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土耳其為什麼降服英國

土耳其為什麼降服英國

發布時間:2022-08-23 23:27:00

① 杜魯門主義出台前的希臘土耳其危機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危機:

1、希臘:1944年到1949年,希臘發生了內戰。內戰一方是先後受到英美支持的希臘政府軍。另一方是戰爭時期領導抗德運動的希臘共產黨武裝,內戰中一直受到南斯拉夫的支持。 內戰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1944年—1945年),控制希臘大部分領土的左翼抵抗力量對抗回到祖國的希臘流亡政府,這一流亡政府戰爭期間在英國的支持下成立於開羅。在第二階段(1946年—1949年),經過不公正選舉上台的右翼政府繼續和希臘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作戰。最後,由於蘇聯與南斯拉夫關系的破裂,希臘左翼內部也分列為贊成斯大林和贊成鐵托的兩派,結果希臘放棄了支持他們的那斯拉夫,選擇了蘇聯,蘇聯卻沒有給他們有力的支持,最終失敗。內戰給希臘留下了嚴重的經濟問題和政治分裂,這一局面直至20世紀70年代才結束。
2、土耳其:1945年3月19日,蘇聯照會土耳其,單方面宣布廢除1925年訂立的《蘇土中立和互不侵犯條約》。此舉引起土耳其政府的極大驚慌,經商討後即於4月4日對蘇復照,表示願意認真研究對蘇簽訂一項新約。然而,6月7日蘇外長莫洛托夫在召見土駐蘇大使夏帕爾時,提出了蘇聯方面簽訂新約的4項條件: (一)把土耳其東部卡爾斯、阿爾達漢地區交還蘇聯; (二)允許蘇聯參加對海峽地區的監管,蘇聯在海峽地區擁有建立海軍基地的權利; (三)修改《蒙特勒海峽公約》; (四)土耳其應調整與保加利亞的邊界。
蘇方的條件顯而易見是相當苛刻的,顯有懲罰土耳其之意。至於監管海峽與在海峽建立海軍基地的要求則更侵犯了土耳其的切身利益,土政府斷然拒絕了蘇方的要求,此後雙方均開動宣傳機器,相互進行攻擊。蘇聯直接支持土耳其境內的民族分離主義分子進行反政府的活動,而土耳其方面則由傳統上的恐俄情緒轉為激烈的反蘇情緒,兩國關系日趨惡化。
二、影響:
1、希臘:內戰把希臘變成了一片廢墟,經濟狀況甚至比1945年還糟糕。內戰也同時造成了希臘長期的階級對立。數以千計的希臘人在監獄中度過了自己的餘生,許多人被流放到荒島上,更多的人移居澳大利亞或其它國家。直至20世紀60年代,因內戰而引起的政治對立始終是希臘政局動盪的主要原因。
2、土耳其:由於美英的強硬態度,蘇聯對土耳其的壓力遂被頂了回去蘇土之間的這一場危機,不僅影響了兩國關系的發展,反而使美國趁機將伸入這一地區:不僅取代英國成為土耳其的頭號「保護者」,而且在東西方冷戰局面最終形成時,把土耳其納入遏制蘇聯的全球戰略之中,使它成為「巴格達條約組織」和北約的重要成員。

② 土耳其以身做餌,英法緊隨其後,俄國是怎麼被玩殘的

在世界海戰歷史上,錫諾普戰役是一場名垂史冊的經典戰役。俄歷1853年11月18日,俄國黑海艦隊在海軍中將納西莫夫的指揮下,包圍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駐扎在黑海南岸錫諾普港灣的艦隊,在優勢火力的打擊下,這場「風帆戰艦時代最後的絕唱」以俄羅斯人徹徹底底的勝利而告終。從表面上來看,俄軍有力地打擊了土耳其人向黑海東岸高加索地區運送補給的意圖。但隨著海戰之後英法等國激烈的反應和克里米亞戰爭的結局來看,錫諾普海戰更像是土耳其人設下的一個圈套……



時任英國首相的帕麥斯頓正是這種不列顛民族主義的產物

因此,錫諾普海戰在英國人眼中有了別樣的韻味,納西莫夫艦隊炮擊錫諾普海岸炮台的行為,經英國媒體之手就成了「一場有預謀的對錫諾普土耳其居民的大屠殺」,這場海戰不過是俄羅斯人「野蠻」的又一注腳。游弋在地中海的英法艦隊蜂擁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一場慘烈的戰爭剛剛結束它的序章,現在,到了聯軍「替天行道」的時候了。

③ 二戰時期的土耳其

他開始是中立的,後來傾向於同盟國了
當時隆美爾入侵埃及時一直希望土耳其的炮群象英軍艦隊開火,如果真是那樣英軍本來就不妙的處境將更糟糕了,但是土耳其一直沒有這樣做~~

④ 2021年土耳其帝國為什麼沒有繼續和英法俄美打仗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早就不存在的,現在的叫做土耳其共和國。和英國法國美國是盟友關系,不會打仗的。和俄國是近鄰國家,關系不太友好,但是現在也不會發生打仗這種事。

⑤ 英國在歷史上,為什麼非正式地成為巴勒斯坦的託管者

"歷史上委託給一個國家的最重要的國際責任",這是英國工黨成員斯內爾(Snell)勛爵用來描述巴勒斯坦託管的話。實際上,沒有人把巴勒斯坦委託給誰,巴勒斯坦的託管權是被奪取的,奪取的方式很文雅,而奪取者就是英國。英國軍隊征服了巴勒斯坦,並駐紮下來,託管僅是承認了一個既定事實。但承擔了託管就代表英國要負起國際責任,此舉實際上使英國人落入自己挖下的陷阱之中。

託管,而不是《貝爾福宣言》,給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復國提供了法律基礎。這份宣言僅是宣布了一項政策,英國後續政府可以不予理睬,任它失效,甚至收回。但託管是國際承諾,國際聯盟主要成員國都已簽字批准,這就使得《貝爾福宣言》上升為國際協定。當土耳其在1918年10月30日投降時,其讓歐洲諸大國垂涎已久的亞洲領土有十分之九掌握在英國手裡。從名義上,土耳其在停火協定下應把領土交由盟國處置,但實際上,英國是唯一能挑揀土耳其領土的協約國成員。

賽克斯本有可能整合各方利益,但卻病逝了。勞倫斯穿著阿拉伯白袍,領著費薩爾國王出現在和會現場,最後卻心灰意冷地離開了巴黎。克列孟梭(Clemenceau)與勞合·喬治展開激烈的斗爭,但仍然失敗了。美國國務卿蘭辛(Lansing)在最高委員會質詢時問了魏茨曼那個關鍵問題:"民族家園"的確切含義是什麼?魏茨曼給出了他的著名回答:逐步在巴勒斯坦建設"猶太人國家"的機會,建設一個"像法國一樣法國化、像英國一樣英國化的猶太化國家"。

有隆重舉辦的公開聽證會,也有在飯店客房中私下進行的會議。甚至有個美國代表團去巴勒斯坦——英國謹慎地不予承認——調查本地居民的意見。這簡直就是多此一舉。關鍵的事實是,無論外交官如何爭論,英國軍隊控制了那片土地。巴黎和會談了一年,當正式協議無法達成的時候,既成事實決定了現實,英國非正式地成為託管者。指定託管者的事被留給聖雷莫會議(San Remo conference)決定,時間是1920年4月25日。

不出人們意料,會議授權英國託管巴勒斯坦和美索不達米亞。巴勒斯坦成為A級託管地:受託者負責管理這片土地,而不包含未來獨立的條款。實際上,對巴勒斯坦的託管法律一直拖到1923年9月才生效。由於土耳其外交和內政都發生了巨變,與土耳其的和解被迫拖延了,洛桑會議之後才與土耳其簽訂和平協定。此時,麻煩的種子已經發育成了匕首。與此同時,巴勒斯坦的文職政府已經運作了三年,猶太事務局也建立起來,具有猶太復國主義精神的赫伯特·塞繆爾爵士被任命為第一任高級專員。

此時恢復過去老式的殖民保護國已經太晚,但否定過去的許諾又為時尚早。有所猶豫的英國以白皮書的形式把外約旦從巴勒斯坦託管協議中分離出去。但除此以外,聖雷莫會議上擬定的巴勒斯坦託管協定草案未作更改,並在1922年由國際聯盟批准生效。當託管變成公開法律的時候,用權力政治的術語來說,英國人承擔起自己加在自己身上的國際責任。巴勒斯坦"託管"是國際聯盟授予的說法是個法律虛構。"

實際上,國際聯盟是從受託者那裡收到了託管協定。"幾年後永久託管委員會的一位成員諷刺說。"我們堅持要求把巴勒斯坦託管的任務交給我們。"《經濟學人》鄭重地說。"實際上,是我們起草了託管書。"簡言之,皮爾委員會概括了當時的口頭和文件證據,結論是英國的領袖和新聞界接受了以"最終建立猶太國"為條件的託管。

⑥ 為何同是「病夫」,土耳其能把48萬英法協約國軍推下海,而滿清面對數萬八國聯軍卻不堪一擊

首先奧斯曼近代化比清朝早得多,洋務運動做得比清朝還要成功。其次奧斯曼帝國的地緣環境比較差,在繼承拜占庭帝國疆域的同時也繼承了其糟糕的地緣政治,甚至更糟。

因為沒幾年,沙俄被德國錘爆國內又遭遇十月革命。又幾年,英國最終被戰爭拖垮經濟已經開始無力維持殖民地秩序。最後只剩下希臘。

⑦ 二戰末期土耳其一招就降服了英國,它用的是什麼招數

二戰末期,軸心國集團敗局已定,許多手腳不幹凈的“中立國”惶惶不可終日,因為此時的美英等國打算對它們展開清算。在這個過程中,一度同德國走得很近的土耳其實在是按捺不住了。要知道,早在1942年夏,當隆美爾大軍在北非戰場上所向披靡時,土耳其甚至已暗中做好准備,接應德軍打開通向中東地區的通道。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土耳其瘋狂對美英示好,希望能爭取一個寬大處理時,英國方面給出的態度十分強硬,丘吉爾直言不諱:我們大英帝國再不濟,也不至於同土耳其這種毫無價值的小國結盟吧? 丘吉爾向來嘴毒,在大問題上手段也足夠狠,在美國沒有特殊關照的情況下,他的態度幾乎是判了土耳其死刑。其實,英國向來對土耳其沒啥好感,早在奧斯曼帝國末期,英國就是折騰這個“西方病夫”的排頭兵,瘋狂攫取利益的同時還死命地醜化土耳其人的形象。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奧斯曼帝國好歹還是個落魄的大國,如今的土耳其要地盤沒地盤,沒兵又沒錢,英國便更是看不上了。更要命的是,即便如此,土耳其還一度把英國嚇個半死。

1945年1月25日,土耳其《黎明報》在顯眼的位置發表了這樣一段文字:“土耳其認為,如果它摒棄英國的友誼和支持,它就將喪失它的獨立;但同樣,如果英國中斷了它同土耳其的緊密友好關系,它就將失去其在中東的地位……土耳其在1941~1942年曾堅如磐石般地在納粹的波濤中砥柱中流,從而拯救了敘利亞、埃及和伊拉克。今天,土耳其准備一如既往,以同樣堅強不屈的精神來抵抗目前威脅地中海地區的‘托洛茨基’運動。面臨這種危險,英國和土耳其必須同生死、共存亡。”這番話說得圓滑無比,同時卻又綿里藏針。首先,土耳其人自貶身價,把英國吹得天花亂墜,極大地誇贊大英帝國對二戰局勢的影響力;其次,土耳其堅決同軸心國集團劃清界限,給自己從泥潭中抽身而出提供了條件;最為重要的是,土耳其把蘇聯樹立成了英國新的敵人,而前者的態度很明確:要麼緊緊團結在英國周圍,大夥一塊對抗蘇聯,要麼乾脆自毀長城,聽天由命。

⑧ 二戰期間,土耳其為何一直保持中立,直至雅爾塔會議後才對德宣戰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土耳其直接站隊,被列強瓜分了。所以在土耳其不確定哪邊會可靠一點的時候是不敢再輕易站隊的。但是土耳其的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列強不會容忍土耳其這種模糊的態度,各方都在注意著土耳其,都想將土耳其拉到自己這一方。

但土耳其還在猶豫,直到實在不能再保持中立的時候,向德國宣戰,還趕在蘇聯前面。雖然蘇聯覺得土耳其很狡猾,但西方對土耳其比較寬容,土耳其最終倒向西方。

閱讀全文

與土耳其為什麼降服英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印尼旅遊要多少錢可以過海關 瀏覽:73
中國高鐵多少錢一架 瀏覽:600
義大利十年後回國有什麼發展 瀏覽:944
義大利情侶哪個視頻是真的嗎 瀏覽:814
旅遊完中國各大景點需多久 瀏覽:281
義大利位於什麼山脈以南地中海 瀏覽:224
印尼手機怎麼交費 瀏覽:616
印度的萬國是怎麼造的 瀏覽:865
印尼屬於什麼半島 瀏覽:224
伊朗紙幣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101
伊朗粉紅清真寺現在長什麼樣子 瀏覽:719
越南傢具廠多少錢 瀏覽:255
伊朗紅花喝了有什麼好處 瀏覽:207
伊朗為什麼要殺美國特工 瀏覽:18
給伊朗匯款一次最多能匯多少 瀏覽:810
如何轉變中國廚師 瀏覽:342
中國聯通wap是什麼意思 瀏覽:436
犯罪逃到越南怎麼辦簽證 瀏覽:124
伊朗玻璃瓶多少錢 瀏覽:142
印度什麼宗教多 瀏覽: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