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各個國家的人數
序號 國家 人數
1 世界 6,302,309,691
2 中國 1,286,975,468
3 印度 1,049,700,118
4 美國 290,342,554
5 印尼 234,893,453
6 巴西 182,032,604
7 巴基斯坦 150,694,740
8 俄國 144,526,278
9 孟加拉 138,448,210
10 奈及利亞 133,881,703
11 日本 127,214,499
12 墨西哥 104,907,991
共十二個國家人口超過一億
13 菲律賓 84,619,974
14 德國 82,398,326
15 越南 81,624,716
16 埃及 74,718,797
17 伊朗 68,278,826
18 土耳其 68,109,469
19 衣索比亞 66,557,553
20 泰國 64,265,276
21 法國 60,180,529
22 英國 60,094,648
23 義大利 57,998,353
24 剛果(金) 56,625,039
25 韓國 48,289,037
26 烏克蘭 48,055,439
27 南非 42,768,678
28 緬甸 42,510,537
29 哥倫比亞 41,662,073
30 西班牙 40,217,413
31 阿根廷 38,740,807
32 波蘭 38,622,660
33 蘇丹 38,114,160
34 坦尚尼亞 35,922,454
35 阿爾及利亞 32,818,500
36 加拿大 32,207,113
37 摩洛哥 31,689,265
38 肯亞 31,639,091
39 阿富汗 28,717,213
40 秘魯 28,409,897
41 尼泊爾 26,469,569
42 烏茲別克 25,981,647
43 烏干達 25,632,794
44 伊拉克 24,683,313
45 委內瑞拉 24,654,694
46 沙烏地阿拉伯 24,293,844
47 馬來西亞 23,092,940
48 台灣 22,603,001
49 朝鮮 22,466,481
50 羅馬尼亞 22,271,839
51 迦納 20,467,747
52 斯里蘭卡 19,742,439
53 澳大利亞 19,731,984
54 葉門 19,349,881
55 敘利亞 17,585,540
56 莫三比克 17,479,266
57 馬達加斯加 16,979,744
58 象牙海岸 16,962,491
59 哈薩克 16,763,795
60 荷蘭 16,150,511
61 喀麥隆 15,746,179
62 智利 15,665,216
63 瓜地馬拉 13,909,384
64 厄瓜多 13,710,234
65 布吉納法索 13,228,460
66 柬埔寨 13,124,764
67 辛巴威 12,576,742
68 馬拉維 11,651,239
69 馬里 11,626,219
70 古巴 11,263,429
71 尼日 11,058,590
72 安哥拉 10,766,471
73 希臘 10,665,989
74 塞爾維亞 10,655,774
75 塞內加爾 10,580,307
76 白俄羅斯 10,322,151
77 尚比亞 10,307,333
78 比利時 10,289,088
79 捷克 10,249,216
80 葡萄牙 10,102,022
81 匈牙利 10,045,407
共有八十一個國家人口超過一千萬
82 突尼西亞 9,924,742
83 查德 9,253,493
84 幾內亞 9,030,220
85 瑞典 8,878,085
86 多米尼加 8,715,602
87 玻利維亞 8,586,443
88 奧地利 8,188,207
89 索馬里 8,025,190
90 亞塞拜然 7,830,764
91 盧安達 7,810,056
92 保加利亞 7,537,929
93 海地 7,527,817
94 香港 7,394,170
95 瑞士 7,318,638
96 貝南 7,041,490
97 塔吉克 6,863,752
98 宏都拉斯 6,669,789
99 薩爾瓦多 6,470,379
100 以色列 6,116,533
101 蒲隆地 6,096,156
102 巴拉圭 6,036,900
103 寮國 5,921,545
104 獅子山 5,732,681
105 利比亞 5,499,074
106 約旦 5,460,265
107 斯洛伐克 5,430,033
108 多哥 5,429,299
109 丹麥 5,384,384
110 巴布亞紐幾內亞 5,295,816
111 芬蘭 5,190,785
112 尼加拉瓜 5,128,517
113 喬治亞 4,934,413
114 吉爾吉斯斯坦 4,892,808
115 土庫曼 4,775,544
116 新加坡 4,608,595
117 挪威 4,546,123
118 摩爾多瓦 4,439,502
119 克羅埃西亞 4,422,248
120 厄利垂亞 4,362,254
121 波黑 3,989,018
122 紐西蘭 3,951,307
123 愛爾蘭 3,924,140
124 哥斯大黎加 3,896,092
125 波多黎各 3,885,877
126 黎巴嫩 3,727,703
127 中非 3,683,538
128 立陶宛 3,592,561
129 阿爾巴尼亞 3,582,205
130 烏拉圭 3,413,329
131 亞美尼亞 3,326,448
132 賴比瑞亞 3,317,176
133 巴拿馬 2,960,784
134 剛果(布) 2,954,258
135 茅利塔尼亞 2,912,584
136 阿曼 2,807,125
137 蒙古 2,712,315
138 牙買加 2,695,867
139 阿聯酋 2,484,818
140 拉脫維亞 2,348,784
141 西岸區 2,237,194
142 科威特 2,183,161
143 不丹 2,139,549
144 馬其頓 2,063,122
145 斯洛維尼亞 1,935,677
146 那米比亞 1,927,447
147 賴索托 1,861,959
148 波札那 1,573,267
149 甘比亞 1,501,050
150 愛沙尼亞 1,408,556
151 幾內亞比索 1,360,827
152 加彭 1,321,560
153 加薩走廊 1,274,868
154 模里西斯 1,210,447
155 史瓦濟蘭 1,161,219
156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1,104,209
一百五十六個國家人口超過一百萬
157 東帝汶 997,853
158 斐濟 868,531
159 卡達 817,052
160 塞普勒斯 771,657
161 留尼旺 755,171
162 蓋亞那 702,100
163 巴林 667,238
164 科摩洛 632,948
165 赤道幾內亞 510,473
166 索羅門群島 509,190
167 澳門 469,903
168 吉布地 457,130
169 盧森堡 454,157
170 哥德普洛島 440,189
171 蘇利南 435,449
172 馬提尼克島 425,966
173 維德角 412,137
174 馬爾他 400,420
175 汶萊 358,098
176 馬爾地夫 329,684
177 巴哈馬 297,477
178 冰島 280,798
179 巴貝多 277,264
180 貝里斯 266,440
181 法屬玻里尼西亞 262,125
182 西撒哈拉 261,794
183 安的列斯群島 216,226
184 新加勒多尼亞 210,798
185 萬那杜 199,414
186 法屬蓋亞那 186,917
187 馬約特 178,437
188 美屬薩摩亞 178,173
189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175,883
190 關島 163,941
191 聖露西亞 162,157
192 維京群島 124,778
193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116,812
194 密克羅尼西亞 108,143
195 湯加 108,141
196 吉里巴斯 98,549
197 澤西 90,156
共有四十個國家人口少於十萬
198 格瑞那達 89,258
199 塞席爾群島 80,469
200 北馬里亞納群島 80,006
201 曼島 74,261
202 阿盧巴 70,844
203 美屬薩摩亞群島 70,260
204 多米尼加 69,655
205 安道爾 69,150
206 安地卡及巴布達 67,897
207 格恩西島 64,818
208 百慕達群島 64,482
209 馬紹爾群島 56,429
210 格陵蘭 56,385
211 法羅群島 46,345
212 開曼群島 41,934
213 聖吉斯和尼維斯 38,763
214 列支敦斯登 33,145
215 摩納哥 32,130
216 聖馬利諾 28,119
217 直布羅陀 27,776
218 英屬維京群島 21,730
219 庫克群島 21,008
220 帛琉 19,717
221 土克斯和開科斯群島 19,350
222 瓦利斯和富圖納 15,734
223 安圭拉 12,738
224 諾魯 12,570
225 吐瓦魯 11,305
有十二個國家人口少於一萬
226 蒙特色納 8,995
227 聖海倫娜 7,367
228 聖皮耶和密克羅 6,976
229 福克蘭群島 2,967
230 冷岸 2,811
231 紐埃島 2,145
232 諾福克群島 1,853
233 托克勞 1,418
有四個國家人口少於一千
234 梵蒂岡 911
235 可可斯島 630
236 聖誕島 433
237 皮特凱恩群島 47
上傳時間:2005-08-12 01:42:35
② 烏干達 資料
樓主您好!
烏干達共和國是非洲中部的一個國家。東南鄰接維多利亞湖,東部與肯亞接壤,北部和蘇丹相鄰,西部是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南則是坦尚尼亞和盧安達。東非共同體三國肯亞、坦尚尼亞和烏干達將於2010年合並成為統一的聯邦國家。該聯邦將擁有共同的憲法、總統、議會和貨幣。
雖然人類在烏干達的活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但對於在其他洲的人到達這片土地之前的情況,人們現在知之甚少。當19世紀阿拉伯人和歐洲人來到的時候,這里有好幾個王國,這些王國大約是16世紀建立的。其中最大最重要的王國叫做布甘達。
1888年英國將此地置於不列顛東非公司管轄下。1894年又成為英國的保護領。1962年獲得獨立。
烏干達全國劃分為80個區,[1]這些區歸入4個地理區,區下設縣。大部分區份都以其主要商業和行政城市命名。
烏干達是個內陸國家,濱臨很多大湖,如維多利亞湖,阿爾伯特湖,愛德華湖和Kyoga湖。整個國家座落於高原之上,平均海拔900米。大多數地區為熱帶氣候。
重要城市多位於南部維多利亞湖畔,包括首都坎帕拉。
平均國民所得僅210美元。 烏干達土地肥沃,礦產有銅,鈷等。農業是經濟最重要部門,有80%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因為受到依賴式的殖民地式經濟影響,所以產生以咖啡占出口收入大部分的現象。
烏干達部族眾多,其中沒有居絕對多數的部族。因此雖然英語是官方語言,但語言眾多。除英語外,班圖語族的盧甘達語也使用廣泛,並有學校以此授課。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傳到烏干達,現在大多數烏干達人是這兩種宗教的信徒。 雖然基督教在烏干達有較多信徒,但烏干達卻是伊斯蘭會議組織的一員。
部族文化極為多樣,阿敏執政時曾經大肆驅逐亞洲人(主要是印度人),現在又有很多人回歸烏干達。
烏干達政府官方網站:http://www.statehouse.go.ug/
③ 烏干達人口和面積是多少
24.16萬平方公里,人口數為4430萬(2021年)。
公元1000年,地處烏南部的布干達地區就建立了王國。19世紀中葉,布干達王國成為東非地區最強盛的國家。1850年後,阿拉伯商人和英國、德國殖民主義者相繼進入布干達,布境內爆發了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信徒間的連年戰爭,布干達王國迅速衰落。
1890年,英、德簽訂瓜分東非協議,布干達劃為英勢力范圍。1894年6月,英宣布布干達為其「保護國」。1896年,英將「保護國」范圍擴展到烏全境,並於1907年在烏設總督。
烏干達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國家。根據烏干達1995年憲法確認,烏干達境內主要有干達族、尼雅科利族、給格族、桑格族等56個部族。
1962年10月9日,烏宣布獨立,保留布干達等4個自治王國,成立烏干達聯邦,仍留在英聯邦內。1963年10月,烏修改憲法,取消英派駐烏的總督,由布干達國王穆特薩二世任總統。1966年4月,奧博特任總統。
1967年9月,廢除封建王國和聯邦制,建立烏干達共和國。1971年1月,阿明發動政變,同年3月就任總統。
1979年4月烏全國解放軍攻佔首都,盧萊、比奈薩、穆萬加先後擔任總統或國家元首。1980年12月,奧博特在大選中獲勝,再度出任總統。1985年7月,奧凱洛發動政變,推翻奧博特政權,並出任國家元首。
④ 烏干達是東非的內陸國家之一,烏干達曾是英國殖民地嗎
烏干達之前是英國殖民地,是在1962年的時候才獨立了,這個國家在獨立了之後就致力於發展對外貿易。
⑤ 烏干達人口和面積是多少
烏干達人口是4430萬(2020年),國土面積241550 km²。
烏干達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Uganda),簡稱烏干達。是位於非洲東部的國家,橫跨赤道,東鄰肯亞,南接坦尚尼亞和盧安達,西接剛果(金),北連南蘇丹,總面積241550平方公里。全境大部位於東非高原,多湖,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有「高原水鄉」之稱。
烏干達一詞最初是東非沿海居民對巴干達人的國家-布干達的稱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歐洲人將其含義擴大到鄰近地區。
烏干達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工業基礎薄弱,主要以農業為主,在2010年與肯亞、坦尚尼亞、蒲隆地與盧安達組建了東非共同體,建立了統一的經濟市場,並將傾力於2015年合並為統一的聯邦國家——東非聯邦。烏干達曾被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稱為「非洲明珠」。
人口民族:
人口數為4430萬(2018年)。全國約有65個民族。按語言劃分,有班圖人、尼羅人、尼羅-閃米特人和蘇丹人四大族群。每個族群由若干民族組成。班圖族群占總人口的2/3以上,包括巴干達(占總人口的18%)、巴尼安科萊(占總人口的16%)、巴基加和巴索加等20個民族。
尼羅族群包括蘭吉、阿喬利等5個民族。尼羅-閃米特族群包括伊泰索、卡拉莫瓊等7個民族。蘇丹族群包括盧格巴拉、馬迪等4個民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烏干達
⑥ 我請了一個非洲烏干達的留學生做家教。想讓她先把孩子的英標弄扎實。可是她說她們從來都不學這種英標。
你說的「英標」是指「音標」吧?不了解烏干達的英語教學,我主觀懷疑那個留學生說得並不屬實——就像中國學校都用音標,仍然有很多中國人不會音標一樣。
並不是只有中國人學英語要學音標。那套音標符號是國際語音協會制定的,國際通用,並且可以標注其它語言。音標在語言學習中是很重要的工具,沒有音標怎麼知道該怎樣讀呢?好比你遇到不認識的漢字,一看拼音,就知道念什麼了。
烏干達人說的不能算正統英語。烏干達曾是英國殖民地,英語保留為現在的官方語言。但是非洲人日常說的主要還是自己民族的語言。英語做為烏干達人的第二語言甚至外語,難免形成口音、方言。這是總體上講,可能有個體發音很標准。
其實音標不難,發音好的中國人教也完全可以。
--------------------------------------------------------------------------------------
回答補充:音標自學都可以,找本講發音規則的書,在電視和網上多聽標準的發音,就能練出來。而且發音只要不影響交流就可以了,帶點口音不會影響留學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講英語口音也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