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為什麼胖子多
英國人除了每天早晨必吃的英國傳統早餐之外,其他當地食物因為工作繁忙沒有時間而未能嘗到。倫敦最著名的牛津街,有堪稱英國「國菜」的炸魚和薯條。
說到吃這個話題,我不得不抱怨英國人的單調。鹹肉、肉腸、烤番茄、番茄汁熬的黃豆、蘑菇、煎蛋、麵包,加上一些水果,這就組成了英國早餐,每天都是一樣的內容,從來不會換花樣。或許是考慮到住在這個酒店的人都是來自中國,酒店方面倒是很有心地准備了大米稀飯,然後很有創意地將皮蛋和瘦肉分別盛放在一個容器里,讓大家自己動手完成皮蛋瘦肉粥的組合。可惜的是,白粥沒滋味,皮蛋和瘦肉也是淡的,跟國內正宗皮蛋瘦肉粥的口味差得十萬八千里。這樣的飯吃第一頓還挺新鮮,吃第二頓就膩歪了,到了第三頓及以後,吃飯的目的基本上就是單純填飽肚子補充營養,然後才能有體力東奔西跑和寫稿子。所以,現在我一早爬起來就有些糾結,這飯是吃還是不吃,然後就無比懷念濟南的甜沫、胡辣湯、油條、煎餅果子……
由於英國人酷愛悠閑的生活方式和高脂肪的飲食,英國成為整個歐洲肥胖率增長最快的國家,5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是肥胖者,一半人超重。兒童的情況更加不容樂觀,在過去的10年中,兒童肥胖率幾乎翻了一番。分析其中原因,電視和電腦游戲是罪魁禍首。
倫敦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簡·沃德爾是「關注體重」的發起人之一,她認為,肥胖不再僅僅是個人問題,所有人都應該同舊有的偏見作斗爭。「肥胖者生活在指責聲中,許多人認為他們要對自己的體重負責,這是他們懶惰、貪吃的結果。這種指責慢慢變了質,發展成歧視,在工作場所、學校,甚至我們的公眾醫療系統中,都可以看到歧視的痕跡。但肥胖不僅僅是個人問題,如今英國是歐洲肥胖問題最嚴重的國家,英國人是最胖的歐洲人。」
「關注體重」目前擁有40萬英鎊的資金,大部分來自英國衛生部和英國心臟基金會,它將擔負起普及肥胖危害知識的任務,讓公眾意識到肥胖會導致心臟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
非常詳細的回答,望盡快採納。謝謝
『貳』 體脂肪和體脂肪率(BMI)一樣么
不一樣。體脂肪就是身體內所有脂肪組織的質量(主要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而體脂肪率表示的是人體脂肪與體重之百分比,以前判斷個人胖瘦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身高及體重之比率(即BMI,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值)來判定。
體脂率較之BMI來說能更好的說明一個人的「胖瘦」情況。體重過大不一定胖,體脂高才是真正的「胖」。另外,體脂率低不能代表你的身體狀況良好!它只能證明你是個「瘦子」,其他的什麼也證明不了。亞洲女性較正常的體脂率范圍一般在13%~30%之間,男性則為7%~25%。
體脂肪率(BMI)的計算:
男性體脂>25%,女性>33%是診斷為肥胖的標准。體脂百分比可通過以下公式用BMI的數值進行計算:
體脂 % = 1.2×BMI +0.23×年齡-5.4-10.8× 性別
其中男性性別取值為1,女性取值為0。
該公式的優點是考慮到:
1、具有相等BMI男性和女性,前者體脂含量比後者低10%。
2、即使體重仍維持在相同的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其體脂百分比也有所增長。
雖然要直接測量體脂百分比具有一定的難度,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的。
其中最為精確但較為昂貴的方法是測量患者在水下的體重,即靜水體重。其他較為簡單但精確度稍差的方法是,測量皮褶厚度,也即測定特定部位皮下脂肪的厚度另一個方法是測量生物電阻,但該方法與BMI相比並沒有顯著的優勢。
體脂肪率的測量方法:
常見的大概有這么幾種:「水中稱重法」,「生物電阻抗法」,「皮褶厚度法」。其中公認的較精確的身體成分測量方法為水中稱重法,水中稱重法,全稱為「水中密度測量法」,可用於推斷計算身體的相對脂肪含量,該方法的原理基於「阿基米德原理」。
『叄』 英國近三分之二成年人超重,你覺得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英國作為歐洲地區肥胖人數比例最大的國家之一,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是因為英國本土的傳統食物有關。大部分西方國家傳統菜色單一,烹飪手段也較為簡單。相比與中國歷經幾千年文化流傳下來,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八大菜系:魯、川、粵、蘇、閩、浙、湘、徽。根據八大菜系的特點也衍生出了不同的烹飪方法:拌、腌、鹵、炒、熘、燒、燜、蒸、烤、煎、炸、燉、煮、煲,燴。而且中國人講究營養均衡,葷素搭配。相比之下,英國人的菜色單一,只有肉類,土豆,麵包,乳酪等。
『肆』 世界上肥胖率最高的國家有哪些
No.10 英國 英國有最好的體育觀賞地,但人們卻非常不愛運動,最近的一項關於體育鍛煉的調查顯示,英國在歐洲國家中排名倒數第三。
No.1 美屬薩摩亞群島 移民到美國、紐西蘭、法國和澳大利亞的人口不斷增長,改變了飲食習慣的家庭成員把西方的飲食習慣和食品介紹給家鄉人,並且寄錢回家,讓他們有足夠的錢買更多的食物。如今美屬薩摩亞群島已登頂世界肥胖之冠。
『伍』 脂肪的含量多少才算高
脂肪的含量多少才算高,根據國際體重的標准,脂肪的含量達到25%是輕微肥胖,30%以上是中等肥胖。35%是嚴重肥胖。
『陸』 一般人的脂肪含量是多少
脂肪是人類身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體重65千克的男性,其身體的脂質含量約佔9千克,為13.8%。脂肪是儲備人體能量的形式,包括皮下脂肪、內臟周圍脂肪層等。
那麼,正常人體的脂肪比重是多少呢?從外科手術中移出的體脂,即手術時必要時去除的部分,經乙醚抽提出來的脂肪,在37℃時,其比重為O.9000克/毫升。不同性別和身體各部位所測得的脂肪比重,其變異甚微。可以為,用比重法測出的體脂比重,從而求出全身脂肪的比例是比較可靠的參考資料。但應注意溫度的改變常常改變脂肪的體積,平均每改變1℃,脂肪的比重改變為O.OO074克/毫升(在15℃一37℃范圍之內)。所以,發熱病人及體溫過低的人,體脂將發生改變。
到底人的體脂含量是多少?每個人的體重不同,體脂含量就會有明顯的差異。國外有人以測量體內水含量求體脂。布魯茲克(Brozek)綜合了由化學法分析人體水的含量,其平均值是:當年齡為35歲,身高176.8釐米,體重65.4千克時,身體中的水含量為62.6%,脂肪為15.3%,蛋白質為16.4%,灰分5.7%。不管採用怎樣的測量方法來求體脂,成年男子脂類含量約占體重的10%一20%,女子稍高。這種脂肪的含量隨著營養狀況和活動量的多少有所變化。飢餓時,能量消耗,體內脂肪不斷減少,人體逐漸消瘦。反之,進食過多,消耗減少,體內脂肪含量增加,身體則逐漸變胖。
脂肪含量有多少? 脂肪是人類身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體重65公斤的男性,其身體的脂質含量約佔9kg ,為13.8%。脂肪是貯備人體能量的形式,包括皮下脂肪、內臟周圍的脂肪層等等。
那麼,正常人體的脂肪比重是多少呢?從外科手術中移出的體脂,即手術中必要時棄去的部分,經乙醚抽提出來的脂肪,在37℃時,其比重為0.9000g/mL。不同性別和身體各部位所測得的脂肪比重,其變異甚微。可以認為用比重法測出的體脂比重從而求出全身脂肪的比例是個比較可靠的參考數據。但應注意溫度的改變,常常改變脂肪的體積,平均每改變1℃ ,脂肪的比重改變為0.00074g/mL(在15℃~37℃范圍之內)。所以發熱病人及體溫過低之人的體脂體積是有變化的。
到底人的脂肪含量是多少呢?每個人的體重不同,體脂含量當然就有差異。國外有人以測量體內水含量求體脂。布魯茲克(Brozek)綜合了由化學法分析人體水的含量,其平均值是,當年齡為35.3歲,身高176.8cm,體重65.4kg時,身體中的水含量為62.6%,脂肪為15.3% ,蛋白質16.4%,灰分5.7%。不管採用怎樣的測量方法來求體脂,成年男子的脂類含量約占體重的10%~20%,女子稍高。這種脂肪的含量隨著營養狀況和活動量的多少而有所變化,飢餓時,能量消耗,體內脂肪不斷減少,人體逐漸消瘦,反之,進食過多,消耗減少,體內脂肪增加,身體則逐漸肥胖。
『柒』 英國人一般早餐吃什麼
英國人好像特愛吃香腸,大部分家庭每周都會購買香腸,他們人均消費的香腸是我們的好多倍。不管哪種風味的香腸,看起來油光光的,攙著不少肥肉呢,口感又香又軟,熱量可不低,100克的英式香腸熱量都在500大卡左右。
美食
英式傳統早餐需要花時間製作,比較有情調上檔次,但不是所有人早餐都這么講究。他們的上班族早餐經常是這樣的組合:一杯果汁 三明治。他們早上還喜歡喝茶,類似比較濃郁的紅茶。同時也很喜歡喝下午茶,英式下午茶比較出名,可能英國的早餐和下午茶是最具特色的。
『捌』 英國近三分之二成年人超重,與其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嗎
一、英國成年人超重,食物很關鍵英國近三分之二成年人超重,與其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其實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們進食的食物其實在與自己的身體上面就有著很大的相關。他們一般都是吃熱量比較高的食物,一個人的身體按照正常的吸收,如果熱量太高的情況下面身體是無法吸收的,最後都會堆積成脂肪,所以才會導致超重,也是與自己的飲食有著很密切的關系。
英國成年人超重,食物很關鍵。本身英國人,喜歡吃的就是麵包牛肉。對於這些食物,都是會導致一個人的身體吸收有限。特別是對於熱量高的食物,是很容易產生脂肪的。所以生活方式上面有一定的問題,就會導致自己的身材過於肥胖。
大部分的人超重,那肯定都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有著很大的密切關系。不過對於在一個國家生活,若是覺得整個國家狀態的人體重量都出現異樣,那肯定就不是基因的問題,就是生活方式所導致的。
『玖』 英國人平均身高是多少
英國人的平均身高是1.75m高。
英國人(British)大多是高加索人種,俗稱白種人。因緯度較高,膚色蒼白,身高較高,眼睛大,眼睛顏色淺,面部有立體感,嘴唇薄,毛發旺盛。這個人種普遍比東方人骨架寬大些,顯得高大些,再加上飲食結構原因,身高稍微高些。
中國18—44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厘米和158厘米,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1.2厘米和0.8厘米。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水平持續改善,比如6—17歲的男孩和女孩各年齡組身高平均分別增加1.6厘米和1厘米,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降至7%以下,低體重率降至5%以下,均已實現2020年國家規劃目標。
特別是農村兒童生長遲緩問題已經得到根本改善,如農村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從2015年的11.3%降至5.8%,6—17歲兒童青少年從4.7%降至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