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要設「世界無煙日」
香煙中含有1400多種成分。吸煙時產生煙霧里有40多種致癌物質,還有十多種會促進癌發展的物質,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種其它金屬化合物。一支煙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殺死一隻小白鼠。香煙煙霧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嚴重地削弱了紅細胞的攜氧能力,因此,吸煙使血液凝結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風、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為嚴重的是,吸煙者還嚴重妨礙他人健康。研究結果表明,吸煙者吸煙時對旁人的危害比對他自己還大。
煙草問題已經越來越為世界各國所關注。2003年5月2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 上,世界衛生組織192個成員國一致通過了第一個限制煙草的全球性條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公約》要求各國至少應該以法律形式禁止誤導性的煙草廣告,禁止或限制煙草商贊助的國際活動和煙草促銷活動,鎮壓煙草走私,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在香煙盒上用30%至50%的面積標明「吸煙危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使用「低焦油」、「清淡型」之類欺騙性詞語。
❷ 求各國關於吸煙的政策,要詳細。
部分國家禁言政策:
泰國:
根據泰國自然資源和環境部發布的海灘禁煙令,從2018年2月1日起,泰國禁止在15個府的24個海灘吸煙,以整治海灘環境污染問題,其中包括著名海灘度假勝地華欣、芭堤雅、蘇梅島、攀牙、普吉、甲米等地區。根據規定,違者將面臨最高10萬泰銖的罰款或不超過一年的監禁,或兩者並罰。
菲律賓、新加坡:
2017年5月,杜特爾特簽署行政命令,在全國室內外公共場所禁煙。這項行政令規定,無論室內室外,凡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違者將被處以最高4個月的監禁及5000比索(1比索約合0.12元人民幣)的罰金。
此外,禁煙令同樣適用於各類公共交通工具。部分公共場所內可以設置「吸煙區」,但必須遵守距離出入口10米以上、安裝通風設備以及面積不超過10平方米。此外,吸煙區與禁煙區之間必須有緩沖區。民眾還可以收集證據向衛生部檢舉違法吸煙者。
(2)為什麼英國控煙擴展閱讀
其他國家禁煙政策
葡萄牙於2008年通過並實施一項禁煙法令,除一些酒店、酒吧指定的吸煙區外,其他所有帶屋頂和四面牆的室內場所都禁止吸煙。該法令主要針對的是封閉場所,對於開放的公共場所涉及不多。
根據歐盟委員會公布的數據,歐盟28個成員國中有17個已經實施全面禁煙措施,其中愛爾蘭、英國、希臘、西班牙的禁煙措施最為嚴苛,幾乎所有的封閉場所、公共交通和工作場所都禁止吸煙。到目前為止,在歐盟成員國中,只有在斯洛伐克的酒吧內可以吸煙,其他國家都明令禁止。
❸ 世界無煙日的起源
要吸煙還是要健康
吸煙,實在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怪現象。首先,吸煙源於南美玻利維亞的土著人士,很少有土著人士的生活習慣能如此根深蒂固地影響現代文明社會的人群,而吸煙卻是。其次,吸煙有害健康,絕大多數的吸煙者都心知肚明,但仍是照吸不誤。若數人類文明的悲哀,戰爭當然第一,吸煙怕也是其中之一了。
吸煙的起源和發展
查考吸煙的歷史,據說是哥倫布環球航行時到達南美洲的玻利維亞,看到當地的土著人在舉行宗教儀式時點燃一種植物的葉子,造成一種煙霧燎繞的氣氛,然後酋長用一根木製的管子吸煙。出於好奇,他將一些煙草的種子帶到歐洲,在自家的院子里試種。大約過了幾十年。據述法國皇太後患頭痛病,法國駐葡萄牙大使尼古特聽說吸煙能治頭痛,於是便將煙葉進呈了皇太後,皇太後吸後感覺挺好,於是便日日吸煙,皇太後一帶頭,王公大臣們群起仿效。當時歐洲各國皇室無不沾親帶故,法國皇室吸煙之後,各國貴族也都以吸煙為時尚了。貴族吸煙,黎民百姓也就覺得吸煙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慢慢地仿效了起來。這是距今約400多年的16世紀之事。
煙草由西班牙人帶到菲律賓,然後傳入我國閩粵一帶。不過中國到底是個文明古國,吸煙之風氣一旦傳入,便被發現不利健康,時人方以智在《物理小識》中記述:「吸煙……肺焦,諸葯不效,吐血而亡」,「諸葯不效,吐血而亡」大約是生了肺癌,那時沒有CT檢查,只好作此估計了。地方官還真的奏報朝廷。朝廷也認真,崇禎皇帝下令禁煙,算起來,中國人認識吸煙的危害比西方人早400年,而崇禎皇帝也可以算作為第一位主張禁煙的國家元首了。可惜不久,李自成打進北京,崇禎皇帝弔死煤山,禁煙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過吸煙在世界各地的流行雖說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但真正大規模的流行卻是在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前後。先是有人發明了卷煙,即如今人們廣泛使用的香煙,給吸煙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不用煙壺、煙斗、煙袋了,幾乎隨處可吸、隨時可吸,而且隨著煙葉的大量種植,煙廠的普遍設立,香煙的價格也便宜了,吸煙變成了大眾化的嗜好。
吸煙危害健康
人們終於察覺了吸煙對健康的危害,1961年英國皇家內科學會提出吸煙有害健康,次年,美國國家衛生部發表白皮書,指出應該推行控煙的工作。這是人們從現代科學的意義上對吸煙有害認識的開始。現已查明,煙霧中的有害物質達600多種,其中已確定的致癌物質便有40多種。吸煙是引起肺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吸煙的人與不吸煙的人相比患肺癌的危險性高8~12倍。不只肺癌,與不吸煙的人相比,吸煙的人患喉癌的危險性高8倍,患食管癌的危險性高6倍,患膀胱癌的危險高4倍。此外,胰腺癌、胃癌、肝癌的研究者們也認為,這些癌的發生也與吸煙有一定的關系。吸煙與癌症關系中最突出的是與肺癌的關系,煙焦油中的苯並芘是煙霧中最主要的致癌物質,其他如放射性氡、釙、亞硝胺等等都已經是確定的致癌物質了,這些物質進入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中,損害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積累到一定的量,便可能發生癌變。腫瘤學上有一個叫做「勃氏吸煙指數」的,說每天吸煙的支數乘以吸煙的年數,如乘積大於400(支/年)則此君已成肺癌的「高危對象」了,即他患肺癌的危險性高於不吸煙的人10倍以上了。吸煙的危害不只在引發癌症一項,煙霧中的尼古丁有收縮血管的作用,能使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收縮,影響心肌的血液供應,引發冠心病。據流行病學家統計,吸煙的人患冠心病的危險性是不吸煙者的10倍,而對冠心病患者而言,患病後繼續吸煙者發生心肌梗死的危險性更高於不吸煙者的20倍。心臟病學家都將吸煙作為心肌梗死發病的主要誘發因素看待的。煙霧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能使紅細胞中負責運送氧的血紅蛋白變性,而降低輸氧的能力,導致全身各處組織缺氧。心肌缺氧會影響心肌的收縮力,動脈壁缺氧會使血管壁的內皮細胞受到損害,是動脈硬化的發病因素之一。缺氧使紅細胞數量反應性增加,血黏度增高,極易導致血栓形成。腦組織是全身耗氧量最多的組織,如心腦血管的硬化,吸煙對腦的健康也是一個重要的危害因素,故吸煙是引起心腦血管病的重要因素,已是不爭的事實。
人身體的構造是十分完備的,眉毛可以擋住額頭上的汗流入眼睛,鼻毛可以阻擋灰塵進入呼吸道,人的氣管、支氣管的黏膜上皮細胞也有這種防衛的設施,一是這些細胞能分泌出黏液,將透過鼻毛進入氣管、支氣管的灰塵、細菌粘住,免得它們進入肺泡之中。而且這些細胞還有一種極細的纖毛,這些纖毛能向上擺動,將粘著灰塵與細菌的黏液從支氣管送到氣管、從氣管送到喉頭,人們喉頭一癢,咳嗽一聲便將這些黏液排出來,這便是痰。煙霧中的大量的微粒被吸入氣管、支氣管中,氣管、支氣管的防衛機制馬上啟動,分泌出黏液來粘住這些不速之客,吸煙吸進的煙霧微粒終是太多,黏液大量分泌的結果卻「淹沒」了纖毛,這些黏液無法排出。氣管里的溫度是37℃,黏液里多的是糖分、蛋白質,可供細菌繁殖。隨著空氣吸進來的細菌便在此安營紮寨,於是氣管炎、支氣管炎形成,吸煙不斷,氣管、支氣管的炎症也好不了,天長日久成為慢性,若在老人則稱為「老慢支」(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氣管、支氣管是空氣進出的通道,這里一發炎,空氣進出便不順暢,新鮮的進不來,便會缺氧,廢的出不去,撐在肺泡里便形成肺氣腫。日子久了,影響到心臟,便是肺源性心臟病,缺氧影響到腦,便是肺源性腦病,都是要命的毛病。據估計,在中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中至少60%是因吸煙引發的。
據國家衛生部統計,我國人口死亡的前三位原因為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及呼吸道疾病。這三類疾病的總和占人口死亡的72%。而這三類疾病無一例外都與吸煙關系密切,煙吸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實在不容忽視。
其實吸煙的危害還不止此,長期吸煙導致腦組織慢性缺氧,老年痴呆的發病率增高。吸煙使胃血管痙攣、胃黏膜貧血,潰瘍及炎症不易治癒。吸煙使婦女月經不調的機會增多,吸煙男子的精子活力下降。孕婦吸煙,她的胎兒出世時體重平均減少1公斤。
吸煙的危害還有引起火災的可能,許多森林火災,究其緣由,常是由一個小小的未熄滅的煙蒂引發的。除了公私財產的損失外,也涉及到人的生命安全。
吸煙不但危害自己的健康,還危害他人,即「被動吸煙」的問題。被動吸煙是指在狹小的空間中吸煙者對不吸煙者造成的危害。這種危害實在不能輕視,有研究認為被動吸煙對健康的影響甚至比主動吸煙的危害更大。因為吸煙人在抽吸時由於空氣流經煙頭,其中氧的助燃作用,煙頭部溫度可高達1600℃,比不在抽吸時的600℃高出許多,一些有害物質,可能被較多的燃燒掉,所以被動吸煙者吸入的煙霧的危害可能更大些。英國曾有一個調查報告稱,一個家庭中如果有一個成員吸煙,則其他成員患癌症的危險性要比無人吸煙的家庭成員高一倍,如有兩人吸煙則高兩倍。所以,不應在公共場所吸煙,其實也應包括不在家中吸煙。
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10月15日在日內瓦公布了「全球最新煙草瘟疫圖」,表明目前全球有吸煙人士11億,75%在發展中國家。煙草在全球每小時殺死560人,相當於每年殺死490萬人。並指出如不採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每年將有840萬人死於與吸煙有關的疾病,相當於每2名今日之年輕煙民中將有1名因吸煙而死亡。我國有煙民3.5億,中國每年與吸煙有關疾病而死亡者達200萬。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每年提出一個口號。據統計,全球因吸煙導致的損失每年約2000億美元,其中1/3發生在發展中國家。經濟損失或許還可以彌補,健康和生命的損失就難以用金錢估量了,世界無煙日的口號之一「要吸煙還是要健康,任君選擇」倒真是每一位吸煙者應該思量的事了。
戒煙好處多
吸煙實在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提倡戒煙應該是毋庸置疑的。吸煙者戒煙後煙霧對其造成的損害將逐步消除。英國曾調查一批曾吸煙而後戒煙的男性醫生,追蹤觀察他們與吸煙有關疾病的發生情況,研究證實,吸煙者戒煙後有關疾病將逐步減少,直到16年後他們患病的情況才與從不吸煙者相同。這一經典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吸煙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是根深蒂固的,但是還是可以逐步消除的。以肺癌而論,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之前,美國肺癌發病率每年以0.6個百分點逐級攀升,進入90年代之後持平,而在1996年之後則每年以0.4個百分點下降。據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的報告,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以控煙為代表的生活行為的改善」。美國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大力推進控煙的工作,經過30多年的努力,美國的煙民幾乎減少了一半,在社交場合如果吸煙將被人輕視,這就為有心戒煙的人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社會支持。
❹ 世界各國採用了哪些辦法來禁煙 少一些。
全世界控制煙草開始動真格:2006年2月6-17日,《煙草控制框架公約》首屆締約方大會在日內瓦召開,來自113個國家的代表參加了會議。許多與會代表在大會上介紹各自國家近年來在控煙禁煙方面的做法。愛爾蘭、西班牙、挪威等國已經禁止在密閉的公共場所吸煙。印度制定了一整套十分全面的禁止煙草廣告的法律法規。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新加坡和泰國等國已明確規定香煙的外包裝上必須印有「吸煙損害健康」的警示詞語及其醒目的標志。中國代表沙祖康在會議上也作了發言。參加大會的代表認為,《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畢竟只是一個框架性公約,它的誕生僅僅是全球煙草控制工作的開始,今後還必須制定條款更加嚴格具體的議定書對之進行補充。另外,締約方要在2007年2月前就自己已經採取的控煙禁煙措施提交正式報告。帶頭制定《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已宣布,根據新僱傭政策,該組織將不再招收煙民。新員工即便已經被錄用,一旦發現吸煙,將被立即終止工作合同。該組織認為,這是一個原則問題,目的是樹禁煙先鋒形象。此外,世界權威醫學雜志號召各國政府提高煙價,以降低肺癌發病率。根據世界銀行的統汁,在高收入國家,煙草產品的價格每提高10%,對煙草產品的需求量就將下降4%;而在低收入國家則可下降8%。
歐盟委員會最新報告揭示成員國煙民人數下降:據調查,歐盟吸煙者占總人口的比例,已從2002年的33%降至2005年的27%,從不吸煙者的比例從42%上升到47%,成功戒煙者比例從19%上升到22%。目前,80%的歐盟公眾支持在普通公共場所禁煙,56%的人支持在餐館禁煙,75%的人認識到被動吸煙與吸煙有同等危害。調查還發現,青少年已成為歐盟社會中抵制煙草態度最鮮明的一個群體。近年來,歐盟委員會已立法禁止媒體上出現煙草製品廣告,還不遺餘力地加強控煙宣傳,通過展覽、廣告、健康教育課、CO呼氣測試等多種形式,向15-30歲的青少年群體發起為期4年的反吸煙宣傳活動,鼓勵年輕人遠離煙草,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預計耗資7200萬歐元。可見,歐盟近年來的禁煙努力已經收到了實效。
英國公布禁煙草案:2005年10月,英國公布了禁煙草案,規定在英格蘭幾乎所有酒吧和旅館等室內公共場所都禁止吸煙。任何在禁煙區吸煙的個人將被處以50英磅的罰款;商家如果沒有在禁煙區張貼禁煙標志或者沒有有效勸阻人們吸煙,將被處以200英磅的罰款。2007年1月1日,英國政府頒布了最新的禁煙措施,要求7月1日起,英格蘭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包括酒吧和私人俱樂部全面禁煙;從10月1日起,將青少年購煙的法定年齡從16歲提高到18歲。英國醫生最近有了一項新的職責,他們要與所見到的每個吸煙者進行簡短的談話,規勸他們早日戒煙。在英國,還有一個機構叫」控煙協會」,如有煙民想戒煙,協會工作人員會立刻找上門來給予幫助,並進行隨訪。2006年,英國己向那些成功戒煙者提供免費到國外度假的機會,而英國一家醫療管理機構則出台一項限制令,需要接受一些常規手術的煙民必須先戒煙,否則將被排除在手術名單以外。
馬其頓立法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2006年元旦起,已獲正式生效的馬其頓新「健康保護法」規定,嚴禁在所有從事文化、體育、教育、醫療活動的公共場所和封閉的公共交通站台,以及食品生產和銷售地點吸煙,並對煙草徵收特別附加稅。國家預算每年可獲益10億代納爾(約合1600萬歐元)。新「健康保護法」還對吸煙廣告進行了嚴格限制。
義大利公共場所禁煙一年,煙民減少50萬:義大利在所有公共場所實施禁煙法僅一年,已獲顯著成效,煙民數量減少了50萬,香煙銷售量下降了5.7%,因吸煙引起的心肌梗塞而住院的病人也明顯減少。2006年,義大利科學家採用」談心戒煙法」幫助煙民戒煙,效果良好,80%的煙民在接受「談心」後,會自覺戒煙。
西班牙頒布法令,公共場所煙民吸煙業主將遭高額罰款:2006年初,西班牙法令規定在學校、醫院等在內的所有環境封閉的工作、學習禁止吸煙場所發現吸煙者,將對該場所的業主處以最低600歐元最高10000歐元的罰款。如果發現向18歲以下青少年出售香煙,將處以100萬歐元的巨額罰款,並關閉其營銷點。為大力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遏制青少年吸煙現象,西班牙政府曾投入360萬歐元開展禁煙行動。
瑞典實行禁煙半年,民眾積極支持:瑞典健康局對2000名成年人對禁煙行動態度的最新調查顯示,自2005年6月1日起,瑞典全國餐館酒吧全面禁煙,被調查對象中90%的人對禁煙行動表示贊成;82%的人表示他們去餐館、酒吧的習慣沒有因禁煙而改變;98%的吸煙者在餐館、酒吧時能遵守禁煙規定;8%的被調查者說自己或認識的人因此戒了煙。
法國誕生「香煙警察」:法國為了落實禁煙法,從今年2月1日起,派出17.5萬名」香煙警察」在全國的學校、醫院、工廠、機關、商店等場所進行巡邏監察。其中,學校、醫院要求絕對禁止吸煙,其他公共場所可為煙民設立小的「吸煙室」,對違規煙民可開出「違法」證明,處以68歐元的罰款,而違規的公共場所則將被處以雙倍罰款。這些「香煙警察」由警察、憲兵、交警和軍巡邏兵等組成。
德國禁煙接連出猛招:2006年初,德國就決定從2007年開始所有公共場所都必須禁煙。政府決定將合法購煙的年齡從16歲提高到18歲。如有違反者將被處以相應的罰金。還出台了」司機禁煙令」。德國政府又宣布,各大公司在招聘新員工時,有權拒絕吸煙的求職者,而優先考慮沒有嗜煙愛好的應騁者。
俄羅斯孩子吸煙父母挨罰:近年來,俄羅斯地方立法機構決定強化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責任,如果孩子被發現攜帶香煙,其父母將被罰款500盧布。這一決定暫時只在弗拉基米爾州實施,國家杜馬正在進行研究,為全國的父母和孩子制定有關法規。
美國官員呼籲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美國公共衛生部部長最近曾指出,二手煙導致美國每年數萬人死亡,為此呼籲應該在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目前,美國17個州和400多個鎮市已通過了嚴格的禁煙法規。加利福尼亞州卡拉巴薩斯市立法保護市民免吸二手煙,最高罰款達500美元,累犯者可能被判監禁。加州因此成為美國第一個宣布二手煙為有毒空氣污染物的州。紐約市已將包括幾乎所有餐館和酒吧在內的大多數公共場所設為禁煙區。紐約市長己宣布,他將向全球范圍的禁煙活動捐款1.25億美元。他是一位戒煙30年的億萬富翁,他的行動包括設立幫助吸煙者戒煙和教育兒童遠離煙草的計劃;促進其他城市、州和國家禁煙和提高煙草稅;設立在全球范圍內跟蹤煙草使用和監督禁煙行動是有效的系統。在美國,煙店老闆遇到年輕人來買香煙時,往往先要查看身份證明(比如駕照)來確認購買者的年齡,然後再決定是否賣給他。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家公司為了降低醫保成本出個新招,對雇員提出了一項新要求:不許抽煙,否則走人!美國人2005年抽掉的香煙總數跌至1951年以來最低水平,人均煙草消費量也呈下降趨勢,為上世紀30年代初以來所未見。戒煙提倡者認為,這應該歸功於大力宣傳戒煙和煙價上漲7年翻了一番。此外,美國煙草巨頭與政府1998年簽訂的巨額賠償合同也起了重要作用。又據媒體報道,近日,美國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宣布,該公司發行的電影DVD將插入公益戒煙廣告。公司希望,此舉能讓青少年了解到吸煙的危害,並遠離煙草。
泰國已實施「嚴格禁煙令」,三成煙民成功戒煙:2006年以來,泰國政府對吸煙管製得越來越嚴,不僅買煙困難,香煙價格也上漲了不少,而且允許吸煙的場所越來越少。對泰國政府實施的「嚴格禁煙令」,絕大多數泰國百姓表示認同,許多人甚至提出,如果能夠再嚴些,那將對泰國人的身心健康更為有利。2006年的世界無煙日,泰國促進健康基金會提出了宣傳主題:非吸煙者要「勇於自衛」,保護自己的健康不被煙民侵害。在泰國,政府部門內的所有工作人員都不能吸煙,辦公樓內也不設吸煙室。如在公共場所吸煙,違者將被罰款2000銖(合人民幣400元),而違反者的上級則將被罰20000銖(合人民幣4000元)。在泰國,90%以上的餐廳禁止吸煙,即使少數餐廳辟有吸煙區,也一般是在室外設有幾張小桌,煙民們要忍受高溫和蚊蟲叮咬之苦,方可一過煙癮。近兩年來,泰國政府三次提高煙草稅,許多牌子的香煙兩年中價格漲了一倍。再加上越來越多的禁煙區和越來越高的罰款,已使30%的煙民戒了煙。此外,泰國所有政府部門均全面停止接受卷煙廠的贊助資金,與制煙業脫離利益糾葛,從而便於在今後的工作中徹底貫徹禁煙規定。
印尼雅加達4000警察上街執行禁煙令:2006年4月6日起,印尼首都雅加達開始實施公共場所禁煙令,約4000名警察上街檢查行政辦公機關和主要道路沿線建築內的違令吸煙者。違令吸煙者最高可判6個月監禁和約合5000美元的罰款。目前,違令者將被記下姓名和地址,情況嚴重者將被起訴。
新加坡正努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無煙國:新加坡已有20多年的控煙禁煙歷史,差不多所有公共場所都屬禁煙范圍,吸煙人數己下降到15%,成為世界上吸煙率最低的國家。
中國積極控制煙草:中國在煙草控制工作上己經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相繼頒布的《煙草專賣法》、《廣告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為煙草控制提供了法律基礎。近年來,政府有關部門採取積極行動加強了控制煙草的能力建設;開展了無吸煙場所、無吸煙單位、無煙草廣告城市的創建和認定工作;嚴厲打擊煙草非法貿易,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煙。中國也於2003年11月10日加入了世界第一個反吸煙條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成為第77個簽約國。該公約在華生效3年後,所有煙草製品的包裝上,必須印上不低於30%面積、可輪換的健康警語。中國政府不允許新設立中外合資煙草生產企業、不再新建煙廠、不再對現有煙草工業企業加大聯合重組。堅決打擊煙草非法貿易,禁止使用自動售煙機。中國將盡快制定並頒布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全國性法規,並建議把幼兒園、兒童游樂園、學校、餐廳等納入法律禁煙區。中國政府還力爭2008年北京奧運會辦成無煙奧運會。我國研究表明,中國煙草價格如果增加10%,將導致煙草需求量下降5.4%左右。目前,中國的煙草業在財政收入的比例接近10%,但估計在今後20年,其財政貢獻率將不斷減少,這有利於減少政府對煙草行業的依賴,從而有效推動禁煙運動。
香港公共場所全面禁煙:2007年1月1日起,香港禁煙條例規定,除少數酒吧、麻將館、桑拿浴室及夜總會外,香港絕大部分公共場所,如飯店、寫字樓、學校、醫院、街道、卡拉OK、沙灘、公共游泳池和公園等,將全面禁煙。這標志著香港繼新加坡之後,成為第二個禁止市民在絕大部分公共場所吸煙的亞洲城市。2006年12月31日,控煙督察已經開始執勤行動,協助市民及公共場所管理人員適應新的禁煙條例。違例吸煙者最高可被判罰款5000港元。
總而言之,全世界控制煙草已開始動真格,反吸煙已成為世界潮流,控煙禁煙已是大勢所趨,大有銳不可擋之勢。此乃國際上實施健康促進之最佳範例。
❺ 談吸煙危害
1、煙中的有害物質 吸煙危害健康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不同的香煙點燃時所釋放的化學物質有所不同,但主要數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學物質。香煙點燃後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大致分為六大類:(1)醛類、氮化物、烯烴類,這些物質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尼古丁類,可刺激交感神經,引起血管內膜損害。 (3)胺類、氰化物和重金屬,這些均屬毒性物質。 (4)苯丙芘、砷、鎘、甲基肼、氨基酚、其他放射性物質。這些物質均有致癌作用。(5)酚類化合物和甲醛等,這些物質具有加速癌變的作用。 (6)一氧化碳能減低紅血球將氧輸送到全身去能力。
2、吸煙對人體的危害 一個每天吸15到20支香煙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機率,要比不吸煙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機紡比不吸煙的人大4倍;死於膀胱癌的機率要大兩倍;死於心臟病的機率也要大兩倍。吸香煙是導致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臟病的危險,並且吸煙也增加了高血壓的危險。煙的煙霧(特別是其中所含的焦油)是致癌物質——就是說,它能在它所接觸到的組織中產生癌,因此,吸煙者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和咽喉)都有發生癌的可能。 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煙草的煙霧可能是由於含一氧化碳之故,似乎能夠促使動脈粥樣化累積,而這種情形是造成許多心臟疾病的一個原因,大量吸煙的人,心臟病發作時,其致死的機率比不吸煙者大很多。吸煙婦女服用避孕葯,會使服葯孕葯的危險性增大,每天吸煙15到20支的懷孕婦女,其流產機率比不吸煙婦女大兩倍,而且更容易產下早產兒或體質衰弱的嬰兒,吸煙婦女所生的嬰兒在產後期的死亡率,比不吸煙婦女所生的嬰兒大約高30%,還有所謂的「清極吸煙」,或是說吸二手煙,會增加不吸煙者得肺癌的機率,有些牌子的香煙焦油及尼古丁含量較其他香煙為低,但是,世界上黨政軍沒有一種完全「安全」的香煙存在。所以說,你改吸「淡」煙也不見得一定有幫助。習慣性的大量吸煙者通常會在改吸淡煙時,養成一種深吸以及增加點煙次數的習慣。大多數吸煙者喜歡將一定量的煙教養吞下,因此消化道(特別是食道及咽部)就有患癌疾的危險。 肺中排列於氣道上的細毛,通常會氫外來物從肺組織上排除。這些絨毛會連續將肺中的微粒掃入痰或粘液中,將其排出來,煙草煙霧中的化學物質除了會致癌,還會逐漸破壞一些絨毛,使粘液分泌增加,於是肺部發生慢性疾病,容易感染支氣管炎。明顯地,「吸煙者咳嗽」是由於肺部清潔的機械效能受到了損害,於是痰量增加了。膀胱癌可能是由於吸入焦油中所含的致癌化學物質所造成,這些化學物質被血液所吸收,然後經由尿中樣出來。 吸煙的危害!!!
3、香煙是生命最凶惡的殺手 ——中國消費者協會1999年第13號消費警示 吸煙有害健康,盡人皆知。然而,不少人你說你的,我吸我的。有的甚至覺得吸一支煙只少活幾秒鍾,抽一輩子煙也少活不了兩年,毫不在乎。更可怕的是,當前我國的煙民隊伍在擴大,煙民的人均年齡在降低,女煙民在增加,每天平均吸煙的支數在增多,因吸煙導致各種疾病進而死亡的人數也在增加 ……大量事實說明,吸煙對人們健康的危害,已成為世界公害之一。 煙草中到底含有哪些毒物?吸煙到底能引起哪些疾病?它又是怎樣毒害人體的?為什麼世界各國都採取控煙措施?醫學科學界對這方面的研究從未停止過。據檢測,香煙不完全燃燒過程中要發生一系列的熱分解和熱合成化學反應,形成大量的新物質,其有害成分達3000餘種,其中致癌、促癌物就多達30餘種。人們常說的尼古丁、煙焦油僅是這些有毒物質中的一部分。以這兩種物質為例,前者使吸煙者成癮,從而不斷受害,後者是通過在體內特別是肺內的沉積,漸成「超級殺手」。試驗證明,一支香煙所含尼古丁可毒死一隻小白鼠;20支香煙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頭牛;人的致死量是50毫克-70毫克,相當於20-25支香煙尼古丁的含量。如果將一支雪茄煙或三支香煙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靜脈內,3-5分鍾即可致死。煙焦油致癌和促癌物為多環芳烴和玢類化物,這些物質可以沉積於肺內,經多年積累,就有可能發生癌變。年齡45歲、煙齡20年的人比不吸煙者患肺癌的高出10倍以上。吸煙還可以引起急性中毒死亡,我國早已有吸煙多了就摔倒在地,口吐黃水而死亡的例子,崇禎皇帝為此曾下令禁煙,前蘇聯曾有一名青年第一次吸煙,吸一支大雪茄後死去。英國一名長期吸煙的40歲的健康男子,因從事一項重要工作,一夜吸了14支雪茄和40支香煙,早晨感難受,經醫生搶救無效死去,法國一個俱樂部舉行了一次吸煙比賽,優勝者在他吸了60支紙煙,未來得及領獎即死去,其他參加比賽都因生命垂危,到醫院搶救。吸煙造成的社會危害也不可小視。因吸煙點火亂扔未熄滅的煙頭,造成火災的案例屢見報端,最典型的莫過於1987年5月大興安嶺森林火災。此次大火共造成69.13億元的慘重損失。事後查明,這次特大森林火災,最初的五個起火點中,有四處系人為引起,其中兩處起火點是三名「煙民」煙頭引燃的。據悉,由中外醫學科學家共同協作,在我國進行了有史以來涉及125萬人的吸煙與死亡關系的規模最大的調查。調查表明:在中國男性人群中,由於吸煙而死亡的人數正急劇增加。如果說目前的吸煙狀況持續下去,那麼中國將面臨吸煙所致疾病的大規模流行,三分之一的年輕男性最終將因吸煙而死亡。在中國,目前每天有2000人因吸煙而死亡。其中大部分是男性。到2025年,因吸煙致死者的人數將上升到每年200萬人;到2050年將增加到300萬人。一位專家擔憂地說:「不幸的是,在中國,許多人嚴重地低估了吸煙的危害性。1996年進行的全國吸煙行為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人認為吸煙的危害很小或根本無害,將近60%的人不知道吸煙可導致肺癌,96%的人不知道吸煙可引起心臟病。「另一位專家提供了更可怕的信息;目前,我國9~12歲的少年中約有10-15%吸煙;12-15歲的初高中學生中約有35%以上吸煙;16歲以上的高中生、大學生中吸煙者佔75%。就全國而言,平均開始吸煙的年齡1996年比1984年提前了3歲。年齡最小的煙民僅7歲。人均每天的吸煙支數:1952年為1 支,1972年為4支,而1992年則達到了10支,女性煙民由下降期轉入了回升期,目前約佔3%,且呈年輕化趨勢。 迄今為止,已知的與煙草有關的疾病已超過25種。煙草所致的急性危害包括缺氧、心跳加快、氣喘、陽痿、不孕症以及增加血清二氧化碳濃度。吸煙的長期危害主要是引發疾病和死亡,包括心臟病發作、中風、肺癌及其他癌症。研究表明,吸煙不僅危害吸煙者本人,而且危及間接吸煙者多種同樣的病,特別對嬰幼兒危害更大棗可導致急性死亡、呼吸道疾病及中耳疾病等。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在世界范圍內,死於與吸煙相關疾病的人數將超過愛滋病、結核、難產、車禍、自殺、兇殺所導致死亡人數的總和。我國對宣傳控制吸煙和保護不吸煙者的權利及為重視。******主席在第十屆世界煙草與健康大會上曾說:「我國政府從實際出發,在控煙工作方面作了很大努力。在廣泛深入進行宣傳的同時,頒布了有利於健康、推動控煙工作的法規,並加強了控煙的科學研究和國際學術交流。我們對成年人積極進行正面教育和引導,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中小學生、未成年人吸煙採取了嚴格限制的措施。」國家及其各部委的領導同志李鵬、朱溶基、李嵐清、榮毅仁、吳階平、彭佩雲、錢正英、黃華等先後為控煙工作作了批示或題詞。政府有關部門共頒布相關法規近30個。為了消費者健康,讓大家對我國煙草質量有一個全面了解,更好地推動控煙工作,中國消費者協會對15個品牌的香煙進行了比較試驗。從比較試驗的結果看,主要質量指標都符合國家標准且將煙焦油、煙鹼量標識在包裝盒上並載有「吸煙有害健康」警句。但同國外香煙標准相比,我國香煙所含的煙焦油、煙鹼量均高於國外同類產品,這說明對目前市場符合國家標準的煙草的危害不可低估。為全面反映我國煙草市場的實際情況,中國消費者協會擬擴大這一比較試驗的范圍並對我國吸煙者的情況及非吸煙者對吸煙的認識進行大規模的調查,並將及時公布調查結果。由於煙草中的尼古丁(煙鹼)有很強的成癮性,要更多的人很快地戒掉它也不是件易事。我們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談危害,旨在警示消費者特別是吸煙的消費者要珍惜生命、維護健康,堅決抽煙,主動戒煙
❻ 全球有哪些國家禁止吸煙
我們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現在我們的國家為了工作。或者在人際交往當中,不得不去學習,抽煙,抽煙,有時候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它能夠在一定時間內給人帶來身心的愉悅。不過抽煙時間長了,對身體有非常大的損害,而且一旦有了煙癮之後是非常難以戒掉的。甚至有一些煙癮大的人,一天都要抽上一包煙,這樣長時間下去對自己的肺部有著非常大的損傷。所以在全球有著這么一些國家,他們禁止吸煙。但也不是全部禁止的那種。其中對香煙有禁止規定的,國家有挪威,韓國,泰國,西班牙,菲律賓,英國,比利時,新加坡。
就是這么一些國家對吸煙這個東西有著非常高的要求。
❼ 為什麼要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
世界無煙日的日期並不是隨機選定的,之所以選擇5月31日作為世界無煙日,是因為第二天是國際兒童節,是希望下一代免受煙草危害。
世衛組織數據顯示,吸煙每年使近600萬人失去生命,如不採取行動,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800萬;其中80%的死亡將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統計數字,中國有超過3億吸煙者,佔全世界吸煙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大約每30秒就有一人死於與煙草相關的疾病。
如果煙草使用情況不下降,到2050年,我國與煙草相關的死亡人數將上漲至每年300萬人。
吸煙在危害吸煙者本身健康的同時,二手煙也影響著非吸煙者。研究表明,即使低含量的煙霧微粒也能造成兒童認知能力出現缺陷,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今後的閱讀能力、智力發育等。
由此可見,家長吸煙對孩子害處甚多。倘若家長們能從孩子的角度考慮,應當早早戒煙,不讓孩子吸二手煙,為孩子創造一個潔凈的家庭空間。
❽ 全球有哪些國家禁止吸ǃ
挪威:顧客吸煙店家埋單
2004年6月1日,挪威控煙法生效,使挪威成為繼愛爾蘭之後全世界第二個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的國家。該法禁止在所有提供食物的設施內吸煙。挪威政府宣布的禁煙令生效後,任何人若是在酒廊、咖啡廳或是餐館內吸煙,店家必須為觸犯條例的每一名煙客繳付罰款,甚至可能被迫停止營業。
韓國:「戒煙休假」政府埋單
號稱「宇宙發源地」大韓民國,勸導民眾戒煙主要以懷柔為主。為了鼓勵戒煙,韓國政府開始逐步實施「戒煙休假」制度。國家機關和私營企業的在崗人員如果決心戒煙,可以申請3至4天的帶薪休假。因職工休假給企業帶來的絕大部分損失,將由政府承擔,資金主要從香煙稅收中籌集。
泰國:公眾場所吸煙罰400元
在泰國控煙獎懲制度包括,酒店大堂、火車車廂、按摩院、美容院等公共場所一律禁止吸煙,違反法規、在上述場所吸煙的人將被處以2000泰銖(合人民幣400多元)的罰款。
西班牙:最高可罰60萬歐元
在禁煙立法進程上,西班牙雖比歐洲其他國家慢了半拍,但西班牙的「禁煙令」算得上是歐洲最嚴厲的了。西班牙從2011年1月2日實施禁煙法令,違反者將會被處以最少30歐元,最高60萬歐元(約合570萬元人民幣)的巨額罰金。
菲律賓:食客吸煙餐館或遭關閉
菲律賓首都地區的馬卡蒂市控煙獎懲制度規定,所有的餐館、酒吧、迪廳、商場、電影院禁止吸煙,執法人員在上述場所一旦發現吸煙者,該場所將面臨嚴厲懲罰或遭關閉。
英國:禁煙場所未貼禁煙標識最高罰1萬元
英國是較早實行室內禁煙的國家。從2006年到2007年,英國的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和英格蘭地區就陸續地實行了禁止在室內吸煙的規定。按照這些規定,任何人在室內吸煙,如果被當場抓住在禁煙區吸煙,違者將被罰款50英鎊(相當於500元人民幣)
比利時:室內公眾場所吸煙罰款千元
比利時在2011年7月開始實施全面禁煙令,所有的酒吧、咖啡館、醫院、飯館都將禁止室內吸煙。酒吧和咖啡館必須設立單獨隔離的吸煙區,否則顧客只能去室外吸煙。反規定者,第一次將得到警告,之後將受到至少143歐元(約合人民幣1175元)的罰款,如果屢教不改罰款數額將翻倍。
新加坡:屢教不改者可判刑一年
新加坡正努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無煙國。該國已有20多年的戒煙歷史,差不多所有公共場所都禁煙,吸煙人數已下降到15%,成為世界上吸煙率最低的國家,屢教不改者可判刑一年。
澳門:不貼禁煙標志最高可罰款十萬澳元
澳門全面禁煙令於2012年的第一天開始,澳門絕大部分室內工作和公共場所、全部公共交通工具,以及某些重要的室外公共場所等實施全面禁煙,違法吸煙者會被罰款四百至六百澳門元,抗拒執法將構成違令罪。而旅客若拒絕繳交款項,將影響下次入境;澳門居民拒絕繳款,則會被財政局強制徵收。此外,未在顯眼處張貼禁煙標志者,將被罰款一萬至十萬澳元。
❾ 世界無煙日的由來
煙草是世界無煙日生長在南美洲的一種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將煙葉口嚼或做成卷煙燃燒吸吮。煙草在全球盛行了100多年,直到20世紀,人類才開始認識到煙草對人類的危害。1977年,美國癌腫協會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煙的一種宣傳教育方式——無煙日。這天,在美國全國范圍內進行「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勸阻吸煙者在當天不吸煙,商店停售煙草製品一天。美國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為本國的無煙日。以後,英國、馬來西亞、中國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制定了無煙日。
1987年11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並於1988年開始執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衛生組織都要提出一項保健要求的主題。為了不幹擾其衛生主題的提出,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從1989年起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中國也將該日作為中國的無煙日。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統計數字,中國有超過3億吸煙者,佔全世界吸煙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大約每30秒就有一人死於與煙草相關的疾病。如果煙草使用情況不下降,到2050年,中國與煙草相關的死亡人數將上漲至每年300萬人。
❿ Richard Doll爵士誕辰100周年紀念會議 英國控煙經驗告訴我們什麼
之後,他們建立了著名的英國醫生吸煙隊列,前瞻性隨訪50年。結果顯示,吸煙醫生的肺癌年死亡率是不吸煙醫生的40倍;終生吸煙者較不吸煙者平均壽命短10年;在60、50、40或30歲戒煙者,期望壽命分別增加3、6、9和10歲。這一研究打響了英國乃至世界反吸煙戰爭的第一槍。
在此次牛津會議上,Doll爵士的學生理查德·皮托(RichardPeto)爵士介紹了該研究60年隨訪結果,驗證了以往的研究結論。在所有吸煙者中將有半數最終死於他們的習慣,而戒煙的效果非常明顯。
在中國吸煙危害健康流行病學研究方面,Doll與Peto爵士亦做出了巨大貢獻。1998年,中國醫學科學院劉伯齊教授和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鈕式如、楊功煥教授分別與Peto爵士合作,在我國進行了100萬死亡人群回顧性調查和25萬人群追蹤性調查。兩項調查均顯示,在吸煙致死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佔45%,肺癌佔15%,食管癌、胃癌、肝癌、腦卒中、冠心病和肺結核各佔5%~8%。據該數據進行死亡趨勢預測分析顯示,若煙草流行狀況不改變,未來20~30年間吸煙所致死亡將顯著增加:至2030年,估計吸煙相關疾病年死亡人數達200萬,至2050年,將增至300萬;在2000年30歲以下男性中,至少2億人將成為吸煙者,其中半數將死於吸煙相關疾病。洛佩茲(Lopez)在BMJ為該兩項研究同期配發的述評中指出:該研究結論是發展中國家首次提供的關於煙草對健康影響的全國性研究證據。研究結果作為國家數據被寫入衛生部和WHO專項報告中,用於指導中國控煙工作。
Doll與Hill於1950年發表在BMJ上的有關吸煙與肺癌的研究結果開始並未引起英國政府和公眾的重視。當時吸煙被當作一種正常的、對健康無害的嗜好,80%英國男子吸煙。直到1962年英國皇家內科學院向公眾報告吸煙與死亡之間存在關聯,才極大地改變了公眾對吸煙的認識。此後,英國掀起了戒煙運動,醫生吸煙率下降帶動了公眾吸煙率的下降。1965~1995年,香煙銷量由1500億支跌至800億支,1990年中年男性吸煙率較1950年下降一半,35~69歲人群因吸煙死亡人數也從每年8萬下降至每年4萬。
我國吸煙人群高達3億,7.4億不吸煙人群遭受二手煙暴露,且3/4以上中國人不能全面了解吸煙對健康的危害,86%的人對低焦油等於低危害的錯誤觀點缺乏認識,且教育程度較高的醫生、教師等人群存在錯誤認識比例更高。控煙在中國可謂任重而道遠。
在此次會議上,Peto爵士特別指出,中國正處於煙草控制的關鍵時期,按目前的吸煙模式,2/3的中國年輕男性開始吸煙,除非能廣泛推廣戒煙,否則,在未來50年內中國將有約10億人死於煙草。我們必須採取行動,阻止大量過早死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