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曾為英國殖民地,為何印度不痛恨英國
因為英國並沒有對印度人有過多的殺戮和奴役行為,反而為印度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歷史上,印度從來都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始終是一個分裂的國家。從歷史上看,印度是個經常受到外族入侵的國家,並且一直被外國奴役。先後曾有十幾個民族統治過這里,而英國是最後一個。而英國的統治比以往那些統治者要強得多,最起碼沒有對印度人民進行瘋狂的殺戮和奴役。而且,還採取了“以印治印”的方針。這讓許多印度上層階級感到感激,覺得英國的統治者真的是“太好了”。
在印度人看來,英國的殖民為他們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所以,他們對英國沒有怨恨,只有感激。而且,印度最後也是通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贏得了獨立,這在世界上也相對罕見。
② 印度被英國殖民了兩百年,但印度人對英國並不反感,這是為什麼呢
世界上大多數血腥戰爭,背後都有宗教的影子。——題記
印度和中國同為亞洲的兩大文明古國,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先從地理上來看。
所以說幾千年來印度就不斷重復著佔領與重建,侵略與同化的過程。如果單單是統治上的更迭還好一些,因為中國也經歷了多個王朝的不斷更迭。但印度在經歷王朝更迭同時,文化上也經歷了多次變更,從傳統的佛陀門教到後來興起的印度教以及佛教,再到後來湧入的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文明。長時間的文明斷檔,導致沒有一個很好的本土文明去同化這些極具沖突性的外來文明,沖突在所難免。
而在強大的宗教沖突面前,像英國這樣的外來殖民者對印度所造成的破壞,在印度人的心中的所造成的仇恨,遠遠不及宗教沖突所帶來的仇恨,兩者相較之下,便極大地降低了印度人對英國殖民者的反感。
而英國人在對印度進行殖民統治的同時,也帶來的近代工業文明,這對近代印度的發展無疑起到了促進作用。以至於如今英語仍然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而且是印度精英階級的標配。所以我們會發現,印度人對英國的觀感,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抵觸,甚至於對英國有些好感。反倒是對曾經是同胞的巴基斯坦視若仇敵。【可悲可嘆,真是造化弄人】
注釋1:大月氏人,也有稱為月支的。他們原本生活在中國的西北草原上,但隨著匈奴冒頓單於帶領部落的崛起,大月氏最被打敗並不得不遷徙他方。
注釋2:德里蘇丹國(1206~1526),國祚共計320年,因其建都德里得名。王朝的建立者是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宗教為伊斯蘭教。1526年,德里蘇丹國被莫卧兒王朝取代。
③ 為何印度人最感激英國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印度也是世界的文明古國,更是世界很多宗教的發源地,而且歷史的長度甚至在世界都是前列。不同的是印度的文明並沒有延續下來,而且國家那是動亂了幾千年,不斷被外敵入侵,可以說其歷史就是一部血淚史。而英國作為印度的最後一個入侵者,殖民掠奪印度長達200多年,這200多年的統治,並沒有讓印度記恨,反而讓印度最感激。為此,很多人不明白的是,印度人為何最感激英國呢?你絕對想不到,其實只有一條。
所以印度這個國家,堪稱唯一因為殖民獲利的國家,正是因為殖民,讓這個古老的國家恢復力量,正是因為殖民,使得印度歷經幾千年,重新強大起來。而且未來甚至可能將成為世界僅次於美國,俄羅斯,中國等之後的超級大國,這更是英國人的功勞,所以印度人能不最感激英國么!
④ 為什麼英國殖民者洗刮印度那麼久,印度人還那麼喜歡英國
印度雖然被英國殖民統治了許多年,但也不可否認的是,在英國統治的這些年,也給印度帶來了許多的發展,英國還給印度修建了鐵路。
⑤ 印度之前是英國殖民地,印度人為何不反感英國人
世界殖民史上,英國進行殖民擴張歷史一直佔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從16世紀開始,英國之所以能保持數百年之久的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也與其殖民擴張有直接的關系。而在英國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中,位於南亞四大陸的印度以其豐富的資源、人口,和無與倫比的收益,在英國的殖民體系中一直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為了徹底占據印度,英國人花費了上百年的時間,難以數計的人力物力財力,花費如此大的精力,英國人當然不是為了給印度人獻愛心、送溫暖。相反,赤裸的利益訴求,才是英國人的目的。自然,英國曾經在印度的殖民侵略和統治,給這個國家的人民帶去了巨大災難。
南亞次大陸獨立後的國家
而且,一個民族和國家有怎樣的想法,與其思維方式有直接的關系,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印度人的思維是十分奇特的。中國人講究的是槍桿子里出政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而印度人不但有著種姓制度,就連獨立的方式都很奇葩,印度聖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更是令無數中國人大跌眼鏡。也因此,思維完全迥異於中國人的印度人有此想法,雖然中國人依然難以完全理解,但也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⑥ 印度為什麼成為英國殖民地 知乎
很簡單啊,只要不是中國的,都可以吹!——精神外國人印度本身作為中國的鄰居,國土又大,地理位置又好,土地資源還豐富,人口又多按理來說應該發展潛力很大可實際上不是那樣,印度就一個種姓制度擺在那裡,就註定發展不起來。更別說他們坑爹的教育制度,各種西方式不倫不類的民主制度。吹印度的基本上都是選擇性眼瞎,忽略印度存在的問題,以為印度是中國2.0,能發展起來似的然而中國和印度之間的經濟差距,是不斷拉大的,從來就沒縮小過。那些吹得也是沒什麼腦子的
⑦ 印度人對曾經殖民統治自己的英國人是什麼樣的態度
我們中國人對待侵略者有同仇敵愾決戰到底的勇氣,但不是所有民族都是如此。印度人,尤其是政客和知識精英,對前宗主國感恩戴德以至五體投地,怎麼能反感英國人呢?沒有英國人的歪打正著,印度仍只是一個跟波西米亞、馬格裡布和印度支那一樣的地理概念,而非國家——別忘了,是英國人賦予了印度以現代民族國家的雛形。我們不妨在比較中探討一下,參照對象就是中國——長話短說,三條為佳。
首先,印度接收了英國人規劃指導的聯邦制、議會民主制和司法體系,這些無形資產也是比較符合印度國情的,讓印度少走了彎路。印度共和國運行至今已70餘年,國家發展平穩,局勢總體安定,民族和宗教爭端也越來越少。
其二,印度接收了一支龐大的人才隊伍,有國家治理方面的,有經濟管理方面的,有文化教育方面的,有軍事指揮方面的,不僅使權力交接平穩過渡,而且對國家長治久安和發展進步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其三,印度接收了英國人留下的大量的有形資產,單單一個鐵路網,就很能說明問題。直到上世紀90年代,面對印度地圖,我們仍然對其密如蛛網的鐵路線羨慕不已。其實,在此一百多年前,印度鐵路通車里程達就已達3000多公里,雄居亞洲第一。
1947年,英國人退出時留給印度近6萬公里鐵路。可惜的是,這些鐵路印度人沒有管理好,也沒有多少完善改進和發展,以致於出現我們在電視上常看到的掛滿乘客的景象。英國人還留下了大量的工廠,留下了大城市的建築,如孟買、加爾各答和新德里等的。
⑧ 印度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為何感覺印度人並不反感英國人
91757年,英國在普拉西之戰中獲勝,從此開始了在印度長達190多年的殖民統治,但如果從英國在印度設立管理區開始算,英國殖民印度超過了300年。明明英國在印度的土地上就放肆了這么久,但為何現在的印度還是不反感英國人呢?
⑨ 印度以前是英國殖民地,為什麼印度人不反感英國人
因為英國的入侵使得印度的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大多數百姓和農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而且還動搖了當時的種姓制度,讓大多數人不在因為自己的姓氏而受到歧視,而且英國先進的思想文明也促使了印度一些知識分子的覺醒。相信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應該對鴉片戰爭有一定的了解,鴉片戰爭時期,英國向中國輸送了大量的鴉片,導致了中國大量的白銀流向英國的口袋,當時英國是將印度佔領了之後,設立了東印度公司作為向中國運輸鴉片的一個中轉站,但是被英國殖民了的印度,現在對英國反倒沒有什麼恨意,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為什麼印度並不反感英國。
一、英國的殖民使得印度的文明發展有了一定的進步,而且還改善了當時百姓和農民的生活水平。在英國入侵之前,印度是非常落後的,大多數百姓和農民都過著有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反而是英國入侵之後,印度的秩序變得完善,農民和百姓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
你對印度的了解還有哪些?歡迎來評論區與我交流。
⑩ 印度經濟那麼落後,卻為什麼印度的IT行業能如此強大
多數人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是落後,再有就是女性問題、衛生問題、文盲率高、貧富差距嚴重等等由於社會體制落後造成的問題。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印度在這樣的大環境中,他們的IT行業卻很發達,並且印度的程序員還受到業界的的高度關注和青睞,不僅如此,印度還是程序員最多的國家。
為什麼印度是程序員比其他亞洲國家的程序員多?
印度的程序員多這一點很好解釋,因為印度的人口基數大,印度有著13.24億的人口,而程序員占總人口的0.2%,約為270萬人,但在這個文盲率高達50%的國家中,270萬程序員也是個十分恐怖的數量。拿中國作比較,中國的文盲率不到1%,但程序員的數量只佔了總人口的0.14%,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個情況?
首先是語言上的優勢,印度曾經被英國殖民過長達兩百年,所以英語對印度人而言能夠算得上半個母語了,然而市面上的編程用語言基本都是用英語編寫的的,所以印度人相對於中國人而言有著語言的優勢。
中國的留學生人數是印度的兩三倍,然而這之中能拿到工作簽證的僅僅只有印度留學生的十分之一,在知乎,矽谷的華人與印度人糾紛能讓你看上三天三夜,印度工程師被認為是中國工程師在矽谷的對手和絆腳石,然而從管理層開始,很多公司都被印度人佔領了,你不得不忍受這樣的氛圍。
雖然在美國,印度碼農更勝於中國碼農,但只要我們國內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成長起來,多多出現華為、阿里這樣的後起之秀,那麼未來的中國工程師將不必再將矽谷奉為心中的聖地。
但這些都是從宏觀的層面來看的,中國程序員也有很多優秀的,只是比例沒有印度程序員高。對於印度IT行業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