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國國王世系
語: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9月-1087年9月9日)諾曼底公
爵(1035年-1087年)、英格蘭國王(1066年-1087年在位)。
威廉二世魯弗斯 (英文名William II Rufus,約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蘭國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
亨利一世 Henry I (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蘭諾曼底王朝國王(1100年-1135年在位)。
斯蒂芬 (英文名Stephen,1096年~1154年10月25日),英格蘭國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
二、安茹王朝
亨利二世(短斗篷)Henry II Curmantle(1133年3月25日-1189年7月6日)是
英格蘭國王(1154年-1189年在位),他也是法國的諾曼底公爵(1150年起)、安茹伯爵(1151
年起)和阿基坦公爵(1152年起)。
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又名獅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是英國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他在位期為1189年至1199年。
約翰 (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蘭國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三、金雀花王朝
約翰 (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蘭國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亨利三世 (英文名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英格蘭國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雖然他的在位時間相當長,他是英格蘭歷史上最無名的國王之一。
愛德華一世 (英文名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蘭國王,由1272年到1307年在位。
愛德華二世 (英文名Edward II,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英格蘭國王,由1307年到1327年在位。
愛德華三世 (英文名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英格蘭國王,1327年到1377年在位。
理查二世 (英文名Richard II,1367年約1月6日~1400年2月14日),英格蘭國王,由1377年到1399年在位。
四、蘭開斯特王朝
亨利四世 (英文名Henry IV,1367年4月3日~1413年3月20日),英格蘭國王,由1399年到1413年在位。
亨利五世 Henry V(1387年8月9日或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蘭蘭卡斯特王朝國王(1413年-1422年在位)。
亨利六世 Henry VI (1421年12月6日-1471年5月21日或5月22日)蘭卡斯特王朝的最後一位英格蘭國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
五、約克王朝
愛德華四世 (英文名Edward IV,1442年4月28日~1483年4月9日),英格蘭國王,由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在位。
愛德華五世 (英文名Edward V,1470年11月4日~約1483年),英格蘭國王,1483年在位。
理查三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蘭國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
六、都鐸王朝
亨利七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7年1月28日~1509年4月21日),英格蘭國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亨利八世(生於1491年6月28日~卒於1547年1月28日)是英國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開始在位。
愛德華六世(英文名Edward VI,1537年10月12日~1553年7月6日),英國國王,1547年1月28日到1553年7月6日在位。
琴格蕾或者簡格雷(可能1537年10月12日出生,1554年2月12日逝世)是一位英格蘭女王。她在位僅於1553年內數日。但她的女王地位有爭論(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正式算作英國女王)。
瑪麗一世,(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理論上她是從1553年7月6日, 實際上從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時)。
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即今日倫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薩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
七、斯圖亞特王朝
詹姆士一世(英文名James 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英國國王,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並成為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英文名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查理一世,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Charles I,無頭查理,1600~1649,1625~1649在位)。詹姆斯一世之子。
查理二世 (King Chales II,復辟,1630~1685,1660~1685在位)
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1633~1701,1685~1688在位)
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 (King William III,1650~1702,1689~1702在位, Queen Mary II,1662~1694,1689~1694在位)
安妮女王 (Queen Ann,1665~1714,1702~1714年在位)
八、漢諾威王朝
喬治一世 (King George I,1660~1727,1714~1727在位)
喬治二世 (1683~1760,1727~1760在位, George II)
喬治三世 (King 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1760年~1820年在位)是英國及愛爾蘭的國王,漢諾威皇朝的第三任君主。喬治二世的孫子,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終年81歲。
喬治四世( King George IV,1762~1830,1820~1830在位)
威廉四世 (King William IV1765~1837,1830~1837在位)
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 - 1901年1月22日,1830年~1901年在位) 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
九、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愛德華七世 (King Edward VII,1841~1910,1901~1910在位)
十、溫莎王朝
喬治五世( King George V1865~1936,1910~1936在位)
愛德華八世(King Edward VIII1894~1972,1936年在位11個月)
喬治六世(King George VI,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原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阿瑟喬治溫莎(1)(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 英國國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他是最後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後一位愛爾蘭國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領國王(1947-1949)。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生於1926年,1926年4月21日即位),全名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溫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現任英國君主,是英國和英聯邦15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首領。她的頭銜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國土和領地之女王,英聯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護者」。她於1952年2月6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時間第三長的國家元首,在她作為國家元首的國度中大約生活著1.25億人。
② 請問一下,在西方國家,國王的孫子們叫啥王子是否僅限於國王下一代
習慣性都叫王子,和第幾代關系不大,比如威廉王子的兒子,那可是英國王位第三順位繼承人,除了查爾斯和威廉就屬他了,排在英國女王的親兒子前面,不出意外就是未來的英國國王,你不叫聲王子合適嗎。
③ 英國皇室成員.
成員名單
這是一個清單,目前的王室成員
女王,聯合王國
愛丁堡公爵(女王的丈夫)
威爾斯親王和康沃爾公爵夫人(英國女王的長子和他的妻子)
威廉王子的威爾斯(威爾斯親王的長子)
王子亨利威爾斯(威爾斯親王的次子)
約克公爵(女王的次子)
公主比阿特麗斯是約克(約克公爵的大女兒)
公主eugenie的紐約(約克公爵的小女兒)
該伯爵和countess的威塞克斯(女王最小的兒子和他的妻子)
夫人路易絲溫莎(威塞克斯伯爵的女兒)
公主皇家(女王的女兒)
公爵和公爵夫人告士打道(女王的堂弟和他的妻子)
公爵和根德公爵夫人(英國女王的堂弟和他的妻子)
王子與公主邁克爾肯特(女王的堂弟和他的妻子)
亞力山德拉公主,這位議員奧格威(女王的堂弟)
名單擴大成員
名單延長的關系,英國王室可能包括:
海軍少將蒂莫西勞倫斯(公主的丈夫)
彼得菲利普斯和zara菲利普斯(公主的兒子和女兒)
林利子爵(已故公主的兒子) ,他的妻子和他們的子女
夫人莎拉chatto (已故公主的女兒) ,她的丈夫,和兒童
伯爵和countess阿爾斯特(格洛斯特公爵的兒子和媳婦)
夫人( Davina劉易斯和程介南劉易斯(格洛斯特公爵的女兒和她的丈夫)
夫人玫瑰溫莎(格洛斯特公爵的女兒)
伯爵和countess聖安德魯斯(肯特公爵的兒子和媳婦)及他們的子女
夫人海倫泰勒(肯特公爵的女兒) ,她的丈夫和孩子
主尼古拉斯溫莎(肯特公爵的小兒子)
主馮檢溫莎和夫人加布里埃拉溫莎(王子邁克爾肯特的兒子和女兒)
先生和夫人詹姆斯奧格威(亞力山德拉公主的兒子和媳婦)及他們的子女(亞歷山大,查爾斯和植物區系的亞歷山德拉)
陳瑪麗娜奧格威(亞力山德拉公主的女兒)和她的孩子(基督教mowatt和zenouska mowatt由她的前丈夫)
血線的其他人,包括
該伯爵哈伍德(孫子英王喬治五世通過他的女兒瑪麗公主) ,他的第二任妻子,和他的子女和孫輩
公爵法伊夫(女線大的孫子國王愛德華七世)和他的子女和孫輩
夫人saltoun (亞歷山大的遺孀拉姆塞的3月,一名女線的孫子王子亞瑟,杜克大學干諾和strathearn ,第三個兒子的維多利亞女王) ,和她的孩子和孫輩
該marquess的米爾福德的避難所(孫子喬治蒙巴頓,第二marquess的米爾福德的避難所,並第一個表姐,一旦拆除的愛丁堡公爵) ,和他的家人
該countess蒙巴頓緬甸(老的女兒路易斯蒙巴頓,第一蒙巴頓伯爵的緬甸和第一次的堂弟,愛丁堡公爵) ,和她的家人
現在很遙遠,從執政的主權,他們的親屬,而非成員,王室。
沒有這些人收到任何款項來自國家。然而,女王是否邀請他們到私人家庭功能,並參加在皇家官方場合,例如作為trooping的顏色,登基五十周年的慶祝活動,活動及慶典或國家的葬禮。
有三個生活前配偶成員的英國皇室:
莎拉,在約克公爵夫人(前的妻子約克公爵) ,
隊長馬克菲利普斯(第一任丈夫的公主) ,以及
該伯爵斯諾登(前的丈夫,已故公主) 。
最近死者的王室成員包括:
公主殿下李翹如,公爵夫人告士打道
殿下公主, countess的斯諾登
黛安娜王妃威爾斯
王後陛下,黃錢其濂王母
④ 英國歷屆國王是不是都有血緣關系,是不是同是家族的人在當國王
是。
王位繼承:
根據長子繼承權來決定的,即王位應先由現任君主的長子繼承,然後才依次序輪到其他兒子,最後才輪到女兒。
但是根據法律,英國王位的繼承不是自動的,1701年通過的《王位繼承法》(Act of Settlement)規定,王位應該傳給漢諾威選帝侯夫人索菲婭的有血緣關系的後代,而且繼承者不得是天主教徒,也不得嫁娶一名天主教徒。
一些人認為該規定與英國其他法律中禁止宗教歧視的條款有沖突。
不過實際上,絕大多數有資格繼承王位的人都是基督教新教徒,而且在公開場合都大多宣稱自己是聖公會成員。
此外該法案還規定,王位的繼承是由議會來決定的,而非君主本人。2011年10月28日,在澳大利亞珀斯舉行的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上,與會英聯邦各國首腦同意更改1701年《王位繼承法》,王室成員無論男女都將能擁有同等繼承權,不過這只會對查爾斯王子的後代產生影響,並不改變已有的王位繼承順序。
同時,英國君主不得與天主教徒結婚的禁令也被廢除,但君主本人還必須是新教徒。
(4)英國國王有多少孫子擴展閱讀:
英國王室的權力: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王室作為凝聚國家力量的象徵。
雖然英王的確擁有實質性權力例如解散議會、宣戰、警告權等(與日本天皇沒有實質性權力的區別)。但英國國王只是形式上的最高統治者和三軍總司令,英國國王的權力早已在1689年《權利法案》讓予政府的實際領導人首相和議會(現時都是通過民選產生)。
首相可就重大事項與國王磋商,國王可以行使建議權、警告權,但決定權由議會和首相做出,不過最終也要在國王的同意權下認可生效。
⑤ 英國國王的繼承是怎麼規定的如何有了女王,難道王室里沒有男人了嗎
王室有男人,也登基了但有的辭職了,有的死了,有的放棄繼承,所以伊麗莎白二世就成了英國女王。
當時伊麗莎白女王的爺爺喬治五世總共有3個兒子,老大愛德華八世,老二喬治六世(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老三格洛斯特公爵。老大登基後違反皇室規定的,辭去了國王的職務。老二登記後不久久死了,老三放棄繼承權。下一代只有兩個女兒,所以長女伊麗莎白二世成為繼承人了。
(5)英國國王有多少孫子擴展閱讀:
歐洲王位的繼承:
傳統上,歐洲的王位繼承遵循嫡長子繼承製(私生子不算)。從中世紀開始,法國等國家奉行更為嚴苛的《薩利克繼承法》,這部法律規定:女性沒有繼承權,並且繼承權也不可以通過女性來傳遞。不但女兒不能繼承王位,女兒生的孩子也不能繼承王位,所以法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女王。
但是,英國並沒有完全遵循《薩利克法》。自光榮革命後,英國的繼承製度是男性優先,但沒有男性的情況下,女性也可以繼承王位。上一任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沒有兒子,只有兩位女兒:伊麗莎白公主和瑪格麗特公主。王位只能由作為長女的伊麗莎白公主繼承。
丹麥的王位繼承也是奉行長子繼承製,但是不巧的是,上一任的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九世沒有兒子。於是,丹麥政府不得不修改王位繼承法案,允許女性繼承王位。後來新法案通過後,瑪格麗特公主成為了丹麥女王儲。在父親去世後,瑪格麗特公主於1972年年登基成為丹麥女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女王
⑥ 英國的皇位紀年表
英國歷代國王世襲表
一、諾曼王朝
1、威廉一世(征服王)(法文:Guillaume le Conquérant; 英語: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9月-1087年9月9日)諾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蘭國王(1066年-1087年在位)。
2、威廉二世·魯弗斯(英文名William II Rufus,約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蘭國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
3、亨利一世Henry I (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蘭諾曼底王朝國王(1100年—1135年在位)。
4、斯蒂芬(英文名Stephen,1096年~1154年10月25日),英格蘭國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
二、安茹王朝
1、亨利二世(短斗篷)Henry II Curmantle(1133年3月25日—1189年7月6日)是英格蘭國王(1154年—1189年在位),他也是法國的諾曼底公爵(1150年起)、安茹伯爵(1151年起)和阿基坦公爵(1152年起)。
2、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又名獅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是英國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他在位期為1189年至1199年。
3、約翰(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蘭國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三、金雀花王朝
1、約翰(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蘭國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2、亨利三世(英文名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英格蘭國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雖然他的在位時間相當長,他是英格蘭歷史上最無名的國王之一。
3、愛德華一世(英文名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蘭國王,由1272年到1307年在位。
4、愛德華二世(英文名Edward II,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英格蘭國王,由1307年到1327年在位。
5、愛德華三世(英文名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英格蘭國王,1327年到1377年在位。
6、理查二世(英文名Richard II,1367年約1月6日~1400年2月14日),英格蘭國王,由1377年到1399年在位。
四、蘭開斯特王朝
1、亨利四世(英文名Henry IV,1367年4月3日~1413年3月20日),英格蘭國王,由1399年到1413年在位。
2、亨利五世Henry V(1387年8月9日或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蘭蘭卡斯特王朝國王(1413年—1422年在位)。
3、亨利六世Henry VI (1421年12月6日—1471年5月21日或5月22日)蘭卡斯特王朝的最後一位英格蘭國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
五、約克王朝
1、愛德華四世(英文名Edward IV,1442年4月28日~1483年4月9日),英格蘭國王,由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在位。
2、愛德華五世(英文名Edward V,1470年11月4日~約1483年),英格蘭國王,1483年在位。
3、理查三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蘭國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
六、都鐸王朝
1、亨利七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7年1月28日~1509年4月21日),英格蘭國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2、亨利八世(生於1491年6月28日–卒於1547年1月28日)是英國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開始在位。
3、愛德華六世(英文名Edward VI,1537年10月12日~1553年7月6日),英國國王,1547年1月28日到1553年7月6日在位。
4、琴·格蕾或者簡·格雷(可能1537年10月12日出生,1554年2月12日逝世)是一位英格蘭女王。她在位僅於1553年內數日。但她的女王地位有爭論(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正式算作英國女王)。
5、瑪麗一世,(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理論上她是從1553年7月6日, 實際上從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時)。
6、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即今日倫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薩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
七、斯圖亞特王朝
1、詹姆士一世(英文名James 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英國國王,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並成為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英文名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2、查理一世,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Charles I,無頭查理,1600~1649,1625~1649在位)。詹姆斯一世之子。
3、查理二世(King Chales II,復辟,1630~1685,1660~1685在位)
4、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1633~1701,1685~1688在位)
5、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King William III,1650~1702,1689~1702在位, Queen Mary II,1662~1694,1689~1694在位)
6、安妮女王(Queen Ann,1665~1714,1702~1714年在位)
八、漢諾威王朝
1、喬治一世(King George I,1660~1727,1714~1727在位)
2、喬治二世(1683~1760,1727~1760在位, George II)
3、喬治三世(King 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1760年~1820年在位)是英國及愛爾蘭的國王,漢諾威皇朝的第三任君主。喬治二世的孫子,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終年81歲。
4、喬治四世(King George IV,1762~1830,1820~1830在位)
5、威廉四世(King William IV1765~1837,1830~1837在位)
6、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 1901年1月22日,1830年~1901年在位) 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
九、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1、愛德華七世(King Edward VII,1841~1910,1901~1910在位)
十、溫莎王朝
1、喬治五世(King George V1865~1936,1910~1936在位)
2、愛德華八世(King Edward VIII1894~1972,1936年在位11個月)
3、喬治六世(King George VI,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原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阿瑟·喬治·溫莎(1)(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英國國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他是最後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後一位愛爾蘭國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領國王(1947-1949)。
4、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生於1926年,1926年4月21日即位),全名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溫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現任英國君主,是英國和英聯邦15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首領。她的頭銜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國土和領地之女王,英聯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護者」。她於1952年2月6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時間第三長的國家元首,在她作為國家元首的國度中大約生活著1.25億人。
⑦ 英國女王有多少個孩子
英國女王有三子一女。
伊麗莎白二世在父親去世之後,就成了英國的國王,成了英國最尊貴的人。雖然她是一個女人,但她也有一個正常的家庭,有丈夫,有孩子。她的丈夫是菲利普親王,曾經的希臘王子。
她與菲利普親王婚後還算相愛,雖然菲利普親王有不少緋聞,但至少,兩人還是一直走到了現在,有了四個孩子。除了眾所周知的查爾斯王子之外,還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分別是:安妮公主、安德魯王子和愛德華王子。
伊麗莎白的愛情:
1939年,伊麗莎白在海軍學校遇到了在那裡讀書的菲利普王子,一見傾心。那時,伊麗莎白13歲,菲利普18歲。雙方是遠房表親,他們的高祖母都是維多利亞女王。
此後,兩人筆墨傳情不斷,1947年,菲利普放棄王位繼承權、改變國籍和宗教信仰,並在當年11月20日和伊麗莎白結為夫妻。婚後夫婦兩人居住在倫敦的克萊倫斯宮。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伊麗莎白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