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英國百夫長坦克的所有數據
英國研製的主戰坦克。又稱遜邱論主戰坦克。研製於二戰後期,參加過二戰的一些收尾戰役。戰斗全重51.82噸,乘員4人,車長9.854米,車寬3.39米,主要武器為75毫米火炮。裝甲最厚約150毫米。
改進型主要武器有105毫米線膛炮一門,配彈64發,主要彈種有脫殼穿甲彈、碎甲彈和煙幕彈,射速每分鍾6~10發。輔助武器有7.62毫米並列機槍兩挺,配彈4750發,12.7毫米高射機槍一挺,配彈600發,最大射程1800米,坦克最大行程490千米。百人隊長坦克參加過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東戰爭等局部戰爭。
研製背景國際在線報道:早在1943年7、8月間,英國戰爭辦公室就為一種A-41巡洋坦克和另一種更重型的步兵坦克擬訂了主要性能指標,這兩型坦克均使用羅·羅公司研製的流星發動機,巡洋坦克由英國坦克設計局負責研製(這也是該設計局首次獨立承擔坦克設計任務),此前它通常都是配合主承包商研製次要的子系統。英國軍方隨後將生產任務交給了米德爾塞克斯的AEC公司,AEC公司生產了二戰期間英國陸軍裝備的最好的重型卡車。盡管如此,AEC公司在坦克裝甲車輛的研製和生產方面經驗實在有限,讓他們一上來就搞新型巡洋坦克有點趕鴨子上架的味道。但在坦克設計局的支持下,AEC公司仍然在1943年底開始製造A-41巡洋坦克的全尺寸模型,並在1944年5月完成了製造工作。
完成設計的A-41坦克接受了英國坦克委員會的審查,並順利通過評估。原方案只經過小幅度的修改即宣告設計定型。A-41型坦克全重43噸,長9.75米,它的出現使克倫威爾和其他巡洋坦克都相形見絀。A-41坦克被英國陸軍正式命名為百人隊長,英國皇家軍械廠設在伍爾維奇和諾丁漢的工廠就開始試生產該型坦克。隨後,百人隊長坦克的量產任務交給了維克-阿姆斯特朗公司、萊蘭汽車公司和英國皇家軍械廠利茲兵工廠。1945年4月,這些廠家交付了6輛原型坦克。按照常規,新式裝備都要經歷漫長而嚴格的測試。此時,二戰已經接近尾聲,英國陸軍決定直接把百人隊長坦克配備給裝甲部隊,它們隨作戰部隊參加德國境內的戰斗,在戰斗環境下接受檢驗,這個行動被稱為「哨兵行動」。1945年5月14日,6輛百人隊長離開英國南安普敦前往比利時安特衛普港,此時,戰爭已結結束兩周時間了,英國人的實戰檢驗計劃落空了。但英國陸軍仍然決定讓百人隊長在歐洲大陸接受長途行軍等項目的測試。離開安特衛普5天後,6輛百人隊長坦克首先要行軍650公里前往英國第7裝甲師師部。從那時起一直到7月底,這6輛坦克先後造訪了英國駐德國和南歐國家的幾乎每一支裝甲部隊,所到之處皆大受歡迎。唯一的批評聲來自坦克駕駛員,百人隊長坦克屬於重型車輛,但它的方向操縱和換檔卻沒有助力,這對於駕駛員來說是一個非常費勁的體力活。
1945年,通過檢驗的A-41巡洋坦克設計定型並正式量產,軍用編號為百人隊長MK1型,主要生產廠家是利茲的皇家兵工廠、愛爾斯維克的斯克斯有限公司,發動機由里蘭發動機公司提供。4年後,也就是1949年,百人隊長正式交付英國陸軍。
1945-1962年間英國總共生產百人隊長各型主戰坦克4423輛(後期車型的單車生產成本為50000英鎊),其中MK1型100輛、MK2型250輛、MK3型2833輛、MK5型221輛、MK7型755輛、MK8型108輛、MK9型1輛和MK10型155輛,其中2500輛以上出口到埃及、以色列、伊拉克、約旦、印度、加拿大、丹麥、黎巴嫩、荷蘭、科威特、南非、瑞典和瑞士和澳大利亞等國。
總體性能
百人隊長一共有13種型號,MK5型之後的每種型號又有兩種變型。堪稱家族龐大,型號眾多。但百人隊長系列坦克的車體結構基本沒有大的改動,車體為焊接結構,兩塊橫隔板將車體分成前後3部分。前部左側是儲存艙,內裝彈葯和器材箱,右為駕駛艙。車體中後部依次是戰斗艙和動力艙,這是典型的傳統坦克艙室布置方式。駕駛員有1個向左右開啟的雙扇艙蓋,每扇艙蓋有1個潛望鏡。圓錐形鑄造炮塔體上焊有頂裝甲板,炮塔和火炮總重13噸,炮塔座圈直徑2300毫米。車長指揮塔在炮塔頂裝甲右側,左側是裝填手出入艙口(它和補彈口都嚴重破壞了炮塔的密封性和防護能力,這種設計在50年代坦克日益強調三防性能的背景下被摒棄),炮塔兩側外部帶有裝甲儲物箱,後部有1個儲物架。車長指揮塔可以由車長手動進行360°旋轉,指揮塔上有1個雙開式艙蓋、1個帶彈道分劃的潛望式瞄準鏡和7個潛望觀察鏡,車長位置處可以安裝1個紅外探照燈。裝填手艙口有1個前後對開的雙扇艙蓋和1個潛望式觀察鏡。
早期的百人隊長MK1/2型坦克裝有1門17磅(77毫米)火炮,這顯然是以毀傷二戰後期坦克裝甲為標準的,隨著時代的發展,17磅炮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戰後坦克裝甲的急劇增加。百人隊長從MK3型開始改為1門帶抽氣裝置的20磅炮(83.4毫米),攜彈量65發,可發射初速為914米/秒的榴霰彈、初速為1432米/秒的曳光脫殼穿甲彈和初速為601米/秒的榴彈,火力大為增強。百人隊長MK5型坦克安裝了一代名炮——L-7105毫米線膛坦克炮,它也正式拉開了英國陸軍主戰坦克「線膛路線」的序幕。L-7105毫米炮可以發射曳光脫殼穿甲彈,有效射程為1800米,發射碎甲彈時有效射程為3000-4000米,訓練有素的炮長和裝填手可使射速達到10發/分。105毫米L-7式火炮使用的彈種有L-28A1式曳光脫殼穿甲彈、L-52A1式曳光脫殼穿甲彈、L-64式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L-63式曳光脫殼教練彈、L-35式碎甲彈。上述彈種均為英國皇家兵工廠製造的整裝式炮彈,發射葯由電擊發火帽引燃。北約國家同口徑炮彈也可毫無困難的在L-7炮上使用。其他輔助武器還有火炮左側炮塔內安裝的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車長指揮塔上的1挺7.72毫米高射機槍。
百人隊長採用了獨特的測距機槍,機槍口徑為12.7毫米,最大射程1800米,使用時發射3個點射曳光彈。測距機槍是全穩定的,炮長可以選擇手操縱機構進行俯仰和旋轉運動,也可以動力驅動方式進行非穩定和穩定方式的俯仰和旋轉運動,還可以進行動力驅動的應急單一速度的旋轉運動。測距機槍後來又被激光測距儀所取代。初期製造的百人隊長坦克火控設備簡單,直到60年代許多英國百人隊長坦克才補裝了紅外駕駛燈、在火炮左側安裝了主動紅外探照燈、車長和炮長還裝有紅外瞄準鏡。
百人隊長中型坦克裝1台羅·羅公司生產的流星(Meteor)汽油機,12缸,強製冷卻水循環冷卻,乾式曲軸箱,最大輸出功率為650馬力。發動機功率經離合器輸入梅利特-布朗公司傳動裝置。該傳動裝置為機械式,包括變速機構、差速轉向裝置和匯流行星排。轉向時功率從兩條路線傳遞,一條路經變速機構傳遞,另一路經轉向裝置傳遞,最後功率從匯流排框架輸出,傳給側傳動裝置;直線行駛時功率僅僅由變速機構傳遞。變速機構可提供5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每個排檔都有1個規定轉向半徑,最小轉向半徑為車寬的一半。
百人隊長採用雙輪聯鎖式螺旋彈簧平衡懸掛裝置。車體每側有6個負重輪,每2個負重輪構成1組,每組有1套同心螺旋彈簧,前後兩組懸掛裝置帶液壓減振器。掛膠負重輪彼此可以互換。誘導輪前置,帶有履帶調整器,主動輪後置。每側上支履帶由6個托帶輪支承,中間4個托帶輪為雙輪緣式,前後兩個托帶輪為單輪緣式,僅支承履帶內半邊。每條履帶有108塊履帶板,由錳鋼鑄造,為齒孔嚙合式全金屬結構。
坦克的裝甲也先後加厚兩次,百人隊長MK5型坦克前上裝甲厚76毫米,到MK13型時已經增加到118毫米。除主要武器可發射煙幕彈外,炮塔兩側各裝6個電擊發的煙幕彈發射器。該坦克未裝三防裝置。
百人隊長系列坦克也有其缺陷,這些缺陷主要與機動性有關。因為百人隊長系列坦克多安裝650馬力的流星發動機,而其車重在45噸左右(最後的MK13型車重超過了50噸),過低的馬力/噸位比導致其最高速度往往超不過35公里/小時(22英里/小時);同時,460升(120美製加侖)的燃油儲備只夠它行駛160公里(100英里)。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設計者研發出了一種可以拖在坦克後面的單輪拖車,這種拖車可以載油910升(240美製加侖)。
設計者把百人隊長的最終型——MK13型的重量控制在52噸之內,履帶寬610毫米(24英寸)。MK13型亮相後,坦克的內油箱的儲油量已經增加到了1000升(265美製加侖),但其最大行程仍未超過190公里(120英里)。英國人也曾採用各種辦法以圖加大它的行程,這些辦法包括在車體尾部攜帶輔助油箱,但當坦克越野行駛時,輔助油箱易於損壞,也容易起火。百人隊長MK5型坦克能拖帶一個裝200加侖燃料的油料拖車,可以使行程增大到118英里。但這種方法只能在確定沒有危險的行軍中可以使用,一旦爆發遭遇戰,豈不成了活靶子。也算不得是一個實用的措施。英國戰後坦克發展一向重火力、防護而輕機動,速度低,最大行程小的缺陷一直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挑戰者-2主戰坦克才得到了比較好的解決。
② 一般主戰坦克火炮射程是多遠
你好 你的概念比較混亂
首先 現在的坦克炮 大多是滑膛炮 從彈道軌跡講就是加農炮
還有你講的長得像加農炮 是什麼 是裝有大型的炮口退制器
炮口制退器可以有效地吸收火炮後座所產生的能量,一般來說現代火炮的炮口制退器可以吸收後座能量的40%左右。餘下的能量由火炮的駐退機和火炮的助鋤及坦克、自行火炮對地面的附著力來吸收。現在不僅是坦克或自行火炮的炮口有炮口制退器,地面壓制火炮都安裝了炮口制退器。
還有以前坦克也使用過榴彈炮 但相比滑膛炮 滑膛炮有點在於 靜距離初速快 精度高 彈道穩定性好 使用的是動能穿甲彈!!
一般主戰坦克的坦克炮 有效射程在3KM到5KM 但用炮射導彈可以到100km
望採納1!
③ 現代坦克的射程有多遠請問在射程之內打地面目標是拋物線曲射還是直射
現代坦克炮彈的彈種主要分為動能穿甲彈、殺傷爆破榴彈、破甲彈、碎甲彈(迂腐的英國專利, 較少見).
其中穿甲彈主要依靠高的炮口初速賦予的動能來毀傷敵方坦克. 其殺傷力隨距離增加而減弱.
所以就象版主說的那樣, 一般3000米左右.
如果敵人坦克防護強, 需要的動能就大, 有效射程就近.
反之如果是現代坦克打T34, 那麼有效射程就擴大很多, 有時會出現連穿兩輛車的情況.(海灣戰爭中, M1A2的炮彈射穿沙牆, 然後擊穿了T72的炮塔, 最後從另一面沙牆穿出就是這種情況)
後面幾個彈種的工作原理上不需要通過炮口動能來殺傷敵人.
只要提供最大射程就可以了(當然有效射程和最大射程還是有區別的, 有效射程是指可以通過火控裝置控制精度范圍內的最大射程).
所以可以達到10km以上.目前的平均技術水平還達不到2.5公里呢!火控的有效距離是火控的有效距離,火力的有效距離是火力的有效距離 坦克也可以間瞄射擊的呀,那個射擊距離就更不是夜瞄系統能提供服務的距離,很多是藉助步兵或者派出的坦克車組乘員的提供的火力引導。白天坦克觀瞄系統的有效距離要遠遠大於2.5公里這個值,而且5千米外擊毀T55或者59坦克這樣的普通坦克彈葯殺傷記錄也不是沒有,關鍵是觀通條件是在視野開闊的沙漠不是么? 檢舉補充回答: 89式120毫米反坦克炮是最大射程9000米,初速960米/秒 \(^o^)/坦克火炮最大射程使用相同的彈種的情況下,受制於坦克炮仰角的限制,我所了解的,一般坦克火炮的最大仰角都是在+20度或19度以下(不包括自行火炮),以前蘇聯老式T34坦克為例,採用85毫米線膛炮,火炮最大仰角可達+25度,全裝葯榴彈最大射程為13800米;另國產老式59坦克採用100毫米線膛炮,火炮最大仰角為+19度,全裝葯榴彈最大射程可能是14600米.
2a46m發射榴彈的最大射程可以達到12km+,當然受制於坦克炮仰角的限制。如果仰角能達到50度左右時,估計比52倍口徑的155mm炮的射程都大。戰場上最大的擊毀射程好像是第一次海灣戰爭時由英國人的挑戰者完成,它完全發揮了線膛炮的精度,擊毀了5100m距離上伊軍坦克。 檢舉繼續追問: 它的最大有效射程和最大無效射程是多少? 檢舉補充回答: 法國研究了利用坦克炮直接發射的反坦克導彈,這就是有名的「阿克拉」導彈、它採用激光駕束制導方式,飛行速度500米/秒,最大射程3800米,應該就是了 通常是車長發現最有威脅的目標,用火控系統鎖定,交給炮長,自己再尋找下一個,但是萬一車長同時發現一個更有威脅的目標,他也能准確操縱火炮射擊。這就要求車長不但看得遠/廣,也要和炮長一樣看得准,能精確瞄準射擊,評估效果。 這種能力是今後坦克的火控系統發展方向,但它同時也復雜,昂貴。(中國的99也為此沒有大批量生產,僅僅是每月10輛的低速維持) 能夠獨立研製生產裝備這種火控系統的國家/地區是不多見的,中國周邊,美國俄羅斯日本有能力,也裝備了這樣的坦克,韓國,台灣,印度,巴基斯坦有裝備這種能力的坦克,但自己沒有能力製造生產。 99主戰坦克射程果然驚人 ZTZ-99型坦克達5.2公里的最大射程 從獵殲火控系統上我們驚訝地發現,99主戰坦克射程果然驚人,畫面上顯示目標距離為4791米,據外界估計ZTZ-99型坦克達5.2公里的最大射程,看來傳說並非虛言,遠遠超越了M1A2最高4000米的射程,並在射速上也具有領先優勢。 「豹2」型主戰坦克配備有1500匹馬力的強大動力系統,最高時速超過70公里,120毫米口徑主炮的有效射程在4000米以上。抗穿透和破甲彈的能力達到1000~1200毫米的坦克裝甲為ZTZ-99式更添霸氣,足以抵擋一般程度的炮彈和非絕對命中的穿甲彈攻擊。在速度上也遠遠超越了美軍M1A2型坦克13公里/小時。更適合林地、丘陵、沙漠等廣闊、惡劣的戰場環境。全新的夜視裝置也令坦克射程更精確,在動對動對抗演習中,ZTZ-99的命中率達到90%!
④ 坦克主炮的射擊距離是多遠
坦克除了堅固的裝甲性能外,還有優秀的火炮系統。然而坦克究竟能打多遠,也成了人們最關心的話題。而世界上所有的坦克採用的都是直瞄火炮,由坦克兵通過光學瞄準鏡進行目視的直接瞄準進行射擊。二戰時期坦克有效射程能打到800米左右,而到了五六十年代增加到了1500米距離。
由於武器裝備的不斷升級,坦克的電子火控技術也在不斷的提高,如今,較先進的主戰坦克射擊距離都在2000米以上,海灣戰爭中,美軍的M1A1的遠距離射擊都達到了2000米以上。
近年來,我們出國參加比賽的96A和96B主戰坦克,射擊距離都遠遠的勝過俄羅斯的T-72坦克,主要依據於穩像式上反火控系統,比賽時俄方設置的靶標都在1800距離處,而我們在國內訓練時,打的靶標都是2200米。甚至官方還報道過96B坦克在2800遠的距離實現了靜對靜的精準射擊。
當然了,如果距離再遠的話,其有效性就將會大打折扣。因為所有的這些坦克,採取的都是直射方式,就好比持槍射擊一樣,指哪打哪。其瞄準方式也被稱為"直瞄"。如果距離太遠,炮彈再飛行過程中的穩定性就難以保證,首先精度會影響,很可能打不著。第二個,穿甲能力也隨之減小,因為飛行過程中伴隨著速度的減小,其火力將會大打折扣。
不過,也有例外。比如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一輛英軍挑戰者1型主戰坦克發射再5100米距離外擊毀了一輛伊拉克軍的T-55坦克。這超過5公里的距離也被認為是,目前坦克直射的最遠距離。當然了,這應該也是運氣成分居多,並不能說明挑戰者1型主戰坦克的有效射程式5公里。
所以,就目前所呈現的資料來看,現代坦克的直射有效射程,一般都在三公里以內,而在1800—2000米左右為最佳。
部分內容源自網路百家號,僅供參考。
⑤ 坦克上的大炮一般射程是多少
一般是2KM內,命中率較高,實戰中英國的坦克最遠到4Km擊毀一量坦克。
⑥ 曾是英國主力裝備的「酋長」主戰坦克,它的威力有多厲害
酋長坦克有著最先進的火控系統,穿透力特別強,防彈性能也很好。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很難長距離穿透酋長坦克的前部裝甲。首席坦克的主要問題是機動性差,這與英軍的作戰思想有關。對於在冷戰中的英軍來說,他們只需要保衛自己或進入歐洲大陸。無論是英國大陸還是北約地區,領土都不大,國防也不要求高機動性。酋長的柴油發動機功率為750馬力,並採用了奇怪的平衡螺旋彈簧懸架。油箱的低速越野性能良好,但高速越野會導致懸架系統損壞。
⑦ 你們知道坦克最遠炮擊距離是多少嗎
一般坦克炮射效在1800米~2500米距離上最高,使用可靠。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一輛英軍挑戰者1型主戰坦克發射再5100米距離外擊毀了一輛伊拉克軍的T-55坦克。這超過5公里的距離也被認為是,目前坦克直射的最遠距離。當然了,這應該也是運氣成分居多,並不能說明挑戰者1型主戰坦克的有效射程式5公里。早在二戰時期,德軍就對此做了實戰性的演練。坦克兵通過火炮附加的象限儀,讀取仰角,並按照參照表找出距離和落點。最終,德軍的這一方法,使得虎王坦克的有效射程達到了9000米。差不對可以趕得上一門榴彈炮了。而我國更是將這一辦法用到了極致。
想必各位都很熟悉59式吧,中國曾經風靡一時的五隊負重輪家族明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終究其還是屬於落伍的二代坦克,射程是其一大短板,其最大的有效射程並沒能超過1000米。然而,作為百變"59",怎麼能不被改裝呢?59改、59大改、59魔改這些都是"59式坦克的優良傳統延續。
這一次也不例外,我軍通過給坦克增加間接瞄準裝置,使得59也能像自行火炮一樣朝天開炮了。最終,我軍通過對59式瞄準系統的改進,使得59式的有效射程達到了14公里。
這種射程竟然和榴彈炮的最大射程相同。這種改進,也使得坦克更加受歡迎。從而在許多國家的國產坦克上都會裝備這種自行榴彈炮。
⑧ 坦克的最遠射程有多遠
目前已知的實戰最遠擊毀距離是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英國的一輛挑戰者1用L11A5線膛炮(120毫米55倍徑)擊毀了5600米到5700米之間的一輛伊軍坦克,可能是T-72,也可能是T-55。並不是直接瞄準的,而是步兵戰車校正瞄準的。不過目前發達國家的技術應該可以達到5000米外觀測到目標的水平,就算達到了也會保密。
具體如下:
1、簡介
坦克,現代陸上作戰的主要武器,有"陸戰之王"之美稱,它是一種具有強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強大的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主要執行與對方坦克或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工事、殲滅敵方有生力量,是戰爭中的威力極大的武器。
2、作用
坦克一般裝備一門中或大口徑火炮(有些現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發射反坦克/直升機導彈)以及數挺防空(高射)或同軸(並列)機槍。坦克大多使用旋轉炮塔,但亦少數使用固定式主炮。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統、火控系統、動力系統、通信系統、裝甲車體等系統組成。
3、種類
現代坦克,已發展成為現代陸上作戰的主要武器之一,有「陸戰之王」之美稱,它是一種具有強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強大的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主要執行與對方坦克或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工事、殲滅敵方有生力量,也可與敵坦克作戰。
⑨ 坦克的射程有多遠
豹2A6
德國豹2A6
戰斗全重:超過60噸
車 長:9.61米
車 寬:3.42米
車 高:2.48米
乘 員:4人
火 炮:德國萊因公司120毫米滑膛炮,55倍口徑Rh120-L55滑膛炮,炮口初速達到1750米/秒,使用鎢合金彈,在常溫狀態下穿深達900毫米,而且精度相當高。射程5000米,為目前射程最遠的坦克火炮。火控系統先進,反應時間6秒。
機槍:1挺萊茵金屬公司的MG3A1式7.62mm並列機槍,安裝在120mm火炮左側,射速為1200發/min;一挺安裝在裝填手艙蓋環形支架上的MG3A1式7.62mm高射機槍,用於防空,高低射界為-10°~+75°。
彈葯基數:炮彈42發。 7.62毫米彈4750發。煙幕發射彈:16具
發 動 機:MTU公司研製的MB873Ka-501型4沖程12缸V型90°夾角水冷預燃室式增壓中冷柴油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柴油發動機之一。發動機功率:1100千瓦(1500馬力)最大行程:550公里
最大速度:72公里/小時。具有比較好的加速性能,從零加速到32公里/小時僅需6秒。在車體後部安裝有1部電視攝像機,其監視器可使駕駛員更安全地倒車,並使用了基於陀螺技術和有全球定位系統支持的混合式導航系統,使坦克在任何作戰環境中都能導航。
裝甲防護:間隙式復合主裝甲,防彈能力達到了400-420mm均制鋼板。炮塔正面安裝了鍥型前裝甲防護組件,炮塔內表面裝有防崩落襯層,履帶裙板也採用改進的復合裝甲,提高了對動能彈和化學能彈的防護能力。豹IIA6M的突出特點是對地雷的防護能力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這些組件包括安裝在坦克底板下的附加被動裝甲,新型車體逃離艙口,改進的駕駛員、車長、炮手和裝填手座椅等;此外,車輛底部的彈葯儲存區也被騰空,使坦克乘員不再擔心自己「坐在火葯桶上」了。它們可以在雷區靈活地穿梭行動,而不必擔心地雷炸斷履帶或者炸毀裝甲引爆彈葯。許多軍事專家認為,目前大多數坦克進攻時,都需要工兵提前掃清前進道路上的雷區,或者有排雷車輛伴隨負責清理道路上的障礙,新「豹2」的服役將有可能改變這一傳統作戰模式和編組,從而大大提高地面裝甲力量的攻擊速度
火控裝置:指揮儀式火控系統,由於是穩定質量較小的瞄準鏡並設有位置和速度復合電路,因而易於穩定、有很高的行進間對運動目標的射擊命中率。車長有1個向後開啟的圓艙蓋和可360°觀察的潛望鏡,艙蓋前裝有1個PERI-R17型穩定的周視主瞄準鏡,該鏡有2×和8×兩種放大倍率。炮長有1個雙放大倍率的穩定式EMES 15型潛望式瞄準鏡,其中包括激光測距儀和熱成像裝置。車長和炮長能在全天候條件下捕捉目標,炮長和車長都可以開炮射擊。車長不僅能通過其目鏡看到他自己晝間觀察的圖像,而且其監視器還可顯示炮長晝夜觀察的圖像。用全電式炮控和炮塔控制系統代替液壓式系統,既安全又減少了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