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明英戰爭為什麼能打敗英國

明英戰爭為什麼能打敗英國

發布時間:2022-08-21 09:55:19

A. 明英戰爭時,明朝瀕臨滅亡,為何還能戰勝崛起中的英國

說到中英戰爭,想必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鴉片戰爭,很多人都以為那是中國和英國的第一次交戰。其實,鴉片戰爭並不是中英兩國第一次交手,早在公元1637年,明朝就和英國對抗過,且取得最終勝利,史稱」明英戰爭」。在這場明英戰爭中,明朝為什麼能戰勝強大的英國呢?現在我們就回到當時一探究竟吧。

公元1637年的明朝,李自成自稱「闖王」,帶領著一幫農民起義。邊境的皇太極在北方建立政權,不斷入侵明朝。此時的明朝內憂外患,已經瀕臨滅亡。

再者,雖然當時的明朝已經快要滅亡了,但眾戰士們依然能團結一致抵抗外敵,並取得最終勝利。明朝的官員面對狂妄的英軍時,採取了非常果斷而又強硬的態度,這一點非常值得世人稱贊的。

B. 如果把鴉片戰爭放到大明,明朝能夠打敗英國嗎

鴉片戰爭,這真的是一場刻在我們歷史中的恥辱碑啊!想我泱泱華夏,幾千年的歷史,可曾被外邦這樣欺辱過。而因為這場鴉片戰爭的失敗,外國列強更是順勢開始了欺壓和分割我國領土的事情,這樣的事情,一旦有了開端,就註定無法簡單的結束。之後的事情我們應該也都知道了,總之,這就是一場讓人不願意去記憶的事情。

另外,就是明朝不同於以往的氣節。明朝很有氣節,這在很多方面都能夠體現。崇禎皇帝因何而亡,我們是再清楚不過了。明朝滅亡後,多少人還堅持想要維護明朝的統治。有不錯的實力,再加上心中的氣節,明朝面對鴉片戰爭,一定回比清朝要更容易,也會更有勝算。

但其實,時代是在變化的,如果說明朝在鴉片戰爭之後,還是與王朝一樣,有著自己最厲害的想法,那即便是這次的戰爭贏了,到最後也是會輸的。明清兩朝其實都有一個明顯的問題,那就是一直沒有覺得別人很厲害,這種差距也讓他們選擇了固步自封,最後一個接一個的沒落了。

C. 為什麼中國明朝時能打敗英國而在清朝鴉片戰爭時打不過

鬥志問題,沒有抵抗的決心。。
第一次鴉片戰爭。由於清朝的准備不足。結果被英國利用海軍的機動來做到以多打少(注意是以多打少,不是一少打多)而當戰事不順時,大清的皇帝第一個想到就是求和,所以鬧出了幾千英軍就讓一百萬軍隊的大國給屈服了的笑話!
甲午戰爭也是這樣!戰前不準備。戰後就求和!不是輸在武器,而是輸在鬥志上!
在看明英、明葡戰爭,明朝也是因為武器以及准備不足的原因被英、葡萄牙暴打!但明朝血氣實足,打不過再來!你是遠洋作戰!而我是本土之戰!我有一百萬軍隊,你就幾百幾千人!who 怕 who 結果葡、英輸了!不是輸在武器,而是輸在代價上!

D. 獨立戰爭時期弱小的美國為什麼能打敗英國

得到歐洲一些和英國有矛盾的國家的支持比如荷蘭,法國,西班牙.
軍隊在思想上的力量:為了自由而去奮斗,可是英國士兵是為了國王而打仗.
艱苦的環境造就了堅強的士兵,殖民地正規軍就是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出來的.

E. 為何現代人只知道清英戰爭忽視明英戰爭

明英戰爭對當時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對社會性質等方面也沒產生影響,所以一般都被忽略不計。而且中小學包括大學歷史課本的容量都是有限的,對這方面的內容也並未提及,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明英戰爭。而鴉片戰爭讓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改變,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同時也是中國百年屈辱的開始,因此中小學包括大學的近代史課本都一定會提及,而思想政治這門課中講到愛國主義時也常常提及。

F. 請教明英虎門之戰是我大明的勝利還是敗仗

當然算明贏了
與此同時,英人從火攻中逃脫,駛往伶仃洋上,他們得到中國兵船正在調集前來的消息。於是以白旗招船講話,說火攻以後,日夜驚慌,又被斷了汲水之道,不能取水,將要回國,但因通事現在收了銀錢,又帶人入省,日久不通音訊,請求追還,然後開船回國,永不再來;並說明否則即使開船,他們也不能回國。此後,又有中英雙方在白沙海面的沖突,據報稱「官兵拚命對敵,各有損傷」。就當時的情事,廣東巡按葛征奇認為,「若不速將夷目交割濠鏡澳,恐嚴法追剿,激變地方」,同時他所最擔心的事情,是不能讓英人在海上,造成「內外勾連,變生肘腋」。所以他一面催促海道審訊李葉榮一案,一面吩咐澳門葡人起草公文立下憑證,迅速領去並驅逐英人。
作為葛征奇雙管齊下布置的一部分,由市舶司呈報,市舶司官員到澳會同香山縣和香山寨的差官,還有提調、備倭各官,「喚令通事、夷目、攬頭」到議事亭宜諭,督促葡人到省具保領人。據報稱澳門葡人「外順宜諭,中實遲疑」,於是明朝官員「勒限催促」。巡按葛征奇針對澳門葡人「仍踵故轍,播弄低昂」的操縱市價問題,申明嚴禁「奸攬射利」,並要求「澳夷領回,公平貿遷,毋滋騷擾」,由此涉及「年來澳夷既居為奇貨,而未增國餉」的問題,明朝派遣攬頭前往宜諭,澳門葡人「尚在支唔」。
此時,據總兵陳謙手本,在廣州的英商夢啼哞呈稱澳門葡人「高抬物價數倍」,以及「奸攬侵蝕」。巡按葛征奇得市舶司報告,已「押同澳夷通事、攬頭、夷目劉德、沈呂西、戎貓昲(fèi )嚟(lí)櫥等到省,領給紅夷財貨,已經撥發該道,查給半月矣。」他對開脫李葉榮的情況當即有所察覺,命令對李案「速究詳報」。於是,一樁走私通賄案漸露出了水面,後來才有廣東總兵陳謙、香山參將楊元、通事李葉榮「與夷通賄事情」的「別案提問」。
再來看英國方面的論述。據芒迪記載,9月27日(八月初十)英船來到距離澳門4里格處,他們又送達一份抗議書給葡萄牙澳門總督和議事會,這已經是第二次向澳門葡人抗議了。29日澳門總督多明戈斯·達·卡馬拉(Domingos da Camara)的回信由耶穌會士巴托洛梅烏·羅伯里多(Bartolomeo de Roboredo)帶給英國人,信中向英國人解釋他們窘境!

G. 明英戰爭,中英間第一次碰撞,為何最終以英國人落荒而逃告終

談到中國與英國之間的戰爭,我們立刻想到的肯定是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在那次戰爭中中國戰敗,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是,那次戰爭並不是中國與英國之間第一次碰撞。中國與英國之間的第一次碰撞還要追溯到明朝時期,那一次碰撞我們將英國打的落荒而逃。

這場戰爭真的是讓人大快人心,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這次戰爭充分體現了我們華夏雄風。

H. 明英戰爭雙方出動了多少兵力

明朝和英國似乎沒打過仗。
明朝滅亡於1644年,而英國崛起於三十年戰爭後(三十年戰爭:1618-1648),而三十年戰爭後還有一段時間荷蘭的強勢期,應該說明朝滅亡的時候英國還沒什麼存在感。
明朝倒是確實在台灣跟荷蘭打了一仗,但是那也沒英國什麼事。
殖民時代以後,大國崛起的順序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美國/日本,其中只有俄羅斯在崛起前在亞洲有存在感,其他幾個都是崛起後才會出現在亞洲。明朝在荷蘭崛起的時候就滅亡了,根本趕不上後面幾個。

閱讀全文

與明英戰爭為什麼能打敗英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中國簡體數字 瀏覽:90
中國金州古鎮有哪些 瀏覽:962
短義大利面怎麼弄好吃 瀏覽:626
南寧到越南廣安怎麼坐車 瀏覽:981
中國移民外國有多少 瀏覽:72
越南轉口貿易生產需要什麼材料 瀏覽:63
上海到英國的商務艙機票多少錢 瀏覽:64
越南考研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365
義大利和瑞士邊境哪個車站好 瀏覽:62
印度停止送親多少 瀏覽:455
伊朗什麼時候用人民幣結算石油的 瀏覽:803
中國哪個鐵路學校好 瀏覽:835
印度怎麼賠償 瀏覽:622
印尼珍多冰用什麼做石榴米 瀏覽:175
印度人游泳池在哪裡 瀏覽:267
印尼哪裡的燕窩最便宜 瀏覽:884
義大利面怎麼做又軟又香 瀏覽:774
天津義大利風情街泰國餐廳在哪裡 瀏覽:291
印度t恤品牌有哪些 瀏覽:135
印尼為什麼不允許婚前性行為 瀏覽: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