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人數位列世界第幾
世界各國諾貝爾獲得者人數排行!
1、美國 377人
2、英國 130人
3、德國 108人
4、法國 69人
5、瑞典 31人
作為科學界的最高榮譽,諾貝爾獎自成立以來,每年都會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諾獎的頒發不止是一筆豐厚的獎金,同時代表的是獲獎相關領域的最高認可,諾貝爾獎設有物理、化學、生理與醫學以及和平五個獎項。
B. 諾貝爾獎獲得者有多少人
截止至2018年,總計908個次、27次授予團體榮獲。
其中有4位個人以及1個團體(聯合國難民署)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1個團體(紅十字會)曾三次獲得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
諾貝爾獎主要設置有以下6個獎項:
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
(其中,前五個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第六個獎項是1969年首次頒發)。
2015年10月,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
(諾貝爾獎)
C. 諾貝爾獎金是多少人民幣!
從2012年起,諾獎獎金由1000萬瑞典克朗縮水至800萬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0.7615人民幣元;800萬瑞典克朗=609.2萬人民幣。
獎金數額視諾貝爾基金會的收入而定。由於基金會所得純收入每年有所不同,因此每年的每項獎金數額也就各不相同。諾貝爾逝世後,遺產執行人在各國奔波了4年進行清算,發現諾貝爾向基金會提供的財產有3300多萬瑞典克朗,當時合920萬美元,因此每年的獎金都可以算是一筆「巨款」。
例如,1901年第一次頒獎時,每項獎金的數額約為15萬瑞典克朗,約合4.2萬美元。此後,由於在債券、股票、房地產等方面的投資獲利,諾貝爾基金不斷增值積累,其獎金金額也在逐年增長。
80年代之後,每項獎金的數額增加到100多萬瑞典克朗。到了90年代,每項獎金數額又有較大增長。例如,1993年每項獎金為670萬瑞典克朗,當年的這一數額約合84萬美元。
又如,1996年的每項獎金已增加到740萬瑞典克朗,當年的這一數額約合112萬美元。
諾獎獎金總體保持上升趨勢。但由於受經濟危機影響,從2012年起,諾獎獎金由1000萬瑞典克朗縮水至800萬瑞典克朗。
D. 諾貝爾獎金有多少錢,合多少人民幣
諾貝爾獎金有900萬克朗(約合人民幣740萬元)。
雖然諾貝爾的遺囑規定諾貝爾獎金的來源是諾貝爾遺產的利息,但是諾貝爾基金會將諾貝爾的遺產用於投資,所以豐厚的回報使得諾貝爾獎金連年上漲。
諾獎的獎金連年上漲:1991年為600萬瑞典克朗、1992年為650萬瑞典克朗、1993年為670萬瑞典克朗,2000年諾貝爾獎五大單項獎和諾貝爾經濟學獎達到了900萬瑞典克朗(100萬美元),遠遠超出了整個原始基金的名義價值,也大大超過了原始獎金的實際價值。
2001年諾貝爾獎百年華誕時,諾貝爾獎每項金額達到1000萬克朗(約合140萬美元),此後便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平左右。
預計今年諾貝爾獎純獎金支出將達63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4530萬元,這也是歷史上獎金最多的一次。
E. 英國有幾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
截止2019年5月份(2018年未頒獎,2019年未公布),一共11個,分別是:
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約翰·高爾斯華綏、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伯特蘭·羅素、溫斯頓·丘吉爾、埃利亞斯·卡內蒂、威廉·戈爾丁、維·蘇·奈保爾、哈羅德·品特、多麗絲·萊辛、石黑一雄。
1、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
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英國小說家、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營房謠》、《七海》,小說集《生命的阻力》和動物故事《叢林之書》等。
1907年吉卜林憑借作品《基姆》獲諾貝爾文學獎 ,當時年僅42歲,是至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獲獎理由:「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觀察入微、想像獨特、氣概雄渾、敘述卓越見長」。
2、約翰·高爾斯華綏
約翰·高爾斯華綏(John Galsworthy 1867-1933),英國小說家、劇作家。20世紀初期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
高爾斯華綏於1867年生倫敦,曾在牛津大學讀法律。1904年《法利賽人》出版,首次引起社會注意。30歲時發表處女作《天涯海角》。
1906年,高爾斯華綏完成長篇小說《有產業的人》,為他獲得傑出小說家聲譽。1932年榮膺該年度諾貝爾文學獎。1933年,約翰·高爾斯華綏逝世,享年66歲。
代表作品有《福爾賽世家》三部曲(《有產業的人》《騎虎》《出租》)和《現代喜劇》三部曲(《白猿》《銀匙》《天鵝曲》)。
3、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通稱T·S·艾略特),英國詩人、劇作家和文學批評家,詩歌現代派運動領袖。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
艾略特曾在哈佛大學學習哲學和比較文學,接觸過梵文和東方文化,對黑格爾派的哲學家頗感興趣,也曾受到法國象徵主義文學的影響。1914年,艾略特結識了美國詩人龐德。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來到英國,並定居倫敦,先後做過教師和銀行職員等。1922年發表的《荒原》為他贏得了國際聲譽,被評論界看作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一部詩作,被認為是英美現代詩歌的里程碑。
1927年,艾略特加入英國國籍。1943年結集出版的《四個四重奏》使他獲得了194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晚年致力於詩劇創作。1965年艾略特在倫敦逝世。
代表作品有《荒原》、《四個四重奏》等。
4、伯特蘭·羅素
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1970年),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
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羅素出身於曼摩茲郡一個貴族家庭。1890年考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後曾兩度在該校任教。1908年當選為皇家學會會員。195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並被授予英國嘉行勛章。
1967年組織了斯德哥爾摩戰爭罪犯審判法庭,譴責美國在越南的政策。1970年在威爾士的家中去世。
5、溫斯頓·丘吉爾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國政治家、歷史學家、畫家、演說家、作家、記者,出身於貴族家庭,父親倫道夫勛爵曾任英國財政大臣。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1874年生於英格蘭牛津郡伍德斯托克。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兩度出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領導英國人民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雅爾塔會議三巨頭」之一,戰後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揭開了美蘇冷戰的序幕。
他寫的《不需要的戰爭》獲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16卷、《英語民族史》24卷等。
丘吉爾是歷史上掌握英語單詞數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萬多),被美國雜志《人物》列為近百年來世界最有說服力的八大演說家之一,曾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諾貝爾文學獎
F. 諾貝爾獎哪個國家拿的最多
諾貝爾獎美國拿的最多。
根據獲獎時國籍與原國籍,截至2015年10月12日,各大洲下列國家出現最多的諾貝爾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1、美國327人
2、英國98 人
3、德國76 人
4、法國48 人
5、瑞典27人
6、日本27人
7、俄羅斯19人
8、瑞士17人
9、荷蘭14人
10、義大利14人
通過以上排名可知,美國得獎人數為327人,是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
據相關資料統計,截止2018年10月,按照諾貝爾獎得主數量(校友、教職工以及研究人員),世界前30名高校名單如下 :
1、哈佛大學:158人
2、劍橋大學:118人
3、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07人
4、芝加哥大學:98人
5、哥倫比亞大學:96人
6、麻省理工學院:93人
7、斯坦福大學:83人
8、加州理工學院:73人
9、牛津大學:69人
10、普林斯頓大學:65人
11、耶魯大學:61人
12、康奈爾大學:58人
13、柏林洪堡大學:55人
14、巴黎大學:50人
15、哥廷根大學:45人
16、慕尼黑大學:42人
17、哥本哈根大學:39人
18、(並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37人
18、(並列)紐約大學:37人
20、洛克菲勒大學:36人
21、賓夕法尼亞大學:35人
22、倫敦大學學院:34人
23、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32人
24、(並列)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30人
24、(並列)明尼蘇達大學:30人
26、(並列)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27人
26、(並列)海德堡大學:27人
28、(並列)曼徹斯特大學:25人
28、(並列)密歇根大學:25人
28、(並列)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25人
G. 英國大學究竟拿到過多少諾貝爾獎
劍橋大學89位,牛津大學57位,倫敦大學學院諾貝爾獎得主共27人,曼徹斯特大學諾貝爾獎得主共25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有25人獲得諾貝爾獎
H. 請問英國歷史上共有多少名諾貝爾獎將獲得者
共有97名英國人獲得諾貝爾獎,其中桑格獲得兩次(1958年和1980年)。
I. 英國有多少個諾貝爾獎得主
一共有十三個人。
1、1907年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1865~1936)英國小說家、詩人。
1907年作品《老虎!老虎!》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觀察入微、想像獨特、氣概雄渾、敘述卓越見長」。
2、1923年威廉·勃特勒·葉芝(1865~1939)愛爾蘭詩人、劇作家。
1923年作品《麗達與天鵝》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由於他那永遠充滿著靈感的詩,它們透過高度的藝術形式展現了整個民族的精神」。
3、1925年喬治·蕭伯納(1856~1950)愛爾蘭戲劇家。獲獎理由: 「由於他那些充滿理想主義及人情味的作品——它們那種激動性諷刺,常涵蘊著一種高度的詩意美」。
4、1932年約翰·高爾斯華綏(1867~1933)英國小說家、劇作家。
1932年作品《有產者》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為其描述的卓越藝術——這種藝術在《福爾賽世家》中達到高峰」。
5、1948年 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英美詩人、劇作家、批評家。
1948年作品《四個四重奏》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對於現代詩之先鋒性的卓越貢獻」。
6、1950年 亞瑟·威廉·羅素(1872~1970)英國數學家、哲學家。
1950年作品《哲學—數學—文學》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表彰他所寫的捍衛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種多樣意義重大的作品」。
7、1953年 溫斯頓·丘吉爾(1874~1965)英國政治家、歷史學家、傳記作家。曾任英國首相。
1952年作品《不需要的戰爭》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 「由於他在描述歷史與傳記方面的造詣,同時由於他那捍衛崇高的人的價值的光輝演說。」
8、1981年埃利亞斯·卡內蒂(1905~1994)英國德語作家。獲獎理由:「作品具有寬廣的視野、豐富的思想和藝術力量。」
9、1983年威廉·戈爾丁(1911~1994)英國作家。
1983年作品《蠅王·金字塔》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具有清晰的現實主義敘述技巧以及虛構故事的多樣性與普遍性,闡述了今日世界人類的狀況」。
10、1995年希尼(1939~)愛爾蘭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一位自然主義者之死》、《通向黑暗之門》、《在外過冬》、《北方》、《野外作業》、《苦路島》、《山楂燈》、《幻覺》等。
199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由於其作品洋溢著抒情之美,包容著深邃的倫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現實歷史的奇跡。」
11、2001年 維·蘇·奈保爾(1932~)印度裔英國作家。
200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其著作將極具洞察力的敘述與不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為一體,是驅策我們從扭曲的歷史中探尋真實的動力。」
12、2005年哈羅德·品特(1930~2008),猶太人。
英國劇作家,被評論界譽為蕭伯納之後英國最重要的劇作家。獲得200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13、2007年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1919— ),英國女作家,獲得200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