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知道牧民通常的的生活方式是什麼嗎
內蒙古的牧民一般吃他們養的羊和牛。 吃這些肉最容易而且最便宜, 但是他們不只吃這些肉。他們也有機會去買其他的肉和蔬菜。因為他們從很小的時候看他們的父母殺羊,他們很早就知道怎麼很快殺羊。 我們采訪的一個人說他十二三歲的時候第一次殺羊。他也說他父母教他怎麼騎馬,可是工作的時候不常騎馬。與其騎馬不如騎摩托車因為摩托車很有用:它可以很快地讓羊去草地,回圍場。摩托車就是「現代」的馬和牧羊犬。雖然內蒙古有狐狸和狼,可是這些動物不是個很大的問題因為牧民會開槍殺它們,所以它們吃不了羊和牛。 養羊 很貴。夏天的時候,羊吃牧民自己栽種的草, 可是冬天的時候,每隻羊都吃二百多塊錢的草。每隻羊吃的草也要差不多二十二到二十八畝地。有的時候,羊也吃牧民買的玉米和秣。養牛更貴因為它們更大,所以它們吃更多的草,要更多畝地。我們采訪的兩個牧民。一個不養牛因為太貴了。一個養牛,可是他養的牛沒有他養的羊多。內蒙古有很多種羊。有山羊和羊,可是這羊也有不同的用法。先有擠奶的山羊,然後有賣肉的山羊, 還有賣毛線的羊。不是每隻羊的羊毛都作成毛線。有特色的羊有很好的羊毛,所以不少牧民不養這樣的羊。我們采訪的那兩個牧民都不養賣毛線的羊。每年,一隻母羊生一隻小羊。這個小羊可以活差不多六年。六歲的羊的羊肉是最好吃的羊肉。 夏天賣的羊和冬天賣的羊不一樣。夏天的時候,牧民賣活的羊。如果他們殺他們的羊,肉不是最好吃的。冬天殺的羊肉更好吃因為冬天的時候,羊會喝冰水。這涼水讓羊肉更難嚼但是不會變質。所以冬天的時候,牧民常常賣殺的羊。 內蒙古牧民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年輕人。現在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多。牧民的孩子都上學校,而且要上大學。如果牧民的家太遠了,為了孩子上課孩子和母親會在城市住。孩子們可以上蒙語的課或者漢語的課。孩子們常常上漢語的課因為漢語的課會給他們更大的工作機會。上大學的年輕人不回家當牧民,他們在城市裡找工作,所以內蒙古的牧民越來越少。可是我們采訪的一個牧民不太擔心。他說考不上大學的年輕人足夠多
㈡ 養羊的技術
選羊之前得看羊的品 種,好品 種的種 羊,可以有很多的小羊,我現在養的是小尾寒羊的種 羊,現在已經有了不少的小羊,都非常的不錯,收 益很可觀,我養是小尾寒羊的種 羊,是在他們那裡選的,他們那裡的羊品 種有不少,都是好品 種的羊,種 羊和小羊都很便宜,你打算養羊的話,可以去他們那裡選些來養
他 們的秋 秋號 是 2 ④ 7 9 5 後四位 5 1 2 8
育肥期飼養管理:1 、第一階段(1 ~15 天)1-3 天:僅喂乾草。自由採食和飲水。注意:乾草以青乾草為宜,不用鍘短。3 ~7 天:逐步用日糧A 替代乾草,乾草逐漸變成混合粗料。注意:混合粗料指將乾草、玉米秸、地瓜秧、花生秧等混合鍘 短(3 ~5 厘米)。7 ~15 天:喂日糧A 。日喂量2 公斤/ 只,日喂2 次。自由飲水。日糧A 參考配方:玉米30% 、豆餅 5% 、乾草62% 、食鹽1% 、羊用添加劑1% 、骨粉1% 。2 、第二階段( 15 ~50 天)13 ~16 天:逐步由日糧A 變成日糧B 。16 ~50 天:喂日糧B 。先粗後精。自由飲水。混合精料日喂量0.2 公斤/ 只,日喂2 次(拌濕)。混合粗料日喂量1. 公斤/ 只,日喂2 次。日糧B 參考配方:混合精料為玉米65% 、麩皮13% 、豆餅(粕)10% 、優質花生秧粉10% 、食鹽1% 、添加劑1% 。打碎、混勻。混合粗料為玉米秸、地瓜秧、花生秧等。鍘短。注意:若喂青綠飼料時,應洗凈晾乾(水分要少),日喂量為每隻羊3 ~4 公斤。3 、第三階段(50 ~60 天)48 ~52 天:逐步由日糧B 過渡到日糧C 。注意:過渡期內主要是混合精料的變換;精飼料或青綠飼料正常飼喂即可。52 ~ 60 天:喂日糧C 混合精料,日喂量0.25 公斤/ 只。粗料不變。日糧C 參考混合精料配方:玉米91% 、麩皮5% 、骨粉2% 、食鹽1% 、添加劑1% 。注意:粗料採食量會因精料喂量增加而減少。夏季飲水應清潔,供給不間斷;冬季飲水應溫和為宜,3 次/ 日。3 、出欄普通山羊在22~30 公斤以上,雜交山羊在30~ 40公斤以上,綿羊40 ~50公斤 以上時,應及時出欄上市。
小尾寒羊是當前國內著名的優良綿羊品種,被譽為"超級羊"、"國寶",是我國重點發展和推廣的綿羊品種,是靠養殖致富的好項目。小尾寒羊優點很多,成熟早,幼母6個月開始配種;生長發育快,平均月增重7.5公斤-10公斤,母羔4月齡體重30-35公斤,公羔4月齡體重35-50公斤;產羔率高,每年2窩,每窩3-5羔;體型大,成年公羊身高1米,體重100公斤以上,最重達180公斤;屠宰率高,屠宰率52%,凈肉率40%;且性情溫順,耐粗飼,適應性強,各地均可飼養,深受廣大農牧民的歡迎。
1定時.定量.定質.定人。要按時餵羊,使羊形成條件反射,利於消化吸收。根據不同羊只,確定喂草量.料量:即能吃飽,又不浪費。要保證飼料的質量和花色品種:有條件的要按飼養標准配合日糧:飼養人員也要相對固定。
2草料.飲水要清潔,不喂霉變草料,飼草不能帶水,冬天飲用溫水。
3保持羊舍清潔.乾燥,做到冬暖夏涼,糞便要經常打掃。
4搞好春秋兩次防疫和經常性的驅蟲。
5搞好羊場平時的衛生.消毒工作,羊糞要堆積發酵處理後在使用。
6增加羊只運動,保持羊體衛生。 由於山羊養殖具有周期短、投資少、效益好的特點因此加快山羊養殖業的發展符合我國的國情。目前,我國廣大的農村和農場正面臨著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關鍵時刻,將山羊養殖業作為突破口,實行農牧結合,建設一個農牧結合生態體系,是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戰略措施。因此,在持續、穩定發展種植業的同時,發展高效節糧型的山羊養殖業,種植業為養羊業提供物質基礎(飼草、飼料),養羊業為種植業提供有機肥,彼此互為供求關系。農作物秸稈及農副產品的"過腹還田",是節糧型或生態型畜牧業的重要基礎。"秸稈養畜,過腹還田"可為農業提供大量的優質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改良土壤,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持續增長,從而實現農、牧良性循環。
一、建舍。羊舍應選擇在地勢高燥、向陽背風的地方,羊舍前留10—20平方米的飼養區,安裝固定飼槽和飲水器具。舍外要有排水溝,舍內要鋪竹墊子或水泥地。在冬季,寒冷地區要用塑料薄膜扣棚,可以提高羊舍溫度4—7℃,利於羊只生長。要輪換選用不同類型的消毒劑,如20%石灰乳、10%的漂白粉溶液等對羊舍、運動場、飼槽、飲水器皿、飼養工具及圈舍等定期進行消毒。
二、分舍。舍飼養羊應按照工廠化生產模式,把不同年齡、不同品種、不同體況的羊分舍飼養,設立專門的產房和羔羊舍、肉羊舍、母羊舍、公羊舍、病羊隔離舍等,並配以相應的飼養管理措施。
三、選種。因地制宜選擇體型大、生長快、繁殖率高、適應性強、肉質好、效益高的優良品種。父本的選擇首推南非波爾山羊,其次是我國的馬頭山羊;母本可選薩能奶山羊、河北白山羊等。
四、交配。定期從外地調換種公羊,給種用的公、母羊戴耳號和編制配種檔案,詳細記錄配種羊的編號、配種時間、配種方式和產羔情況,有計劃地控制公、母羊本交,避免羊近親繁殖引起的品種退化。
五、規模。養羊規模要適宜,可根據家庭現有耕地多少、飼草飼料數量、勞力及投入的資金數量等條件決定。一般以養能繁殖的母羊20隻左右為宜,年收入可達萬元。由於一家一戶恐怕一下子拿不出那麼多的錢,在剛開始養殖的時候不要貪圖規模,要不斷摸索總結養殖經驗,採取滾雪球的方式來發展。
六、密度。羊屬反芻動物,一天中要有較長時間用來採食飼草和反芻。所以,羊的圈舍中要有足夠的槽位和活動空間,每隻羊應有1。5—2。5平方米的活動場地。
七、飼料。羊是以吃粗料為主,精料為輔的牲畜。規模飼養最好是「種草養羊」,這樣一年四季均可吃上鮮青草。養羊戶應開辟青綠飼料專用地,人工種植紫花苜蓿、黑麥草等牧草。除夏、秋兩季飼喂青草外,青草秋季收割後還可以曬制青乾草或製成青貯飼料餵羊。也可種植玉米進行青貯,供羊只常年飼用。配製精飼料時除要有一定量的玉米外,還要按比例搭配豆粕、麩皮、魚粉、骨粉等蛋白質飼料。此外,若加入適量瘤胃代謝調節劑、尿素緩釋劑等復合飼料添加劑,效益更好。另外,規模養羊一定要有清潔的飲用水供羊飲用。
八、防病。群養山羊易發病,主要有羔羊痢疾、鏈球菌病、傳染性膿皰、線蟲、羊虱等。要貫徹「防重於治」的方針,還應做好重點疾病的預防接種和綜合防治工作。
九、管理。規模養羊要立足自繁自養,合理組群。若放牧,要劃區輪牧。並注意抓好刷拭、修蹄等管理工作。
十、去勢。用於育肥的羔羊,最好在出生後7—21天內去勢。此時去勢有利於提高肉的品質,並使之性情溫順,便於管理,快速育肥。
㈢ 如何養殖山羊
山羊的飼養主要有兩種方式即:放牧飼養、舍飼圈養兩種方式。放牧飼養可以節省草料、設備等費用、飼養成本低、但受氣候和季節的影響,尤其是冬季放牧是得不償失。提倡舍飼圈養、使羊能均衡發育,還能合理利用飼料,飼料利用率相對較高,易形成養殖規模,提高商品率。
【一般技術】
1.合理分解。種公羊50隻,育成公羊群200~300隻,成年母羊群200~250隻,育成母羊250~300隻為一組,羊群不宜過大,不便於管理。
2.訓練頭羊。羊群的合群性強,必須訓練頭羊,使羊群按牧民的意圖行事,便於管理。
3.及時啖鹽和飲水。要讓羊喝上衛生的流動水、防止飲用池塘不流動的死水、以免感染寄生蟲和病菌。同時要採取鹽磚等形式及時補充食鹽。
4.合理補飼。根據羊的需要,結合放牧情況要及時補充麩麥、棉籽餅、玉米等精料、並補充骨粉和維生素A等添加料,保證羊群有足夠的營養。
5.要多吃少運動。放牧遊走要慢,採食均勻,吃得要飽,防止過量的運動,減少體內消耗。
【圈養方式】
山羊的舍飼一般採取散放式,羊場和專業戶飼養的羊群都有專用的羊舍和運動場設有草架、飼槽和飲水器具,保證有充足的粗飼料和飲水,飼養原則
1.定時,定量,定質,定人。要按時餵羊,使羊形成條件反射,利於消化吸收。根據不同羊只,確定喂草量.料量:即能吃飽,又不浪費。要保證飼料的質量和花色品種:有條件的要按2.飼養標准配合日糧:飼養人員也要相對固定。
3.草料、飲水要清潔,不喂霉變草料,飼草不能帶水,冬天飲用溫水。
4.保持羊舍清潔、乾燥,做到冬暖夏涼,糞便要經常打掃。
5.搞好春秋兩次防疫和經常性的驅蟲。
6.搞好羊場平時的衛生、消毒工作,羊糞要堆積發酵處理後在使用。
7.增加羊只運動,保持羊體衛生。
由於山羊養殖具有周期短、投資少、效益好的特點,因此加快山羊養殖業的發展符合我國的國情。我國廣大的農村和農場正面臨著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關鍵時刻,將山羊養殖業作為突破口,實行農牧結合,建設一個農牧結合生態體系,是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戰略措施。因此,在持續、穩定發展種植業的同時,發展高效節糧型的山羊養殖業,種植業為養羊業提供物質基礎(飼草、飼料),養羊業為種植業提供有機肥,彼此互為供求關系。農作物秸稈及農副產品的"過腹還田",是節糧型或生態型畜牧業的重要基礎。"秸稈養畜,過腹還田"可為農業提供大量的優質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改良土壤,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持續增長,從而實現農、牧良性循環。
㈣ 英國早期圈地運動前的土地制度是什麼呀,是敞田制嗎,還有么有其他的呢。圈地運動後又是什麼土地制度呢
17世紀時,作為絕對私人所有權集中體現的土地私有權在英國已經出現,因為革命後的若干立法最終徹底廢除了騎士領有制,為土地的絕對私有掃除了最後一道屏障,土地的王位所有權或王權所有讓位於私人所有。隨著圈地運動的進行,公地制度最後被消滅,公地制度中未開發的廢置或缺位的所有權,以及村民份地的使用權變為了私人所有權。
㈤ 乳用山羊市場需求旺盛,乳用山羊養殖注意事項有什麼
現在,奶山羊養殖比較普遍,利潤豐厚,已經吸引了很多人進入奶山羊養殖行列,但是奶山羊養殖不應該盲目順從,要注意事情,但絕對要注意哦。奶山羊育種應注意的問題。
奶山羊育種應注意的問題,避免濕綿羊不規則滅菌和通風不良。如果不定期消毒,只會使綿羊患上普拉姆病、疥瘡、蹄腐病,傳染病也很難控制。避免輕松飼養奶山羊,許多牧民為了方便羊肉的設計,省去了麻煩,把整株草或稻草直接扔進羊圈裡餵食,甚至不添加濃縮物或礦物質、添加劑等。這不是正確的做法,因為這大大降低了奶山羊的產奶量和維生素的缺乏,以及抗病性。
避免飼養奶山羊以防流行病和蠕蟲,許多牧民認為抗病不及時,預防接種甚至沒有浪費資金,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傳播對養羊業來說是最大的,如果及時飼養綿羊,並對病羊進行預防接種,死亡率將大大提高。
㈥ 英國圈地運動究竟有多殘忍
英國的圈地行為有四種,其中圈劃牧場規模最大,被史學家稱為圈地運動。
一、地主是哪些人?
1、英國是封建制(不同於中國概念的封建制),中世紀,國王把地域分封給對國家有功的臣從,他們成為封建領主。領主再把領地分封屬員,形成小領主(庄園主)。貴族佔有土地最多,圈地主要是圈他們的地。
(註:歐洲的領主與領地居民都有權利和義務。居民納稅或交地租,領主承擔保護他們生命財產安全的責任。領地與領地之間的爭端引發戰斗,是貴族帶弟子參加戰斗。國家有難需要徵集兵源,是貴族及弟子帶馬匹和兵器出征。20世紀亦如此,電影《音樂之聲》和《魂斷藍橋》中,就是貴族參軍打仗,如要再一步徵集兵源,才輪到平民。貴族參軍保家衛國,連王子王孫都不能逃避)
2、農民擁有祖傳的「份田」(中世紀實行「敞田制」,內容之一是將土地公平分配,你得一塊肥田,搭一塊瘦田;得一塊近田,搭一塊遠田;得一塊乾地,搭一塊澇地。由於分配的田地劃成條狀,又叫條田)。「份田」在領主的領地內,不因領主分封而變更,領主也不得侵佔。因為份田是零碎的條田,不便耕作,通過數百年的土地置換買賣,有的農民擁有較多的條田,成為庄園主;有的農民條田不夠耕種,他們或去庄園主家做工,或租賃大地主的地耕種。
3、自由職業者與工匠擁有祖傳份田(條田),他們將份田出租。
以上的人均是擁有地權的地主,區別在於土地的多寡。在圈地運動中,他們有圈地者,也有被圈者。
4、農民及庄園主開墾領地內的荒地,原則上是領主的領地,由於開墾者投入勞力財力,開墾者自己享用墾地的果實。時代久了,漸漸含有私田的性質,但又沒有地契。這部分土地產權不明,容易產生沖突。
5、有能耐的農民租用較大片的土地,成為二地主。
6、佃農租賃地主的土地——他們或是擁有少量條田的農戶,或是農奴另外再租賃土地耕種(中世紀歐洲農奴不是中國概念的農奴,他們與主人之間是契約關系,雙方都有權利和義務)。
第5、第6種情況,農民的耕地雖沒產權,但有租賃權,可世世代代租賃下去。圈地必須廢除租賃關系,也容易引發沖突。
二、為什麼要圈地?
英國中世紀末期,隨著殖民擴張,海外貿易發展,毛紡製品需求量激增。養羊是產業鏈的上游,高峰時養羊剪毛的收益是其他農產品兩倍。利益的驅動,使得圈地越演越烈,形成規模化的運動——時間跨度從16世紀初到19世紀中期。
圈地在歐洲其他國家也發生過,如法國南方,圈地種葡萄釀酒。
三、圈地者與被圈者是哪些人?
被圈者是哪些人?
1、有土地權的貴族、農民、工匠、自由職業者,他們基本是「讓圈」——把地租賃給牧場主,極少有賣地的。因為行情見漲,圈地是個賣方市場,擁有土地者往往可以獲得有利於自己的租賃價格。
2、有土地租賃權的農民與小庄園主。
他們將喪失土地租賃權,通常是地主在契約期滿(多為一年的租約)前勸他們不再繼續租地,也有不講情面的地主勸說不通到期時斷然中止租賃契約。如果地主要收回租賃權,租賃者想繼續租賃的話,可以出跟牧場主一樣的價格保留租賃權。
由於租地耕種的農民絕大多數是弱勢方,他們很可能在圈地中喪失世代耕種的租賃土地。其出路:少部分人做牧場主的牧民;大部分人進工廠做工人;還有極少數人成為流民。
在整個圈地運動中,主要受損方是這些世代租賃土地的農民。
圈地者是哪些人?
1、世襲貴族、新貴族——英國宗教改革,國王沒收天主教會的產權地賜予對國家有貢獻的人士。他們本身就是大地主,自己圈自己的地:或把自己組織農奴耕種的地圈為草地,或協議中斷出租土地圈為草地。草地或由自己經營牧場,或出租給其他牧場主經營。在圈地的過程中,第三方可能在一開始就參與,也有後期介入的。
2、新生資產階級:有放棄傳統庄園經濟模式的新老貴族,有各行的資本家尤其是毛紡業資本家,有形成規模的牧場主。
3、因羊毛漲價收益頗豐的個體牧民,他們有餘資增加租賃土地圈作牧場養羊,這部分牧民有的成為大牧場主。
4、經營有方、頭腦靈活的農民,他們有餘資更有膽識增加租賃土地放棄耕種農作物而改為養羊。他們也有可能成為大牧場主。
說到這,我們基本可以判斷:圈地者與被圈者基本勢均力敵。這不等於就沒有弱勢方,弱勢方是佃農和農奴。佃農將喪失帶世襲性質的土地租賃權;農奴由於主人不再種植農作物只需少量牧民而與主人脫離依附關系。
四、圈地合不合法,有無矛盾沖突?
1、圈佔公共荒地
圈地是從公共荒地開始的,圈公共荒地自始至終是圈地的主項。
由於牧草對土壤的要求不高,有大量的公共荒地被圈。理論上講,公共荒地屬於領主,即使是領主圈公共荒地,也必須給受損方一定的補償——原因是公共荒地原先可以放養羊,你現在要圈養,擠壓了別人放牧的地盤。如果圈到了已經開墾並種植的荒地,圈地者必須與開墾耕種者協商,或置換一幅地,或予以補償。協商是一種合法的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方式,絕大部分公共荒地圈為牧場,得到和平解決。
但是,也有極少圈地者以勢壓人通過協議,或出現補償不到位的情況,這就很容易引發矛盾沖突。解決矛盾的途徑:一是上訴法庭;二是直接採用暴力。
有的領主禁止圈佔荒地圍欄成個人牧場,仍然採取古老的敞田制——即公共荒地和收割後的農田敞開供領地的任何人放牧。
2、圈有產權者的土地
這完全是一種市場化的行為,價高者得,誰肯出較高價錢,誰將獲取土地租賃權,用於養羊放牧。這種情況引發的矛盾沖突極少。
3、圈出租土地
佃農與農奴過去享有近乎世襲的該幅土地的租賃權。地主或第三方若要圈,多數通過協商勸說佃農不再續簽租地,適當地給予一些補償。佃農的態度因人因地因時均有不同:有的見做工的收益高過種地,自願放棄;有的經不起勸說,勉強同意放棄;有的受圈地者強勢緊逼,被迫放棄;有的不管怎樣協商,橫豎不同意放棄租賃權。
後一種情況最容易引發暴力沖突,圈地者協商不成,單方面解除「約定俗成」的續約權利,倘若農民賴著繼續耕種,使用暴力將他們驅趕。當然也有不再享有續約權的農民暴力報復圈地者。
五、羊吃人的情況到底有多嚴重?
1、政府扮演何種角度?
不論哪種圈地,政府均未參與。圈地者不可藉助王權和官權圈地,政府也不會做圈地者的後盾。由於國家不支持,圈地者不可能打著為了「英國的發展」的旗號,圈地是個人行為,不是政府行為。
然而,政府有過不作為。議會曾一度廢除國王頒布的反圈地法而引發圈地熱潮,但國王基本上採取反圈地的政策,頒布法律限制、遏制、直至最後禁止圈地。
2、貴族扮演何種角色?
出於政治需要的宣傳與教育,中國人對貴族缺乏客觀的評價,認為貴族代表落後、保守、殘暴,甚至反動。英國貴族是早期民主的推動者——因與本篇關系不大,不贅述。我們看英國的歷史資料及文學作品,對貴族大體抱有好感。這是因為,貴族佔有道德的優勢,寬厚仁慈(指群體而不指個別)。因此,盡管有貴族參與圈地,絕大部分貴族都能以服人的方式解決圈地引發的糾紛。
3、英國的法律對圈地的制約如何?
英國在中世紀逐步建立起普通法與衡平法體系。1215年英國貴族與國王簽訂的《大憲章》,這成為英國漸進式民主法治的基石。國王、貴族都不可凌駕於法律之上。英國的司法獨立有較悠久的歷史,以權代法,以權干預司法的情況很少。圈與被圈,出租與租賃都是按契約進行。即使地主單方面不再續簽租地,也沒有違法。至於圈地引發的暴力,不論施暴者是圈地方還是被圈方,都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
4、野蠻圈地普遍嗎?
三百年前,一群米波爾庄園的農民來首都倫敦「上訪」,向國王遞交控訴信:
「這個有權有勢的約翰·波米爾用欺騙、暴力佔有您的苦難臣民——我們的牧場,這些土地是我們世代所擁有的(基本上是租地,產權屬米波爾)。他把這些牧場和其它土地用籬笆圍上,作為自己所有。
「後來,這個約翰·米波爾又強行奪取了我們的住宅、田地、傢具和果園。有些房屋被訴毀,有些甚至被他派人放火燒掉,我們被強行驅逐出來。如果有誰不願意,波米爾就率領打手包圍他的家。這些人手持刀劍、木棒,氣勢洶洶,兇猛地打破他家的大門,毫不顧忌他的妻子兒女的號哭。約翰·波米爾為了圈佔我們的土地,不惜將我們投入監獄、毒打、致殘,甚至殺害,我們現在連生命都難保全。」
這是中國書籍和報刊反復引用的歷史資料,結果怎樣,均沒有提起。也沒明確的時間地點。
5、如何應對農民起義與流民犯罪?
由於圈地運動,1536和1537年,林肯郡和約克郡先後爆發農民起義。1549年又爆發凱德起義。
為何要暴動?農民不願離開耕種的土地,以暴力的形式反抗中止續約。一旦形成規模,可稱為農民起義。起義是一個帶光環的詞彙,因篇幅關系,在此不討論。
無情鎮壓不是辦法,政府採取打壓圈地的政策,先是出台反圈地法,後出台限一年內將所圈牧場復耕、耕者續租的法律。這項法律未得到較好的實施,原因有四:毛紡織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在議會反對此法;圈地受益方消極執行;已經在城市安家落戶的前佃農不願續租耕種;在當地做工的前佃戶發現收入高於耕種而不願棄工務農。從總體上講,法律在相當程度上抑制了圈地。此後反反復復,直到政府出台禁止圈地法。
相對英國的土地資源,英國的人口本來就不多。加上海外擴張,殖民地需要大量移民以及英國漸成世界工廠、世界經濟中心的現實,從理論上講,失地農民絲毫不必擔心就業——各行各業都急需人力,你如果想去倫敦安家,在貧民區建一個窩,找一份工作,全家就是倫敦某教區的人(沒有戶籍限制)。
那麼,失地農民中哪些人成了流民?
主要是好吃懶做的農民。他們原先與領主有很強的依附關系,我活得不如人家,領主不會看著我全家眼睜睜餓死凍死吧?我家受災受難,領主有義務幫助;我沒老婆,領主也得想辦法找一個醜女讓我湊合。這種人原先在庄園懶散慣了,適應不了工廠的嚴明紀律和高強度勞動,寧可四處打流。另外還有少數一時還沒找到適合於自己的工作,在流浪中尋找機會或觀望。
(真是吊詭,獲得自由身份的農奴絕大多數不願脫離依附關系。在俄國,激烈反對廢除農奴制的人,恰恰是被解放或即將解放的農奴)
流民乞討、偷搶,打家劫舍甚至殺人,數量多了還會引發小規模暴亂。
政府出台懲治流民法,規定在一定時間內(通常為一個月)沒有找到工作而流浪者,一經告發或抓獲,就要受到懲處。懲處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案,於是政府出台(1601年)濟貧法,規定各地教區開征濟貧稅,只要在教區居住一定年限並曾從事勞動的失業者,可領取救濟金。
政府採取限制圈地政策與濟民法律,雖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是杜絕了農民(包括流民)起義。
6、羊吃人究竟有多厲害?
根據以上事實,圈地運動不像某些國家宣揚的那麼恐怖。
羊吃人是誰說的,英國作家托馬斯·莫爾在《烏托邦》一書中寫道:「綿羊本來是很馴服的,所欲無多,現在它們卻變得很貪婪和兇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們要踏平我們的田野、住宅和城市。」
書的全名叫《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作者是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脫離社會現狀空談平等均產。莫爾認為自古到今,全球沒有理想社會。在他眼裡,圈地運動一無是處,罪惡滔天,羊要吃人。
圈地運動規模有多大,持續時間有多長?
以圈牧場為核心內容的圈地行為,從15世紀70年代至19世紀70年代,時間跨度為400年,英國約6成的農地被圈為養羊牧場,其中被圈的農地,公共荒地約佔7成,原有農耕地只佔3成。平均下來:每年約有0.15%的農地(包括公共荒地)被圈為牧場;每年約有0.045%的農耕地被圈為牧場。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教科書上的「圈地熱潮」、「圈地狂潮」、乃至「圈地運動」實有誇大熱度、規模與速度之嫌。當然,有的地區圈地較多,熱度較高,但從全國范圍來講,圈地基本是和平的、平緩的、有條不紊,甚至是冷冷清清的。
法律框架下的圈地,能混亂和殘酷到哪去?我們從自律這個角度講,相當數量的貴族對圈地是持排斥態度的,他們是保守勢力的中堅,堅持古老的自給型的庄園經濟。受利益驅動,有些貴族動心,嘗試圈地(主要是圈公共荒地),遭到領地居民的反對,貴族要麼收迴圈地打算,要麼繼續觀望,最後即使圈地,也是建立在各方自願的基礎上。還有一些庄園,佃農自願棄租,到收入高於耕種的工廠做工。既然如此,貴族圈地也就理所當然了。
㈦ 家庭養羊怎麼養
養羊的規模應適宜 養羊規模的大小,應根據農牧民家庭的綜合條件,包括家庭經濟狀況,現有勞動力多少以及耕地、草地、飼草飼料數量等情況來決定,
羊群的結構要安排及羔羊的飼養 羊群的結構合理是養羊業取得最大利潤的保證,這對長期從事養羊業的養羊戶極為重要。首先要確定當年的養羊頭數,使每年的出欄頭數等於或稍小於羔羊的成活數,根據這一原則得出成年母羊應占整個羊群的50%左右為佳,再據成年母羊以每年15%的比例淘汰,這就應有相應的後備母羊來補充,而且並不是所有的母羊都能成為後備母羊,所以母羊羔應佔20%左右。如果要擴大當年的群體規模,出欄數就應小於當年羔羊成活數。羊群結構比例適宜,有利於提高羊群周轉速度,有利於提高養羊生產的經濟效益,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合理利用飼料,降低飼料費用 有很多的養羊戶不注重飼料和營養是否全面,家裡有什麼就喂什麼或光靠放牧不補飼,羊營養不夠。放牧和補飼必須結合起來,要充分利用家裡的麥稈等製成秸稈微貯飼料或氨化飼料,提高飼料的利用。在夏秋季飼草豐盛時可以不補飼,延長放牧時間,盡量讓羊吃飽,冬春時則以補飼為主,粗飼料和精飼料的比例要合適,
㈧ 波爾山羊養殖的喂養很重要,養殖波爾山羊用什麼飼料喂養好
波爾山羊是羊肉市場上養殖最多、最主流的品種。綠色飼料是飼養波爾山羊不可缺少的飼料。對於有條件的地區,種植牧草養羊可以降低養殖成本,增加收入。另外,小尾寒羊在市場上的地位和波爾山羊一樣,那麼到底哪家好呢?波爾山羊養殖可種植的牧草種類很多,有紫花苜蓿、黑麥草、高粱、蘇丹草、白三葉等。這里詳細介紹幾種,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季節選擇合適的牧草。
全天飼喂波爾山羊的飼料量為體重(鮮草)的十分之一至十五分之一,或干物質制劑體重的2.5%至3%,青乾草和鮮草的量減少精料的量。飼喂精料時,以母羊體重60公斤計,每天飼喂精料0.4公斤,鮮草3-4公斤就足夠了。濃縮飼料可以使用蛋白質、能量飼料、微量元素、鈣粉、AD酸粉。配料的原則是蛋白質中的飼料不得超過20%。懷孕初期母羊不宜超過25%,微量元素要混合好,否則會引起蛋白質和微量元素中毒。波爾山羊精料的定量原則是:每天每隻育成羊增加0.05公斤,即每隻2月齡羔羊飼喂0.1公斤,每隻3月齡羔羊飼喂0.15公斤,每隻4月齡羔羊飼喂0.2公斤,以此類推。每隻羔羊最多不超過0.35公斤。在此基礎上,成年母羊的優秀個體提高20%左右。同時根據綠色貯藏飼料,以蛋白飼料為主,或以禾本科飼料為主,適當調整蛋白濃縮物。所有育成的波爾山羊和母羊都不能喂得太肥,波爾山羊選擇咸、甜、酸、苦的味道進行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