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敦刻爾克》的畫面感怎麼樣
電影敦刻爾克畫面做的非常出色,用一個畫面帶你身臨戰場。
對於以往那些平鋪直敘的戰爭電影來說,《敦刻爾克》的敘事結構是復雜的;但是對於一部諾蘭電影來說,它卻又是極簡的。在看慣《盜夢空間》的夢境解構,以及《星際穿越》的多維空間後,你會發現,諾蘭這次在使用非線性敘事的手法上,收斂地極為克制。
影片中的第一個畫面,就是在漫天飄落的德軍勸降單中,幾名被敵軍打散的英國士兵正在漫無目地遊走。他們已經極度疲憊,連路旁水管中殘留下的一點水都不捨得放過……一陣密集的掃射過後,身邊的戰友接連倒下,只剩下主人公湯米一人。
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士兵湯米的演員菲恩·懷特海德在影片拍攝時只有19歲,此前僅出演過一部迷你電視劇。諾蘭之所以大膽啟用小鮮肉,完全是為了貼近當時駐守英軍的真實年齡。他認為:「觀眾看到他,很自然的就會希望他能在戰場上活下來。這是人之常情,不需要什麼表演和設計。」這樣一張充滿生命力的面孔,卻要在戰場上漸漸枯萎,本身也是對戰爭殘酷本性的控訴。
B. 為什麼我們九十年代初期比如香港拍的電影畫質怎麼那麼差而同期歐美的電影畫質那麼細膩漂亮你呢
從技術方面來講,那個時期我們的電影後期製作還比較落後,畫面製作也是比較落後的。現在是有了很大提高。
C. 為什麼歐美的老電影畫質非常好
一是技術好,從攝影到沖印、後期處理、電腦特效,普遍採用的設備要好很多。二是有錢,能夠投入更多的錢,來完成對效果的追求。
國產片從國外盜回來,碟的效果反而更好,如霸王別姬。中外合拍片,效果也往往較好,如全城熱戀。這些例子,也是證明。歐美隨便拍個片子幾千萬美元算是小製作,但到咱這里是標準的大片。
2001具體什麼膠片拍的,還真不知道。不過現在,稍老的片子重新發行時,一般會經過數碼修復,來改善原有畫面的色調和音效。這也是現在看來效果依然非常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D. 英國電影和美國電影有什麼不同
英國電影和美國電影的不同:市場背景不同、製作角度不同、要求不同、劇集的形式不同。
1.市場背景不同。
美國市場大,英國市場小。美國分銷得電視台基本都是市場化的,英國公營力量還比較強。
2.從製作角度
美劇是大製片商和觀眾主導的,更為市場化。
英劇是創意人主導體制,產權更多的在創意人方面(這也因為英國沒有很強大的製片商),所以創意人決定權更大,創意人可以決定他們想寫多長一集,多少集一季。
3.對劇集的首要要求不同
由於2,所以美國要求收視率和利潤(質量是實現手段,當然有幾個有線台相對寬容),英國更重視藝術質量(因為BBC的存在)但也追求利潤。
4.因為1,2,3的原因導致了劇集的形式不同。
美劇相當工業化標准,訂單下了,一季13或者22集,單集時長根據播出台的不同標准很嚴格,嚴格按照訂單合同辦事,收視率不好隨時砍。收視率好可以一直寫他個20季。開播停播都可測。
英劇隨創意人心情,一季可以3集,也可以10集,可以第一季4集,然後第2季12集,然後第三季又只有6集。甚至創意人心情不佳,可以2季之間完全休息1年。有長播10來季的,但是每季集數可以有多有少。
E. 為什麼看美國電影畫面質感很棒 跟國內的電影 感覺非常不一樣。這是為什麼
兩者質量不會相差太多,關鍵是拍攝視角、風格,像同一款攝影鏡頭,有的人拍出來很有沖擊力,但有的人拍出來也很清晰但沒有沖擊力。
F. 為什麼香港90年代初期的電影清晰度都很差而歐美大片的畫質那麼好
影片的質量與膠片的品牌有關,當然價錢也有所不同。
G. 為什麼國外拍的影視劇畫面都很清晰,有質感 知乎
國外的拍攝技術在之前還是比我們國家先進一些,比如說打光等等,都會讓畫面看起來更唯美。
現在,我國其實技術已經跟上來了,就是看劇組有沒有用心,能不能真誠地把資金投入到製作上了。
望採納謝謝!
H. 為什麼好萊塢拍的電影比國內拍的電影感覺畫面上要清晰一些呢國內的電影畫面缺在哪裡了
這個可以說好萊塢捨得花錢而且人家有人才有技術。根據不同的劇情製作不同感覺的畫面。還有就是風格,每個國家的電影畫面都不太一樣。再有就是心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