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和領事館有哪些,地址和電話是多少. 伯明翰有沒有中國領事館
伯明翰沒有中國外交機構, 英國報警(匪、火等)999
最近的是倫敦使館 和曼城領館,電話參考使館主頁,http://www.fmprc.gov.cn/ce/ceuk/chn/lxwm/
記得到伯大注冊後 在使館教育處主頁有個留學生注冊,填好注冊表
伯大周邊很還是比較安全的,如果住宿舍沒有什麼問題,作為外國人半夜還是盡量不要單獨出門,伯大南邊的selly oak區晚上偶爾有酒鬼出沒~北部的harbone環境很好, 很安靜,人比較少。往東駕車10分鍾到市中心,就熱鬧了。
② 英國駐華大使館的英文名
British Embassy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Chongqing)
③ 中國駐外大使館級別一覽表
我國駐外外交人員的職務分為外交職務和領事職務。
外交職務分為特命全權大使、代表、副代表、公使、公使銜參贊、參贊、一等秘書、二等秘書、三等秘書、隨員。
領事職務:領事是政府派駐外國,維護本國利益,保護本國公民及法人合法權益的官員,駐外領事館是其工作機構。駐外大使館通常設立領事部,指派外交官員負責領事事務,或兼任領事官員。領事職務分為:總領事、副總領事、領事、副領事、領事隨員。
外交銜級設七級:大使銜、公使銜、參贊銜、一等秘書銜、二等秘書銜、三等秘書銜、隨員銜。
駐外外交人員的外交銜級,根據其在駐外外交機構中擔任的職務、公務員職務級別和外交工作需要確定。
大使本人在國內的級別最高者是副部(目前約有10來人)、司、副司級。公使及公使銜參贊一般是司、副司級;參贊是副司、正處級;一、二等秘書為處、副處級;三等秘書、隨員為正、副科級。
總領事屬司、副司級;副總領事是副司、正處級;領事多為處、副處級;副領事、領事隨員則屬科、副科級。
大使:全稱為「特命全權大使」,是最高一級的外交使節。由一國元首向另一國元首派遣,享有比其他兩個等級(公使、代辦)的外交使節更高的禮遇,有權請求駐在國元首接見,與駐在國高級官員談判。
公使:全稱為「特命全權公使」或「全權公使」。公使為外交使節的第二等級,由國家元首派遣,其所受禮遇僅次於大使,但實質地位、職務以及所享受的外交特權與豁免同大使相同。
臨時代辦:在外交代表大使或公使缺位或因故不能執行職務時,被委派代理其職務的外交人員,稱臨時代辦。臨時代辦由外交人員中等級最高者擔任,他以臨時代辦的名義行使使館首長的職權。
參贊:使館中職位低於大使的外交官。參贊分為公使銜參贊、
④ 中國領事館駐倫敦哪裡
在國外有事可以找領事館。領事館是一國政府派駐對方國家某個城市並在一定區域執行領事職務的政府代表機關。兩個國家斷交,一定會撤銷大使館,但不一定撤銷領事館。
促進兩國關系和人民間的往來是領事館的重要職責,但其最主要的職責是領事工作,比如:維護本國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向本國公民頒發或延期護照、向外國公民頒發簽證。 所有駐英領事館地址及聯系方式
傅瑩: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英國大使
陳曉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英國大使館公使
張立榮: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英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
大使館地址:49 Portland Place , London W1B 1JL ,UK
值班電話:020-72994049
領事部 陸旭參贊兼總領事
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點(中英節假日除外)。下午不對外辦公。
地址:31 PORTLAND PLACE, LONDON, W1B 1QD
⑤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的介紹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前身為公使館)建於1877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駐外外交機構。鴉片戰爭後,英國進一步加緊對中國的掠奪。隨著對緬甸的佔領,英國對中國西南的興趣增大,並力圖打開中國的西南大門,開辟一條從緬甸經雲南進入中國內地的通道。1874年,英國組織以柏郎為首的由200餘人組成的探測隊,從緬甸進入雲南,探明滇緬陸路交通狀況。為此,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派翻譯馬嘉理前往中緬邊界迎接。馬嘉理由上海出發,途經湖北、湖南、貴州、雲南,於1875年1月17日到達了緬甸的八莫,與探測隊會合。19日,馬嘉理帶著隊伍進入了雲南境內,22日,在前往騰越的途中與當地民眾發生沖突,馬嘉理被擊斃,柏郎等被迫返回八莫。這就是轟動一時的「馬嘉理案件」,又稱「滇案」。這一案件的發生,推動了清政府在國外設立外交機構的進程。
⑥ 中國上世紀60年代駐英國大使是誰
這是歷任駐英大使資料
宦鄉(1909-1989)(1954.10-1962.03,代辦)中國駐歐洲共同體兼比利時和盧森堡大使,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熊向暉(1919-2005)(1962.06-1967.01,代辦)中央統戰部副部長
宋之光(1916-2005)(1972.07-1977.12)
柯華(1915-)(1978.09-1983.03)
陳肇源(1918-)(1983.04-1985.03)
胡定一(1921-)(1985.04-1987.06)
冀朝鑄(1929-)(1987.08-1991.03)
馬毓真(1934-)(1991.05-1995.11)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
姜恩柱(1938-)(1995.12-1997.01)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
馬振崗(1940-)(1997.03-2002.07)
查培新(1946-)(2002.08-2007.03)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
傅瑩(1953-,女,蒙古族)(2007.04—2010.02)外交部副部長
劉曉明(1956-)(2010.02— )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宦鄉,(1910.11-1989.02),貴州遵義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助理(1964年4月至1978年8月),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副部級,1978年9月至1980年7月)。1945年冬至1949年初,參加我黨地下活動,曾任上海文匯報副總編,天津進步日報(原大公報)黨組副書記、總主筆,中國人民政協會議籌備處副秘書長兼新聞處長(1949年1月至1949年11月)。建國後進入外交部工作。1949年11月至1954年10月,外交部歐洲司司長。1954年10月至1962年6月,中國駐英國代辦處常任代辦。1962年7月至1966年6月,外交部部長助理兼研究室主任。1976年1月至1978年9月,駐比利時、盧森堡、歐共體大使。1978年10月至1986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顧問。1982年7月起兼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及國務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總幹事、黨組書記(1986年8月),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會長,台灣研究會會長,《世界經濟報》名譽社長等職。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1982年6月當選為黨的十二大代表,1980年6月當選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委員。1989年2月去世。
熊向輝,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特命全權大使(1962.06-1967.01,代辦)。
宋之光,廣東番禺人。日本法政大學肄業。190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清遠縣區委委員、新四軍第一師旅宣教科科長、蘇中軍區團政治處主任、第三野戰軍團副政委。建國後,歷任駐民主德國大使館二等秘書、一等秘書、參贊,外交部西歐司副司長,駐法國大使館參贊,駐民主德國、英國大使外交部部長助理,駐日本大使,第六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顧問。
柯華,生於廣東省普寧縣。190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1月在中央黨校畢業後分配到陝甘寧邊區黨委(後改為中共中央西北局),先後任宣傳部幹事、秘書、科長、處長等職。1949年5月西安解放後至1952年,柯華先後任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兼宣傳部長及西安市委副書記。1952年8月至1950年任西北軍政委員會文委副書記兼秘書長,文化部第一副部長。1950年7月至1954年12月任西北行政委員會副秘書長。1954年12月柯華調外交部,先後任禮賓司長、非洲司長、西亞非洲司長、亞洲司長及駐幾內亞、迦納、菲律賓、英國大使。1980年0月自英國回國後任國務院港澳辦公室顧問至1987年。1988年至1990年任全國政協常務委員。自1984年迄今先後任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長,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副會長,中國扶貧基金會副會長。
陳肇源,廣東順德人。1906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08年入延安抗大學習。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八路軍一二零師教導團政治教員,抗大七分校政治部秘書主任,晉綏軍區司令部、第十八兵團司令部秘書。1950年後,歷任外交部西歐非洲司專員,駐瑞典大使館參贊,外交部國際司副司長,駐印度大使館參贊、駐緬甸、西班牙、印度大使,外交部南亞司司長,駐英國大使。
胡定一,男,1921年12月生,重慶市人,大學畢業。1948—1950年,北京外事處、南京外事處科員;1950—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編譯科科員、駐印度共和國大使館三秘;1954—1958年,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代辦處三秘、二秘;1958—1960年,外交部西歐司科長;1960—1966年,駐迦納共和國大使館二秘、一秘;1966—1972年,外交部非洲司處長;1972—1979年,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使館一秘、參贊;1979—1980年,駐舊金山總領事;1980—1985年,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館公使;1985—1987年,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特命全權大使。已婚,有一子一女。
冀朝鑄,新中國外交舞台上的知名外交家。1929年7月生於山西汾陽。1908年為躲避日本侵華的戰火,剛九歲的他就跟隨父母去了紐約。在美國,冀朝鑄被送進私立學校,先後在紐約城鄉學校、霍萊斯·曼一林肯中學讀書,並在那裡樹立了早期的革命思想,高中畢業之後,他向三所美國大學提出了申請: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1948年,冀朝鑄順利進入哈佛大學就讀,但是在他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朝鮮戰爭爆發,冀朝鑄毅然放棄了自己在哈佛的學業, 1950年10月回國, 就讀於清華大學化學系。1952年4月赴朝鮮開城參加中國和談代表團工作。1954年4月回國在外交部工作,先後參加過「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中國代表團的工作。親歷了中美建交和談、尼克松1972年訪華、《中美上海公報》談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曾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當過翻譯。1970年0月,赴中國駐美國聯絡處工作,任參贊,1975年5月回國,擔任外交部國際司副司長,1979年任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長。1982年0月任中國駐美大使館公使銜參贊。1985年任中國駐斐濟、萬那杜、吉里巴斯大使。1987年任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大使。1991年任聯合國副秘書長。
馬毓真,男,1904年9月生,山東省人,大學畢業。1954—19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新聞司科員; 1960—1969年,駐緬甸聯邦大使館隨員、三秘;1969—1980年,外交部新聞司副處長、處長;1980—1984年,駐迦納共和國大使館一秘、參贊;1984—1988年,外交部新聞司司長;1988—1991年,駐洛杉磯總領事;1991—1995年E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特命全權大使;1995—1997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1997—2001年,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2001—2004年,外交部大使。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已婚,有一子一女。
姜恩柱,江蘇高郵人,1938年12月出生,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大學文化。曾任駐英國代辦處隨員,駐英國大使館三等秘書,二等秘書。回國後,歷任外交部西歐司副處長,處長,副司長,司長。1990年後任外交部部長助理。1991年12月—1995年8月任外交部副部長。1993年4月出任中英會談(中英政府就香港九四/九五年選舉安排進行的會談)中方代表。1993年7月—1995年12月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副主任。1995年12月—1997年3月任中國駐英國大使。1997年7月—2000年1月任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社長。2000年1月—2002年8月17日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2002年8月29日在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上被任命為第九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3年3月任第十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 是中共第十五屆中央委員;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香港)。
馬振崗,男,1940年11月生,山東省人,大學畢業。1965—1967年,赴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進修;1967—l97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美大司科員;1970—1974年,駐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大使館職員、隨員;1974—1981年,外交部美大司隨員、三秘;1981—1985年,駐溫哥華總領館三秘銜副領事、二秘銜領事;1985—1990年,外交部美大司副處長、處長;1990—1991年,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館參贊;1991—1995年,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長、司長;1995—1996年,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1997—2002年,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特命全權大使;2002—2004年,外交部大使;2004年,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外委會副主任。
查培新,1946年4月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大學本科學歷,夫人張小康,有一子。1972-1973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科員;1973-197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國聯絡處隨員;1978-1990年,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美大司科員、副處長、副司長;1990-1993年,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拿大大使館參贊、公使銜參贊;1993-1996年,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司長、司長;1997-1998年,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拿大大使;1998-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2002.07-~,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英國大使。
傅瑩,2007年4月出任中國駐英國大使。1978-1982年任駐羅馬尼亞使館隨員。1982-1990年任外交部翻譯室三秘、二秘、副處長等職,承擔國家領導人的翻譯工作,參與解決柬埔寨問題的和平談判。1992-1993年參加聯合國在柬埔寨的維和工作。1993-1997年在外交部亞洲司工作,任副處長、一秘、參贊等職,主要負責亞洲多邊合作和東盟事務。1997年出任駐印度尼西亞使館公使銜參贊。1998年出任駐菲律賓大使。2000年出任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參與推進中國與東盟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朝核問題斡旋和六方會談。2003-2007年3月任駐澳大利亞大使。1977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1985-1986年在英國肯特大學深造,獲碩士學位。愛好閱讀、藝術,喜歡體育運動,打高爾夫和網球。丈夫郝時遠,民族學家,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有一女兒。
⑦ 山寨特朗普在香港街頭說什麼
特朗普是香港那邊的叫法
川普是普通法的說法
香港那邊對這些名人的譯名有時候是按照粵語發音對比英文發音翻譯過來的,好像邁克爾喬丹,香港叫做米高佐敦一樣。還有一些名人、官員的名字是駐香港大使館給出的,這些名字都是來自於中國文學經典的文字,然後抽幾個詞盡量接近英語發音湊成的,不過有的則不一定完全跟英語發音近似,好像英國女首相的名字 文翠珊,卡梅倫,彭定康,麥理浩等等,現在英國駐香港大使館的大使叫做吳若蘭。。。
因此稍晚美國大使館可能會給出川普名字的官方中文翻譯也不一定。
而川普是普通話發音翻譯英語發音的說法。。。
⑧ 國內有幾個英國使領館
截至2020年,一共有5個,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重慶,香港。
根據中國與各國達成的外交協議,外國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共設立領事機構共308處(含尚未開館機構),其中總領事館204個,領事館4個,領事辦公室3個,以及名譽領事92名。
主要分布在區域中心城市如香港、上海、廣州、成都、沈陽等。
另有一些分布在和某些國家關系特別密切的城市,尤其是邊境省份的省會城市如昆明、南寧、呼和浩特、拉薩等。
擁有外國駐華總領事館的城市:呼和浩特、沈陽、上海、廈門、青島、武漢、廣州、南寧、重慶、成都、昆明、拉薩、西安、香港、澳門。
擁有外國駐華領事館的城市:二連浩特、重慶、成都等。
⑨ 中國駐英國大使的簡介!!
中國駐英大使傅瑩。傅瑩(1953年1月-),蒙古族,內蒙古通遼人;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畢業,英國肯特大學國際關系碩士研究生;中國職業外交官。曾任中國駐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大使,是中國第一位少數民族女大使。現任中國駐英國大使;是繼王海容之後,中國第二位副部長級的女外交官。 簡歷1977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1985-1986年在英國肯特大學深造,獲碩士學位。
1978-1982年任駐羅馬尼亞使館隨員。1982-1990年任外交部翻譯室三秘、二秘、副處長等職,承擔國家領導人的翻譯工作,參與解決柬埔寨問題的和平談判。1992-1993年參加聯合國在柬埔寨的維和工作。
1993-1997年在外交部亞洲司工作,任副處長、一秘、參贊等職,主要負責亞洲多邊合作和東盟事務。
1997年出任駐印度尼西亞使館公使銜參贊。
1998年出任駐菲律賓大使。
2000年出任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參與推進中國與東盟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朝核問題斡旋和六方會談。
2003-2007年3月任駐澳大利亞大使。
傅瑩,2007年4月出任中國駐英國大使。
愛好閱讀、藝術,喜歡體育運動,打高爾夫和網球。
丈夫郝時遠,民族學家,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有一女兒。
⑩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和領事館有哪些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Chinese Emassy, London
中國駐英國愛丁堡領事館 Chinese Consulate-Geneal in Edinugh
中國駐英國曼徹斯特領事館 Chinese Consulate-Geneal in Manche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