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汶萊國跟英國是什麼關系

汶萊國跟英國是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2022-08-30 01:05:28

A. 汶萊曾經作為帝國,在東南亞是強大的存在,後來為何落魄了

歷史上總有一些昔日無比風光而今卻淪為彈丸之地的國家,汶萊就是其中一個。汶萊作為東南亞國家,也曾有過輝煌的帝國時期,還與中國有過密切交往,最典型的就是兩者的宗藩關系,但是在新航路開辟後,汶萊經過了歐洲列強的入侵,國力直線下降,領土面積也大打折扣。如今的汶萊面積較小,人口不過百萬,而且還被馬來西亞一分為二,更因此被稱為「彈丸小國」。

一、小國汶萊的長期蟄伏

早在公元6世紀的時候,汶萊與中國的梁朝就有了直接聯系,此時汶萊與梁朝的聯系紐帶主要是佛教,因為對汶萊具有實際統治權的統治者是一個佛教徒,他為了拉近與梁朝皇帝的距離,還送了專門的地毯。

幾年後,英國的布魯克率領殖民軍隊進攻汶萊中心城市,直接洗劫了汶萊首都,汶萊蘇丹驚慌失措,只得承認英國的特殊權力。與此同時,美國人又踏上了汶萊的土地,蘇丹又被迫與美國做政治交易,以此來制衡英國的侵略。20世紀初,汶萊僅剩的沿海地區勘探出了石油,一下激起了列強的興趣,汶萊再次成為列強眼中的「香餑餑」。

二戰的爆發,再次將汶萊推向了災難的深淵,因為這一次的入侵者是日本。1941年,日本入侵汶萊,直接佔領了汶萊本土,對汶萊進行了毀滅性的開發,導致戰後的汶萊經濟長期萎靡。1981年,汶萊最終實現了完全獨立,但此時的汶萊已經成為了彈丸小國,資源早已被英國等殖民者瓜分殆盡。

四、總結

汶萊曾經是東南亞地區的小國,經過汶萊人和華人的共同努力,最終發展成了一個大的帝國,但是遭逢歐洲列強的入侵,只能在先進技術面前步步淪落。然而,如今的汶萊雖然面積狹小,人口較少,但是汶萊人也生活得十分自在,國家的福利政策比較完善,在國際上更是十分低調,這片土地也被稱為「精緻小島」。


汶萊帝國的衰落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外國列強的不斷入侵是汶萊衰落的外因,因為汶萊用來發展經濟的資源都被列強們一搶而空;另一方面,汶萊內部的王位和權力追逐是一大重要原因,一些重要的王室成員為了爭權而常常勾結外國,導致汶萊國家內部危機日益嚴重。

B. 汶萊屬於哪個國家

汶萊是一個獨立國家。汶萊達魯薩蘭國,簡稱汶萊(Brunei),位於東南亞的婆羅洲北岸。和馬來西亞的砂拉越、沙巴合稱北婆三邦,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國教為伊斯蘭教,首都斯里巴加灣市。

古稱浡泥。14世紀中葉伊斯蘭教傳入,建立蘇丹國。16世紀初國力處於最強盛時期。16世紀中期起,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相繼入侵。1888年淪為英國保護國。

1941年被日本佔領。1946年英國恢復對汶萊控制。1971年與英國簽約,獲得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外的自治。1984年1月1日完全獨立,並於同年1月7日加入東盟。

(2)汶萊國跟英國是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斯里巴加灣市,位於汶萊-摩拉區,面積100.36平方公里,主要是馬來人和華人。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村莊,所以斯里巴加灣市有「東方威尼斯」的美稱。

斯里巴加灣市原稱汶萊市,1970年改為現名斯里巴加灣。斯里巴加灣市是全國文化教育中心。隨著汶萊石油經濟的飛速發展,該市現已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城市。2011年11月21日,斯里巴加灣市與中國南京市締結為友好城市,南京成為汶萊對外結好的第一個友城。

網路-汶萊

網路-斯里巴加灣市

C. 歷史上的汶萊有多強大如今成彈丸之地是何原因

在16、17世紀到近代乃至到現代社會當中,亞洲各傳統國家的領土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但是,汶萊卻變化非常之大,准確來講,汶萊的領土面積大幅度縮水減少,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有人或許認為,這可能是由於汶萊本來就這么小,因此,他的萎縮衰落並不值得重視。但實際上卻並不是這樣,汶萊盛時也是一個非常強盛的國家,並且汶萊的歷史非常悠久。

說完了它鼎盛時期,我們再來談談鼎盛以後發生在汶萊國身上的那些可憐事情,這些可憐事是它如今變成彈丸之地的主要原因。

在標題中,我用了一個詞叫做「萎縮」,什麼叫萎縮?通過翻開查閱現代漢語字典,我們可以查到萎縮是指衰落枯萎對於花花草草,對於花花草草,萎縮當然屬於枯萎。但是對於一個完整的國家,那麼這個詞的使用就是表示它已經徹底的衰弱衰退了,而本文要講的汶萊就很適合「萎縮」這個詞。

我們先來看看汶萊如今究竟萎縮成啥樣了。在如今,汶萊全稱汶萊達魯薩藍國,又被稱為汶萊伊斯蘭教君主國,它依舊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領土僅擁有5765平方公里。 而且今天的汶萊是一個地理位置十分尷尬的國家,它位於東南亞,但是它如今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與鄰國接壤,這就直接鎖死了他的地理縱深,首先他往北就是中國南海,朝北呢,又與沙撈越接壤,朝著東面又與馬來西亞接壤。

那往西會怎麼樣呢?往西還是會直接與馬來西亞接壤。而且通過查看地圖,你還會發現這樣一個基本事實, 那就是汶萊國居然被一分為二,這兩者居然不相連,這簡直是天下奇觀,一個完整的主權國家居然會有兩個不相連的部分,完全是兩個飛地,更誇張的是不相連的兩部分並不是因為有海洋,可以說,造成兩個地方分裂開來的原因與地理環境無關,隔開的中間也是陸地。


這就很值得思考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現象的發生?其實有關汶萊的遭遇,我們幾乎都可以預料的到,無非是遭遇到了17世紀後的殖民掠奪與殖民擴張。

眾所周知,在17,18世紀乃至19世紀,西方世界掀起了一陣陣的殖民掠奪與殖民擴張的浪潮,位於東南亞的各國都受到了這股浪潮的沖擊,後來甚至波及到了傳統的東亞霸主中國身上,憑心而論,就連東亞霸主,中國都承擔不了如此大的浪潮,在鴉片戰爭當中屢戰屢敗,尋常的東南亞小國抵擋不住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而汶萊與尋常的東南亞小國又有不同,它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在詩里亞地區還有充沛的石油資源,這就更加吸睛了。

因此,汶萊的萎縮是從萬惡的殖民者來了後,一切開始發生變化的。雖然在16世紀就已經有西方殖民者對汶萊進行掠奪擴張,比如海上馬車夫荷蘭,又比如曾經的海上霸主西班牙,不過始作俑者還是屬於後起之秀英國。

當時最開始的是一名英國退役士兵,這名士兵打算在東南亞經商,這個經商也許只是一個借口,為什麼這么說呢?是因為這個士兵經商需要購買大量的土地,這個購買也就意思意思,畢竟英國船堅炮厲,就算汶萊看穿了這個借口似乎也沒有任何辦法。

這名退役士兵通過英國政府的背後撐腰,成功購買了現在古晉(砂拉越州首府)的周邊地區。此後,嘗到甜頭的這名士兵不斷購買大量土地,都是以超低價購買的,和白送沒有任何區別,就這樣後來居然就把汶萊的基本盤之一沙撈越給盤走了。再後來這塊地方又被這個士兵的後代無償捐獻給英國。嘿!你說這汶萊又該到哪說理去呢?

而沙巴方面,故事的過程還是類似,有一家英國公司,它看上了這塊土地,需要買回去做生意,於是這塊地就被英國人買走了,汶萊基本盤之二沙巴州就這樣沒了。後來嘛,同樣的套路,英國公司把沙巴無償捐獻給了英國,巧取豪奪到這種地步,但汶萊沒有絲毫辦法。畢竟制度、科技、軍事全方位落後人家那麼多被欺負也是人之常情。

只不過汶萊這個喪權辱國的過程,實在是太過於上不了檯面,並且帶來的影響實在是災難性的。在1888年《英國汶萊條約》簽訂後,汶萊完全成為了英國殖民地,由英國所間接掌控。

二戰時期,由於資源和地理位置緣故(石油、靠近海洋),汶萊被日本侵佔,被日本當做跳板。但戲劇化的是,當日本戰敗後,汶萊由於弱小,居然又成了英國的附屬國,被英國所控制。

不過後來由於民族解放運動興起,進過汶萊人民的努力,從1971年起,汶萊開始了自己的獨立路程,到1984年汶萊終於得到了主權,實現了獨立。不過有些可惜的是,曾經巔峰時期失去的領土再也沒有回來了,而是歸屬了馬來西亞。因此,如今的汶萊才出現了國土被馬來西亞砂拉越分割成兩邊這種天下奇觀。

不過仔細想想,汶萊也不算慘了,到最後好歹還剩下四個縣的領土,好歹最後也是實現了獨立。由於領土小,汶萊的人口基數也小,汶萊人們利用自己本土豐富的資源,已然是成為了東南亞國家中少有的富裕國家,在某些方面看也算是因禍得福。

D. 汶萊是哪個國家的

汶萊國【國名】汶萊達魯薩蘭國(Brunei Darussalam)(簡稱:汶萊國)
【面積】5765平方公里
【人口】34.45萬(2001年)。其中馬來人佔67%,華人佔15%, 其他種族佔18%。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較廣泛。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他還有佛教、基督教、拜物教等。
【首都】斯里巴加灣市(Bandar Seri Begawan),位於汶萊-穆阿拉區,面積16平方公里,人口約6萬(1995年)。原稱汶萊市,從十七世紀起即成為汶萊首都,1970年10月4日改為現名。
【國家元首】蘇丹??哈吉??哈桑納爾??博爾基亞??穆伊扎丁??瓦達烏拉(Sultan??Haji??HASSANAL??BOLKIAH??Mu『izzaddin??Waddaulah),1967年10月5日繼位。
【簡況】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北瀕南中國海,東南西三面與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接壤,並被沙撈越州的林夢分隔為不相連的東西兩部分。海岸線長約161公里,沿海為平原,內地多山地,有33個島嶼。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炎熱多雨。年均氣溫28°C。
古稱渤泥。15世紀伊斯蘭教傳入,建立蘇丹國。16世紀初達到極盛時期。16世紀中期起,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相繼侵入。1888年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941年被日本佔領。1946年英國恢復對汶萊的控制。1959年與英國簽訂協定,規定國防、治安和外交事務由英國管理,其他事務由蘇丹政府管理。1971年同英國重新簽約,規定除外交事務和部分國防事務外,蘇丹恢復行使其它所有內部自治權。1978年蘇丹赴倫敦就汶萊主權獨立問題同英國政府談判,締結了友好合作條約,據此,英國於1984年1月1日放棄了其掌握的汶萊外交和國防權力,汶萊宣布完全獨立。
【政治】獨立時,蘇丹宣告汶萊永遠是一個享有主權、民主和獨立的馬來伊斯蘭君主制國家。獨立以來,蘇丹政府大力推行「馬來化、伊斯蘭化和君主制」政策,鞏固王室統治,重點扶持馬來族等土著人的經濟,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嚴格維護伊斯蘭教義。2000年,汶萊政局基本保持穩定。2月,蘇丹政府向汶萊法院起訴傑弗里親王濫用國家財產案,5月此事因雙方達成庭外和解而得到妥善解決。2001年,汶萊政府繼續在社會生活中全面強化「馬來伊斯蘭君主制「,並加大反腐力度,重視解決失業問題,國內政局穩定。
【經濟】汶萊是東南亞第三大產油國和世界第四大液化天然氣生產國。石油和天然氣是經濟支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6%和出口總收入的95%。近年非油氣產業的比重有所上升,2001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約為66%。近年來,汶萊政府大力推行經濟多元化和私營化政策,力圖改變過分依賴石油和天然氣的單一經濟結構。近年來建築業發展較快,成為僅次於油氣工業的重要產業。服裝業亦有較大發展,已成為繼油氣業之後的第二大出口收入來源。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國內市場狹小、基礎設施薄弱以及技術和勞動力嚴重匱乏等。
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對汶萊經濟造成沖擊,文貨幣(與新加坡幣等值流通)曾貶值,經濟蕭條。為振興經濟,汶萊政府設立了國家經濟理事會,對政府所屬企業和公用事業實行私有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加石油產量和出口,整頓金融秩序,削減政府開支。此外,汶萊政府計劃到2003年把汶萊建成東盟東部成長區服務、貿易和旅遊中心。2000年8月,文又提出通過推動私營部門的積極參與,把汶萊建設成為一個區域金融中心。2001年成立全球常青公司,初步解決阿美迪奧公司破產案。1999年以來,汶萊經濟逐步擺脫了金融危機的影響,2000年經濟增長率為3.0%。2001年公布了第八個五年發展計劃(2001-2005年),總預算為73億文元,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
國內生產總值(2001年):76.19億汶萊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1年):1.5%。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1年):22116汶萊元。
貨幣名稱:汶萊元。
匯率(2001年10月):與新加坡元實行1:1匯率掛鉤,1美元=1.824汶萊元。
通貨膨脹率(2001年):2.7%。
失業率(2001年):4.5%。
(資料來源:汶萊財政部2001年度統計)
【資源】1992年估計石油蘊藏量為14億桶,天然氣約3950億立方米。森林面積46.9萬公頃,占國土面積81%。
【旅 游 業】旅遊業是汶萊近年來除油氣業外大力發展的又一產業,2001年是汶萊旅遊年,文政府採取多項鼓勵措施吸引海外遊客赴文旅遊。2000年,汶萊成為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遊目的地國。 1999年赴文的外國遊客約127.6萬人次。主要旅遊景點有獨具民族特色的水村、王室陳列館、賽福鼎清真寺、傑魯東公園等
【交通運輸】公路:2000年總長為3271.9公里。2000年共有注冊車輛217769輛,其中私人轎車186305輛,貨車17499輛,摩托車7151輛。
水運:水運是重要的運輸渠道。穆阿拉深水港是主要港口,此外還有斯里巴加灣市港、馬來弈港和盧穆港等,主要供出口石油和液化天然氣使用。與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泰國、菲律賓、印尼和台灣有定期貨運航班。2000年共有各類注冊船隻209艘,各港口共裝卸貨物110.59萬噸。
空運:首都有國際機場。汶萊皇家航空公司有10架客機,開辟了26條國際航線。2000年汶萊國際機場客流量96.06萬人次,貨運量25539.2噸。

E. 為什麼英國對汶萊的影響不大

個人以為主要是以下的原因:

一,汶萊自13世紀伊斯蘭教傳入後,逐漸立國,建立君主制,國內伊斯蘭教盛

行,並被統治者立為國教。與英國清教生分

二,汶萊面積狹小,土地資源緊張,民族成分復雜,雖然被英國佔領,但其實它

並不願意被過分分心

三,加之汶萊地理位置不佳,沒有新加坡的中心,也沒有香港的優越和馬泰的富

足,更沒有印度與中國的市場,英國殖民者並不怎麼上心

四,當然,汶萊資源也是不少,例如石油與天然氣,都是本國出口大項。但在當

時,生產力條件低下,資源也沒有充分開發和重視。

因此,汶萊對英國來說,也就是充當雞肋的角色而已

F. 汶萊國簡介

汶萊達魯薩蘭國(馬來語:Negara Brunei Darussalam),簡稱汶萊(Brunei),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汶萊位於亞洲東南部,加里曼丹島西北部,北瀕中國南海,東南西三面與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接壤,總面積為5765平方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

汶萊古稱渤泥。14世紀中葉伊斯蘭教傳入,1888年淪為英國保護國,1941年被日本佔領,1946年英國恢復對汶萊控制。1984年1月1日完全獨立。

汶萊是個以原油和天然氣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國家,占整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50%。在東南亞,石油儲量和產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居第2位。2016年人均GDP為26939美元,位居世界第26。

(6)汶萊國跟英國是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汶萊雖然國土面積狹小,但是境內卻流淌著好幾條河流,其中較大的有白拉奕河、都東河、淡布倫河和汶萊河。白拉奕河為汶萊最大的河流,發源於汶萊和馬來西亞沙撈越交界的山區,由東南向西北,縱貫白拉奕區全境,最後注入南中國海,全長32公里,河谷盆地出產水稻。

河口為沼澤地,河道已部分疏浚,可通航。都東河由南往北流經都東區境內,注入南中國海。汶萊河也是由南往北流,經過汶萊—穆阿拉區,在首都斯里巴加灣市附近流入大海,該河的河水是鹹的。淡布倫河發源於淡布倫區南部與馬來西亞沙撈越交界處,由東南向西北縱貫淡布倫區,最後流入汶萊灣。

此外,還有一條林夢河,它主要流經淡布倫區與汶萊—穆阿拉區之間的馬來西亞沙撈越林夢地區。也是由南向北,在汶萊—穆阿拉區境內注入汶萊灣。

G. 現在的澳大利亞,馬來西亞都是英聯邦國家和英國有什麼關系

英聯邦國家成員大多為前英國殖民地或者保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勢力遭到削弱,各殖民地人民紛紛要求獨立,興起民族解放運動,本土與自治領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加劇,殖民體系漸趨瓦解。

為挽救頹勢,1926年,英國被迫承認自治領在內政外交方面獲得獨立。自治領與宗主國以「共同忠於(英國)國王」而組成英聯邦,雙方權利平等,互不隸屬。

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批准上述決議,確定各英屬自治領都獲得完全獨立的主權,大英帝國名存實亡,英聯邦正式形成。英聯邦不是一個國家,也沒有中央政府。英國國王是英聯邦的君主與國家元首。英聯邦不設權力機構,英國和各成員國互派高級專員為外交代表。


(7)汶萊國跟英國是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英聯邦的作用

英聯邦是國際合作的一種獨特試驗,促進來自不同種族、文化和環境的民族之間的協作。各成員國享有平等地位,但在處理英聯邦事務上英國常扮演主角。

成員國在許多領域進行商討和合作,包括貿易、金融、國防、教育、技術、科研、法律、醫葯和農業。但是成員國享有的主要利益為各種貿易協議和資本投資配置帶來的經濟效用。

英國和其他富裕的老成員國是新加入或貧窮成員國工業發展的主要資本來源。援助計劃由英聯邦開發公司(CDC) 等機構執行。

有些成員國根據英聯邦特惠制互相實行關稅優惠,以促進互相之間的貿易往來。1973年,英國加入歐共體(今歐盟),推出了英聯邦特惠制。根據協定,其他英聯邦成員國可以與歐盟協商特別的貿易協議。

閱讀全文

與汶萊國跟英國是什麼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什麼季風降水 瀏覽:944
義大利維骨力哪裡有賣 瀏覽:197
印度衛生巾怎麼改造 瀏覽:814
中國哪些學院收幼師考生 瀏覽:354
越南福字怎麼寫好看 瀏覽:2
義大利延期居留條過期怎麼辦 瀏覽:846
蘇門答臘虎魚跟印尼虎魚怎麼區分 瀏覽:491
以色列最怕伊朗什麼武器 瀏覽:281
伊朗和美國怎麼發生了沖突 瀏覽:654
三星越南工廠生產的是什麼版本 瀏覽:351
有哪些中國風音樂 瀏覽:863
英國小學怎麼選校 瀏覽:674
辦英國留學簽證加急費多少錢 瀏覽:705
中國航空和信威有什麼關系 瀏覽:683
伊朗石油運往中國怎麼運 瀏覽:429
印度想要中國什麼地方 瀏覽:877
中國怎麼換 瀏覽:965
印尼有什麼app軟體 瀏覽:508
印度咖喱餐怎麼做 瀏覽:715
中國每天平均出生和死亡多少人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