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為現代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霍金對科學做出了什麼貢獻
霍金的一生跌宕起伏而又充滿著輝煌,他提出了眾多物理學上新穎的理論,在量子力學,黑洞,天文學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大名鼎鼎的霍金是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學家,他的一生從來沒有停止對科學真理的追求,做出了很多貢獻,為後續的物理研究奠定了思路。
一、《時間簡史》提到霍金的著名作品,大家一定能想得到《時間簡史》。這是一本關於天文、時空、宇宙、黑洞的書,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在這本書中,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物理上的美妙,讀者可以一點一滴地跟著霍金的思路,去探尋時空的翻轉與宇宙的奧秘。
霍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身殘志堅,從來沒有喪失過對科學的熱愛,是他對科學真理的不斷追求造就了自己的成就。讀者朋友們,除了以上所說,你們還知道哪些霍金的貢獻?歡迎在評論區中分享。
2. 天文學家霍金發明了什麼
霍金沒有發明,他的貢獻是:
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主要成就
史蒂芬·威廉·霍金是本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劍橋大學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榮獲英國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席,這是自然科學史上繼牛頓和狄拉克之後榮譽最高的教席。
霍金的學術思想
英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繼承認外星人的存在後,又發表一個驚人論述:他聲稱帶著人類飛入未來的時光機,在理論上是可行的,所需條件包括太空中的蟲洞或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
不過,霍金也警告,不要搭時光機回去看歷史,因為「只有瘋狂的科學家,才會想要回到過去『顛倒因果』。」
物理學家霍金在拍攝的一部有關宇宙的紀錄片時提到,人類其實能建造出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並且能夠進入未來。霍金甚至說,自己是因為擔心別人把他當成「怪人」,所以才不敢亂說話,也不願意多談有關時光機的東西,直到透過紀錄片後才敢大方討論。
3. 霍金有哪些科學成就
霍金第一個成就是黑洞理論,黑洞是宇宙中最奇特和神秘的天體,是超強引力源,時空的扭曲者,其超強引力使得連宇宙中跑的最快的光都會被它拉住,而逃不出它的「魔掌」。
它是在時間和空間中形成的「洞」,在不斷地吸積著周圍的物質,質量增加,還是空中的「強盜」,光子的「牢籠」。它貪得無厭,永不停息地吞噬著周圍的一切,這就是黑洞的經典圖像。
1974年,史蒂芬.霍金發現了黑洞的蒸發現象,從而改變了黑洞的經典圖像:黑洞已不是完全「黑」的,也不單純是個「洞」,它既可以通過吸積物質使質量增加,也可以向外發射物質,而使質量減小。
霍金第二個成就是量子宇宙論,在他的理論中,宇宙的誕生是從一個歐氏空間向洛氏時空的量子轉變,這就實現了宇宙的無中生有的思想。
這個歐氏空間是一個四維球。在四維球轉變成洛氏時空的最初階段,時空是可由德西特度規來近似描述的暴漲階段。然後膨脹減緩,再接著由大爆炸模型來描寫。這個宇宙模型中空間是有限的,但沒有邊界,被稱作封閉的宇宙模型。
霍金第三個理論是奇性定理。愛因斯坦創立的廣義相對論被科學界公認為最美麗的科學理論。但是霍金和彭羅斯一道證明了廣義相對論是不完備的。
4. 霍金成就
所獲榮譽:
1.1989年獲得英國爵士榮譽稱號。
2.英國皇家學會學員和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3.倫敦皇家天文學會的埃丁頓勛章。
4.梵蒂岡教皇科學學會十一世勛章。
5.霍普金斯獎。
6.美國丹尼歐海涅曼獎。
7.麥克斯韋獎。
8.英國皇家學會的休斯勛章。
9.1978年獲世界物理學界最高獎—愛因斯坦獎章。
10.1988年與羅傑·彭羅斯共同獲得了的沃爾夫物理獎。
著作:
1.1973年 《時空的大尺度結構》(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space-time)
2.1988年 《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3.1993年 《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Black Holes And Baby Universes And Other Essays
4.2001年 《果殼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
5.2002年 《在巨人的肩膀上》(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 Great Work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4)英國霍金發明什麼擴展閱讀:
史蒂芬·威廉·霍金是本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劍橋大學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榮獲英國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席,這是自然科學史上繼牛頓和狄拉克之後榮譽最高的教席。
20世紀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憑一本薄薄的《時間簡史》征服了全世界3000萬讀者。黑洞理論使量子論和熱力學在「霍金輻射」中得到完美統一,而他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無邊界設想的量子宇宙論,解決了困擾科學界幾百年的「第一推動」問題。
斯蒂芬·威廉·霍金的研究為理解黑洞和宇宙本源奠定了基礎,不過據他本人指出,他在動畫片《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和科幻劇集 《星際迷航:下一代》(Star Trek:The Next Generation)中的演出也同樣精彩。
參考資料:網路:霍金
人民網:面對霍金
5. 物理學家霍金簡介他發明了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
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6. 霍金有哪些發明
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著作如下:
(6)英國霍金發明什麼擴展閱讀:
斯蒂芬·威廉·霍金的主要成就:
20世紀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憑一本薄薄的《時間簡史》征服了全世界3000萬讀者。黑洞理論使量子論和熱力學在「霍金輻射」中得到完美統一,而他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無邊界設想的量子宇宙論,解決了困擾科學界幾百年的「第一推動」問題。
家庭背景: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他的父親弗蘭克與母親伊莎貝爾都就讀於牛津大學,弗蘭克主修醫學,伊莎貝爾學習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弗蘭克原本想要從軍報國,上級認為他如果從事研究工作可以對國家給出更有價值的貢獻,他於是在一所醫學研究院任職研究員,伊莎貝爾也在這所研究院找到一份秘書工作。
他們在這里相遇並且墜入愛河、共結連理。婚後,他們住在倫敦附近郊區海格特。那時正值納粹德軍轟炸英格蘭,倫敦遭受幾乎夜夜不停的空襲。
夫妻二人被迫決定,伊莎貝爾應該搬遷到較為安全的牛津把孩子生下來。等到史蒂芬誕生後,伊莎貝爾才又回到海格特。在史蒂芬1歲與5歲時,他們還生了兩個女兒菲莉帕與瑪莉,史蒂芬14歲時,他們又收養了一個兒子愛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