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小學數學和中國數學有什麼不同
從科目上看,就讀英國私立小學,主要的科目有英國文學,數學, 科學(分生物,物理和化學),地理,歷史,法語,宗教,計算機等等。在中學階段,學校會提供GCSE課程和A-Level課程給不同的孩子。
英國數學授課的方式與國內是不一樣的,甚至教授的知識點也是不同的。比如英國的數學課會教鏡面軸對稱,但是這個知識點國內是不教的。當然了,也有一些知識點在我國是需要學習的,但是到了英國卻是不用學習的。
英國私立學校注重實用性而非一個數字答案,如由學生調查超市中同類產品的價格,學習如何比較價格和選擇。學習面范圍覆蓋很廣,如果說,國內數學學習是專而精的話,英國則是先廣而淺,再逐年深入。
『貳』 英國留學,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金融數學如何
其實國王的強項一直都不是金融這一塊,國王最強的是牙醫,和其他一些偏醫科的學系。 其次國王的要求並不低,能申到國王的話完全也有可能申到UCL,而UCL的金融數學就比較好了,除了牛津外最好的金數一定是倫敦三大校, 他們的金數課程是共享研究成果的。 在研究性碩士方面他們是一起招生的。 所以進UCL的金數 和進LSE與IC是一樣的。 從某些角度而言 倫敦三大校的金數比牛津更加強大。 樓主如果成績好的話推薦是申UCL和IC的金數。至於費用倫敦的學校都不便宜啊都在23000英鎊以上,畢竟是金融類專業,研究性碩士會便宜些,授課式的就是這個價了。 國內調查顯示中國人對英國學校的認知從IC往下就直線下滑了,UCL的認知率都只有37%了 國王的認知率只有更低。 其他學校基本除了華威,曼大,謝大,伯大 (蘇格蘭還有愛大和聖安)其他學校都是等同視之(因為基本都不認識)。 就樓主比較在意國王的情況看,樓主的成績應該還是不錯的但是並不頂尖,所以申IC和UCL會比較吃力,另外國內比較有知名度的英國金融類學校,樓主可以試試愛大,曼大,還有卡斯。 單就專業而言卡斯最好,卡斯類似與美國的斯特恩商學院,地理位置絕佳,自身實力也非常強。其前身是倫敦金融研究所。 不過和斯特恩一樣 其所屬的大學並不是太好。其保險精算系排名世界第二,非常的強悍(世界保險業大部分集中在倫敦,衍生品在紐約)其地理條件是得天獨厚的。 曼大商學院是老牌了,曾經的世界第七商學院,現在雖然沒落了,也能擠進世界前40,學校整體綜合也是世界前40,這幾年比較不受重視,故申請難度不高,同時曼城消費明顯低於倫敦地區(曼城交通和生活都非常方便,華人設施也比較多,留學不會有太多的不適應),所以學費在19000左右性價比十分的優異(每年至少能比在倫敦少花10W-15W人民幣)。 愛大也是世界知名的大學,其名聲不比倫敦大學差,地處愛丁堡,比較偏北方,愛大的學術能力很強,所以申請難度也不低不過蘇格蘭地區物價便宜,環境優美,不似倫敦那麼浮華,對專心學習比較有好處。
『叄』 在英國九大公學之一的學校就讀是怎樣的體驗
伊頓公學(Eton College)位於倫敦20英里的溫莎小鎮,地處白金漢郡泰晤士河河畔,與溫莎宮隔岸相望,伊頓公學是一座古老的學府,由亨利六世於1440年創辦。是英國最著名的貴族中學,排名全英前十。
伊頓以「精英搖籃」、「紳士文化」聞名世界,也素以軍事化的嚴格管理著稱,學生成績大都優異,被公認是英國最好的中學,是英國王室、政界經濟界精英的培訓之地。這里曾造就過20位英國首相,培養出了詩人雪萊、經濟學家凱恩斯,演員湯姆·希德勒斯頓、埃迪·雷德梅恩、休·勞瑞,《1984》作者喬治·奧威爾還有「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爾·格里爾斯。也是英國王位第二號繼承人、劍橋公爵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的母校。伊頓每年250名左右的畢業生中,70餘名進入牛津、劍橋,70%進入世界名校。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戰中英國男子在沙場上戰死率約為11%,而從伊頓公學畢業的男子的戰死率則約為20.6%。其中騎士精神可見一斑。
伊頓公學,於1440年由亨利六世創辦,素有"紳士搖籃"的聲譽。這所學校,名為「公學」,實際上是一
伊頓公學
所私立中學。 亨利六世將之命名為「公學」的原意是為貧窮學生提供免費教育,讓貧窮孩子也能進入該校讀書,作為進入劍橋大學的國王學院的預備學校。
不料到了17世紀,伊頓公學反而逐漸成為英國最著名的貴族學校,因為貴族子弟都以能夠進入這所學校為榮,爭相入學,形成一種高貴氣氛,平民子弟反而可望不可即,致使該校逐漸變成一所等級森嚴、面向貴族子弟開放的學校。
從2003年9月開始,校方已經要求每位學生都要自己配備一台電腦,從而更好地配合校方網路教學的要求,校方也通過互聯網為學生布置作業和教學。
近年來,英國私校都從以前的男女分校紛紛改為男女合校,但伊頓仍保持男校制不變。這所私立寄宿制的男子中學目前有約1,400名13至18歲的學生,都是由中學讀到大學預科的男孩。
伊頓公學還任命了第一位伊斯蘭阿訇,因為每年在伊頓公學就讀的海外學生中有很大一批來自中東和阿拉伯國家,以滿足這些學生的宗教需求。
初入伊頓,學生只是13歲的小男孩,離開伊頓的是18歲的謙謙君子。他們在伊頓的6年完成的是生理、心
伊頓公學
理、知識、體能、思想和社會責任感的全面成長。伊頓的校規嚴格,卻不痛苦。比如,一年級學生入學,有10%—20%是沒有集體生活經驗的家中寶貝,校方的第一個措施是,家長前三周一律不準探望,要把嬌生慣養的公子哥「扳」過來!在不準你留戀父母溫情的同時,學校給你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集體的溫暖。學校還把各種娛樂、體育和業餘生活等安排得滿滿的。每天長知識而又有趣的活動之後,男孩們還沒來得及想家,就已疲倦得呼呼大睡。
學校的宿舍是學生們的新家,每座宿舍樓是一個集體,從一年級到五年級約50多人,除了上課之外,起居、餐廳、體育、娛樂活動都以宿舍樓為單位。
嚴格著裝
伊頓公學還以古老傳統和非常特別的校服而聞名。伊頓公學為不同職位、
伊頓公學
不同等級、不同榮譽的獲得者設計了不同著裝。伊頓的校服類似紳士的黑色燕尾服、白色襯衫、圓領扣、黑色的馬甲、長褲和皮鞋。這套行頭就要700英鎊,加上配套的成打襯衫、領帶等,裝扮一個伊頓人,至少要好幾千英鎊。在黑色燕尾服中,有一些帶披風的,那是國王獎學金獲得者的標志。(伊頓校服最早是喬治三世去世時人們為悼念他而穿),
有些穿不同顏色馬甲的,是伊頓5年級的「明日之星」,他們是從所有獲獎者中選出的佼佼者。如果配有銀色扣子,則代表最高級別的優秀學生,他們有權參與學校政務。通過這些日常服飾上的變化,突出競爭中優勝者的地位,使他們理所當然地鶴立雞群,讓學生充分體會優勝者的優越感、榮譽感。
校長、教務長、舍監和各學科負責人,也有不同的黑色學袍,稍微正式的場合,學袍一穿,猶如宮廷朝服,也是等級分明。
不過,學生的生活也在逐漸改變。學生頭上那頂傳統黑色高帽已可不戴了;學生在課余時間,也可以穿著如牛仔褲等便裝遊逛了。
重視體育
伊頓學生幾乎每天下午都有體育運動。其中,伊頓劃船賽的禮儀優雅浪漫,「伊頓五人」、牆賽、田野遊戲賽等伊頓的特有運動勇猛粗魯。在游戲般的體育運動里,男孩們不僅鍛煉體魄,而且能形成同學之間的互相尊重、團結、合作、 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同時,高年級同學的言談舉止也是低年級同學的榜樣,伊頓的良好校風、禮儀,就這樣代代相傳。
每年6月4日伊頓公學的頒獎典禮這一天,青少年個個穿上黑色燕尾服,胸前衣領飾孔上綴著藍色康乃馨
伊頓公學
或牡丹,引領學生家長檢閱學習成績展覽,出席感恩崇拜,然後觀看伊頓船隊在泰晤士河上遊行的盛況。
這個從1793年便有記錄的船隊遊行,通常在清晨陽光升起時開始。
每艘船上坐著八個身穿白褲、條紋襯衫、頭戴綴滿玫瑰、紫丁香帽子的少年。他們在沿岸奏著"伊頓船歌"的伴隨下,緩緩劃行。參加校慶的,常常有議員、貴族、以及著名的畢業生。有時候,女王、親王、王子們也來參加盛典。
時至今日,在校園里還是經常可以看到穿著19世紀的紳士服裝的學生們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打木球,甚至在周末都運動不止。
伊頓學生現在也參加英國中學的GCSE和ALEVEL水平考試(升入英國名牌大學的主要途徑),成績幾乎都是優秀。伊頓教學有三大特色。
優質導師
名師出高徒,伊頓也認這個理。伊頓的教師很多是博士、專家,其中不乏牛津、劍橋畢業的伊頓校友。當然,伊頓選擇的教師首先必須熱愛學生。入校後,每名學生都獲分派一名導師,專門負責監督學業進度以及品德與社交方面的發展。每周,學生們都會以小組方式接受一次輔導。當學生開始進入大學預科階段時,他可以選擇一名新的導師,專門輔導主修學科。
獨特教材
伊頓也用為中學統考編寫的教材,但他們只用一半時間就教完了。餘下的一半時間,由系主任自己選擇增添其他教材。
每年9月開學時,各系主任已制訂好獨特而細致的教學計劃,發給每個老師和學生,學生還可以在計劃之外再選學更多的知識。因此,伊頓學生除了參加統考外,還多一項「伊頓考核」,每年12月進行。它比中學統考要難得多。伊頓學生幾乎都能通過統考,卻不能保證都通過伊頓考核。如果不幸幾次沒有通過伊頓考核,孩子就必須轉學了。同時,伊頓考核在校內決定著下一學期的分班,在升學時,如劍橋國王學院等,會更看重伊頓考核展示的學生質量。
分班教學
考入伊頓的學生基本都是尖子,但不等於每個學生的天分、特長、愛好都一樣。「分班制」就是為了避免成群教育的粗略。
學校從每個學生考入伊頓的第一個成績起,在英語、數學、法文等每一學科下分別分出等級(班),一般14級,較小的學科相應減少。它與籠統的快慢班不同,一個學生不是被籠統地歸在快或慢的班裡,而是每一科在不同的班級里。
如進入第一班的學生,即證明他在該科目上已經有了超強的天分和能力,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我學習機會。而14班則相反,證明學生在該項目上天賦和能力較弱,缺乏自學能力。老師就要加倍細致、耐心,有時要一對一地個別輔導。
對學生而言,不會因為被劃入「低班」而自暴自棄。因為一個學生這科在14班,另一科可能在1班,其間的差異,顯示出自己的優勢,同時產生的是「向自己看齊」,讓自己「全面優秀」的動力。同學之間也會注意到每個人各有千秋,你是「數學天才」,我是「文學博士」,增進互相尊重和友誼。每年通過伊頓考核,前幾名會升入更高班。每次「提升」班級,學生都得到更上一層樓式的鼓勵,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肆』 英國A-LEVEL 的數學,高數,化學,物理相當於中國學校什麼年級的水平啊
英國A-level的數學,物理相當於國內的初中到高中水平,不會很難,基本上英語水平過關的同學,都可以應付,拿100分和90多分的成績很多的。高數會稍微復雜一點,但是中國學生的基礎都很好,都沒有人說難。化學的知識都是相當於初中到高中的水平,但是因為有比較多的實驗,國內的學生會覺得稍微難一點。
『伍』 英國超半數人的數學只有小學水平,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英國人患有非常嚴重的“數學焦慮症”,這其實並不是一種病,而是因為對數學有一種恐懼心理,導致他們沒有積極性和信心去學習,循環往復變成了惡性循環。英國人的數學能有多差呢,這么來說吧,就連基礎的九九乘法表都能難道大多數的英國人。此言一出肯定有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但是研究調查表明英國人平均的數學水平就跟我國的小學生水平差不多。
另外,英國人在數學這方面的教育理念和我國有著很大的區別。英國人更重視學習數學當中的思維和思路,所以他們對於數學的基本知識並不扎實,而我國的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被要求熟練背誦九九乘法口訣,早就已經滾瓜爛熟印在心裡了。
『陸』 英國大學數學
英國的數學專業是一個很基礎的學科,每個學校的都有數學系,裡面有不同的專業分類,不能用一句話來解釋清楚,因為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方向,都有自己課程設置.你必須到你選擇的大學網站,找到你的專業,看他的課程設置.這里有必須課和選修課.我想這是最專業的回答.具體課程難度而言,也是因人而異.需要你很好的邏輯思維和記憶力.因為數學是所有專業的基礎,進入專業數學領域將是十分難的領域,對於從事這個專業的學生有足夠的理解.
在英國大學以前的數學很簡單,很多中國人選擇數學就是為了進入好大學,中國學生數學好的原因是,中國的高中和初中數學教育是比較深的.所以中國學生感覺數學都很好似的.但是英國大學的數學的難度是很高的,因為他們的教育是循序漸進的,大學以前的數學是容易的,進入大學是真正開始學習數學專業領域,是越學越難.中國學生反而沒有優勢了.中國大學的數學和英國大學的數學就沒法比了.英國因為數學很發達,研究的很深,我們國內的數學,學的比較雜,看似學的很多,但都不深和專.但真正的純數學就沒那麼好學.
英國的數學和實際結合的很好,比如金融數學,精算等.都是收入很高的行業.是高級白領,很有前途,但也確實比較難學.真正的純數學走的是研究的路子,往往是向數學家靠攏的,在現在今天的經濟大潮中,真心學這個的就不多了.
『柒』 英國的數學真的比中國的要簡直嗎
整體來說,對中國孩子來說,英國小學數學的差異主要在於:
1/難度低、范圍廣
相對於中國小學,英國小學的數學教學的最大特點是所涉及的知識面范圍特別廣,但課程的難度相對較低。基礎教育中數學知識面廣而淺,學生在中學甚至更早時期就可能接觸到微積分、概率等數學知識。
英國小學數學課,主要就是數與計算,幾何圖形,測量,統計這幾個部分,從Year 1到Year 6 每年都會學這幾類,隨著年級增加,難度也增大。比如英國小學Year 1,數字和數值這個知識點,需要學習:
數數到100以上,從0/1開始;
學會數、讀和寫出100以內的數字,學會基礎的倍數,包括2s,5s和10s;
給出一個數字,能說出前後的數字;
能夠認出或描述數字指數和圖形,例如數值軸;並學會使用「equal to等於, more than大於/多於, less than (fewer)小於/少於,most最多,least最少」這些詞彙;
讀和寫出1-20,以數字和單詞的形式;
『捌』 在英國貴族學校上學是種怎樣的體驗
在英國貴族學校上學是種怎樣的體驗?英國私立高中算是享有盛名,著名的像聖保羅女子學校、西敏公學、伊頓公學等等。因為一直秉持貴族精英教育模式,英國中學成為世界很多政商子女的首選。在英國貴族學校上學是種怎樣的體驗呢?我們來聽聽這位在中國留學的英國青年是怎麼描述的吧。
我在一個寄宿男女混合中學校上學,2007年畢業,在肯特郡的Sevenoaks (七橡樹)。雖然我的母校比起伊頓和哈羅沒有那麼高的聲望,但是歷史很悠久 (1432年成立了),並且成績很高,有許多「國際學生」,包括中國人。
這所中學校善於培育孩子的自信,並且為他們上大學和成年人生活做好准備。我很喜歡住在學校,所以當我上大學的時候,並沒有非常思鄉。因為我已經熟悉離家遠的生活。在大學遇到了很多悶悶不樂的新生,他們都是第一次出家門。
在英國,貴族private school (私立學校)叫publicschool(公學校)。這種私立學校是昂貴的中學,state school(州立學校)是免費的。Public school學費都很貴,但是它們的質量算是非常高級。因為我的父母交了那麼多錢,所以我感到內疚,就努力學習,不想浪費他們的錢。
私立學校最好的特徵之一是高品質設施,每班學生人數很小 -- 初中班20個人,高中班10個人 -- 所以學生的學術成就很高,並且和聯課生活很活性。比如說,七橡樹的校園佔地610畝,有游泳館,幾個網球場,田徑跑道,橄欖球、足球比賽場等運動場所。飲食非常好,但是,因為有多樣餐的選擇,所以很容易發胖哈哈。每周二周六下午有體育(周六上午上課),每周四可以選擇參加CCF(軍校學員)培訓或者志願工作。第一年,大部分的孩子一般選擇加入軍校培訓,但是他們立刻後悔,第二年選擇志願工作哈哈。
如果你考慮去什麼英國public school,我就推薦選擇男女混合學校。許多單性別學校畢業生,比如說伊頓、哈羅(男),威克姆阿貝、切爾滕納姆 (女),他們在青春期不交異性朋友。他們遇到異性,但是不和男女混合學校學生一樣。他們到達18歲時,對異性了解不清楚。我認為這個情況是社會中性別歧視的因素。
我想提一個方面,是關於欺凌。在各國的學校里有孩子對待別的孩子很不好。我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經常看到人說在英國有很嚴重的種族歧視。在一些社會部分有,但是這是沒有好教育的部分。我認為,因為英國public school里有很多」國際學生「,所以歧視比較少。當然有案件,但是,因為學生已經遇到了其他文化,他們就了解歧視的影響,長大的時候會好處世。
去貴族私立學校是一個很大的生活優勢,但是,也帶來個問題。去public school的學生從社會「斷開」。老師和父母不斷地告訴學生他們「很特別」,並且他們是國家的「前1%」。這樣的行為當然讓學生很驕傲,讓他們看不起州立學校生。因為大學中有各種不同的學生,所以大多這些public school生上大學的時候就停止這種思想方式,但是,有一些不會。他們只想跟私立學校畢業生做朋友,並且即使沒有好成績卻堅持把自己看成「百里挑一」。你在金融、政治、地產世界能發現這種人。
Boris Johnson(現任倫敦市長)& DavidCameron(現任英國首相),兩個都在伊頓上學了
大體來說,我本人很喜歡去私立學校,很感謝有機會去七橡樹。我覺得很多好孩子去那裡,他們有有趣的夢想。這個學校因為很「國際」,所以讓學生了解國外的文化。另外,我覺得public school的孩子會獲得很忠實的朋友,我在七橡樹交的朋友的現在關系很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