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1859年,英國人托馬斯奧斯汀為打獵而放養了13隻.在這沒有天敵的國度里,它們至
家兔引進澳大利亞後,家兔應當地環境,食物充足(草多),又沒有天敵(缺少高等的哺乳動物)控制,因此大量繁殖,數量劇增,成了破壞莊稼,與牛、羊爭食牧草,影響交通安全的禍害.破壞當地生態平衡,危及本地物種,因此屬於生物入侵帶來的危害.這個事例說明生物可以改變環境.
故選:B
B. 1859年,一個英國人只不過帶了24隻兔子去澳洲,為何說他引發了百年災難
這個人的名字叫托馬斯•奧斯汀,他的愛好是打獵,沒事就從別的國家弄了二十多隻兔子,放到自己的農場裡面圈養。等他想打獵的時候,就把兔子們放出來,供他用槍獵殺,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二十多隻兔子繁殖能力賊強,從而引發了澳大利亞的百年兔災。
一開始澳大利亞這個國家,是沒有兔子這種動物的,有個叫托馬斯•奧斯汀的農場主,這個人興趣愛好就是打獵,但是在當時沒有什麼獵物可以供他獵殺。你去狩獵羊,羊是可以吃的,而且還有經濟價值,狩獵羊難度太低,你去狩獵袋鼠,澳大利亞政府分分鍾把你弄進監獄,思來想去突然想到,外國有種動物叫兔子,這種動物跑得快,狩獵難度很高,他就去弄了二十多隻兔子回來。
估計托馬斯•奧斯汀自己都快絕望了,本想「玩弄」二十幾只兔子,居然給自己國家帶來這么災難,簡直是千古罪人。
C. 100多年前英國遭受的外來物種入侵有多可怕
地球的生態系統擁有自己的平衡,它會根據環境的變化來調整,根據達爾文進化論理論,我們可以了解到動植物超強的適應性。但有一種情況需要我們警惕,那就是外來物種入侵問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地域限制已經不是問題了,這時人類就會從其它地方帶來一些新的植物或者動物。而有些物種就具有非常強烈的侵略性,我們稱之為物種入侵。
木虱是一種害蟲,喜歡葉子肥美的植物,而“日本虎杖”是木虱食譜上的食物之一。木虱喜歡在“日本虎杖”上產卵,因此大多數木虱都是靠“日本虎杖”生長起來的。所以,“日本虎杖”的數量也就被嚴格的控制了。但英國的土壤優越,且沒有天敵的存在,因此,“日本虎杖”肯定是肆無忌憚地生長了。
D. 英國曾經幾乎殖民了全世界,為何現在大家對其並沒有過多的仇恨
英國在海外的殖民地開始於1868年,鼎盛時期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都有英國的殖民地,之所以現在這些獨立後的殖民地和英國沒有過多的仇恨,是因為英國對殖民地的統治方式與法國、葡萄牙、西班牙、德意志帝國、比利時等這些殖民國不同,這些國家採取的是「直接統治」,而英國的政策與之相反,採取的是「間接統治」方式。
有觀點認為,英國的統治無疑更加有利於對殖民地的控制,使其在獨立後仍願意和英國保持政治和經濟上的聯系。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英國和日本分別是亞歐大陸東西兩端的兩個島國,先後都有對外殖民的經歷。可是,我們發現,東亞東南亞很多國家,對日本都非常反感和討厭,有的甚至充滿了仇恨。可是,被英國殖民的國家,卻能夠在脫離英國統治之後繼續做朋友,有的甚至繼續和英國做同盟。
E. 那些國家為了保護動物而獵殺該動物的天敵,而導致該種動物嚴重泛濫,後又因其他原因導致數量銳減
據報道,在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之前的1000多年中,英國各地的野生鹿已基本絕跡;自19世紀末以來,由於野生天敵狼和棕熊從英國土地上消失,導致野生鹿只數量激增,目前已達到「泛濫」程度。
專家指出,如今英國各地共有六種野生鹿,數量巨大,不但對各地牧場、林野、農場造成「災難性」破壞,還是每年平均14000起公路交通事故和450人員死亡的肇事責任者。
由於英國各地植被遭到鹿群的嚴重破壞,也造成諸如夜鶯等鳥類的生存受到威脅。有些種類的鹿群甚至大膽地闖入居民區覓食,對民眾生命財產造成威脅。
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的農林學專家多爾曼博士說:「由於沒有自然界的天敵,人類獵殺是唯一可以控制野生鹿數量的辦法,不過人類目前做的還很不夠。」
他還指出,只有及時大規模獵殺才是最人道的解決辦法,否則一旦野生植被被完全破壞,鹿群徹底失去食源,則到時大面積鹿群飢荒死亡更加殘酷。
多爾曼博士還認為,英國人有喜歡狩獵的傳統,因此鼓勵人們獵鹿和吃鹿肉是個一箭雙雕的好辦法。「我們不應該因為鹿可愛就捨不得,」多爾曼博士說。 「人類需要食肉,我們獵鹿而食也沒有浪費。」
F. 英國野雞泛濫成災破壞當地生態系統,為何當地人很少吃它
因為英國人不懂得怎麼吃野雞。
即使有人專門狩獵和殺死野雞,他們仍然無法跟上他們的繁殖速度,收效甚微。為什麼野雞這種在中國瀕臨滅絕的物種在英國泛濫?原因很簡單,英國人不知道如何吃野雞。眾所周知,我國的野雞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原因是中國人吃得太多了。由於屬於山珍寶,因此營養價值較高,而且肉質還是很好吃。它一直是我們人民心目中的財富,也是由於飲食失控,我國的野雞數量急劇下降。也許有些人知道,由於這個原因,現在在山上很難看到散落在山上的野雞。
G. 人為破壞是不是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主要原因
威脅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棲息地被破壞、偷獵(濫捕亂殺)、外來物種入侵、環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
資料1:澳大利亞引進兔子,屬於外來生物入侵,這種現象直接引起的後果是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
資料2:《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報道,我國每年廢水排放量達到39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090萬噸,酸雨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30%,我國不少河流和湖泊中的水生生物大量減少或消失,表明環境的污染威脅生物生存的原因.
資料3:由於許多野生動物價格昂貴,偷獵者躲避管理保護人員,鑽管理的空子進行非法偷獵,嚴重威脅許多野生動物的生存.因此造成許多野生動物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過度開發和利用.
故答案為:(1)外來物種的入侵
(2)環境的污染
(3)人類的過度開發和利用
H. 大熊貓沒有天敵,又被人類嚴密保護,為什麼數量還這么少
如果要評選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那麼大熊貓一定會高票當選。作為中國的國寶,大熊貓憨態可掬的外表不僅獲得了國人的喜愛,還收獲了一眾外國人的芳心。大熊貓無論是到了哪個國家,都會受到明星般的接待,甚至還成為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
大熊貓繁殖困難,幼崽成活率低,再加上食物種類單一、棲息地的減少和人類的捕殺,這些原因共同導致了熊貓數量稀少,甚至一度瀕臨滅絕。不過好在我們及時出手保護,通過各種人工的手段,成功把大熊貓從滅絕的邊緣拉了回來。
雖然現在熊貓的總體數量依舊不多,但是一直在持續增長,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人類的努力下,圓嘟嘟、肉乎乎的熊貓還會和我們人類長久相伴,一起生活在這個星球上。
I. 英國人帶來幾只兔子,為什麼卻使澳大利亞險些崩潰
一隻可愛的兔子,毛茸茸的外表,溫順的性格,贏得了眾人的喜愛,卻成為了一個國家的噩夢。
在澳大利亞,因為一個意外,兔子在整個國家泛濫成災,對自然環境以及人們的生活造成了無法逆轉的損失。被兔子吞噬的澳大利亞究竟發生了什麼?
外來物種的入侵
澳大利亞大部分身處海洋之中,與其他大陸的聯系並不密切,因此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且封閉的自然環境。
19世紀60年代之前,這里並沒有兔子的身影。1859年,英國的一個名叫托馬斯·奧斯汀的農場主來到了澳大利亞,他打算在這里圈地,經營一間自己的農場。
托馬斯·奧斯汀是一個狂熱的打獵愛好者,然而彼時澳大利亞鮮少有能夠激起打獵興趣的動物,托馬斯·奧斯汀十分失望,卻想到了一個極好的辦法。
J. 英國人在1859年帶了24隻兔子去澳洲,為啥引發百年災難
凡是到過澳大利亞的朋友都知道,這里的人最喜歡的動物是袋鼠。袋鼠已成為這個國家的標志,到處都能見到袋鼠的痕跡。比如白色袋鼠圖表示澳航,綠色袋鼠圖指澳大利亞製造。至於公路兩邊大量的袋鼠指示牌,那是提醒司機此處有袋鼠出沒,請小心駕駛。
四、播撒毒葯。
在上述措施都失敗後,惱羞成怒的澳洲人下了狠手,在草場上播撒毒葯。但這是一個玉石俱焚的策略。兔子倒是被毒殺了不少,同時其他生物也跟著遭殃,澳洲的整個生物鏈遭到嚴重破壞,生態系統也遭受滅頂之災。政府不得已放棄了這種急功近利的行為。
五、生物滅兔。
到了20世紀中葉,澳洲政府終於想到了利用生物方法對付兔子。科學家從美洲引進了一種依靠蚊子傳播的病毒——粘液瘤病毒,它的天然宿主是兔子,能在兔子內產生一種黏液瘤,這對兔子來說是致命的。同時,這種病毒對於人、畜以及澳大利亞的其他野生動物完全無害。
黏液瘤病毒一經引進,很快便在整個兔群中傳播開來,兔子的死亡率達到了99.9%。不過,隨著兔子體內抗體的產生,這種病毒對兔子的致死率已逐年下降,澳政府為此投入巨資,正在研製新型的生物方法。
澳大利亞這場持續百年的“人兔大戰”註定將持續下去。究竟鹿死誰手,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