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在二戰中傷亡人數.
盟國軍隊傷亡人數:澳洲:23400; 巴西:943; 加拿大:37500; 中國:2050000; 法國和解放法國軍隊:210000; 義大利:17500(從1943年起); 紐西蘭:10000; 南非:6840; 蘇聯:13700000; 英國:264000; 美國:292000; 受襲擊國家軍隊傷亡人數:阿爾巴尼亞:20000; 比利時:12000; 保加利亞:1000(從1944年起); 捷克斯洛伐克:46000; 丹麥:1800; 芬蘭:82000; 衣索比亞:5000;
㈡ 鴉片戰爭英軍傷亡大概有多少
你好
第一次廈門之戰:1840年7月3日 清軍戰死9人,受傷16人.英軍無傷亡.
第一次定海之戰:1840年7月5日
清軍戰死13人,受傷13人,英軍無傷亡.其中清軍參戰兵力1540人,定海總兵張朝發受傷而亡,定海知縣姚懷祥自盡.
大角 沙角之戰:1841年1月7日
英軍採用正面炮擊,陸軍側麵包抄戰術,清軍戰死277人,重傷而死5人,受傷462人,英軍受傷38人,副將陳連升,佐領裕隆(滿族)戰死.
虎門之戰:清軍總兵力11000名,清軍250人戰死,100餘人受傷,總兵關天培戰死,游擊麥廷章亦亡.英軍5人受傷.
廣州內河之戰,1841年2月27日--1841年3月18日,其中烏涌之戰清軍參戰兵力1600人,總兵祥福(滿族)以下446人陣亡,英軍共受傷8人.
廣州之戰:1841年5月18日--5月25日
清軍總兵力20000人(用於進攻力量不多),清軍數座炮台被毀,戰船43隻,火筏32隻被擊毀,英軍死亡9人,受傷68人.
三元里之戰:1841年5月29日--1841年5月31日 英軍死亡5--7人,受傷23--42人.
第二次廈門之戰,清軍總兵力5680人,1841年8月26日,清軍陣亡40餘人(廈門島南岸)和33人(鼓浪嶼)受傷37人(士兵因石壁堅固傷亡較小),總兵江繼芸,副將凌志(滿族)戰死.英軍戰死
1人,受傷16人.
第二次定海之戰:清軍總兵力5600人,1841年10月1日,清軍總兵葛雲飛 鄭國鴻(回族)
王錫朋戰死.英軍戰死2人,受傷27人.
鎮海之戰:清軍總兵力4000人,1841年10月9日,清總督裕謙投水而死,損失以百計,英軍傷亡數字有兩說,一說戰死16人,傷數人,另一說英軍戰死3人,受傷16人.清軍總兵謝朝恩也戰死.
浙東反攻之戰:1842年3月10日--3月17日,清軍總兵力31000人,但用於進攻的兵力不多.寧波方向,英軍陣亡1人,鎮海方向無傷亡.3月15日,英軍進攻慈溪,清軍將領朱貴,伊星阿(滿族)戰死,英軍戰死3人,受傷一說22人,另一說15人,清軍共戰死340餘人,雇勇200餘,受傷200名.
乍浦之戰:1842年5月18日,清軍總兵力7000人,英軍在天尊廟傷亡最重,陸軍中校湯林森以下9人陣亡,55人受傷.清軍副都統長喜(滿族),佐領隆福(滿族)戰死,清軍八旗兵陣亡273名,殉難7名,因傷身故6名,失蹤1名.
吳淞之戰:清軍總兵力4700名,1842年6月8日,提督陳化成以下88人陣亡,英軍戰死2人,受傷25人.
鎮江之戰:清軍八旗兵1600人,綠營兵2700人,英軍增派援軍,共計20000人,1842年7月21日--22日,為英軍傷亡最為慘重的一役,死亡39人,130人受傷,失蹤3人.清軍傷亡如下表:
部別 戰死 受傷 失蹤
京口八旗 170 161 24
青州八旗 55 65 24
鎮江綠營 3 6 17
湖北綠營 7 8 3
四川綠營 3
河南綠營 1 1
江西綠營 23
㈢ 馬來戰役中英軍有多水,為何十三萬人被俘虜了呢
馬來戰役爆發了。在馬來戰役中,英軍被日軍打敗,逃到了新加坡。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部,是英國在東南亞最重要的堡壘。在新加坡幾十年的苦心經營中,英國花費了大量資金修建了一座堅固的防禦工事,當時被稱為東方最堅固的海上堡壘。當時,有13萬英軍藏匿在新加坡,但面對4萬日軍的襲擊,英軍居然迅速投降了,這不得不令人驚訝。
回顧馬來之戰,就英國而言,它不應該輸得如此慘烈。然而,日本軍隊選擇的襲擊時間確實讓英國感到尷尬。當時,法國戰敗,美國沒有參加戰爭。英國被強大的德國軍隊打敗了。主力集中在歐洲戰場,因此沒有力量加強馬來亞的防禦。而且士兵都是殖民地的人,戰鬥力不強,這也是導致失敗的原因之一。
㈣ 世界各國士兵再二戰中傷亡的數字是多少
二戰各國傷亡人數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浩劫。英法意等國傷亡人數比上次大戰少,但其他國家多的驚人。
中國戰後初步統計傷亡2100萬,其中死亡1000萬,波蘭死亡了500多萬,其中絕大多數是平民,然而,蘇聯承受了最大的生命損失,在民族心理上留下了永遠難以抹去的陰影。戰後初步統計的數字,二戰人類共付出了2000萬蘇聯人,1000萬中國人,500萬德國人,230萬日本人,40萬美國人,26萬英國人,16萬義大利人的生命。
1995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日,一些國家公布了新的傷亡情況(死亡人數)如下
蘇聯2700萬(傷亡累計6000萬)
中國1800萬(傷亡累計3500萬)
德國 680萬(軍人470萬,其中在蘇德戰場死亡350萬)
日本234萬(軍人185萬,其中在中國戰場死亡45萬,在太平洋戰場死亡129萬,另有8.3萬被蘇聯紅軍擊斃)
英國及其他不列顛國家 45萬
美國 40萬(全部是軍人)
波蘭 630萬(基本上都是平民,其中300萬是猶太人)
南斯拉夫,170萬
法國81萬(36萬平民)
義大利 16萬
羅馬尼亞 37萬
㈤ 二戰時期諾曼底登陸,當時到底傷亡了多少人
都知道,諾曼底登陸戰是二戰後期英美聯軍在法國北部諾曼底半島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登陸戰役。這次登陸戰的勝利意義重大,盟軍不僅開辟了歐洲戰場,還進一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時間。
其實,每一場戰爭都是殘酷的,不管是哪一方戰後的損失與傷亡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國家之間不得輕易發生沖突,更不得輕易發生戰爭。只有這樣,才能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創造一個美好未來。
㈥ 蘇聯,美國,英國,德國,日在二戰中總共死多少人
二戰總共傷亡2000萬人左右
蘇聯死亡人數排名第一,是2050萬人(一說2680萬人),當時蘇聯人口是2億人,其中被德軍俘虜的蘇聯紅軍中,有575萬人死於戰俘營,蘇聯紅軍一共死亡890萬人,加上民兵有1400萬人。
美國是流血最少但是獲利最大的,太平洋戰場死傷5萬人左右,歐洲戰場死傷不詳,這個數字到今天都沒有公布,但是超過40萬人,畢竟德國人不是日本矮子。
英國死亡40萬人(一說44萬人)其中軍人38萬人(一說41萬人),僅僅是1943年,就有18萬英國陸軍死於德國人的轟炸下。
德國二戰死亡約800萬人,其中軍人約600萬,其餘平民。其中死於西線和北非約有50萬,其餘死於東線蘇德戰場,還有一批6萬人的戰俘,德國人說是失蹤,蘇聯人說是已被遣散,但是他們一直拿不出證據,估計是被蘇聯人殺了。
日本二戰死亡人數近300萬,其中士兵死亡約190萬(日本歷史教科書上寫185萬),其中在中國戰場死亡人數約44萬(我們現在教科書上寫的135萬是胡扯,因為多出來的都是TMD漢奸。);在東南亞被英軍、中國入緬遠征軍(消滅日軍1萬還多)、游擊隊殺死約18萬;在蘇日戰場死亡10萬餘人;在太平洋與美軍戰斗中死亡約120萬;志願人員、童子軍死於戰爭近40萬;平民被美軍原子彈、炸彈炸死人數約在55萬人以上。(要知道倆原子彈扔下去就有20多萬日本人見了天照大神。)
㈦ 二戰各國死亡人數是多少
蘇聯:2680萬
中國:1800萬
德國:800萬
波蘭:650萬
日本:290萬
南斯拉夫:170萬
美國:38萬
英國:40萬
義大利:20萬
法國:30萬
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意志第三帝國總理,納粹黨掌握國家政權,阿道夫·希特勒違反《凡爾賽和約》20年停戰的協議,開始秘密武裝德意志第三帝國。
法西斯獨裁:
1922年10月,義大利王國國王任命墨索里尼擔任義大利王國總理,法西斯專政在義大利王國開始建立。
西方國家大蕭條所帶來的動亂,使法西斯主義惡性發展。納粹黨迅速膨脹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第一大黨。
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意志第三帝國上台,2月製造國會縱火案,3月通過《授權法》,繼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籠,至次年8月頒布《國家元首法》,對國家生活進行了全面改組,建立起集權統治的法西斯體制,並且加緊擴軍備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二戰
㈧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具體傷亡人數
按照英方的統計,英軍在鴉片戰爭歷次作戰中傷亡人數為:1840年7月5日第一次定海之戰,無傷亡;1841年1月7日至2月26日虎門之戰,傷43人;1841年5月21日至25日廣州之戰,死9人,傷68人;1841年8月26日廈門之戰,死1人,傷16人;
具體參考:
http://html.laoman.com/globbs/board42/topic2731.htm
㈨ 反法西斯戰爭各國傷亡人數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軍隊傷亡情況
1、澳大利亞傷亡人數為23,400;
2、加拿大傷亡人數為37,500;
3、中國傷亡人數為2,050,000;
4、南非傷亡人數為6,840;
5、紐西蘭傷亡人數為10,000;
6、法國和解放法國隊伍傷亡人數為210,000;
7、美國傷亡人數為292,000;
8、英國傷亡人數為264,000;
9、巴西傷亡人數為943;
二、受襲擊國家傷亡人數
1、阿爾巴尼亞傷亡人數為20,000;
2、比利時傷亡人數為12,000;
3、保加利亞傷亡人數為1,000;
4、捷克斯洛伐克傷亡人數為46,000;
5、丹麥傷亡人數為1,800;
6、芬蘭傷亡人數為82,000;
7、衣索比亞傷亡人數為5,000;
8、希臘傷亡人數為88,300;
9、印度傷亡人數為24,300;
10、盧森堡傷亡人數為4,000;
11、菲律賓傷亡人數為27,000;
12、挪威傷亡人數為3,000;
13、荷蘭傷亡人數為7,900;
14、波蘭傷亡人數為123,000;
15、南斯拉夫傷亡人數為300,000;
16、羅馬尼亞(從1944年起)傷亡人數為5,000;
17、蒙古傷亡人數為3,000;
三、軸心國傷亡人數
1、保加利亞(到1944年)傷亡人數為9,000;
2、匈牙利傷亡人數為200,000;
3、日本傷亡人數為1,850,000以上;
4、羅馬尼亞(至1944年)傷亡人數為290,000。
四、平民傷亡人數
1、阿爾巴尼亞傷亡人數為10,000;
2、奧地利傷亡人數為125,000;
3、比利時傷亡人數為76,000;
4、保加利亞傷亡人數為10,000;
5、中國傷亡人數為17,000,000以上;
6、捷克斯洛伐克傷亡人數為294,000;
7、丹麥傷亡人數為2,000;
8、衣索比亞傷亡人數為5,000;
9、芬蘭傷亡人數為2,000;
10、法國傷亡人數為350,000;
11、希臘傷亡人數為325,000;
12、匈牙利傷亡人數為290,000;
13、印度傷亡人數為25,000;
14、羅馬尼亞傷亡人數為200,000;
15、波蘭傷亡人數為5,680,000;
16、菲律賓傷亡人數為91,000;
17、挪威傷亡人數為7,000;
18、荷蘭傷亡人數為200,000;
19、南斯拉夫傷亡人數為1,200,000;
20、美國傷亡人數為6,000;
21、英國傷亡人數為92,700;
22、蘇聯傷亡人數為17,400,000以上;
23、日本傷亡人數為672,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飢饉、缺醫少葯、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
在這7000萬人中蘇聯佔2660萬(1941年-1945年,軍人佔35%,蘇聯方面因戰爭造成的傷病人數也是及其巨大的,僅在冊軍人的傷病累計數便高達1830多萬人次),中國約佔1800萬人。
7000萬人按死因可分為三類:一是死亡的軍人;二是死於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三是死於戰爭相關原因的人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軍人死亡人數合計約有1800多萬(不含死亡的俘虜);死於交戰各方刻意殺戮的平民和戰俘大概也有1800多萬(其中80%以上死於納粹德意志第三帝國之手);而死於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飢饉、缺醫少葯、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等的人數則在1500-3000多萬。
軍隊在戰爭中的損失(減員)一般由死亡、傷病、被俘、失蹤等幾部分構成,而軍人的死亡又包括陣亡、因傷致死、其它原因致死等成分。
另外,軍隊所處的戰爭態勢不同,其損失的構成便有極大差別,以蘇德戰爭期間的蘇軍為例,蘇軍的歷年月均損失為:1941年71萬,1942年61.4萬,1943年65.5萬,1944年57.3萬,1945年70萬,相差並不太大,損失最慘的1941年與損失最輕微的1944年之比不過為1.24倍。
但其歷年損失中死、傷、俘構成比例卻有天壤之別,其1941年死亡及被俘失蹤人員月平均為49.6萬,1942年為27.1萬,1943年19.2萬,1944年14.7萬,1945年18.6萬,其高低之差達3.37倍以上。
一般來說,處於進攻的一方其傷員所佔比例較大,而敗退的一方,由於其傷員無法及時撤出,或最終成為俘虜,或因得不到有效醫治而死亡,因此敗退的一方其損失中死亡、被俘人員所佔的比例一般都較大。
其中又尤以被合圍的部隊最為典型,如被合圍在斯大林格勒的28萬德軍,除了3萬多傷員空運出圍外,剩下的就非死即俘了。日本在太平洋戰場所遇也有類與此,一個個的島嶼成了已喪失制海權的日軍的死亡陷阱,死亡成了絕大部分守島日軍的歸宿。
㈩ 索姆河戰役屠戮英法德近130萬人,為何英軍一天就死傷6萬人呢
英軍死傷六萬人的主要是因為英國在100年前是一個海洋大國,專注於海軍裝備,而不重視陸軍裝備的技術。因此,對機槍的重要性認識不深,認為沒有必要。當然,它會因為機槍而蒙受損失!雖然他首先發明了坦克。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坦克是幾個主戰國家中最搞笑的。相反,法國、德國和蘇聯這三個大陸國家的坦克技術處於領先地位!
7月1日清晨,英國軍隊開始大規模的集體推進。他們步調一致,行動遲緩,沒有意識到死亡即將來臨。此時,德軍從掩體隧道爬出,在防禦陣地上架設了機槍。他們扣動扳機,馬克沁重型機槍射出耀眼的火焰和密集的子彈。組建的英國士兵在沖鋒途中被德國火網「割麥子」似的擊斃。僅在進攻的第一天,英國軍隊就損失了近6萬人。這並不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而是無數人在鐵絲網、地雷和機槍下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