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式辯論和美式辯論的區別在哪規則上又是什麼不同哪一個更加有趣更加適合應用於大學生課堂上呢
在我看來英辯和美辯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題目,英式辯論是在辯論開始前大約15-20分鍾前從題庫中選出題目讓辯手來構思,而美式辯論會在賽季開始時就發給辯手發布辯題,一般在前四個月給辯題(像NHDLC的春秋季賽)所以說英辯需要有很強的知識儲備性,而美辯則要求寫作能力(要寫超長的稿子的啊!)和對辯題的分析能力。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辯論方式,美式辯論分為這幾個環節,拋硬幣,兩方分別押頭和尾(heads or tails)贏得那方選擇正方或者反方,也可以選擇先說或者後說,constructive speech五分鍾,由兩方一辯表述觀點,然後三分鍾的一辯crossfire,來和對手互相提問,然後是rebuttal四分鍾,由二辯進行的反駁發言。然後是二辯進行的crossfire,之後是兩分鍾的summary,由一辯進行,總結觀點,雙方的案例等,接下來是三分鍾的grand crossfire,一辯和二辯一起提問。最後是兩分鍾的final focus,由二辯總結整場辯論。而英辯的發言的順序在途中依此標明。一場比賽一共由八個人組成,兩個人為一個隊伍,分別是命題方上議院、命題方下議院、反方上議院、
反方下議院
1.首相 (Prime Minister)
2.反對黨領袖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
3.副首相 (Deputy Prime Minister)
4.反對黨副領袖 (Deputy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
5.政府閣員 (Member of Government)
6.反對黨閣員 (Member of the Opposition)
7.政府黨鞭 (Government Whip)
8.反對黨黨鞭 (Opposition Whip)
[發言時間]
每個辯手有持續7min的發言時間,不要求說滿。7min時會打鈴表示時間到,這時辯手還有15s來把沒說完的句子結束(grace period) ,盡量要求在多餘的15s內完成自己的論證,無視鈴聲警告會影響自己的個人得分。演講開始1min時對手可以開始提出POI,演講結束的前一分鍾POI停止。
[POI]
此提問學名POI ,即Point of Information ,要求言簡意賅意義明確一針見血
在發言進行到1min和6min時,會打鈴,這表示「提問時間開始」和"提問時間
結束」, 這5min的提問時間里,另一方的4位辯手隨時可以抓住發言辯手話中的漏洞示意 提問,發言辯手可以選擇接受或不接受提問,提問時間沒限制控制在15s內。
有趣的話,看個人喜好,但在課堂上的話,可能更適合英式辯論,如果是美辯的話,你要提前好幾個月把辯題給學生,讓他們寫稿子什麼的。
Ⅱ 如何進行辯論
辯論會的要求
1、辯論雙方(正、反方)要各有各的觀點
2、辯論時要堅持自己的觀點,並要用事實來說明
3、在辯論時一定要注意交流,就是要認真聽清對方講的內容,要用事實反駁對方的觀點。而不能簡單地沒有事實依據地說「變好了」「變壞了」,要以事實,以道理說服人。
4、在進行辯論前,還要做好前期工作,就是要根據自己的觀點進行調查、了解(可以通過觀察、采訪、上網查找資料等),收集資料,也可以幾個持相同觀點的同學組成小組,發揮團隊精神,共同參與。
辯論會「開卷有意」資料
甲方A:
同學們,我方觀點始終不變,那就是「開卷有益」。大家都十分熟悉唐朝詩人杜甫的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人類歷史經驗的總結,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讀書可以徹悟人生的意義,讀書可以洞曉世事滄桑,讀書可以廣濟天下民眾,讀書可以步入智慧的殿堂。自古以來,人慾成才,士欲濟世,務必讀書。只有飽覽群書,方可成人成才。乙方怎能說「讀書無益」呢?
乙方A:
我們提請男方辯手注意,不要混淆我方觀點,我們說「開卷未必有益」,並不是說不要讀書,而是採取正確的讀書方法。你方只說「開卷有益」,可知書有好書,也有壞書,甚至有「毒書」,怎麼能夠不加選擇地打開就看呢?況且,那些《烏龍院》《爆笑西遊》《冬至之雪》之類的所謂漫畫書,看上去特別對我們小學生的胃口。你想,眼睛盯著一動不動,內容不健康,視力又下降,怎麼行?更不必說那些關於情殺、算命和惡意調侃歷史人物的有不良傾向的書,對我們這些孩子影響極壞,實在是不開卷為妙。
甲方B:
古人雲:「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者,風雅之士也。這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一日不吃肉,不可以一日不讀書。書是人類精神的營養品,可以讓我們意志堅強,品行高尚。只要注意用眼衛生,看上半個小時休息一下就行了。同時,我們只要注意起來,看書到正規的書店裡去看,就不會看到思想不健康的書了。
乙方B:
對方的觀點我們還是不能接受。原因有兩點:一是現在的書店受市場經濟的影響,競爭激烈。一些不法書商為了賺錢,喪盡天良,夾雜一些不健康的書,甚至是黃色書刊銷售。二是我們小學生年齡小,自製力不強,看到這類的書經不起誘惑,甚至還會廢寢忘食,手不釋卷。一旦迷上,便會走火入魔,上課也沒有心思,成績會一落千丈。有的甚至模仿書中的人物,因此走上犯罪道路。這不證實我方的觀點:「開卷未必有益」,甚至有害了嗎?
甲方C:
開卷倒底有沒有益,我想讓事實說話。古今中外,哪一個卓有成效的人不曾千萬次開卷?正是因為開卷讀書,他們成名成家,成就非凡。孔子讀書破萬卷,編寫修訂了《詩》與《書》;司馬遷讀書破萬卷,寫成了《史記》彪炳千秋;李白讀書破萬卷,斗酒詩百篇;魯迅、郭沫若讀書破萬卷,成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巨匠……高爾基說得好:「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書增長知識,使人聰慧,已經成為鐵的事實。英國哲學家培根有句名言:「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這諸多意思,可一言以蔽之:開卷有益。如果我們不讀書,哪來的知識?更何況,關於讀書有益的名言數不勝數。大家說一說,這么多的名人、偉人總結出來的經驗,難道不能充分說明「開卷有益」嗎?
乙方C:
我方不得不佩服甲方辯手轉移辯題的本事。但是,男方辯手用了許多名言,並不能掩蓋我們正確的觀點,相反證明了我方觀點的正確。如果孔子、司馬遷、李白、魯迅和郭沫若等這些先賢大師們不是讀了思想健康,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好書,而是讀書了那些毒害人的壞書,他們能成名成家嗎?漢代的思想家劉向曾經說過:「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他的話多麼准確生動啊!書既然是一味葯,它就具備了兩種功能:一是良葯,勸誡人生,醫治愚昧,向善向美,服了就自然會葯到病除,使人清醒,品行高潔,理想遠大;一是毒葯,迷惑人生,更加愚昧,向丑向惡,使人狂妄,德行低下,胸無大志,甚至置人於死地。難道不是這樣嗎?有位哲人曾說過,能夠攝取必要營養的人,才是智者。因此,我方始終認為:在閱讀過程中,一定要學會選擇書。堅決不去讀那些有害的書籍,切不可盲目迷信名言,用什麼「開卷有益」來糊弄自己;更不可以抱著所謂的「獵奇」 心態,什麼書都讀。這樣的開卷,非但無益,而且禍害無窮。
主持人:
雙方的辯論十分精彩,充分表明了己方的觀點,讓在場的聽眾受益匪淺。雙方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讀書的意義、作用、方法和途徑。我個人認為:雙方擺事實,講道理,讓我們明白了「為什麼要讀書」和「應該怎樣讀書?」這兩大問題。辯論讓我們知道了同學們應該從小就「多讀書,讀好書」,讓健康思想的燦爛陽光照亮我們美好的童心,讓豐富多彩的知識甘泉澆灌我們乾涸的心田,在正確地選擇適合我們少年兒童閱讀的書籍的前提下,多讀好書,使開卷真正達到有益的目的。辯論會到此結束,再次感謝雙方辯手的精彩發言,同時感謝各位同學的積極參與,下次辯論會再見!
Ⅲ 辯論會(反方),請詳細介紹
合作比競爭重要
別人"合作與競爭哪個更能使文明進步辯論"實錄
主持人說:現在我介紹正方1辯:吳穎;正方2辯:沈濤;3辯:王倩;正方4辯:丁力;反方1辯:朱小滿;反方2辯:蔣悅凱;反方3辯:王莉娜;反方4辯:張希一。
今天我們正方的辯題是:合作比競爭,更能使文明進步。反方的辯題是:競爭比合作,更能使文明進步。
主持人對大家說:現在辯論開始,首先由正方一辯同學陳述己方的觀點。
開篇立論階段:
正方1辯對大家說:各位評委、來賓、對方辯友,大家好!
我們語文課本上說「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但同時也是一個更加需要合作的社會作為一個現代人,只有學會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競爭與合作是構成人生和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兩股力量,社會生活中有競爭,更有合作。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人多智慧多,只要善於合作,去發揮合作和整體的力量,就能想出辦法,取得成功。成功的人善於合作,因為誰都不可能是一座孤鳥。日本人流行一句話:一個中國人可以幹得過一個日本人,但三個中國人卻干不過三個日本人。這話雖然是說中國人有個人競爭和成功的能力,但是不善於集體協作。就拿國家男排、男籃、男足等隊來說:論高度,我們比日韓隊員高得多;論集訓時間,我們也在他們之上。為什麼在一些關鍵的比賽上,我們卻往往輸給日韓呢?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們發揮了合作精神,至少合作得比我們好。可見,無論做什麼事,對於善於合作的人來說,都可以在雙方共同的努力下取得成功。
而競爭卻存在著許多問題,容易引起人際關系的惡化,使人變得更自私、更狹隘。也使許多人感受到巨大壓力,無所適從,甚至產生較為嚴重的心理失常。因此我方認為:合作比競爭更重要,更能使文明進步。謝謝!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正方一辯同學,接下來請反方一辯同學表明立場,請發言。
反方1辯對大家說:各位辯友、大家好!
現代社會,因競爭而不斷進步!更因競爭而充滿活力! 我方認為:現代社會競爭比合作更能使文明進步。你追我趕的發展競爭可使落後成為先進,社會就是遵循這種永恆的競爭法則走向現代,走向未來。對個人而言,競爭的前提是人人都有機會參與競爭,其結果必然是優勝劣汰,這就保證了社會公平;競爭的過程就是各盡其能,這又激勵了個人積極性的發揮。在這個呼喚強者的時代,競爭不僅是時代的要求,更是對人性的挑戰,讓我們直接面對這個競爭的時代吧!
對方辯友,你們今天到這里不就是為了跟我方競爭嗎?如果按照你方的邏輯,我們今天在這里辯論不就失去意義了嗎?今天的辯論就是一場競爭,競出勝負,促使進步。謝謝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反方一辯同學。比賽陳詞階段結束。
合作與競爭哪個更能使文明進步辯論實錄二
二、攻辯階段:
主持人對大家說:接下來是進入第二階段——攻辯階段。我們先請正方二辯同學對己方的觀點進行補充。
正方2辯對大家說:評委、對方辯友及各位朋友:大家好!
孫中山先生說:「物種以競爭為原則,人類以合作為原則,人類順此原則則昌,不順此原則則亡」。可見,合作是多麼的重要。
大江南北流行的一句話:眾人劃槳開大船。大家不會忘記1998年的那場特大洪災吧!事實證明,這場特殊戰役的勝利,需要全體抗洪官兵、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終在我們民族的脊樑上築起一道不倒的抗洪長城。
大家更不會忘記2003年「非典」肆虐的時候吧,正是在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眾志成城,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所以,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證明了「合作比競爭更能使文明進步」。
由於競爭,關系冷漠,你防著我,我防著你,表面上和和氣氣,心底里各自較勁兒的現象比比皆是。對方辯友,這難道不都是「競爭」惹的禍嗎?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正方二辯同學。接下來我們聽聽反方二辯同學怎麼反駁。
反方2辯對大家說:大家好!
對方一辯小橋流水,對方二辯滔滔不絕,然而無論是微波還是怒浪都沖不掉對方辯友的點點問題。對方一辯指出競爭會使人類變得更自私更狹隘,對方二辯所列舉的種種惡性影響等,並不是競爭惹的禍,而是他自己不健康的心理導致的。
我們的祖先早就告訴我們了,競爭,才能文明,才能進步 「物競天澤,適者生存」。競爭有利於社會造就、發現、擇優使用人才。正如列寧所說:「競爭在相當廣闊的范圍內培植進取心、毅力和大膽首創精神。」競爭乃社會進步之母。
讓我們投入競爭的社會,做個強者吧。最後請問對方辯友,你們這么反對競爭,是不是說明你們心裡其實害怕競爭呢?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反方二辯同學,接下來我們請正方三辯同學發言。
正方3辯對大家說:主席、各位評委及對方辯友,大家好!
反方一辯提到:今天的辯論是一種競爭,反方二辯又提到:競爭引起不健康的心理。對方辯友把競爭視為掌上明珠,奉為靈丹妙葯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難道說,只有競爭才能促進社會文明的發展嗎?請問一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只知索取,不願奉獻」;只強調個人競爭,而不關心國家的發展和前途」。何來的文明發展呢?因此,你們說競爭有利於文明發展的觀點是無稽之談。
三國時期,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共同抗曹,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資本論》的誕生,不也是馬克思與恩格思合作的結晶嗎?
大家都知道芝加哥公牛隊的麥克爾·喬丹吧,很多人可能為之癲狂。要喬丹的成功離不開隊友們的配合協助。回顧過去,放眼未來,我方更加堅信「合作更能使文明進步」!
主持人對大家說:內容精彩,表情運用也很好。謝謝正方三辯同學。接下來我們聽聽反方三辯同學怎麼反駁。
反方3辯對大家說:各位評委、辯友大家好!現在由我反方三辯陳述辯詞。
現代社會要求量才使用,競爭上崗,競爭比合作更有利於法治化的社會,保證了競爭的有序進行。例如:高考時總不能與旁邊的同學合作吧?在體育比賽中,要靠競爭來爭奪冠軍的吧?在人才選拔過程中,不競爭的話,只能是「萬馬齊喑究可哀」,如果競爭的話,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可以通過競爭來選拔,請問可以通過合作來選拔嗎?
請對方正面回答我以及反方二辯的問題,請不要迴避問題。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反方三辯同學。
合作與競爭哪個更能使文明進步辯論實錄三
三、自由辯論階段:
主持人對大家說:聽過雙方代表關於「競爭與合作」的陳辭,現在是他們大展辯才的時候。正方同學必須先發言。現在自由辯論開始!
正方4辯對大家說:( )在每一項成績和榮譽背後,這不都是大家共同合作的結果嗎?
反方4辯對大家說:對方三辯在剛才的陳述中講到劉備與孫權的合作,來對抗曹操,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實力,更好的競爭,這不正好說明競爭比合作更重要嗎?
反方1辯對大家說:請問對方辯友,美國和英國等國家合作起來攻打伊拉克,也能使文明進步嗎?
反方4辯對大家說:對方一辯提到我國足球隊贏不過日韓,原因不是因為缺乏合作意識,而是我們缺少了競爭意識,就算我們有再高的技術,沒有競爭意識,求勝的慾望,那不管怎樣,我們都不可能贏得勝利。
正方2辯對大家說:這說明了合作是競爭的基礎,競爭充其量只不過是一種手段,這不更說明了合作比競爭更重要嗎?
反方2辯對大家說:比賽是為了爭出輸贏,爭出輸贏不也是競爭嗎?你為什麼要這里比賽,不也是為了競爭嗎?
正方1辯對大家說:雙方的競爭不都在合作的基礎上進行的嗎?如果沒有這么好的合作,能取得這么好的效果嗎?這恰恰說明了「合作更能促進文明進步」啊!
正方3辯對大家說:有些企業為了競爭,最後導致企業無利可圖,甚至倒閉。這不是競爭惹的禍嗎?
正方1辯對大家說:中外許多成名的音樂家能在台上獨領風騷,在他們成功的背後,不是有很多人在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嗎?
正方1辯對大家說: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他把「與同事真誠合作」列為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而把「言行孤僻,不善於與人合作」列為失敗的九大要素之首。
正方4辯對大家說:反方一辯,現在中國的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們特別缺少合作的意識,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如果再不培養合作精神,而著力去培養競爭精神的話,我們的社會將會怎樣?
正方4辯對大家說: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說:「不論今後你們選擇什麼樣的職業,都要學會與人合作相處。」這是秘書長40年外交經驗的總結。
反方3辯對大家說:競爭意識是人才成長不可缺少的條件,升學上的競爭、商業上的競爭都很激烈,那麼,學習上的選班幹部也是競爭,逆水行舟難道不是一種競爭嗎?
反方4辯對大家說,:現代社會要求量才使用,競爭上崗,請問對方辯友,競爭是否比合作更重要呢?總不能合作上崗吧?
正方2辯對大家說: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猴子和大象都想吃對岸樹上的果子。猴子無法過河,大象則無法上樹。雙方協商後,大象馱猴子過河,猴子上樹摘果,它們都吃到了果子。這就是彼此取長補短,密切合作所取得的效益。
反方2辯對大家說:要是不停地合作,沒有創新精神,那人類只會止步不前。如果說競爭沒那麼重要的話,那我們今天還在這里爭論什麼呢?
正方3辯對大家說:反方一辯說:競爭是激發人的積極性,但單靠一個人的力量能否就能達到你的目標嗎?
反方1辯對大家說:請問社會上的惡勢力團伙合作起來,橫行霸道,無惡不作,也能使文明進步嗎?伊拉克人民飽受美國帶給他們的戰爭災難,難道要伊拉克人民跟美國合作嗎?
正方3辯對大家說:我們學過過這樣的一個故事:螞蟻在前進途中突遇大火,眾多螞蟻迅速抱成一團,飛速滾動,逃離火海。試想一下,如果大家都爭著逃命,假如沒有團隊合作精神,渺小的螞蟻家族不全軍覆沒才怪呢!
反方2辯對大家說:請問對方辯友,你們考試的時候是合作還是競爭,如果是合作,那可是作弊哦!
反方1辯對大家說:還有各國參加奧運會比賽不也是一種競爭嗎?難道各國選手也搞合作,把金牌也合作平分嗎?
正方4辯對大家說:請問對方辯友,老師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地讓我們進行合作學習,這難道是一種錯誤嗎?
反方1辯對大家說:國際競爭趨復雜化,請問對方辯友,是什麼促使市場保持活力呢?顯而易見,競爭比合作更有利於文明進步,更有利於社會的新陳代謝和全面進步。
(對前面)正方3辯對大家說:如果各國的運動員不互相合作,奧運會上的競爭能取得成功嗎?
(對前面)反方4辯對大家說:對方四辯,我們今天的合作學習,不正是為了將來走上社會,更好的參與競爭嗎?
正方2辯對大家說:不善於合作的人,到了哪裡都會認為別人難以相處。善於合作的人,見到任何人都會相處融洽。
正方1辯對反方4辯說:聯合國"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來指導人才的培養問題。所謂"四大支拄"指的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和學會生存。
主持人對大家說:對不起,請暫停。由於時間關系,不能讓你們盡情發揮了。
合作與競爭哪個更能使文明進步辯論實錄四
總結陳詞階段:
主持人對大家說:經過了精彩激烈的自由辯論,現在我們請反方四辯同學總結陳辭。
反方4辯對大家說:
對方一辯強調現代社會合作比競爭更重要,未免誇大其詞。我們沒有永恆的敵人,但我們有永恆的國家和民族利益,為維護我們的利益,只有競爭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偉大與挫折並存恰好說明了競爭比合作有著更為豐富的內涵和更為迷人的魅力。
最後,我想再一次強調現代社會競爭比合作更能使文明進步:
第一,競爭更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第二,竟爭能確保一個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社會。通過政治競爭促進權利的工正運用;通過文化競爭明辯人類精神的真善美等等。
辯論賽行將結束。比賽考驗了我們的學識和智慧,也讓我們為光榮與夢想拼搏。因此,讓我們真誠地道一聲:感謝這個偉大的競爭時代!
主持人對反方4辯說:謝謝反方4辯同學,最後我們請正方四辯同學總結陳辭,時間也是5分鍾。
正方4辯對大家說:各位評委,各位朋友!
剛才對方1辯一再強調競爭的重要性,但是我們要請對方辯友清醒地認識到,競爭的過程本身就存在著許多的合作,競爭更是為了促進更好地合作,且競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如競爭使人變得狹獈、自私,容易引起人際關系的惡化等等。
現實中的激烈競爭使許多人感受到巨大壓力、無所適從,甚至產生較為嚴重的心理失常,這些怎麼能說明競爭更促進文明進步呢?只有合作才更能促進文明進步。
首先,合作是能促進人更好地生存。,社會日趨復雜,大家只有攜起手來,互相合作,才能渡過難關。
其次,合作比競爭培養出更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關心他人、團結友愛等良好心理品德。
第三,合作比競爭更有利於促進科學的發展。我國的「神舟五號」飛船的研製成功不正是許多科研人員共同合作的成果嗎?
第四,合作比競爭更能促進社會穩定。抗擊「洪災」、「非典」、「禽流感」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證。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合作,創建更文明的未來吧!
主持人對大家說:時間到,謝謝正方4辯同學。
尾聲:
主持人對大家說:在唇槍舌劍聲中,合作和競爭,哪個更能使文明進步呢?還是讓評判老師們去琢磨吧!
抓住合作是競爭的基礎,競爭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合作。
任何競爭都是在合作的基礎上進行的,沒有合作,競爭力從哪裡來?你可以直接問你的對方辯友,他們是不是他們部門為這次辯論在內部競爭出來的佼佼者,如果回答是,那麼你可以先恭維他們,然後問他,他們今天這么強,是不是來自於他們部門同事的合作,他們幾個辯手的合作呢?我就不信他敢說不。你就可以謝謝他支持你方觀點,合作是競爭的基礎了。萬事基礎最重要,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地基是不行的。所以合作高於競爭。如果你在問他們是不是部門內競爭出來的,他說不是競爭出來的是自己報名的,那你問他們在比賽前是不是一起研究的,現在是不是一起在合作和我們在辯論。你說在這個過程中,你們沒競爭,但有合作,也充分應證了合作高於競爭啊!!!
第一. 合作,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人是社會的動物,社會性的合作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人性",而相互遏制、消耗,以爭勝為目標的競爭則是人"獸性"的表現。我方一再強調,"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基本法則是生物學的概念,人,不僅是自然界的人啊!人的社會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人要在這個星球上生存、發展就必須遵循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也只有這樣基於人類發展意義上的合作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根本的力量。團結就是力量啊!從歷史的角度,用歷史的眼光來看,是合作讓人類告別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相反地,是對土地、人口和生存空間的競爭讓流血和屠殺的慘劇一次次上演;是社會的資源共享和分工合作讓資本主義社會創造出無數價值財富,而又是對世界霸權的嚮往和相互之間的遏制和無聊競爭讓追求和平的人類承擔起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的社會倒退!對方同學學習歷史、研究歷史,我想,不會不知道這些道理吧。競爭、並且必須是良性的合理的基於社會福利的競爭,在這個社會進步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僅僅是促進了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社會進步的速度而已。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根本意義上的合作尚且是"皮之不存",那膚淺表面的競爭又"毛將焉附"?
第二. 合作也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我方認為,從合作定義的角度講,社會形態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社會分工的日益細化、社會資源共享程度的日益提高和社會福利的日益改善。合作的存在是社會分工細化的要求和結果,也是推動社會分工進一步合理化的重要依據,而競爭、尤其是不以合作為前提的惡性的極端化的競爭最可能導致的結果是勝者為王、是弱肉強食、是吞並、是壟斷、是一言堂、是家天下。這與我們當今社會提倡的經濟、政治、精神文明的要求,與國際經貿的全球化和國際社會的多級化發展趨勢無疑都是相悖的。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對方辯友想必比我們更清楚逆歷史發展潮流而動的結果會是什麼。
第三. 競爭必然帶來范圍內一定程度的相互遏制和消耗,造成有限資源的擠占、浪費。而合作則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幾年以前全國各地高數量、低質量的重復建設的產生不就是因為地區之間沒有相互協調的合作機制而只是一味地追求形式主義面子工程而不惜血本地相互競爭導致的嗎?競爭是把雙刃劍,沒有合作這只有力的手,最後受傷的將很有可能是自己啊!難道我們還沒有吃夠內部低級、惡性競爭、消耗和不團結、不合作的虧嗎?我方在剛剛的辯論中一再請教對方辯友,競爭帶來的相互遏制和消耗以及對社會資源的擠占和浪費等問題如何解決如何改進,可對方辯友就是沒有正面回答。
第四. 就對方所提競爭帶來的"優勝劣汰",從而優化社會資源合理化配置的理論,我方認為,這的確是競爭的優勢,但這個優勢僅僅適用於自然界。我們今天在這里討論的是社會進步,屬於社會學人類學和歷史學的范疇,自然界對於物種進化、篩選乃至無情淘汰的的法則並不完全適用於人類社會。對於一些已經很難在現代社會的自然條件下繁殖延續的瀕危珍惜物種比如大熊貓,我們尚且不能任由其"優勝劣汰"地"自生自滅",更何況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人?按對方辯友作為人類社會進步"優勝劣汰"法則的邏輯,難道我們要把那些因為個人能力有限而無法佔有一定社會資源或者說即將被社會無情淘汰的人"革除"人籍嗎?照這樣的社會進步競爭推動論,生活在現實社會最底層、最缺乏競爭力的中國8億農民對社會進步的貢獻不是被一筆抹殺?中國農民問題的解決豈不是遙遙無期?公民權利的尊重和社會民主、法制的建立健全豈不成了一張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還有現在面臨著重大生存挑戰甚至危機的社會弱勢群體,他們不也將成為對方所謂"競爭推動論"的犧牲品?以一個群體的犧牲淘汰換取另一個群體的"優勝",難道這就是對方所謂的推動社會進步?難道在這種近似屠殺的悲劇競爭中,社會就真的能進步?這樣進步、發達的社會,溫情何在?感性何在?生存的權利和生命的平等又何在?如果這樣優勝劣汰的"競爭推動論"不幸成立,那我寧可社會不要進步不要發展了罷!
最後,我想說,競爭在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同時也抹殺著人類生存發展最本質的一些東西,當我們為了競爭不惜工本不擇手段還要冠之以推動社會進步之名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當有那麼一天,我們在競爭大獲全勝而不再競爭同時也無從合作的時候,我們會是何等的孤單!馬克思告訴我們,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形態進步的最高層次,而共產主義是古代氏族在自由平等博愛的進步社會的一次復活,而且是高層次的復活。正如《禮運·大同篇》所言:天下為公,是為大同。
Ⅳ 英文中辯論賽中的正方反方怎麼說
正方:the affirmative
反方:the negative
Ⅳ 英語辯論賽反方一辯怎麼說
pro-and-con 表示辯論中的正反方。
正方一辯:pro speaker
反方一辯:con leader
或者直接用first debator(pro)、second debator (con)來表達。
Ⅵ 英文辯論賽流程精
英文辯論賽流程(精)
知道辯論賽流程及規則我們才能策劃一份優秀的精彩的辯論賽策劃書。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英文辯論賽流程,歡迎閱讀。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辯論賽欄目!
英文辯論賽流程:
Steps of an English debate
say your opinion
1. The first debater in pros speaks.(about 3 minutes)
2. The first debater in cons speaks.(about 3 minutes)
ask questions to each other
1. The third debater in cons asks.
2. The first debater in pros answers, then asks.
3. The first debater in cons answers,then asks.
4. The second debater in pros answers, then asks.
5. The second debater in cons answers, then asks.
6. The third debater in pros answers, then asks.
7. The third debater in cons answers.
( 30 seconds per people, all are 3 minutes)
sum up the questions and the answers
1. The second debater in pros.(1.5 minutes)
2. The second debater in cons.(1.5 minutes)
free debate
The pros speak first, then the cons speak.
Pros and cons take turns to speak.
( 4 minutes per people)
sums up all the arguments
1. The fourth debater in cons speaks.
2. The fourth debater in pros speaks.
( 4 minutes per people)
Rules
The rules of asking part
The speach of each debater should includes answer part and ask part. The answer should be clear and easy and the question also should be clear.( only one question each time)
The rules of free debate
1. Free debate should be around two teams.A debater in pros speaks first then a debater in cons speaks. Two teams take turns, until the time is up.
2. The time that each team takes should be calculated the total time. When one team end the speaking, we begin to record the time of the other team.
3. In the total time. It doesn't matter that how long and how many times a debater speak.
4. If one of the teams uses out the time, the other team can give up speaking or keep on taking turns until the time is up. Giving up speaking cannot influence the score.
During the debate, debaters cannot read the imformation that is prepared before. But they can show the summary of any newspaper or book.
During the debate, debaters cannot leave sets. They also cannot stop the speaking of the other side debater or their side debater.
英文辯論賽流程介紹
每組選手有2人組成,每場辯論正方稱為“政府”,反方稱為“野黨”,每位辯手依次單獨發言,對所給出的辨題進行辯論。在每位代表的7分鍾發言過程中,還需要接受至少兩次由反方提出的質詢。與傳統的辯論形式注重辯論中的團隊精神不同,英國議會制的辯論更側重測試辯論賽中的每個辯論者的.個人水平。
英語辯論賽流程
一、由辯論會主席承擔
1、辯論賽開始
2、宣布辯題
3、介紹參賽代表隊及所持立場
4、介紹參賽隊員
5、介紹規則、評委及工作人員
6、辯論比賽
7、評委點評
8、觀眾自由提問,評委評分(同時進行)
9、宣布比賽結果
10 辯論賽結束
二、辯論過程
1、辯方陳詞立論階段:
(1)正、反方一辯發言
先由正反雙方主辯發出陳述本方主要觀點貼。必須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
(2)正、反方二辯發言
正方二辯、反方二辯以簡潔文字重點從理論上論證己方觀點;
(3)正、反方三辯發言
由正方三辯、反方三辯分別以簡潔文字進行實證分析,為本方觀點提供論據支持。
2、自由辯論階段
由正方首先發言,然後反方發言,正反方依次輪流發言。
(在相對集中的時間內進行)
3、總結階段
由雙方四辯進行最後陳述,總結已方觀點,反駁對方主觀點,
(1)反方四辯總結陳詞
(2)正方四辯總結陳詞
5、觀眾提問:觀眾對雙方隊員進行提問,隊員必須給予耐心解答。提問階段雙方的表現不記入比賽成績。
6、評委評分階段
7、由評委對雙方觀點及辯論過程進行點評。
8、結果宣布
三、辯論規則
1、每位隊員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超過時間按照棄權處理,並從所在團隊總分中減掉5分。
2、自由辯論規則
自由辯論發言必須在兩隊之間交替進行,首先由正方一名隊員發言,然後由反方一名隊員發言,雙方輪流,直到時間用完為止。
(每一場的自由辯論在集中的兩個小時內完成,每場的具體時間另定,每貼的文字在60--800字之間,每次只能提一個問題。)
四、評判標准
(一) 將聘請五位評委對本次比賽進行全程評議。
(二) 評分標准
1、論點明晰,論據充足,引證恰當,分析透徹。
2、迅速抓住對方觀點及失誤,駁論精到,切中要害。
3、反映敏捷,應對能力強。
4、表達清晰、層次清楚,邏輯嚴密。
(三)評分辦法(團體和個人分別記分,滿分均為100分)
(1)審題:對所持立場能否從邏輯、理論、事實等多層次、多角度理解,論據是否充足,推理關系是否明晰,對本方的難點是否具有有效的處理方法。
(2)論證:論證是否有說服力,論據是否充分,推理過程是否合乎邏輯,事實引用是否得當、真實。
(3)辯駁:提問能否抓住對方要害,問題簡單明了。在規定時間內沒有提出問題或提問不清,應適當扣分。是否正面回答對方的問題,能否給人以有理有據的感覺。不回答或不正面回答應相應扣分。
(4)配合:是否有團隊精神,是否相互支持,論辯銜接是否緊密。問答是否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給對方一個有力打擊。
(5)辯風:所用語言和辯論風格講究文明禮貌。不得對對方辯友和網友進行人身攻擊。
(四)扣分:凡審題、論證、辯駁、配合、辯風項目中,不符合評判要求和違反規則的,均酌情扣分。由於參賽隊自身原因造成的突發事件影響比賽的,由評判團決定,在其累計總分中扣5-10%。
;Ⅶ 辯論賽中正反方用英語怎麼說
有以下三種說法:
1、正方: The claim
反方:The counterclaim
2、正方: Positive side
反方: Negative side
3、正方 Affirmative side
反方:Negative side
(7)英國辯論反方怎麼辯論擴展閱讀:
近年來流行的大型辯論賽,一般是由8個人參與。
賽隊(每隊4人)參與。各參賽隊中的4名成員,分為主辯、一辯、二辯、三辯手;亦有分為一辯、二辯、三辯手及自由發言人等,並按此順序,由辯論場的中央往旁邊排列座位。
但有時也會有不同情況。其中,一辯主要是闡述本方觀點,要具有開門見山的技巧和深入探究的能力要能把觀眾帶入一種論辯的氛圍中.所以要求一辯具有演講能力和感染能力;
二三辯主要是針對本方觀點,與對方辯手展開激烈角逐,要求他們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非凡的反應能力,要能抓住對方紕漏,加以揭露並反為己用,要靈活善動,幽默詼諧,帶動場上氣氛;四辯要能很好總結本方觀點,並能加以發揮和升華,要求有激情,鏗鏘有力,把氣氛引入另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