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資產階級為什麼來自英國

資產階級為什麼來自英國

發布時間:2022-08-19 11:03:27

『壹』 為什麼首先發生資產階級革命的是英國

(一)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經濟的興起和發展,它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最基礎的條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新航路開辟後,英國成為大西洋航路的中心,便利了英國的海外貿易和掠奪。
2.海外貿易的拓展,推動了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手工工場在制呢、採煤、煉鐵、造船等領域建立並得到發展。
3.隨著制呢業的發展,「圈地運動」愈演愈烈,英國農村出現許多的資本主義牧場和農場,同時出現農業工人。在英國,資本主義已深入農村。
(二)階級基礎——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形成,他們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主要推動者和領導階級,是資產階級革命運動興起的必要條件。
海外貿易和掠奪的進行,圈地運動的發展,使英國的銀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場主積累了大量的資本,逐漸形成新興的資產階級。在農村經營農場和牧場的農場主和牧場主,有的也經營工商業,他們成為新貴族,同其他資產階級分子有著共同額利益。
(三)客觀條件——海上霸權的確立
16世紀統治英國的都鐸王朝在竭力削弱舊貴族的勢力,同時鼓勵工商業和海外掠奪,打敗了老牌的殖民強國西班牙,建立了海上霸權,這一切客觀上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四)根本原因——封建制度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封建專制統治和資本主義發展的矛盾,成為英國社會的根本矛盾,它們矛盾的不斷激化,最終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原因。
(五)直接原因——封建王朝專制統治導致階級矛盾的激化
17世紀,斯圖亞特王朝厲行專制,經常觸犯到資產階級的利益。又實行宗教專制,迫害「清教徒」。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六)思想基礎——清教運動
宗教改革後,英國國教在英國確立統治地位,清教運動主要目的是清除國教中的天主教殘余,這與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斗爭有非常多的共同要求,這一時期的資本主義並未取得對封建主義的絕對優勢,資產階級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理論體系,藉助清教運動這一形式成了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斗爭的主要選擇,它成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

『貳』 為什麼資本主義首先在英國萌芽大神們幫幫忙

西歐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在義大利,而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資產階級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 90年代以前,資本主義萌芽問題一直是我國史壇研究的重點和熱點,曾數度掀起全國性的討論熱潮[註解:討論的主要結果形成了1957、1960、1981年和1983年出版的4部資本主義萌芽研究論文集。]。然而到了90年代,學界對資本主義萌芽研究的熱情逐漸減退,有新意、有創見的論著越來越少見,以往全國性討論的盛況更已成為明日黃花。 造成這種降溫的原因頗為復雜,既有存在於資本主義萌芽研究內部的原因,同時也有發生於資本主義萌芽研究之外的原因。從內部原因來說,資本主義萌芽研究的整個理論構架在80年代中期已完全定型[註解:這種定型,以傅衣凌、吳承明先生於80年代發表的一系列理論著作為代表。],以後不見再有發展;同時在史料的發掘方面也未出現突破。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項研究已到達了其頂點。從外部原因來說,在最近10年中,我國學者對於社會形態與歷史規律的看法有了頗大變化[註解:關於這種變化的最新表述,可見於《歷史研究》2000年2期刊載的《社會形態與歷史規律再認識筆談》及《中國社會形態及相關理論問題學術研討會述評》。]。以往資本主義萌芽研究所賴以進行的理論基礎--五種生產方式論,現在變成了需要重新探討的問題。而只有先弄清了這些問題,資本主義萌芽研究也才有可能繼續進行。由於這兩方面的原因,資本主義萌芽研究出現降溫是必然的。然而,正如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樣,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研究是我國經濟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註解:李伯重:《資本主義萌芽研究與現代中國史學》,《歷史研究》2000年2期。]。這種特殊的重要性,令我們不能眼看著它就這樣逐漸「淡出」史壇而無動於衷。即使是對資本主義萌芽之說持否定看法的學者,也應對此說做出認真的分析,然後陳述其否定的理由,而不能持一種不屑談論的態度。 對資本主義萌芽說進行分析,最主要的是對其所賴以成立的理論基礎進行分析。而構成這個理論基礎的關鍵,就是英國模式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普遍性問題。本文即以此為對象進行探討。同時,由於明清時期的江南社會經濟狀況在我國的資本主義萌芽研究中具有特殊地位,因此,我們也將主要以江南為中心,對有關問題進行討論。 一 英國模式:重要性、普遍性與特殊性 在過去的世界近代史研究中,西歐的發展道路一向被認為具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意義,但是這種公認的普遍意義近年來卻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與批評。因此對這條道路及其普遍性問題做一扼要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英國模式及其重要性 我們通常所說的「西歐道路」,實際上主要以英國經驗為基礎。因此這種以英國經驗為基礎的近代化模式,也被稱為英國模式。這種模式表現了傳統經濟向近代經濟的成功轉變,而這個轉化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工業革命」或「產業革命」。因此英國模式的核心,也就是工業革命所體現的經濟變革。 英國工業革命究竟包括哪些內容?為什麼能夠發生?在過去的兩百多年中,一直是世界經濟史研究中最重要的課題。學者們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從而形成了許多不同版本的「工業革命」說。這些版本隨著英國經濟史研究的進展而不斷被修正,因此人們對「工業革命」的看法也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目前為較多學者所接受的是迪安(PhilisDean)和諾斯(DouglasNorth)的觀點。迪安說:「工業革命一詞,一般用來指復雜的經濟變革,這些變革蘊含在由生產力低下、經濟增長速度停滯不前的、傳統的、工業化前經濟向人均產量和生活水平相對提高、經濟保持持續增長的現代工業化發展的轉變過程。」他接著指出:「這一轉變的性質,可以通過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變革來說明:(1)經濟組織變革,(2)技術變革,(3)工業結構變革。這些變革和(既是原因又是結果的)人口、總產值及人均產量(即使不是立即、但是最終將實現的)持續增長有著一定的聯系。」[註解:卡洛·奇波拉主編《歐洲經濟史》4卷上冊《工業社會的興起》第3章《英國工業革命》(迪安執筆),中譯本,商務印書館,1989年,131頁。]諾斯則說:工業革命由組織變革和技術變革構成,是一個「組織變革和技術進步相互影響的過程」[註解:DouglasNorth,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History,W。W。Norton & Company(NewYork),1981年,158-159頁。]。簡言之,工業革命近代工業化的實際開端,是傳統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過渡的轉折點。成功地體現這種轉折的經驗模式,就是英國模式。

『叄』 為什麼都說英國是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啊

但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主要是反對西班牙的反動封建統治的斗爭,它是具有鮮明的民族解放斗爭性質的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領導這次革命的資產階級主要是商業資產階級,他們與以奧蘭治·威廉為代表的貴族結成聯盟,政治妥協性比較大,這些都給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帶來了後遺症:革命不夠徹底,封建土地所有制沒有徹底摧毀,革命僅在北方取得勝利。因此雖然在歐洲還普遍處於封建專制統治的時期,荷蘭共和國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但這次革命並不具有世界歷史意義。

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則是推翻腐朽的封建專制制度的革命,這次革命對於歐洲,進而對世界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因為:它沉重地打擊了封建主義,加速了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的形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第一次「歐洲范圍」的革命,它第一次在歐洲公開地宣告新社會政治制度的誕生,這不僅加速了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的形成和發展,也推動了歐洲其他國家的革命運動;在革命的暴風雨中所產生的英國資產階級的思想體系和唯物主義世界觀,對於後來法國啟蒙思想的形成,對於北美獨立戰爭和歐美其他國家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准備。都起了巨大作用。尤其重要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在世界歷史上開辟了代替封建制度的資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正如馬克思所說:「17世紀和18世紀的這兩次革命不僅反映了他們本身發生的地區即英法兩國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資產階級和反革命》,《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321頁)。所以可以這樣說:資產階級革命最早發生在荷蘭,但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是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肆』 英國為什麼最先開始資產階級革命

歷史發展到17世紀,伴隨著英國社會的深刻變革,英國較早地具備了發生資產階級革命的條件。

隨著英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出現了新興的資產階級。他們的主體是手工工場主、企業主和中等工商業資產階級,他們在政治上沒有權力,在經濟發展中又受到來自社會各個方面,上至國王專制統治,下至行會制度、關卡稅收的束縛。他們極力要求廢除封建制度。從16世紀到17世紀,伴隨圈地運動的大規模展開,資本主義不斷深入到英國農村中,使得貴族階級產生分化。從舊貴族中分化出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他們兼營工商業、經營牧場或農場,採取資本主義的剝削方式榨取利潤。他們在利益要求上已經同資產階級有了許多共同的地方,他們也同樣希望擺脫封建專制,尋求發展資本主義更暢通無阻的途徑。於是在未來的革命中,資產階級與新貴族聯手同盟領導了英國革命。

統治英國的最後一個王朝是斯圖亞特王朝。英王詹姆斯一世宣揚君權神授,國王在世間有無限的權力。其子查理一世繼位後更加專橫,解散議會達11年之久,推行無議會的反動統治。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不堪忍受專制王權所製造的經濟大蕭條,廣大城鄉群眾暴動起義紛紛不絕,封建專制制度搖搖欲墜,人心思變。

『伍』 最早的資產階級政黨產生於哪個國家

最早的資產階級政黨產生於英國。

最早的資產階級政黨是來自英國的托利黨和輝格黨。

托利黨產生於17世紀末。19世紀中葉演變為英國保守黨。托利黨人參加了1688 年的「光榮革命」。1714年漢諾威王朝建立後的半個世 紀中,托利黨在政治上一直處於在野地位。18世紀中葉, 托利黨成為以土地貴族和上層英國國教徒為核心的政治派別,代表著英國貴族,地主和英國國教上層教徒的利益。

1760年,逐漸成為執政黨。在法國革命時期,一批溫和的輝格黨人轉而支持在w.皮特(小)領導下的新 托利黨。工業革命後,托利黨逐漸向資產階級保守主義轉變,以適應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該黨在教會和國家 關系、保護關稅政策和反對天主教問題上仍然保持舊偏 見。到19世紀中葉r.皮爾內閣時期,托利黨發展成為保 守黨。也有人認為,托利黨是於1833年改稱保守黨。

輝格黨為美國在傑克森式民主(Jacksonian democracy)時代的一個政黨,前身是國家共和黨。具體的說,輝格黨擁護國會立法權高於總統內閣的執行權,贊同現代化與經濟發展綱領。該黨自選『輝格』為名,附和反對英國王室君主專權的英國輝格黨,反對總統專斷。

(5)資產階級為什麼來自英國擴展閱讀

輝格黨政黨結構

因摒棄組織緊密的民主黨式習慣性政黨效忠,輝格黨始終受派系之爭所苦。另一方面,輝格黨擁有一流的新聞網路作為境內資訊體系,而其領袖為強而有力的紐約論壇(New York Tribune)之主筆荷瑞斯·葛雷利(Horace Greeley)。

在其全盛時期,1840年代,輝格黨曾因製造業發達的東北部與邊境各州之強力支持而贏得49%的州長選舉。然而隨著事態之發展,民主黨增長快速,而輝格黨於越來越多次的地方選舉中以微小差距落敗。在票數接近的1844年選舉後,民主黨廣占優勢,而輝格黨僅能靠對手分裂來贏得全國性大選。部分是由於西部各州與愛爾蘭天主教徒及德裔移民之政治重要性漸增,而他們多傾向於支持民主黨。

輝格黨在社會經濟范疇贏得全面勝利,但對專業人士較具吸引力。銀行家、股票經紀、工廠經營者、富農、與大農場主大幅支持輝格黨(北卡羅萊那的大農場主除外,他們通常較支持民主黨)。一般來說,商業與製造業興盛的市鎮與區域擁戴輝格黨,民主黨的鐵票區則在各愛爾蘭天主教區及德裔移民社區。

民主黨人通常揶揄輝格黨做作的貴族氣派以對窮人凸顯自身的主張。支持輝格黨的階級同時也因基督教的復興而注入道德成份,以道德主義攻擊多項人、事、物(如受禁酒呼籲所影響者),以在民主黨內尋求庇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托利黨

『陸』 為什麼資本主義在英國產生

資本主義發展的三要素——資金、市場、勞動力最早在英國具備,還有制度保障。
海外殖民運動提供海外市場和資金
圈地運動提供國內市場和勞動力
光榮革命後,英國最早建立起當時最先進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柒』 為什麼資產階級要從英國開始說出兩個因素

資本主義在義大利開始萌芽,但在英國得到發展。因為在英國出現了大規模的僱傭關系。比如當時的手工工場,已經區別於義大利的手工作坊了,作坊主要以家庭成員為主。 二,資產階級對國家的影響,當時的議員有很多商人。影響力很大。

閱讀全文

與資產階級為什麼來自英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為什麼能打贏德國 瀏覽:182
美國如果和伊朗開戰會怎麼樣 瀏覽:172
英國脫歐要付出多少 瀏覽:410
去越南玩妹子哪裡多 瀏覽:201
歌劇天上的玫瑰產生於義大利哪裡 瀏覽:269
義大利米蘭產什麼包 瀏覽:75
義大利大學哪個專業最好 瀏覽:91
都市能源公司印尼項目進展怎麼樣 瀏覽:56
印尼什麼金屬產量 瀏覽:862
春是義大利哪個藝術家的作品 瀏覽:668
印尼深海大海參怎麼做法 瀏覽:80
中國以什麼形象崛起 瀏覽:700
越南六個團有多少人 瀏覽:800
中國品牌童裝有哪些 瀏覽:202
中國南方哪個省不下雪 瀏覽:755
義大利什麼地方不能去 瀏覽:947
印尼買精油多少錢 瀏覽:661
英國有什麼文化 瀏覽:713
中國海軍飛行員多少人 瀏覽:34
英國什麼車最多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