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去英國留學有學前班嗎
英國小孩一般4歲上學,相當於上學前班(Pre-school)。Nursery適合1~4歲的孩子們,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托兒所/幼兒園。3歲之前都是在幼兒組(Toddler),每天日常活動就是做游戲、講故事、做手工、畫畫之類的,孩子玩得開心、漸漸懂得與他人交往的方式最重要。進入到4歲的孩子可以「升級」到學前班(Pres-chool)。
英國學前班開學前3個月左右會有一個家長會,會上會給每個父母發一份冊子,小冊子的第一條就是要求父母陪孩子從這時開始學習自己穿脫衣服、吃飯和上廁所。最基本的獨立自理能力是孩子在學校這個大家庭里是必須學會的,除了能適應獨自留在學校里,能獨立處理自己在學校里的一些事情也是孩子需要慢慢學習的。
英國學前班是一年,這一年的時間里,學校會重點給孩子生活習慣的培養以及各種綜合能力的發展卻是重頭戲。一整年的學習內容包括,獨立能力;善於交際,自信的展示自己;開發想像力和創造力;認知圖書,能跟讀然後能自己讀;數學方面會數數到20,會簡單的做加減等。
❷ 英國為什麼4歲上小學
根據英國的學制,年齡的劃分是3到4歲上幼兒園(Nursery);5歲到11歲上小學,也就是常說的Year 1-Year 7;Year 8-Year 13則是中學,Year 10開始可以選擇GCSE,Year 12上A-Level。
幼兒園階段:一般1至4歲的孩子是進入幼兒園(Nursery)的階段。一般幼兒園來說,1歲左右就可以接受了(視個人情況而定),有些幼兒園在寶寶三個月的時候也可以接收,但一般家長不會選擇在三個月的時候就送寶寶去幼兒園,畢竟孩子還那麼小啊,剛開始為了讓孩子適應新環境,家長們可以每周只送一兩個半天,待孩子適應了那裡的老師和小朋友後再改為全日制的。4歲的孩子就可以入小學(Primary School),4~5歲是上Reception(可以理解為「學前班進階版」);5歲就上小學一年級(Year 1)。優點:學習能力強,基本能達到語言水平,容易考入重點中學;缺點:寄宿學校少,需要家長陪讀,當然也可以租房或購房。
小學階段:相當於國內小學2-5年級,11歲左右小學Year 6讀完就畢業了。有一類Prep School(Preparatory School 預備學校),這類學校的學生年齡在7~13歲之間,上Prep School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入頂尖的私立學校,最有名的有哈羅公學、伊頓公學、威克姆阿貝學校等。優點:年齡小,語言能力強,逐漸成長,學習更為主動;缺點:自立能力不足。7歲考試猶如一個小小的分水嶺,很多有遠見的英國家長已經讓孩子考入了預備學校,或者底蘊優質的小學。7歲階段留學還是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孩子已經開始漸漸有了自己的是非觀念,這個階段來英國念書,孩子不僅可以非常好的融入英國文化,中國固有的文化也已擁有。同時兼備兩種文化素養,以及良好的英文能力,也有足夠的時間培養特長愛好,為進入更好的中學打下基礎。中學階段:
❸ 英國的小學生都學習什麼課程呢
英國小學課程結構由核心課程、基礎課程、宗教課程三部分構成,具體如下:
1、核心課程:英語、數學、科學。
2、基礎課程:歷史、地理、技術、音樂、美術、體育。
3、宗教課程。
(3)英國學前班什麼時間擴展閱讀
1、實行普通教育階段的全國統一課程計劃。在此以前英國的小學課程的設置,全國沒有統一規定,而是由地方教育當局和學校自行確定。因此,各地各校的課程設置似八仙過海。課程的選擇自由度較大,導致學生所學課程的不平衡及教學質量的不平衡。實行全國性課程計劃,小學統一開設英語、數學、科學3門核心課程,及歷史、地理、技術、音樂、美術、體育6門基礎課程,保證了課程的基礎性、基本性、平衡性、寬廣性及教學質量的整體水平。
2、把宗教課列為小學的必修課。通過宗教課,不僅向學生灌輸有關的價值觀念和道德信仰,而且使學生獲得有關良好行為的知識和習慣。學校道德教育主要是通過宗教課實施,這也是英國學校教育的一大傳統,和英國的卧情不無相關。英國是個多宗教的國家。除了基督教、天主教外,還有隨著移民大量湧入而帶來的伊斯蘭教、印度教、猶太教、佛教等。
3、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更加重視實施技術教育。「科學」是小學生必修的3門核心課程之一, 「技術」是6門基礎課程之一,學生要投入相當一部分時間學習。把科學課程與語文、數學課程並列,技術與歷吏、地理等課程並列,提到同等位置,在小學教育中注入科學技術教育的內容。這是英國為適應以科技為主題的當今時代的發展、增加國力和競爭力而做出的一項重要改革措施。
❹ 低齡留學方面,什麼年齡段選擇到英國入學適宜
在計劃英國留學時,我們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包括家庭的經濟實力,孩子的性格和未來的發展方向等等。
3-7歲 熟練掌握語言及學習思維模式的轉變
不同於國內教育制度的是英國的孩子4歲就可以去小學了(叫reception,可以理解為"學前班進階班"),一般5歲是正式上小學一年級的年齡。小學一共6年,上到11歲,比國內孩子早一年小學畢業。
7-13歲 培養學習能力並避開高壓國內教育
Prep School(Preparatory School 預備學校),這類學校的學生年齡在7~13歲之間,上Prep School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入私立學校,著名的有哈羅公學、伊頓公學、威克姆阿貝學校等。
14-18歲 全力沖刺全球名校
英國的中學從Y7到Y13(相當於國內的初中+高中),對學生學術能力的期望值非常高。一般來說,這個階段留學的孩子失去了體驗英國全人教育精髓的機會。
❺ 英國的小學教育
一、教學體制
1、入學年齡與學制。一般來說,英國國立小學為五至十一歲的兒童而設;在蘇格蘭及英格蘭部分地方,小學學齡延至十二歲。小學通常分為「幼兒」及「初級」兩部分。但有些地區由國立地方教育局所開辦的學校則使用三級制:即初小、高小和中學。小學生八或九歲轉讀高小,並在十二或十三歲時讀中學。雖然政府並無硬性規定五歲以下的兒童必須入學,但大部分地區的地方教育局(LFAs)均有提供學前或幼兒教育,由合資格的老師任教。五歲時,按照法律是必須上學的年齡,多數五歲的孩子這時候會進入Infant School,而七歲進入Junior School (初級學校)。英國的多數公立學校將Infant School 與Junior School 合並起來,組成Primary School (即我們所說的小學),每班一般是20—30個學生,國立學校實行就近入學,但私立學校招生不受地域限制
2、課程設置。英國小學的課程設置,學校擁有高度自由的權力,但英語、數學、科學和信息與通訊技術都是各小學的核心課程。在英國,小學階段實行的是教師包班教學,即一個班上的英語、數學、科學、美術、體育、歷史、地理等課程都由一個教師教學,這個班的名字就由這個老師的名字命名,每個班都配有一個助教。但信息與通訊技術、音樂和外語則由專職教師上課。音樂和外語,專職教師一般都在多所學校來回上課。學生上學時間為上午9:00至下午3:30,中午不回家,可以選擇在學校的餐廳就餐,或自備午餐。一節課的時間一般為25~35分鍾,課間休息時間為20~25分鍾。
3、管理模式。英國實行的是校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由各方代表組成的校董事會是學校的決策機構。校長是學校首席行政長官,向校董事會負責,執行校董事會的決議並主持學校的日常行政管理事務。英國的小學一般設校長1名,副校長或校長助理1名。中小學校長、副校長均為教師身份,要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在中小學中,專司管理工作的是「接待室」,其實際職能類似於我國的校長辦公室,根據學校規模設3~5名專職人員。除此之外,各學校還設1名高級教師和教育活動協調人,協助校長管理日常教學工作和其它事務,由德高望重、經驗豐富的任課教師兼任。
二、課堂教學
1、授課方式 。學生沒有固定的座位,上課多以討論為主,孩子們圍坐在地板上或以小組為單位圍坐在桌子周圍。每個教室有一塊白板和一、兩台電腦和列印機,學生可隨時使用。上課時沒有任何教材,教師根據全國教學大綱決定教學內容,這些內容分別來自互聯網或專業資源網站和生活事例,教師講解完後就針對所講內容給學生發放活頁練習,並根據學生程度的不同和速度的快慢對個別學生發放不同程度或不同量的練習。速度快、程度好的學生做兩張或三張練習,而速度慢、程度較差的學生只做一張練習。學生很少有家庭作業。一周1~2次,每次10分鍾左右即可完成。課堂作業當堂完成,當堂檢查,單元考試和期中考試完全由任課教師決定,但當學生從小學畢業時要參加全英統一的畢業考試,成績不作為學生的升學依據,只作為學校教學質量評估的一個方面。
2、重視個別教育的客觀結果是兒童的個性發展鮮明,充滿朝氣和創造活力的保證。例如,只要教師許可,學生們會主動圍上來打招呼攀談。在課堂討論中,學生們的發言極為踴躍,在實驗課中,學生們表現出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各種自選的活動課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特殊的興趣愛好和獨特的技能。當我們問及學校為什麼會如此重視個別教育時,該校的一位老師對我們這樣說:「每一個兒童都有其內在的潛力和特點,因此我們的責任就是確保每一個兒童都能夠在其固有的基礎和素質上獲得充分發展,使他們成為既具有公民一般素養、又具有鮮明個性和獨特才能的人,成為能夠自食其力並對社會有用的人。」
3、老師是學生提問的對象,又是學生解答問題的指路人。英國的中小學生每天上六節課。在課堂上,教師極少搞滿堂灌,一言堂。通常教師只講授15分鍾,其餘時間留給學生自學,學生自己鑽研教材或獨立做作業與練習。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任務是提綱挈領地講透教材的主要內容,然後進行巡迴解答和指導。整個教學過程可以說是教師圍著學生轉。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方式五花八門。走進教室,你會看到有的在研讀課本,有的在相互討論,有的在操作教具,有的在向教師詢問。盡管教學秩序看上去不太安靜整齊,可是學生們的學習神情都很專注、很投入,而且課堂氣氛富有生機,十分活躍。這種以兒童主體活動為主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始終處於開動腦筋、獨立思考的積極狀態。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習獲了知識,更主要的是學會了學習的方法,培養和鍛煉了發現知識、探索真理的創造意識和能力。
4、注重教學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英國教學的一個顯著特色。英國中小學的教室里,總是擺滿了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教具和玩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活動相當一部分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操作這些教具、玩具。自然科學課程的教學伴隨有大量的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英語、歷史、地理、社會、外語等課程的教學則大量藉助現代化視聽教學手段。與此同時,學校還常結合教學內容舉行各種參觀、見習、實習等活動。例如,講科學課會帶學生到自然博物館參觀,還會讓學生栽種植物,觀察該植物的生長全過程。
三、寓德育於教學活動和社會生活中
1、英國是一個倡導「紳士風度」的國家。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個民族的文明素養較高。然而,縱觀英國的教育,卻很難找出專門的德育課程。英國德育教育尤其看重生活感染和熏陶,他們的中小學道德教育主要有四點:尊重生命、公平、誠實、守信。讓孩子懂得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系,懂得如何融入社會,成為社會的一分子。「道德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導的」,英國中小學並不要求孩子死記硬背道德准則,而是創造各種機會,使孩子們能夠從心靈深處,從日常學習、游戲和生活中去領悟。
2、德育實施的主渠道是各科教學和社會感染。英國的教育基本法中明確規定,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把公民素養教育作為教學的基本任務和目標,即把道德教育、公民素質教育有機地滲透到各種教學之中。在教學管理中,英國中小學普遍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挖掘和講解既要體現科學觀念、真理觀念,又要體現價值觀念和人文精神,同時要求每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用自己的人格品行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在英國學習期間,我深深體會到英國社會的文明。例如:平時坐公共汽車,人們會很自覺的排隊;你問路,他們會很詳細的解答,甚至會親自把你帶到目的地;
❻ 英國小學教育的特點是什麼
英國小學教育是從5歲到十一歲,時間看似很長。前兩年基本上是孩子在教室里隨便走動,各種書籍隨便看。老師的任務就是看管孩子,讓他們學會遵守規則。
從7歲起開始有計劃的上課。主要是三門課:英語,數學和科學。
老師一般講的少,讓孩子自己看的多。作業一般在課堂上完成。到10歲以後才有一定的家庭作業。
最大非特點是,學習很自由,孩子們不累,家長也輕松。
❼ 英國的義務教育從幾歲開始免費之前和之後呢
英國是11年義務教育,且是免費的。
免費:5-11歲小學,11-16歲的中學,5歲-16歲為法律規定的強制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必須入學,由國家負責必須的學費、書籍和必要的供應。
不免費:17-18歲開始要讀A-level和IB的話就不免費了。
1-4歲幼兒園,4-5歲算學前班進階版,都不免費。5歲開始是一年級就是免費的了。
❽ 英國reception和小學的區別
英國孩子通常從3歲開始進入學校學習,其中3-4歲為Nursery(幼兒園階段);4-5歲為Reception(學前班階段)。然後開始進入小學階段,入學年齡為5歲,比中國孩子早一些。英國的義務教育(從小學到高中)被劃分為4個階段:
Key Stage 1(一到二年級,5-7歲)
Key Stage 2 (三到六年級, 7-11歲)
Key Stage 3(七到九年級,11-14歲)
Key Stage 4(十到十一年級,14-16歲)
從5歲開始入讀,到10歲讀6年級結束的這個年齡段。也就是小學基礎教育Primary Ecation:
有哪些課程?
小學階段必修的課程包括:
英語;
數學;
科學;
設計與技術;
歷史;
地理;
藝術與設計;
音樂;
體育,包括游泳;
計算機;
古代與現代外語;(KS 2)
另外,學校通常還會設置:
個人、社會和健康教育(PSHE);
Citzenship國民教育;
現代外語(K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