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教育家如何發現你的天賦

英國教育家如何發現你的天賦

發布時間:2022-08-18 22:41:42

⑴ 如何發現 自己的天賦

1.回顧一下,你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有什麼事別人做不來或做不好,而你能做很好的。

2.仔細詢問一下你的父母,你在小時候有什麼與眾不同的表現?參考下面幾條線索:

2.1是否在某些方面比同齡的孩子起步早——你是否比別人更早學會對著人微笑;自己坐起來,是否比別人更早開始;咿呀學語或撿了東西就往嘴裡塞,盡管也有一些人小時候開竅得比較晚,日後卻成了知名的這家那家的,但是不可否認,早期的這些表現,預示著一個人在某些方面很特別,很不尋常,具備某方面的天賦和潛質。

2.2在許多同齡的孩子還混沌未開,沒有任何記憶的表現的時候,你是否已經記得,見過的一些人和事物?

2.3你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是否很豐富你是否經常會有些傷父母大跌眼睛的驚人表現?

2.4是否很早就成為大家的開心果?是否喜歡做一些搞笑的動作逗大家玩兒?是我經常會因一些事情笑得手舞足蹈,如果看到爸爸戴了帽子扮酷,就笑得手舞足蹈。
2.5是否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欲,盡管所有的孩子都具有極強的好奇心,但大多數人的注意力是極其容易分散的,只要大人一打岔,他馬上就會把剛才自己堅持想要的,得到的東西拋到腦後,但是一個具有強烈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孩子則不然,當他想弄清楚那東西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他會傾注全力的。

2.6十分懂事而敏感,天賦突出的孩子通常比較敏感,例如媽媽不高興了,爸爸在發怒了的,他們都能敏感地感覺到並會想法安慰。

3.通過你的老師以及比較熟悉你的同學朋友來發現你的天賦,他們會有很多機會發現你,與眾不同的表現

4.是否有一些事,是你一直不敢做的,找個合適的機會主動去承擔,去挑戰一下,你或許會有驚人的發現。

⑵ 正確發現孩子的天賦,你的孩子才會成為有用之才

人是可以存在天賦的。人的天賦是遺傳素質決定的,但是單有天賦,沒有一定的環境與教育,天賦是不會發展,甚至還有湮沒的可能。這就是「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

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天賦,然後加以培養與引導,使其成為有用之材,是每一個作父母的天職。那麼,怎麼發現孩子的天賦呢?先舉兩個例子:

美國國大發明家愛迪生,幼年時聽到和看到母雞孵蛋的事後,好奇地鑽入雞含也孵起蛋來,這一荒唐的行為並未激怒愛迪生的母親,她深感這孩子有一股奇特的 探索 與鑽研的能力,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天賦,於是精心培養與引導,後來愛迪生經過刻苦自學,終於成了偉大的發明家,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英國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麥克斯韋所以會在數學、物理兩大領域取得成功,與其幼年時父母發現他的天賦有關。一次,他的父母讓麥克斯韋對著插滿金菊的花瓶繪畫,意外地發現畫的竟是幾何圖形,花瓶是梯形,菊花是圓形,葉子是三角形,顯露了他在數學上的天賦,於是加以培養,以後一舉成名。

由此可見,孩子的天賦是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流露的。一般表現為如下三種形式:

1.偏愛:對某類事物發生興趣,特別偏愛。例如特別喜歡圖畫,或專愛磨墨養筆,或熱衷於使弄樂器等。這種偏愛與其他行為相比顯得十分突出。

2.敏感:對某些事物特別敏感。例如,一聽到音樂便會專心致志地聽,一聽到書刊出版消息便會尋求購買,一聽到某項講座便會爭先去聽等,這種被感與其他行為相比顯得十分專一,具有一定的特徵。

3. 探索 :對某些事物會鍥而不舍地 探索 ,例如專門喜歡鑽研數學,特別愛好化學實驗等等,此外, 探索 還有另一種表現,即對某一題材的內容會不厭其煩的詢問或是凡是有不明白的事總要問個明白。

為了挖據孩子的天賦,從中觀察孩子的偏愛、敏感與 探索 ,做父母的可以有意識的進行誘導與測試,從 游戲 中、從談話中、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在動物、植物、礦物,數學、物理、化學文學等方面,哪一方面具有天賦。也可以有意識的讓孩子接觸某些事物,例如寫字、繪畫、音樂、運動、演講等。為孩子創造接觸這些事物的條件與環境,看哪一樣孩子特別感興趣,哪一樣會持之以恆地繼續下去,哪一樣成績會突飛猛進,天賦在哪那,作到心中有數。

總之,要發現孩子的天賦,便要求父母獨具慧眼,用心誘導與觀察,接著再因勢利導地加以培養,才會取得成績。

⑶ 如何發現自身的天賦

成才,雖然與勤奮有很大的關系,但成才與一個人的天賦也是分不開的。一個人的潛能,是寶貴的財富,是取之不盡的能源。

20世紀初,美國著名的學者詹姆斯指出:一個普通的人只運用了其能力的10%,還有90%的潛能尚未被利用。後來,心理學家瑪格麗特·米德研究發現:每個人只用了他的能力的6%,還有94%的潛能未被利用。現在的研究更是表明一個正常人的大腦記憶容量有大約6億本書的知識總量,相當於一部大型電腦儲存量的120萬倍。如果人類發揮其一小半潛能就可以輕易學會40種語言,記憶整套網路全書,獲得12個博士學位,人的潛能在未能充分展露時往往被視作缺點不足,只有你充分地發揮了潛能時才能表現出你的天賦。

一個極其偶然的因素,鷹蛋和雞蛋混在一起,由一隻母雞來孵,於是孵出來的小雞群里就有一隻鷹。小鷹和小雞一起長大,因而不知道自己除了是小雞外還會是什麼。起初它很滿足,過著和雞一樣的生活。但是當它逐漸長大的時候,心裡就有一種奇特不安的感覺。

直到有一天,一隻老鷹翱翔在養雞場的上空,小鷹感覺到自己的雙翼有一股奇特的新力量,感覺胸膛的心正猛烈地跳著。它抬起頭看著老鷹的時候,一種想法出現在心頭:「養雞場不是我呆的地方,我要飛向藍天,棲息在山岩之上。」它從來沒有飛過,但是它的內心裡有著力量和天性。它展開了雙翅,飛到一座矮山頂上。極為興奮之下,它再飛到更高的山頂上,最終沖上了藍天,到了高山的頂峰,它發現了偉大的自己。

雖然,這只是一則寓言故事,但卻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不要以為你就不能成為一隻翱翔之鷹,不要以為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不要以為自己就不能做出什麼了不起的事來。只要你能找出自身的天賦,你也能做到。

有這樣一個人,他靠著發揮自己的天賦,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他就是美國的菲爾·強森。菲爾·強森的父親開了一家洗衣店,他把兒子叫到店中工作,希望他將來能接管這家洗衣店。但菲爾痛恨洗衣店的工作,所以總是懶懶散散的,提不起精神,只做些不得不做的工作,其他工作則一概不管。有時候,他乾脆「缺席」。他父親十分傷心,認為自己養了一個沒有良心且不求上講的兒子,他在員工面前感到丟臉。

有一天,菲爾告訴父親,他希望做個機械工作——到一家機械廠工作。什麼?一切又要從頭開始?這位老人十分驚訝。不過,菲爾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他穿上油膩的粗布工作服,從事比洗衣店更為辛苦的工作,工作的時間更長,但他竟然快樂得在工作中吹起口哨來。他選修工程學課程,研究引擎,裝置機械。當他在1944年去世時,他已是波音飛機公司的總裁,並且製造出「空中飛行堡壘」轟炸機,幫助盟國軍隊贏得了世界大戰。如果他當年留在洗衣店的話,他和洗衣店——尤其是在他父親死後,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也許,整個洗衣店會經營得一塌糊塗並終至破產。

有一個人,在經歷了許多逆境的磨煉後,終於發現了自身的天賦,從而讓自己的特長得以發揮。這個人便是著名的矮人老闆吉姆·特納,他身高只有1.1米,「矮人餐館」上至經理,下到廚師、服務員都是身高不過1.3米的矮人,最矮的只有0.67米。他們以奇特的服務方式吸引顧客。當顧客來到餐館,馬上會受到一位大頭小身子矮人的熱烈歡迎,他們笑容滿面地向顧客遞上擦臉巾。當顧客在舒適的座位上坐定後,又有一位矮人服務員捧著幾乎與自己身高相等的精緻的大菜譜,請顧客點菜。由於他動作滑稽可笑,顧客們拿著菜譜往往都笑得合不攏嘴。矮人殷勤周到的服務,使人頓增食慾,贊不絕口。

「矮人餐館」讓顧客在好奇中感到溫暖、舒適,在愉悅中享受一頓美餐。這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餐館大大震動了同行業者。沒過多久它的奇妙之處就聞名遐邇了,各國旅客競相而來,為的是度過一個愉快的時刻,其他餐館只好甘拜下風。

矮小的侏儒自然是人的短處,但是吉姆·特納卻採用了「逆傳統」的做法,適應一些顧客追求「新、奇、特」的心理,出奇制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見,只要正確認識自己的短處並巧妙地加以利用,化短為長,變弊為利,弱點不足同樣可以幫助你獲得成功。

⑷ 如何發現自己的天賦

現代人越來越渴望了解自己,於是乎,有越來越多的人鍾情於各種各樣的心理測試。其中最多人關心的是,自己到底有什麼樣的天賦,該怎樣更有針對性地發展自己?因為所有的企業都在尋找擁有特殊天賦的員工,於是,一種叫作「天賦管理」的專業也應運而生

天賦,與才華、才乾等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這里的天賦是個涵蓋范圍廣泛的定義,是指先天形成的包括性格、個性、能力等在內的很多因素。
很多專家認為,天賦有很多種形式。天賦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可以通過人們後天的努力變得更加與眾不同,並得到強化發展。

心理學者對外交官的調查
20世紀70年代,美國心理學者戴維·麥克萊蘭受政府委託對外交官進行了一項調查。美國政府想知道,在同一體系下建立的駐外使領館中,為什麼一些大使的表現會明顯強於另一些大使?
麥克萊蘭奉命實地對外交官進行調查,並有權了解調查所需的任何外交官工作細節。麥克萊蘭的調查結論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外貌、性格、創造力、社交能力、邏輯推斷能力和開創精神。這些因素對外交官工作成效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其經歷和智商。麥克萊蘭把這些因素稱為「競爭力」,並在1973年發表了非常有名的文章——《考驗競爭力,勝過智商》。人力資
源領域從此引入「競爭力」這個名詞,其實就是指自然賦予的並被個人挖掘使用的天賦。
人力資源領域幾乎所有的權威都認同這樣一點:企業決定人才錄用、升遷的主要因素並非一份精美的簡歷,而是此人所具備的職業天賦。換句話說,進修、再培訓很重要,經驗豐富也是優勢,但在機會面前,命運常常會垂青那些更有天賦的人。
有些天賦人人具有,最重要的是,人們需要懂得發現自己的天賦,並知道如何利用這些天賦。職場中多數成功的案例中都能發現一些相似的情節,主人公都能自覺地發現自己在哪方面更加擅長,並將之最大化地發揮出來,而這種努力為他在人才市場中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價值。
現在,越來越多的手工活和重復性工作已經被機械和計算機取代,人類的創新才能、獲知才能、認知概括總結才能已經越來越具有決定意義。

井蓋為什麼是圓的?
越南有個國際象棋冠軍叫阮山。快3歲時,他喜歡在湄公河三角洲破舊不堪的家中看爸爸媽媽下棋。像所有的孩子一樣,阮山纏著父母讓他也玩玩。令人驚奇的是,阮山沒有把象棋當玩具。他不僅知道怎麼擺棋子,而且,通過仔細觀察,他還學會了許多復雜的規則。一個月內,他便輕松地戰勝了父母。4歲時,小阮山參加了越南全國錦標賽,與比他大好多的孩子
同台競技。7歲時,阮山已經能戰勝他們。12歲時,阮山已經成為年紀最小的全國國際象棋冠軍。
阮山的天賦究竟從何而來?是遺傳決定的,還是通過環境造就的?這些尚無定論,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天賦的發展在於培養。研究表明,原始的智力(通過智商測試)在很大程度上是遺傳決定的。但智商高與天才行為之間沒有絕對的聯系。例如,所謂的白痴學者在某個領域具有異乎尋常的技能,如果不是因為總的智力較低的話甚至可稱為天才。弗林德斯大學的教育專家麥卡恩說,許多有創造力的孩子不一定智商高,因為他們在標准化測試中得分並不高。她說:「有創造力的孩子往往尋找不同的方法來回答問題。」
因此可以說,真正聰明的人是那些懂得使用天賦,取長補短的人。孩子的天賦培養靠父母,而在職業領域,也許就需要有一個能夠幫助你發掘天賦的上司或者「伯樂」。值得慶幸的是,現在很多企業在引入人才的時候會通過考試等手段挖掘、培養某種天賦極強的員工。有這樣一個故事,某跨國公司在面試題目中設立了「井蓋為什麼是圓的?」這樣的題目,被錄用者並非孜孜不倦從力學角度解釋這個問題的人,而是作答方式與眾不同、甚至對這種問題憤慨至起身就走的應試者。這種面試方式也許就重在挖掘人的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

如何發掘天賦?
奧地利著名學者彼特·德魯克曾發表一篇文章,稱目前在大部分國家中,生產領域只使用了25%~40%的勞動力,到2020年這個數字更將下降到10%~12%。研究和服務領域則集中了越來越多的精英人士。德魯克推斷,世界經濟將進入越來越依賴創造力和天賦的年代。
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凱斯建立了一個名為「卡托」(CATHO)的人力資源顧問機構,並在不久前剛剛結束了一個發掘天賦的實驗調查。「卡托」通過互聯網對3 000名不同職業、不同級別的受調查者發送了問卷,並把競爭力因素與受調查者的薪金水平掛鉤,用以比較哪些天賦在市場中更有價值。
結論中很有趣的一點是,職場中的人通常不光具有一種天賦,而是具有一組天賦。例如,有創造力的人一般也善於溝通、懂得策略、又有很強的說服能力;有領導才能的人通常也充滿激情、野心勃勃、不畏競爭。而且,天賦往往是在人們不經意之間被發掘出來的,凱斯把這形容為「突然蹦到了人們眼前」。
「卡托」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職場中最有價值的天賦分別是:果斷性、開創性、分析能力、社交能力和原則性。在此基礎上,巴西聖保羅大學經濟管理系職業中心主任塔尼亞·卡薩多創立了一套能夠較直觀地評價人的天賦的方法。
在此之前,美國職業領域已經普遍使用「邁爾斯-布里格斯式指標」(MBTI)來評測人的天賦。MBTI是一份性格自測問卷,由美國心理學家凱瑟琳·庫克·布里格斯和她的女兒伊莎貝爾·布里格斯·邁爾斯,根據瑞士著名的心理分析學家卡爾·G·榮格的心理類型理論,以及她們對於人類性格差異的長期觀察和研究而著成。性格作為天賦中的組成部分,同所有的天
賦一樣不分好壞,只是具有不同性。MBTI通過簡單的問卷分析得出16種性格類型,並分析出不同的性格適合哪些職業。例如,ISTJ型性格的特徵是:安靜、嚴肅,通過全面性和可靠性獲得成功;實際,有責任感;決定的邏輯性,並一步步地朝著目標前進,不易分心;喜歡將工作、家庭和生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條;重視傳統和忠誠。而具有這種性格的人,適合擔任首席信息系統執行官、天文學家、資料庫管理員、會計、房地產經紀人、偵探、行政管理人員和信用分析師。

天賦不是基因的恩賜
根據現有的研究結果,人們的普遍共識是,基因對我們的天賦,或者說我們的個性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和善的脾氣、好鬥的性格、組織能力、解決抽象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有不同的基因在背後發揮作用。諾貝爾獎歷史上出現過6位獲獎者的後代同樣獲獎的現象,這並非偶然。藝術家,特別是音樂家和畫家的後代「子承父業」的現象也並非偶然。
但如果把天賦當作基因的「恩賜」,這就是大錯特錯了。法國基因學家安德烈·拉莫斯曾經說過:「基因指出了一個方向,但並非不可改變的終點。基因與環境的共同作用才造就出一個結果。」
也就是說,基因是天賦個性形成的一個元素,但不是唯一元素,甚至不是主要因素。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心理學教授托馬斯·布沙爾通過對分開生活的雙胞胎長期跟蹤調查發現,基因條件相同的孿生兄弟,由於分開生活,其表現出來的天賦也大不相同。他得出了一個量化研究結果,結論是不同的天賦受基因的影響程度不同。例如,創造力的60%是受基因影響,其餘則來自於包括學校教育質量在內的外部環境的影響。

參考資料:網路知道

⑸ 《發現你的天賦天分與熱情成就幸福人生》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發現你的天賦》(【英】肯•羅賓遜(Ken Robinson))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iZgCAHnPF6mrPse6OswtCw

提取碼: wk55

書名:發現你的天賦

作者:【英】肯•羅賓遜(Ken Robinson)

譯者:李慧中

豆瓣評分:7.2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3

頁數:226

內容簡介:

 挖掘自己的天賦對追求不一樣的生活、做真正的自己有著怎樣的意義?作者從提出發現天賦要遵循的3個步驟和3大原則開始娓娓道來,從天分、熱情、幸福感、態度、「部落」及「部落」文化等方面著手,從不同角度分析這些元素對發現天賦之旅的不同意義。

 6大內容塊充實全書內容:明確天賦真正要義的理念和原則、豐富的案例和故事、幫你尋找自己天賦的15個循序漸進的訓練課、豐富且視角客觀的學習資源、啟發思考的章節問題以及獨具特色的測試。力圖從不同的、全面的視角挖掘你的天分、熱情、態度和潛力,讓你更好地審視周圍環境並幫你深刻自省。

 有的人活著,沒有任何冒險和抱負,而有些人活著,為的就是一場場探險。探尋天賦之旅正是這樣的冒險。這一「雙向之旅」向內挖掘你的靈魂深處,向外挖掘外部世界蘊藏的種種機遇。本書會告訴你,無論風險暗藏還是困難重重,探尋自己的天賦都是值得的!

作者簡介:

肯•羅賓遜

 1950年出生於英國利物浦。1968年進入利茲大學學習英語和戲劇。1981年進入倫敦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是教育戲劇和教育劇場。

 英國華威大學教育學教授,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家。2003年,羅賓遜因傑出的貢獻而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封為爵士。

 排名第一的TED演講人。截至2015年1月底,通過TED網站觀看羅賓遜「學校扼殺創造力」演講的人次超過3080萬,創造了TED大會創立以來的最高紀錄。

 2011年,羅賓遜被評為「Thinkers50頂尖思想家」與「創造力和創新領域的全球傑出思想家」。

⑹ 怎樣找到自己的天賦和熱情

對於如何尋找自己的天賦,主要是熱情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通過觀察自己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好友的評價等來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然後將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化、精深化,就找到自己的天賦了。發現自己的天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有信心的同時還要保持耐心熱情,不怕失敗,不灰心,不放棄,才能依照自己的計劃達到終點站,才能找到自己的天賦,並走向成功。

⑺ 怎樣發現自己擅長的事

找到自己擅長事情的三步法

我們期待自己也能像村上春樹一樣,找到自己擅長的事情,並且持久地做下去。

但首先,我想先和你聊聊擅長的事兒,究竟是什麼?

簡單來說,擅長的事兒就是那些你能比身邊人付出更少努力、卻達成更好效果的事情。

比如,寫作之於村上春樹,一定是擅長的事兒,在沒有任何寫作訓練,僅憑一個「天啟」的瞬間,一氣呵成寫完一部小說,就拿到新人獎,必然是有寫作天賦在其中。

擅長的事情就是喜歡的事情嗎?

不一定。

舉個例子,有人很喜歡打籃球,但由於身高、彈跳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他可能無論再喜歡,都沒法把打籃球這件事做得很好。

所以,喜歡的事情不見得是擅長的事情。

但是,擅長的事情,有可能變成喜歡的事情。

因為你會輕易獲得做這件事的樂趣,並獲得外界的正向反饋,這種來自內在和外部的激勵,會讓你變得越來越喜歡這件事。

接下來,我們切入正題,聊一聊究竟如何找到自己擅長的事情。英國教育家肯·羅賓遜在作品《發現你的天賦》中,把發掘天賦的過程分為以下三步:

第一步,屏蔽干擾

我們的想法常常會被外界所干擾。

比如,

讀書的時候,有人告訴你,是學文科還是理科好;

如今長大,也有人告訴你,是工作穩定重要,還是肆意揮灑時光更贊;

更有鋪天蓋地的廣告告訴你,什麼樣的車,什麼樣的手錶,什麼樣的食物,更能顯示你的品味……

2010年,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估計,我們現在每兩天創造的信息量幾乎等於從文明創始之初到2003年人類創造的信息量的總和。

這些來自別人的聲音和過量的信息,都會影響我們的判斷,阻礙我們發掘自己的天賦,找到自己擅長的事兒。

所以,要回歸本心。找到自己本心,首先要有一個獨立的與自己相處的時間,能夠屏蔽干擾,感受自我。關於這一點,冥想和瑜伽都是很好用的方法。

很多人在練習瑜伽和冥想的時候,嘗嘗會發現自己思緒亂飛,很難靜下來,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已經被過度思維侵佔,難以做到真正的休息。

因此,需要持續的練習。每天10分鍾左右的時間留給自己,不考慮工作,也不考慮未來,給大腦一個清空內存喘息的機會。

只有清空自己,過去那些閃光的、被壓抑的時刻,才可能自動跳出來。比如,你可能記起,某一次油畫體驗課,你玩得非常開心;或者,剛剛讀了一本非常好的書,與朋友分享時充滿激情和樂趣。

記住這些時刻,他們很可能就是你發掘自己擅長的事情的起點。

第二步,變換角度。

走完第一步,屏蔽干擾,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有很多個這樣的閃光時刻,究竟要抓住哪一個讓它繼續閃光下去呢?

接下來,要從你的生活願景入手,去探索你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然後,再從那些閃光的時刻中,找出與願景相符的方向,執著地走下去。

兩個方法介紹給你:

第一個方法:做「願景板」。

願景板是由你的各種願景、期待構成的。

盡量地從喜歡的雜志、照片、網上找到自己喜歡的照片、剪貼畫、文字,然後把他們貼在一個大大的板子上,「願景板」可以幫你把喜歡的東西組合在一起,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告訴你:你要的生活,就是這樣的。

做完了願景板,試著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尋,有哪些能力、哪些經驗,離想要的生活更近,更有可能達成目標。

第二個方式:自由書寫。

自由書寫有點像精神分析中的自由聯想,就是給自己一個詞,然後不設限、不思考地寫下去,它的目的是讓你在自主、無計劃和無約束的情況下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比如,你可以從「我的熱情」這個詞寫下去,一開始,不間斷地寫五分鍾,不要思考、更不要停下來修改,之後,你可能越寫越久,從五分鍾、十分鍾到二十分鍾,甚至更長。寫得越久,離自己的潛意識越近,越容易找到自己那個喜歡且擅長的事情。

⑻ 《發現天賦的15個訓練方法》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發現天賦的15個訓練方法》([美] 肯·羅賓遜 盧·阿羅尼卡)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BShU0D-MOmsi8jn5itU1Jg

提取碼: xqr5

書名:發現天賦的15個訓練方法

作者:[美] 肯·羅賓遜 盧·阿羅尼卡

譯者:李慧中

豆瓣評分:6.7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8-30

頁數:260

內容簡介: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天賦。發現天賦的第一步,是要認清並了解自己的天賦所在。發現天賦並非無章可循,本書將通過科學有效的訓練,帶領讀者走上自身天賦的探尋之路!

全書精心編排六大板塊,助你發現自己真正的天賦!

在作者看來,發現自身天賦需要我們挖掘自己的天分,感受自己的熱情,端正自己的態度,尋找自己的「部落」,這些對於我們提升幸福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作者簡介:

1950年出生於英國利物浦。1968年進入利茲大學學習英語和戲劇。1981年進入倫敦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是戲劇教育和教育劇場。

1989—2001年,任英國華威大學教育學教授;2003年,因具有傑出貢獻被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封為爵士;被譽為全球最具影響力教育家。

2011年,入選「全球最具影響力50大商業思想家」排行榜。

排名第一的TED演講人。截至2017年6月,通過TED網站觀看羅賓遜《學校扼殺創造力》演講的人次超過5 000萬。創造了TED大會創立以來的最高紀錄。

⑼ 怎麼發現自己的天賦

就是「體諒」,只有具備「體諒」這種素質或情感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名好教師。再如,一個學生如果對語文和數學都非常感興趣,但他的邏輯推理能力不如他的語言能力,如果上大學非要學習數學,同樣學習了4年,他在英語專業上可能會獲得更好的成績。一個人竭盡全力去做一件事而沒有成功,並不意味著他做任何事情都無法成功。因為他可能選擇了不合天性的工作,這就註定難以出人頭地。洛威爾說:「做我們的天賦所不擅長的事情往往是徒勞無益的,在人類歷史上因為做自己所不擅長的事情而導致理想破滅、一事無成的例子舉不勝舉。」除非你所有的才能都得到充分地發揮,你才會發現自己真正擅長的是什麼。只有你的天賦與個性完全和手頭的工作相協調,你才會幹得得心應手;除非你愛自己的工作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否則,你肯定還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在某一段時間里,你也許不得不做一些不喜歡的事,並為此苦惱,但是,你要盡早使自己從這種狀態中解脫出來。英國散文家托馬斯·卡萊爾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要數那些說不清自己究竟想做什麼的人。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適合他們乾的事,簡直無處容身。」莫里哀和伏爾泰都是失敗的律師,但前者成了傑出的文學家,而後者成了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卡萊爾說:「發現自己天賦所在的人是幸運的,他不再需要其他的福佑。他有了自己命定的職業,也就有了一生的歸宿;他找到自己的目標,並將執著地追尋這一目標,奮力向前。」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幫助你去發掘你的天賦,你要學會靠自己。從現實的情況看,無論是在家庭教育中還是在學校教育中,家長們和教師們最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最關注的是孩子能否考取好大學。因此,從小到大,你的天賦就被人們忽略了,被人們遺忘了。你的天賦就像一顆被蒙上塵埃的寶石,遺棄在一個偏僻的角落,靜靜地等著你來發掘。只要你能夠找到合適的路徑,從日常生活的細節中留意天賦留下的「蛛絲馬跡」,你就能夠尋找到打開天賦大門的鑰匙。要找到自己的天賦,更多的時候還要靠自我發現。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才知道。朱德庸,台灣著名漫畫家,25歲就紅透寶島,《雙響炮》《澀女郎》《醋溜族》在台灣經久不衰,銷量達100多萬冊;在內地,他的漫畫也非常暢銷。可小時候的他卻是一個「差生」。朱德庸天生對圖形很敏感,但對文字類的東西接受起來卻很困難。在十幾年的學生時期,他一直認為自己非常笨。讀中學的時候,朱德庸完全沒有辦

閱讀全文

與英國教育家如何發現你的天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歌劇天上的玫瑰產生於義大利哪裡 瀏覽:267
義大利米蘭產什麼包 瀏覽:73
義大利大學哪個專業最好 瀏覽:91
都市能源公司印尼項目進展怎麼樣 瀏覽:56
印尼什麼金屬產量 瀏覽:862
春是義大利哪個藝術家的作品 瀏覽:668
印尼深海大海參怎麼做法 瀏覽:80
中國以什麼形象崛起 瀏覽:700
越南六個團有多少人 瀏覽:800
中國品牌童裝有哪些 瀏覽:202
中國南方哪個省不下雪 瀏覽:755
義大利什麼地方不能去 瀏覽:947
印尼買精油多少錢 瀏覽:661
英國有什麼文化 瀏覽:713
中國海軍飛行員多少人 瀏覽:34
英國什麼車最多 瀏覽:758
越南的微波爐怎麼樣 瀏覽:1000
朱麗在英國是什麼水平 瀏覽:839
印尼想做什麼工作 瀏覽:273
c羅在印度怎麼樣 瀏覽: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