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位高人有用英文介紹英國的教育體系的文章
我有中文的:在bbc中文站上找到的:
資金來源及規章
教育與技能部(Department for Ecation and Skills)
英格蘭地區的教育政策由英國教育大臣負責制定。英國教育與技能部的職責如下:
• 提供國家教育服務
• 培訓教師
• 維護教學水平
• 監督教學大綱及學校考試
此外,英國教育與技能部還需要監督英格蘭教育體制以及資金調撥架構的改革工作。
地方教育管理機構(Local Ecation Authorities)
英國各地方議會都有各自的地方教育管理機構,專門負責管理和劃撥學校經費。但由於英國政府更傾向於讓學校直接掌控教育經費,因此地方教育管理機構在學校管理中更多地扮演了戰略決策者,而非具體運行者的角色。
地方教育管理機構的職責可被劃分為5部分:
• 策略管理,包括資金劃撥、內部審計,並支付例如生產假期等開支;
• 為減少班級規模和「新機會基金」(New Opportunities Fund)等項目批出資金,「新機會基金」是一項博採基金,用於支持專項體育或音樂的新發展;
• 調撥資金滿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的學習所需;
• 在學校缺乏資金的情況下幫助學校維護和更新基礎設施;
• 制定地方教育體制框架,讓學生依此就學。此類工作包括支付申請入學與上訴的開支、為被拒入讀某校的學生家長提供咨詢服務、學生接送服務、提供教育福利服務、審查免費校餐資格等。
學校教育經費
地方教育管理機構一般有兩個預算,分別是學校預算和地方教育管理機構預算。
學校預算主要包括學生學習所需的開銷,而LEA預算則與地方教育管理機構的職責和功能緊密掛鉤。地方教育管理機構預算包含的項目包括成人教育和培訓。
學校用完其學校預算後,地方教育管理機構就會向學校增撥資金。學校董事會將有權決定如何使用這些增撥資金。
事實上,雖然當地教育管理機構有能力向學校提供包括餐飲、保安、清潔以及信息技術等方面的服務,但學校有權選擇其他價格更優惠、服務更好的供應商。
學校管理機構
所有公立學校都設有各自的管理委員會。委員會由校長、任課老師、家長代表、地方教育委員會指派的代表以及當地社區人士組成。委員會的主要職責范圍包括:
• 教學管理
• 學校紀律
• 人事變動
• 校舍維護
• 入學管理
實際上,學校管理的具體事宜還是由各學校校長全權負責。學校管理委員會的職能則更偏重於制定宏觀發展戰略、貫徹實施監管報告中提出的改進意見,以及向學生家長及時匯報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等。
貧困地區學校的資金來源
所謂「教育行動區域」(Ecation Action Zones)是指那些位於英國相對落後地區的學校。這些學校通過與地方教育管理機構、家長、商業團體及其他社團組織開展合作,來提升學校的教學水平。此外,教育行動區域組織還能連續5年獲得每年50萬英鎊的補助。
學校評估
英格蘭獨立教育標准辦公室
英格蘭獨立教育標准辦公室(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cation, 通常簡稱Ofsted)是一個由學校監督官員組成的監管機構,獨立於政府教育部。其主要職能是對所有公立學校的教育質量進行定期審查,並匯總學校所取得的成果。
Ofsted的職責還包括對成人教育服務、地方當局的兒童服務、教師培訓機構及一些私立學校進行審查和監督。自2001年起,Ofsted還承擔了所有16至19歲青年的教育、嬰幼兒託管的規章管理工作。
排行表
根據各學校在中學高級水平考試(A-level)、中學准高級水平考試(AS-level)以及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GCSE)中的表現,英國政府每年都會發表一份英格蘭學校排行表,向公眾介紹各學校的教學和運營狀況。
學生測評
課程與考試
英格蘭所有公立學校都必須按照英國資格與課程管理委員會(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簡稱QCA)制定的全國統一教學大綱授課。該大綱的宗旨是為了保障學校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英國全國教學大綱還要求學生在特定的學習階段,參加「關鍵階段」考試。
關鍵階段(Key Stages)
英國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出台後,全國教學大綱制定出四個學習關鍵階段:
關鍵階段1(Key Stage 1):5至7歲
關鍵階段2(Key Stage 2):7至11歲
關鍵階段3(Key Stage 3):11至14歲
關鍵階段4(Key Stage 4):14至16歲
公立學校類別
英格蘭的學校類別是根據誰僱用教師、誰管理入學,以及誰擁有校舍和土地來劃分的。
四種主流學校
• 社區學校(Community schools):社區學校的前身是郡立學校(county school)。地方教育管理機構(LEA)擁有這類學校的土地及校舍,並對學校的人事任免和入學要求有決定權。
• 基金會學校(Foundation schools):不少這種學校的前身都是直接撥款公立學校(Grant maintained School)。學校校董會負責招聘老師及招收學生,校舍和校園則屬於校董會或慈善團體。
• 受津貼民辦學校(Voluntary Aided):這類學校多為教會學校。一般來說,這類學校的校董會負責招聘老師及招收學生,而學校校舍和校園則由慈善組織擁有。
• 受監管津貼學校(Voluntary Controlled):這些通常都是教會學校。校舍與校園由慈善團體擁有,但招聘員工和招收學生的工作由地方教育管理機構負責。
學齡前教育(Pre-school ecation)
2歲至5歲的英國兒童可以接受學齡前教育。英國政府實施的「穩健起步計劃」(Sure Start Shceme),向所有4歲及部分3歲兒童提供免費幼兒園教育。英國政府還與地方教育機構一道,創建更完善的嬰幼兒早期教育、兒童看護及家庭健康體系。
小學教育(Primary Ecation)
英國兒童年滿5周歲後就要開始接受小學教育。英國小學教育被分為初級(5歲-7歲)和高級(7歲-11歲)兩個階段。多數小學的管理運營,都是由校董會按照地方學校管理計劃(Local Management of Schools Scheme)的規定展開的。
中學教育(Secondary Ecation)
英國青少年需要接受中學義務教育直至16歲。除社區學校、基金會學校、受津貼民辦學校以及受監管津貼學校4種主流中學外,英國還設有不少特色學校。
專門學校(Specialist school)
任何運行正常的英格蘭中學,都可以成為技術、語言、運動、藝術或某個專業領域的專門學校。這類學校在遵守全國教學大綱規定的同時,可以著重發展某個特別領域。
英國執政工黨政府希望,所有中學都能在2008年發展成專門學校,專長於某一個特定項目。此外,政府還積極鼓勵現有專門學校發展第二個特殊領域。
總之,專門教育的理念就是通過發展專門教學,逐步提高整體教學標准。不論選擇文科或理科,都不影響其他科目的發展。
院校(Academies)
院校的前身多是教學力量薄弱、表現欠佳的學校。院校是公費資助的學校,比與普通中學更具有獨立性。
院校多是由商業、宗教或慈善團體及當地社區聯合創辦的。因此,院校可以根據本地區實際需要,靈活調整教學大綱及授課老師。
創辦院校的初衷,是希望投入大筆資金對貧困地區學校進行改造。創辦院校所需經費,先由私人團體資助200萬英鎊,再由政府負擔2000萬英鎊。
英國政府希望能在2010年以前,開辦200家這種院校。
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s)
英格蘭部分地區在開設普通中學的同時,仍然保留著一些文法學校。這些地區的學生在年滿11歲時需參加11-plus考試,考試結果將決定學生是否有資格就讀文法學校。
目前,英格蘭共有大約150家文法學校。由於按學生能力進行篩選,文法學校在英國教育界備受爭議,但政府對文法學校的做法仍持容忍態度。
城市科技學院(City technology colleges)
這類學校是由政府直接出資興辦的職業技術培訓學校。學校頒發的畢業證書相當於中學高級水平考試(A-level)學歷。雖然同樣按照國家教學大綱授課,但學校教學更偏重於自然科學、數學及技術培訓。
教會學校(Faith Schools)
教會學校是具有宗教色彩的教育機構。這類學校的新建必須得到學生家長的認可,以及當地社區和教育管理機構的批准。將近半數的教會學校是受監管津貼學校 ,但學校教學大綱的制定同樣需要徵求當地居民和教育機構的同意。
受津貼民辦學校有權根據自己的宗教信仰,制定獨立的入學政策及宗教教育課程。教會學校通常會招收與該校有相同信仰的學生,但有時也會招收其他學生。
特殊教育需求(Special Needs)
在英國,平均每5名兒童中就有1名需要不同程度的特殊教育。英國政府於2001年出台的《特殊教育需求和殘疾人法案》規定,患有生理或行為障礙的兒童有權和正常兒童一起接受教育。為此,英國關閉了為殘疾兒童專門設置的學校,但保留並開設了1,200家提供特殊教育需求的學校。這類學校是由慈善團體或醫院資助運行的。
學生收容處(Pupil Referral Units)
學生收容處是由地方教育管理機構創建及運營的一類特殊學校。這類學校專為因輟學、早孕等特殊情況而無法接受正常教育的學生提供教育服務,以幫助學生重返校園。學生收容處設有專門的管理委員會,委員會成員由學校領導及社會服務部門的工作人員組成。
其他類別學校
獨立學校
獨立學校與國立學校的最大區別,就在於要收取學費。盡管獨立學校並不隸屬於國立學校體系,但人們卻習慣將其稱為「公共學校」(public schools)或「私立學校(private schools)」。
獨立學校的財源不是依靠政府財政,而是依賴於特殊的信託基金。因此,獨立學校不必按照國家訂立的教學大綱來授課,但大部分獨立學校都參加國家要求的有關考試。
獨立學校提供的小學教育一般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被稱為「學前預備階段」(pre-prepatory),主要面向2至7歲的學齡兒童。第二階段被稱為「預備階段」(prepatory)或「低年級階段」(junior)。學前預備階段的主要學習目,是為了幫助學生准備獨立學校的入學考試。
華德福•斯坦納學校(Rudolf Steiner Schools)
斯坦納學校以其出眾的管理理念、授課內容和教學方法而著稱。學校在抓學習的同時,還強調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與其他學校相比,斯坦納學校學生正式開始學校授課教學的年齡相對較晚。學校更注重在早年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藝術天賦。這類學校多數都不設有校長,而是通過合作的方式對學校進行管理。
外語學校(Foreign Language school - Lycees)
英格蘭還設有專為培養外交官後代而設置的外語學校。The French Lycee就是其中一所專門教授法語和英語的外語學校。
蒙台梭利學校(Montessori Schools)
蒙台梭利學校是按照義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家——瑪麗亞•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創立的。蒙台梭利認為,良好的教學環境能鼓勵學生獲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在蒙台梭利學校的教室里,孩子們不但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項目,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去探索未知領域。一旦學生們習慣了自己做主,他們自然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以上只對英格蘭有效。要知道更多請到http://www.bbc.co.uk/china/studyintheuk/index.shtml
② 什麼是英國的GCSE課程
GCSE即英國普通初級中學畢業文憑,相當於中國國內的初中畢業考試文憑,但實際上,GCSE是英國中學10年級和11年級的學習課程,程度和要求都比國內初中畢業生要高,從理論上說應該是國內的高一學生申請較為合適。經過兩年GCSE學習後,學生方可進入A LEVEL階段的學習。學生GCSE的成績將被作為A LEVEL甚至大學錄取的參考。 GCSE有一年制和兩年制之分。
在GCSE階段,學生通常用兩年學習8-12門課程,大多數學生都會學習學校規定的必修課。必修課包括英語、數學、設計與技術、語言、自然科學、宗教、通訊技術及體育等。選修課程有藝術與設計、商務、戲劇、經濟學、工程學、衛生與社會護理、休閑與旅遊、音樂與物理等。
③ 請問英國大學入學要求upper second-class Honours degree 什麼意思
upper second-class Honours degree 意思是要求你達到二等一的榮譽學士學位。
英國的大學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古典大學:
古老式的英國學院制貴族大學,包括牛津大學(Oxford)、劍橋大學(Cambridge)和杜倫大學(Durham);
老式蘇格蘭大學,如聖安德魯斯大學、格拉斯哥大學、阿伯丁大學和愛丁堡大學;
紅磚大學(Red Brick University);
包括布里斯託大學、謝菲爾德大學、伯明翰大學、利茲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和利物浦大學;
英格蘭最古老大學。
(3)英國入學教育是什麼英文擴展閱讀:
計點積分制第四層級(PBS T4)針對赴英留學的學生簽證的一項簽證制度。計點積分制下,普通學生簽證允許學生在學期內每周工作達20個小時,而在假期內則可以從事全職工作。此外,他們還可以開展與課程相關的實習活動。
英國簽證計點積分制度令簽證變得更加簡單明了、易於理解,申請者在申請前就可確認自己是否符合條件。根據簡化後的新程序,英國使館簽證處可在5-15個工作日內處理完一份資料填寫准確無誤的申請。
在英學習時間短於6個月、在英期間不想延長逗留時間、或無需從事與課程相關的有償或無償實習活動的學生應申請訪問學生簽證。
4到16歲的學生如果想到英國的住宿學校學習則需要申請兒童學生簽證。為了確保他們的安全和福利,他們需要得到自己感興趣學校的一封錄取通知書,再加上一份證明資料,這分資料除了證明有充足的資金來支付他們在英國學習和生活的費用,還要證明他們在英國的生活得到很好的安排和照顧。
④ 關於英國的教育制度和學位有哪些常識
GCS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cation
GCSE為兩年的課程,在英國也稱第10年級和第11年級,中國學生進入該課程的年齡為14或15歲,此為兩年一貫課程科,因此中國學生只能從第四級也就是GCSE第一年進入,科目由學生自己選定,至少選五科,通常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校會建議學生列為必選科目,大部分學生會選八個科目,在上GCSE課程第二年的五月份時會有一次英國GCSE課程國家大會考。英國的義務教育為GCSE,英國學生完成GCSE離開學校後可直接進入就業市場,想升大學者就會繼續修讀第12年級的A-level課程。
A-level: Advanced Level
A-LEVEL即General Certificate of Ecation Advanced Level(普通教育高級證書),在英國也稱第12年級和第13年級,是英國學生進入大學前的主要測試課程,大致相當於中國高三到大一的水平。A-LEVEL課程目前已是一個被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的數千所大學所認可的大學入學考試證書。在英國,學生可憑A -LEVEL的成績可直接報讀大學,英國的牛津、劍橋等世界上一流大學通常主要接收A-LEVEL課程學習的學生。選讀A-LEVEL的科目與未來的大學專業密切相關,通過A-LEVEL課程考核後,可自我選擇報讀大學,擇校的范圍廣,如A-LEVEL成績好,將會被英國及其它國家的名牌大學所錄取。A-LEVEL課程的入學年齡為年滿16周歲的學生,相當於中國的高一以上學生。
在A-level階段所選擇的科目種類之一,課程重量只有A-level的一半,故每兩個A/S等於一個Alevel。國內的學生一般不讀。
大學先修課程
大學先修課程是給非英制高中教育畢業的學生或年齡已超過18歲然未持有高中畢業文憑者欲修讀英國大學前的先修課程,修業期限為一個學年(3期或9個月) ,課程內容的組成各開課單位規定不一,通常是由學術英語及一些專業科目所組成。開課單位通常可能為大學、社區學院、或私立的College,通過大學先修課程可經由UCAS直接進入該大學或該開課單位所合作的大學的相關科系。
UCAS
英國大學學士學位課程申請一率都要經過UCAS來申請,UCAS有一點類似中國的大學高考,兩者最大的不同是高考需要經由聯考,而UCAS只是申請。經由UCAS需填寫一份申請表(UCAS Form),表格內可填寫5個大學,亦即最多可同時向五所大學提出申請,也可以只申請一所大學。UCAS Form上五所大學排列的順序不是學生選擇的優先順序,優先次序是在學生收到大學的offer letter後自行決定。UCAS Form只限寄出一次,若覺得寄出的表格填寫有不妥需要向UCAS申請廢除第一次的申請表格,然這是非常麻煩的事最好不要輕易嘗試,因此填寫時要非常謹慎。
國內大學本科在讀的學生如果想插讀英國的本科,也需要通過UCAS申請,他每年的開放日期是前一年的10月份到當年的6月份。
大學部
英國大學絕大部分三年完成,少部分例外如醫學系,在英國較好的大學科系對經由英國教育體制的入學要求通常是需要3個A-level成績,例如University of Sheffield的牙醫學系的入學要求為至少3個A-level,一個是chemistry,第二個需要是biology、human biology、social biology、zoology、physics、physics & mathematics、engineering science、nuffield physical sciences、mathematics(pure & applied)、或者mathematics with statistics,第三個A-level任何科目皆可,這三個A-level成績需為ABB,其中A的成績必須是Science相關科目。
研究所
研究所的學位通常有MA、MSc、MPhil,PhD。
MA和MSc為教學式碩士通常12個月完成,開課日期通常在每年的九月底或十月初,極少部分的大學在二月(聖誕節過後)有開課,完成的方式需通過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稱Diploma stage從十初到六月下旬,此階段以上課、討論、報告及考試完成,及格分數通常為50%,通過後才可進入第二階段Master stage,從七月初至九月底三個月,此階段為撰寫論文階段。
英國大學畢業生可直接申請PhD,若無法被認定能力足夠,則會被要求先攻讀MPhil,MPhil通常兩年完成,在攻讀Mphil達到某一程度時可直接Transfer到PhD,PhD最快三年完成。MPhil和PhD的進行方式為獨立研究式,沒有上課,因此中國大學畢業生若無獨立作研究經驗者,通常不建議直接申請PhD,而從教學式碩士MA或MSc開始做起。
⑤ 英國教育中upper school和 A level是一回事么
Upper school一般泛指Sixth form college,也就是准備上大學的英國學生所上的學校,就和中國的高中一樣。A-Level是指考試的名稱,是在英格蘭的Upper school的學生要參加的考試,其成績作為大學的入學標准,和中國的高考一樣。
⑥ Alevel是什麼意思
A-Level是General Certificate of Ecation Advanced Level(普通教育高級證書)的簡稱,是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認證的英國高中課程,是英國學生進入大學前的主要測試課程。A-Level考試的難度相當於中國高三到大一的水平,其成績相當於中國的高考成績,因此在英國讀高中的學生可以憑A-Level 成績直接申報大學。
A-Level的海外考試由英國考試局統一負責,每年兩次統考。這種課程要求學生學習幾門主科課程並參加畢業考試,考試合格者即可進入大學就讀。其考試成績及其所學的課程在較大程度上決定著是否可以進入理想的大學。
預科作為升讀大學學位課程的途徑和基礎,是針對那些本科想去英國的學校讀,可是語言成績又不過關的人。在此期間,學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更好的掌握專業課知識及學習技巧等。
預科和A–level在升學方式、認可程度、所需的時間長短等均有不同。
⑦ 請各位熟悉英國教育系統及考試機制的人幫忙翻譯一下並加上註解!!
樓上明顯是機器翻譯。
商務(包括會計,銀行和金融,商務管理,經濟學,商務經濟學,日語商務學位)
A-level 即GCE,相當於國內的高中。這里指英格蘭地區的學生。需要1個A,2個B等級。不超過3個A-Level學科的任何組合。對於歐洲語言相關的學位,其中一個A-Level必須是現代外語。對於經濟學的理學士學位,必須要有一科是數學。
IRL應該是指愛爾蘭地區的學生。
3個A 和3個B等級,包括數學和英語。
得到畢業證書總分33分,包括數學和英語(標准水平)5分。
EB查不到,我估計可能是歐洲的學生
得到畢業證書平均分7.5分,包括數學和英語(標准水平)5分。
BTEC國家畢業證書(商務或相關學科)
級別:優秀
職業A-Level,相當於國內職高。應該是指對英格蘭學生
可接受6個單位的職業A-Level,如果有2個A-Level學科。如果有1個A-Level學科,就要有12個單位的職業A-Level。
威爾士學士學位 - 等待確認
WB + 2 A2: WBQ考試,核心課程通過等級,外加A2等級2個B。
WB + 3 A2: WBQ考試,核心課程通過等級,外加A2等級2個B或A2等級1個A、2個B。
針對蘇格蘭考生
通常3個A、2個B是必須的。
Key Skills 是英國一種基礎知識的考試,分不同學科。
Key Skills的成績對於學校正式登記無效。就是不需要。
面試政策
通常來說只有非傳統的資格才可以被邀參加面試。
其他
對於那些申請選擇性的/職業的/海外的資格的學生是很受歡迎的,因為他們有可能有不同資格的組合或其他相關的工作/生活經歷。每個申請人都會在其優勢上被考慮。
空餘位置
卡迪夫商學院:470
Note: The writer is a A-Level student in England, the passage above only represents my person view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chat with me online.
⑧ 英國的小學教育
一、教學體制
1、入學年齡與學制。一般來說,英國國立小學為五至十一歲的兒童而設;在蘇格蘭及英格蘭部分地方,小學學齡延至十二歲。小學通常分為「幼兒」及「初級」兩部分。但有些地區由國立地方教育局所開辦的學校則使用三級制:即初小、高小和中學。小學生八或九歲轉讀高小,並在十二或十三歲時讀中學。雖然政府並無硬性規定五歲以下的兒童必須入學,但大部分地區的地方教育局(LFAs)均有提供學前或幼兒教育,由合資格的老師任教。五歲時,按照法律是必須上學的年齡,多數五歲的孩子這時候會進入Infant School,而七歲進入Junior School (初級學校)。英國的多數公立學校將Infant School 與Junior School 合並起來,組成Primary School (即我們所說的小學),每班一般是20—30個學生,國立學校實行就近入學,但私立學校招生不受地域限制
2、課程設置。英國小學的課程設置,學校擁有高度自由的權力,但英語、數學、科學和信息與通訊技術都是各小學的核心課程。在英國,小學階段實行的是教師包班教學,即一個班上的英語、數學、科學、美術、體育、歷史、地理等課程都由一個教師教學,這個班的名字就由這個老師的名字命名,每個班都配有一個助教。但信息與通訊技術、音樂和外語則由專職教師上課。音樂和外語,專職教師一般都在多所學校來回上課。學生上學時間為上午9:00至下午3:30,中午不回家,可以選擇在學校的餐廳就餐,或自備午餐。一節課的時間一般為25~35分鍾,課間休息時間為20~25分鍾。
3、管理模式。英國實行的是校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由各方代表組成的校董事會是學校的決策機構。校長是學校首席行政長官,向校董事會負責,執行校董事會的決議並主持學校的日常行政管理事務。英國的小學一般設校長1名,副校長或校長助理1名。中小學校長、副校長均為教師身份,要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在中小學中,專司管理工作的是「接待室」,其實際職能類似於我國的校長辦公室,根據學校規模設3~5名專職人員。除此之外,各學校還設1名高級教師和教育活動協調人,協助校長管理日常教學工作和其它事務,由德高望重、經驗豐富的任課教師兼任。
二、課堂教學
1、授課方式 。學生沒有固定的座位,上課多以討論為主,孩子們圍坐在地板上或以小組為單位圍坐在桌子周圍。每個教室有一塊白板和一、兩台電腦和列印機,學生可隨時使用。上課時沒有任何教材,教師根據全國教學大綱決定教學內容,這些內容分別來自互聯網或專業資源網站和生活事例,教師講解完後就針對所講內容給學生發放活頁練習,並根據學生程度的不同和速度的快慢對個別學生發放不同程度或不同量的練習。速度快、程度好的學生做兩張或三張練習,而速度慢、程度較差的學生只做一張練習。學生很少有家庭作業。一周1~2次,每次10分鍾左右即可完成。課堂作業當堂完成,當堂檢查,單元考試和期中考試完全由任課教師決定,但當學生從小學畢業時要參加全英統一的畢業考試,成績不作為學生的升學依據,只作為學校教學質量評估的一個方面。
2、重視個別教育的客觀結果是兒童的個性發展鮮明,充滿朝氣和創造活力的保證。例如,只要教師許可,學生們會主動圍上來打招呼攀談。在課堂討論中,學生們的發言極為踴躍,在實驗課中,學生們表現出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各種自選的活動課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特殊的興趣愛好和獨特的技能。當我們問及學校為什麼會如此重視個別教育時,該校的一位老師對我們這樣說:「每一個兒童都有其內在的潛力和特點,因此我們的責任就是確保每一個兒童都能夠在其固有的基礎和素質上獲得充分發展,使他們成為既具有公民一般素養、又具有鮮明個性和獨特才能的人,成為能夠自食其力並對社會有用的人。」
3、老師是學生提問的對象,又是學生解答問題的指路人。英國的中小學生每天上六節課。在課堂上,教師極少搞滿堂灌,一言堂。通常教師只講授15分鍾,其餘時間留給學生自學,學生自己鑽研教材或獨立做作業與練習。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任務是提綱挈領地講透教材的主要內容,然後進行巡迴解答和指導。整個教學過程可以說是教師圍著學生轉。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方式五花八門。走進教室,你會看到有的在研讀課本,有的在相互討論,有的在操作教具,有的在向教師詢問。盡管教學秩序看上去不太安靜整齊,可是學生們的學習神情都很專注、很投入,而且課堂氣氛富有生機,十分活躍。這種以兒童主體活動為主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始終處於開動腦筋、獨立思考的積極狀態。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習獲了知識,更主要的是學會了學習的方法,培養和鍛煉了發現知識、探索真理的創造意識和能力。
4、注重教學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英國教學的一個顯著特色。英國中小學的教室里,總是擺滿了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教具和玩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活動相當一部分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操作這些教具、玩具。自然科學課程的教學伴隨有大量的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英語、歷史、地理、社會、外語等課程的教學則大量藉助現代化視聽教學手段。與此同時,學校還常結合教學內容舉行各種參觀、見習、實習等活動。例如,講科學課會帶學生到自然博物館參觀,還會讓學生栽種植物,觀察該植物的生長全過程。
三、寓德育於教學活動和社會生活中
1、英國是一個倡導「紳士風度」的國家。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個民族的文明素養較高。然而,縱觀英國的教育,卻很難找出專門的德育課程。英國德育教育尤其看重生活感染和熏陶,他們的中小學道德教育主要有四點:尊重生命、公平、誠實、守信。讓孩子懂得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系,懂得如何融入社會,成為社會的一分子。「道德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導的」,英國中小學並不要求孩子死記硬背道德准則,而是創造各種機會,使孩子們能夠從心靈深處,從日常學習、游戲和生活中去領悟。
2、德育實施的主渠道是各科教學和社會感染。英國的教育基本法中明確規定,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把公民素養教育作為教學的基本任務和目標,即把道德教育、公民素質教育有機地滲透到各種教學之中。在教學管理中,英國中小學普遍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挖掘和講解既要體現科學觀念、真理觀念,又要體現價值觀念和人文精神,同時要求每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用自己的人格品行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在英國學習期間,我深深體會到英國社會的文明。例如:平時坐公共汽車,人們會很自覺的排隊;你問路,他們會很詳細的解答,甚至會親自把你帶到目的地;
⑨ 英國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英文縮寫是什麼類似美國的Gre
英國研究生沒有GRE或者GMAT的硬性規定,部分優秀大學的金融相關專業會要求GMAT,其他大學只需要你的本科成績相關證明,文書,和雅思成績申請就可以。華恆教育總部英國丁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