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國人、德國人,是否真的窮到「裝」不起空調
英國人和德國人並不是因為窮才不裝的空調。而是覺得沒有必要,所以不裝這個空調,英國和德國的地理位置處於地中海,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溫度的年較差並不高,所以並不需要裝空調來維持基本生活調節溫度。只是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現高溫或者是非常低溫的情況。所以不願意裝空調。
最後想說的是,英國人和德國人,他們的冬季的平均溫度在一般在1.4度和零下7度之間,夏季平均溫度為18度至20度之間。試問夏天這個溫度還需要開空調嗎?不覺得有點多餘嗎,所以就會看到這兩個國家很少有人安裝空調,因為根本用不到,自然就沒有人用了,不是窮了。
② 我看書上說英國人失業有政府養著,不僅衣食無憂,而且生活優裕。
社會的福利制度很完善,而且社會的環境很高。民眾受教育水平普遍很高。所以,沒有工作在家靠政府救濟是很丟人的事。
這種情況既使有發生,多數情況下人們也希望有份工作來證明自己的社會價值。
以前有看過類似的報道,在那邊民眾素質與我國不同,社會環境與氛圍與我國也不同。不會出現大批人刻意的混吃等死的。
這也是為什麼歐洲國家對失業率上升非常擔憂的一個問題。因為失業率的上升會造成很多不自願在家裡呆著也無收入的人群,這會造成政府的負擔,也會影響社會穩定。
③ 英國人是不是算比較窮的比起美國人來說
英美等西方國家有個共性就是錢,很值錢!而人民幣很毛。
歐美國家的生活物品相當的便宜,即使昂貴的,在中國看來是奢侈品的,在歐美國家普通老百姓也能買得起。所以,有那麼二百美元,就可以在美國加拿大深海大龍蝦、藍腳蟹、雞、魚、肉、牛排的,很豐富的吃一個月。在中國看來很名牌的衣服、鞋在國外都很便宜,十幾塊、二十幾塊的衣服,但是在中國就是大品牌啦。通常花個二百塊錢,給一家三口,每人三、兩件衣服回來。
再加上,歐美國家的人,基本上是現金少,信用卡使用多。在美國,占人口的85%的中產階層,多數人從發工資到消費,從來就不會出現現金。你隨便指個普通人,讓他拿出1萬美元現金來,在美國,有幾個可以做到?
④ 數百萬英國人今冬或買不起食物、付不起供暖,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是因為英國的通貨膨脹問題非常嚴重,英國同時也存在能源短缺的危機,所以這個問題會導致很多英國的普通居民的生活質量嚴重降低。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當英國的通貨膨脹已經超過10%的時候,這個數據已經超過了英國的歷史記錄。在此之前,英國的很多商品的價格在不斷上漲,普通居民的生活成本也會因此而水漲船高。雖然英國是一個發達國家,英國當地的人均收入水平也非常好,因為英國當地的物價也非常高,所以人們的生活會非常容易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這個問題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直接化解。
與此同時,這個問題其實不僅發生在英國,很多歐洲國家也會出現和英國類似的經濟問題。對於那些收入水平相對比較低的普通人來說,他們的生活可能會在中長期非常困難。
⑤ 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平民的生活水平如何
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n era),前接喬治時代,後啟愛德華時代,被認為是英國工業革命和大英帝國的峰端。它的時限常被定義為1837年~1901年,即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的統治時期。亦有學者認為,應將通過改革法案(Reform Act 1832)的1832年視為一個新的文化時期的開端。
維多利亞時代被認為是英國工業革命的頂點時期,也是大英帝國經濟文化的全盛時期。
在維多利亞時代,財富的分配始終不均,貧富對比十分明顯。一方面,有貴族宮殿式的庄園生活;另一方面,則是農人破敗的茅屋草舍。一方面,是工廠主舒適的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則是失業工人絕望的生存掙扎。人們的生活水平相差太大,一個國家存在著天堂與地獄的鴻溝。這一時期英國著名的保守黨首相迪斯雷利曾把英國說成是一個「兩個民族」的國家,「當茅屋不舒服時,宮殿是不會安全的。」與之相對應的,是英國人引以為傲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府制度、文官制度、司法制度、議會選舉制度等,都與時代格格不入。應該說「光榮革命」後英國建立起的這些政治制度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不過時過境遷,到了工業革命時期,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結構的急劇變化,這套制度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成為強盛之中的一道不和諧的陰影。我們僅以議會選舉為例,1715年選民人口占人口總數的 47%,到1813年,則只佔25%了。1793年一個由輝格黨組成的團體「人民之友會」曾發表過一份報告,說英格蘭總共400多個議席中,佔一半以上的 256個議席是由11075個選民選出來的。選民人數少對於貴族最為有利,它能使貴族寡頭利用賄選來操縱選舉。這樣在18世紀,賄選風氣盛行,幾乎每一個議員都是靠花錢買進來的。議員花錢進議會,又必然指望政府再花錢收買他們。於是腐敗之風盛行於政界,這就是「腐敗的舊制度」。
⑥ 英國人一般的工作收入有多少英國人日常都吃什麼呢
統計數據顯示,超出九成的英國人月收入在4000元下列,普通人的月收入一般在2-3K元中間。實際上這一點和國內特別像,很多人覺得在國外月入過萬沒什麼問題,其實這是一種假象,假如你來三線及以下大城市,就能發現絕大多數人的收益都是在3-5K中間。
2、月工資類工作
時薪類工作很常見,可是許多英國人或是拿月工資,各種職業之間的差距非常大,並且同樣崗位依據工作特性,以及公司的差異,差別也同樣存在。
英國人天天用甜菜根熬湯,或是腌漬做為火鍋配菜,或在天熱的時候煮熟後切成塊拌在水果沙拉里。甜菜根有很高的營養成分,含有維C,纖維,葉酸片等。古時候英國的傳統診療方法中,甜菜根是治療血液病的主要葯品。在近現代,也是有研究發現,經常喝甜菜根汁能夠降低血壓。
羽衣甘藍菜是蔬菜水果中的營養之首,熱量低,營養全面。針對防癌抗癌、潤腸減肥瘦身、防止畸形嬰兒這些,都有一定作用。烹製得話,一般就直接水焯,或是剁碎做餃子餡兒,或是綽水拌沙拉吃,都能夠。也能加耗油蔥薑末炒海,就是它的枝幹比較硬,不太容易炒過。
。
⑦ 真正的英國人怎樣生活
英國人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場合穿著很正規,平時追求簡單、舒適的服飾。飲食式樣簡單,注重營養。
英國氣候溫和、濕潤,英國人很喜愛陽光。平時喜歡自己動手做家務,酷愛運動,喜歡外出旅遊度假。另外英國人非常愛好文化。
(7)英國人窮了會怎麼生活擴展閱讀:
基本的用餐禮儀
落座後,如果有餐巾,須將餐巾放置腿上,起身後,將餐巾留在餐位左側。要與桌子保持適當距離,盡量不把手肘放在餐桌上。
待每個人的餐點都上完之後,再開始用餐。用餐時,不要跨越別人去夠東西,也不要給別人夾菜;左叉右刀,不要揮舞刀叉;用餐間隙要把餐具放置於碗盤內,用餐完畢要放置在用餐區中心而不是桌面上。
喝湯時不要發出很大的聲響,餐具之間也盡量不要碰撞而發出聲音。還有一點,在餐廳點餐之後,千萬不要催促服務員: 「哎服務員,我的菜好了沒有?做了嗎?」一定要耐心等候,這是對餐廳工作人員的尊重。
⑧ 英國人窮嗎
反正窮人多,你去英國看看就知道了。就是他們基本沒有現金存款,你隨便大街上找40歲以下的,看看有誰有超過1萬英鎊(10萬人民幣)在賬戶上的?基本沒有。這個在中國無法想像。他們社會福利照顧到多的很多,比方醫療,教育等。稅收高,所以到手的現金不多,支付掉房貸,車貸等等就基本沒有了。你說英國人去買個2000鎊的包(2萬元),花200鎊去搓一頓(2000塊),英國人沒有聽說過的。反正就是他們的購買力遠遠低於中國,你去超市商店看看就知道了。不要看那些什麼金融數據,你看看那些來中國人的英國人能請你去吃飯嗎?不能。這在中國人自己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