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鐵技術哪個國家世界第一
德國,西門子公司。他們的高鐵技術堪稱世界第一。咱們國家的高鐵技術,是在德國,日本高鐵技術的基礎上,學習,發展,創新而來的。目前,我國是高鐵規模世界第一。由原來的"四縱四橫"向"八縱八橫"發展
2. 英國高鐵每公里造價約為中國20倍成全球最貴
2017年初獲准動工建造的英國高速鐵路2號(即英國HS2工程),第一階段將連接倫敦及伯明翰,之後更會延伸至中部的曼徹斯特及伯明翰。不過,HS2被爆出造價嚴重超支。英國高鐵每公里造價約為中國20倍。
英國報道稱,英國交通部早前委託曾為英國公營鐵路公司,想出計算工程造價標准方法的邁克爾 賓(Michael Byng),以計算HS2的建造成本。邁克爾 賓指根據他的計算方法,HS2首階段192公里的工程,即倫敦至伯明翰一段,將斥資高達480億英鎊(約4260億人民幣),但官方指造價只需243億英鎊。若以整項HS2工程來看,即包括延伸至曼徹斯特及伯明翰的路段,全長348公里的鐵路,將要耗資1040億英鎊(約9230億人民幣)。
3. 英國高鐵為何修得這么慢
HS2公司新聞官曾表示,這個項目「可能20年後才能完工」。 高鐵等重大工程的線路、站點規劃都需經歷漫長的公共協商過程;沿線征地、拆遷,在土地私有、人口密度又較大的英國,程序復雜,耗資巨大,如果和業主協商不成,被迫改線,則將出現成本超控的問題,又需回頭重新審議成本控制;高鐵是重大公共工程,立項需議會核准,還要一讀、二讀,而呈交議會的議案本身需周密准備,以便經得起反對黨議員和議會財政委員會挑剔成員的反復審視,這個過程往往要持續幾年之久。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非政府團體和沿線民眾都可能循聽證會程序提出交涉,環評、考古調查、地質調查等也需要大量時間、手續和代價。 由此可見,英國高鐵修得慢,有其慢的道理。工程對沿線廣大城鎮、地區面貌、景觀、生態環境、地質狀況構成重大改變,在動工前進行縝密的科學調查、論證,並廣泛徵求各方意見,接受各方審視、挑剔,可以避免因盲目動工而可能造成的、無法挽回的經濟損失和環境、文物、地貌破壞。更多徵求地方、民眾的意見,採用協商、贖買等方式進行拆遷,雖然慢一些、貴一些,卻可避免諸多社會負面效應和後遺症。 高鐵工程投資巨大,所耗費的是納稅人的稅款,慎重決策,在決策過程中引入科學和民意,是相當有必要的。「好飯不怕晚」,晚一點但穩一點,可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浪費和麻煩。 同時也應看到,英國人在高鐵上的慢,更多體現的是一種「慢得起」的從容。作為鐵路的發源地,面積不大的英國擁有綿密的鐵路網,輔以發達的公路、民航體系,可以說,英國國內交通壓力並不大。高鐵在很大程度上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項目。這讓英國朝野都多了一份淡定。如果是急需、缺門、不得不快的大項目,英國人也同樣可以在確保程序不走樣的前提下「快起來」,如倫敦奧運各重點工程就著實「大幹快上」了一把。而同為高鐵且規模和動工難度更大、從海底穿越英吉利海峽的「歐洲之星」,還是英、法、比三國合作項目,當年底即動工,從構想到通車僅6年,到100%狀態也僅16年。
4. 真是沒有想到,美國居然沒有高鐵!世界上除咱中國外,哪些國家擁有高鐵或技術
美國是有「高速鐵路」和「高速列車」的,不過確實沒什麼亮點。美鐵在「東北走廊」(NorthEast Corridor)開行的高速列車「阿西樂特快」(Acela Express),在提速改造區間最高速度可達240km/h,其他高速列車如「東北區域線」(NorthEast Regional),最高速度也能達到200km/h,按照國際一般標准已經能滿足「高速鐵路」(旅客列車最高運行時速200公里以上)的定義。當然,考慮到美國目前就只有東北走廊的700多公里路段能夠開行高速列車、而其中真正能夠達到200km/h以上的區間又是少數,考慮到不管是阿西樂特快還是東北區域線其實都談不上真正的「美國製造」的事實(Acela的動力車技術來自阿爾斯通,客車技術來自龐巴迪;NorthEast Regional使用的ACS-64型大功率交流電機車技術上源於西門子的Euro Sprinter「歐洲短跑手」系列電力機車),美國高速鐵路倒也確實乏善可陳。
世界上擁有高速鐵路的國家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但有部分國家只是「有」高速鐵路而尚缺乏自主研發能力,另有部分國家雖然「有」高速鐵路但速度標准不高因而也不引人關注。
目前擁有高速鐵路的國家和地區、以及最高運營速度和技術自主程度——
(插句話:這里有一個問題,比如像龐巴迪這樣的公司,它起家是在加拿大,是否可稱之為「加拿大高鐵技術」呢?很多人會有這樣的誤會,然而加拿大至今還沒有一條高速鐵路,實際上龐巴迪的軌道交通業務主要來自收購德國的Adtranz公司,那是不是該稱之為「德國高速鐵路技術」?然而德國高速鐵路的代表是西門子的ICE,並沒有龐巴迪的份,所以想來想去只能籠統地稱之為「歐洲高速鐵路技術」了。
同樣,義大利的Pendolino高速列車原先是由義大利的菲亞特公司製造,後來法國的阿爾斯通兼並了前者的軌道交通業務,所以CRH5A型動車組是找阿爾斯通談判引進的New Pendolino,那是否說明中國成功引進了「法國高速鐵路技術」呢?然而Pendolino與TGV的技術路線找不到什麼相似點,所以雖然老闆換成了法國人,我們還是稱之為「義大利高速鐵路技術」比較恰當。)
中國:擁有世界最大高速鐵路網,運營總里程2萬公里以上,最高運營時速目前為300公里,歷史最高紀錄為時速350公里(京滬高鐵可能在近期提速到350km/h),經過技術引進目前擁有自主研發能力。
法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在2000公里左右,但通過與既有線直通使高速列車運營網路擴大到近9000公里,最高運營時速目前為300~320公里,有自主研發能力並已多次成功向海外輸出。
日本:新干線運營里程在2000公里左右,最高運營時速目前為300~320公里,有自主研發能力並實現技術輸出。
德國:採用新建高速線+改造既有線的高速鐵路建設方針,最高運營時速目前為300公里,有自主研發能力並實現技術輸出。
西班牙: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在3000公里以上,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高速鐵路網。技術上有自行研發設計的Talgo高速列車,也引進了法國、德國、義大利的高速列車,目前已實現技術輸出。
義大利:高速鐵路最高運營時速為300公里,有自行研發設計的Pendolino高速列車,也引進過龐巴迪的Zefiro380(即CRH380D型動車組的原型)、阿爾斯通的AGV等高速列車。
韓國:高速鐵路最高運營時速為300公里,技術引進自法國的TGV,經過一段時間模仿目前具有一定的自研能力、但還不夠成熟。
英國:高速鐵路最高運營時速為300公里,但僅有高速鐵路HS1線的一百多公里能夠達到,時速300公里以上級別的高速列車為引進法國TGV技術的E300型歐洲之星、和引進西門子ICE-3型動車組的E320型歐洲之星,都談不上「英國製造」;時速200公里級別高速列車有本土製造的英鐵125、IC225等型號,也有英鐵220/221/222型(龐巴迪製造)、390型(Pendolino擺式列車技術)、800/395型(日立製造)動車組列車等「舶來品」。
比利時、荷蘭:高速鐵路最高運營時速為300公里,但技術完全來自法、德,使用的是法、德製造的高速列車(TGV-Thalys、EuroStar、ICE-3M以及IC城際列車)。
中國台灣地區:引進日本新干線技術,最高時速300公里。
奧地利、瑞士:主要與法、德高速鐵路網直通,奧地利的Railjet高速列車最高時速230公里,採用西門子ES64型電力機車牽引;瑞士與法國開通了TGV-Lyria服務。
挪威、瑞典:新建高速線與改造既有線並存,採用龐巴迪等公司生產的X2000、Regina等擺式列車,最高時速在200~250公里。
俄羅斯:莫斯科至聖彼得堡鐵路經改造後最高時速達到250公里,使用引進西門子ICE-3M型高速動車組的「游隼」號列車,此外還有阿爾斯通製造的Sm6型動車組,最高時速220公里,並與芬蘭鐵路直通至赫爾辛基,俄羅斯-蘇聯歷史上也曾自行研製過高速列車,雖然曾製造過最高時速200公里的ER200型動車組,但並不成功。
美國:有少部分線路達到最高240km/h,引進國外車輛技術,具體見上文。
其他:
波蘭、捷克等東歐國家有引進法、德等國的高速列車。土耳其高速鐵路,車輛技術目前主要基於德國ICE-3型和西班牙Talgo 350型高速列車,最高時速250公里,中國參與了安卡拉-伊斯坦布爾高速鐵路的部分土建施工。
烏茲別克目前採用引進的Talgo高速列車,最高時速可達250公里。
印度目前尚無時速200公里以上高速鐵路、甚至不曾達到過這一試驗速度,可以說在高速鐵路領域還是一個零,目前僅有部分特快列車達到最高160km/h。
法國計劃向阿根廷、摩洛哥等國輸出TGV技術。
中國計劃向東南亞的印尼、泰國等輸出高速鐵路技術。
5. 英國、美國、中國鐵路發展情況有什麼特點
英國鐵路
英國鐵路運輸始於1825年,是世界鐵路運輸的鼻祖。走到今日,英國「火車」已經經歷了「私有化-國有化-私有化」的輪回。
總里程:15754千米年客運量:14億人次(2012年)
英國是世界上鐵路商業運營最早的國家,直到今天,英國鐵路系統公與私的爭論仍未消失。
6. 偉大工程巡禮 英國高速鐵路怎麼樣
才300km/h 里程才一百多公里 用的是有碴道板 但是讓人佩服的是英國工程師的嚴謹 施工中竟然有考古學家 穿過教堂挖出7k具屍體 都移葬了 而且工程沒有超過預算 其中的工程管理只能用嘆為觀止來形容了
7. 漏水停電遲到全碰上了,日本製造的英國高鐵為何事故頻出
就在前段時間,英國鐵路公司花了50億英鎊從日本日立公司手裡購買的全新高鐵列車正式運行,但是就在運行的,第1次,預計早上6點發車的車,卻晚點了25分鍾,在路上還是狀況不斷,最後還延誤了41分鍾才到站。
本來坐高鐵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因為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坐上高鐵去旅遊也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但是經過這次事件以後我相信有越來越多的國家不會去相信日本的高鐵製造。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現在的高鐵製造水平也是屬於全世界的領先水平,這一點作為國人也是十分的驕傲。
8. 英國高鐵每公里造價跟中國高鐵相比如何
2017年年初獲准動工建造的英國高速鐵路2號(即英國HS2工程),第一階段將連接倫敦及伯明翰,之後更會延伸至中部的曼徹斯特及伯明翰。不過,HS2被爆出造價嚴重超支。
由英國政府委託專家撰寫的評估報告稱,估算整項HS2工程,每建設大約1公里的鐵路,就要付出近3億英鎊(約26億人民幣),勢將成為全球最昂貴的鐵路,恐淪為大白象工程(註:指一項很貴重,需要很高昂費用維持,但卻難有巨大經濟效益的項目)。
不過,HS2公司並不承認上述數字,強調公司有信心如期完工及不會超支。英國交通部回應稱,該部門嚴密控制高鐵的建造成本,又稱工程進度及開支符合預期。
9. 不是中國承建英國高鐵,怎麼又成日本了
談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英國高速鐵路的現狀,由於戰後鐵路建設乏力、高速列車研究滯後、從政界到民眾反對意見甚多等原因,英國目前在高速鐵路領域基本上是個別300km/h級別新建高速線+大量200km/h級別提速改造既有線的格局,在路網方面即使不提中國,相比隔壁歐洲大陸上的法、德、西、意等國(新建高速線里程在兩三千公里左右,時速普遍達到300公里)也是差了一大截。之前報道的中國有意參加建設(但還未敲定)的是英國計劃興建的第二條高速鐵路HS2線,而這次日立公司為英國提供的則是在提速改造既有線上運行的200km/h級別的高速動車組。
英國目前唯一的300km/h級別高速鐵路是倫敦到英吉利海峽隧道的HS1線(High Speed 1,意為「1號高速鐵路」),也稱海峽隧道連接線,全長僅109公里,主要供倫敦來往法國巴黎、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洲之星」(EuroStar,包括源自法國TGV高速列車技術的E300型和源自德國西門子ICE-3M高速動車組技術的E320型兩種型號,前者在英國也稱英鐵373型列車,後者稱為英鐵374型列車)高速列車運行,這也是英國目前唯二能夠達到最高時速300公里的高速列車。除了歐洲之星國際列車外,HS1線也有英國國內的區域高速列車服務,這就是使用日立製造的英鐵395型電力動車組擔當的「Javelin」列車,自2009年投入運營,最高時速可達230km/h(日立打入歐洲市場已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不過對於395型動車組,英國國內的評價也不一致);此外,往來英法海底隧道的擺渡列車(由英鐵92型電力機車牽引)也會經由HS1線運行,HS1線是一條客貨兩用的高速鐵路。
日立為英國鐵路製造的英鐵800型動車組,為適應英國既有線的運營環境而設計為內燃/電力兩用,它的主要使命不是追求更高的運營時速,而是替代諸如HST之類的性能逐漸老化的舊版列車。雖然承載著日立打開歐洲市場的殷切希望,不過800型動車組在英國的首秀似乎並不那麼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