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寮國留學生能在中國打臨時工嗎
這個是不允許的,因為學生過中國來是留學的簽證,是不允許工作的,除非他辦理的是工作簽證。就像我們去外國留學,也是不允許打工一樣的道理,被抓到的話一般都會留下不良記錄,嚴重的話可能會被遣返回國。像這種打臨時工的只能偷偷做,如果是學校實習的話就另外說了。
2.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哪裡 附准確地址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地址在重慶市江津區濱江新城南北大道1號,該校是一所由重慶市人民政府舉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校。
【辦學願景】
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素質為核心,以質量求發展、以特色創品牌」的辦學理念,秉承「礪苦謹信·惟精弘毅」的校訓,堅守「和諧敬業·求真務實」的校風、「德正學高·兼容並包」的教風、「立身篤行·見賢思齊」的學風,立足「以智能裝備製造業和信息技術產業為主體,以建築業和服務業為兩翼,堅持服務煤炭和地測行業的專業體系」的發展定位,致力於培養「開拓、務實、奮斗、奉獻」的復合式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基本概況】
學校設有礦業與環境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地質與測繪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財經與貿易學院、電氣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繼續教育學院9個二級教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基礎教學部、體育與國防教學部3個教學部,建有國家級重點專業8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有各類校內實訓基地(室)200個(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的專業實訓基地8個、實訓室21個),生產性實訓基地8個,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261個。圖書館藏紙質圖書91萬余冊,電子圖書36.9萬余冊,電子專業期刊近2萬種。建成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雲綜合平台,各種視頻、課件、虛擬實訓容量達10T,用戶達1.1萬人。
學校地處被譽為「帥鄉」之稱的重慶江津區,校園佔地面積13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36.62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4200餘人,成人及其他高等教育學生4000餘人,外國留學生60餘人。隨著高鐵江津北站和輕軌5號線濱江新城北站的開通,學校的交通條件將更加便捷通暢。
【辦學優勢】
師資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700餘人,其中教授(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75人(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6名),副教授(含高級工程師、高級會計師等)187人;博士45人;「雙師雙能」型教師410餘人;有380餘名行業企業技術專家、能工巧匠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學校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專家16人,重慶市市級教學團隊7個,重慶市市級專家65人。學校聘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教授擔任學校名譽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宋振騏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津生教授等16名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客座教授。
專業建設:學校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思想引領,注重培養學生職業精神、職業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開設有覆蓋智能裝備製造業、信息技術產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等產業的9個專業大類49個高職專業,與重慶師范大學、重慶科技學院聯合舉辦5個本科專業。學院所有專業與重慶6+1支柱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和江津五大產業集群高度對接。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保持高水平,2018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98.54%,比重慶市高職院校初次就業率平均值高出4.9個百分點。
產教融合:學校堅持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依託地方優勢產業,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學校被重慶市教委確定為整體向產教融合型深化的高校;積極推進「政行企校」五方共建平台和各類校地、校企合作平台建設,與市內外300餘家單位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組建了重慶測繪地理信息職業教育集團,開展集團化辦學;率先與中興通訊公司、新大陸集團聯合開展混合所有制辦學。
社會服務:學校以特色優勢、優質資源服務行業企業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建有重慶市高職院校首個院士工作站——「劉人懷院士工作站」;建有省部級工程研究(技術)中心、煤礦安全培訓中心、礦業工程應用技術推廣中心、現代教育應用技術推廣中心、重慶市煤礦安全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博士、教授企業工作站30餘個。學校是國家建設行業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礦業人才培養基地、重慶市信息技術軟體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和重慶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年均科研和技術服務項目金額超過1500萬元,年培訓達到2萬餘人次。
國際合作:學校發起成立了中泰職教聯盟,是中泰職教聯盟理事長單位,與泰國、馬來西亞、寮國、烏茲別克、白俄羅斯等近2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開展海外留學生培養和技術服務,現有全日制留學生60餘人。經國家教育部備案,與澳大利亞堪培門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合作舉辦中澳高等教育專科項目涉外會計專業(中澳班)。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高校建立了長期校際交流機制,在專業合作、課程認證、職業資格認證、教師培養、學生交流、學歷提升等方面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學校榮譽】
學校是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獲得全國教育系統、能源系統「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設『優秀』試點單位」全國煤炭教育「突出貢獻獎」「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50強」「2016全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50強」等榮譽稱號。獲得「重慶市職業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重慶市教育信息化先進單位」「重慶市文明單位」「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慶教育功勛特色高職院校」「重慶市大學生就業示範基地」「重慶市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
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了10萬余名專業人才,多數畢業生已成為企事業單位技術和管理骨幹,在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的大型煤炭企業中層以上技術和管理幹部中,我校畢業生佔70%以上,被譽為西南地區煤炭行業的「黃埔軍校」。
六十七載櫛風沐雨,工程職院人篳路藍縷;六十七載滄桑更迭,工程職院人孜孜以求。站在******的歷史新起點,工程職院人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等職業院校而努力奮斗。
3. 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在哪裡 附准確地址
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地址在四川省成都市犀浦泰山南街186號,該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直屬四川省教育廳,也是中國西南地區唯一獨立建制的紡織類高等學校。
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是四川省政府舉辦、直屬於四川省教育廳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前身為1939年創辦的國立中央技藝專科學校。現為國家示範(骨幹)高職院校、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2018年「亞太職業院校影響力50強」。
學校是文化旅遊部、教育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參與院校、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國家發改委「十三五」產教融合發展工程「智慧服裝實訓基地」項目建設院校、中國紡織服裝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四川省首批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四川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四川省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培養改革試點院校、四川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學校地處四川省成都市犀浦鎮,成灌高鐵、成都地鐵2號線可直達。學校校園面積616畝,分南、北苑兩個校區,北苑校區由原成都世界樂園改建而成。學校資產總值11.8億多元,圖書館有印刷型文獻81萬余冊、電子圖書20萬冊,教學、體育、活動設施完備。
育人文化
80年櫛風沐雨,學校形成了培養「工程師才能·技工身手」的育人傳統。學校秉承「服務紡織·服務社會·服務學生·服務人民」的辦學理念,形成了「敬業奉獻·民主和諧·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德修於正·學究於行」的校訓、「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范·勤·嚴·愛」的教風、「好學·善問·勤思·篤行」的學風,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教職工829人,其中教授、研究員等正高職稱43名,副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等副高職稱142名,講師、工程師、實驗師等中級職稱220名;國務院津貼獲得者2名、全國優秀教師3名、四川省勞動模範1名、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6名、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名、2018「天府*」天府名師1名,擔任國際會議組委委員、園區技術顧問及國際期刊編委7人,黃炎培職業教育「傑出教師獎」2人,省教學名師4名、省師德標兵2名、省級教學團隊4個。學校還特聘8名教授、26名國內專家為客座教授。
近三年,教師獲省級以上獎勵100餘項,榮獲2018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教育部高專英語教學優秀集體三等獎、第四屆中國外語微課大賽特等獎、全國高職專科思政理論課現場教學展示活動國家一等獎,參與信息化教學比賽、教師教學能力大賽獲得國家級二等獎5項,等等。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2012-2018年全國高職院校教師教學競賽狀態數據」排行中,我校位列第34位。
院部及專業
學校現有材料與環保學院、紡織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服裝學院等9個二級學院和基礎教學部、體育工作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等3個教學部,學校專業以工為主,以服務紡織服裝產業為特色,面向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主要涉及輕工紡織、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土木建築、能源動力與材料、財經商貿、文化藝術、藝術設計傳媒、旅遊等專業大類。
學校現有國家級重點專業5個,省級重點專業7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4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7門,省級創新創業示範課程3門。
科技創新
學校建有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紡織品生態染整實驗室、全國無水印染技術創新中心、染整技術研究所、蜀錦研究中心、蜀綉研究中心、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軟體測試中心、纖維材料創新中心、紡織行業(西南地區)技術經濟與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等科技和社會服務機構;學校引進行業大師,建成袁偉蜀綉技藝大師工作室、馬德坤蜀錦大師工作室、謝宗體服裝大師工作室、賈巴子則彝族服飾大師工作室,聘請近百名國內外行業專家組建協同育人專家庫,聘請60餘名企業技術能手擔任現代學徒制師傅,開展現代學徒制技能傳承和創新工作。
社會服務
學校聯合行業協會、企業、科研院所和中高職院校,整合優勢資源,謀求共贏發展,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2012年牽頭成立西南紡織服裝職業教育聯盟;2017年發起成立西南電梯產教聯盟、四川暖通空調職教聯盟,深化產教融合機制建設。
學校與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產業園區和企業等合作,成立技術研發中心、人力培訓中心、社會實踐基地、校外實訓基地等200餘個,實現教學、科研與生產的深度融合。學校與四川省的彭州家紡服裝園區、樂山土主紡織園區、宜賓屏山縣生物基紡織產業園區、雅安蘆山工業集中區、廣東省的新塘、佛山西樵紡織園區等園區開展產教融合;與雲南省的保山市,四川省的南充市、彭州市、色達縣、黑水縣等地方政府積極開展校地合作;與國際電梯行業巨頭芬蘭通力電梯公司聯合建成通力電梯西部培訓中心和電梯實訓基地,成立「通力班」;與京東物流成立「京東物流」訂單班;與華住酒店集團成立「華住酒店電商」訂單班;與江蘇華亞化纖公司成立「華亞英才班」;與浙江天聖控股集團設立「天聖獎學金」;與長樂恆申合纖科技有限公司設立「恆申獎學金」;與雷迪波爾時尚服飾有限公司聯合成立服裝學院、雷迪波爾國家工業設計中心(紡專)分中心;與廣東開平信迪印染廠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無水印染技術創新中心」、與青神華榕印染有限公司聯合成立「全國多組分纖維服裝面料染整技術研發中心」,與四川意龍印染有限公司聯合成立「全國時尚工裝面料技術研發中心」,與杭州漢邦化纖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新型纖維聯合研發中心」;與浙江桐廬橫村鎮合作成立「青蘋果工作室」。
國際化辦學
學校不斷擴大和深化職業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新加坡、韓國、寮國、印尼、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孟加拉、尼泊爾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台灣地區的40餘所院校和教育培訓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共同實施教師培訓、學生交換、學歷提升、聯合科研等交流與合作。
學校與衣索比亞巴哈達爾大學紡織與服裝科技院合作開展博士研究生培養;與印尼UGM大學開展教師聯合教學科研項目,開展中印英語教學體系比較研究;學校招收來自寮國、巴基斯坦、俄羅斯、迦納、孟加拉、塔吉克和烏茲別克等國家留學生160餘名。人才培養模式與質量得到多方認可。寮國南塔省教育廳先後多次表彰我校教師和教學。留學生在中國-東盟漢字聽寫大賽、外國人漢語演講比賽、中國-東盟首屆學生技能大賽等競賽中獲得團體一等獎、個人單項獎多個。
學校每年舉辦「一帶一路」國際文化藝術周,來自泰國、韓國、印尼、印度、迦納、馬來西亞、寮國、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衣索比亞等近20個國家的師生、藝術家來校共襄盛宴。2018年,學校牽頭成立「一帶一路」國際藝術教育聯盟,國內外72個高等教育機構、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和博物館加盟。2017年起,舉辦中英合作辦學項目(藝術設計)引進和利用英方優質師資、教學資源和國際標准,聯合培養具有國際化藝術設計人才。
學校緊跟產業轉移,為「一帶一路」國家的紡織服裝產業園區提供人才技術解決方案,為「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提供紡織服裝技術支持、員工培訓及培養本土化人才。學校與日本飯店協會合作,掛牌成立酒店實習基地;與寮國經濟特區管委會合作,在寮國磨丁經濟特區掛牌成立海外實訓基地;在柬埔寨萬盛印染洗水環保工業園成立「印染新技術開發中心」和「紡織服裝人力資源培訓與服務中心」,4位教師獲聘萬盛工業園技術專家。
育人成果
學校學生普遍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性和實踐動手能力。近三年,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獲得省級以上獎項700餘項,其中國家級獎項139項。
學生在2016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上榮獲3項國家級一等獎;在2017年和2018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連續2年獲得特等獎;在2018年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時裝技術賽項中入圍國家隊,奪得全國第9名;在2018年「挑戰杯-彩虹人生」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中,獲得國家級三等獎。
就業質量
學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連續被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人社廳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評為「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先進單位」。據獨立的第三方調查機構——麥可思(北京)數據有限公司、成都萊弗朗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萊弗朗研究院)對我校2010-2018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後跟蹤調查結果顯示:我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強,月收入提升幅度明顯;發展空間大(職位晉升比例高、次數多);認可情況好(就業現狀滿意度高、校友推薦度高)。
滄桑砥礪八十年,科學發展譜華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學校正緊緊圍繞黨和人民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新期待,牢牢抓住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我國由紡織服裝產業大國向紡織服裝產業強國跨越的重大歷史機遇,弘揚優良傳統,創新體制機制,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應用技術型高等院校。
4. 大學最熱門的專業有什麼
我認為目前大學比較熱門的專業有這些:
1、醫學類專業。現在醫生待遇福利好,工作穩定,醫生工作社會認可度高,因此家長非常期待孩子高考能選擇醫學類專業,這樣將來大學畢業後就業比較容易,可以從事醫生工作,受到人們尊敬。
2、經管類專業。經管類專業包括經濟學、金融學、工商管理等專業,一直都是高考和考研的熱門專業,每年財經類大學的高考錄取分都非常的高,家長們都非常期待自己的孩子報考經管類專業後,能大學畢業進入大企業工作,將來有朝一日成為企業高管。
圖片來源網路若侵權聯系刪除
5、民航管理專業薪資待遇好
近年來,我國民航業迅速發展,中國民航總局局長在全國民航工作會議上提出:到2020年,中國將再新增2600多架飛機,民航總局將投入超過5000億的資金用於機場建設。
而民航業卻存在著巨大的人才缺口,許多民營航空公司為此展開人才大戰,高薪挖角。國內主流航空公司優秀空乘人員平均年薪在幾十萬元人民幣,國外航空公司空乘人員的薪資水平更高。
5.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代碼是什麼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院校代碼是13640。院校代號是全國各高校錄取時為方便考生填報志願而加註的由數字組成的代號串,即院校代碼或學校代碼。院校代碼就如同是學校的一個身份證號,方便查詢學校信息。
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年富力強、熱心高等教育事業的師資隊伍。截至2022年,專任教師523人,兼職教師219人。專任教師中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175人,研究生學歷教師385人。近年來學校專任教師獲國家級科研立項1項,省部級科研立項45項,廳級科研立項228項,出版專著、教材52部,發表論文1192篇。獲得廣西區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項、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2項,全區本科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比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5項,廣西高校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一等獎2項。
創新創業
搭建了校企合作、創客空間、孵化基地、扶貧體系、文化展示五大協同育人協同創新平台,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專業課+創新創業課+素質拓展課」四位一體人才培養體系,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成效顯著,2018年以來,學生連續參加第四至第七屆全國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共獲得國賽銅牌2枚,自治區區賽金牌4枚,銀牌13枚,銅牌56枚。
校友
學校秉持「崇德尚學,勵志敦行」的校訓,培養一大批一專多能的應用型本科人才。20年來學校共為國家和地方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培養了24000多名急需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其中22500多人獲得學士學位,獲學位率為94%以上;有3200多名學生獲得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等各類獎助學金,有100多名學生獲得區級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的稱號,有20個班集體獲得廣西壯族自治區先進班級稱號。近年來,有330多名同學考取北京師范大學、中山大學、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法國馬賽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在奔赴祖國各地和社會各行各業的畢業生中,亦涌現出了一批年輕有為、成果顯著、富有潛力的校友。
特色專業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王牌專業有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旅遊管理、動畫、稅收學、烹飪與營養教育、漢語國際教育、印尼語、國際經濟與貿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
廣西一流本科專業: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旅遊管理、動畫、稅收學
2019年度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自治區級「特色專業及課程建設一體化」建設專業:烹飪與營養教育
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漢語國際教育、印尼語
6. 在寮國辦的駕駛證轉來中國不用實習嗎
境外駕駛證轉換國內駕駛證是沒有實習期的,但駕齡只能按地方車管所開始錄入的時間算起。
此外,實習期只限於以下情形:
1、機動車駕駛人初次申請機動車駕駛證和增加准駕車型後的12個月為實習期。
2、持有大型客車、牽引車、城市公交車、中型客車、大型貨車駕駛證的駕駛人在一年實習期內記6分以上但未達到12分的,實習期限延長一年。
3、持有大型客車、牽引車、城市公交車、中型客車、大型貨車駕駛證的駕駛人實習期結束後還未參加考試的,駕駛人將繼續接受實習期的監管。
7. 在中鐵三局本部裡面待了一年後工資是多少哦有哪些福利哦沒關系的話前景好不謝謝
1 你是在中鐵三局的總部?恩,那樣的話,還是可以的。一年之後可以評定初級職稱,工資應該是4000到5000左右吧,福利,一般國企有的它都會有,什麼書報費,生育費,七險一金,還有班車食堂等等,恩,此外,還要看你在那些部門,如果是工程技術部,或者質量部,那麼相對好一些,因為沒事就下去檢查,能夠有油水,但是你學的是語言專業,這種專業,似乎出國的概率比較大。
2 在施工單位,關系很重要,但是如果你是學習施工的,那麼,如果很牛逼,那麼升職也是很快的,但是,如果你是學習語言的,不好說,只能夠靠文職升,比較困難。
3 恩,兩年後,應該是6000左右了吧。我同學有在中鐵總部的,實習一個月6000,在中鐵二局的,一個月大概是60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