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蠟燭是什麼材料做的 蠟燭是由什麼做成的
1、蠟燭主要是用石蠟製成,添加的輔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蠟燭在古時通常由動物油脂製造而成,其通過燃燒發出光亮。蠟燭在生日宴會、宗教節日、集體哀悼、紅白喜事等活動中也有重要用途。在文學藝術作品中,蠟燭有犧牲、奉獻的象徵意義。
2、蠟燭的主要原料石蠟是從石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製得的,是幾種高級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和正二十八烷,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
3、石蠟易熔化,密度小於水難溶於水。受熱熔化為液態,無色透明且輕微受熱易揮發,可聞石蠟特有氣味。遇冷時凝固為白色固體狀,有輕微的特殊氣味。
4、現代一般認為蠟燭起源於原始時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蠟一類的東西塗在樹皮或木片上,捆紮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也有傳說在先秦上古時期,有人把艾蒿和蘆葦紮成一束,然後蘸上一些油脂點燃作照明用,後來又有人把一根空心的蘆葦用布纏上,裡面灌上蜜蠟點燃。
❷ 蠟燭是用什麼原材料製成的
蠟燭的主要原料是石蠟(C₂₅H₅₂),石蠟是從石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製得的,是幾種高級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₂₂H46)和正二十八烷(C₂₈H₅₈),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
添加的輔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C₁₇H₃₅COOH)主要用以提高軟度,具體添加要視生產什麼種類的蠟燭而定。
蠟燭易熔化,密度小於水難溶於水。受熱熔化為液態,無色透明且輕微受熱易揮發,可聞石蠟特有氣味。遇冷時凝固為白色固體狀,有輕微的特殊氣味。
(2)英國過生日點蠟燭用的什麼材料擴展閱讀:
蠟燭按照形狀一般可以分為擠壓圓柱蠟、尖竹蠟、火炬蠟、飄蠟、圓頭蠟、平頭蠟等,顏色也有很多種。這些蠟燭在使用時有些比較講究,比如尖竹蠟,適合在吃飯的時候插在燭台上,擺在飯桌中間,特別在西餐中常用,如果家裡裝修是歐式風格,也可以擺放在客廳當作裝飾品。
漂蠟常見於酒吧,在一個容器器皿里倒上水,把漂蠟放在水面上,它就浮在水面上,暗暗的燭光下別有一番情調。漂蠟在年輕人的家中使用的比較多,特別是情侶間,燭光晚餐不僅可以用尖竹蠟,漂蠟也會帶來不錯的效果。
❸ 蠟燭的起源和來歷
蠟燭起源於原始時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蠟一類的東西塗在樹皮或木片上,捆紮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出現的蜜蠟可能是今日所見蠟燭的雛形。
在西方,有一段時期,寺院中都養蜂,用來自製蜜蠟,這主要是因為天主教認為蜜蠟是處女受胎的象徵,所以便把蜜蠟視為純潔之光,供奉在教堂的祭壇上。
從現存文獻看,蜜蠟在我國產生的時間大致與西方相同,日本是在奈良時代(710~784年)從我國傳入這種蠟燭的,和現代蠟燭相比,古代蠟燭有許多不足之處。
(3)英國過生日點蠟燭用的什麼材料擴展閱讀
性質組成
蠟燭的主要原料是石蠟(C25H52),石蠟是從石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製得的,是幾種高級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
添加的輔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C17H35COOH)主要用以提高軟度,具體添加要視生產什麼種類的蠟燭而定。
易熔化,密度小於水難溶於水。受熱熔化為液態,無色透明且輕微受熱易揮發,可聞石蠟特有氣味。遇冷時凝固為白色固體狀,有輕微的特殊氣味。
❹ 生日蛋糕的蠟燭以什麼為主要原料
生日蠟燭是在普通蠟燭的基礎上加工來的,,普通蠟燭其實就是石蠟,是從原油中提煉出來的,什麼都不加就是咱們平常使用的白蠟燭,它所燃燒的火焰也是白色的。而一些比較高檔的生日蠟燭還可以燃燒出各種各樣的火焰,非常漂亮。生日蠟燭之所以會燃燒出各種各樣的顏色,並不是加入了什麼金屬元素,而只不過是加了不同色彩的顏料才變成各種顏色。就是由石蠟加上一些對應的鹽,利用化學反應的原理做出來的。生日蠟燭燃燒後所產生的物質是水和二氧化碳,對人身體也是無害的。
只是蛋糕上吹蠟燭不衛生 ,反正不能食用,盡量許過願之後把蠟燭們拿下來!
❺ 古代的蠟燭是用什麼、怎麼做成的,現在呢
蠟燭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發明,在我國古代,沒有電的時候靠的全是蠟燭,來延長一整天的生產時間,給自己的家庭增加收入,可以說古代的蠟燭,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也對當時的生產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在歐洲的古代,大約是在13世紀中期,英國出現了最初的蠟燭,這種蠟燭是用蜂蠟來製成的,製造成本相對較高,蠟燭也非常的罕有,應用也不太普遍。直到後來,17世紀中期卡那巴蠟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這種蠟具有更便宜的原材料價格,能滿足更多人的生產生活需要。
❻ 蠟燭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由於電力的逐漸發展,蠟燭已經是非常少用的了。但是在古代生活中,蠟燭就是晚上唯一的照明工具,沒有蠟燭,晚上只能感受漆黑。
在我國真正的蠟燭是在漢代出現的,當時使用的方法就是把之前用的燈柱放到動物的油脂里邊,然後點亮就成為蠟燭,這類蠟燭的材料很顯然就是動物的油脂。後來燈柱逐漸的也變成為燈芯絨,人們使用起來更加方便,製造成本就更低,蠟燭也逐漸進入了平常人家的生活之中,延長了當時人們的工作時間。
❼ 蠟燭的歷史
現在一般認為蠟燭起源於原始時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蠟一類的東西塗在樹皮或木片上,捆紮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也有傳說在先秦上古時期,有人把艾蒿和蘆葦紮成一束,然後蘸上一些油脂點燃作照明用,後來又有人把一根空心的蘆葦用布纏上,裡面灌上蜜蠟點燃蠟燭。 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出現的蜜蠟可能是今日所見蠟燭的雛形,在西方,有一段時期,寺院中都養蜂,用來自製蜜蠟,這主要是因為天主教認為蜜蠟是處女受胎的象徵,所以便把蜜蠟視為純潔之光,供奉在教堂的祭壇上。從現存文獻看,蜜蠟在我國產生的時間大致與西方相同,日本是在奈良時代(公元710~784年)從我國傳入這種蠟燭的。 蠟燭的普及經歷了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西京雜記》中記載,漢朝時南越向高帝進貢的貢品當中有蠟燭,有說法認為當時在寒食節禁火的時候君王賞賜給侯爵以上的官員、上品官員以蠟燭,說明當時的蠟燭極為稀少。到了南北朝時期蠟燭稍微應用得普遍了一些,但也主要是在上層社會,而不是一般的百姓家照明用的。唐朝時也記載了在晉州上貢時的貢品當中有蠟燭,另外唐朝的官員還專門設置一個官員來管宮廷蠟燭。宋朝記載有當時和西夏的邊境貿易中,交易的用品就有蠟燭。蠟燭作為外貿、對外交換的一種東西,說明雖然當時用的比較普遍,但還是比較珍貴的。到了明清以後,蠟燭才漸漸地走入了尋常百姓家,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也比較多了,但是一般的燈具,像油燈、火把依然不能和蠟燭同日而語。 和現代蠟燭相比,古代蠟燭有許多不足之處。唐代詩人李商隱有「何當共剪西窗燭」的詩句。詩人為什麼要剪燭呢?當時蠟燭燭芯是用棉線搓成的,直立在火焰的中心,由於無法燒盡而炭化,所以必須不時地用剪刀將殘留的燭心末端剪掉。這無疑是一件麻煩的事,1820年,法國人強巴歇列發明了三根棉線編成的燭芯,使燭芯燃燒時自然松開,末端正好翹到火焰外側,因而可以完全燃燒。 蠟燭但蠟燭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它的材料一般是有許多缺點的動物油脂,解決這一難題的是米歇爾·歐仁·舍夫勒爾(MicheI Eugene Chevreul)等人。1809年6月至7月間,法國化學家米歇爾·歐仁·舍夫勒爾收到一家紡織廠的來信,請他分析、確定他們寄來的一個軟皂樣品的成份。他拿著這封信思索了很長時間,心想:要研究肥皂,看來還得從原料油脂入手。在儀器設備非常簡單、樸素的學校實驗,他研究了皂化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種油脂。經過大量實驗,他第一次發現了這樣的事實:在一切油脂中,不論其來源如何,脂肪酸的含量均佔95%,其餘的5%則是皂化過程中生成的甘油。通過研究他搞清了皂化過程的本質,同時他還有一項重大的發現:當時用油脂做成的蠟燭,由於裡面有甘油,燃燒時火焰帶煙,氣味難聞。若改用硬脂酸做成蠟燭,燃燒時不僅火焰明亮,而且幾乎沒有黑煙, 不污染空氣。舍夫勒爾把他的發現告訴蓋·呂薩克(Joseph LouisGay-Lussac),並建議兩人共同研究如何具體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用強鹼把油脂皂化,再把得到的肥皂用鹽酸分解,擔取出硬脂酸。這是一種白色物質,手摸著有油膩感,用它製成的蠟燭質地很軟,價錢更加便宜。1825年,舍夫勒爾和蓋·呂薩克獲得了生產石蠟硬脂蠟燭的專利。石蠟硬脂蠟燭的出現,在人類照明史上開創了一個新時代。後來,有人在北美洲發現了大油田,於是可從石油中提煉出大量的石蠟,較理想的蠟燭因此在全球得到了普及、推廣。 在古代尚未使用電力的情況下,蠟燭的照明作用尤為重要。但在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一般不再使用蠟燭了,蠟燭則更多的被賦予了感情色彩,例如情侶相約、生日晚餐、對亡靈的悼念、對未來的祈禱等等,特別是在紀念日和喜慶的日子裡,人們便會點起蠟燭。另外,蠟燭也常會作為一種物理或化學實驗的用品。
1358年 在英國倫敦,人們用蜂蠟來製造蠟燭
1648年 歐洲人開始認識卡那巴蠟
1781年 最初用蠟來製造火柴
1802年 在英國倫敦,TUSSAUD夫人蠟像館正式成立
1811年 對卡那巴蠟的化學組成的最初分析報告予以公布
1830年 K.V.Reichenbach在實驗室中從煤炭瀝青中分離出石蠟
1833年 E.F.Glocker正式名稱地蠟為"OEOKERIT"
1845年 卡那巴蠟開始大量的商品化生產
1848年 J.Liebig確認了蜂蠟的基本化學組成
1855年 德國最初開始在SAXONY進行石蠟的商業化生產,採用的是從褐煤中蒸餾的辦法
1857年 在英國的BATTERSEA人們最初用石蠟生產蠟燭
1897年 德國開始從褐煤中提取蠟,最早的蒙旦蠟開始生產出來,正式名為"MONTANWACHS"
1900年 上光蠟工業在歐洲誕生,等應用開始創造
1900年 德國開始把日本蠟(JAPAN WAX)用於肥皂的製造
1925年 德國I.G.FARBENINDUSTRIE A.G.開始對蒙旦蠟進行深加工
1933年 聚乙烯蠟的生產方法被發明,在1950-1960年間,聚乙烯蠟的技術有了較大發展
1934年 FISCHER-TROPSCH(費歇爾-托晉希)蠟開始商業化生產,開始合成蠟的製造歷史
1945年以後蠟在工業上的應用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蠟被廣泛使用在包裝工業、粉膠劑工業、蠟燭工業、食品工業、蠟筆的制 造、上光蠟工業、橡膠工業、金屬加工等。
❽ 生日蛋糕的蠟燭以什麼為主要原料
蠟燭普通蠟燭基礎加工普通蠟燭其實石蠟原油提煉都加咱平使用白蠟燭所燃燒火焰白色些比較高檔蠟燭燃燒各種各火焰非漂亮蠟燭所燃燒各種各顏色並加入金屬元素加同色彩顏料才變各種顏色由石蠟加些應鹽利用化反應原理做蠟燭燃燒所產物質水二氧化碳身體害
蛋糕吹蠟燭衛
反能食用盡量許願蠟燭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