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留學生感冒發燒生病老不好,多半是看病的姿勢沒
英國留學生在自己居住地區的GP(General
Practitioner)注冊,在英國病了不是直接去醫院,而是去這個GP,就有點像地區小門診,所有的GP都是由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公共醫療衛生服務)管理。
查詢你所居住地的GP,每個GP都有自己的管轄范圍,注冊GP的程序很簡單,到前台說一下你要在他們那裡注冊(I would like to
register with the GP please),之後他們會給你一張表,讓你填一下個人信息和疾病歷史。
填好後他們會叫你出示你的英國住址證明(proof address)確保你所居住的地方是在他們的管轄之內,
住宿舍的同學會比較幸運,因為學校租房合同就可以用來證明,自己租房的朋友,尤其是不走中介的,可能要等幾周才能收到一封有自己現住址的信件。
B. 在英國發燒感冒這樣的小病估計誰都能遇到,但是在英國怎麼就醫呢
英國應該有賣洗鼻壺和洗鼻鹽的,neti pot 和 neti salt。你自己買回來,多洗鼻子就可以很快治好了。
三個因素直接決定人體是否會感冒並發燒:1.是否有病毒進入人體;2.進入人體的病毒數量大;3.進入人體的病毒有一定的毒力。
那麼這些病毒是從哪裡進入身體的呢?——鼻子。在我們所呼吸的空氣中漂浮著大量的病毒、細菌以及真菌等。當我們呼吸的時候,病毒就隨氣流進入到鼻腔並被粘液俘獲。若鼻子的排毒功能正常,則可將這些病毒在15到30分鍾之內運送到鼻咽處,隨後滑入胃中被消化掉,將鼻腔內病毒數量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但若遇誘發因素如受涼、淋雨、過度疲勞以及生理因素如懷孕及生理期等,鼻腔排毒能力降低,病毒停留在鼻腔內的時間增長,病毒可繁殖出具有致病能力的病毒數量,此時鼻腔本身的免疫系統無法應對,大量病毒即侵入人體而致病。這在鼻炎患者以及處於生理期如經期、懷孕等人身上表現更為明顯。
此時,鼻腔成為了病毒入侵人體的大本營。病毒在鼻腔內不斷繁殖並不斷透過鼻粘膜進入到體液中,並隨體液擴散至全身,相應部位的症狀也逐漸表現出來。如果侵入人體的病毒數量過大同時由於病毒具有一定的毒力,人體體溫便開始升高,更有利於人體免疫系統殺滅病毒。如果進入人體的病毒數量不是很大,則表現出普通的感冒症狀,而不會發燒。(但由於葯物的濫用,感冒即發燒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因此,要讓體溫降下來最關鍵的一點是減少進入人體的病毒數量。找到這一點了,解決方法就很簡單了。自己去買個瑜伽洗鼻壺,將溫鹽水灌入其中,讓水流在重力的引導下,緩緩浸洗鼻腔各個柔嫩組織,清除組織表面粘液中的病毒以及其它有害物質。感冒發燒是多洗,在有點鼻涕的時候就洗一次,這樣就可以不斷減少鼻腔中的病毒,讓更少的病毒有機會進入人體,最後將鼻腔中的病毒數量降低到安全范圍內。同時多喝水,不斷稀釋已經進入身體的病毒,減輕症狀。而進入人體的病毒失去了新的病毒的補充,在免疫系統的作用下降很快被消滅掉。此時,病也就痊癒了。一般在2到4天內可以完全治癒。
以此方法治療感冒後,即降為早晚洗鼻,可慢慢調理鼻腔組織,治療鼻炎。
而保證健康生活最好的方法不是在生病後採取不吃葯的方法來治病,而是做好預防工作。平時早晚用溫鹽水徹底清潔鼻腔可降低鼻腔內病毒的數量,預防在誘發因素出現時而患病。在流感多發期間,從人群集中的地方回來即洗鼻一次也可清洗掉可能的流感病毒,而避免感染上流感。由於各種流感和感冒的致病原理相同,因此此方法對各種流感、感冒均適用。
C. 如果在英國生病了該吃什麼medicine
英國的學校大部分都應該已經開學了,剛從國內過來的同學不知是否還適應。特別英國這樣陰冷多變的天氣,想必給很多人來了一個下馬威。學業是很緊張的,所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很重要。當然如果不幸中槍著了涼,感冒發燒咳嗽喉嚨疼還是很折磨人的。外加英國令人吐槽的GP,幾本不給看感冒發燒的小病,所以很多人選擇自己吃葯。
很多同學第一次來英國,都會從國內帶一些葯品過來。因為國內葯品監管跟英國不太一樣,也很少有人指導正確用葯,大家很多都是憑借經驗自己用葯。俗話說的好,是葯三分毒,有些葯用得好,葯到病除,可有些葯如果用不對的話,可能會適得其反。特別是很多人都會在感冒發燒的時候亂吃葯,特別是亂扯抗生素(俗稱消炎葯,其實跟消炎一點關系都沒!),這樣是很危險的,如果長期亂服用抗生素,會產生抗性,等真正需要用到抗生素的時候,可能因為抗性,而失效。
本人諾丁漢大學葯學專業(Pharmacy)本科大四一枚,曾經在Boots等葯店實習工作過,希望能通過自己在學習工作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幫助大家在英國學習生活期間,合理用葯,特別是正確有效的使用那些能在英國超市和葯店(Pharmacy)買到的非處方葯(GSL or P Medicine), 從而幫助大家在英國學習生活期間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註:本人推薦的產品多為西葯,因為專業所限,對中葯不太了解。而且大多是基於基於能在Boots買到的產品,一是因為Boots在英國大部分地方都有分店,留學生中認知度較高。二是因為本人在Boots的實習經歷,所以相對比較了解。
一:感冒咳嗽(Cold and Cough)
1)什麼是感冒?
感冒大多是是病毒感染(Viral infection)引起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前面提到不能亂吃抗生素的原因,因為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的疾病,病毒他壓根就不管事。
2)感冒的症狀
這個大家肯定都經歷過,有的人有一種,有的人有好幾種。
流鼻涕(Runny Nose),打噴嚏(Sneeze),鼻塞(Blocked Nose),喉嚨疼(Sore Throat),頭疼(headache), 乏力(tiredness),肌肉疼(Muscle Pain),發燒(fever)這些 都是比較常見的症狀。
3)葯物治療辦法
感冒沒法治癒,只能靠身體自身的免疫去恢復,大概一星期左右就會好。不吃葯的話,只要休息好,注意保暖多喝水,免疫系統好的同學,幾天就能活蹦亂跳,差點的同學可能會斷斷續續持續兩周才能完全康復。市面上有很多治療感冒的產品都用是來減輕症狀,使人感到不那麼難受,從而不影響工作學習和休息。
英國市面上眾多的感冒葯跟國內的常見感冒葯如白加黑,新康泰克,泰諾在成分上大同小異,多數含有1-3種有效成分,每種成分有不同的作用,有的鎮痛退燒,有的緩解流涕鼻塞,有的止咳祛痰。其好處就是ALL IN ONE,達到一下緩解感冒的多種症狀的功效。
其成分主要有:鎮痛退熱劑(painkiller),抗鼻塞劑(decongestant),鎮咳劑(Cough Suppressant).另外根據具體葯物不同,其它成分還有維C, 鎮靜劑,提神劑(如caffeine)等。劑型也有很多,有沖劑(sachet),有片劑(tablets),有膠囊(capsules),大家可以根絕自己的情況和喜好選擇。
D. 英國留學:生病怎麼辦
英國作為一個福利國家,實行的是全民公費醫療政策,提供醫療服務的機構叫做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的服務一般分為兩層,第一層是社區醫生(GP, General Practitioner,),幾乎每一個社區附近都會有GP的存在,當你覺得自己不舒服的時候,需要給你的GP打電話,提前預約,而不是像在國內一樣直接就去醫院。GP是需要自己到英國那邊去注冊的,注冊時需要帶著你的護照和住址證明,如果你搬家的話,需要重新注冊,因為理論上GP只會服務所在區域的居民。但是,中國的小夥伴不要過分擔心這些流程問題,因為隨著去英國留學生活的中國學生的增多,每到開學季你所住學生宿舍周圍的GP都會到學生宿舍現場幫你注冊。
由於英國老齡化社會的加劇,加上本土醫學院的畢業生更喜歡開盈利的私人診所,導致英國政府不得不從海外「進口」大量GP,這些進口GP大多來自於印度、巴基斯坦、南非以及香港等地。說實話,這些GP的質量實在不敢恭維,記得剛到英國的時候,有一段日子眼睛比較難受,於是就預約看了一下GP,看了半天,說是有炎症,開了一些葯,花了約20英鎊(雖然英國看病不花錢,但是買葯是要花錢的,而且還挺貴),回去服了好久依然不見好轉。最後還是趁著回國的機會到醫院把眼睛給治好了,加打車才花了一百多人民幣(15英左右鎊)。所以建議去英國的小夥伴做行前准備工作時多備一些常用的葯品,如感冒葯、止瀉葯等,以免麻煩。
NHS的第二層就是公立醫院了,這里一般情況下只接待被GP轉送到這里以及救護車直接送來的病人,而且那裡的醫生會依據你的情況緊急程度對你進行治療,所以很有可能一個病人上午送來的傍晚才可能得到治療。
E. 我現在在英國,這邊溫度很低,我有點感冒,我吃了家裡帶來的一些感冒葯,這邊沒有熱開水
建議你平時多鍛煉身體,多吃高蛋白食物,增強體質才是基本的。一般情況下,感冒可在1~2周內自愈。這期間不必加用抗生素,只有當出現繼發感染時,才加用抗菌葯物治療。要嚴格按說明書或醫囑服用抗感冒葯,切忌超量、長時間服用。禁止同時使用含有同類葯物成分不同商品名的多種葯物,以免超量。
F. 在英國留學生病了怎麼辦,進來看看
英國的醫療系統和看病程序跟國內的非常不一樣。每個來到英國的學生都建議在自己居住地區的GP(General
Practitioner)注冊,在英國病了不是直接去醫院,而是去這個GP,就有點像地區小門診,所有的GP都是由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公共醫療衛生服務)管理。
查詢你所居住地的GP,每個GP都有自己的管轄范圍,你必須要住在它們的管轄之內才可以注冊。
有的GP提供緊急門診(walk in
service),一周有規定的幾天才會有,不同門診時間不同,但也不是所有的都有,所以,一定要查詢好你GP的開診時間。
一般情況下,英國留學生在英國GP看病都是要電話預約的,留下名字和生日(但一定要注冊後才可以)。
G. 在英國留學期間生病了怎麼辦
首先,同學們一到英國,就要著手注冊GP了,現在的留學生已經不能享受英國公費醫療服務了(NHS),要收150鎊的額外費。
General Practitioner(GP)
GP是同學們比較經常注冊的地方。特點就是醫生少超級慢,有些宿舍會在你到達的指定時間讓同學們到指定地點集體注冊。如果沒有的話,同學們也不必擔心,可以在Google
UK上搜索NHS(請記住,這是英格蘭的醫療系統)輸入自己的郵編尋找最近的GP。一般在學校的時候,周邊就會有,順便注冊了就好。
到GP的注冊,就是攜帶自己的護照、bank statement(bank
letter,可以證明地址)、學校證明三個有效證件去GP所在地,填個表格就算注冊完成了。過兩天,就可以預約了,一般想當天看病的話,就是在早上八點半以前電話預約,過時間就是預約第二天了。有些注冊人數多的,可能只能預約到幾天以後了,這一點非常心塞。而且,有些學校的GP會醫生有好有壞有多有少,不過,也就幾個,同學們可以在NHS上看評價選擇。
Walk-in Center
這屬於進去就能看病那種。
理論上來說,同學們生病了應該先聯系自己的GP,但是,很多同學由於就醫習慣,比較偏向於直接去Walk-in-Centre。你登記的時候,他會根據你病情的嚴重程度,給你預約超快、一般快、比較慢的就醫時間。
這個的所在地,每個城市都不一樣,需要同學們自己網上查。曼大距離北校區最近的就是位於市中心的Boots二樓,距離南校區最近的就是OxfordRoad上的曼大中心醫院,很容易找到,MBS旁邊還有一家牙醫診所。
特別說一下,這邊的牙醫就是看牙的,其他口腔問題,比如口腔潰瘍等,都要去醫院就醫,牙醫不給看。
預約好時間,同學們准點到達就可以了,醫生會出來叫你進去就醫的。醫生都很nice,而且並不像國內那樣,要先找到分的那麼細的科室,眼科、五官科神馬的,屬於全能醫生類。
這邊一般不會驗血驗尿。
在walk-in
center看完,給你開一個prescription,你拿到任意一家Phamacy就可以取葯了。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葯店比如boots,需要你支付8鎊左右的取葯費,而一些葯店則是免費取葯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
忘記強調一點,同學們去這種地方注冊的時候,要帶上自己的護照(證明自己的ID),還要填一個小表格,就算注冊成功,非常的方便。
小病Pharmacy看
前面兩種醫療有個非常大的bug,就是慢!
尤其在某些學校,同學們的反應不是很好。
比如GP要等三四天才能看。
而磕破頭在walk-in
center被分為非緊急情況、仍然需要排隊就醫。所以,如果只是小病的話,也可以直接去Pharmacy看病,那裡有專業的醫生,可以開出Prescription,就是我們所說的處方葯,如果她覺得看不了就會讓你去Walk-in
Center了。
同學們有什麼不知道的也可以向他們咨詢,比如讓他們幫助自己推薦葯物等,這邊的葯方最方便的就算是Boots了,其他的都會標上Pharmacy字樣。
H. 科普:在英國生活,生病了如何購買葯品呢
這兒,先來給大家普及一下,英國葯品分類的對應英文都有什麼:1.處方葯(POM——Prescription-onlyMedicine);2.非處方葯(Non-PrescriptionMedicine);3.葯店葯品(P—PharmacyonlyMedicine);4.一般明細的葯品(GSL——GeneralSaleListMedicine)。
英國推行全員公費醫療健康保健規章制度。英國我國醫療體系(NHS-NationalHealthService)為英國住戶提供包括日常診療、疾病防治、圍產保健、病症醫護等絕大部分大家生活中需要的全面的健康服務。做為留學人員,一樣享有英國NHS的健康服務。早就在大家辦理留學簽證時就已經交完英國的醫保,這能夠保證大家學生在英國就醫不需要附加掏錢。
我們到英國以後,必須要先注冊登記NHS。每一年新生開學的前幾天,NHS會讓人到學校為大家提供備案NHS的服務。一般在申請表格上需要填好私人信息、病歷、高敏體質等相關資料,填完交到工作員就算是在NHS系統軟體備案啦。登記後大夥兒就可以得到一張NHS醫療卡,做為免費看病的憑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