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和法國的軍費和中國相比,誰的軍費更高
2013年中、英、法三國國防預算分別為:
中國 1430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二;
英國 627億美元,全球排名第四;
法國 625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五;
綜合來說,中國的國防預算是比英法總和還多。
以上數據僅供參考。
B. 英國每年軍費那麼高,怎麼連個裝甲旅都養不起
軍費也沒有多高
而且英國本土已經有好幾個裝甲旅了..........
本土防禦外加軍隊海軍艦艇大規模退役和高新技術項目
英國軍費分配很吃緊的
C. 英國為什麼先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工業大國英國人為什麼能在海洋上稱霸
簡單來說以下:英國為什麼先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工業大國?政治前提,英國率先建立了君主立憲制,確保了社會的穩定
勞動力方面,圈地運動使大批農民失去土地,淪為雇傭工人
資本積累方面,對外的殖民擴張、掠奪,英國迅速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
市場條件,號稱日不落帝國,擁有廣闊的殖民地,擁有了廣闊的原料供應地,以及商品銷售市場
技術條件,英國工場手工業發達,並且日益發展,為工業革命積累了技術基礎 英國人為什麼能在海洋上稱霸?海洋對於英國來說意義重大 英國是一個島國 本土很小 所以它不得不極力發展海洋業來取得更大的利益 在很久以前英國就對海洋有著很大的控制 當時英國皇家更是鼓勵海盜的行為 正因為海洋的得失關繫到英國的核心利益,所以英國在工業時代一直控制著海上的霸權 反觀其他與英國爭霸海洋的國家:法國當時的重心是謀求歐洲本土的霸權而不是海外殖民地。 西班牙當時無敵艦隊已經衰落 荷蘭國小民弱,商船多餘戰艦,所以在與英國決戰時甚至征調了大量商船來湊數。
D. 第一次世界大戰,可謂是生靈塗炭,最終的結局又是什麼呢
據估計,戰爭中有1400萬人死亡,其中500萬人是非戰斗人員。此外,還有數百萬人在戰爭中受傷。這場戰爭也應對1918年至1919年的西班牙致命大流感負有一定責任,這場瘟疫造成5000萬人死亡。很多歐洲人認為大戰後的世界「倖存者在如山的白骨中穿行」,這樣的論調絕非聳人聽聞。
在一戰爆發前,美國欠英國4億英鎊國債,但是一戰結束之後,英國反而倒欠美國8.5億英鎊。可見一戰對英國經濟實力的巨大消耗。非但如此,英國還有一幫窮哥們。一戰的主要參戰國法國,俄國,還有後來反水的義大利,都叫嚷自己缺錢,英國作為老大哥,自然要打腫臉充胖子,借給他們錢。然而沙俄後來不復存在了,沙俄欠英國的7.5億英鎊竟然被拒絕歸還,把英國氣得不行。
E. 軍費開支英國和印度差不多,為何印度能買新裝備英國不夠用
我們打開近幾年的世界各國軍費開支情況會發現,在2017年的軍費開支中,英國排在第6為507億美元,印度排在第5為525億美元,兩者之間的軍費差距約為20億美元。
面對這樣的情況,印度唯一能做的就是買,在國際市場上購買自己想要的、能夠買到的武器,比如印度和法國達成了"陣風"購買合同,達到了單價2億美元的天價;印度和俄羅斯達成協議,購買俄羅斯的二手米格戰機等。
而反觀英國這就不一樣,英國為了自己建造"女王級"航母,提前退役了"無敵級"航母,還有封存了部分海軍艦艇,還將退役的兩棲攻擊艦賣給巴西,來補貼建航母。
F. 為什麼二戰中的英國這么弱
現在仔細想來,二戰時期的英國似乎沒有打過什麼像樣的仗。不列顛空戰中算是抗住了德國人,然而在北非被隆美爾一頓狠揍,後期在美國的強力支持下才打贏了阿拉曼戰役;在東南亞動不動就是投降,甚至慘到中國都要幫他派遣遠征軍;歐戰就更不行了,蒙哥馬利搞了個“市場花園”,然後被德國人揍得滿頭包。而一戰前的英國可是赫赫有名的“日不落帝國”,同時一戰結束後它瓜分的戰利品也是最多,德國的殖民地有百分之六七十都歸了英國人了,它怎麼就變成了二戰中的弱雞了呢?
與此同時,英國政府也並沒有聽取傳統工業之外的聲音,他們對於新興工業重視不足。甚至於為了保護傳統工業,英國政府不惜動用貿易保護來挽救那些生產效率低下的傳統工業,使得新興工業沒有機會成為經濟恢復的引擎。當英國人還在想方設法保護那些沒有競爭力的企業時,一場波及全世界的“經濟大蕭條”又給了英國人一記重拳。700萬英國人因此而失業,為了保護國內就業,英國又執行了更為嚴苛的貿易保護。
這惡性循環就這樣被建立了,為了保護就業,不能淘汰傳統的低競爭力企業;又因為傳統的低競爭力企業太多,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又引發了更強烈的貿易保護;這所謂的經濟恢復政策,也就更難執行了。
G. 壓垮英國皇家海軍的稻草,為何日不落帝國成了二流
其實在二戰之後,英國就走上了下坡路,這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曾經稱霸全球200多年,擊敗我西班牙的海軍。在全球五大洲擁有幾百個軍事基地,只不過這一切在二戰之後都成為了泡沫。截止到2016年英國軍費從580多億美元到現在的460多億美元,隨著軍費的不斷下降,英國海軍成為了被削減最厲害的軍隊。英國脫歐之後也就失去了歐洲強大的工業稅收,根本不能完成後來的軍隊改革。第3個原因是當初英國跟著美國在中亞地區發動了長達20多年的戰爭,不管是伊拉克,阿富汗,甚至現在的敘利亞戰爭。英國別看跑前跑後忙的不亦樂乎,但是並沒有賺到多少東西,把反而耗費掉了500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現如今英國的GDP已經從4萬億美元跌入到了2萬億美元,不管是在經濟還是軍事力量,都遠達不到法國和德國。如果他的海軍在一分為三的話,那麼真的要淪落成為二流國家。
H. 英國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為何現在一艘航母都養不起
英國曾經號稱是日不落帝國,就是因為當初英國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一天之內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有太陽照射在英國的領土和殖民地上。當初的英國不僅是海上霸主,還是世界霸主,誰能想到,當初呼風喚雨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到了今天居然走向了衰退。其中一個表現就是英國把自己的一艘航母賤賣給了巴西,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為什麼軍費會減少呢?還是因為英國的經濟不太景氣,而英國又在鬧脫離歐盟,對於英國財政部來說是雪上加霜。既然自己沒有能力對航母進行保養,那就不如賤賣了吧。於是英國就把這艘航母賣給了巴西,巴西可是非常高興的,撿了一個大便宜。這樣英國不但減少了開支,還獲得了一筆收入。
I. 英國軍費也有600多億,為什麼卻感覺
英國沒有戰斗機生產能力,從美國或法國購買戰機,一架戰斗機都要一個億左右,後期還要大量的投入去維護修理,買飛機花費遠比維護低,英國一艘航母的維護成本也很高,大概在30億人民幣左右,如果是一隻艦隊,那就更多了。
美國幾千個億投入,軍隊都在叫苦連天說經費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