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印度為什麼對英國殖民的重要

印度為什麼對英國殖民的重要

發布時間:2022-09-02 12:34:28

⑴ 為什麼印度能被英國殖民統治那麼久,印度不

1919年4月13日,在印度北部城市阿姆利則,英國軍隊向遊行示威的印度人民開槍,造成1000名印度人死亡,1500人受傷,這就是印度歷史上著名的阿姆利則慘案。當然,類似這樣慘案還有不少,這也說明了當時的印度人是非常痛恨英國殖民統治的,但是為什麼印度獨立後,卻絲毫看不出印度人有多麼恨英國呢?

圖1/7
其實細看印度的歷史就會發現,印度的歷史就是一部被侵略的歷史,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從西北方向進入印度地區,並征服了當地土著,這可以說是古代印度人第一次被侵略,從這之後,侵略者便一個接一個的到來,先後有希臘人、塞人、安息人、大月氏人,波斯人、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大帝曾率軍打進印度)、突厥人、蒙古人、最後是英國人,可以好不誇張的說,面對這么多民族的入侵,印度地區的人早就習慣了,所以印度人到現在都有一個毛病,就是記吃不記打(因為挨揍的次數太多了,真記不起來)。

圖2/7
相比歷史上的其他統治者,英國人對印度的貢獻是最大的,首先是領土貢獻,在歷史上印度半島就從來沒有統一過,當年強盛的莫卧兒帝國也僅僅統治著印度中部和北部(其實統治力很弱,很多城邦都是名義上臣服,實際都是自治),只有英國人利用軍事、政治方式算是統一了印度半島,不然,印度這個名到現在也僅僅是個地理概念。其次,英國人給印度留下了2.2萬公里的鐵路和基礎工業設施,現在印度人的鐵路依然是當年英國人留下的底子,最後,印度的獨立沒有經歷過戰爭,等於英國人和平移交給了印度政黨,所以何恨之有呢。

⑵ 鴉片戰爭時期中國堅持住了,印度為何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一是因為戰略上的失誤,二是因為印度友軍的背叛。在18世紀中期,當英軍入侵印度時,出現了一個名叫西拉傑·烏德·德拉的貴族,他是第一個帶頭反抗英國殖民者的人。這位西拉傑的背後是有著法國人的支持,所以他才會敢主動進攻英國領土。戰爭開始時,他佔領了英國的要塞,並殺死了這里的英國人。之後,怒氣沖天的英國便派出了英國將軍羅伯特·克萊武帶領不足4000人進攻印度。再反觀西拉傑,卻有超過7萬名士兵和法國所提供的炮火。從表現上來看,西拉傑完全是佔有絕對的優勢的。


最後,他的叔叔也確實來了,但當他看到自己的一方已經潰不成軍時,卻毅然決然地叛變了,並帶領軍隊攻向了他侄子西拉傑的軍隊。就這樣,西拉傑被打敗並被殺死。此後,在英國軍隊的解體戰略下,印度再也沒有了翻身之日,並被英國殖民了近89年的時間。

⑶ 近代印度為何會淪為英國的殖民國,而清朝卻沒有

看這篇文章

十五世紀開始,西方各國為了追求財富和土地,開始了大航海。從哥倫布踏上美洲到麥哲倫船隊環游全球,從荷蘭的海上馬車夫到英國的日不落帝國,西方各國完成了最原始的資本積累,從而近代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數倍於各自國土面積的殖民地。其中最為強大的殖民國家就是英國,北美,英國曾擁有美國大片土地,大洋洲也建立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兩個國家。雖然說這些國家最後都獨立了,可是英國仍擁有一個完全的殖民國家,那就是印度。印度從十七世紀初開始和英國接觸,到十八世紀開始被完全統治,最終徹底淪為一個殖民國家。

第三,中國太大了,各方勢力在此利益矛盾重重。清朝末年的時候,中國的人口就達到了四億,可是全世界的人口才多少呢?十六億,就是說那個時候,全球四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是清朝人。西方列強雖有心統治,可是卻無力行動。清朝不像印度,殺了一個莫卧兒皇帝就行了,如果當時列強選擇將清朝皇帝殺了,那時中國將群龍無首,早都想把滿清趕出關外的漢人就會揭竿而起,到時候還統治,反抗會變得此起彼伏。還有一點就是,想要瓜分清朝的列強太多了,一個國家根本不可能一口吞下中國,將清朝變為像印度一樣的殖民帝國。所以,在甲午戰爭後,日本割了遼東半島,沙俄和美國看不下去,強行讓日本吞下清朝的遼東給吐了出來。

⑷ 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了200多年,為何印度不恨反而卻對英國感恩

跪的太久,很容易忘了怎麼站起來。在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關系中,印度和英國的關系,無疑是非常微妙的。與日本崇尚強者的國民心理不同,印度對自己這位曾經的“主人”,既有些幽怨,也有些感激,還夾雜著些許的依戀。


單純說是愛是恨,總有些顯得太過蒼白。在印度對英國態度的問題上,我們不妨來看下國大黨開幕式上,大會主席伍梅士·錢德拉·彭納吉的“高論”:

“英國對印度造福無窮,全國都為此對英國表示感激。英國給了我們秩序,給了我們鐵路,而最為重要的是給了我們歐洲教育的無價之寶……”

客觀來講,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也曾促進了這一地區的開發和開化。從某種程度上講,伍梅士·錢德拉·彭納吉代表國大黨對英國所進行的感謝,倒也不無道理。只是,印度的這種進步,無疑是建立在被剝削、被掠奪的基礎上的。

⑸ 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了200多年,為何印度不恨反而卻對英國感恩呢

跟咱們中國一提及“殖民”、“殖民地”,就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不同,主流上看,還真是這樣,比如現任印度總理莫迪,就多次公開表示,感謝英國給印度創建的現代教育體系、修築的鐵路網(2萬多公里的鐵路,現在還用著)、打下的工業基礎,還有英語這一寶貴的文化財富等等....


所以,英國早期的殖民並沒遭到過大規模的反抗,沒留下什麼冤讎。

到了19世紀,從未去過印度的維多利亞女王直接成了印度女皇,畫像掛滿了南亞次大陸的各種場所,印度人提及女王也是一臉的尊崇,沒說一個“不”字。印度中上層人士會也以說英語,上英國人辦的學校,給英國人做事兒,去英國開眼為榮。

下圖,2017年電影《維多利亞與阿卜杜勒》就描述了一個忠心耿耿侍奉維多利亞女王的印度男僕形象,大贊女王和印度僕人的深厚友誼。電影中的阿卜杜勒,可比女王的兒孫們孝順多了。

⑹ 英國殖民印度兩百年,為何印度對英國更多的是感激,而不是痛恨

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同為亞洲最大國家的中國和印度都曾經淪為英國的殖民地,更准確地說是英國殖民了印度190年,而中國其實是淪為英國勢力范圍,中國是被英國半殖民化了。那麼不管怎麼說,在我們觀念里,這是一個強國對弱國的欺凌,而且還欺凌了200年,被欺凌的一方應該像中國一樣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令人奇怪的是,印度不僅不恨英國,而且特別感激。

第二,英國的到來給印度帶來了大量先進技術,使得印度經濟蓬勃發展,印度開始推廣使用英語,這對印度迅速掌握世界先進技術大有好處。第三,英國人雖然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大肆屠殺當地人,說實話,確實沒怎麼屠殺印度人,這給印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不像其他征服者一樣實行種族滅絕。第四,英國為了維持統治,將印度的基礎設施全部升級,修鐵路、港口、公路、橋梁,這些全都是惠及民生的措施,而且英國人還把現代民主議會制度帶到了印度,對印度影響甚大。

⑺ 面對英國的殖民侵略為何印度被打敗臣服成為英國殖民地

印度對於成為英國人的殖民地並不是沒有進行過抵抗,像受法國支持的孟加拉公,但是在英國人入侵之前印度本來就是一盤散沙,還因為其他歷史原因導致了整個印度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第四點原因:印度基層百姓受種姓制度長時間的影響,印度存在很大的宗教紛爭以及民族紛爭和種姓制度的矛盾,而英國人通過對這些矛盾的合理利用導致了他們統治的穩固,從而完成完全殖民。

⑻ 軍隊的大英帝國為什麼會允許最大的殖民地印度獨立

一、印度不是一個整體,而是英國人拼接而成的
在古代歷史中,印度從來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地理名稱。印度大陸屬於多政權對立的局面,印度大陸從來沒有徹底統一過。即使是那些曾經不可一世的王朝,也僅僅統一了印度北方而已。印度成為一個實際的國家,這一點和英國人有很大關系。17世紀初期開始,英國人開始踏上印度大陸。印度太大,英國人根本無力一口吃下,因此採用了逐步蠶食的政策。200年以後,英國已經控制了印度三分之二的領土,英國國王兼任印度皇帝。當時的英屬印度包括現在的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和緬甸,在英國人的作用下,印度大陸拼接成了一個整體。印度是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進入20世紀以後,印度的經濟總量佔英國的40%。對於英國來說,維持在印度的統治非常重要。
但是印度人也不都是那麼容易屈服的,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聖雄甘地就開始致力於民族獨立事業。經過甘地長期的努力,印度一部分人開始民族覺醒。印度進而爆發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這讓英國人焦頭爛額。與此同時,在歐洲地區,希特勒已經上台,納粹德國開始對外擴張。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戰爭無法避免,英國人對戰爭的恐懼十分嚴重。在一戰中,英軍陣亡66萬多人,英國曾經試圖避免戰爭再次爆發。但是似乎這一點是不可能的,德國進攻波蘭以後,英法兩國先後對德國宣戰。當時東方的日本也是磨刀霍霍,為了集中力量打贏戰爭,剛上台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向印度做出了保證:「在戰爭結束的適當時刻,還給印度自由。」在得到英國的承諾以後,印度開始全力配合英國。
二、經過戰爭嚴重消耗,英國已經無力維持龐大的殖民體系
1945年,德國和日本先後投降。截止那個時候,英國軍隊的總兵力超過了510萬。但是這個數字包括了各個殖民地的軍隊,並不全都是英軍。既然戰爭已經結束了,印度希望英國兌現自己的承諾。此時丘吉爾准備反悔,印度對於英國太重要,他不惜違背自己的承諾。但面對印度負責的局勢,英國想維持在印度的獨立,需要大量的軍隊。經過二戰的消耗,英國的國力遭到嚴重削弱。英國已經無力維持龐大的軍隊,戰爭剛剛結束,英國就開始大裁軍。此時的英國處於兩難的境地,一方面不想放棄印度,另一方面有無力阻止。截止這樣的情況下,艾德禮取代丘吉爾成為了新任首相。艾德禮是工黨領袖,主張提高國民生活水平,在對外問題上主張戰略收縮。
艾德禮同意印度獨立,並且派遣蒙巴頓前往印度負責此事。印度的獨立已成定局,英國人根本無力阻止。大英帝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面對強大的蘇聯,英國甚至需要美國的援助。英屬印度脫離英國統治以後,並沒有組成一個國家。上文所述,印度是英國人拼接而成的,存在嚴重的宗教和民族問題。英國人離開以後,這些問題開始全面計劃。最終英屬印度開始分家,首先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然後緬甸在第二年獨立。過了20多年以後,東巴基斯坦與西巴基斯坦分家,這就是孟加拉國。印度獨立以後,英國在亞洲的其他殖民地也開始行動起來。各國先後獨立,英國的勢力范圍退回了歐洲。

⑼ 英國對印度的侵略呵殖民統治給英國和印度各帶來什麼影響

對印度正面影響:1歐洲的發達文化在那些地方傳播很快,加快了印度資本主義社會的進程 。
2 印度全面淪落為英國殖民地之前,是分裂的,有很多的小王國,土藩。歷史上只有4個全面 統 一印度的王朝,所以有些印度人自己也不得不認同,英國的殖民化,幫助了印度的統一。

負面:1殖民地的發達是建立在對原住民文化的破壞之上的。此外這也和英國的殖民政策以及殖民地分工有關,那些發達的殖民地因為人口稀少多半作為移民和流放犯人的地點使用,而印度由於本身人口眾多、文明程度較高,無法作為移民的對象,其遼闊的土地和豐富的資源使其被作為掠奪資源和勞動力的對象。
2 英國一手造成的印巴分治帶來一系列惡果,造成兩國的教派大屠殺和統一經濟的分割,土邦歸屬問題尤其是克什米爾歸屬問題導致印巴戰爭的多次爆發,使英巴兩國關系長期處於緊張狀態。

對英國正面:
1 印度地域廣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恆河流域土地肥沃,可以說印度即是英國重要的廉價原料產地,也是英國重要的產品傾銷地,在經濟上印度對於英國有著其它殖民地無法取代的作用。

2 對華鴉片貿易方面。印度是英國在亞洲最主要的鴉片產地,英國商人販賣到中國的鴉片幾乎都是產自印度的,而對華鴉片貿易是英國資本主義發展早期資本原始積累的一項重要手段。

3 地理方面,當時的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及其它現在與印度接壤的數個南亞小國,當時的英屬印度在地理上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扼守著印度洋通往太平洋的交通要道,是英國侵略東南的橋頭堡。

⑽ 印度對於英國有什麼重要性

日軍侵佔緬甸,直接威脅到英國在印度的利益。印度是英國在遠東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英國在亞洲殖民統治的心臟。緬甸失守,直接威脅印度東部邊境,如果印度再被日軍侵佔,日軍就可以控制印度洋,直趨中東。這不僅使英國失去了在亞洲的巨大利益,還將嚴重影響到歐洲戰場和北非戰場。

閱讀全文

與印度為什麼對英國殖民的重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落後中國多少錢啊 瀏覽:660
越南號碼抖音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960
中國護照義大利簽證怎麼辦 瀏覽:716
中國原子彈用了多久成功 瀏覽:448
俄羅斯到越南飛機票多少錢 瀏覽:755
二戰日本佔地過的中國哪些地區 瀏覽:183
印度社會主義國家有多少人口 瀏覽:377
伊朗核問題和中國有什麼關系 瀏覽:685
越南遊哪些景點 瀏覽:803
印尼有什麼直播軟體 瀏覽:457
印尼沐浴露什麼牌子 瀏覽:821
印度為什麼撤僑 瀏覽:164
江津義大利留學怎麼選 瀏覽:11
從中國坐船去英國最快要多久 瀏覽:933
印尼軍導彈多少枚2019 瀏覽:836
安卓怎麼看越南抖音 瀏覽:85
琅勃拉邦在越南哪個省 瀏覽:667
越南10000元兌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582
印度的邊界有多少兵 瀏覽:704
印度洗衣液加工廠投資多少錢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