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上的石油究竟還有多少
世界石油分布及消費 1.1世界石油分布 世界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中東、拉丁美洲、北美洲、西歐、非洲、東南亞和中國。現在產油國家和地區已有150多個,發現油氣田四萬多個。中東的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聯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產地和輸出地區。世界最大的油田是沙特的加沃爾油田,可採油量達104億噸。[1] 1.1.1世界石油儲量及產量[2] 根據國土資源情報的信息快報,2005年世界已探明石油總儲量約為1770.79億噸,2004年實際總產量約為35.62億噸。各地區的大致情況為: 1.1.1.1各地區(2005年)的儲量情況 亞太地區總儲量約為49.23億噸,中國居該地區第一位,儲量25.00億噸,印度居第二位,儲量8.01億噸;中東地區總儲量為1018.47億噸,其中阿聯酋為133.99億噸,伊朗181.47億噸,伊拉克157.55億噸,科威特139.06億噸,沙特362.10億噸,分別位居第五、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一位;非洲總儲量為140.54億噸,前三位分別是阿爾及利亞15.55億噸,利比亞53.60億噸,奈及利亞49.15億噸;東歐和前蘇聯地區總儲量約為108.74億噸,其中俄羅斯、哈沙克斯坦、亞塞拜然為前三位,儲量分別為82.20億噸、12.33億噸、9.59億噸; 西半球(即北美和南美)總儲量為433.48億噸,前三是加拿大244.95億噸,委內瑞拉109.23億噸,美國29.28億噸;西歐總儲量較少,約為20.33億噸,挪威和英國分別以10.56億噸和5.52億噸位居第一、第二。 綜上可知,世界石油主要集中在中東、非洲、俄羅斯和南美洲,其中中東地區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57%左右。2005年石油儲量位居全球前十的國家為沙烏地阿拉伯、加拿大、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委內瑞拉、俄羅斯、利比亞、奈及利亞。 1.1.1.2各地區(2004年)的產量情況 亞太地區總產量為3.65億噸,中國1.74億噸,印度尼西亞0.49億噸,馬來西亞0.43億噸,分居前三;中東地區總產量為11.13億噸,阿聯酋1.18億噸,伊朗1.97億噸,伊拉克1.00億噸,科威特1.03億噸,沙烏地阿拉伯4.38億噸,位居前五位;非洲總產量為4.14億噸,其中奈及利亞1.17億噸,位列第一;西半球(北美和南美)總產量8.51億噸,前四位是美國2.71億噸,墨西哥1.69億噸,加拿大1.21億噸,委內瑞拉1.10億噸;東歐和前蘇聯總產量為5.41億噸,俄羅斯為4.44億噸位居該地區第一;西歐總產量為2.78億噸,位於前兩位的分別是挪威1.48億噸,英國0.94億噸。 綜上可知,世界主要產油地區為中東、西半球、俄羅斯和非洲,其中中東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約1/3,俄羅斯所佔比例約為1/10。世界排名前十的的石油生產國是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美國、伊朗、中國、墨西哥、挪威、加拿大、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奈及利亞。 1.2世界石油消費概況 近十年來世界石油消費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尤其是中東和亞太地區的增長尤為明顯,中國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發達國家仍然是石油消費的主體,雖然發展中國家的消費量增長較快,但是在短期內還不可能超過發達國家。 1.2.1世界主要石油消費國 根據2004年的排名,世界前13位的石油消費國為美國、中國、日本、俄羅斯、德國、印度、韓國、加拿大、法國、義大利、墨西哥、巴西、英國。[3]2006年的排名幾乎沒有什麼變動,前十位是美國、中國、日本、俄羅斯、德國、印度、巴西、加拿大、韓國、法國[6]。 1.2.2世界各地區的石油消費情況[3] 北美地區一直是世界是石油消費最多的地區,其主要消費國為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佔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29.8%;亞太地區位居世界第二位,世界第二、第三、第六、第七的石油消費國均在該地區,佔世界總消費量的28.9%;其餘地區的消費量較少,且增長緩慢甚至呈現出負增長趨勢,特別是經濟最不發達地區—非洲。 1.2.3主要消費領域 最主要的消費部門是運輸部門、工業和民用部門、發電部門。估計1995-2020年見,世界運輸部門的石油消費將以年平均2.3%的速度增長,在工業和民用部門的增長率為2.6%/年,用於發電燃料的石油的增長率為2.3%/年。 2 中國石油分布及消費 2.1中國石油分布 截至2004年底,我過石油探明儲量達67.91億噸(國內統計數據),主要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流域、塔里木、鄂爾多斯、准葛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可采資源量172億噸,佔全國的81.3%。2006年我國石油總產量為18367.6萬噸[7]。 [5]我國最大的油田是大慶油田,已連續20多年年產量超過5000萬噸,勝利油田排在第二位。資源分布特點: 2.1.1分布廣,品位高是我國石油資源的最大特點 我國已經在25個省和自治區找到了400多個油氣田或油氣藏[4],且可采資源中優質資源佔63%,重油只佔9%[5]。 2.1.2分布較淺,易於開采 石油可采資源的80%集中分布在淺層(<2000米)和中深層(2000~3500米)。 2.2中國石油消費概況 雖然我國已經是世界十大石油生產國之一了,但是產量仍然無法滿足國內的需求,進口石油量依然遠遠大於出口量。2004年我國進口原油1.227億噸,進口石油產品0.457億噸,出口原油0.057億噸,出口石油產品0.130億噸,主要進口地區為中東、亞太地區、西非和獨聯體[3]。據統計,2006年上半年排名前十位的中國原油進口市場分別為安哥拉、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俄羅斯、阿曼、赤道幾內亞、葉門共和國、剛果、利比亞、委內瑞拉。2005年我國主要從沙特、俄羅斯、伊朗、安哥拉和阿曼五國進口原油,自每個國家進口的原油量,均超過了1000萬噸,合計7752萬噸,占當年原油進口總量的61.1%。[6]
② 英國石油工業概況什麼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經濟長期處於衰退中,患了所謂「英國病」,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下降。北海油田的開發,雖不足以治好英國經濟的痼疾,但畢竟使英國經濟增添了某些活力,對經濟的復甦和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資源與儲量
英國為位於歐洲西部的島國,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愛爾蘭島東北部和一些小島組成。國土面積24.48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24萬千米,人口6078萬(2006年7月)。英國為歐盟第二大經濟強國,2005年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22000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1.8%,2006年增長2.2%。
英國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為西歐重要的油氣資源國(圖20-2)。據美國《油氣雜志》報道,截至2007年英國擁有石油探明儲量4.93億噸,天然氣探明儲量4120.12億立方米。
表20-2英國油氣儲量、產量與消費量統計
①資料來源:《油氣雜志》,2007年。
②資料來源:BP世界能源統計,2008年6月。
據英國貿易工業部統計,2006年英國石油出口量為7815.1萬噸,其中原油出口為5819.6萬噸,油品出口為2795.5萬噸;石油進口量為8472.6萬噸,其中原油進口為5846.6萬噸,油品進口為2626萬噸。英國石油的出口對象為歐盟、加拿大、挪威和美國。
自1981年英國成為石油凈出口國,1999年北海石油產量達到高峰之後,英國石油產量每年以7.6%的速度下降,2006年英國已由石油凈出口國變為石油凈進口國,未來隨著英國北海石油產量下降,英國的石油進口將逐年增加。
③ 哪個國家石油儲量最多
據英國石油公司(BP)在2016年公布的世界能源儲量統計,委內瑞拉的已探明的石油儲量是世界第一,估計為3009億桶 。
如果算上天然氣、頁岩氣、煤層氣等其他化石燃料,距世界石油組織統計,美國儲量第一。
按照第一種單算石油的統計方式,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石油儲量世界第二。但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生產組織構架和生產方式比委內瑞拉成熟多了,生產成本很低,而且國家政情也更加穩定,所以石油產量和石油出口遠超第一名的委內瑞拉。
石油輸出大國俄羅斯,按照英國石油公司(BP)的排名,只排到第七名,這有點讓人出乎意料。俄羅斯的經濟現在主要靠石油出口,而且在廣袤的國土上,特別在黑海和烏拉爾山脈一帶有很多巨大的油田,竟然遜色於小小的美洲國家。
按這份榜單中國排名第十四,這是預料之中的。雖然我們扔掉了貧油的帽子,但石油儲量還是沒有翻轉到世界第一陣營。這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我們只能接受。但好在化石燃料的時代可能很快就過去了,石油這個烏金再也不像過去那樣會成為萬國爭搶的一種資源了。
④ 全世界現存的石油資源還有多少
官方給出的數據是截止到2019年,還有1636億噸可開采。
截止到2019年全世界留有石油可采儲量1636億噸(已探明石油可采儲量—累計已采出的產量)。這些儲量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俄羅斯的遠東地區以及海洋。
留有儲量最多的國家是:
1、沙烏地阿拉伯348億噸
2、伊拉克135億噸
3、科威特127億噸
4、伊朗125億噸
5、阿聯124億噸
6、委內瑞拉79億噸
7、俄羅斯77億噸
8、墨西哥69億噸
9、美國35億
10、中國32億噸
石油大國
沙特產油量非常大,是全球最大產油國,當我國還是窮的叮當響的時候,這個國家的年產油量就達到將近5一噸,年外匯收入就超過了一千億美元,那時候我國的總產值才2752億美元,但是我國的人口數量是沙特的百倍不止,可見這個國家是多麼的富有。
這個國家的石油資源佔全世界石油總儲量的四分之一,因為石油價格的暴漲,收入也是成指數上升,每年出口收入都會達到2000億美金以上,因為有大量的石油產出,這個國家售賣的汽油很便宜。
沙特產生的石油25%都是自家人消費掉的,在這個國家,每加侖汽油只賣0.5美元,換算成人民幣,一升汽油才8毛多,加滿一箱油才人民幣40塊。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全球最大的石油國:一升汽油才8毛 但極缺水種棵樹要花上萬美金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石油-世界石油儲量還有多少
⑤ 世界主要產油國是哪幾個
世界主要產油國:美國、俄羅斯、沙特、科威特、阿聯酋、阿曼等。占據全球半數石油產量。
路透社2018年11月26日播發市場分析師約翰·肯普的專欄文章,指出歐佩克對國際油市的影響力近年日益下降,而美國、俄羅斯和沙特三大產油國的影響力顯著上升。
隨著美國頁岩油興起,美國躍升為全球最大產油國。俄羅斯和沙特則放鬆2016年底以來的限產政策,石油產量相當可觀。肯普發現,2018年國際油價先上漲、後下跌,「幾乎完全」是由美、俄、沙特三巨頭的石油政策所左右。這三國定期互相通氣,從而確保對國際油市的影響力。
沙特是歐佩克成員,美國和俄羅斯不是。這三國2017年原油和凝析油日產量合計3600萬桶,佔全球總量的39%;歐佩克其餘成員的日產量合計2700萬桶,佔全球總量的30%。
(5)英國還有多少石油擴展閱讀:
原油的分布從總體上來看極端不平衡:從東西半球來看,約3/4的石油資源集中於東半球,西半球佔1/4;從南北半球看,石油資源主要集中於北半球;從緯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緯20°—40°和50°—70°兩個緯度帶內。
波斯灣及墨西哥灣兩大油區和北非油田均處於北緯20°—40°內,該帶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儲量;50°—70°緯度帶內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羅斯伏爾加及西伯利亞油田和阿拉斯加灣油區。
約80%可以開採的石油儲藏位於中東,其中62.5%位於沙烏地阿拉伯(12.5%)、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拉克、卡達和科威特。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石油
人民網-三大產油國坐鎮國際油市
歐佩克只能靠邊站
⑥ 全球石油儲量是多少
全球石油儲量為17339億桶(2446億噸)。
英國石油公司的2019年世界能源統計年鑒指出,截至2019年年初,全球探明石油儲量為1.7萬億桶。委內瑞拉石油儲量最大,為3030億桶;其次是沙特的2970億桶。
隨後是加拿大(1670億桶)、伊朗(1550億桶)、伊拉克(1470億桶)和俄羅斯(1060億桶);美國的儲量則少得多,為610億桶。
2018年,全球石油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日產量為9470萬桶,日消費量為9980萬桶。這與歐佩克國家人為限產有關——以此支撐較高價格。
以這些指標計算,石油還夠人類使用50年。但問題在於,探明儲量是沒有保證的,因為開采並不總是劃算。10月初,俄聯邦礦產開發署完成了對本國油田的清查——只有67%的油田是盈利的。也就是說,近1/3的油田收不抵支。
盡管鑽探了更多新鑽井,但今年上半年美國頁岩油開采量僅同比增長1%,而2018年同比增長了7%。這可能說明主要礦床已經接近枯竭。
全球石油成因
它的過程與煤炭的形成有點類似,比如煤炭的形成是從泥炭、褐煤、次煙煤、煙煤、無煙煤,很明顯無煙煤要比褐煤好得多,但需要時間的沉澱。
而石油形成則需要經歷沉積、腐泥化、乾酪根,經過地質化學的催化裂解形成最初的石油,再經過轉移富集形成油田,最後被發現變成人類能利用的石油資源。石油和煤炭都是生物質成因,有朋友誤解為煤炭是植物,石油是動物,但其實是錯的,石油也主要以植物形成。
⑦ 歐洲每天消耗多少桶石油
2019年歐洲地區日均消費1490萬桶/日
2019年整個歐洲地區的日均原油消費量1490萬桶/日,其中消費量較大的國家有英國—154.5萬桶/日,德國—228.1萬桶/日,法國—153萬桶/日,義大利—121.8萬桶/日,西班牙—129.8萬桶/日,從油品消費結構看,歐洲消耗比例最大的油品是柴油,佔比44%,其次是汽油14%,再次是航煤11%。
石油是指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烴類混合物,具有天然的產狀。石油又分為原油、天然氣、天然氣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習慣上仍將「石油」作為「原油」的定義用,石油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是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
⑧ 英國天然氣儲量十分豐富嗎
天然氣
英國北海約有26.7 TCF的天然氣儲量。大部分氣田分布在英吉利海岸,毗鄰荷蘭北海地區。主要氣田有:BP AMOCO公司5.7 TCF儲量的LEMAN氣田、CHEVRON和CONOCO 3 TCF的BRITTANIA氣田、SHELL 1.7 TCF的INDFATIGABLE和0.8 TCF的CLIPPER 氣田。
英國的天然氣產業即將面臨挑戰。BRITISH GAS直至1996年仍是英國唯一的天然氣供應商。其後才有其他公司進入市場。英天然氣和電力管制機構-OFGEM宣布計劃在2001年全面放開天然氣價格,屆時將會有相應的最終方案出台。英國天然氣產業的私有化提高了天然氣產量,同時也降低了其價格,也改變了英國一直依賴煤炭作為發電能源的歷史。 1988年天然氣消耗占能源消費的1%,而該數字到2010年預計將上升至50%,英國提前達到了歐盟的私有化要求。
1998年英國陸上天然氣管道開通,中轉站設置有:BACTON,ENGLAND,和ZEEBRUGE,BELFIUM。這是首條連通英國和歐洲大陸的天然氣管道。逆向管道則由BRITISH(50%),BP(10%),CONOCO(10%),ELF(10%),GAZPROM(10%), AMERADA HESS(5%),DISTRIGAZ(5%),NATIONAL POWER(5%)和RUHRGAZ(5%)共同投資建成,旨在使歐洲可以用上價格低廉的英國天然氣。98年底英國出現天然氣需求高峰,該管道則主要用於從歐洲向英國輸氣。目前,英國-比利時段已修復。
1999年11月,一條新的連通愛爾蘭和蘇格蘭的管道建造計劃通過了審批。2000年4月,又有經威爾士貫通愛爾蘭和英格蘭的輸氣管修建計劃宣布。目前僅有一條管道連接英國和愛爾蘭天然氣產區。如果沒有這些輸氣管道,英國的天然氣出口與挪威相比將相去甚遠。
能源概況
已探明原油儲量(2000/1/1):52億桶
石油產量(1999):日產295萬桶,其中268萬桶為原油
石油消耗(1999):每天171萬桶
煉油能力(2000/1/1):英格蘭每天120萬桶;蘇格蘭每天219,000桶;威爾士每天108,000桶
石油凈出口(1999);每天124萬桶
天然氣儲量(2000/1/1):26.7 TCF
天然氣產量(1998):3.17 TCF
天然氣消耗量(1998):3.09 TCF
天然氣凈出口量(1998): 0.07 TCF
⑨ 英國油田,正在枯竭嗎
著名的歐洲北海油田是英國掌控全球原油期貨市場的基石,也是缺油的西歐國家發展經濟與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能源保障。通過對北海油田的開采,英國與挪威等國發展起的石油工業也曾走在世界前列。
海上油田開採的技術門檻線相當高
但這對於歐洲發達國家恰恰是強項
然而,在歷經多年的油氣開采後,北海油田這一昔日歐洲能源的心臟正面臨逐漸枯竭的命運。
地處設得蘭群島、大不列顛島、荷蘭低地、日的蘭半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端之間的北海,是總面積約57.5萬平方千米的超級油田所在地。如果不是1969年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孤注一擲打完最後一口井,這一超級油田的命運也許永遠都只能埋藏在不為人知的深海之下。
周邊國家都是歐洲經濟標桿
在他們之間有個大油田,真是太合適了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貧油國”的帽子一直是困擾西歐國家最大的能源問題。雖然離西歐最近的蘇聯是產油大國,但在冷戰的背景下,意識形態對立與國家安全的擔憂使得歐洲無法從蘇聯進口石油。
蘇聯近在咫尺,中東也離得不遠
但在地緣政治上,始終有很大風險
工業社會的運轉離不開石油,命脈卻抓在別人手裡▼
才能在更長的時間內維持整體的穩定供給
以傳奇油田——布倫特油田來說,曾經產量高達40萬桶每天的布倫特油田,產量在90年代後就開始急劇下跌。到了2015年,布倫特油田3個在運行的平台中,就有兩個平台停產,唯一剩餘的一個平台日產量也不足1000桶每天。
不僅如此,英國油氣新發現的數量也在銳減。按照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部的標准,英國在2010年僅發現4個大型油氣田,不僅比2009年的13個大幅減少,同時也跌至多年來的谷底。
一座廢棄的天然氣平台
巨大的工業景觀
與鄰居英國的情況類似,挪威新探明的油氣資源也是連年走低,近十年幾乎沒有大型油氣田被發現。根據挪威石油理事會的統計,2010年挪威的石油新發現僅為16個,大大低於2009年的28個。
而且,海底油田的開發歷時漫長,從粗略的地震波物理勘探到細致的鑽井取岩芯樣本勘探,再到安裝設備、成本核算、申請開發許可等,往往耗時五至十年以上。
當然,正因為難度大,成本高
這種大型海工裝備本身也是個門檻很高的大市場
中國也正在這方面加速追趕
除了日漸枯寂的石油儲量,高稅收與高環保要求也是打擊北海油田的一大原因。
由於整體經濟不景氣,油氣行業向英國政府上繳的大量稅收愈發重要,為了彌補財政收入的不足,英國政府加大了對油氣行業的征稅力度。在越發嚴苛的環保條約規定下,北海的石油開發企業也不得不增加成本來滿足環保規定。
如果風電的成本能再降低再降低
歐洲可能進一步壓縮油氣的能源佔比
2011年,英國政府改變了英國大陸架石油生產活動的稅收結構和稅率,稅收新政大幅增加了英國油氣行業的稅率,因而導致英國北海地區的油氣產業越發缺乏競爭力。
再加上美國低成本頁岩油和國際低油價的沖擊,開采成本原本就高的北海油田更是陷入了開采一桶虧損一桶的無解境地。
作為同行的海灣國家有著更低的開采成本
但是油氣在歐洲只是一個產業,而在中東是國家支柱
他們的壓力更大,轉型也更難
若不能加大石油勘探力度並發現新油田,步入暮年的北海油田將難逃枯竭的命運。屆時,有著50年歷史的北海石油工業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退出歷史舞台,而西歐國家自身的能源保障,可能又要看俄羅斯和中東的臉色行事了。
⑩ 世界各國的石油儲量排名
其實這個排名是不斷變化的,每個國家都有新的發現的油田,但大體格局不會有太多變化。以下整理出的排名供樓主參考。
根據BP2006年的統計整理(儲量是2004年的探明儲量)
儲量 所佔比重
1 沙烏地阿拉伯 262.7 22.1%
2 伊朗 132.5 11.1%
3 伊拉克 115.0 9.7%
4 科威特 99.0 8.3%
5 阿聯酋 97.8 8.2%
6 委內瑞拉 77.2 6.5%
7 俄羅斯 72.3 6.1%
8 哈扎克斯坦 39.6 3.3%
9 利比亞 39.1 3.3%
10 奈及利亞 35.3 3.0%
11 美國 29.4 2.5%
12 中國 17.1 1.4%
13 加拿大 16.8 1.4%
14 卡達 15.2 1.3%
15 墨西哥 14.8 1.2%
16 阿爾及利亞 11.8 1.0%
17 巴西 11.2 0.9%
18 挪威 9.7 0.8%
19 安哥拉 8.8 0.7%
20 亞塞拜然 7.0 0.6%
21 蘇丹 6.3 0.5%
22 阿曼 5.6 0.5%
23 印度 5.6 0.5%
24 厄瓜多 5.1 0.4%
25 印尼 4.7 0.4%
26 英國 4.5 0.4%
27 馬來西亞 4.3 0.4%
28 澳大利亞 4.0 0.3%
29 埃及 3.6 0.3%
30 敘利亞 3.2 0.3%
2006年儲量:世界各國的石油儲量排名
從儲量上看,世界上排名前10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是:
第一名:沙烏地阿拉伯,362億噸;
第二名:加拿大,184億噸;
第三名:伊朗,181億噸;
第四名:伊拉克,157億噸;
第五名:科威特,138億噸;
第六名:阿聯酋,126億噸;
第七名:委內瑞拉,109億噸;
第八名:俄羅斯,82億噸;
第九名:利比亞,54億噸;
第十名:中國,50億噸。
2007年5月6日,中石油公司宣布在河北發現10億噸大油田-冀東南堡油田,我國的石油儲量由50億噸增至60億噸,排名由第十位,升至第九位。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