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商船被日本海軍擊沉,為何英國找清朝賠償三萬英鎊
應該是甲午戰爭時期,中國向英國租借的「高升號」商船向朝鮮運兵,卻在豐島海域被日艦擊沉的高升號事件。
當豐島海戰日本大獲全勝之後,在日本大本營內,樺山資紀軍令部長更是宴請了作戰歸來的各艦艦長。擊沉「高升號」英籍商船的「浪速號」艦長東鄉平八郎更是向出迎的同僚豪言道:「我成功了!」,此時其他艦長紛紛向東鄉祝賀。聽到此話的秋津洲艦長上村彥之丞更是面對譏諷的笑意對東鄉說:「你可真是個懷傢伙!」,暗指東鄉平八郎擊沉清軍「高升號」運兵船之事,眾人在宴席上鬨堂而笑。
而被他們擊沉的「高升號」上有1030人隨著這艘運兵船一同沉入了深海。
高升號災難發生時,船長和乘組員沒有可以避免災難的手段。
海事裁判處對所有船員及乘組員沒有任何可以指責的要項。
第一次審判得出的結果是,「高升號」的一切航行行為均屬於正常,但是到了第二次審判,一切就出現了反轉。
8月17日,英國政府駐上海海事裁判所開庭,審理高升號事件的損害賠償責任案。裁判最終的審判結果是日本政府不需對此次事件負責任,日本軍艦的行為完全正當,裁判同時對英國政府提出了批評勸告。因為清政府在事先就與應該印度支那汽船公司預付了4萬英鎊作為損失賠償預備金,約定萬一因戰事「高升」號發生事故,清政府願意向英國汽船公司賠償上述金額。
1895年9月6日,英國外務省將汽船公司的索賠清單送交給清政府,額度約為4.6萬英鎊,但遭到清政府的堅決反對,主張應該由日本賠付。
只是在「高升號」事件中,日本外交注重國際法的研究和應用,與英國法學者在國際法中的規定條例遙相呼應,最終,清政府反而成為了此次事件的責任者。
1902年,光緒皇帝迫於壓力最終在「高升」號事件上向英國賠償了33411英鎊,摺合白銀266595兩,至此「高升號」事件的索賠以清政府全額賠償而結束。
㈡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巨額賠償指什麼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巨額賠償指清政府賠償英國2100萬銀元。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主要內容:(1)割香港島給英國。(2)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3)中國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4)英國在中國的進出口貨物納稅,中國與英國共同議定。(5)英國商人可以自由地與中國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1843年英國政府又強迫清政府訂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附約,增加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條款。
㈢ 中英的第一戰爭,英國搶走了30頭豬,結果賠償2800兩白銀嗎
戰爭向來都是嚴肅恐怖的東西,因為都是要流血死亡的,但是有一場戰爭卻是個例外,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笑話。那就是明朝和英國的一場不明所以的戰爭。雙方的結果是英國搶了30頭豬然後回去賠禮道歉還賠款2800兩銀子。
但是他們依舊厚顏無恥,跑到虎門一個村鎮去作亂,將村鎮也燒了還燒毀了三艘中國船隻。這時候他們看到了豬圈裡的30頭豬,便二話不說一並帶走了。作為了這么多不知廉恥的壞事後,英國人很是滿意的回到了澳門,但是中國並不善罷甘休開始要反擊他們了,這時候英國人開始怕了,害怕回不去英國,於是他們找到葡萄牙人來和中國商談,最後答應進行道歉,並且向中國遞呈了一份保證書,還回搶的30頭豬,並且賠款2800兩銀子,這才沒有了後續的追究,最後在完成的
㈣ 鴉片戰爭英軍其實花費一千二百萬銀子,為何只索賠八百萬
鴉片戰爭英軍其實花費一千二百萬銀子,卻只索賠八百萬的原因在於英國的真正目的是打通中國的市場,這其中可以賺取的利益才是主要的,其次就是英國也明白,做事不能太絕,中國當時雖然衰弱,不過也是地大物博,英國也害怕一下子徹底激怒中國。
雖然現在中國逐漸強大起來,但我們應該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來作為我們前進路上的警鍾,中國的崛起已經不是誰就能阻擋的了,只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才能保證人民不受外界欺凌。
㈤ 《南京條約》中向英國賠款多少元
賠款2100萬元
㈥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獲取的賠款總數究竟是多少
第二次鴉片戰爭賠款關平銀1600萬兩,含中英《北京條約》中規定的英軍軍費銀600萬兩、商虧銀200萬兩;中法《北京條約》中規定的法軍軍費銀700萬兩、商虧及撫恤費銀100萬兩。
㈦ 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向中國勒索戰爭賠款A 2100萬元B800萬兩白銀C2700萬元D3000萬元白銀 單選題
英國侵略者就強迫清朝地方政府交納廣州贖城費600萬元(銀元)。
通過《南京條約》攫取賠款2100萬元(銀元)
共2700萬元(銀元)
問的是戰爭賠款選A 2100萬元(銀元)
㈧ 八卦雜志為何遭英國王室索賠130萬英鎊
根據報道,法國八卦雜志《靠近(Closer)》由於刊登英國凱特王妃在法國的半裸度假照被告上法庭。威廉夫婦以造成名譽損害為由,索賠13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160萬元)的賠償。
由於攝影師的代理律師要求更多時間准備辯護,此案已經推遲數月審判。所有被告都被指控侵犯隱私和同謀,但被告們否認造成了任何傷害。被告們稱,這些照片都是在公共場所拍攝的,絲毫不能令人感到震驚。其中被控告的2名攝影師也否認是自己拍攝了這些照片,而《靠近》雜志也拒絕透露具體責任人的身份。
㈨ 《南京條約》規定,中國向英國賠償()A、2100萬元 B、白銀2100萬兩
賠款2100萬銀元,用的是西班牙銀元,並不是白銀2100萬兩。一般歷史書的小字部分會寫
所以真要選只能選A,但A最好改為2100萬銀元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