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國吃早餐有什麼
英國的早餐算是三餐中比較出色的,無論與哪個國家的相比,都不遜色!
比如,法式早餐大多是咖啡、橙汁,再加上一塊黃油牛角麵包;而美式早餐,可能在此基礎上還會多一個牛奶麥片粥。
英式早餐則豐富一些。標準的英式早餐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食品:麵包、煎肉腸、培根、香腸、蘑菇、番茄、燉豆子、涼牛奶、麥片、酸奶以及少量水果,有時還有炸薯條,當然咖啡或茶也是必不可少的。雖然味道不那麼合乎中國人的口味,但是從營養的角度講,還是較為全面均衡的。
早餐種類齊上場
麥片:英國人早餐喜歡食用麥片,他們的麥片種類豐富。麥片以各種穀物加工而成,能提供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值得學習的是,許多麥片中都加入了堅果和果乾,充分應用了飲食多樣的理念。不過英國的習慣是用涼牛奶來沖麥片,這讓我們這些習慣了吃熱乎早餐的「老外」頗不習慣。
麵包:麵包是必不可少的主食。常見的是牛角麵包或者切好的吐司麵包,配以各種口味的果醬。
香腸:香腸是不錯的食物,一來它是熱乎的,二來味道與中國的香腸相差不遠。
燉豆子:豆子在烹調時加入了番茄醬,口味酸酸的,並且煮得很軟,入口即化,應該很合中國人的口味。不過以前一直聽說老外不喜歡豆子的腥味,也不知燉豆子在英國為何如此受歡迎?
果蔬:早餐中蔬菜和水果所佔比例較小,或許是國外果蔬價格太高的緣故吧。蔬菜通常只有蘑菇和番茄,加工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拿水煮熟,吃起來還很熱乎。水果就更簡單了,一般只有桔子和柚子罐頭。
培根:培根是英國人早餐中常見的傳統食物,它和中國許多地區製作的熏肉類似。目前工業生產方法是將豬側邊帶皮的肉,經過注射含定量亞硝酸鹽的腌制液,腌制一段時間後,吊掛起來,在煙熏爐里經過低溫熏煙而成。煙熏的木屑是來自硬木的種類,熏煙溫度一般是在52~57℃。培根熏完後,經過降溫、造型和去皮,然後再切成薄片包裝成商品。
② greek yoghurt怎麼吃
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在希臘東北部和保加利亞地區生息的色雷斯人就掌握了酸奶的製作技術,並一直發展到今天,希臘酸奶以濃稠和蛋白質含量高著稱。酸奶是希臘人每天必不可少的美食和原料,直接食用,或者將酸奶和蔬菜一起做成沙拉作為開胃菜,吃起來既營養又健康。
希臘酸奶含豐富的奶油,嘗起來也像奶油是一種非常可口的奶油替代品,不需任何調味料和增添劑。希臘酸奶的蛋白質含量是普通酸奶的兩倍,是非常豐富的鈣源,可預防骨骼疾病。而且希臘酸奶含卡路里少,不會對脂肪和膽固醇有任何影響,能幫到糖尿病患者或想減肥的人士。希臘酸奶還含有比普通酸奶多50%的鈉,以及高含量的益生菌,有助於保持腸道菌群平衡。它還是柔軟易消化的食物,對於胃不好的人來說也是很好的選擇,那些對乳糖不能過多飲用的人可以放心食用。
③ 小皮酸奶在英國哪裡賣我英國同事說他給寶寶吃的是小皮。
小皮酸奶一般在英國的倫敦就可以購買,所以買到這樣東西還是挺可靠的,也很喜歡吃
④ 英國人的日常三餐一般都吃些什麼
1、早餐
學生們可能起來吃各種麥片加牛奶,麥片種類從燕麥到油炸到巧克力圈。加上烤麵包配黃油,果醬,乳酪。然後可能會喝果汁最後吃點水果如香蕉橙子蘋果之類的。
甜口的,麥片,干水果或鮮水果,牛奶或酸奶,麵包片抹果醬咸口的,煎雞蛋加烤麵包片,麵包片抹marnalade或者黃油,煎培根(bacon)。
2、午餐
英國人不是很注重午餐的感覺,很少看到他們會坐下來吃點熱的。英國大部分的餐館都有午餐菜單,特選的幾道菜,價格比晚餐便宜很多。
大部分學生或者工作的人都會去超市買meal deal,就是三明治/雞肉卷+一瓶水或者飲料+一小包水果/薯片/餅干,大約3-4英鎊。 其他不吃這種的也會買沙拉/漢堡/披薩/烤爸爸。
3、晚餐
英國家庭主食選擇有土豆,米飯或麵包,要不然義大利面,配的有蒸的各種蔬菜,再加點煮或烤的肉類,比如烤個雞腿雞翅,豬排之類的,加點湯湯水水或者超市裡有現成的做好的食物,買回家擱微波爐或者烤箱里熱熱就可以吃了。晚上喝點酒或者啤酒或者各種烈酒雞尾酒。
(4)酸奶在英國怎麼吃擴展閱讀:
英國優越的福利制度和先進的醫療技術使英國人愈加依賴國家的醫療服務,然而現在的英國卻正在經歷著全民性的健康危機。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5日報道,健康調查數據顯示,英國人糟糕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體健康,專家們也不禁把這些壞習慣比作人體的「定時炸彈」。
要保持健康的身體,就要做到以下幾點:每天必須吃「五五蔬果」(即每天攝取400g-800g的蔬菜及水果),喝1.5L-2L水,每晚睡7個小時,每周至少要保持150分鍾的鍛煉,BMI(體質指數)值保持在18-25為正常。不吸煙自然為妙。而喝酒,男人每周最多21小杯,女人不超過14。
但據英國國家衛生報告中披露,事實是絕大部分英國民眾都沒有遵循八項基本的健康指南,導致現在的人們出現過度肥胖、過度勞累、營養不良、脫水缺水等不健康的身體問題。
⑤ 酸奶的特殊吃法都有什麼,哪種吃法搭配起來最好
酸牛奶美味可口又營養成分,但每一次都立即吃,時長久了也會感覺簡單。實際上除開可以直接吃,酸牛奶還能夠組合別的食材一起吃.酸牛奶是補充鈣質上品,並且含有菌群,對腸道菌群也很有益處,因而很多人都喜愛酸牛奶。酸奶除開可以直接吃,也有其他食用方法嗎?著名營養學家范志紅專家教授提議,酸牛奶還能夠配搭下邊這幾類食材。
酸牛奶 加青瓜【美容護膚瘦身減肥】青瓜自身也是有效的減肥美容食材,與酸牛奶配在一起減肥瘦身的功效會大大的加強,而且青瓜和酸奶的熱量都很低,不必擔心吃胖。可以將一根青瓜榨成汁後與酸牛奶拌和後服用,提議添加一些青瓜細條,味兒會更清爽。
⑥ 最熱銷的輕食早餐酸奶西多士,有簡單的做法呢
當時法國人把吃不完的吐司過上蛋液和牛奶炸,夾上蜂蜜或者楓糖漿,結果這種吃法很快風靡了歐洲,英國人也不例外。後來把西多士帶到了當時尚處於殖民地地位的香港。食譜上選擇還是很多的,今天介紹的一種是火腿西多士,也就是法式三明治的做法,快手又好吃,偶爾吃膩了身邊的中式早餐,試試這個,也不錯。配上熱牛奶或是香醇的豆漿,暖胃又暖心。土司麵包,芝士或者黃油,火腿 ,土司擺盤,放入芝士,雞蛋小火煎八分熟最好帶糖心兒,依次擺好火腿,蔬菜,配一杯牛奶,非常好吃有營養哦。
⑦ 留學生在英國生活要怎麼吃飯
學校食堂的自助餐
在學業緊張,時間不充裕的情況下,在學校食堂吃自助餐是種不錯的方法,飯菜花樣繁多,而且在價格上對學生會有折扣。倫敦的很多大學食堂早、中、晚都供應自助餐,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做選擇。
自己做飯更省錢
毫無疑問,自己下廚做飯既解決了東西方口味差異的問題,也是最省錢最實惠的。但需要自己費心采購原料,下面給大家推薦幾個購買各種蔬菜水果的市場。
英國小吃也可以當飯吃
天天吃自己做的飯未免也會乏味,閑暇之餘也不妨嘗嘗英國本土最著名的兩種風味小吃──炸魚薯條(Fish&Chips)和烤土豆(Baked
potato)。
炸魚薯條有手指般粗細,口感像我國的芋頭,外面裹著的麵糊出鍋後又酥又脆,非常美味,一人份的價格一般在三四英鎊,可以說是價廉物美。吃炸魚薯條可以憑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選擇是蘸番茄醬和醋吃還是蘸咖喱吃。另外,炸魚薯條店裡也出售其它小吃,像炸肉排、炸蘑菇、炸香腸等。
另一種英國小吃烤土豆也同樣好吃,英國的土豆澱粉含量高,烤熟後吃起來很可口,一人份的價格2鎊多,完全可以當一份便餐。 去唐人街(中國城)吃家鄉飯
離家久了,當思鄉之情開始涌現的時候,去吃家鄉飯一解鄉愁吧!唐人街上的中餐館以川菜粵菜為主,花5英鎊可以吃到港式蓋澆飯和炒河粉,如果花8-10鎊,就吃的很好了。
唐人街上的很多小餐館中午都提供自助餐,其中有一家名為吳先生(Mr.Wu)的自助餐館非常有名,提供10種餐點,炸春卷、炸餛飩、炒麵、炒飯、黑椒牛柳、酸辣湯等,很便宜,5鎊一位。其它的自助餐如印度餐館提供全素自助餐,3鎊一位,東南亞風味的自助餐稍貴一些,8鎊一位,
推薦幾家飯館:味道不錯的陽城小菜館,海外天點心小菜館,旺季餐廳。 便宜又省事的超市食物組合
如果想既簡單又快速的解決一頓飯,可以在超市、便利店選購含有面、水果、蔬菜的沙拉,或是麵包、火腿、水果罐頭,自己組合成一份有葷有素的飯菜,作為簡單的午餐,而且花費很少。但只能做應急之需,如果長期吃恐怕大家誰的胃也受不了。
在英國當地人家吃飯
如果選擇在當地英國人家裡住宿,而且包餐,就可以品嘗到正宗的英國風味的飯菜了。特別是英國人的早餐,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豐盛的早餐,包括果汁、牛奶、麥片、玉米片、麵包、黃油、果醬、香腸、煎雞蛋、酸奶以及水果等。正餐包括烤雞肉、煎牛排、青豆、胡蘿卜、菜花、土豆泥、麵包等。純英式的食物,剛開始還新鮮,時間一長,對於我們的「中國胃」來說,肯定會受不了,因此,選擇不包餐的住宿方式就更好些,可以出去吃,也可以借主人家的廚房自己做飯。
⑧ 英國傳統習俗英國傳統飲食文化,或是英國的紳士是怎麼吃飯的,列如餐桌上的禮儀等~速求!!
傳統的英國人非常重視餐桌上的禮儀 懂得這些得人被視為有教養的人 細節很多 在這里就簡略的解釋一下 剩下的需要在實踐中體會與英國人交流中學習
刀叉的擺置
用餐中為八字形,如果在用餐中途暫時休息片刻,可將刀叉分放盤中,刀頭與叉尖相對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還是繼續吃。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須放下,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應當注意,不管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刀與叉除了將料理切開送入口中之外,還有另一項非常重要的功用:刀叉的擺置方式傳達出「用餐中」或是「結束用餐」之訊息。而服務生是根據這種信息判斷客人的用餐情形,以及是否收拾餐具准備接下來的服務,所以希望能夠記住正確的餐具擺置方式。特別要注意的是刀刃側必須面向自己。用餐結束後,可將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側向內與叉子並攏,平行放置於餐盤上。接下來的擺置方式又分為英國式與法國式,不論哪種方式都可以,但最常用的是法國式:盡量將柄放入餐盤內,這樣可以避免因碰觸而掉落,服務生也較容易收拾。出席結婚餐宴時,不論怎麼將餐具擺成「用餐中」的位置,只要主要賓客用餐結束,就應立即把所有的料理收起。所以宴會時,切記皆以主要賓客為中心進行。在宴會中,每吃一道菜用一副刀叉,對擺在面前的刀叉,是從外側依次向內取用,因為刀叉擺放的順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順序。刀叉用完了,上菜也結束了。中途需要談話或休息時,應該將刀叉呈八字形平架在盤子兩邊;反之,刀叉柄朝向自己並列放在盤子里,則表示這一道菜已經用好了,服務員就會把盤子撤去。前菜或是甜點等,如果是可以直接用叉子叉起食用的料理,沒有必要刻意地一定使用刀子。在家庭內的餐會或是與朋友之間的輕松聚餐,像沙拉或是蛋包飯之類較軟的料理,也可以只使用叉子進餐。但是在正式的宴席上使用刀叉,能給人較為優雅利落的感覺。另外,在歐洲等地,常可看見有人右手拿叉子,左手則拿著麵包用餐。不管吃得怎麼利落優雅,這樣用餐也只能在家庭或大眾化的店中,而在高級餐廳內是絕對行不通的。沒用過的刀子,就原樣放在桌上即可,服務生會自動將它收走。
刀叉的拿法
兩只一組使用刀、叉為正式的用法,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刀用來切割食物,叉用於送食物入口。應該注意的是,叉子和勺子可入口,但刀子不能放入口中,不管它上面是否有食物。叉子的拿法是將食指伸直按住叉子的背部。刀子除了與叉子同樣拿法外,還可以用拇指與食指緊緊夾住刀柄與刀刃的接合處。可依料理選擇較容易進餐的方法。用拇指抵住側邊,再將食指伸直,分別按住刀叉的背部,用力夾緊。這是吃肉類料理或較硬的料理時所使用的方式。以拇指與食指捏住刀柄與刀刃的接合處,其他的手指再輕輕地扣住刀柄,叉子的拿法則與上述相同。這是吃魚類料理或是較軟的料理時所使用的方式。如果以全部手指握住的話,會破壞整體平衡,利用拇指與食指握住才是拿刀叉的要訣。調味料用湯匙是法國料理中較獨特的餐具。雖然以前就已經存在,不過最近才逐漸普及。一段時期,法國料理中流行較濃稠的醬料,即使用刀也可以取得調味醬料,但是其後則流行較清淡的醬料,所以為了取得調味醬料,只好將調味料用湯匙再次改良。當以湯匙或調味料用湯匙代替刀時,須右手拿湯匙,左手拿叉。湯匙的握法則與握筆方法相同。用調味料用湯匙切食物時,握法與刀相同。不過在取調味醬料時,握法則須與湯匙的拿法相同。食物切好後,在盤子上將料理與醬料一起舀起食用。
可以全部切好後再以右手拿叉子吃嗎?如果是家裡或是氣氛較輕松的店內,這是沒有關系的,不過在高級餐廳內最好盡量避免。在高級餐廳內,將叉子換到右手就餐,也一樣是不合時宜的。不習慣用左手拿叉子,也許會感到很困難,不過一旦能夠靈活使用,就更能體會到用餐的樂趣。
刀叉的用法
刀叉有不同規格,按照用途不同,其尺寸的大小也有區別。吃肉時,不管是否要用刀切,都要使用大號的刀。吃沙拉、甜食或一些開胃小菜時,要用中號刀,叉或勺一般隨刀的大小而變。
料理上桌後的基本動作,即是「右手拿刀切開,然後左手拿叉將料理叉起」。以叉子壓住料理的左端,固定,順著叉子的側邊以刀切下約一口大小的料理後,叉子即可直接叉起料理送入口中,簡單說即是「以叉子壓住後再以刀切開」。
兩側手肘過高會使刀叉角度過大,而呈直立狀態;相反地,如果手肘過低將使刀叉呈倒下狀態,所以沒有辦法好好地將料理切開。將肩膀與手腕放鬆,兩臂不要張開,刀與餐盤的角度保持在15度左右。這里歸納成7個要點:面向料理端正坐好;肩膀與手腕放鬆;兩臂貼著身體;手肘不要過高或過低;刀叉與餐盤呈傾斜角;以叉將料理緊緊按住;輕輕地移動刀子,壓住時可用力。這樣一來,不但能輕易地將食物切開,而且姿勢看起來也相當地優雅。刀的移動方式也有要領。首先用力於左手的叉子,再輕輕地移動刀子。注意,將刀子拉回時不可用力,而是在往前壓下時用力,這樣才能利落地將食物切開。兩側手肘過高時,將會使刀與叉的角度過大,而無法利落地將食物切開。刀與叉也不可以過分傾斜。叉子可依料理的特性,自由地變換拿法以方便用餐。當叉起食用時,叉子的背面必須向上,不過,如果是舀起食用時,叉子應面向上方使用。英美人的飲食習慣不一樣。吃肉菜時,英國人左手拿叉,叉尖朝下,把肉紮起來,送入口中,如果是燒爛的蔬菜,就用餐刀把菜撥到餐叉上,送入口中。美國人用同樣的方法切肉,然後右手放下餐刀,換用餐叉,叉尖朝上,插到肉的下面,不用餐刀,把肉鏟起來,送入口中,吃燒爛的蔬菜也是這樣鏟起來吃。
如有淋上調味醬的料理,也可以利用刀子刮取調味醬,再以湯匙或調味醬,用湯匙將料理與醬料一起送入口中。如以叉子叉住,再用湯匙淋上調味醬後食用,則是錯誤的動作,因為這樣一來,在料理送往口中時,醬料會滴滴答答落得到處都是,搞得一團糟。以叉子舀起料理時,以左手持用叉子,將食物置於叉子正面的叉腹上送入口中。在與朋友聚餐的輕松場合,如果不須用到刀子,可以用右手拿叉子進餐。當盤子內的細碎食物聚集時,可利用刀子擋著,再以叉子靠近舀起。利用湯匙代替刀子也是可以的。以叉子將料理聚集到湯匙上,再以湯匙將食物送入口中。
吃沙拉的時候,將大片的生菜葉用叉子切成小塊,如果不好切可以刀叉並用。一次只切一塊,不要一下子將整碗整盤的沙拉都切成小塊。如果沙拉是一大盤端上來則使用沙拉叉。如果和主菜放在一起則要使用主菜叉來吃。如果沙拉是主菜和甜品之間的單獨一道菜,通常要和乳酪和炸玉米片等一起食用。先取一兩片麵包放在你的沙拉盤上,再取兩三片玉米片。乳酪和沙拉要用叉子食用而玉米片則用手拿著吃。
吃蘆筍的時候,如果要吃的蘆筍菜中有湯汁,先切成小塊,再用刀叉食物。如果蘆筍很大而且需要蘸汁,先把頭切下,然後分開來食用,以防滴汁和掉渣。也可以用手拿著莖柄,蘸汁吃。對於小的蘆筍完全可以用手拿著蘸汁食用。
土豆片和土豆條是用手拿著吃的,除非土豆條里有汁,那樣的話要使用叉子。小土豆條也可拿著吃,但用叉會更好。如果土豆條太大,不好取用,就用叉子叉開,不要掛在叉上咬著吃。把番茄醬放在盤子邊上,用手拿或用叉子叉著小塊蘸汁吃。烤土豆在食用時往往已被切開,如果沒有則用刀從上部切入,用手或叉子將土豆掰開一點,加入奶油或酸奶、奶油和小青蔥、鹽和胡椒粉,每次加一點。你可以帶皮食用。
已設置好的餐具不可隨意改變位置,不過如果你是左撇子,在吃的時候可將刀叉互相更換使用。只是在用餐完畢後,餐具必須依右撇子的人的用法放置,將刀叉的柄向右放置於餐盤上。這么做的原因,主是要為了不給服務人員造成困擾。
刀與叉的拿法
兩只一組使用刀、叉為正式的用法右手拿刀,左手拿叉,與筷子同樣的是以兩只為一組,刀用來切割食物,叉用於送食物入口。應該注意的是,千萬別用刀取食物送入嘴裡。 叉子的拿法為將食指伸直按住叉子的背部。刀子除了與叉子同樣拿法外,還可以用拇指與食指緊緊夾住刀柄與刀刃的接合處。可依料理選擇較容易進餐的方法。用拇指抵住側邊,再將食指伸直,分別按住刀叉的背部,用力夾緊。這是吃肉類料理或較硬的料理時所 使用的方式。以拇指與食指捏住刀柄與刀刃的接合處,其他的手指再輕輕地扣住刀柄。叉子的拿法則與上述相同。這是吃魚類料理或是較軟的料理時所使用的方式。如果以全部手指握住的話,會破壞整體平衡,利用拇指與食指握住才是拿刀叉的要決。調味料是湯匙是法國料理中較獨特的餐具。雖然以前就已經存在,不過最近才逐漸被普及。一段時期,法國料理中流行較濃稠的醬料,即使用刀也可以取得調味醬料,但是其後則流行較清淡的醬料,所以為了取得調味醬料,只好現調味料用湯匙再次改良。當以湯匙或調味料用湯匙代替刀時,須右手拿湯匙,左手拿叉。湯匙的握法則與握筆方法相同。用調味料用湯匙切食物時,握法與刀相同。不過在取調味醬料時,握法則須與湯匙的拿法相同。食物切好後,在盤子上將料理與醬料一起舀起食用。 可以全部切好後再以右手拿叉子吃嗎?如果是家裡或是氣氛較輕松的店內,這是沒有關系的,不過在高級餐廳內最好盡量避免。例如,在高級料理店內,是絕不會像在自己家裡一樣,把飯碗拿到嘴邊,大口大口地吃飯。類似地在高級餐廳內,將叉子換到右手餐,也一樣是不合時宜的。不習慣用左手拿叉子,也許會感到很困難,不過一旦能夠靈活使用,就更能體會到用餐的樂趣。
⑨ 只用酸奶做的布丁
食材
麵粉 一勺
牛奶 一勺
酸奶一大勺
雞蛋 一枚
糖 一勺
檸檬汁 一小勺
方法/步驟
1
首先准備一個布丁杯,這么大的就行
2
將雞蛋打進去,攪拌均勻
3
加一勺麵粉繼續攪拌均勻
4
把一勺糖、一勺牛奶、一大勺酸奶加進去攪拌均勻
5
擠入一小勺檸檬汁攪拌均勻,放入微波爐中高火一分鍾
6
將杯子反扣在盤子上,然後輕輕把杯子拿掉
7
往盤子中的補丁淋上酸奶即可,可以加一片檸檬做裝飾哦
8
最後就是愉快的享受時間了,可以冷藏一下再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