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的大選從什麼時候開始

英國的大選從什麼時候開始

發布時間:2022-08-28 18:36:50

A. 英國工黨大選時間戈登布朗時間

2010年5月6日

2010年是英國的大選年。新年伊始,英國各主要黨派陸續公布了大選的有關綱領政策,為大選造勢。英國各界也就這些政策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一時間,選戰氣氛撲面而來。

英國最大的反對黨保守黨領導人卡梅倫2日發表了新年演講,強調要在經濟、社會和政治領域進行變革。他說,新的一年是需要變革的一年,需要通過變革使國家重新站起來。不能再延續現在這種不負責任的經濟政策,導致經濟大起大落,影響經濟復甦。4日,卡梅倫公布了保守黨競選宣言中的第一部分,也就是「國民健康服務」方面的20點政策主張。這是保守黨此次競選綱領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卡梅倫甚至把保守黨稱為「國民健康服務黨」。他說,21世紀英國的醫療不公平現象和維多利亞時代一樣嚴重,這是當令英國最不公正、最不公平、最令人吃驚的現象。保守黨將引進「健康首選目標」,把醫療資源投向全國最貧困地區。而在婦女健康領域進行的改革將能滿足母親的各種需求。卡梅倫同時承諾說,他不會削減國民健康服務的預算額度。

作為執政黨,英國工黨一直在民調中落後於保守黨。布朗首相3日表示,要像一名戰士一樣寸土必爭。布朗稱,工黨是唯一能把英國帶出衰退走向增長的政黨。工黨首先把競選的重點放在了教育領域。布朗會同兒童大臣保爾斯一起宣布,從2011年9月起,6至7歲處於關鍵階段的小學生如果在認字算數方面遇到困難,會享受到額外的幫助。布朗說,他將繼續提高在幼教領域、特別是數學和外語教學方面的標准,幫助孩子們在學校獲得成功,學到使他們將來能找到好工作的技能。而這一點對於經濟重新開始實現增長的國家同樣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工黨對保守黨在工黨傳統領域「國民健康服務」方面做出的承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批評。財政大臣達林4日發表了一份150頁的報告,對保守黨的有關計劃進行了詳細分析。他說,根據保守黨近兩年陸續做出、並在近幾個月里不斷重復的承諾和財政部的成本分析,其財政預算總額將達到450億英鎊,而他們只能籌集到四分之一款項110億英鎊,這樣就存在著一個340億英鎊的缺口,虧空的地方只能靠違背競選諾言,提高稅收或更大幅度地減少公共開支來實現。達林指責保守黨企圖用欺騙的手法贏得大選。對於這一指責,卡梅倫稱工黨的分析報告從頭到尾都是垃圾,保守黨在執政意圖方面一直非常誠實坦率,非常了解國家所能承受的預算規模以及削減開支的必要。保守黨在上台後將降低遺產稅徵收水平,並為已婚夫婦提供更高免稅額度。

對於工黨和保守黨的互相攻擊,英國第三大黨自由民主黨領導人克雷格認為,現在這兩個黨已經變得十分相似了,都未能提出改善國家金融狀況令人信服的計劃,都不敢在解決公共財政問題,引領國家走出衰退,建設一個更為公平的英國等問題上直面選民。克雷格稱,隨著競選陣勢的展開,越來越多的選民將會投自由民主黨一票。

最新民調結果顯示,保守黨的支持率為40%,工黨為28%。英國大選定於6月舉行,但也有推測說,布朗可能會提前到5月6日舉行大選。從現在到大選舉行的這段日子,將是各黨大力宣傳自己的綱領,爭取選民的關鍵時段。各黨間的選戰將會更加激烈地展開。

B. 英國的首相選舉流程

英國首相是不直接選舉的,一般情況下國會下議院的多數黨黨魁或執政聯盟的首領自動成為首相人選,人選經國王/女王任命後正式成為首相。

英國大選的基本制度是簡單多數選舉制,即根據一黨所佔有的議員數量。如果一黨擁有絕對多數的議員,則此黨將組成下屆政府,該黨黨魁則成為首相。如果沒有任何黨派擁有絕對多數席位,則合計擁有絕對多數席位的兩個或多個政黨將組成聯合政府,基本上其中最大黨黨魁將成為首相,也可能是單獨一黨成立政府,並通過與其他黨派非正式的聯盟和協議而得以延續。

(2)英國的大選從什麼時候開始擴展閱讀:

按照慣例,議會大選後,即由英王召見多數黨領袖,任命其為首相並授權組閣。首相從本黨議員中提出閣員名單 ,請英王任命。大臣分閣員大臣和非閣員大臣。參加內閣的閣員大臣只是政府中的部分大臣,閣員人數由首相確定,組成人數經常變動。

參加內閣的除首相外,通常有外交、國防 、財政、內政等重要部門的大臣,不擔負某一具體部門首長的大法官、樞密院院長、掌璽大臣,主管地區事務的蘇格蘭事務大臣、威爾士事務大臣、北愛爾蘭事務大臣。內閣會議之前,首相有時就重要政策方針先召集少數親近大臣開會討論,稱小內閣或內內閣。

C. 英國大選幾點開始

當地時間6月8日22:00(北京時間6月9日05:00)
英國大選投票結束,英國廣播公司(BBC)將於此時公布出口民調。投資者可以從中可初步判斷選情,因此需要需密切留意該時段前後的市場反應。從2015年大選時的情況來看,此時正逢亞洲時段開盤,英鎊兌美元波動會迅速擴大。
當地時間6月8日23:00(北京時間6月9日06:00)
隨後,英國政府會通宵統計大選投票結果。通常最早得出投票結果的是英格蘭東北部的桑德蘭市(Sunderland),該市往往會在當地時間6月8日午夜(北京時間6月9日07:00)之前得出投票結果。據悉,桑德蘭市是工黨的牢固陣地。自1959年以來,保守黨從未在該地區的大選投票中獲勝。
當地時間6月9日01:00(北京時間6月9日08:00)
大倫敦地區巴特西(Battersea)和帕特尼(Putney)選區的投票結果將會於此時出爐,這將率先透露倫敦地區的選情。預計保守黨難以在該地區獲得足夠的支持。除非出現重大的沖擊,否則保守黨和工黨在早些時候獲得的席位數不太可能發生重大變化。
當地時間6月9日01:30(北京時間6月9日08:30)
這是選情開始變得有趣的時候。預計保守黨將在工黨陣地上搶得三個席位,此時將會顯現出保守黨是否會取得勝利。民調顯示,保守黨在威爾士北部(north Wales)的雷克斯漢姆(Wrexham)的工黨傳統陣地若比2015年多贏得2.8%的票數即可翻盤。這意味著,一旦在當地勝選,他們將把自己的多數席位增加到50個以上。保守黨需要在東北部的達靈頓(Darlington)地區獲得比上次多3.8個百分點方可勝出,這可能意味著他們將獲得75個多數席位。在英國脫歐公投中,該地區預計有75%的人投票留在歐盟。因此,該地區的大選投票可能也會顯示出脫歐對英國大選結果的影響。
當地時間6月9日02:00(北京時間6月9日09:00)
此時,大約有50個選區的投票結果出爐。如果保守黨此時獲勝,那麼,將會進一步證明他們在南貝里(Bury South)和大曼徹斯特(Greater Manchester)獲勝。他們需要在這些地區獲得比2015年時多5.2個百分點的支持才能勝出,一旦如此這意味著他們將獲得100個以上的多數席位。
然而,這也是工黨的目標。工黨會和保守黨在南貝里附近的選區展開激烈的爭奪。工黨需要在英格蘭東部(eastern England)的彼得伯勒(Peterborough)獲得比之前2個百分點的支持來翻盤。如果工黨在該地區獲勝,則表明沒有任何一個黨派擁有絕對多數的席位。
此時,蘇格蘭的首批開票結果也會出爐。民調顯示保守黨在當地正在縮小與蘇格蘭首席大臣斯特金(Nicola Sturgeon)所領導蘇格蘭民族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的支持率差距。而自由民主黨(The Liberal Democrats)也在尋求來自蘇格蘭法夫郡(Fife)的支持。
當地時間6月9日02:30(北京時間6月9日09:30)
哈特爾浦(Hartlepool)是保守黨在東北部的一個重要目標。工黨的目標包括保守黨在威爾士北部(north Wales)的克維爾德山谷(Vale of Clwyd)與英格蘭中部的沃里克郡北部(Warwickshire North)的邊緣地區的陣地。工黨需要在那些地區獲得3.1個百分點的更多支持率來勝出。
工黨領袖傑里米·科爾賓在倫敦的伊斯靈頓北部(Islington North)地區的個人議席選舉結果將會在此時公布。無疑,他將會通過電視台發表勝選演說,並可能暗示他將得到全國各地的政黨活動人士的支持。
當地時間6月9日03:00(北京時間6月9日10:00)
現在即將達到巔峰時刻。保守黨將在全國范圍內的工黨陣地尋求獲勝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包括:威爾士南部(South Wales)的新港(Newport)的兩個席位。該地區最近的一次選出保守黨議員還是在1983年。另外兩個席位可能存在於位於西米德蘭茲郡(West Midlands)的傾向於工黨的考文垂(Coventry)。上個月保守黨候選人出乎意料地被選為Tees Valley市長後,使得保守黨在東北部的北斯托克頓(Stockton North)存在獲勝的可能性,但保守黨仍需在該地區獲得比上次多10.6個百分點的支持率才能勝出。
從理論上講,中伊靈和阿克頓(Ealing Central & Acton)是保守黨在倫敦最可能獲勝的席位,但是,在英國脫歐公投中,該地區的大部分選票都支持英國留在歐盟。因此,在本次英國大選中,該地區可能會支持工黨。而達格納姆和雷納姆(Dagenham & Rainham)地區在英國脫歐公投中大都支持英國脫歐,並創造了倫敦地區最高的支持英國脫歐投票數。因此,盡管工黨在2015年時在該地區以8.5%的優勢勝出,但是,該地區此次仍可能會支持保守黨。
目前保守黨在蘇格蘭有三個主要目標。最新的蘇格蘭民調顯示,保守黨將從蘇格蘭民族黨獲得6個席位,其中包括珀斯和珀斯郡北部(Perth & Perthshire North)、馬里(Moray)和倫弗爾郡東部(Renfrewshire East)。馬里不僅創造了蘇格蘭地區最高的支持英國脫歐的投票數,而且也是蘇格蘭民族黨副黨魁羅伯遜(Angus Robertson)的大本營。
自由民主黨的喬·斯溫森(Jo Swinson僅需要2個百分點更多支持率就能從蘇格蘭民族黨手中贏回來自鄧巴頓郡東部(Dunbartonshire East)的支持。但如果自由民主黨在英國大選當晚的處境很糟糕,那麼他們的領導人蒂姆·法倫(Tim Farron)可能會在英格蘭西北部的威斯特摩蘭和朗斯代爾(Westmorland & Lonsdale)受到保守黨的沖擊。
當地時間6月9日03:30(北京時間6月9日10:30)
截止到目前,將有超過三分之一選區的投票結果出爐。如果保守黨運氣好的話,那麼他們可能會獲得東北部的西奇菲爾德(Sedgefield)的支持,多拿下比上次多8.8%的票數,就能斬獲這一工黨陣地。該地區是英國前任工黨首相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的舊有陣地。倫敦城(London)、伊爾福德北部(Ilford North)、恩菲爾德北部(Enfield North)和威斯敏斯特北部(Westminster North)等地區均容易受到保守黨的小幅沖擊。
當地時間6月9日04:00(北京時間6月9日11:00)
這將是最忙的時刻。但此時,英國新議會的形態應該已經相當明朗了。若非如此,那麼,這時候,就需要關注那些關鍵選區的投票結果。工黨的目標包括威爾士南部(South Wales)的高爾半島(Gower)、倫敦的克羅伊登中部(Croydon Central)和亨頓(Hendon)地區以及普利茅斯(Plymouth)地區。而保守黨則會關注中部地區的工黨席位,這些地區包括瓦爾斯北部(Walsall North)和紐卡姆萊姆(Newcastle-Under-Lyme)。
對於自由民主黨來說,這將是關系其成敗的關鍵時刻。英國前商務大臣文凱布爾(Vince Cable)正尋求支持從保守黨手中贏回倫敦西南部的特威克納姆(Twickenham)。英國前能源大臣愛德華·戴維(Ed Davey)正在該地區附近的金斯頓和蘇比頓(Kingston & Surbiton)與保守黨爭奪陣地。奧爾尼(Sarah Olney)正在里士滿公園(Richmond Park)維持她在去年的補選中贏得的選區。而在倫敦地區的西蒙·休斯(Simon Hughes)正在打算將他舊有的伯蒙德西(Bermondsey)陣地從工黨手中奪回來。支持英國留在歐盟的(巴斯)Bath地區的保守黨席位,也是自由民主黨的目標之一。但是,自由民主黨容易在英格蘭西北部的索斯波特(Southport)、倫敦的卡沙頓和瓦林頓(Carshalton & Wallington)等地區受到保守黨的沖擊。
當地時間6月9日04:30(北京時間6月9日11:30)
到目前為止,英國三分之二的選區的投票結果將出爐。當這些選區的投票結果宣布後,特雷莎·梅將在倫敦西部的梅登海德(Maidenhead)發表講話。主要的搖擺選區包括西米德蘭茲郡(West Midlands)的伍爾弗漢普頓 (Wolverhampton)西南部,保守黨僅需在此處贏得1個百分點的額外支持率即可翻盤。自由民主黨前黨魁克萊格(Nick Clegg)可能面臨在雪菲爾哈倫(Sheffield Hallam)受到來自工黨的壓力。
當地時間6月9日05:00(北京時間6月9日12:00)
如果此時投票還在繼續進行,我們將可以從保守黨在工黨陣地中最可能獲勝的10個選區的選情來判斷大選結果。這些選區包括:英國西北部的切斯特市(Chester)和西威勒爾(Wirral West),約克郡(Yorkshire)的哈利法克斯(Halifax),以及倫敦西部的布倫特福德和艾爾沃思(Brentford & Isleworth)。布里斯托爾(Bristol)西部是綠黨(Green Party)的下議院席位目標。英國獨立黨(UKIP)領袖保羅·納托爾(Paul Nuttall)正在英格蘭東部的波士頓和斯基尼斯(Boston & Skegness)拉選票。
當地時間6月9日06:00(北京時間6月9日13:00)
迄今為止,已有600多個選區的大選投票結果出爐。保守黨在德比北部(Derby North)和布萊頓肯普敦(Brighton Kemptown)地區的席位是工黨的必贏目標。伯克郡(Berwickshire)、羅克斯堡和塞爾科克(Roxburgh & Selkirk)是保守黨最可能獲勝的蘇格蘭選區。
如果此時投票結果已經非常明了地顯示工黨獲勝,那麼預計科爾賓將在未來數小時內發表一場勝選演講。
當地時間6月9日07:00(北京時間6月9日14:00)
英國650個選區的投票結果此時已經基本出爐。據FX678了解,如果一個黨派擁有絕對多數的議員,那麼此黨將組建下屆英國政府,該黨黨魁則成為英國首相。如果沒有任何黨派擁有絕對多數席位,那麼合計擁有絕對多數席位的兩個或多個政黨將組成聯合政府,其中最大黨黨魁將成為英國首相。或者由單獨一個黨派成立新一屆英國政府,並通過與其他黨派之間達成非正式的聯盟和協議而得以延續。而要在缺乏多數席位的下議院中通過政府制定的法規,則是非常困難的。

D. 英國大選的介紹

英國大選(General electi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指英國選舉最高立法機構英國國會議員的選舉,英國的國會議員(Members of Parliament,MP)通常指下議院議員。國會議員最長任期為5年,但可因為解散國會而提前結束。2015年5月,英國國會下議院將舉行第56次選舉,這將是英國數十年來懸念最大的一次選舉,選舉結果將決定著英國的未來。此次大選將於當地時間7日7時到22時舉行,大部分投票結果於5月8日3時到5時出爐。具有投票資格的選民約為4800萬人,預估投票率65%到70%。

E. 英國議會發展史

早在13世紀時,勢力強大的貴族為了維護自己的特權,限制王權,迫使國王成立了議會,參加者還有貴族、教士、騎士和市民的代表。議會有決定征稅、頒布法律等權利。

1258年,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的妹夫西蒙·德·孟福爾男爵武裝闖宮,迫使亨利同意召開會議簽訂限制王權的「牛津條例」。根據牛津條例,國家權力由貴族操控的十五人委員會掌握。為此引進了新名稱——Parliament,此詞出自法語,意為「商議」,後在英語中,表示議會。

1265年,召開了第一次議會,這標志著英國議會的產生。

14世紀上半葉,議會分為上、下兩院,上院又稱貴族院,下院又稱平民院。

1689年為限制英國王權,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

2019年8月28日,英國女王正式通過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請求,議會自9月10日休會至10月14日。2019年9月24日,英國最高法院裁定,議會休會的做法違法,原因是在英國脫離歐洲聯盟前的關鍵時期「阻止議會履行職責」。2019年9月25日,英國議會復會。

2019年10月14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主持英國議會大典並致辭。2019年10月22日,英國議會下院投票否決了首相約翰遜為推動「脫歐」協議盡快在英國議會通過而制定的立法時間表。2019年11月6日(當地時間)凌晨,英國議會宣布正式解散,為大選做好准備。

2020年4月16日英國下議院宣布,英國議會將於4月21日恢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議員將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進行,這是英國議會700多年歷史上首次通過遠程方式舉行。

職權:

上院的立法職權主要是:提出法案;在立法程序中可以拖延法案生效;審判彈劾案;行使國家最高司法權。上院是英國本土各級法院的最高上訴法院,有權審理除蘇格蘭刑事案件以外的所有民、刑事案件。

1870年自由黨執政時,以上院不是司法人才為由,打算取消上院的司法權,後來雙方妥協,保留了上院的司法權,而以加封法律貴族的方法來彌補缺乏法律知識的缺陷。

平民院的職權主要是立法、財政和監督政府這三種權力。

立法權是指有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之權。下院的立法職權主要是:提出重要法案;先行討論、通過法案;提出質詢;財政法案只能由下院提出和通過。國王被看成是「一切權力的源泉」、「國家的化身」,在政治生活中處於「臨朝而不理政」、「統而不治」的地位,具有國家的象徵意義。

在立法職權方面,國王批准並頒布法律;制定文官管理法規;頒布樞密院令和特許狀;召集、中止議會會議;解散議會;任免重要官員。 英國議會的立法程序可分為三個階段:

1、提案;

2、討論決議;

3、送請國家元首批准公布。

F. 英國大選的選舉結果

請注意英國在1832年之前有極其苛刻的大選選舉權,直到1918年才有全民選舉(男性21歲以上,女性30歲以上)。以下為1918年至今的大選結果 選舉 日期 首相 黨派 席位多數 1918年英國大選 1918年12月14日 大衛·勞合·喬治 自由黨(聯合政府) 238 1922年英國大選 1922年11月15日 安德魯·伯納爾·勞 保守黨 74 1923年英國大選 1923年12月6日 拉姆齊·麥克唐納 工黨 −96 1924年英國大選 1924年10月29日 斯坦利·鮑德溫 保守黨 210 1929年英國大選 1929年5月30日 拉姆齊·麥克唐納 工黨 −42 1931年英國大選 1931年10月27日 拉姆齊·麥克唐納 國民工黨(國民政府) 492 1935年英國大選 1935年11月14日 斯坦利·鮑德溫 保守黨(國民政府) 242 1945年英國大選 1945年7月5日 克萊門特·艾德禮 工黨 146 1950年英國大選 1950年2月23日 克萊門特·艾德禮 工黨 5 1951年英國大選 1951年10月25日 溫斯頓·丘吉爾 保守黨 17 1955年英國大選 1955年5月26日 安東尼·艾登 保守黨 54 1959年英國大選 1959年10月8日 哈羅德·麥美倫 保守黨 100 1964年英國大選 1964年10月15日 哈羅德·威爾遜 工黨 5 1966年英國大選 1966年3月21日 哈羅德·威爾遜 工黨 96 1970年英國大選 1970年6月18日 愛德華·希思 保守黨 31 1974年2月英國大選 1974年2月28日 哈羅德·威爾遜 工黨 −33 1974年10月英國大選 1974年10月10日 哈羅德·威爾遜 工黨 3 1979年英國大選 1979年5月3日 瑪格利特·撒切爾 保守黨 43 1983年英國大選 1983年6月9日 瑪格利特·撒切爾 保守黨 144 1987年英國大選 1987年6月11日 瑪格利特·撒切爾 保守黨 102 1992年英國大選 1992年4月9日 約翰·梅傑 保守黨 21 1997年英國大選 1997年5月1日 托尼·布萊爾 工黨 179 2001年英國大選 2001年6月7日 托尼·布萊爾 工黨 167 2005年英國大選 2005年5月5日 托尼·布萊爾 工黨 66 2010年英國大選 2010年5月6日 大衛·卡梅倫 保守黨(聯合政府) -20 注意:負的席位多數意味著那次大選之後會出現僵局國會(Hung parliament)或少數派國會,即無任何黨派占絕對多數的國會。比如1929年的大選,工黨所取得的席位比絕對多數席位少42個,因此它的席位多數為負42。

G. 介紹英國大選

英國大選(General electi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指英國選舉最高立法機構英國國會議員的選舉,英國的國會議員(Members of Parliament,MP)通常指下議院議員。國會議員最長任期為5年,但可因為解散國會而提前結束。

選舉候選人大部分為某政黨的成員,他們的競選目標是贏得英國地域上的某選區。2001年上屆大選一共有659個選區,或者稱下議院有659個席位,即有659位議員。在2005年5月5日的大選中,英國則有較少的646個席位以供各候選人競爭。大多數英國選民根據候選人的黨派,而不是其個人品質或主張來進行投票選擇。
大選必須在每次國會任期開始之前舉行。國會最長的任期為5年,前後兩次大選的間隔應超過競選活動和新國會組建的時間之合(通常為5至8周)。實際的大選可在5年任期之前的任何時間舉行。5年任期從大選之後的第一次國會會議開始計算。大選時間的選擇在於在任首相的決斷。此項決定通常具有政治性目的,即如果政府廣受好評,它通常在掌權約4年之後「要求」舉行大選,以達到掌權時間的最大化。

首相請求君主使用皇家公告的方式(Royal Proclamation)解散國會。公告同時要求公布各個選區請求大選的正式大選文書(Writs of Election)。大選將在公告發布之日起17個工作日之後進行。

從1935年起,每屆大選都在周四舉行。1945年至2001年的16次大選中,在10月舉行的有4次,6月也有4次,5月有3次,2月有2次。

英國內閣將在大選之前強制隔離。在大約6周的時間里,政府各部門不允許同公眾就任何新的或有爭議的政府動議(如改革動議、行政和立法變化等等)進行交流。

大選的基本制度是簡單多數選舉制(First-past-the-post election system),即根據一黨所佔有的議員數量。如果一黨擁有絕對多數的議員,則此黨將組成下屆政府,該黨黨魁則成為首相。如果沒有任何黨派擁有絕對多數席位,則合計擁有絕對多數席位的兩個或多個政黨將組成聯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基本上其中最大黨黨魁將成為首相;或者單獨一黨成立政府,並通過與其他黨派非正式的聯盟和協議而得以延續。在缺乏多數席位的下議院中通過政府制定的法規,如其最後的數月中約翰·梅傑政府所面對的,則是非常困難。

這項制度並不是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的一種。在全國擁有20%選票的政黨一樣可以以得到區區數個席位而收場。這使此選舉制度屢遭詬病,那些在比例代表制下將表現地更好的政黨如自由民主黨對此抨擊地更為猛烈。而另一方面,此制度的支持者則認為現有制度使得英國政治主流之外的極端黨派式微、聯合政府很少出現,並且選區同其議員有著較為直接的聯系。

H. 英國大選的選舉周期

大選必須在每次國會任期開始之前舉行。國會最長的任期為5年,前後兩次大選的間隔應超過競選活動和新國會組建的時間之合(通常為5至8周)。實際的大選可在5年任期之前的任何時間舉行。
5年任期從大選之後的第一次國會會議開始計算。大選時間的選擇在於在任首相的決斷。此項決定通常具有政治性目的,即如果政府廣受好評,它通常在掌權約4年之後「要求」舉行大選,以達到掌權時間的最大化。
首相請求君主使用皇家公告的方式(Royal Proclamation)解散國會。公告同時要求公布各個選區請求大選的正式大選文書(Writs of Election)。大選將在公告發布之日起17個工作日之後進行。
從1935年起,每屆大選都在周四舉行。1945年至2001年的16次大選中,在10月舉行的有4次,6月也有4次,5月有3次,2月有2次。
英國內閣將在大選之前強制隔離。在大約6周的時間里,政府各部門不允許同公眾就任何新的或有爭議的政府動議(如改革動議、行政和立法變化等等)進行交流。

I. 英國大選是什麼

英國大選(General electi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指英國選舉最高立法機構英國國會議員的選舉,英國的國會議員(Members of Parliament,MP)通常指下議院議員。國會議員最長任期為5年,但可因為解散國會而提前結束。

參選資格

大選的基本制度是簡單多數選舉制(First-past-the-post election system),即根據一黨所佔有的議員數量。如果一黨擁有絕對多數的議員,則此黨將組成下屆政府,該黨黨魁則成為首相。如果沒有任何黨派擁有絕對多數席位,則合計擁有絕對多數席位的兩個或多個政黨將組成聯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基本上其中最大黨黨魁將成為首相;或者單獨一黨成立政府,並通過與其他黨派非正式的聯盟和協議而得以延續。在缺乏多數席位的下議院中通過政府制定的法規,如其最後的數月中約翰·梅傑政府所面對的,則是非常困難。

這項制度並不是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的一種。在全國擁有20%選票的政黨一樣可以以得到區區數個席位而收場。這使此選舉制度屢遭詬病,那些在比例代表制下將表現地更好的政黨如自由民主黨對此抨擊地更為猛烈。而另一方面,此制度的支持者則認為現有制度使得英國政治主流之外的極端黨派式微、聯合政府很少出現,並且選區同其議員有著較為直接的聯系。








J. 英國議會的選舉

下院是民主的代議機關,議員是選舉產生的。
英國下院議員通過普選、平等、直接、秘密的方式進行選舉。這是英國勞動人民經過100多年斗爭的結果。從1832年選舉改革開始以後,先後通過了1867年、1884年、1918年3個人民代表法,最終取消了選舉財產資格的限制。選民開始不以財產所有人的資格而以國家公民的資格參加選舉。1872年取消舉手投票採用秘密投票方式。1918年30歲以上的婦女獲得了選舉權。1928年21歲以上的婦女獲得了選舉權。1948年才取消了給予大學12個席位,實行了一人投一票的平等選舉制。1969年通過的人民代表製法規定選舉權的年齡由21歲降為18歲。
在英國凡年滿18歲沒有被法律取消投票資格的英國公民都有選舉權。但居住期限的資格仍保留,選民必須在某一選區中居住3-4個月以上才能在該選區選民冊上登記。凡年滿21歲的公民都有被選舉權。在選區獲得2名選民推薦和8名選民聯署同意都可成為議員的候選人,但貴族、主教、法官、高級文官、現役軍人、宣布破產者、重罪犯人、受權辦理選舉事務的負責人等沒有被選舉權。
下院議員選舉採用小選舉區相對多數選舉制。即每一選區產生一名議員,議員候選人只要取得相對多數就能當選。2010年,全國總共659個選區,選出650名議員。議席的分配蘇格蘭不少於71席,威爾士不少於35席,北愛爾蘭不少於12席,其他就屬於英格蘭的席位。
英國的競選費用很高,1983年英國各大黨的競選費用:保守黨因為得到大企業主的支持,花費了1500萬英鎊,工黨為250萬英鎊,社會民主黨自由黨聯盟為100萬英鎊。
英國下議院議員的成員比較復雜,特別在工黨獲得大選勝利以來議員中議員有大地主、董事長、銀行界、工商企業界、律師、教員、新聞記者、農民、工人、工會職員等,在各方面的人都有代表,議員每年要開會8個月左右,長時間的出席會議他們是職業議會人。平民院法定任期為5年。但首相有權選擇合適時機,請求英王下令解散議會,提前大選,或者執政黨的重大決策、提案受下院多數議員的否決而被解散議會,徵求民意,提前大選,因而下院實際任期比5年短。平均任期不到4年。1987年英國議會大選時比規定日期提前11個月零28天。
此外在特殊情況下,主要在戰爭時期,議會任期可以延長,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平民院任期自1910年到1918年才改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平民院任期自1935年到1945年才改選,任期為10年。 英國在1949年制定了人民代表法,1969年又對該法進行了某些修改。例如,將選民的年齡由21歲降低到18歲。下院議員的選舉主要根據該法進行。在英國,有幾類人不享有選舉權。第一是貴族,但1963年的選舉法規定:凡放棄貴族身份者即有權選舉議員,1999年又規定被排除出上議院的世襲貴族可以在大選中投票或參選,這是歷史上的首次。第二是服刑中的罪犯。第三是接受精神醫院治療中的住院患者。第四是選舉中犯有腐敗行為者,5年內不得選舉議員。第五是選舉前未登記為選民者。另外,很多人認為王室成員不準投票,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英國女王可以投票,其他王室成員也可以投票,但是他們一般不會投票,因為這樣做會被視為有悖於君主立憲制度。
人民代表法對候選人的資格條件作了兩種規定:基本資格條件是凡年滿21歲以上的英國男女公民,有選區的兩名選民提名和8名選民同意,便可登記為該區的下院議員候選人;職業資格條件是上院議員、英格蘭教會、蘇格蘭教會、愛爾蘭教會的牧師和羅馬天主教的神父、法官、文官、正規武裝部隊的警察部隊的成員以及在企業中擔任由政府指定的董事等,均不得成為候選人。但擔任有報酬的國家職務者辭去原來職務和貴族放棄爵位後,仍享有被選舉權。這一規定是發生了托尼·本事件以後所做出的修改。
1960年,工黨候選人托尼·本世襲了上議院議員職位,又參與了下議院議員選舉並勝出,所以當局下令舉行補選,但這位本先生依然在下議院議員補選中「獲勝」。為此,英國選舉法庭做出裁決,由補選中排名第二位的保守黨候選人擔任議員職務。這個案例的出現令英國在1963年修改有關法案,允許擁有世襲頭銜的上議院議員放棄其頭銜,以便能在英國下議院擔任議員。
英國議會下院選舉從1918年開始實行選舉保證金制度。按規定,議員候選人必須交納150英鎊保證金(按今天的折算大約相當於4500英鎊),如果該候選人在選舉中所得選票不足選區全部選票的1/8,則保證金收歸國家所有。1985年,保證金數額標准修改為500萬英鎊,如果候選人在選舉後獲得5%的基本選票,這筆錢就退還給候選人。
英國議會下院選舉實行秘密投票、一人一票的原則。1872年頒布的秘密投票法,其目的是要消除選舉中的賄賂和高壓手段,改進選民登記的機構,進一步簡化、擴大公民權。秘密投票法阻止了選舉中的腐敗行為,使選舉制向合理化的方向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現行的計票制度:英國基本實行小選區制。如1992年的大選將全國分成642個選區,選舉產生651個下院議員。全國劃分為650個選區,每逢議會大選時,英國工黨、保守黨以及自由民主黨三個主要政黨便在650個選區逐個爭奪每一個議席。與小選區制相匹配,英國實行的是相對多數代表制的計票制度。即在選舉中,某個候選人雖未得到過半數票,但只要比其他候選人得票都多,哪怕只多得一票,就能獲得議席,而得票第二的政黨沒有任何議席。雖然說像綠黨一樣的較小的政黨在全國的得票總數可以數以萬計,但是卻不足以贏得某一特定選區的議席。因此,這種計票制度不能如實地從議席中反映出政黨斗爭的力量對比,對於小黨尤其不利。
盡管英國議會選舉實行的相對多數代表制在不少人眼裡看起來不公平,但是,這種選舉制度卻在英國始終實施並有一批堅定的支持者。不可否認,相對多數代表制具有一些重要的優點,比如說簡單易行,能相對節省普選的時間和費用;議員和選區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議員更能在議院中代表其選區的利益發出聲音;可以讓一個政黨贏得絕對多數的席位,成為執政黨,而不需要與其他政黨組織聯合政府,首相、政府和議會之間會有更好的合作關系,更能有效地工作,因此更能保持政局的穩定,有利於政府高效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說,英國的相對多數選舉制度注重的是穩定性和延續性。
海曼女男爵當選上院議長具有很大的歷史意義,因為這意味著擁有1400年歷史的大法官一職的終結。在英國歷史上,大法官曾是英倫三島上僅次於國王的職務。這個職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605年,它最初是王室的書記員,後來一度集立法、司法、行政三種權力於一身。在英國歷史上,擔任大法官這一職位的名人很多,其中既有賢人聖徒,也不乏奸詐之徒。但到了現代,大法官一職的重要性越來越弱,只是在上議院和樞密院司法委員會開會時擔任主持人的工作,不過在名義上,大法官仍是最高法院的院長、上議院的議長,另外還兼任內閣的法務大臣(因而也是執政黨的要員,須與政府共同進退)。 布萊爾上台之後,一直致力於憲政改革,大法官一職成為改革的主要目標。隨著海曼女男爵的當選,大法官這一存在了1401年的職位「壽終正寢」了。
從宏觀視野看,這次上議院議長產生方式的具有歷史意義的變革,不過是英國議會從「議會主權」到「行政集權」變遷規律的一個佐證而已。這種變遷,從長遠來看,對於實現英國國家機構權力行使的制約和平衡是有利的。

閱讀全文

與英國的大選從什麼時候開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為到底賣多少設備給伊朗 瀏覽:347
伊朗比印度大多少面積 瀏覽:971
從印尼回中國航班什麼時候開通 瀏覽:366
越南音標有哪些 瀏覽:341
義大利披薩餅什麼味道 瀏覽:999
義大利冰淇淋面你們覺得怎麼樣 瀏覽:268
越南銀行取錢手續費怎麼扣 瀏覽:843
中國哪個地方人最幸福 瀏覽:478
伊朗人為什麼喜歡送鍾 瀏覽:127
印度有哪些資源和成就 瀏覽:477
義大利人吃東西什麼忌諱 瀏覽:254
中國傳統武術如何學會日本相撲 瀏覽:616
3600印度盧比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750
印尼濃陰歷多少 瀏覽:306
印度桑瑞葯廠怎麼樣 瀏覽:302
中國最好的福利院是哪裡 瀏覽:452
去越南做什麼邊境貿易好 瀏覽:829
伊朗加油一箱油多少錢 瀏覽:538
義大利住宿被套什麼面料的好 瀏覽:675
印度為什麼不能殺蝗蟲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