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們覺得英國樂隊和美國樂隊的區別是什麼
美國的PUNK多,英國的EMO和英倫,INDIE很不錯。
2. 為什麼歐美很多經典樂隊的成員都是沒學過專業的音樂的,甚至有連中學都沒上完的
一是對音樂的熱愛;二是他們的成長經歷對其的影響讓他們有了創作靈感;三是他們本身具有一定的天賦,四是他們的生活環境較為寬松,父母也比較支持,或沒有太多的外界壓力要是換做在中國很多直接被扼殺在搖籃里了;四是他們能夠堅持,對一件事保持興趣,保持熱情,並為之努力;五是國外注重對孩子藝術方面的引導與培養,比如很過美國的小學生都會樂器,而且很多科學家的藝術方面也很有造詣,像愛因斯坦的鋼琴就很好
3. 英國的綠洲樂隊和美國的綠日樂隊哪個比較出名
在美國的話,綠日較為有名。
在全球的話, 綠洲的知名度比綠日大。
我不是他們兩家的歌迷,主要是這兩個樂隊風格完全不同啊,這樣對比好像太牽強了。
4. 英國搖滾厲害還是美國的厲害。本人傾向英國。披頭士,滾石,齊柏林飛艇,平克弗洛伊德。都是英國的。皇後
因為我本人聽的樂隊和樓主基本重疊,都是英國老搖,因此我從主觀也更認同英國搖滾。不過從創新等新的發展高峰來看,英美平起平坐。
5. 搖滾樂在流行音樂站什麼地位,能反映唱功么
其實早在30年代初期美國就有首歌叫做Rock&Roll,但當時並沒有這種音樂名稱。此一名詞出現最被大家認識是DJ- Alan Freed於1951年在他的廣播節目中首先使用了『搖滾音樂會』這個名稱,據說紐約現今仍尊稱他為搖滾樂之王。 而又在比爾亨利-Bill Haley和他組的慧星樂團-His Comets以一曲Rock Around The Rock於55年在排行榜呆了8周之久,在此曲大放異彩的推波助瀾下,Rock便為世人所熟知,是故有人稱1955年為Rock Era,而比爾亨利也得搖滾之父的雅號。
搖滾樂可說是由爵士、藍調、鄉村及西部歌曲等多種歌曲所交織而成的新音樂,但最多的元素仍取自於藍調,甚至有人說搖滾樂就是把藍調加重罷了,但我並不能接受這樣的說法,比如唱搖滾樂並不須要一定得表現出太多的歌唱技巧,接近撕吼的歌唱方式使得情緒可以全然的喧泄,不若藍調卻是勾起傷心的情緒,就因搖滾樂有此特色,無怪呼在生活普遍不安的當時能將此熱潮迅速的漫沿開來,再加上Jerry Lee Lewis等先鋒部隊的帶領下繼以貓王的承先、披頭的啟後得使搖滾熱潮漫延了數十年~
起緣於美國的搖滾樂在60年初終於發生了巨變,那就是由The Beatles開始一群英國樂團在一瞬間打進了美國市場,就有人將這件事稱為第一次英倫入侵,不過還好當時在美國仍有一些團和他們分庭抗禮,如組合相似披頭而曲風充滿沙灘、陽光、美女、浪板等加州美景的Beach boys 。此外充滿民族曲風的名謠搖滾亦緊接而生,但除了Bob Dylan外,以居爾特或愛爾蘭等曲風鮮明的英國歌手亦不乏其中,但在60年代末美國樂團又再次主領大局,那就是以3J(Jim morrison、Jimi Hendrix及Janis Joplin)引領而起的迷幻搖滾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搖滾樂,不過除了Grateful Dead外大部分的迷幻團都相當早夭,在迷幻搖滾勢微後,隨即邁入風光的搖滾年代。
經由60年代的鋪陳,遂使70年代的搖滾曲風豐富至極,由David Bowie引領而起的華麗搖滾就是在70初蹶起的,此外為了不栯於既有的搖滾類型,前衛搖滾、古典搖滾和藝術搖滾也隨即而起並成為當時樂界的新像,既而爵士搖滾亦逐漸揚名,此外橫跨整個70~80年代最受歡迎且最長壽的重搖滾(重金屬)產生了,或許在現在而言Led Zeppelin、Deep Purple、Black Sabbath的分貝soso,然而在當時可說是震耳欲聾的搖滾類型了,此後經由不斷的演進heavy metal一直受搖滾迷的青睞,此外在70年代還有跟HM曲風迥異的鄉村搖滾、加州搖滾和南方搖滾亦深受歡迎。假若我們說60年代的盛事是英倫入侵,那70年代的盛事非瞬間竄起於70年代末的龐克搖滾莫屬,但就如60年代末的迷幻搖滾般,龐克亦不長命。
進入80年代除了初期仍還有龐克風外,夾著70年代餘威的重金屬便成為領導地位,且幾乎風光的80年代都是由重搖滾(重金屬)攏斷,但他們仍是求新求變的,風格決不同以往,故又有新浪重金屬的稱號,在重搖滾的強勢下,除了藍領搖滾、流行搖滾和融合雷鬼曲風的搖滾外,要能闖出一片天就得以技巧取勝,所以一些強調速彈和速度的搖滾遂應運而生,而他們引起的風潮亦不容小覷,至今速金仍然有廣大的聽眾。
接著90年代初期引領搖滾潮流的即是西雅圖之聲油漬搖滾,但隨即被充滿電子音樂的英倫搖滾所淹沒,而因這些來自英國各地的樂團很快的征服新一代的搖滾迷,故將之稱為第二次英倫入侵。此外90年代末期帶有龐克風或充滿電音的的一些另類搖滾也虜獲相當多的歌迷。或許搖滾風潮不在,承如麥克阿瑟所言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但搖滾新血不斷產生,電音、工業、嘻哈...,或許搖滾曲風已不若以往,但至少是另一種搖滾型態的延續。
【搖滾主要分類】
硬搖滾(Hard Rock)
60年代初由布魯斯發展起來的一種搖滾樂風格,具有比較強烈的吉他失真,吉他比較復雜,主音吉他成分較多,布魯斯味比較濃。最早的搖滾樂隊如ROLLING STONES,The WHO,BLOOD SWEAT & TEAR等,以及後來的LED ZEPPELIN,AC/DC,CHEAP TRICK等可以說是硬搖滾樂隊。硬搖滾與重金屬通常不太容易區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區分方法。有人認為70年代以前的叫硬搖滾,70年代以後的叫重金屬;有人認為吉他失真小一點的是硬搖滾,吉他失真強一點的是重金屬;有人認為頭發半長不短的是硬搖滾,長頭發的是重金屬;還有人認為美國樂隊是硬搖滾(美國人把METALLICA叫做硬搖滾樂隊),其他國家的就是重金屬;我的看法是節奏吉他表現力比較弱的是硬搖滾,節奏吉他的riff表現力強且成為歌曲主導力量的是重金屬。不過也沒有必要區分的這么清楚,硬和重,都是我們喜歡的音樂氣質啊。
重金屬(Heavy Metal)
60年代末由布魯斯和硬搖滾發展起來的一種搖滾樂風格,具有金屬質感的吉他失真和反復的吉他riff是重金屬最主要的特徵,重金屬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而且類別繁多,是70年代以來搖滾樂最大的一個分支,也可以說是最正統的搖滾樂。典型樂隊包括BLACK SABBATH(第一支重金屬樂隊),MOTORHEAD,IRON MAIDEN,SLAYER,BATHORY,DEATH,DARKTHRONE等等。重金屬與硬搖滾通常混為一談,參見硬搖滾。重金屬這個詞曾經被濫用過一時,80年代不少流行金屬甚至流行搖滾都被冠以「重金屬」一稱,不少人就此被誤導。在我們這里,重金屬具有更為廣泛的意義。但有時「重金屬」這三個字也專指那些最典型的重金屬樂隊如OZZY OSBOURNE,ACCEPT,JUDAS PRIEST等,他們通常很難劃分到任何一個派別中去,只好乾脆就稱之為重金屬。
金屬(Metal)
由於80年代流行金屬甚至流行搖滾的泛濫,「重金屬」這個詞被用得過濫,一提到重金屬,人們首先反應到的是BON JOVI,GUNS 'N ROSES這樣的樂隊,彷彿他們就代表了重金屬音樂。於是有不少樂隊和樂迷開始反感「重金屬」,他們開始將那些更為核心和更為硬朗的重金屬音樂稱為「金屬」樂,也就是說,「金屬」比「重金屬」更重和更硬朗。不過後來這個詞漸漸成為一種氣質的象徵,從而變得更為抽象而不容易解釋,這是一種思想、形象、音色、編曲上的綜合特徵。譬如我們可以說早期的METALLICA金屬味就比較濃,而後來就幾乎沒有了;我們也可以說在80年代流行金屬中,WASP是比較金屬的;還可以把BLACK SABBATH稱為金屬樂隊,而LED ZEPPELIN我們頂多能說是一支重金屬樂隊;JUDAS PRIEST,IRON MAIDEN,OVERKILL等都是具有強烈金屬氣質的,而AC/DC,DEF LEPPARD,SLAYER的金屬氣質就弱一些(因為他們分別帶有較強的布魯斯、流行和朋克意味);死亡金屬是極端金屬中最metal的,因為Grindcore朋克味濃,黑金屬的音色太臟——總之,這確是一個難以言傳的詞。
酸性搖滾(Acid Rock)
即迷幻搖滾,盛行於60年代中、後期,是嬉皮士運動的產物之一。其音樂特色是震耳欲聾的強烈節奏、尖厲響亮的電吉它單人或雙人演奏。不同於重金屬搖滾,迷幻搖滾沒有一定的曲式,即興演奏的成分較多,其無旋律的音調變化多端,常常富有精彩華妙的表現。"酸性"(acid)一詞是迷幻劑LSD的俚語代名詞,酸性搖滾因為具有狂熱的迷幻音樂特點,故有其名。
藝術搖滾(Art Rock)
一種試圖將古典音樂融入其中的搖滾樂。其特徵為:結構較為龐大,和聲語言較為復雜,並常借用古典音樂中的主題作為素材。 "藝術搖滾"於60年代興起於英國的一些受過古典音樂熏陶的搖滾音樂家中間。"披頭士"樂隊的《佩普軍士孤心俱樂部樂隊》概念專集唱片被認為是"藝術搖滾"的先驅。 70年代中,美國也出現了類似的傾向。"艾莫森、雷克與帕爾莫"(Emerson, Lakeand Palmer)樂隊將穆索爾斯基的《圖畫展覽會》改編為搖滾樂;Yes樂隊在《接近邊緣》中運用了古典奏鳴曲式。著名的美國樂隊還有"紐約玩偶"(new York dolls),"路·里德"(Lou Reed)和"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他們不強調搖滾樂與古典音樂的表面聯系,而注重音樂邏輯的嚴密與音樂素材的簡練、統一,並由此啟迪了朋克音樂與新浪潮音樂的產生。
朋克搖滾(Punk Rock)
70年代中後期盛行的一種流行音樂流派也是著名的音樂運動。其主旨有二:反對富足的中產階級和上流社會及反對當時的主流搖滾形式和商業的作法。朋克樂的著名樂隊是英國的Sex Pistols。它以攻擊性的演出、令人討厭的舞台行為、釘型的發型、撕破的衣服、滿口的臟話和政治上不穩定的歌曲為最明顯的特徵。對朋克樂隊而言,精神和堅信常常比音樂技能來得更為重要。在當時,樂壇自鳴得意的傾向威脅到音樂素質的下降,朋克運動的興起一定程度地振興了搖滾樂。實質上朋克樂也並非象一貫評論所述的那樣無旋律可言,很多精彩的作品對後來者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輕柔搖滾(Soft Rock)
輕柔搖滾產生於70年代初的一種搖滾樂,最初是指那些不用電聲樂器,以民謠為基礎的搖滾樂。後來,那些雖然使用電聲樂器,但旋律優美平滑的搖滾樂也稱為輕柔搖滾。這種音樂在美國唱片工業界被稱為「中間路線」 廣義上的輕柔搖滾泛指一切帶有柔和的搖滾節奏並使用電聲樂器的抒情歌曲,與Pop(流行曲)相似,港台大部分流行歌曲都可歸入輕柔搖滾的范疇。
民謠搖滾(Folk Rock)
基於民歌的結構和主題,適於民謠樂器和技術演奏改編的搖滾音樂。這種音樂集中體現於Bob Dylan的作品,Bob在民謠音樂中採用了電吉它、鼓、鍵盤等樂器,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他的音樂在60年代初期受到民謠純化論者的強烈抨擊。另一著名民謠搖滾團體是The Byrds。它受Beatles活潑的流行作品影響,對早期民謠和藍草音樂進行了改造而獨樹一幟。 流行音樂的一種流派。主要指那些60年後期、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為大家所熟悉的,主流搖滾明星的音樂。
非主流搖滾(Alternative Rock)
一種搖滾音樂形式。是80年代前期和中期,"搖滾團體"與"重金屬"停滯不前後發展而成。具有更充滿能量且獨有特色的聲音,不強調音樂的外在表現而強調離奇的音樂獨創性。
山地搖滾(Rockabilly)
一種將鄉村音樂中的弦樂音響與「節奏與布魯斯」音樂的曲式結構和歌詞風格揉為一體的白人搖滾樂形式。流行於50年代中後期。其特徵為:主奏電吉他音響豐滿而略帶鼻音,低音提琴以手掌擊弦,奏出活躍的低音線條,節奏吉他刮奏出清晰的節奏型,不時加入一些簡單的打擊樂節奏。演唱中常出現靈巧的尖聲喊叫、時斷時續的阻嗝聲,並夾雜著椰榆、嘲諷的語氣。 普萊斯利50年代中期在孟菲斯為「太陽唱片公司」灌錄的一些歌曲確立了山地搖滾的風格。
雷鬼(Reggae)
一種由斯卡(Ska)和洛克斯代迪(Rock Steady)音樂演變而來的牙買加流行音樂。事實上,很難在洛克斯代迪和雷鬼之間劃出明確的界限。
只是後者較前者更為細膩,更多地使用電聲樂器和更加國際化。如果說斯卡音樂還只是在美國流行音樂的影響下產生的一種拉美流行音樂的話,那麼雷鬼則已發展成為歐美搖滾樂主流中的一種重要體裁了。
【金屬搖滾分類】
Black Metal 黑色金屬
以邪惡、異教崇拜以及撒旦思想為其主要訴求,通常在歌詞含有反基督、反宗教的傾向即被歸為黑金屬,除了傳統重金屬固定樂器之外,經常會使用其他樂器如鋼琴、小提琴,或歌劇的女高音,在歌曲中營造出一股詭異又嚇人的恐怖氣氛。「黑金屬」以來自北歐的重金屬團體最具代表性。
代表性樂隊:Emperor, Mayhem, Enslaved, Dark Funeral
Death 死亡金屬
樂風以「鞭擊金屬」或「碾核」為其背景演化而成。電吉他快速的反復,幾無旋律的和弦,速擊狂踩的雙大鼓,主唱咬牙不清的低吟狂吼,歌詞以死亡仇恨為主題,充滿了屍體、內臟、肢解、分屍、奸屍、戀屍癖、食屍、虐待等變態字眼。「死亡金屬」以來自佛羅里達州的重金屬樂隊最具代表性。
代表性樂隊:Death, Carcass, Cannibal Corpse, Suffocation
Doom 毀滅金屬
節奏和速度都很慢,非常得慢。較不激烈也不大具有攻擊性,但仍是相當擁有重量感的音樂。通常具有非常干凈的音樂和歌聲,但有時也有粗暴野蠻的聲音出現。
代表性樂隊:Solitude Aeturnus, Cathedral, Candlemass
Glam Metal 華麗金屬
通常指一個重金屬樂隊的舞台表演方式或外在形象以誇張的濃妝艷抹或俊俏的外型來吸引樂迷,這類的樂隊大多是偶像團體。「華麗金屬」的樂風不會太重,歌詞也無太深入之含義,屬於較流行的重金屬音樂,是主流金屬的分支。
代表性樂團:Kiss, Poison, Warrant, Twisted Sister, Motley Crue
Grindcore 碾核
類似「朋克」但極具重量的音樂,主唱低鳴深沉的狂吼咆哮、電吉他超麻辣的音色再加上極快速的反復節拍及密集鼓點,構成一種幾無旋律的重金屬樂風,樂曲的長度都很短,從兩秒鍾到三分鍾不等。「碾核」為一種極為冷僻的重金屬樂風,大多數「死亡金屬」樂隊都採用此一樂風。
代表性樂隊:Napalm Death
Grunge 車庫
以運用the Stooges和Black Sabbath模糊,黑暗的聲音作為基礎,車庫是重金屬和朋克的混合物。盡管吉他是直接來自70年代早期的金屬,車庫的風格完全和金屬不同。不管是歌詞的手法或是車庫在音樂上的的攻擊都被朋克採用了,特別是被80年代早期有著自由思想的美國硬核。車庫樂隊的第一場浪潮---Green River, Mudhoney, Soundgarden---比第二場更為深刻,它開始於Nirvana。Nirvana在旋律上比他們的前輩更為優美,他們還以stop-start的特點著稱,它失真,扭曲的吉他幾乎成了這個風格的象徵。在Nirvana穿越主流後,車庫失去了許多它本質的自由和與朋克的聯系,並且成為了在90年代重型搖滾中最流行的風格。
代表性樂隊:Nirvana, Pearl Jam, Mudhoney, Alice In Chains
Hardcore Punk 硬核朋克
硬核朋克是朋克搖滾里最極端的一類音樂。出現於80年代初,音樂速度極快,旋律簡單,並且錄制質量水平不高,象出自地下的錄音室。大多數樂隊的音樂非常相近,但也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樂隊。他們創作音樂的速度很快,風格也較偏離硬核。硬核朋克最初產生於美國,主要集中在落衫機和紐約,但也有少數分散於美國其它地區。硬核一直發展於90年代,並沒有侵佔主流,盡管有一些樂隊受到硬核的影響,包括Nirvana 和Green Day-他們成為了當時主要的搖滾巨星,及早期硬核朋克樂手象Bob Mould, Henry Rollins, Mike Watt, Ian McKaye, 及 Dinosaur Jr.s J Mascis 成為了另類偶像。
Hard Rock 硬搖滾
硬核是一個常常被用於形容任何一種喧吵的,有侵略性的吉他搖滾的詞語,要不是這些用途,這個定義是更精確的。確切點來說,硬核的確是高聲喧吵的,帶有侵略性的吉他搖滾,但是它並不是很重金屬一樣重,它受朋克的影響很少(盡管他幫助朋克產生了靈感)。硬核表演通常是很大規模的,露天大型演唱會上即興重復的吉他演奏,贊美詩的合唱,重踏誇張的基調強節奏;它的目的通常是瞄準商業價值的,它幾乎永遠都是滲透著男子氣概的。看某些些樂隊,可能很難分辨出硬核和重金屬的區別,但是從Black Sabbath出現後兩者基本的差別就很明顯的存在了,金屬傾向更黑暗和更富威脅成分,而硬核(大部分情況)還是保留著華麗的,龐大的派對音樂。加之,金屬的重復段常常以獨奏的形式出現,而硬核重復段則是在他們吸引人的特點上突出和音的級數,製造出放縱的氣氛,更為寬松的特點有益於他們大踏步的前進。像重金屬一樣,硬核在如Cream, Jimi Hendrix和the Jeff Beck Group這些先驅的帶領下於60年代中期藍調搖滾迷幻的十字路口處和爆發。藍調搖滾和迷幻都在探究電子擴大的限度,藍調搖滾推動了吉他重復段的中心舞台,它使用一些藍調節拍以外的旋轉並且用極大的力量代替了它。硬核確實在70年代早期找到了自己的特點,通過the Rolling Stones, Faces粗暴,瘋狂的搖滾,Led Zeppelin blues-drenched的力量和粗糙的音樂安排,Deep Purple前迷幻的不斷咆哮,和the Who高聲,巨大喧吵的和音,為很多模仿者提供了模式。而後的十年中,AC/DC和Aerosmith傾斜,stripped-down的重復段,Alice Cooper和Kiss易記的旋律和戲劇化的效果,和Van Halen快速演奏的特點樹立了新的趨勢,雖然對於硬核來說基本的音樂形式仍是一樣的。舞台搖滾同樣成為了一種支配力量,幾乎脫離了所有藍調的影響,誇張地集中了獨奏作為它的標志。在80年代,硬核以平滑的流行金屬取得了統治地位,盡管Gun N Roses, the Black Crowes和一些其他的樂隊仍表演堅韌和更傳統的另類。舊式硬核在前獨立搖滾年代逐漸成為被人遺忘的東西;在車庫後,很多吉他樂隊不僅採用自覺的嚴肅態度,還拒絕寫first-pumping, arena-ready choruses這樣的慫恿。這樣,九十年代確實產生了少量
代表性樂隊:Foreigner, Blue Oyster Cult, Heart, Cinderella
Heavy Metal 重金屬
「重金屬」必須具備狂吼咆哮或高亢激昂的嗓音、電吉他大量失真的音色、再以密集快速的鼓點和低沉有力的貝司填滿整個聽覺的背景空間,而構成一種含有高爆發力,快速度,重量感及破壞性等元素的改良式搖滾樂。通常泛指傳統的主流派重金屬或無法分類到其他重金屬流派里的重金屬樂。
代表性樂隊:AC/DC, Accept, Judas Priest, Iron Maiden, W.A.S.P.
Instrial Metal 工業金屬
採用大量冰冷的電腦采樣音效,穿插以機械或金屬器具的撞擊聲代替傳統打擊樂器,加上電子式的節拍,是很象科技舞曲的重金屬樂,但仍保留重金屬的大量失真效果。
代表性樂隊:Fear Factory, Ministry, Nine Inch Nails
Neo-Classical 新古典金屬
受古典音樂極深,在重金屬樂中加入大量古典音樂元素。
代表性樂隊: Angra
Pop Metal 流行金屬
在重金屬搖滾中加入流行音樂之元素,可說是重金屬搖滾和流行音樂妥協結合的折中產品,是極易為主流市場之音樂消費者所接受的重金屬搖滾樂。
代表性樂隊:Def Leppard, Mr Big, White Lion
Power Metal 強力金屬
擁有類似「速度金屬」的速度和「鞭擊金屬」的重量壓迫感,但旋律性不及「速度金屬」,爆發力也不及「鞭擊金屬」。
代表性樂隊:Pantera, Armored Saint, Wild Dogs
Progressive Metal 前衛金屬
風格有別於傳統重金屬,在歌曲中採用大量復雜華麗的編曲,或在歌詞中傳達出某些前進思想供聽者一個想像思考的空間。
代表性樂隊:Queensryche, Fate Warning, Dream Theater
Speed Metal 速度金屬
速度為其標榜的主要特色。經常會和「鞭擊金屬」產生混淆,通常「速度金屬」的音樂較具旋律性,主唱歌詞咬字較清楚,吉他間奏富旋律性且快速而流暢;而「鞭擊金屬」則較缺乏旋律性,完全一速度、重量、壓迫感和破壞力並重。通常「鞭擊金屬」樂隊和「速度金屬」樂隊的樂手們都擁有純熟高超的樂器演奏技巧。
代表性樂隊:Helloween, Gamma Ray, Riot, Rage
Thrash Metal 鞭擊金屬
速度也極快,具有相當快速的反復節拍(riff),電吉他粗麻的音色刷出剽悍的和弦,極具破壞力及壓迫感的速踩雙大鼓,主唱粗暴狂吼式的唱腔配合電吉他快速的節奏急速地唱出幾無旋律的曲調。「鞭擊金屬」以來自舊金山灣區的重金屬樂隊最具代表性。
代表性樂隊:Metallica, Megadeth, Slayer, Anthrax, Death Angel, Testament, Exos, Destruction, Kreator, Coroner, Overkill
6. 為什麼感覺美國樂隊唱功和演奏技巧都比英國略勝一籌
感覺跟整個國家的風格都很相似……
美國的風格,平易近人、簡單輕快,流行性很強,但感覺其實還是些長不大的孩子,似乎很包容,但其實不敢玩得太過火,還是有很保守的成分;
英國的風格則是相對不太容易接受的深度和優雅,表面比美國恪守陳規,但深重的歷史感背後,異端和放肆的程度比起幼稚的美國佬來說成人化多了……
樂隊的感覺則是要聽輕松的流行,又好聽、產量又大的美國樂隊一抓一大把;但是英國的似乎就比較有個性,就算是瘋瘋癲癲的風格也免不了英倫骨子裡的性感優雅
7. 為什麼英國搖滾這么厲害
原因:
簡單說的話,英國當年有做音樂的土壤。有很多家庭樂隊和玩樂器(尤其是吉他和鼓)的年輕人,他們從爵士、布魯斯和山地搖滾唱片里吸取營養,並發掘出了被美國人忽視的價值,而他們的創新能力也在當時的世界流行音樂領域中首屈一指。
美國人自己也無法抵擋這些人用被他們丟棄的曲調發展出的新玩意,於是英國的搖滾樂引領了一場流行音樂革命。
英國搖滾起步時的那段歷史
61-66年美國早期的搖滾潮流逐漸式微之後,興起的是沖浪音樂。而這幾年間的美國社會整體安定富足,零星出現了一些民權運動,但並沒有掀起整個社會的文化風潮。
這時興起的是內容以描寫沖浪文化為主的沖浪音樂。後來的沖浪音樂晚期,產生了一種被稱為Hot Rod Rock的音樂類型,被稱為飛車搖滾。
而對於後代影響比較深遠的,主要是Dick Dale ,與The Beach Boys,後者成為英倫入侵年代唯一能抗衡披頭士的樂隊。而在60年代,大量亞洲製造的便攜收音機給美國青少年們帶來了全新的聆聽音樂的方式,而不必再受到家長的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