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關英國的資料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縮寫作 UK)或不列顛(英語:Britain),中文通稱「英國」;
英國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由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東北部分及一系列較小島嶼組成。
英國由大西洋所環繞,東為北海,南為英吉利海峽,西南偏南為凱爾特海,同愛爾蘭隔愛爾蘭海相望。該國總面積達94,060平方英里(243,600平方千米),為世界面積第80大的主權國家及歐洲面積第11大的主權國家,人口6510萬,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國為君主立憲制國家,採用議會制進行管轄。其首都倫敦為全球城市A++級別城市和國際金融中心,大都會區人口達1380萬,為歐洲第三大和歐盟第一大。現任英國君主為女王伊麗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
英國由四個構成國組成,分別為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其中後三者在權力下放體系之下,各自擁有一定的權力。
附近的馬恩島、根西行政區及澤西行政區並非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而為王冠屬地,英國政府負責其國防及外交事務。
文化:
英國劇場一向興盛,莎士比亞與其同時代作家克里斯托夫·馬洛、本·瓊森為早期英國劇場帶來了深度。近現代的著名劇作家則有哈羅德·品特、大衛·海爾(David Hare)、湯姆·斯托帕德、彼得·謝弗、莎拉·肯恩和馬丁·麥當諾(Martin McDonagh)等等。
英國是體育大國,足球、馬球、英式橄欖球、板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均起源於英國。
其中足球為英國的第一運動,尤其在英格蘭,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地區,國家足球代表隊往往是民眾最為在意以及支持的運動團隊。
足球亦不單被民眾,政府乃至王室視作單一的體育運動,更加被視為整個國家,民族的文化象徵之一。
經濟:
英國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實體、經濟大國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在過去的三十年間,政府大量減少國有資產,並減緩社會福利計劃的發展。
十八世紀時英國本地產小麥開始不敵北美廉價小麥,放棄大量種植小麥,大量從美洲進口糧產,逐漸轉以乳畜業為主,較為集中,高度機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勞動人口能夠滿足大約60%的食品需要。
❷ 日不落帝國是哪個國家
英國。
「日不落帝國」是用來形容一個國家強盛繁榮,生生不息的稱號。日不落指太陽無論何時都會照在其領土上,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並掌握當時霸權的帝國。
西班牙帝國衰弱後,第二個獲得「日不落帝國」稱號的是大英帝國。
在19世紀這一詞則被普遍作為大英帝國的別稱,特別是在維多利亞時代,那時候英國出版的世界地圖把大英帝國用粉紅色標出,生動地表現出英國在全球范圍內的霸權。
自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逐漸取代西班牙,成為海上新興的霸權國家,開始不斷擴張海外殖民地。之後,英國相繼在英荷戰爭和七年戰爭中,打敗最強勁的對手荷蘭和法國,確立了海上霸權。
1815年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中的勝利,又進一步鞏固了它在國際政治、軍事強權地位,工業革命更讓英國取得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步入了鼎盛時期。
當時,全世界大約4~5億人——也就是當時全球人口的約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國的子民,其領土面積則有約3367萬平方公里,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從英倫三島蔓延到甘比亞、紐芬蘭、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馬來亞、香港、新加坡、緬甸、印度、烏干達、肯亞、南非、奈及利亞、馬爾他以及無數島嶼,地球上的24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
(2)英國國旗起源在哪裡擴展閱讀:
日不落帝國一詞最早是用來形容16世紀時的西班牙帝國的,它來源於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的一段論述:「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日不落帝國是指太陽無論何時都會照在其領土上的帝國,通常用來形容繁榮強盛、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並掌握當時霸權的帝國。
而如今該詞在一定的場合用來形容帝國主義,而未必特指某一統一的國家政體,歷史上一共有兩個國家先後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它們分別是西班牙帝國和大英帝國。
19世紀可以說是英國最強盛的時期,所以也是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因為英國在全球七大洲都有殖民地,而且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
❸ 奧運會閉幕式為什麼要升希臘和英國國旗
因為
1.希臘是奧林匹克發源地
2.英國是下屆(2012年)奧運會的舉辦國
哈哈^_^ ···本人的回答 簡單 、明了 o(∩_∩)o...哈哈
❹ 英國國旗的由來是怎麼樣的
英國國旗的由來:
據大不列顛島先前島民的傳說,有一位名叫聖喬治的騎士殺死了一頭惡龍,傳說當時聖喬治殺死惡龍後,龍的血流到地面上,正好形成了一個十字形。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旗位於白色底紋中的紅色X,各條線的起點和終點位置都略有不同。該旗既不是上下對稱圖形,也不是左右對稱圖形,是中心對稱圖形 。
該旗不對稱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區分聖派屈克十字和聖安德魯十字的相對位置。聖派屈克的紅十字被故意偏置,使聖安德魯的白十字不致被降格成聖派屈克十字的邊線。在旗桿側的聖安德魯十字較高,而在另一側聖派屈克十字較高。
象徵意義: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旗中帶白邊的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守護神聖安德魯,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旗分上下,正確的懸掛方法是:靠近旗桿的兩條紅白雙色米字斜條中的上部應當主要為白色,紅色靠近下部。
❺ 夏威夷州州旗為何有英國國旗
夏威夷州州旗的旗角繪有英國國旗,旗地為八道橫帶,代表八大島嶼,自上而下的次序為白-紅-藍-白-紅-藍-白-紅。所代表的島嶼為夏威夷島、歐胡島、考愛島、卡胡拉威島、拉奈島、茂宜島、莫洛凱島和尼豪島
對夏威夷州州旗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是統一夏威夷的卡美哈梅哈大帝為表示與英王喬治三世友好升起由英國探險家喬治·溫哥華所贈的英國國旗。後來他的顧問注意到這樣可能會引發國際沖突,因為這樣會令人認為夏威夷是英國的盟國。於是國王就把旗幟從王宮降下來了。這故事的真實性存有爭議,但有一個說法指,後來為了在1812年戰爭期間安撫美國,國王升起了美國國旗,直到朝廷中的英國軍官強烈反對才作罷。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夏威夷旗幟混合了英美兩國國旗的元素.
於是卡美哈梅哈大帝在1816年委託製作夏威夷自己的旗幟,以避免沖突。歷史學家據旗幟的基礎是英國海軍旗,便認為設計者是一位英國皇家海軍軍官,但軍官的名字並沒有統一的說法:有人認為他是亞歷山大·亞當斯,另一些人認為是喬治·貝克利 (George Beckley)。原來的旗幟有人認為是受了英國的影響,所以條紋的次序為交替的紅-白-藍,另一些人則認為是受到美國的影響。事實上,第一面正式使用的旗幟,條紋的順序就白-紅-藍,即目前的樣子。條紋的數目也有過變化:原來的旗幟有七條橫條,1845年正式改為八條,以後沿襲至今.
州長旗
夏威夷州州長旗[3]夏威夷州州長所用的旗幟由紅藍兩色組成,中間書有大寫的「夏威夷」字樣,圍以八顆星星。在准州時期初旗面「夏威夷」的位置上所標的是「TH」 (即Territory of Hawaii的簡寫)[3]
州旗日
1990年,時任州長的 約翰·D·威希三世 (John D. Waihee III)宣布每年的7月31日為州旗日 (Ka Hae Hawaiʻi)。當地至今每年都慶祝這個節日。[4]
參考文獻
^ Name and Insignia of Hawaii - State Flag.Hawaii State Library(2006年3月1日).於2007年10月25日查閱.
^ 2.0 2.1 Quaife, Milo,M. J. Weig; R. E. Appleman(1961).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Flag.New York:Harper.
^ 3.0 3.1 Name and Insignia of Hawaii - Governor's Flag.Hawaii State Library(2006年3月1日).於2007年10月25日查閱.
^ Hawaiian Flag Day Proclamation.於2007年10月26日查閱.
❻ 英國國旗的來歷
英國國旗,正式稱呼是「the Union Flag",也常常稱為「the Union Jack"。Union Flag是意為「聯合旗幟」;Jack是海軍用語,指懸掛在艦首的旗幟。英國女王是伊麗莎白二世。
最早的米字旗於1606年4月12日英格蘭詹姆斯一世統一英格蘭和蘇格蘭時誕生。它是由英格蘭聖喬治的十字和蘇格蘭聖安德魯的交叉合並而成。
不過,這面旗幟的旗面不是今天的深藍色而是淺藍色。威爾士由於早期已經被英格蘭愛德華一世征服並被認為是英格蘭的一部分,因此並沒有出現在當時的英國國旗上。
今天的米字旗誕生於1801年1月1日,當時愛爾蘭島與不列顛組成了聯合王國。愛爾蘭聖帕特里克的白地紅色交叉型旗再度與米字旗合並,從而形成了今天的米字旗。
米字旗最早其實是王室的旗幟,即使到今天,英國也沒有法律確認米字旗為英國的國旗,不過它在功能上與國旗已經沒有差別。
1908年英國議會宣布「米字旗應該被認為是英國的國旗」。1933年英國內政大臣則宣布「米字旗就是英國國旗」。
英國的很多殖民地與前殖民地國家和地區將米字旗放在國旗的左上角,以示與英國的特殊關系。這些殖民地與前殖民地國家包括英屬香港(1997年主權移交前)、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美國夏威夷州。加拿大在1965年前使用的國旗上也有米字旗的圖案。
另外需要留意,英國國旗其實是有上下之分,靠近旗桿的兩條紅白雙色米字斜條中的上部主要應為白色,紅色靠近下部,不可倒掛(且倒掛該國國旗通常具有羞辱該國的意思)。
英國國旗不對稱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區分聖帕特里克十字和聖安德魯十字的相對位置。聖帕特里克的紅十字被故意偏置,使聖安德魯的白十字不致被降格成聖帕特里克十字的邊線。在旗桿側的聖安德魯十字較高,而在另一側聖帕特里克十字較高。
(6)英國國旗起源在哪裡擴展閱讀:
英國國旗上的十字綜合了原英格蘭(白地紅色正十字旗)、蘇格蘭(藍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北愛爾蘭(白地紅色交叉十字旗)的旗幟標志,代表組成英國的三個地區。
1、聖喬治十字
聖喬治十字(St George's Cross)。
2世紀有聖喬治屠龍的傳說,到了13世紀,他成為英格蘭的守護聖徒。聖喬治十字曾作為十字軍的標志,也是迄今最早的用來代表英格蘭的標志。
旗幟由白底和紅色的十字組成,紅十字比劃寬度為旗幟高度的1/5,整個旗幟比例為5:3。
在英格蘭王國和蘇格蘭王國在詹姆士一世下共主邦聯後,聖喬治十字與聖安德魯十字(代表蘇格蘭)合並成為最初的米字旗(或「聯合傑克」,Union Jack)。
該旗後來成為代表大不列顛王國的旗幟。在1801年,該旗與代表愛爾蘭的聖帕特里克旗合並成為現在的英國國旗,該旗的尺寸比例為2:1。
2、聖安德烈十字
聖安德烈十字(英語:Saint Andrew's Cross)呈長方形,圖案為藍底白交叉,白交叉象徵蘇格蘭的守護聖人聖安德烈殉道時所用的X形十字架。此旗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九世紀,是世界上仍通用而歷史最悠久的國旗,若只計算主權國家此名銜則屬於丹麥的丹尼布洛。
根據史料記載,蘇格蘭國旗要再遲好幾百年才被使用。蘇格蘭國會曾規定士兵穿著有X型圖案的軍服以方便識別。
現存最早採用交叉圖案的蘇格蘭旗是一面1503年的紅底白交叉旗。1540年,隨著安格斯二世的傳說加入了"看見藍天下的白色X型十字架"這一元素,藍底白交叉的設計就成為了蘇格蘭國旗的樣式,沿用至今。
3、聖帕特里克十字
聖帕特里克十字(愛爾蘭語:Cros Phádraig)是白底上的X形紅十字,在紋章學里稱為「blazoned Argent」。而由聖帕特里克十字構成的旗幟便叫「聖帕特里克旗」。聖帕特里克主教是西元5世紀愛爾蘭的基督教傳教士與主教。
他將基督教信仰帶到愛爾蘭島,使愛爾蘭走出了蠻荒時代,被後世稱作「愛爾蘭使徒」,並受譽為「愛爾蘭的主保聖人」,因此聖帕特里克十字通常用來代表愛爾蘭。
❼ 英國為什麼叫日不落帝國
因為當時的英國殖民地很多,遍布范圍很廣,這邊太陽落山,那邊太陽升起,意思就是太陽永遠不會在英國落下,所以稱為日不落帝國。
「日不落帝國」(英文為「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這一稱謂,並不是指這個帝國沒有黑夜,而是指在這個帝國疆域范圍里不論何時都有領土處於白晝中,類似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概念。要想被稱為「日不落帝國」,需要足夠的繁榮強盛,並且能在全世界均擁有大量領土並掌握當時全球性霸權。歷史上超級帝國眾多,能稱為「日不落帝國」的卻寥寥無幾。
(7)英國國旗起源在哪裡擴展閱讀:
日不落帝國(西班牙語:el imperio en el que nunca se pone el sol,葡萄牙語:o império no qual o sol nunca se põe)是指太陽無論何時都會照在其領土上的帝國,通常用來形容繁榮強盛、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並掌握當時霸權的帝國。而如今該詞在一定的場合用來形容帝國主義,而未必特指某一統一的國家政體,歷史上一共有兩個國家先後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它們分別是西班牙帝國和大英帝國。
❽ 米字國旗圖片是哪個國家
英國國旗。
英國國旗圖案中的紅色正十字代表了英格蘭的守護神聖喬治,白色的交叉十字代表了蘇格蘭的守護神聖安德烈,紅色交叉十字代表了愛爾蘭的守護神聖帕特里克。
除英國外,澳大利亞、紐西蘭、斐濟、吐瓦魯等幾個國家上都有「米」字,這些國家一般是英聯邦的成員,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現在跟英國是盟友關系。
英國國旗的起源:
最早的米字旗於1606年4月12日英格蘭詹姆士一世統一英格蘭和蘇格蘭時誕生。它是由英格蘭聖喬治的十字和蘇格蘭聖安德魯的交叉合並而成。
不過,這面旗幟的旗面不是今天的深藍色而是淺藍色。威爾士由於早期已經被英格蘭愛德華一世征服並被認為是英格蘭的一部分,因此並沒有出現在當時的英國國旗上。
今天的米字旗誕生於1801年1月1日,當時愛爾蘭島與不列顛組成了聯合王國。愛爾蘭聖帕特里克的白地紅色交叉型旗再度與米字旗合並,從而形成了今天的米字旗。
❾ 英國國旗坐標圖
紅白藍三色組成的英國國旗4月12日慶祝400周年,英國國旗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606年。
1603年,當時英格蘭和蘇格蘭擁有了同一位國王,在英格蘭他名叫詹姆士一世,在蘇格蘭他名叫詹姆士六世。
1606年4月12日制定的國旗,是由英格蘭的聖喬治十字旗和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旗交叉合並而成,但和現在的有點不一樣,沒有紅色的斜杠(所謂的聖帕特里克十字)。
1801年,當時愛爾蘭加入大不列顛,成為聯合王國,愛爾蘭聖帕特里克的白底紅色交叉型旗再度與米字旗合並,從而形成了今天的米字旗。
曲折歷史
對這面旗幟的圖形設定,以及到底應該叫"聯合傑克"還是應該叫"聯合旗"(Union Flag),到現在一些英格蘭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和威爾士人等等還有各自看法。
紅白藍三色組成的英國"米字旗"外號叫"聯合傑克"(Union Jack),曾經在大英帝國統治四海的時候,在世界各地飄揚。
但米字旗的歷史卻如同覆蓋旗上陳舊蟲洞的條條杠杠一樣,錯綜曲折。
旗後面是一個傳統習慣壓倒明確規定、理想當然超過明白無誤、異常情感戰勝一貫理智的故事。
用研究米字旗的歷史學專家馬爾柯姆·法羅的話來說,它"就是一個大雜燴,不過,你又能指望英國象徵能是什麼樣呢?"
沒有法定?
從誕生那天起,米字旗就是一面航海旗幟,軍民皆用。
在理論上,米字旗是英國王室的旗幟,到今天也還是這樣。
和大多數國家不同的是,英國並沒有正式用法律確認米字旗為英國的國旗。
只有在1908年英國議會開會時,曾宣布"米字旗應該被認為是英國的國旗"。1933年,英國內政大臣宣布"米字旗就是英國國旗"。
BBC政治事務記者說,米字旗是有關英國國家象徵的爭論焦點之一,一些政府部長認為應該更強調它的重要性,而極右翼人士把它當作是反移民的標志。
很多英聯邦國家將米字旗放在國旗的左上角,以示與英國的關系,包括了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斐濟等。
英國國旗,俗稱「米字旗」,正式稱呼是「the Union Flag",也常常稱為「the Union Jack"。Jack是海軍用語,指懸掛在艦首的旗幟,英國軍艦艦首都懸掛國旗,因而得名。Union Flag是意為「聯合旗幟」。它是深藍底色的紅白米字旗。這面旗幟由英格蘭的白底紅色正十字旗,蘇格蘭的藍底白色斜十字旗和愛爾蘭的白底紅色斜十字旗合一而成。後來愛爾蘭島的一部分脫離了英國,國旗也未再改變。國旗上沒有代表威爾士地區的形象,因為設計時,威爾士早已與英格蘭合並了。英國國旗上的十字分別代表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蘇格蘭守護神聖安德魯以及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
英格蘭聖喬治的白地紅十字旗產生於1200年, 隨後被英格蘭採納為國旗。蘇格蘭的聖安德魯的藍地白色「X」型十字旗,最早於8世紀時出現,但直至13世紀時才被蘇格蘭正式用作國旗。1606年,詹姆斯一世統一英格蘭和蘇格蘭時,將這兩面旗幟圖案重疊起來,作為大不列顛的國旗。愛爾蘭的聖帕特里克的白地紅色「x"型十字旗,最早是愛爾蘭菲茨諾德家族的旗幟;1801年,愛爾蘭與大不 列顛聯合組成王國後,這面旗幟又與大不列顛國旗重疊,最後形成 了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這面構圖奇特的「米字旗」
形狀:長方形,長寬之比為2:1。為「米」字旗,由深藍底色和紅、白色「米」字組成。旗中帶白邊的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守護神聖安德魯,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此旗產生於1801年,是由原英格蘭的白地紅色正十旗、蘇格蘭的藍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愛爾蘭的白地紅色交叉十字旗重疊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