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800年到1870年英國有什麼事件
公元1840年
·6月,英國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
·英國在世界上首次發行郵票——「黑便士」實行郵資制
·英國J.P.焦耳發現電熱當量,並測試了熱功當量,為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作出貢獻
公元1840~1842年
·英國憲章運動第二階段
公元1841年
·英國W.菲利肯斯提出第一個地層系統表
公元1842年
·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英國J.B.勞斯建成第一個過磷酸鈣廠生產氮肥
公元1843年
·10月,中英簽訂《虎門條約》
·英國A.拜恩發明了可以傳送文字和圖形的自動化記錄電報裝置
公元1845年
·英國R.W.湯姆森獲充氣輪胎專利。數十年後用於自行車和汽車車胎
公元1846年
·英國議會廢除穀物法,標志著英國自由貿易政策的確立,兩年後廢除航海條例,自由貿易替代了保護貿易
公元1848年
·英國開爾文提出熱力學溫標和絕對零度是溫度的下限
公元1849~1851年
·英國考古學家A.H.萊亞德在伊拉克摩蘇爾發掘古代新亞述帝國都城尼尼微遺址時,發現大批藝術珍品和新
亞述國王「阿蘇爾巴尼帕圖書館」中的大量楔形文字,轟動歐洲
公元1850年
英國倫敦用漂白粉消毒飲用水
·英國E.福布斯編成第一幅海產生物分布圖
公元1851年
·英國建成水晶宮,為現代建築先驅工程之一
·首屆世界博覽會在英國倫敦舉行
公元1852年
英國社會學家、哲學家H.斯賓塞的論文《進化的假說》發表,首次提出社會進化論思想
公元1853年
·英國同俄國的克里木戰爭發生
·英國W.湯姆森給出電路振盪方程,並導出振盪頻率,為電振盪理論的開端
公元1854年
·英國J.斯諾調查倫敦霍亂大流行,證明霍亂與水源衛生的關系,促進城市公共衛生運動
·英國F.南丁格爾率護士赴克里木戰場,返英後於1860年創辦世界第一所護校
公元1856年
·英國H.貝塞麥發明轉爐煉鋼
公元1856~1864年
·英國K.W.西門子和法國P.E.馬丁發明平爐煉鋼
公元1857年
·英國爆發經濟危機,波及美、法、德等國,形成第一次世界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公元1857~1859年
·印度爆發反英民族大起義,
公元1858年
·英國H.C.索比發表《顯微鏡下晶體結構》,開辟了顯微岩石學研究新領域
公元1859年
在印度土軍的重大叛亂之後,東印度公司"帝國"被並入英國政府的統治之下。
·英國C.R.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版,充分論證了生物進化論
公元1859~1890年
·英國小說家柯南道爾在世,寫了68篇福爾摩斯私人偵探故事,對後世推理小說有重大影響
公元1860年
·10月,英法聯軍侵入中國北京,劫掠、焚毀圓明園
·中國奕分別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
·英國R.馬利特製出全球地震活動圖
公元1861年
·英國T.格雷姆提出膠體概念
公元1862年
英國開爾文用熱傳導理論計算地球年齡
·英國倫敦建成世界第一條地下鐵道
公元1864年
·英國J.C.麥克斯韋提出電磁場的基本方程組,並預測光是一種電磁波,為光的電磁理論奠定基礎
公元1865年
·英國在因佛內斯首次修築水泥混凝土路面
公元1868年
·英國在倫敦最先設置交通信號燈
B. 17世紀到18世紀英國發生了哪些重大歷史事件
近現代英國 近現代英國歷史起始於17世紀中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資產階級革命 1603年,
1628年,議會反對派提出反映資產階級要求的《權利請願書》,
1645年初,克倫威爾建立「新模範軍」,新模範軍納斯比戰役中擊敗王黨軍隊。
1648年2月,王黨勢力復被擊敗,第2次內戰結束,
1649年1月30日,宣告建立一院制共和國。
1707年,蘇格蘭正式並入英國,從此稱大不列顛。
年4月,克倫威爾12月建立護國政府,實行軍事獨裁。
1660年2月,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89年2月,威廉和妻子瑪麗同時登位,這次政變史稱「光榮革命」。宣布的《權利法案》限制王權,擴大議會權力,奠定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基礎。
C. 我想了解一下英國發生的大事件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1338年至1453 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英國在1588年英西海戰中的勝利,是一次以弱勝強的勝利,它再一次顯示了在王權統治下的民族國家的力量。長期處在歐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島國,第一次以強國的姿態向歐洲大陸發出了聲音,並迅速進入世界海洋霸權和商業霸權的爭奪中心。 1603年,80歲的伊麗莎白一世去世了。為了避免政治聯姻傷害國家利益,女王終生未婚,孤獨地走完了一生,卻留下了一個國力日盛、處於上升態勢中的英國。 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 1649年1月30日,一個晴朗的冬日,宴會大廳前的廣場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倫敦市民,悲傷、恐懼、興奮、茫然這些互相矛盾的表情,掛在他們的臉上。在難以控制的焦灼中,他們等待著一場斷頭的刑罰,受刑的就是被議會宣判為「暴君、殺人犯和國家公敵」的國王查理一世。 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從1588年戰勝西班牙的大海戰,到1688年的光榮革命,在整整一個世紀的時間里,英國一方面調整內部制度,一方面積極對外擴張。百年時間的積蓄之後,英國人開始釋放自己的能量。光榮革命前後的英國,人口大量增長,商業和手工工業迅猛發展,對外貿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國計民生。
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 1763年,通過英法七年戰爭,英國才將擋在自己面前的法國和緊跟法國的西班牙暫時搬開。1687年,牛頓出版了自己最著名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727年,牛頓去世。英國以隆重的國葬儀式將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這里一向是王公貴族的墓地,牛頓成為第一個安息在此的科學家。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815年,英國人打贏了一場震動世界的戰爭,英國威靈頓公爵在滑鐵盧擊敗了拿破崙,但是英國,這個地處邊緣的小國,卻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佔了先機,已經率先到達現代文明的入口處,即將一步步穩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
D. 英國重大歷史事件及其體現的民族特色
英國重大歷史事件: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1338年至1453 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
英國的民族特色:
理智,拘謹,刻板,尊重女性
E. 1701年英國發生了什麼事
英國在光榮革命之後,於1701年通過「嗣位法」。
法案規定:1、由斯圖亞特王朝的遠親,德國的漢諾威選帝侯,杜絕了斯圖亞特王朝佔有英國王位的野心;2、法案還規定英國王位不能傳給天主教徒,凡英國國王必須參加英國國教會;3、直接依附於國王的人不能擔任下議院的議員;4、國王所做的一切決定和政府命令,必須由同意該項決定的樞密院成員即政府的大臣簽署才能生效;5、法官的任免權不再屬於國王而屬於議會。
這樣就確立了議會高於王權,司法權獨立於王權的原則,從而奠定了君主立憲制度的基礎。
F. 1801年 1851年 1901年 材料二 18世紀中葉起,英國從私人圈地進入國會圈地時期……
(1)變化趨勢:1801年英國農業就業人數分別高於工業和服務業就業人數,但1851年後已經大大低於工業和服務業就業人數。主要原因:工業革命的推動;圈地運動的影響。 (2)變化趨勢:1870年以前英國的工業生產能力世界領先,1870年以後美國和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超過英國,1900年分列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主要原因:英國世界領先是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美國和德國後來居上是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3)評價: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但也帶來生態環境的破壞等社會問題。 (4)啟示:重視科技創新;注意保護環境,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發展之路。 |
G. 英國的歷史大事年表
公元前55年:朱利葉斯·凱撒(Julius Caesar)第一次率軍入侵不列顛。
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烏斯(Claudius)率軍征服不列顛。
公元5世紀-9世紀:盎格魯撒克遜人移民不列顛 帶來古英語不列顛南部改稱英格蘭 開始七國時代。
公元597年:聖·奧古斯丁到達不列顛,使當地人皈依基督教。
公元1014年:「北海帝國」 丹麥克努特大帝兼任英格蘭國王。
公元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蘭。
公元1154年:亨利二世繼承王位,金雀花王朝開始。
公元13世紀初: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創立。
公元1277~1288:英格蘭征服威爾士。
公元1337~1453:英法"百年戰爭"。
公元1413年:蘇格蘭第一所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成立。
公元1455~1487年:約克家族與蘭卡斯特家族之間的"玫瑰戰爭"。
公元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公元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
公元1529-1536年:英國宗教改革 立新教聖公會為國教。
公元1558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即位,統治英國達45年之久 創伊麗莎白時代。
公元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公元1603年: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為英格蘭的詹姆士一世,統一了英格蘭和蘇格蘭。
公元1642~1651年:英國內戰爆發。
公元1649年:查理一世被處決,克倫威爾宣布共和政體。
公元1652-1654年:第一次英荷戰爭,英國取勝。
公元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
公元1665-1667年:第二次英荷戰爭,英國戰敗。
公元1672年:第三次英荷戰爭,簽和約恢復戰前狀態。
公元1688年:光榮革命 英國確立君主立憲政體。
公元1707年:英格蘭、蘇格蘭議會合並,形成"大不列顛王國"。
公元1754年至1763年:七年戰爭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得美國 加拿大 印度的控制權。
公元1757年:普拉西戰役,克萊武入侵印度孟加拉。
公元1767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東印度公司管理法」規定 英國直接統治印度。
公元1760~1830年:工業革命。
公元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
公元1793年到1815年:七次反法同盟 及拿破崙戰爭。
公元1801年:合並愛爾蘭,"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成立。
公元1812-1815年:英美戰爭。
公元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 而修建大本鍾;下加拿大叛亂。
公元1840-1842年:鴉片戰爭。
公元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公元1921年:愛爾蘭獨立戰爭。
公元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
公元1948年:倫敦奧運會。
公元1952年: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公元1966年:英格蘭舉辦足球世界盃並獲得冠軍。
公元2012年:倫敦奧運會。
(7)1801年英國發生了什麼事情擴展閱讀:
1、英國簡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英國」(United Kingdom)。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總人口超過660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佔83.9%。
英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英聯邦元首國、七國集團成員國、北約創始會員國、英國同時也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2、英國的早期文明
在不列顛群島上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約公元前13世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
約公元前700年以後,居住在歐洲西部的克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群島,其中有一支稱為不列吞人,不列顛這一名稱可能來源於此。克爾特人已知使用鐵器,耕犁在技術上不斷進步,並已使用貨幣。生產力發展促使克爾特社會逐漸分化。
公元前54年,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到409年,羅馬駐軍被迫全部撤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即告結束。
5世紀初,羅馬人撤離後,居住在德國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麥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來自萊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顛。
盎格魯人(Angels)把不列顛稱為「盎格蘭」(諧音England,英格蘭名稱的由來),即盎格魯人的土地之意。而古英語,則是繼承了他們的語言而來。
到7世紀初,入侵者先後建立起7個強國:這個時期史稱「七國時代」。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時是氏族部落組織。入侵過程中,原來的氏族組織解體,隨著生產力發展,土地逐漸變成私有財產,出現了貴族、大土地佔有者、依附農和奴隸。
村社成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過渡的形式,一般認為是英國社會封建化過程的開始。6世紀末,基督教傳入英國。直到今天,美國人還管英國人以及英裔稱為盎格魯撒克遜人。
H. 1776至1804年間英國有哪些重大事件發生
1777年,英國與北美在薩卡托加大戰,英國敗。
1781年,英德聯軍與美法聯軍在約克鎮作戰。英國敗,不久承認美國的獨立。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機,標志著工業革命開始
1785年,水力織布機問世,成為英國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的必要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