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的五月一號是什麼日子

英國的五月一號是什麼日子

發布時間:2022-08-30 07:05:01

⑴ 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為什麼把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節

大家知道,5月1日是國際勞動節,在世界各國和我國每年5月1日這天,都隆重慶祝這個盛大節日,你可曾想過它的由來嗎?

事情還要追溯到19世紀80年代。那個時候,爭取8小時工作制已成為美國很多工人的普遍要求,呼聲越來越高。終於,在1886年5月1日,在美國勞動聯合會的支持和領導下,美國爆發了改善勞動條件,實行8小時工作日的要求。以芝加哥市為中心全國1萬多個企業的35萬多工人參加了這次罷工。罷工工人雖然遭到美國當局的血腥鎮壓,許多工人被殺害,但是美國工人大無畏的斗爭精神還是取得了重大勝利。在1萬多個企業的35萬多工人中,約有18萬人爭取到8小時工作日,其它工人的工作時間也有所減少,美國工人階級取得這一勝利,在國際工人運動中產生了重大影響。

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大規模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在1920年。這一年的五一節,在全國許多城市舉行了群眾性的集會和示威遊行。北京的紀念活動由李大創、鄧中夏等主持進行。北京學生聯合會散發了《五一歷史》等大批傳單。此外在上海、廣州、長沙、九江、唐由、汕頭、漳州、哈爾濱等地,也有工人的集會和散發傳單等活動。解放以後,我國政府於1949年12月規定五月一日為勞動節。

⑵ May Day的來歷,在這天干什麼

英國五朔節

5月1日是英國傳統的五朔節,它與國際勞動節沒有關系,與基督教也沒有聯系。它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節日,在羅馬時代即已存在。其最初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大約在公元前1世紀隨比爾格人傳入了英國。
5月1日在英國的祖先——克爾特人的歷法中是夏季的第一天,它原是春末祭祀「花果女神」的日子。在渡過漫長的寒冬後,當「五一」這天到來,英國古人就要慶祝太陽終於又普照大地,並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用老牛拉繩,在村莊的草地上樹起高高的「五月 柱」,上面飾以綠葉,象徵生命與豐收。所有的村民尤其是青年男女都圍著「五月柱」翩翩起舞。姑娘們更是一早起來到村外林中採集花朵與朝露,並用露水洗臉。她們認為這樣可使皮膚白嫩。小女孩還把拾來的花草編成大花環,抬到街上去遊行。17世紀的清教徒認為這種歡樂不合教義,曾一度禁止這項活動,還砍倒了「五月柱」。到了1660年王政復辟後,這項活動才又恢復過來。
1989年英國有些村莊還有「五月柱」。它是用挺拔的樹干如杉樹等做成,上面漆成五顏六色,頂上掛著花環,花環上拴著長長的各色綵帶。孩子們在這一天手持綵帶圍著柱子歡跳,有時帶子纏在一起,難解難分。有的村莊還按照古老的風俗,在五朔節這一天選出一個少女做「五月皇後」。中世紀時此風盛行,並且都是選男孩做「皇後」,後來逐漸改為選女孩。為「五月皇後」舉行加冕儀式,也是五朔節的活動之一。

五朔節

舉辦時間: 每年5月1日
舉辦周期: 每年舉辦一次

--------------------------------------------------------------------------------
文化概況
5月1日是英國傳統的五朔節,它是慶祝春天來臨的節日。這一天,英國各地人民舉行游園會,歡慶在漫長的寒冬之後陽光普照大地,萬物開始生長。人們期望在這一年獲得好收成。

五朔節的重要活動是在游園會選出最佳美女,稱為「五月王後」,作為春天的象徵。當選的「五月王後」通常頭戴花環,由遊行隊伍簇擁著乘車穿過街道。市民們紛紛擁上街頭觀看。

五朔節的傳統是5月柱活動。過去,凱爾特人在鄉村草地的中央,用樹葉裝飾一根高柱,然後把繩子系在柱子上,再用力拉繩子,使高柱聳立起來,作為萬物生長的象徵。這時,村民們,特別是男女青年們,都圍著5月柱跳起舞來。人們在拂曉時先到樹林採花,用露水洗臉。今天,在英國的一些鄉村仍有5月柱活動。但是,這些柱子都較短矮,柱頂系有許多綵帶。兒童們每人手握一根與柱頂相連的綵帶,圍繞5月柱載歌載舞。他們把綵帶繞在一起,形成五彩繽紛的顏色。

牛津的五朔節有自己獨特的慶祝方式。清晨,麥格達蘭學院的教堂唱詩班的成員們,沿著通往教堂塔頂的石階攀登。在整6點時,他們高唱贊歌。這時,在教堂高塔下面的街道上,有些跳莫里期舞的人在等候著。他們頭戴用鮮花裝飾的帽子,身穿鑲有彩色穗帶的白色襯衣。當樂師拉起小提琴或手風琴時,舞蹈家們開始跳起莫里斯舞,跺地,跳躍,在空中揮舞白色手帕。跳舞時,他們在腿上系的鈴鐺隨著音樂節拍輕松愉快地丁當作響,十分悅耳。

⑶ 為什麼勞動節定在五月一日

五一亦稱"五一節",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無產隊級、勞動人民的共同節日。
五一國際勞動節源於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萬六千餘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斗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 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第二國際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這一決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
五一勞動節慶祝
一年一度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又到了,為了紀念這個全世界勞動人民團結戰斗的節日,世界各國一般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不過,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將5月1日定為勞動節,那些同過「五一」的國家,具體的慶祝方式和習慣也大不相同,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其他一些國家是怎麼度過勞動節的。
美國:勞動節發源地不過「五一」
勞動節起源於美國。19世紀80年代,美國資產階級為了進行資本積累,對工人階級進行殘酷的剝削壓榨,他們用各種手段,迫使工人每天從事長達12到16小時甚至更多時間的勞動。美國廣大工人逐漸認識到,為了保障自己的權利,必須起來進行斗爭。
從1884年開始,美國先進的工人組織通過決議,要為實現「每天工作8小時」而戰斗,並提出「8小時工作;8小時休息;8小時娛樂!勞動者創造全部財富!」等口號。
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的工人舉行大罷工。那一天,以芝加哥為中心,美國全國約35萬工人參加了罷工和遊行,要求改善勞動條件,實行8小時工作制。這場斗爭震撼了整個美國。工人階級團結戰斗的強大力量,迫使資本家做出了讓步,美國工人的這一大罷工取得了勝利。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為了紀念美國工人的這次「五一」大罷工,會議通過決議,將每年的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節。從此,世界各國的工人團體在這一天舉行盛大慶祝活動,許多國家還放假一天。
但是,特殊的是,美國政府後來在設立勞動節時,自行規定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為勞動節,所以美國人的勞動節不在5月,而在9月。
每逢9月的勞動節,美國人可以放假一天,全美各地的民眾一般都會舉行遊行、集會等各種慶祝活動,以示對勞工的尊重。在一些州,人們在遊行之後還要舉辦野餐會,熱鬧地吃喝、唱歌、跳舞。入夜,有的地方還會放焰火。
俄羅斯:遊行、集會、娛樂一個都不少
自國際上設立勞動節以來,俄羅斯一直比較重視這個特別的節日。「五一」這天,俄羅斯全國放假,並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及群眾性遊行。
過去,上述活動主要是由政府組織,遊行隊伍中包括各企業、機關的代表。現在,除政府統籌的慶祝活動外,各種不同政見的非政府組織、勞工團體,都會在這一天自發舉行各種慶祝活動,既可以借這個機會充分闡述各自的政見,又能擴大本組織的影響。
一般來說,「五一」遊行的隊伍要先穿過城市的主要街道、廣場,最後在古老的或者寬闊的中心廣場舉行大型集會和慶典。同時,俄羅斯各地的各種俱樂部還會舉行內容豐富、色彩繽紛的娛樂活動,人們的節日情緒很高。
日本:勞動節逢「黃金周」
日本是一個節日比較多的國家,5月1日前後的節日就很多,如4月29日植樹節、5月3日憲法紀念日、4日國民假日、5日兒童節,這些假日連起來,一般日本人至少有一周休息時間,最長的甚至達11天。
對工薪階層來說,這個長假的意義真是不同尋常。因此,在日本,勞動節專門的慶祝活動日漸被「五一黃金周」所取代。而且從4月29日開始,日本就已經進入了「黃金周」。
日本全國的許多飯店、溫泉等娛樂設施,紛紛在「五一」前打出各種廣告招攬遊客,普通旅館的房間價格也比平時提高一倍以上。
今年4月29日,日本成田機場迎來了假日的第一個高峰,當天從這里出國的遊客超過4萬人,預計「黃金周」期間該機場運送旅客將達到81萬人。許多遊客選擇到夏威夷、塞班島、中國和東南亞等地旅遊。
加拿大:9月勞動節標志夏天結束
同為北美國家,加拿大與美國一樣也是在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慶祝勞動節。在渥太華、多倫多等城市,每年勞動節時都會舉行遊行和集會,以此表彰工會組織下的工人對加拿大社會所做出的貢獻。
另外,比較與眾不同的是,在大多數加拿大人的概念中,這個9月的勞動節標志著夏天的結束。一般情況下,家長們會利用勞動節的假期給孩子買新學期的學慣用品,商家也往往借機促銷文具。
泰國、秘魯:放假一天
泰國於1932年首次頒布勞工條例,隨後將每年的5月1日確定為國家的勞動節,以此嘉獎辛勤工作的勞動者。這一天,泰國全國統一放假一天,在首都以及一些大城市會有相關的慶祝活動,不過規模一般都不會太大。
和泰國的情況比較類似,南美國家秘魯也規定5月1日為國家的勞動節,而且全國放假一天。
義大利:不慶祝不放假
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都將「五一」確定為勞動節,不少國家都放假一天,還有的國家則根據情況將公共假期放在5月的第一個星期一。
不過,和世界大多數國家不太一樣的是,義大利盡管承認「五一」國際勞動節,政府也表示尊重勞工,但一般人並不舉行專門的慶祝活動,也沒有全國性的「五一」假期。

⑷ 英國也過勞動節嗎要確切的答案

英國也過五一國際勞動節。

英國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傳統由來已久,尤其在首都倫敦的慶祝活動更是每年一度的盛事,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時候,從英國各地趕來的工會領袖、政黨和社會組織負責人、學生、市民、移民團體以及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從倫敦市中心擁有悠久工人運動歷史的克拉肯威爾格林街區開始遊行。

遊行隊伍高舉寫有「工會權利」「人權」「國際大團結」字樣的標語牌,穿過倫敦市內多條主要街道,最後到達倫敦著名地標——特拉法爾加廣場。

(4)英國的五月一號是什麼日子擴展閱讀:

五一國際勞動節背景:

19世紀80年代,隨著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美國無產階級的隊伍迅速壯大,出現了波瀾壯闊的工人運動。

當時美國資產階級為了進行資本積累,對工人階級進行殘酷的剝削壓榨,用各種手段迫使工人每天從事長達12至16小時的勞動,有的甚至18個小時。美國廣大工人逐漸認識到,為了保障自己的權利,必須起來進行斗爭。

五一國際勞動節歷史意義:

國際勞動節的意義在於勞動者通過斗爭,用頑強、英勇不屈的奮斗精神,爭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是人類文明民主的歷史性進步,也是「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精髓所在。

⑸ 1851年5月1日英國的萬國博覽會是歷史上的第幾屆博覽會

1851年5月1日英國倫敦萬國工業產品博覽會的開幕標志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的誕生。倫敦世界博覽會是由古代集市、英國的工業藝術陳列、藝術展覽會、機械學院的展覽會以及法國國家工業展覽會等綜合因素孕育而成的。即使如此,其誕生過程仍然經歷了一番曲折。
倫敦博覽會的誕生與兩位人物密切相關。一位是阿爾伯特親王(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1843年任英國藝術學會主席,1847年學會被授名為皇家藝術學會。另一位是亨利·科爾先生,1846年加盟藝術學會的骨幹。他們決定從1851年開始,每五年舉辦一次大型展覽會,阿爾伯特親王還堅定地提出,展覽會必須包括外國產品,並特地書寫了「國際」兩字。由此,倫敦展覽會決定面向世界各國,展覽會的名稱特別強調了萬國。這頗具歷史遠見的決定,把展覽會從國內推向了國際,開創了世界博覽會的先例。
當時不少美國人已習慣藝術學會的小型展覽會,難以接受國際性的大型展覽會,對各種外國人進入英國並帶來各種產品顧慮重重。泰晤士報率先掀起了對萬國博覽會的反對浪潮,來勢兇猛。認為外國人來到英國,會掀起革命,會刺殺女王,建設新共和國;怕外國低劣產品沖擊英國市場;還怕國內品質不良者集聚倫敦,害及民眾。但是親王依然頂著巨大的壓力,繼續推行這一計劃。為了使博覽會具有強烈的號召力,皇家委員會親自掛帥,吸收了五千名名界知名人士為宣傳員,為博覽會搖旗吶喊,大造聲勢,還開始徵集博看會展館的設計方案。最終選中英國皇家園藝師和中部鐵路的負責人,約瑟夫·帕克斯特設計的「水晶宮」。通體透明的水晶宮建築,它本身就是一個成功的展品,成了這屆博覽會最具代表性的標志。
風雨消失,冬去春來,水晶宮依然屹立在海德公園。人們越來越喜歡水晶宮了,並以它的宏偉絢麗,光彩奪目而自豪。新聞媒體也紛紛撰文誇獎,全國上下都對之充滿了贊美之聲,強烈要求永久保留。但水晶宮還是按原計劃於1852年拆除,後移置辛頓漢姆,重建的水晶宮比原先要簡易些。她作為舉辦展覽、音樂會、足球比賽和其他娛樂項目的活動中心達八十五年之久,於1936年12月1日毀於大火,只留下兩座水塔。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認為這這兩座水塔可能會成為入侵德國戰機的目標,而於1941年拆除。今天,人們只能從早期圖片上目睹水晶宮那雄偉而又獨特的豐姿。

⑹ 歷史上英國「五月花」事件具體是什麼

五月花事件,也是感恩節的由來。是在1620年,一艘著名的「五月花」號船,載著英國102名清教徒到達美洲。因為它們不堪忍受英國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天主教對他們的敵視及其種種迫害,不得不背井離鄉遠涉重洋以冀活下去。

五月花號並非從英國移民駛往北美的第一艘船隻,但卻是英國移民駛往北美的一艘最為著名的船隻。1620年9月16日,在牧師布萊斯特率領下乘五月花號前往北美。全船乘客102名,其中,分離派教徒35名,余為工匠 、漁民、貧苦農民及14名契約奴。11月21日,到達科德角(今馬薩諸塞州普羅文斯敦),於感恩節後第一天在普利茅斯地方上岸。在登陸前,即11月21日由分離派領袖在船艙內主持制定一個共同遵守的《五月花號公約》,有41名自由的成年男子在上面簽字。其內容為:組織公民團體;擬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規章和條例。此公約奠定了新英格蘭諸州自治政府的基礎。

(6)英國的五月一號是什麼日子擴展閱讀:

感恩節的由來要一直追溯到美國歷史的發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號船滿載不堪忍受英國國內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達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們遇到了難以想像的困難,處在飢寒交迫之中,冬天過去時,活下來的移民只有44人。

這時,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給移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還特地派人教他們怎樣狩獵、養火雞、捕魚和種植玉米、南瓜等。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移民們終於獲得了豐收,在歡慶豐收的日子,按照宗教傳統習俗,移民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並決定為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邀請他們一同慶祝節日。

⑺ 五月一號是什麼節日

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
節日簡介: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遊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會議通過決議,規定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遊行,並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 1989年後,國務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⑻ 五月一號勞動節的由來

五一勞動節,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共同節日。關於「五一勞動節的由來」是這樣的:此節源於

美國芝加哥

的工人大罷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萬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斗爭,終於獲得了勝利。

為紀念這次工人運動,1889年7月14日,由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隆重開幕。

大會上,與會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這一決議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上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

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中國人民慶祝勞動節的活動可追溯至1918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識分子在上海、蘇州等地向群眾散發介紹「五一」的傳單。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工人群眾走上街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於1949年12月將「五一」定為法定的勞動節。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產主義小組成員鄧中夏等人創辦的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里,工人們學唱《五一紀念歌》。

其歌詞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熱血,為他犧牲,要把強權制度一切掃除凈,記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紅旗飛舞,走光明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貧富貴賤,責任唯互助,願大家努力齊進取。

」這首雄壯有力的歌,是由長辛店勞動實習學校的教員和北京大學的進步學生共同創編而成的。一、勞動節簡介亦稱"五一節",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無產隊級、勞動人民的共同擁有的節日。

五一國際勞動節源於

美國芝加哥

城的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萬六千餘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斗爭,終於獲得了勝利。

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第二國際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這一決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

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二、勞動節在中國的新生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是日全國放假一天。

每年的這一天,舉國歡慶,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園、劇院、廣場,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並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三、勞動節慶祝一年一度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又到了,為了紀念這個全世界勞動人民團結戰斗的節日,世界各國一般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

不過,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將5月1日定為勞動節,那些同過五一」的國家,具體的慶祝方式和習慣也大不相同,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其他一些國家是怎麼度過勞動節的勞動節。

歐洲仍以示威慶祝五一」 在英國和德國,當局擔心示威恐怕會有無政府主義者鬧事搗亂。在德國柏林,警方和無政府主義者半夜發生沖突,有多人被捕。

不過,數千名工會活躍分子卻和平地在市內遊行。在法國和奧地利,反對退休金改革的人也上街參與遊行。

從土耳其國家電視台的新聞畫面可以看見,警方用警棍打示威者,並扯著其中一人的頭發把他拉走。

⑼ 英國五月節

應該叫五朔節
英國五朔節

5月1日是英國傳統的五朔節,它與國際勞動節沒有關系,與基督教也沒有聯系。它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節日,在羅馬時代即已存在。其最初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大約在公元前1世紀隨比爾格人傳入了英國。
5月1日在英國的祖先——克爾特人的歷法中是夏季的第一天,它原是春末祭祀「花果女神」的日子。在渡過漫長的寒冬後,當「五一」這天到來,英國古人就要慶祝太陽終於又普照大地,並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用老牛拉繩,在村莊的草地上樹起高高的「五月 柱」,上面飾以綠葉,象徵生命與豐收。所有的村民尤其是青年男女都圍著「五月柱」翩翩起舞。姑娘們更是一早起來到村外林中採集花朵與朝露,並用露水洗臉。她們認為這樣可使皮膚白嫩。小女孩還把拾來的花草編成大花環,抬到街上去遊行。17世紀的清教徒認為這種歡樂不合教義,曾一度禁止這項活動,還砍倒了「五月柱」。到了1660年王政復辟後,這項活動才又恢復過來。
1989年英國有些村莊還有「五月柱」。它是用挺拔的樹干如杉樹等做成,上面漆成五顏六色,頂上掛著花環,花環上拴著長長的各色綵帶。孩子們在這一天手持綵帶圍著柱子歡跳,有時帶子纏在一起,難解難分。有的村莊還按照古老的風俗,在五朔節這一天選出一個少女做「五月皇後」。中世紀時此風盛行,並且都是選男孩做「皇後」,後來逐漸改為選女孩。為「五月皇後」舉行加冕儀式,也是五朔節的活動之一。

⑽ 5月1日是什麼節日

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由來:
1889年7月14日,由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隆重開幕。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把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的斗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與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決議。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為什麼要把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呢?這還得從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工人運動說起。當時,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國家,逐步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為了刺激經濟的高速發展,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以維護這個高速運轉的資本主義機器,資本家不斷採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殘酷地剝削工人。在美國,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馬薩諸塞州一個鞋廠的監工說:「讓一個身強力壯體格健全的18歲小夥子,在這里的任何一架機器旁邊工作,我能夠使他在22歲時頭發變成灰白。」沉重的階級壓迫激起了無產者巨大的憤怒。他們知道,要爭取生存的條件,就只有團結起來,通過罷工運動與資本家作斗爭。工人們提出的罷工口號,就是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1877年,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罷工開始了。工人階級走向街頭遊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勞動與生活條件,要求縮短工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罷工不久,隊伍日漸擴大,工會會員人數激增,各地工人也紛紛參加罷工運動。在工人運動的強大壓力下,美國國會被迫制定了八小時工作制的法律。但是,狠毒的資本家根本不予理睬,這項法律只不過是一紙空文,工人們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倍受資本家的折磨。忍無可忍的工人們決定將這場爭取生存權利的斗爭,推向一個新的高潮,准備舉行更大規模的罷工運動。

1884年10月,美國和加拿大的八個國際性和全國性工人團體,在美國芝加哥舉行一個集會,決定於1886年5月1日舉行總罷工,迫使資本家實施八小時工作制。這一天終於來到了。5月1日,美國2萬多個企業的35萬工人停工上街,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各種膚色,各個工種的工人一齊進行總罷工。僅芝加哥一個城市,就有4.5萬名工人湧上街頭。這下,美國的主要工業部門處於癱瘓狀態,火車變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鴉雀無聲,所有的倉庫也都關門並貼上封條。當時在罷工工人中流行著一首「八小時之歌」,歌中唱道:「我們要把世界變個樣,我們厭倦了白白的辛勞,光得到僅能糊口的工餉,從沒有時間讓我們去思考。我們要聞聞花香,我們要曬曬太陽,我們相信:上帝只允許八小時工作日。我們從船塢、車間和工場,召集了我們的隊伍,爭取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歸自己!」激昂的歌聲唱出了工人的心聲,唱出了全世界無產者的共同願望,也感染了廣大的群眾,他們紛紛聲援工人的罷工運動,將罷工運動推向新的高潮。罷工運動所表現的巨大力量使政府當局和資本家極為恐慌,他們不甘心答應工人的條件,便露出他們猙獰的一面。5月3日,芝加哥政府當局終於撕下了「民主」的假面具,用暴力鎮壓工人。他們組織罷工破壞者在警察的保護下混進工人的罷工隊伍,故意製造混亂,以此為借口,當場開槍打死六個工人。這一暴行,激起了全市工人的極大憤慨,他們決心為死難的工人兄弟們報仇!

為紀念美國工人1886年5月11日的罷工運動,為推動整個世界工人階級的斗爭熱情,就把這一天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在以後的每年5月1日,各國的工人階級都舉行大規模的示威遊行,以爭取自身的權利。

中國人民慶祝勞動節的活動可追溯至1918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識分子在上海、蘇州、杭州、漢口等地向群眾散發介紹「五一」的傳單。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廣州、九江、唐山等各工業城市的工人群眾浩浩盪盪地走向街市、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五一勞動節。解放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將五月一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是日全國放假一天。每逢這個節日,舉國歡慶,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園、劇院、廣場,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並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

美國勞動節不在「五一」:
「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團結戰斗的節日。誰都知道這個節日發端於美國,然而美國的勞動節卻不在「五一」,而是在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一。這是為什麼?

1886年5月1日,當時資本主義工業已躍居世界第一位的美國,發生了全國工人大罷工,目的是爭取實現8小時工作日(當時全美工人勞動時間每天都在12—16小時,甚至更多)。這天全美11000多個企業、35萬工人一致停工,舉行示威遊行。但他們卻遭到美國當局的鎮壓,如芝加哥就死傷200多人,全國有7名工人領袖被判死刑和無期徒刑。然而,「五一」大罷工得到國際工人特別是歐洲工人的同情和支持,最後迫使美國資產階級作了讓步:當年美國有185000人爭得了8小時工作日;再頑固的企業也不得不把每天勞動時間縮短為9—10小時。

第二年,在巴黎舉行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通過決議,規定每年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可美國勞工工會聯合會領導卻不積極組織紀念、慶祝「五一」。美國政府後來在設立勞動節時,故意避開「五一」,另行規定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為勞動節。每逢9月的勞動節,美國人可以放假一天,全美各地的民眾一般都會舉行遊行、集會等各種慶祝活動,以示對勞工的尊重。在一些州,人們在遊行之後還要舉辦野餐會,熱鬧地吃喝、唱歌、跳舞。入夜,有的地方還會放焰火。

國外勞動節慶祝方式:
俄羅斯:遊行、集會、娛樂一個都不少 自國際上設立勞動節以來,俄羅斯一直比較重視這個特別的節日。「五一」這天,俄羅斯全國放假,並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及群眾性遊行。過去,上述活動主要是由政府組織,遊行隊伍中包括各企業、機關的代表。現在,除政府統籌的慶祝活動外,各種不同政見的非政府組織、勞工團體,都會在這一天自發舉行各種慶祝活動,既可以借這個機會充分闡述各自的政見,又能擴大本組織的影響。一般來說,「五一」遊行的隊伍要先穿過城市的主要街道、廣場,最後在古老的或者寬闊的中心廣場舉行大型集會和慶典。同時,俄羅斯各地的各種俱樂部還會舉行內容豐富、色彩繽紛的娛樂活動,人們的節日情緒很高。

日本:勞動節逢「黃金周」 日本是一個節日比較多的國家,5月1日前後的節日就很多,如4月29日植樹節、5月3日憲法紀念日、4日國民假日、5日兒童節,這些假日連起來,一般日本人至少有一周休息時間,最長的甚至達11天。對工薪階層來說,這個長假的意義真是不同尋常。因此,在日本,勞動節專門的慶祝活動日漸被「五一黃金周」所取代。而且從4月29日開始,日本就已經進入了「黃金周」。日本全國的許多飯店、溫泉等娛樂設施,紛紛在「五一」前打出各種廣告招攬遊客,普通旅館的房間價格也比平時提高一倍以上。

加拿大:9月勞動節標志夏天結束 同為北美國家,加拿大與美國一樣也是在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慶祝勞動節。在渥太華、多倫多等城市,每年勞動節時都會舉行遊行和集會,以此表彰工會組織下的工人對加拿大社會所做出的貢獻。另外,比較與眾不同的是,在大多數加拿大人的概念中,這個9月的勞動節標志著夏天的結束。一般情況下,家長們會利用勞動節的假期給孩子買新學期的學慣用品,商家也往往借機促銷文具。

泰國、秘魯:放假一天 泰國於1932年首次頒布勞工條例,隨後將每年的5月1日確定為國家的勞動節,以此嘉獎辛勤工作的勞動者。這一天,泰國全國統一放假一天,在首都以及一些大城市會有相關的慶祝活動,不過規模一般都不會太大。

和泰國的情況比較類似,南美國家秘魯也規定5月1日為國家的勞動節,而且全國放假一天。

義大利:不慶祝不放假 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都將「五一」確定為勞動節,不少國家都放假一天,還有的國家則根據情況將公共假期放在5月的第一個星期一。不過,和世界大多數國家不太一樣的是,義大利盡管承認「五一」國際勞動節,政府也表示尊重勞工,但一般人並不舉行專門的慶祝活動,也沒有全國性的「五一」假期。

丹伯里制帽工人案:
美國人在發生利益沖突的時候,通過司法途徑尋求解決的傳統,也在一個看上去非常容易失控的工人「民眾運動」中,注入了理性的規范。第一個走上法庭的著名罷工案件,是丹伯里(Danbury)制帽工人案。

1902年,康尼迪格州丹伯里的一家公司提出民事訴訟,告工人妨礙貿易,違反了反壟斷法律,因為美國勞聯的制帽工人工會組織工人抵制這家公司,原因是這家公司不許工人組織工會。這個案子用了幾年時間在聯邦法院里一級一級上訴。1908年,聯邦最高法院以5比4作出了對工人不利的裁決。這個裁決的意思是,工人可以作為勞動者或消費者對某公司實行「直接抵制」,比如不買這個公司的產品,或者罷工,或不為這個公司僱傭,這種直接抵制是完全合法的。但是,工人不可以強迫其它的公司不買這個公司的產品,或者強迫別人不和這個公司合作(例如罷工期間不準其他人上班),這樣的「二次抵制」是非法的。也就是說,你自己可以抵制,但是不能強迫別人和你一樣去抵制。法庭對丹伯里的184名制帽工人作出25萬美元的罰款。在最高法院裁決以後,全美勞聯發起募捐,為184名制帽工人償付罰款,以免他們的房子財產被沒收。

這個裁決發出了兩個信息,第一,司法訴訟有可能成為解決勞資沖突的途徑,工會一方和僱主一方都有可能利用這樣的途徑,也都有必要知道什麼是合法的,什麼是非法的。第二,工會對公司的抵制,只能「直接抵制」的范圍里進行。1947年,塔夫特-哈特利法案(Taft-Hartley Act)明確規定二次抵制非法,從此以後,類似的二次抵制在美國工會運動中就消失了。不過,最高法院在同一案中也裁定,根據憲法的言論自由條款,工會可以在商家門口樹立宣傳標語和宣傳員,告知民眾,他們要抵制的某公司的某產品是「不公平的」,號召民眾「不要購買」,這是合法的,但是不能說這些賣商品的商家也是「不公平」的,不能號召民眾不去購買這些商家的所有商品。後面這種做法就是「二次抵制」,就是非法的了。在這里,美國司法獨立和司法系統在建立「公正」信譽的努力,首先建立起了美國民眾的法律文化,這對事態發展走向良性循環起了極大作用。假如沒有這一條,法院無理偏袒政府或企業,工人不服就沖擊法院,那就真正是亂成一團,沒有解葯了。

1909年,兩萬制衣廠工人,大多是女工,而且幾乎都是東歐新移民,在制衣女工工會的旗幟下,發動罷工,她們得到了廣泛的公眾支持,最終爭取到了每周52小時工作和增加工資的條件。1910年,五萬制衣工人在紐約罷工。他們請出了著名律師路易斯·布蘭迪斯來談判。在他的努力下,這次罷工取得了重要的結果,不僅為工人爭取到了有利的報酬條件,而且開創了和平談判的範例。布蘭迪斯後來還擔任了聯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
整理製作:惡人谷珠樓 轉貼請註明

閱讀全文

與英國的五月一號是什麼日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門答臘虎魚跟印尼虎魚怎麼區分 瀏覽:491
以色列最怕伊朗什麼武器 瀏覽:281
伊朗和美國怎麼發生了沖突 瀏覽:654
三星越南工廠生產的是什麼版本 瀏覽:351
有哪些中國風音樂 瀏覽:863
英國小學怎麼選校 瀏覽:674
辦英國留學簽證加急費多少錢 瀏覽:703
中國航空和信威有什麼關系 瀏覽:683
伊朗石油運往中國怎麼運 瀏覽:427
印度想要中國什麼地方 瀏覽:873
中國怎麼換 瀏覽:963
印尼有什麼app軟體 瀏覽:506
印度咖喱餐怎麼做 瀏覽:713
中國每天平均出生和死亡多少人 瀏覽:380
越南峴港島的溫度是多少 瀏覽:278
接了英國電話怎麼回事 瀏覽:66
印度仿製一條街在哪裡 瀏覽:185
8月去越南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478
伊朗的方艙醫院是什麼 瀏覽:822
印度土地制度怎麼樣 瀏覽: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