

林則徐見英國人不買賬,便上奏道光皇帝,禁止英國通商。


這樣一來,更加激怒了英國人。於是,英國議會通過決議,鴉片戰爭正式爆發了。


鴉片戰爭爆發後,林則徐在廣東其實並沒有與英國人交手,因為英國艦隊根本就沒有到廣東去。他被撤職也是因為道光帝認為他辦事不夠利索的緣故。


總之,林則徐在禁煙這件事上辦得並不十分成功。只不過他的“運氣好”,由於他被謫戍新疆,完美地避開了英軍真正對廣州的進攻,以及參與談判簽訂南京條約等事項,結果被樹立為民族英雄。


然而,如果真正了解一下當時的歷史,我們就會感覺到林則徐還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

I. 林則徐被稱為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他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林則徐他之所以被稱為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這主要是因為林則徐他是中國第一個去主動了解外部世界歷史、地理、製造、法律、醫學等各個方面的官員。而且林則徐還為了系統的去了解世界各國的歷史、地理、政治情況,還專門撰寫、翻譯外國書籍,寫了一本《四洲志》,而這本書也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的世界地理志。


除此以外,林則徐他還是中國近代史上反帝國主義斗爭中的不可不說的一人,他也是一名出色的治水專家,他還是一個清正廉潔、秉公執法的好官員。可以說,林則徐他這一生都是想要去謀求復興國家的方法的。

J. 18世紀的英國是怎樣的 外加林則徐的簡介

18世紀的英國君主內閣制形成,君主立憲制確立
進行工業革命,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漢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等。是中國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是中華民族抵禦外辱過程中偉大的民族英雄。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
主要功績是從英國手裡收繳全部鴉片近2萬箱,約237萬余斤。於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門海灘上當眾銷毀。

閱讀全文

與林則徐是怎麼了解英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海灣國家和伊朗不和 瀏覽:982
如何理解中國道路1000字 瀏覽:702
越南生蚝一般多少錢 瀏覽:424
印度口罩庫存多少 瀏覽:36
去越南辦健康證需要多少錢 瀏覽:497
伊朗怎麼惹美國了 瀏覽:384
越南首都是哪個人的名字命名的 瀏覽:749
越南掏耳朵服務多少錢 瀏覽:40
看中國如何超越世界 瀏覽:882
為什麼罵印尼 瀏覽:300
義大利2000gs美白針怎麼樣 瀏覽:414
印尼指紋怎麼算有效 瀏覽:476
新型肺炎越南有多少人死亡 瀏覽:735
越南紅旗的名稱叫什麼 瀏覽:843
伊朗的盟友國是哪個國家 瀏覽:472
義大利u型扣是什麼 瀏覽:771
義大利美術專業哪個好 瀏覽:440
義大利哪裡包多 瀏覽:165
我住在英國很久了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36
在哪裡能買到印度榴槤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