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魯濱遜漂流記每章概括(寫出章節名)50字左右
1.第一次航行
魯濱遜的父親原來指望兒子學法律,但是魯濱遜卻一心想去航海。有一天,魯濱遜去赫爾時,他的一位同伴正要坐其父親的船到倫敦去,他動心了,於是,他跟著去——這是1651年的8月,當時他十九歲。船剛駛出海口,便碰到了可怕的風浪,使他感到全身有說不出的難過,心裡十分恐懼。
他在痛苦的心情中發了誓,假如上帝在這次航行中留下他的命,在登上陸地後,就一直待在他慈愛的父母身邊,從此一定聽從他們的忠告辦事。可是第二天風停了,浪也歇了。太陽西沉,繼之而來的是一個美麗可愛的黃昏,這時,又喝了同伴釀的一碗甜酒後,他就把這次航行後便回家的決心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2.第二次航行
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經商,賺了一筆錢。
3.第三次航行
在去非洲的幾內亞做生意時,魯濱遜被一艘土耳其的海盜船俘虜,被賣為奴隸,後來他劃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貨船救起,逃到了巴西,在那裡獨自經營一個甘蔗種植園,當起了庄園主。生活過得很順遂。
4.第四次航行觸碓
巴西因為人工不足,有幾個種植園主知道魯濱遜曾為做生意而到過非洲的一些奴隸市場口岸,他們竭力哄誘他作一次航行,到那一帶去為他們的種植園買些黑奴回來。想不到,他們的船在南美洲北岸一個無名島上觸了礁,所有的水手及乘客全都淹死了,只有他一個人被高高的海浪卷到了岸上,保住了一條命。
5.埋甲殼蟲
初到荒島,看見沙灘上的一隻甲殼蟲。他抓起一把又一把的沙子把甲殼蟲埋住,可一會兒甲殼蟲又會重新爬出,這件事對他促動很大。(也許日後魯濱遜正是憑著這種甲殼蟲精神在荒島生活了28年之久。)
6.和小狗小鳥說話
魯濱遜唯一的夥伴就是那隻狗,怕自己將人類的語言忘記,他堅持每天與狗說話。(說明他是很想念人類社會的。)
7.每天堅持寫日記
憑借古老的記時方法,魯濱遜堅持每天寫日記。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回到人類家園。
8.從船上搬運東西到荒島上
當時魯濱遜身上所有的只是一把刀、一隻煙斗和一個盒子里裝的一點兒煙草。待到體力恢復,可以走路了時,他就沿著海岸走去。使他大為高興的是,竟然發現了淡水。喝了水後,又拿一小撮煙草放在嘴裡解餓。之後,就在一棵樹上棲身,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覺振作了精神,海上風平浪靜。
但最叫他高興的是竟看見了那艘船,待到潮水退下,看到它竟離海岸很近,便游到船上去。船上只剩下一隻狗和兩只貓,再沒有別的生物。不過船上有大量的生活必需品,這樣,他就幹了起來。為了把那些東西運到這個島的一個水灣里,他專門製造了一隻木筏,還把島上有淡水而且比較平坦的一塊高地作了他的住所。
麵包、大米、大麥和小麥、乾酪和羊肉乾、糖、麵粉、木板、圓木、繩子——所有這些,再加上幾支滑膛槍、兩支手槍、幾支鳥槍、一把錘子,還有——那是最沒有用的——三十六鎊英幣。所有這些東西他都一天又一天——在兩次退潮之間一一從船上運到了岸上。到了第三十天夜裡,他的搬運工作做完了,也為以後對付這個荒島作好了准備而心裡感到踏實了。
9.曬葡萄乾、打山羊
島上有不少野果樹,但這是魯濱遜過了好久後才發現的,他把它們曬成葡萄乾。島上還有到處亂跑的山羊,於是,他飼養起溫馴的山羊,然後殺了吃,又熏又腌的。
10.製作日歷
魯濱遜把柱子做成一個大十字架,立在他第一次上岸的地方。在這根柱的四邊,他每天用刀刻一個凹口,每七天刻一個長一倍的凹口,每月刻一個再長一倍的凹口。就這樣他就有了一個日歷,可以計算日期了。
11.第一次種大麥和稻子失敗
要想確保他能在這個島上生存下來,還有許多事情要做。魯濱遜盡可能地相繼辦了幾件他非辦不可的事。但是他的努力並非總是交上好運道。他在第一次播下大麥和稻子的種子時,這些寶貴的存貨就浪費了一半,原因是播種得不是時候。
12.挖地窖、造個搗小麥的石臼
魯濱遜辛辛苦苦花了幾個月工夫,挖了幾個地窖以備貯存淡水。花了四十二天時間,才把一棵大樹砍劈成第一塊長木板。他起勁地幹了好幾個星期,想製造一個搗小麥的石臼,最後卻只好挖空了一大塊木頭。
13.第一次造船失敗
魯濱遜足足花了五個月工夫,砍倒一棵大鐵樹,又劈又削,讓它成了一隻很像樣的獨木舟,以備用來逃離這個小島,可結果卻因為太大怎麼也沒法子使它下到海里去,而不得不把它丟棄了。不過,每一樁失敗的事,都教給了他以前不知道的一些知識。
14.魯濱遜制陶器
出於生活的需要,魯濱遜開始著手製造陶器。在找到陶土後,他做了無數次試驗。剛開始,有的由於陶土太軟沒有做完,有的由於溫度太高而爆裂。摸索了兩個多月後,終於做成兩個大瓦器,還有許多小型器皿,但還是沒有可以裝流質、經得起火煮的泥鍋。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有的破泥制器皿被燒得像石頭一樣硬,於是魯濱遜開始研究燒陶的火力,最後燒成了三個瓦鍋、兩個瓦罐,其中有一個罐子正是魯濱遜最需要的。
15.第一次發現人的腳印
一天,魯濱遜在沙灘上偶然發現了一個人的光腳印。他當時好像挨了一個晴天霹靂。他側耳傾聽,回頭四顧,可是什麼也沒聽見,什麼也沒看見。他跑到海岸上,還下海去查看,可是總共就只有那麼一個腳印!他驚嚇到了極點,像一個被人跟蹤追捕的人似地逃回到他的住處。一連三天三夜,他都不敢外出。
16.搭救「星期五」
有一天早晨,魯濱遜從望遠鏡里看見三十個野蠻人正在圍著篝火跳舞。他們已煮食了一個俘虜,還有兩個正准備放到火上去烤。這時魯濱遜提著兩支上了子彈的滑膛槍和那柄大刀往山下朝他們跑了去,打死了兩個野人,及時救下了跑出來的一個俘虜。
魯濱遜把他救下的這個人起名為「星期五」,以紀念這野人是在這一天獲救的。「星期五」在魯濱遜的教導下,很快學會了穿衣、開槍、講英語、信基督……成為魯濱遜最忠實的僕人和朋友。
17.魯濱遜與「星期五」造木舟
為了到孤島對面的大陸,魯濱遜便想和「星期五」一起造獨木舟。由於他思船心切,沒有經過太多考慮便開始工作。結果,花去數月時間好不容易用大柏樹鑿成的木舟卻因太大而廢棄。又過了幾年,魯濱遜吸取教訓,在沿河的地方又鑿了一隻更小的獨木舟,並且安裝了桅桿和帆,又在舟內鑿了許多用來放東西的槽。但是因為木舟太小,魯濱遜未能乘它到對面的大陸,只能在附近使用。
18.救「星期五」的父親
正當魯濱遜與「星期五」做好木船,差不多已准備駕船啟航時,又有二十一個野蠻人乘著三隻獨木船,帶了三個俘虜到這個島上來開宴會了。其中一個俘虜是個白人,這可把魯濱遜氣壞了。他把兩支鳥槍、四支滑膛槍、兩支手槍都裝上雙倍彈葯,給了「星期五」一把小斧頭,還給他喝了好多甘蔗酒,自己帶上了大刀,沖下山去,把野人全殺死了,只逃走了四個野蠻人。俘虜中竟然有一個是「星期五」的父親。
19.離開荒島
魯濱遜給了那個白人和「星期五」的父親槍支和食物,叫他們乘著新造的船去把那艘西班牙船上遇難的水手們帶到島上來。正在等待他們回來時,有一艘英國船因水手鬧事而在他的荒島附近拋了錨。魯濱遜幫那位船長奪回了船,跟船長一起回到了英國。
他們走時帶走了兩個也想回英國去的老實的水手,而讓鬧事鬧得最凶的一些水手留在了島上。後來,那些西班牙人回來了,都在島上居留了下來。開始時他們雙方爭吵不和,但定居後,終於建立起了一個興旺的殖民地。過了幾年,魯濱遜又到那個島上去過一次。
20.回到英國
魯濱遜離開那個島時,已在島上呆了二十八年兩個月二十九天。魯濱遜總以為他一到英國就會高興不盡,沒想到他在那裡卻成了一個異鄉人。他的父母都已去世,因無法盡孝而感到遺憾。因為他除了從那艘西班牙船上取來的一千二百個金幣之外,還有兩萬英鎊等待著他到一個誠實的朋友那兒去領取,這位朋友是一位葡萄牙船長。
在他去干那項倒霉的差事之前,就委託船長經營魯濱遜在巴西的庄園。見船長如此誠實,魯濱遜十分高興,決定每年付給他一百葡萄牙金幣,並在船長死後每年付給他的兒子五十葡萄牙金幣,作為他們終生的津貼。
讀後感
讀完《魯濱孫漂流記》這本精彩的小說後,一個高大的形象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險家、航海家魯濱孫。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實現了自己航海的夢想。
我彷彿看到輪船甲板上站著這樣的一個人:他放棄了富裕而又舒適的生活,厭惡那庸庸碌碌的人生,從而開始了一次與死神決斗的生存大挑戰。種種的不幸與困難並沒有壓倒魯濱孫,反而使他更加堅強。上蒼給予魯濱孫的困難,對於他也更具有挑戰性!
風暴海嘯,全船除魯濱孫無一倖免,真正的生存挑戰才剛剛開始!
流落孤島,他為了找到合適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個山岩下找到了一個棲身之所。魯濱孫在小山下搭了一個帳篷,而且盡量大些,裡面再打上幾根木樁來掛吊床。第二天,他把所有的箱子以及木板、做木排的材料,堆成一個臨時性圍牆,作防禦工事。
但只過了十幾天,突然發生塌方。魯濱孫不但把落下來的鬆土運出去,還裝了天花板,下面用柱子支撐起來,免得再次出現塌方的災難。永不放棄,魯濱孫奠定了生活的基礎。
一次,魯濱孫無意中掉在牆角的谷殼,竟然長出綠色的莖干,不久,長出了幾十個穗頭,這真是老天的恩惠。從此,魯濱孫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數種子來試驗,以得到更多的糧食。最糟糕的一次試驗,大麥與稻穗的收成僅獲了半斗而已。但是,經過這次試驗,使魯濱孫成為了種田高手。知道什麼時候下種,現在他知道一年四季播種兩次,收獲兩次。永不放棄,魯濱孫有了生活的口糧。
造船回鄉,魯濱孫又花費了數年的時間,無數的心血。光砍樹就是數月。但由於事先沒有考慮周全,船離海邊太遠,他怎麼也無法讓船下水。這下,數年的心血白花了,一切希望都破滅了。直到星期五的出現,這個希望才重新油然升起!
魯濱孫是個偉大的人,堅毅的人,孤身一人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27年。他敢於同惡劣的環境作斗爭,勤奮勞動,把小島經營得有條不紊。他在逆境中鍛煉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業。這本書教會我們只有堅持才能勝利,只有實幹才能讓我們擺脫困境,實干比信念更重要。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長篇小說。該書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
該作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Robinson Crusoe)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一生志在遨遊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隻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段與世隔絕的生活。他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經過28年2個月零19天後得以返回故鄉。
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大西洋中,在荒島上生活4年4個月之後,被伍茲·羅傑斯船長所救。
笛福便以塞爾柯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把自己多年來的海上經歷和體驗傾注在人物身上,並充分運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文學加工,使「魯賓遜」不僅成為當時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為西方文學中第一個理想化的新興資產者。
該小說發表多年後,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於世界各地,並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
創作背景
笛福生活的時代,正是英國資本主義開始大規模發展的年代。1702年,他發表《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諷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並被判處枷示三次。出獄後,從事編輯報刊,還寫了不少政治、經濟方面的小冊子,因言論關系又曾三次被捕。1719年,笛福發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說《魯濱遜漂流記》。
這部小說是以亞歷山大·賽爾柯克在荒島上的真實經歷為原型的。據當時英國雜志報導:1704年4月,賽爾柯克在海上叛變,被船長遺棄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費爾南德斯群島中的一個叫馬薩捷爾的小島上。4年零4個月後被航海家發現而獲救。
那時,賽爾柯克已忘記了人的語言,完全變成了一個野人。笛福受這件事的啟發,構思了魯濱遜的故事。但在小說的創作過程中,笛福從自己對時代的觀感和感受出發,以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冒險進取精神和18世紀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魯濱遜這一形象。
『貳』 魯濱遜漂流記每章概括(寫出章節名)50字左右
1.第一次航行
魯濱遜的父親原來指望兒子學法律,但是魯濱遜卻一心想去航海。有一天,魯濱遜去赫爾時,他的一位同伴正要坐其父親的船到倫敦去,他動心了,於是,他跟著去——這是1651年的8月,當時他十九歲。船剛駛出海口,便碰到了可怕的風浪,使他感到全身有說不出的難過,心裡十分恐懼。
他在痛苦的心情中發了誓,假如上帝在這次航行中留下他的命,在登上陸地後,就一直待在他慈愛的父母身邊,從此一定聽從他們的忠告辦事。可是第二天風停了,浪也歇了。太陽西沉,繼之而來的是一個美麗可愛的黃昏,這時,又喝了同伴釀的一碗甜酒後,他就把這次航行後便回家的決心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2.第二次航行
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經商,賺了一筆錢。
3.第三次航行
在去非洲的幾內亞做生意時,魯濱遜被一艘土耳其的海盜船俘虜,被賣為奴隸,後來他劃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貨船救起,逃到了巴西,在那裡獨自經營一個甘蔗種植園,當起了庄園主。生活過得很順遂。
4.第四次航行觸碓
巴西因為人工不足,有幾個種植園主知道魯濱遜曾為做生意而到過非洲的一些奴隸市場口岸,他們竭力哄誘他作一次航行,到那一帶去為他們的種植園買些黑奴回來。想不到,他們的船在南美洲北岸一個無名島上觸了礁,所有的水手及乘客全都淹死了,只有他一個人被高高的海浪卷到了岸上,保住了一條命。
5.埋甲殼蟲
初到荒島,看見沙灘上的一隻甲殼蟲。他抓起一把又一把的沙子把甲殼蟲埋住,可一會兒甲殼蟲又會重新爬出,這件事對他促動很大。(也許日後魯濱遜正是憑著這種甲殼蟲精神在荒島生活了28年之久。)
6.和小狗小鳥說話
魯濱遜唯一的夥伴就是那隻狗,怕自己將人類的語言忘記,他堅持每天與狗說話。(說明他是很想念人類社會的。)
7.每天堅持寫日記
憑借古老的記時方法,魯濱遜堅持每天寫日記。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回到人類家園。
8.從船上搬運東西到荒島上
當時魯濱遜身上所有的只是一把刀、一隻煙斗和一個盒子里裝的一點兒煙草。待到體力恢復,可以走路了時,他就沿著海岸走去。使他大為高興的是,竟然發現了淡水。喝了水後,又拿一小撮煙草放在嘴裡解餓。之後,就在一棵樹上棲身,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覺振作了精神,海上風平浪靜。
但最叫他高興的是竟看見了那艘船,待到潮水退下,看到它竟離海岸很近,便游到船上去。船上只剩下一隻狗和兩只貓,再沒有別的生物。不過船上有大量的生活必需品,這樣,他就幹了起來。為了把那些東西運到這個島的一個水灣里,他專門製造了一隻木筏,還把島上有淡水而且比較平坦的一塊高地作了他的住所。
麵包、大米、大麥和小麥、乾酪和羊肉乾、糖、麵粉、木板、圓木、繩子——所有這些,再加上幾支滑膛槍、兩支手槍、幾支鳥槍、一把錘子,還有——那是最沒有用的——三十六鎊英幣。所有這些東西他都一天又一天——在兩次退潮之間一一從船上運到了岸上。到了第三十天夜裡,他的搬運工作做完了,也為以後對付這個荒島作好了准備而心裡感到踏實了。
9.曬葡萄乾、打山羊
島上有不少野果樹,但這是魯濱遜過了好久後才發現的,他把它們曬成葡萄乾。島上還有到處亂跑的山羊,於是,他飼養起溫馴的山羊,然後殺了吃,又熏又腌的。
10.製作日歷
魯濱遜把柱子做成一個大十字架,立在他第一次上岸的地方。在這根柱的四邊,他每天用刀刻一個凹口,每七天刻一個長一倍的凹口,每月刻一個再長一倍的凹口。就這樣他就有了一個日歷,可以計算日期了。
11.第一次種大麥和稻子失敗
要想確保他能在這個島上生存下來,還有許多事情要做。魯濱遜盡可能地相繼辦了幾件他非辦不可的事。但是他的努力並非總是交上好運道。他在第一次播下大麥和稻子的種子時,這些寶貴的存貨就浪費了一半,原因是播種得不是時候。
12.挖地窖、造個搗小麥的石臼
魯濱遜辛辛苦苦花了幾個月工夫,挖了幾個地窖以備貯存淡水。花了四十二天時間,才把一棵大樹砍劈成第一塊長木板。他起勁地幹了好幾個星期,想製造一個搗小麥的石臼,最後卻只好挖空了一大塊木頭。
13.第一次造船失敗
魯濱遜足足花了五個月工夫,砍倒一棵大鐵樹,又劈又削,讓它成了一隻很像樣的獨木舟,以備用來逃離這個小島,可結果卻因為太大怎麼也沒法子使它下到海里去,而不得不把它丟棄了。不過,每一樁失敗的事,都教給了他以前不知道的一些知識。
14.魯濱遜制陶器
出於生活的需要,魯濱遜開始著手製造陶器。在找到陶土後,他做了無數次試驗。剛開始,有的由於陶土太軟沒有做完,有的由於溫度太高而爆裂。摸索了兩個多月後,終於做成兩個大瓦器,還有許多小型器皿,但還是沒有可以裝流質、經得起火煮的泥鍋。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有的破泥制器皿被燒得像石頭一樣硬,於是魯濱遜開始研究燒陶的火力,最後燒成了三個瓦鍋、兩個瓦罐,其中有一個罐子正是魯濱遜最需要的。
15.第一次發現人的腳印
一天,魯濱遜在沙灘上偶然發現了一個人的光腳印。他當時好像挨了一個晴天霹靂。他側耳傾聽,回頭四顧,可是什麼也沒聽見,什麼也沒看見。他跑到海岸上,還下海去查看,可是總共就只有那麼一個腳印!他驚嚇到了極點,像一個被人跟蹤追捕的人似地逃回到他的住處。一連三天三夜,他都不敢外出。
16.搭救「星期五」
有一天早晨,魯濱遜從望遠鏡里看見三十個野蠻人正在圍著篝火跳舞。他們已煮食了一個俘虜,還有兩個正准備放到火上去烤。這時魯濱遜提著兩支上了子彈的滑膛槍和那柄大刀往山下朝他們跑了去,打死了兩個野人,及時救下了跑出來的一個俘虜。
魯濱遜把他救下的這個人起名為「星期五」,以紀念這野人是在這一天獲救的。「星期五」在魯濱遜的教導下,很快學會了穿衣、開槍、講英語、信基督……成為魯濱遜最忠實的僕人和朋友。
17.魯濱遜與「星期五」造木舟
為了到孤島對面的大陸,魯濱遜便想和「星期五」一起造獨木舟。由於他思船心切,沒有經過太多考慮便開始工作。結果,花去數月時間好不容易用大柏樹鑿成的木舟卻因太大而廢棄。又過了幾年,魯濱遜吸取教訓,在沿河的地方又鑿了一隻更小的獨木舟,並且安裝了桅桿和帆,又在舟內鑿了許多用來放東西的槽。但是因為木舟太小,魯濱遜未能乘它到對面的大陸,只能在附近使用。
18.救「星期五」的父親
正當魯濱遜與「星期五」做好木船,差不多已准備駕船啟航時,又有二十一個野蠻人乘著三隻獨木船,帶了三個俘虜到這個島上來開宴會了。其中一個俘虜是個白人,這可把魯濱遜氣壞了。他把兩支鳥槍、四支滑膛槍、兩支手槍都裝上雙倍彈葯,給了「星期五」一把小斧頭,還給他喝了好多甘蔗酒,自己帶上了大刀,沖下山去,把野人全殺死了,只逃走了四個野蠻人。俘虜中竟然有一個是「星期五」的父親。
19.離開荒島
魯濱遜給了那個白人和「星期五」的父親槍支和食物,叫他們乘著新造的船去把那艘西班牙船上遇難的水手們帶到島上來。正在等待他們回來時,有一艘英國船因水手鬧事而在他的荒島附近拋了錨。魯濱遜幫那位船長奪回了船,跟船長一起回到了英國。
他們走時帶走了兩個也想回英國去的老實的水手,而讓鬧事鬧得最凶的一些水手留在了島上。後來,那些西班牙人回來了,都在島上居留了下來。開始時他們雙方爭吵不和,但定居後,終於建立起了一個興旺的殖民地。過了幾年,魯濱遜又到那個島上去過一次。
20.回到英國
魯濱遜離開那個島時,已在島上呆了二十八年兩個月二十九天。魯濱遜總以為他一到英國就會高興不盡,沒想到他在那裡卻成了一個異鄉人。他的父母都已去世,因無法盡孝而感到遺憾。因為他除了從那艘西班牙船上取來的一千二百個金幣之外,還有兩萬英鎊等待著他到一個誠實的朋友那兒去領取,這位朋友是一位葡萄牙船長。
在他去干那項倒霉的差事之前,就委託船長經營魯濱遜在巴西的庄園。見船長如此誠實,魯濱遜十分高興,決定每年付給他一百葡萄牙金幣,並在船長死後每年付給他的兒子五十葡萄牙金幣,作為他們終生的津貼。
讀後感
讀完《魯濱孫漂流記》這本精彩的小說後,一個高大的形象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險家、航海家魯濱孫。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實現了自己航海的夢想。
我彷彿看到輪船甲板上站著這樣的一個人:他放棄了富裕而又舒適的生活,厭惡那庸庸碌碌的人生,從而開始了一次與死神決斗的生存大挑戰。種種的不幸與困難並沒有壓倒魯濱孫,反而使他更加堅強。上蒼給予魯濱孫的困難,對於他也更具有挑戰性!
風暴海嘯,全船除魯濱孫無一倖免,真正的生存挑戰才剛剛開始!
流落孤島,他為了找到合適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個山岩下找到了一個棲身之所。魯濱孫在小山下搭了一個帳篷,而且盡量大些,裡面再打上幾根木樁來掛吊床。第二天,他把所有的箱子以及木板、做木排的材料,堆成一個臨時性圍牆,作防禦工事。
但只過了十幾天,突然發生塌方。魯濱孫不但把落下來的鬆土運出去,還裝了天花板,下面用柱子支撐起來,免得再次出現塌方的災難。永不放棄,魯濱孫奠定了生活的基礎。
一次,魯濱孫無意中掉在牆角的谷殼,竟然長出綠色的莖干,不久,長出了幾十個穗頭,這真是老天的恩惠。從此,魯濱孫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數種子來試驗,以得到更多的糧食。最糟糕的一次試驗,大麥與稻穗的收成僅獲了半斗而已。但是,經過這次試驗,使魯濱孫成為了種田高手。知道什麼時候下種,現在他知道一年四季播種兩次,收獲兩次。永不放棄,魯濱孫有了生活的口糧。
造船回鄉,魯濱孫又花費了數年的時間,無數的心血。光砍樹就是數月。但由於事先沒有考慮周全,船離海邊太遠,他怎麼也無法讓船下水。這下,數年的心血白花了,一切希望都破滅了。直到星期五的出現,這個希望才重新油然升起!
魯濱孫是個偉大的人,堅毅的人,孤身一人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27年。他敢於同惡劣的環境作斗爭,勤奮勞動,把小島經營得有條不紊。他在逆境中鍛煉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業。這本書教會我們只有堅持才能勝利,只有實幹才能讓我們擺脫困境,實干比信念更重要。
『叄』 《魯賓遜漂流記》故事情節概括
有個英國人名叫魯濱遜,喜歡航海和冒險.他本可以按照父親的安排,依靠殷實的家業過一種平靜而優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闖盪的魯濱遜卻當上了充滿驚險和刺激的水手,由於難以想像的堅強,毅力和勇氣,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勞動,開荒種地,砍樹建房,圈養山羊,修造船隻,並搭救野人"星期五".正當魯濱遜准備救出一批淪為土人的西班牙船員時,被一群暴徒劫持,被人送上了荒島.魯濱遜又一次表現出超常的勇氣,他單槍匹馬地打敗暴徒,救出船員,奪回大船,結束了自己的荒島生活.一次,他乘船前往南美洲時,途中遇上大風,船翻了,同伴們都死了,只有魯濱遜一個人幸運地生存下來.魯濱遜被大浪沖到海島邊.這是一個荒蕪人煙的海島.面臨著這惡劣的環境,又冷又餓的他不知怎樣生活下去.終於,魯濱遜憑著自己的毅力戰勝了一切.
魯濱遜在荒島上呆了整整二十八年,在這二十八年中,他忍受著孤獨,艱辛,病痛和危險.在島上.他除了遇到殘忍的野人和可憐的俘虜外,再也沒有遇到任何人.在這二十八年中,他多次回想起他父親地忠告,並且每次都後悔不已,都埋怨自己為何當初沒有聽取父親的意見.在他首次出航,遇上暴風但平安回來後,他曾一度試圖放棄繼續出航的念頭,但最後,無知戰勝了理智.在這二十八年中,魯濱遜做了許許多多的事.他先後把三個山洞建造成了自己的家.起先,他捕殺野獸來進食,用野獸皮製作衣服,而後他自己種植了穀物,並製作出了麵包,等等.
『肆』 上海蔥油餅正宗做法
老上海蔥油餅
用料
麵粉 250克沸水 80克溫水 60克小蔥 50克鹽(油酥用) 8克-10克油(油酥用) 20克麵粉(油酥用) 20克
老上海蔥油餅的做法步驟
步驟 1
250g麵粉先加入沸水,拌成棉絮狀,再加入溫水,揉成光滑偏軟一些的面團,如果有點粘可以抹點油防粘,蓋上保鮮膜,醒面半小時。(我是提前一晚揉好面,放冰箱冷藏了一晚,早上起來做的,也沒問題)
步驟 2
用20g麵粉+20g油+8g鹽調成油酥(鹽的分量可增可減),准備好50g小蔥切成蔥花,把醒好的面團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我分了差不多10個劑子,沒稱重量,比較隨意)面團如果有點粘可以抹點油防粘
步驟 3
用擀麵杖擀成長方形,抹上一層油酥,再撒上適量蔥花
步驟 4
把面團捲起來,再壓扁,擀成圓形
步驟 5
鍋里倒油,中小火,煎成兩面金黃色即可。
正宗老上海蔥油餅
用料
麵粉 380克油 270克鹽 10克糖 2克熱水 160克冷水 50克小蔥 20根肥肉 130克
正宗老上海蔥油餅的做法步驟
步驟 1
300克麵粉+2克鹽混合,熱水分2批加入混合均勻,加冷水再次混合,最後加1勺油混合均勻。用保鮮膜封住+蓋毛巾室溫靜置30分鍾。
步驟 2
青蔥切小段(蔥段純白色部分不用);調油酥(80克麵粉+70克油+4克鹽);豬油膘調味(最好用純肥肉+4克鹽+2糖)。
步驟 3
面團分為6份,將1份面團鋪長條,塗油酥、頂端放青蔥、1勺豬油膘。
步驟 4
從頂端將餡料慢慢捲入
步驟 5
卷好後,最後邊緣的面料放左邊或後邊中間嵌入,將面團側過來豎著放。
步驟 6
鍋內熱油,將面團放入,並由上至下按壓扁面團,使之成薄餅狀,煎透後裝盤。
步驟 7
烤箱預熱200度10分鍾,將蔥油餅放入烘烤8-10分鍾即可。
『伍』 夢曼洗發水好嗎
第一,分析建設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的實際情況,以發揚優勢、彌補缺陷、科學發展為指導進行頂層設計,確保造價管理與控制的重點和難點來自實踐,第二,明確項目成本管控的依據,堅持成本管理的底線,分析項目相關績效報告,甄別成本管控難點,收集成本控制資源,制定項目成本控制對策,結合實際管理的同時發出變更請求,及時關注成本的動態投入,以積極完善建設工程的項目成本控制方案,給出相關方案的制定和實時性;第三,制定建設工程的工程造價控制計劃,該計劃是有效的,應具有權威性、可行性和科學性,並與國家政策、行業標准、市場需求和企業動態密切相關。注重成本投資的早、中、後期,根據計劃制定配套的控制原則、過程和目標。從橫向角度分析工程造價控制預期與實際偏差的內在原因,為控制措施的不斷創新提供參考,目的是從主觀角度提高建設工程工程造價控制的有效性。
2.2 提高成本核算水平
建設工程通過提高項目成本核算水平,可以進一步提高企業成本管理的效果。一是根據企業自身情況,編制工程造價基本信息,科學合理地設置成本核算科目。成本核算的對象是以單個工程項目為基礎,將每個工程項目的成本全部歸集,採用正確的成本分攤方法得出每個工程項目的實際成本,並與預算成本進行比較分析,找出每個工程項目在施工全過程中產生成本偏差的原因,為以後有效管理項目成本提供決策依據。二是加強企業成本核算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提高其成本核算水平,從而提高企業成本核算數據的准確性。
2.3 加強施工合同管理
在簽訂施工合同時,要採取規范的合同模式,按規定程序做好簽證和備案工作。如果在施工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導致工程設計、工期發生變化,我們應及時更新合同內容,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項目經理部在處理索賠問題時,需要熟悉合同條款,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編制索賠報告,為索賠的成功和自身利益的維護提供良好的保障。
『陸』 三王復活節時吃的那種餅干怎樣做
傳說從前有一艘載滿貨物的英國船,要到外地作生意。半途忽然遇上了暴風雨,當暴風雨過後,眾人清點船上的殘余物品時,卻發現原本要販賣的麵粉、黃油、糖都被海水、風雨淋濕並混合成一團,因為已沒有其它食物可吃,船上的廚師只好嘗試將這些混合物搓成一小團一小團的用火烘烤了給大家吃,沒想到的是這樣烤出來的東西竟意外的好吃!回到國內後,這樣的做法逐漸傳了開來,餅干就這樣誕生了 材料:黃油100克、糖粉60克、全麥麵粉150克、雞蛋1隻(約50克左右)、可可粉10克 、杏仁若干 1. 將杏仁粒用溫水浸泡約20分鍾後,剔除外衣瀝干水分並用刀切碎備用; 2. 黃油軟化後,加入過篩的砂糖一起打至松發變白; 3. 雞蛋打散成蛋液,分2~3次加入作法2中攪拌均勻,再加入過篩的全麥麵粉攪拌拌勻 後,即為原味面團; 4. 將作法4的原味面團均分成2份,其中1份原味面團加入可可粉揉勻成為可可面團; 5. 將原味面團和可可面團分別放入保鮮袋中,用桿面棍桿成大小相等的2份麵皮後,放 入冰箱冷藏至稍微變硬; 6. 將冰硬的面團取出撕下保鮮膜,用勺子挖出並盡量壓出圓片狀鋪在烤盤上,可可餅 幹上均勻撒上杏仁碎; 7. 移入已預熱好的烤箱,以180℃約烤20分鍾後取出,晾涼即完成。 操作注意: 1. 自我感覺烘焙中餅乾的做法最為簡單隨意且富於變化,不必像烤麵包時光揉面就已是一番力氣活並還要隨時留意麵團發酵的情形,也不必像作蛋糕時要小心翼翼恭候蛋糕出爐時的樣子,更不必拘泥限制在漂亮趣致的模具中!雖是經過自己隨心所欲的「創作」,因極少會「不成材」而造成浪費,所以這是一個有百分百「成就感」的烘焙點心。 自製美味餅干 原料:麵粉、黃油(用量很多,超市買的太貴,可以買大塊的植物黃油)、雞蛋、白砂糖、巧克力粉(高樂高或美祿)、保鮮膜 方法: 1.麵粉用篩子過一遍,為了充分接觸空氣。加入融化的黃油,比例大約為一斤半麵粉,一斤黃油。雞蛋一個,白砂糖半斤,充分攪勻,將面和成面團。如要做雙色的,可以和二個面團,第二個加如巧克力粉。 2.將面團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的冷凍室,放置一小時。 3.將面團取出,分成若干份,每份重新捏成火腿嘗狀,用保鮮膜包好,再放到冰箱冷凍一小時,做雙色的可各取一部分,捏成隨意組合。 4.取出面團,切成5毫米厚的片,放到烤箱,溫度180,時間12至15分鍾,選上下火方式。 5.還可以隨意加些配料,象葡萄乾,堅果粒等。也可以少用一些黃油,稍加一點點牛奶,一定不能放水。 微波爐做餅干 烤餅干 原料: 麵粉、發酵粉、雞蛋、牛奶、黃油、糖 輔料: 花生醬 製作過程: 1、把一塊黃油放在微波爐中化了,倒入雞蛋中打散起泡。 2、放麵粉,用加入發酵粉,用雞蛋液揉面,加入糖調味,如果太干加入部分牛奶 3、把麵粉放在一邊十分鍾,准備面板和擀麵杖,把發好的麵粉加入花生醬擀平 4、用酒杯把面餅壓出圓形,如果有模具可以選擇其他形狀。 5、在烤盤底下塗上黃油,在壓好面餅上塗上黃油 6、放在微波爐中,混合功能(微烤混合)3分鍾,然後,翻面再烤2分鍾 注意:黃油要足夠,面餅要擀的薄,這樣烤出來的才脆,在托盤的上面抹上黃油,餅幹上也要有,烤的時間不要太長,容易糊。中間最好翻面 微波爐三分鍾餅干製作方法: 材料: 奶油80克.砂糖40克.雞蛋一顆.牛奶100cc.松餅粉150克 製作方法: 先將融化的奶油與砂糖攪勻後順序加入雞蛋牛奶,最後在加入松餅粉慢慢攪勻,盤子上平鋪烘培紙,以湯匙在紙上塗勻厚度,放入微波爐以強火烘烤3分鍾,拿出後趁熱以模型押出形狀即可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