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在阿富汗損失多少軍隊

英國在阿富汗損失多少軍隊

發布時間:2022-09-04 23:08:33

Ⅰ 當年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國三次侵略弱小落後的阿富汗,為何均被擊潰

大英帝國當年曾經雄霸天下,最後卻沒能拿下阿富汗,主要原因有三點——不正義的戰爭。

阿富汗的頑強抵抗

應該這樣說,當年英國侵佔阿富汗的戰爭持續的時間非常長,戰線過長,英國的經濟補給就會跟不上,而且經濟不濟跟不上機會給阿富汗翻身的機會,因此阿富汗政府也利用了這次機會,頑強的抵抗英國,甚至將英國打出了歐洲,因此此次戰爭英國不勝而歸!

Ⅱ 唐朝、蒙古和英國,為何先後在阿富汗地區折戟

作為一個幾乎位於亞洲中心位置的國家,阿富汗東接中國、東亞,北邊是當年蘇聯的直接統治區域,往南則與印度洋南亞地區相連,往西則直通中東石油大國。歷史上的帝國,不論是為了掌控世界格局,還是近代為了石油資源,阿富汗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這也使得它屢遭帝國入侵,歷史上的波斯、突厥、唐朝等都曾統治過這里,而同樣有大量帝國曾在這里折戟沉沙,從而使得其獲得了“帝國的墳墓”這一稱號。

唐朝:恆羅斯之戰後喪失統治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王朝之一,阿富汗對於大唐來說極為重要,它的北邊乃是突厥等游牧民族,南邊則是印度半島諸國,西邊則是通往波斯大食的道路,因此阿富汗可以說是唐朝絲綢之路上極為重要的一個節點。

因此,唐朝攻滅西突厥之後,隨著吐火羅的突厥王朝向唐稱臣,唐朝便於阿富汗地區設立月氏都督府。此外,大唐還於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至咸亨五年(674年)封流亡來唐的波斯末皇之子卑路斯為波斯皇帝,設置波斯都督府於波斯東部與阿富汗境內。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隨著英俄兩國在阿富汗兩翼持續擴張,阿富汗再度被迫倒向沙俄,並拒絕了英國使團來訪。光緒四年(1878年)11月,英殖民軍3.5萬人兵分三路入侵阿富汗,阿富汗為了迫使沙俄實現出兵援助的承諾,而故意採取分兵不防守的姿態,誰知沙俄當時主要精力在歐洲,根本不願與英軍在阿富汗交戰,結果阿富汗戰敗並成為英國的附屬國。但僅僅數年,英軍便因阿富汗人的頑強抵抗而於光緒七年(1881年)4月再度撤軍。

民國八年(1919年),隨著印度解放運動爆發和俄國的十月革命,阿富汗開始爭取徹底獨立,英國不願放棄阿富汗而再度派遣3.4萬人入侵阿富汗。阿富汗雖然裝備不如英軍,但戰斗意志卻十分頑強,再加上得到了印阿邊境少數民族起義軍的支持,英軍舉步維艱。民國十年(1921年)11月22日,英阿簽訂和約,英國承認阿富汗獨立。

Ⅲ 英國阿富汗戰爭的經過

第一次英阿戰爭發生於1839年。19世紀30年代,阿富汗經曠日持久的封建割據和內戰,終於由多斯特·穆罕默德統一了全國。這時,已控制了大半個印度的英殖民者為把阿拉入其軍事同盟,不斷對阿進行間諜活動。沙俄也加緊對阿滲透,並騙取了阿統治者的信任,使阿倒向了沙俄。英隨即以「俄國威脅」為幌子,加緊進行戰爭准備,決心出兵阿富汗,推翻阿親俄政府,扶植傀儡政權。
1839年4月,英軍3萬多人經長途跋涉,先後到達奎達,而後越過霍賈克山口侵入阿富汗西南部;英軍另一路強行穿越開伯爾山口,配合英軍主力作戰。阿軍僅有1.5萬人,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裝備上都遠不及英軍。英軍很快就攻佔了坎大哈和加茲尼,兵臨喀布爾城下。多斯特·穆罕默德向俄求援遭拒,只好逃到布哈拉避難,英國隨在喀布爾建立傀儡政權。為回擊英國侵略軍,阿富汗人民揭竿而起,展開抗英游擊戰爭。各地游擊隊依託有利地形,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襲擊英軍哨所,切斷敵交通補給線,收復重要城鎮。英軍在阿游擊隊沉重打擊下,士氣低落,惶惶不可終日。
1841年11月2日,喀布爾爆發起義,各地游擊隊舉行聯合反攻,怒不可遏的喀布爾市民手執各種原始武器沖向預定目標。起義軍英勇作戰,勢不可當,當晚就佔領了喀布爾全城。第二天起義軍向城外的英軍據點進攻,英殖民軍驚呼「阿富汗全國居民都拿起武器反對我們了」。戰至9日,起義軍攻佔了喀布爾至巴拉·喜薩爾要塞間的全部據點,後又擊斃英國公使麥克諾頓,英軍被迫同意從喀布爾撤軍。英軍殘部及隨行人員和家屬1.6萬人在向賈拉拉巴德撤退沿途,多次遭到起義軍的伏擊,最後只有一名身負重傷的軍醫跑回賈拉拉巴德,報告了英軍全軍覆沒的消息。此後,抗英武裝又包圍了賈拉拉巴德和坎大哈,收復了加茲尼,英傀儡政權徹底垮台。
英殖民者不甘心失敗,增調援軍,首先解了賈拉拉巴德和坎大哈之圍,爾後從東、南兩個方向大舉進攻喀布爾。1842年9月,阿軍經浴血奮戰,終因力量懸殊,主動撤離了喀布爾。英軍重占喀布爾後燒殺搶掠,瘋狂報復。但阿人民並沒有屈服,抗英斗爭更加高漲。英軍唯恐再遭慘敗,在救出人質後,慌忙於10月12日撤回印度。歷時三年半的第一次英阿戰爭,使英殖民者損失了3萬餘人,耗資1.5億英鎊,結果以阿富汗人民大獲全勝而告終。以後30多年英國殖民者未敢再向阿富汗發動侵略戰爭。 1879—1881年英殖民者又進行了第二次侵阿戰爭。19世紀70年代,英俄兩國在阿富汗南北兩翼不斷進行侵略擴張,將邊界向前推進直接與阿領土接壤,對阿構成新的直接威脅。
阿為尋求庇護,接受了沙俄提出的包括出兵援阿等條款的條約草案,拒絕了英國使團來訪。英殖民當局不能容忍阿與俄結盟,便以使團遭拒為借口出兵侵阿。1878年11月,英殖民軍3.5萬人分3路入侵阿富汗。阿統治者一心指望俄國援助,採取不抵抗政策,有意將5萬人的軍隊分散在全國各地,企圖讓英軍深入國境,迫使沙俄實現出兵援助的諾言。由於阿實行這一指導思想,使得阿軍防守十分薄弱。南路殖民軍向坎大哈推進,一路未遇抵抗,於1879年1月8日輕取該城;
中路殖民軍在派瓦爾山口受阻,後迂迴阿軍側後迫其後撤;北路殖民軍在開伯爾山口遭阿軍炮火猛烈轟擊前進受阻,但當夜阿軍奉命撤退,殖民軍順利佔領了賈拉拉巴德。阿大片國土淪喪,請求俄國出兵。但沙俄的戰略重點在歐洲,不願在阿與英國攤牌,因而拒絕出兵。阿成為英國的附屬國。
《甘達馬克條約》的簽訂激起阿國內一片義憤。9月8日,喀布爾爆發人民起義,憤怒的士兵和群眾包圍殖民者官邸,殺死了英國總督。喀布爾的人民起義點燃了全國抗英烈火,許多部族紛紛組織抗英游擊隊。在喀布爾市郊,不少農村婦女拿著鐵杴、斧頭、馬刀參加抗英軍作戰,使侵略者每前進一步都付出慘重代價。10月12日,殖民軍再度佔領喀布爾,對愛國者和廣大市民進行瘋狂的報復。各地抗英武裝以加茲尼為基地,對喀布爾形成包圍,積極主動地打擊敵人,並挫敗了殖民軍對加茲尼的進攻,給敵以重創。1880年7月27日,抗英軍2.5萬人在坎大哈附近與殖民軍一個旅遭遇,打響了著名的邁萬德會戰。抗英軍在兵力火力上均占優勢,戰斗開始後,抗英軍首先以炮火壓制敵兩翼的炮兵和騎兵,掩護步兵前進。爾後步、騎兵緊密配合,乘勢發起猛攻,打得殖民軍潰不成軍,只是援軍趕到才免遭全殲。抗英軍乘勝向坎大哈進軍,喀布爾殖民軍也被10萬起義軍包圍,英殖民當局調來大量增援部隊才把抗英軍鎮壓下去。在阿人民的英勇抗擊下,英殖民軍到處挨打,四處碰壁,被迫同阿富汗統治者簽訂妥協性協定,同意阿內政自主,但外交受英控制。1881年4月,殖民軍放棄了侵佔阿富汗的打算,全部撤出阿富汗。 1919年爆發了第三次英阿戰爭。19世紀末,阿富汗國內安定,經濟復甦,民族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牽制了英國很大力量;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國際國內形勢對阿擺脫英國外交控制,爭取徹底獨立十分有利。1919年2月,阿改革派代表人物控制政權後,宣布阿富汗獨立,不承認任何外國特權,並採取聯蘇抗英的政策。英殖民者拒不放棄它在阿享有的特權,在阿邊境集結兵力,准備發動新的侵略戰爭。
英軍襲擊開伯爾山口阿邊防軍,接著,英國侵略軍3.4萬人分為三路入侵阿富汗,主力在北線經開伯爾山口向賈拉拉巴德方向進攻,一部在南線向防守薄弱的坎大哈出擊,另一部在科哈特地區取守勢。阿軍4萬人分三路在開伯爾、加茲尼和坎大哈迎擊敵人。英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還擁有少量裝甲車和作戰飛機;而阿軍訓練很差,裝備落後,刀、劍是主要兵器,為數不多的槍炮不但陳舊,而且彈葯不足,英軍在兵力兵器上佔有絕對優勢。盡管如此,阿富汗人民為獨立自由而戰,士氣高昂,作戰英勇,並得到了印阿邊境少數民族起義軍的大力支援,扭轉了被動局面。開伯爾方向阿軍以3個步兵營攻佔了敵巴格要塞,搶佔了朗迪科塔爾要塞周圍有利地形,但未乘敵兵力空虛之機攻下要塞,坐失戰機。英軍增援部隊迅即趕到,在英國皇家空軍的支援下,奪回了巴格要塞,阿軍且戰且退。英軍又集中轟炸了賈拉拉巴德和喀布爾,引起阿軍和市民恐慌。英軍正准備向賈拉拉巴德進攻時,得知阿軍在中路主動出擊,被迫分兵增援。
加茲尼方向阿軍行動迅速,進至邊境重鎮馬敦,居高臨下,迫敵後撤。隨即抄小路直插塔爾城下,直接威脅敵設在科哈特的大本營,打亂了英軍部署。阿軍以炮火猛轟塔爾城,但由於步炮協同不利,未能攻下該城。英援軍趕到後,阿軍為保存實力,主動撤出戰斗。南線阿軍取守勢,在優勢之敵進攻面前,頑強堅守,給敵以重大殺傷,迫其停止進攻。

Ⅳ 英國阿富汗戰爭的經過是怎樣的

阿富汗,是一個地處亞洲中南部的內陸國家,位於橫陳境內平均海拔3500多米的興都庫什山,是溝通中亞與南亞間的重大障礙。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南亞與西亞及中亞的交通要地,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處。在眾多覬覦這塊「肥肉」的勢力中,沙俄和英國為了爭奪對中亞地區的控制權,不惜幾次出兵阿富汗。第一次英阿戰爭打響於1839年。英軍集結了大量兵力對阿富汗發起攻擊,在人員數量、裝備和軍事素質的絕對劣勢下,阿軍節節敗退,在向沙俄求援遭到拒絕後,阿軍只得退到布哈拉避難,隨後英國建立了傀儡政權。為了趕走侵略軍,阿富汗人民揭桿而起,起義軍利用地形的優勢對英國軍隊予以打擊,最終,在阿人民一致的努力下,傀儡政權被推翻,英軍不得不退回印度。

Ⅳ 當年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國三次侵略弱小落後的阿富汗為何均被擊潰

英國不斷被阿富汗擊潰的原因是首先阿富汗在地理上的優勢比較的明顯,很多武器不能在這里發揮作用,其次,阿富汗人民英勇善戰,並且部落內部凝聚力比較高,一致對外,最後,阿富汗的武器比較充足,自己能夠生產武器。

阿富汗是弱小的,它的位置的特殊性引來了很多的戰爭,但是生活在阿富汗的人民從未想過放棄和退縮,大國之間的博弈沒有停止,那麼它將一直面對戰爭,和平的生活也是遙不可及的。

Ⅵ 求阿富汗戰爭的各國傷亡。

2001年阿富汗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2001年10月7日起對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一場戰爭,該戰爭是美國對九一一事件的報復,同時也標志著反恐戰爭的開始。聯軍官方指這場戰爭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組織成員並懲罰塔利班對恐怖分子支援。2014年12月2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式宣布阿富汗戰爭結束。2016年7月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放緩美軍在阿富汗的撤軍計劃,將在2017年1月其總統任期結束前在阿保留大約8400名美軍士兵。
2010年5月28日美軍陣亡數字達到1000。據美聯社統計,該月已有32名美軍士兵喪生於阿富汗。

2011年8月6日,22名美軍特種部隊官兵所乘坐的支努干直升機在阿富汗中部瓦爾達克省賽義德阿巴德地區執行清剿塔利班的軍事行動中墜毀,包括機組人員在內,造成38人遇難,遇難者中包含30名美軍官兵以及另外7名阿富汗軍人喪生。

除了22名海豹部隊戰士外,機上美軍還包括空中管制員與機組成員,其中有3名空軍航管人員,1隻軍犬和它的訓練員,以及1位文職通譯和機組員,其他人身份不詳。一名聯軍官員稱,直升機遭一枚肩扛式火箭推進榴彈直接擊中而墜毀。

這起墜機事件是戰爭爆發以來,駐阿富汗國際部隊死亡人數最多的單一事件。先前,死亡人數最多的單日為2005年6月28日,當時,16名海豹突擊隊員和陸軍特種兵混乘的一架直升機在阿富汗東部遭地面火力襲擊墜毀,16人全部死亡。2011年10月7日是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10周年紀念日。美國國防部稱,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上的花費已達3232億美元,平均每天戰爭花費將近1億美元。五角大樓表示,阿富汗戰爭至今已消耗了3232億美元,造成2200名美軍死亡。布朗大學說,戰爭共奪走至少33877條人命。

平民

阿富汗戰爭
據聯合國報告,平民傷亡人數,從2006年的929人,上升至2008年的2000人。[11]

大赦國際調查表明2006年有756名平民死於塔利班的自殺炸彈和路邊炸彈並認為「是為了製造恐懼」。

根據聯合國駐阿富汗援助團的統計:

2007年阿富汗死於暴力襲擊者超過了8000人,其中1523人為平民。死亡平民中630人死於阿富汗政府軍和駐阿外國部隊的誤殺,893人死於塔利班的自殺性爆炸和路邊炸彈等襲擊事件。其餘死者中約6000餘人為塔利班等反美武裝人員。[11]

2008年死於阿富汗暴力襲擊者超過了6000人,其中1988人為平民。死亡平民中828人死於阿富汗政府軍警和駐阿外國部隊的誤殺。1160人死於塔利班製造的暴力襲擊。其他死者中絕大部分為塔利班。但當年由北約醫療機構提供的數據指出,死於北約軍隊襲擊的平民為97人,死於塔利班襲擊的平民為973人。2008年10月24日超過一千名阿富汗人在米塔拉姆上街遊行抗議塔利班的士兵殺死26名青年,塔利班聲稱這些人是阿政府的新兵,但是阿政府官員說他們都是去伊朗找工作的平民。[11]

根據聯合國報道,2009年76%的阿富汗平民傷亡是塔利班造成的。阿富汗人權協會稱塔利班對平民的攻擊是戰爭罪行。聯軍並且聲稱塔利班故意將平民趕進被定為空襲目標的建築以給聯軍製造丑聞。[11]

2012年3月,阿富汗南部發生潘傑瓦伊槍擊案,造成16名阿富汗平民死亡。

Ⅶ 美國侵略阿富汗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惱羞成怒的英國當局當然不肯善罷甘休,又出去了幾萬軍隊第二次佔領阿富汗喀布爾,還縱兵搶劫燒掠3天,卻在一個月後,不得不再次撤出,因為阿富汗當地武裝頻頻對其進行騷擾,佔領軍不敢繼續呆在阿富汗了。英國的兩次入侵,均受到重大缺失,其軍隊及民夫共有約三萬多人死在阿富汗戰爭中,財政損失1.5億英鎊,是英國當時一年半的財政收入,就這樣消耗在這片山地窮國。1979年,前蘇聯也是出去十萬大軍入侵阿富汗,控制並佔領喀布爾,卻在之後的十年裡,飽受各個游擊隊的襲擊和騷擾,損兵折將,還為此背上巨大的財政包袱。而美國及西方國家還有中東的阿拉伯國家,都向游擊隊提供武器及金錢的支持,導致蘇軍有幾萬人在阿富汗戰場上死傷,最終實在無法在阿富汗獲得利益的前蘇聯撤軍了。阿富汗人的強悍戰鬥力,再次讓世界感到驚奇!

所以,整個十九世紀後半期,國際政治斗爭的主線實際上就是,俄國想要沖出大英帝國的包圍圈,而英國則千方百計圍堵俄國,雙方為此勾心鬥角,明爭暗鬥。無論俄國與土耳其的戰爭,還是英國與阿富汗的戰爭,實質上都是英俄之間的斗爭。

順便說,也是在19世紀後半期,俄國在中亞打不開局面的情況下,希望通過新疆、西藏而威脅印度,英國則通過向西藏滲透,為印度建立一道緩沖帶,這也是英國在19到20世紀之交加強了對我國西藏的入侵強度的根本原因,其戰略理論便是所謂的緩沖帶理論。

一戰後,沙俄帝國覆滅,蘇聯建立,但蘇聯完全繼承了沙俄時期的領土地盤,而且,在戰略上也很大程度上繼承了沙俄時期的戰略。原因很簡單,地緣戰略是決定性的,並不因為意識形態變化而有太大變化。

更重要的是,隨著二戰後英國霸權在全球范圍內的衰落,蘇聯則進入更為強大的時期,其綜合實力遠遠超過沙俄時期的俄國。並且,蘇聯比沙俄時期在國際戰略上表現得更為積極主動,富於進攻性。在冷戰時期,繼承了大英帝國全球霸權的美國,也接過了大英帝國繼續圍堵蘇聯的使命。

在英國退出南亞次大陸之後,印度一分為三,蘇聯繼續向印度洋擴展其勢力,試圖在印度洋沿岸建立穩固的軍事基地和出海口。正是因此,蘇聯才入侵了阿富汗,並陷入阿富汗戰爭泥潭長達十年之久。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時期,美國大力資助和支持阿富汗國內的反蘇聯勢力,其中就包括本拉登。

蘇聯並未徹底征服阿富汗,最終鎩羽而歸,蘇聯也在幾年後轟然倒塌,眾多民族國家從蘇聯分裂出來,建立了獨立的民族國家。

阿富汗也陷入分裂,軍閥割據,混戰不休,最後是由塔利班建立了統一政權,但未得到各國承認,而且做了許多極端化的事情,遭到歐美為主的國際社會的反對。阿富汗支持下的恐怖分子也與歐美為敵,四處放火,製造恐怖活動。

之後,阿富汗公然支持各國恐怖主義勢力,成為全球恐怖主義勢力的大本營,許多人都是在阿富汗受訓後回到本國,從事恐怖活動。車臣戰爭中,許多車臣方面的骨幹分子就有在阿富汗作戰的經歷。

911事件之後,美國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很快塔利班及基地組織都被美國人趕到山區,美國重新扶持起親美政權,並且在當地駐扎一支十幾萬人的軍隊。卻在此後與塔利班的戰斗中,傷亡慘重,陣亡的美軍士兵超過有三千人,傷者更多。美國前些年將大部分兵力從阿富汗撤出,但仍然留下一支近萬人的軍隊。近期,美國又宣布將向此地增兵。這個窮國究竟有什麼魅力?能夠吸引到如此多的富國、強國紛紛不惜代價也一定要控制它。說到底,核心其實就一條,這就是地緣戰略利益。阿富汗雖然資源並不十分豐富,物產也很匱乏,但卻是控制歐亞大陸最重要的戰略要地。英國當年為何要費盡心力要佔領阿富汗?那時在中亞,英國正在與沙俄爭鋒,誰能控制阿富汗,誰就能占據主動權,阿富汗與中國西部相連的那條細細的走廊,其實就是英、俄兩國爭霸的結果。前蘇聯想控制阿富汗,那是希望在佔領阿富汗後,再接著南下。其最終目標是要獲得在阿拉伯海上,有個溫暖的出海港口。蘇聯雖然土地遼闊,資源眾多,卻一直缺乏在廣闊海域裡面有個理想的出海口,這對於謀求世界霸權的前蘇聯十分不利,也無法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前蘇聯不惜代價要拿下阿富汗,只是為了占據這個能讓蘇軍順利南下的通道。美國在911之後,開啟反恐戰爭,而且盡管損失慘重,每年還得花費巨額的軍費,但卻一直捨不得走。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控制阿富汗對於美國同樣有重要的戰略價值,這里是中俄及中東地區的結合部,在此地駐軍等於在這塊歐亞大陸的中間地帶打下一個重要的前進基地。美國學者斯派克曼指出:「誰控制了邊緣地帶,誰就控制了歐亞太陸;誰控制了歐亞大陸,誰就掌握世界命運。」現在哪裡是邊緣地帶,當然是中東啦,而阿富汗能同時扼住中東及中俄的咽喉地帶,這才是其中的玄機所在。

Ⅷ 16000人撤退,僅剩1人生還,英國阿富汗遠征為何如此慘烈

當時英國對阿富汗發動戰爭,但是沒想到最後卻慘敗收場,而原先有一萬六千人撤退,僅僅就有一個人生還,這是非常殘酷的,其中主要原因是英軍在阿富汗獨特地形上面吃了虧。阿富汗境內有多處峽谷,非常適合偷襲敵軍。

而英軍頭領埃爾芬斯頓迫於無奈想要跟阿克巴汗進行談判,他想要保住最後的英軍,但是無奈在英軍走到賈格達拉克峽谷的時候再次遭到了伏擊,所剩不多的彈葯讓他們無法抵抗,最終只能全體陣亡,最後一個生還者並不是英國的將士而是英國的助理醫師威廉布萊頓。所以在英軍撤退途中其實是吃了地形的虧,曾三次遭受阿富汗人大規模的偷襲,無疑讓他們損失慘重。

Ⅸ 四萬大軍進攻阿富汗,竟只有一人生還,為何英國會輸的這么慘

如果問十九世紀,哪個國家最風光,那麼一定是英國莫屬。“日不落”帝國-英國可以說了整個歐洲大陸,不但佔領了印度,還把當時風光無兩的拿破崙打的鼻青臉腫。但是沒有想到一個如此風光無限的帝國,用四萬大軍攻打一個小國阿富汗,因為阿富汗人民頑強的抵抗和進攻,最後竟然將風光無限的英軍打的只剩下一人生還。

因為阿富汗處於歐亞大陸的中央位置,具有獨特的戰略地理位置,一直是諸多國家的眼中的肥肉。自從英國佔領了印度之後,就將目光投向了阿富汗。於是他們以印度為基地,向阿富汗進攻。但是因為受到了阿富汗民兵和游擊隊的奮勇起義,最後將英軍全部消滅,只剩下一名軍醫生還。當任何一個國家想要用武力去征服另一個具有民族意識十分強烈的國家,那麼這個國家註定要以失敗告終。

閱讀全文

與英國在阿富汗損失多少軍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發生火災是什麼時候 瀏覽:955
義大利金頂獎是什麼 瀏覽:645
同志在中國有多少 瀏覽:180
義大利的衣服店是什麼樣 瀏覽:843
如何養中國海棠 瀏覽:630
義大利滑板車補助怎麼申請 瀏覽:109
為什麼伊朗出口石油有很多欠款 瀏覽:384
到印尼馬古魯省需注意什麼 瀏覽:131
英國碩士留學多久收到回信 瀏覽:327
英國街頭有多少個會中文 瀏覽:266
英國靈活用工率是多少 瀏覽:96
伊朗為什麼設最高領 瀏覽:235
美國和伊朗發生了什麼新聞 瀏覽:413
印度版非布司他片哪裡賣 瀏覽:784
越南快遞多少錢越南專線 瀏覽:722
伊朗擁有多少核武 瀏覽:990
歐洲為什麼要執意反對美國制裁伊朗 瀏覽:381
中國和伊朗什麼時間開始足球比賽 瀏覽:201
中國寄東西到美國多少錢 瀏覽:801
越南青芒果怎麼分辨熟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