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的習俗有哪些要詳細點的
這個問題有意思!
如果是英國的話,禁止宰殺天鵝算不算?
從12世紀開始,泰晤士河以及支流上的野生天鵝都屬於王室財產,宰殺其中任何一隻都是違法的,每年英國王室還會派人清點天鵝的數量。之前,就有留學生因為企圖宰殺食用野生天鵝,導致差點被遣返。
還有搬運大件物品回家犯法。
在倫敦,根據1839年倫敦警察廳法案第54條例規定:在人行道上滾動或者搬動任何木桶,缸,梯子,木板,海報等大型物品,屬於違法行為(從路邊手推車或者馬車上下搬運之類物品除外)最大限度罰款£500,但該條例僅適合於倫敦。
聽我們以前回來的一位留學生說,還有禁止在公共場合唱生日歌……
由於版權問題,法律規定不可以在公共場合給朋友唱生日快樂歌,否則將不得不付費。
還有什麼好玩的暫時想不起來了,大家想到什麼都來說說哈~~我也很好奇的說!
2. 西方的送禮文化的起源
中國是禮儀之邦,傳統上很注重禮尚往來。因此,送禮也就成了表情達意的一種溝通方式。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東亞研究項目負責人、著名社會評估專家柯蘭君教授(Prof.Bettina Gransow)曾說:「送禮作為社會互換的一種形式,無論是過去和現在,對中國社會與經濟的發展都起著積極和消極的作用。具有正面和負面的功能,送禮同時又是一種文化現象,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中國人所形成的互換方式。」在西方送禮行為也非常普遍,但中西方對送禮的看法不同,處理方式和接收方式也不同。本文從「送禮」這一社會現象入手,具體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從而進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
中國人送禮和西方送禮的差異
1.對送禮的看法不同
中國人送禮比較重視禮品本身的價值。而西方人送的禮物一般都很輕,如向女朋友表達愛情,送上一枝玫瑰花;朋友過生日,送上一張賀卡;參加朋友的周末晚會,帶上一盒巧克力。他們並不在乎禮品的貴賤,認為意思到了就行。有位男士送給他女朋友一枝已不太新鮮的花作為生日禮物,她仍然很高興,認為他沒有忘記自己的生日。中國人送禮重內容,而西方人更重包裝。西方人送別人禮物,包裝精美,包裝的價值往往超過內涵的價值。你有時收到看來很大、很豪華的禮物,而拆開來一看,裡面卻是很小、很普通的物品。
2.對送禮的處理方式不同
中國人送禮講究藏而不露,甚至行若無事,主人在客人走了以後才會發覺查看。而西方人講究當面拆開,當面表示驚喜和感謝,以示對送禮者的尊重。英美人接受禮物時,會立即說:「It』svery nice.」「I really like it.」「That』s what I just wanted.」之類的贊美話,以不辜負送禮人的一片心意。如因某種原因,不想當面拆開,必須予以說明,並致歉意。
3.對送禮的接受方式不同
中國人收受他人禮物時,喜歡再三推辭,以示謙讓和客氣,並且在收到禮物後雖然滿心歡喜,也會將其擱置一旁。但是西方人則不然。他認為你的禮物是經過千挑萬選的,所以送來了,就要毫不客氣地「笑納」,並且還要當著你的面打開看看,除了要驚嘆一聲外還要再盛贊一番。
中西送禮習俗體現的文化差異
1.不同的社會風俗習慣
人們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嚴格地遵守各自社會的風俗習慣。可以講,它們都是某一社會價值觀的真實寫照,而不同社會又具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社會
3. 英國的風俗習慣
送禮
在英國,送禮時最好送較輕的禮品。由於所費不多就不會被誤認為是一種賄
賂。英國人也象其他大多數歐洲人一樣。喜歡高級巧克力、名酒和鮮花。對於有公司標志的禮品,他們大多並不欣賞。
飲茶
茶幾乎可稱為英國的民族飲料,特別是婦女嗜茶成癖。英國人愛好現煮的濃
茶,放一、二塊糖或加少許涼牛奶。在鄉間,盛行喝下午茶,也稱為葷茶,或飽
茶。喝茶時附帶吃魚、肉等菜餚,代替正餐。英國還有五時茶,是有錢階級婦女的社交活動,與其說飲茶,不如說約朋友下午五時茶敘,見見面,談談心,相當於歐洲大陸婦女們的咖啡招待會。
衣著
英國人在穿戴上比較講究,因此在會客、拜訪或參加酒會、宴會、晚會時仍要穿西服打領帶。在夏天,可以不穿西服,只穿短袖襯衫,但也得打領帶。不過,他們很忌諱有紋的領帶,因為帶紋的領帶可能被認為是軍隊或學生校服領帶的仿製品
拜年
英格蘭人新年到別人家拜訪時,必須攜帶一塊煤,並且親手把煤放進人家的
爐子里,作為敬賀新年的禮品。同時還說一句祝福的話:「祝你家的煤炭,長燃不
息」。
4. 不同國家贈送禮物的習俗
德國:送禮講究包裝
在德國送禮,對禮品是否適當、包裝是否精美要格外注意,玫瑰是專送情人的,絕不可隨便送;德國人喜歡應邀郊遊,但主人在出發前需要做好細致周到的安排。
阿拉伯國家:初次見面不送禮
阿拉伯人初次見面時不送禮,否則會被視為行賄。按阿拉伯習俗,用舊的物品和酒不能送人;特別不能送禮物給有商務往來的熟人的妻子。更不可詢問他們的家居情況。去阿拉伯人家參觀做客,千萬不能盯住一件東西看個不停,那樣阿拉伯主人一定會要你收下這件東西,否則心裡將鄙視你。
法國:送花別捆紮
在法國送禮,一般選在重逢時。禮品選擇應表示出對法國主人的智慧的贊美,應邀去法國人家用餐時,應送幾枝不捆紮的鮮花。
拉丁美洲:不能送手帕、刀剪
在在拉丁美洲,不能送刀剪,否則被認為是友情的完結。手帕也不能作為禮品,因為它是和眼淚相聯系的。拉丁美洲人喜歡美國生產的小型家用產品,比如廚房用具等。在拉美國家,征稅很高的物品極受歡迎,最好不送奢侈品。
日本:禮,一定要送,不必有用
日本人講究禮儀,有送禮的習俗。但一般送些對其本人沒啥用途的物品,收禮人可以再轉送。日本人喜歡中國的絲綢、名酒及中葯,對一些名牌貨也很喜歡,但對有狐獾圖案的東西則比較反感,因為狐狸是貪婪的象徵,獾則代表狡詐。到普通百姓家做客,送菊花只能15片花瓣,皇家徽章才有16瓣的菊花。
英國:討厭有公司標記的禮品
英國人講究外表,一般送禮都是送花費不多的東西,如高級巧克力,名酒和鮮花也是英國人收禮的最愛之物,合適的送禮時機應是晚餐後或看完戲之後。對標有公司標記的禮品,英國人普遍不欣賞。公司若送禮,最好以老闆和私人名義。
美國:送禮,當面打開
一般來說,美國人不隨便送禮。有的在接到禮物時常常顯得有些難為情。如果他們湊巧沒有東西回禮,就更是如此。但是逢節日、生日、婚禮或探視病人時,送禮還是免不了的。
美國人最盛行在聖誕節互贈禮品。聖誕節時,天真爛漫的孩子們為收到各種新奇玩具而興高采烈,以為這是聖誕老人送給他們的禮物。大人們之間常送些書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禮物多用花紙包好,再繫上絲帶。按照美國傳統,聖誕節的前幾天還有個"白聖誕節",屆時,人們用白紙包好禮物送給附近的窮人。
此外,美國人認為單數是吉利的。有時只送三個梨也不感到菲薄,不同於中國人講究成雙成對。美國人收到禮物,一定要馬上打開,當著送禮人的面欣賞或品嘗禮物,並立即向送禮者道謝。禮物包裝都較講究,外表精美華麗,裡面卻不一定是太貴重的東西。有時打開里三層外三層的精美包裝,露出來的只是幾顆巧克力糖而已。
俄羅斯:千萬別送錢
俄羅斯人送禮和收禮都極有講究。俄羅斯人忌諱別人送錢,認為送錢是一種對人格的侮辱。但他們很愛外國貨,外國的糖果、煙、酒、服飾都是很好的禮物。如果送花,要送單不送雙,在他們看來,雙數是不吉利的。
荷蘭:食品,少送
在荷蘭,人們大多習慣吃生、冷食品,送禮忌送食品,且禮物要用紙製品包好。到荷蘭人家做客,切勿對女主人過於殷勤。在男女同上樓梯時,其禮節恰好與大多數國家相反:男士在前,女士在後。
5. 英國人過生日吃什麼有什麼活動送禮物的方式
英國人過生日一般吃蛋糕,在蛋糕上插蠟燭,然後與祝壽者同食蛋糕。
英國人過生日的活動就是舉行生日聚會,一般會叫跟自己關系好的朋友、同學、同事到自己家中做客,並和家人一起慶祝生日。
西方人送禮的方式比較注重禮品包裝,大多喜歡用彩色包裝紙和和絲帶包紮。送禮時一定要表達出寓意、特點、用途,又要說明它是為對方精心挑選的。在英國送禮的合適時機是晚飯後, 不過有些東西是不能亂送的。
英國生日送禮習俗
在英國,生日是又一個重要的節日。家人在生日的那天早晨贈送禮物,年輕人則開晚會以示慶祝。盡管現在英國人十八歲就有選舉權,他們仍將二十一歲作為進入成年來慶祝。
過八十、九十或一百歲生日的公民將收到來自女王陛下的賀電。另外,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每年6月的某一天慶祝女王的法定生日,雖然這一天並非女王的真正生日。
孩於出生和洗禮時都要送禮。應邀參加洗禮儀式的人通常帶一件禮品,教父和教母按傳統送去銀杯、銀碟或調羹。年輕人在洗禮儀式上接受親友和教父母送來的有永恆價值的禮品。
6. 英國送禮物的禮儀
英國送禮物的禮儀切記不要送百合花,因為這意味著死亡。
如果你想給外國人送禮,那麼送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禮物就很適合,因為喜歡中國文化的外國人都是喜歡中國文化的獨特。所以,極具韻味的中國禮物,他會很喜歡的。
你可以在待客九品根據你的需求一對一的定製一款適合對方專屬禮品,平時我送人特別貴重的禮物都是從這里定製的!這里的禮品如果你定了但是沒有送掉,短時間內是可以退款的,這樣就避免浪費!待客九品屬於您的專屬禮品定製,雖然名額較少,不容易訂到,但是每一件都是用心之作!
此外,和英國人相處也是要注意一些禮儀的,比如:
英國人友好,熱情,也多少有一點傲慢。英國人誠實,厚道,不乏有一定的幽默感。
英國人比較准時守約,講究禮節,在正式社交場合特別注重服飾。
英國男人講究"紳士風度",英國女人嚴守"年齡秘密"。"女士優先"在英國已成為風氣。
7. 英國的習俗文化都是什麼呢
英國人生活中的禮節
Hello 大家好!我是Lucy。歡迎再次來到英國皇家文化及禮儀學校。也許你正在學習英語,也許你考慮去英國旅行,又或者准備去英國念書?除了學好英語,了解一些英國人生活中的習慣和小禁忌,一定會幫助你更好更快的理解和融入當地生活。可能你想說,我知道啊,英國人不喜歡13這個數字,不要問別人年齡或者收入,英國人喜歡談天氣。今天我們要說幾個跟「運氣」有關,被英國人叫做superstitions「迷信」,但又廣泛使用著的生活小習慣。
英國常常下雨,所以雨傘必不可少。我們國內的習慣,是將用過的雨傘撐開晾乾再收起來,那英國人是不是也這樣呢。真的不是。因為他們相信,「bad luck will "rain" on you if you open an umbrella indoors」。屋子裡撐傘會帶來壞運氣。但如果你問他為什麼?很可能他也不知道。這有兩個有趣說法,一種是說雨傘會擋住太陽,這樣對太陽神是大不敬,自然會被詛咒。(哦,說到太陽神我Ps一下,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太陽神廟,英國的巨石陣就是其中之一,一望無際的平原丘陵一些巨石拔地而起,神秘而壯觀,強烈推薦你去看看)書歸正傳,還有一種解釋更可愛,英國人相信每個人家裡都住著一個小精靈,house guardian spirit, 保護房子里的一切,保護屋主免受風雨。當你在房間內撐開傘,小精靈會以為你不滿意他所做的,不希望他繼續保護你,這樣小精靈就會離家出走,那你的運氣恐怕就是暴風驟雨了。
哦對了,英國的小精靈不只住在家裡,還在木頭里。
中國人在說了大話後,比如「我一年都沒感冒了」,就會馬上說「呸呸呸」或者說「壞的不靈好的靈」。在英國如果有人說完這些大話,卻會馬上先敲兩下桌子,嘴裡嘟囔:「Touch wood!」 或者「knock on wood」她們認為如果不敲木頭,好運馬上就會消失,壞運馬上就要找上門來。原來英國人相信樹木裡面住著善良的好精靈。敲木頭的聲音可以拜託好精靈阻止惡魔聽到自己剛剛說出口的好運,從而防止厄運的到來。這也足以解釋為什麼很多英國人會對木頭做的傢具情有獨衷,因為隨處可以touch wood啊。
在國內有句俗語:「喜鵲喳喳叫,必有喜事到」。英國人看到Magpie也會和運氣聯想到一起,如果是好運,他們會Salute,但如果是壞運,捂嘴,touch wood。是好事還是壞事,要看一共有多少只喜鵲。英語有個說法,
One for sorrow, (看見一隻喜鵲會帶來悲傷和壞運氣)
Two for mirth, (看見兩只喜鵲會帶來快樂和歡笑)
Three for wedding,(看見三隻喜鵲會帶來婚慶和歡聲笑語)
Four for birth,(看見四隻喜鵲會帶來新生的嬰兒)
Five for silver, (看見五隻喜鵲會撿到銀子)
six for gold。 (看到六隻喜鵲會撿到金子)
推算下去,Seven 應該for diamond吧?總之,只要不是一隻就是好運,越多越好。
復習下, do not open your umbrella indoors, knock on wood to avoid bad luck , salute to 2 or more magpies.
除了這些,打碎鏡子、看到黑貓、四葉草等等都和運氣有關,還有生活中的各種小習慣,如果你對這些感興趣,UKpedia公眾號恭候你的關注。
8. 英國人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英國人風俗習慣
英人的習性
英國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矜持。一般不主動人與攀談,感情不外露,也很少有激動的時候。說話聲音很輕,能剋制自己。
了解一個英國人比較難,他們從不講個人的事情。但是,英國人並不缺乏人情味。英國人很謙虛,也很幽默。
禮儀習俗
見面:英國人彼此第一次相識時,一般都要握手。除了熱戀中的男女,步行時一般人都不手拉手。英國人不喜歡別人干擾他們的個人生活。
當你去訪問一個英國人時,得先在門口敲門,一直等到他說「請進」,才能進去。先生們進屋脫帽,而女士們則不必在室內脫帽。
英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談論的話題是天氣,往往也是第一個話題。
女士優先與紳士風度:在英國,尊重婦女是體現紳士風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女士優先是一個人人皆知的行為准則。
盥洗室與去「100號」:盥洗室一詞的本意為洗手或洗臉的地方,但其實際含義則是廁所,英國人上廁所時不會直截了當地說「去上廁所」。如果你想要上廁所,可以說「去男人的房間」,或「去女人的房間」,也可以說「請原諒幾分鍾」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們想要大小便時說「我要去那個地方」。在朋友之間和家庭內部,「去100號」則是最常用的說法。
送禮和給小費:在英國,僅限於給侍者和計程車司機小費,在飯錢和車費之外多付1/10或1/8的錢。旅店的侍從或鐵路搬運工為你服務之後,您也要付少量小費。
禁 忌
不能加塞: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你可以看到他們一個挨一個地排隊上公共汽車、火車或買報紙。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
不能問女士的年齡: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
不能砍價: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
西方人赴宴的禮儀
無論您是出國旅遊還是出差,如果有人邀請您參加正式宴會,那麼您需要了解一些西方社交場所的基本禮儀。
到達:你最好按時到達,遲到四五分鍾也行,但千萬不能遲到一刻鍾以上,否則到時為難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如果去的是富裕而講究的人家,你進大門時遇到的第一個人可能是個男當差,負責幫你掛衣服或者是給你帶路的,所以你先別急著跟他握手,觀察一下再決定。
准備:進了客廳,你不要著急找位子坐。西方人在這種場合一般都要各處周旋,待主人為自己介紹其它客人。你可以從侍者送來的酒和其它飲料裡面選一杯合適的邊喝邊和其它人聊天。等到飯廳的門打開了,男主人和女主賓會帶著大家走進飯廳,女主人和男主賓應該走在最後,但如果男主賓是某位大人物,女主人和他也許會走在最前面
入席:西餐入席的規矩十分講究,席位一般早已安排好,這時,和你同來的先生或女士絕不會被安排坐在你身邊。歐美人認為熟人聊天的機會多得很,要趁此機會多交朋友。男女主人分別坐在長方形桌子的上、下方,女主人的右邊是男主賓,男主人的右邊是女主賓。其它客人的坐法是男女相間。男士在上桌之前要幫右邊的女士拉開椅子,待女士坐穩後自己再入座。
大家落座之後,主人拿餐巾,你就跟著拿餐巾。記住:不管這時出現什麼情況(如主人有飯前禱告的習慣),主人沒拿餐巾之前你不能拿餐巾。
用餐:一般的菜譜是三至五道菜,前三道菜應該是冷盤、湯、魚,後兩道菜是主菜(肉或海鮮加蔬菜)、甜品或水果,最後是咖啡及小點心。吃飯的時候不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胃的享受上,要多和左右的人交談。甜品用完之後,如果咖啡沒有出現,那可能是等會兒請你去客廳喝。總之,看到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站起來後,你就可以放下餐巾離開座位。這時,懂禮貌的男士又要站起幫女士拉開椅子,受照顧的女士不必對這一前一後的殷勤有特別的想法,這是他應該的。
告別:如果你不想太引人注目,你最好不要第一個告辭,也不要最後一個離開,在這其間你什麼時候告辭都可以,只是一旦告辭就應該爽快地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