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的地形和地勢特點
英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其西北地區主要地形是高原;而東部和東南部則主要是低地,他們是整個歐洲平原(the Great European Plain)的組成部分。
英格蘭占據了大不列顛南面的最大部分土地,那裡地勢平緩,多為平原、丘陵和沼澤地。特別是英格蘭東部沿海地區,土地肥沃,適於耕種。
蘇格蘭多為山地、湖泊和島嶼,它擁有三大自然區:北部高地,中部低地以及南部山陵。不列顛最高峰尼維斯峰(Ben Nevis)便座落於此,高1,343米。威爾士亦是多山地區,6%的土地被森林覆蓋,大部分村莊以放牧為主。
北愛爾蘭北部為多岩石、荒蠻的海岸,曲折蜿蜒。其東北部多為高地,東南部為山區,而中部則是低淺的盆地。 海峽與河流湖泊 。
⑵ 英國的主要地形是什麼
英國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各個部分地形不同:
英格蘭:自西向東分為4部分:以塞文河流域為中心的米德蘭平原;海拔200米左右的高地;倫敦盆地;威爾德丘陵.
威爾士:境內多山、地勢崎嶇
蘇格蘭和其周圍的許多小島:全境均屬山嶽地帶,只有中部較為低平
北愛爾蘭:北愛爾蘭地區湖泊較多,沿湖為平原.
⑶ 英國地形地勢特徵
英國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各個部分地形不同:
英格蘭:自西向東分為4部分:以塞文河流域為中心的米德蘭平原;海拔200米左右的高地;倫敦盆地;威爾德丘陵.
威爾士:境內多山、地勢崎嶇
蘇格蘭和其周圍的許多小島:全境均屬山嶽地帶,只有中部較為低平
北愛爾蘭:北愛爾蘭地區湖泊較多,沿湖為平原.
⑷ 英國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英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是位於西歐的一個島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共同組成的一個聯邦制島國。
英國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東臨北海,面對比利時、荷蘭、德國、丹麥和挪威等國;西鄰愛爾蘭,橫隔大西洋與美國、加拿大遙遙相對;北過大西洋可達冰島;南穿英吉利海峽行33公里即為法國。
國土面積24.41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其中英格蘭地區13.04萬平方公里,蘇格蘭7.88萬平方公里,威爾士2.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41萬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英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其西北地區主要地形是高原;而東部和東南部則主要是低地。英格蘭占據了大不列顛南面的最大部分土地,地勢平緩,多為平原、丘陵和沼澤地。
蘇格蘭多為山地、湖泊和島嶼。威爾士亦是多山地區。北愛爾蘭北部為多岩石、荒蠻的海岸,曲折蜿蜒。其東北部多為高地,東南部為山區,而中部則是低淺的盆地。
⑸ 英國地理概況是怎麼樣的
英國西北部多低山高原,東南部為平原泰晤士河是國內最大的河流。塞文河是英國最長的河流,河長338公里,發源於威爾士中部河道呈半圓形,流經英格蘭中西部,注入布里斯托海峽。
泰晤士河是英國最大的一條河流,流域面積1.14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18.9億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西經2°08′~東經0°43′,北緯51°00′~52°3′。
氣候特徵
英國屬溫帶海洋性氣候。英國受盛行西風控制,全年溫和濕潤,四季寒暑變化不大。植被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最低氣溫不低於-10℃,平均氣溫1月4~7℃,7月13~17℃。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
北部和西部山區的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中部和東部則少於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為乾燥,十月至來年一月最為濕潤。英國終年受西風和海洋的影響,全年氣候溫和濕潤,適合植物生長。英國雖然氣候溫和,但天氣多變。一日之內,時晴時雨。
資源
英國主要礦產包括:石油、天然氣、煤(能源礦產)、錫、鐵礦(金屬礦產)、鉀鹽、重晶石、螢石、石膏(非金屬礦產)等。英國非金屬礦產豐富,但金屬礦產資源較貧乏,只有少量鐵、錫、鉛、金、銀等礦產。
英國原油探明儲量約為5.3億噸(2006年底),位居歐盟首位。原油儲量絕大部分位於北海油氣盆地;英國本土上也有部分陸上油氣田,其中維奇法姆(Wytch Farm)油氣田為歐洲最大的陸上油氣田。英國天然氣資源也比較豐富,天然氣儲量4814億立方米(2006年)。
英國煤炭儲量較為豐富,可采儲量約為25億噸(1997年),佔世界總儲量的0.2%。
英國鉀鹽資源豐富,探明儲量約2500萬噸(2005年),主要分布在柴郡、克利夫蘭郡一帶;高嶺土資源非常豐富,探明資源量為18.15億噸(2005年),居世界第2位。晶石儲量10萬噸(2005年),主要分布在北愛爾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英國
⑹ 英國的主要地形是什麼
英國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各個部分地形不同:
英格蘭:自西向東分為4部分:以塞文河流域為中心的米德蘭平原;海拔200米左右的高地;倫敦盆地;威爾德丘陵。
威爾士:境內多山、地勢崎嶇
蘇格蘭和其周圍的許多小島:全境均屬山嶽地帶,只有中部較為低平
北愛爾蘭:北愛爾蘭地區湖泊較多,沿湖為平原。
⑺ 英格蘭三大地形區
英國的地形以平原和山地為主,平原面積大。主要有三大地形:
1、中央平原、
2、倫敦盆地和
3、以塞文河流域為中心的丘陵地區
英格蘭西部是平原,中部是高原和山脈。北部高地海拔600至1000米。本尼維斯山海拔1343米,是英國最高峰。南部高地相對較小,通常海拔不到600米,河谷地區有部分平原。東部是一片廣闊的平原。
英格蘭占據了大不列顛南面的最大部分土地,那裡地勢平緩,多為平原、丘陵和沼澤地。特別是英格蘭東部沿海地區,土地肥沃,適於耕種。
蘇格蘭多為山地、湖泊和島嶼,它擁有三大自然區:北部高地,中部低地以及南部山陵。不列顛最高峰尼維斯峰(Ben Nevis)便座落於此,高1,343米。威爾士亦是多山地區,6%的土地被森林覆蓋,大部分村莊以放牧為主。
北愛爾蘭北部為多岩石、荒蠻的海岸,曲折蜿蜒。其東北部多為高地,東南部為山區,而中部則是低淺的盆地。 海峽與河流湖泊
(7)英國以什麼地勢為主擴展閱讀:
1、氣候
它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受暖流影響。冬暖夏涼,空氣濕潤,雨量充沛。
2、教育
倫敦的帝國理工學院和帝國理工學院,包括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在內的許多高校都是世界一流的學校,每年都有許多學者想去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學習。
⑻ 英國地形分布和河流流向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通稱英國,又稱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一. 地形分布:
英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其西北地區主要地形是高原;而東部和東南部則主要是低地,他們是整個歐洲平原(the Great European Plain)的組成部分。
英格蘭占據了大不列顛南面的最大部分土地,那裡地勢平緩,多為平原、丘陵和沼澤地。特別是英格蘭東部沿海地區,土地肥沃,適於耕種。
蘇格蘭多為山地、湖泊和島嶼,它擁有三大自然區:北部高地,中部低地以及南部山陵。不列顛最高峰尼維斯峰(Ben Nevis)便座落於此,高1,343米。威爾士亦是多山地區,6%的土地被森林覆蓋,大部分村莊以放牧為主。
北愛爾蘭北部為多岩石、荒蠻的海岸,曲折蜿蜒。其東北部多為高地,東南部為山區,而中部則是低淺的盆地。
英國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東臨北海,面對比利時、荷蘭、德國、丹麥和挪威等國;西鄰愛爾蘭,橫隔大西洋與美國、加拿大遙遙相對;北過大西洋可達冰島;南穿英吉利海峽行33公里即為法國。國土面積24.41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其中英格蘭地區13.04萬平方公里,蘇格蘭7.88萬平方公里,威爾士2.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41萬平方公里。
二. 河流流向
塞文河(Severn River)是英國最長的河流,河長338公里,發源於威爾士中部河道呈半圓形,流經英格蘭中西部,注入布里斯托海峽。泰晤士河是英國最大的一條河流,流域面積1.14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18.9億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西經2°08′~東經0°43′,北緯51°00′~52°3′。
塞文河(the Severn)是英國第一大河流,長338公里,它同西岸的克萊德河(the Clyde)、默塞河(the Mersey)一同承載著將工業原材料運輸至內陸工業城市的使命。而東岸的特維德河(the Tweeds)、泰恩河(the Tyne)、蒂斯河(the Tees)以及著名的英國第二大河、長336公里的泰晤士河(the Thames)不僅面向歐洲大陸的北海各大港口,並且形成了富饒的漁場。
⑼ 求英國的主要地形
英格蘭:自西向東分為4部分:以塞文河流域為中心的米德蘭平原;海拔200米左右的高地;倫敦盆地;威爾德丘陵.
威爾士:境內多山、地勢崎嶇
蘇格蘭和其周圍的許多小島:全境均屬山嶽地帶,只有中部較為低平
北愛爾蘭:北愛爾蘭地區湖泊較多,英國的第一大湖--訥湖卧波其間.沿湖為平原
⑽ 英國地形地勢特徵
氣象與人口
人們總是認為英國多雨、天氣多變,而事實上,它卻是一個海洋性氣候(maritime climate)國家,冬暖夏涼,氣溫變化小。冬天的平均氣溫為4-6攝氏度,而夏天則為12-17攝氏度。
盡管如此,英國的氣候災害也不少。乾旱和洪水常常會影響人們的生活,另外,時不時的濃霧、霜凍和大風造成了農作物的嚴重損失。1952年,在倫敦因 大氣污染引起的二氧化硫濃霧使得約四千人死亡或生命垂危。此後,政府採取措施,規定工廠和家庭只能燃燒無煙汽油,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英國現有人口5,880萬。其中英格蘭人占人口總數的80%以上。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29人,但全國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的80% 住在城市。而首都倫敦的人口就佔到了697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