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人什麼時候變成誠實

英國人什麼時候變成誠實

發布時間:2022-09-06 07:17:22

『壹』 英國的風俗習慣

1、英國人待人彬彬有禮,講話十分客氣,"謝謝"、"請"字不離口。

2、英國人對於婦女是比較尊重的,在英國,"女士優先"的社會風氣很濃。如走路時,要讓女士先進。乘電梯讓婦女先進。

3、按英國商務禮俗,隨時宜穿三件套式西裝,打傳統保守式的領帶,但是勿打條紋領帶,因為英國人會聯想到那是舊"軍團"或老學校的制服領帶。

4、英國人的時間觀念很強,拜會或洽談生意,訪前必須預先約會,准時很重要,最好提前幾分鍾到達為好。

5、英國是紳士之國,講究文明禮貌,注重修養。同時也要求別人對自己有禮貌。注意衣著打扮,什麼場合穿什麼服飾都有一定慣例。

6、見面時對尊長、上級和不熟悉的人用尊稱,並在對方姓名前面加上職稱、銜稱或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稱呼。

7、親友和熟人之間常用呢稱。初次相識的人相互握手,微笑並說:「您好!」在大庭廣眾之下,人們一般不行擁抱禮,男女之間除熱戀情侶外一般不手拉手走路。

8、英國人還有飲下午茶的習慣,即在下午3—4點鍾的時候,放下手中的工作,喝一杯紅茶,有時也吃塊點心,休息一刻鍾,稱為"茶休"。

(1)英國人什麼時候變成誠實擴展閱讀:

一、訪問英國注意他們一些忌諱

1、忌談個人私事、家事、婚喪、年齡、職業、收入、宗教問題。

2、由於宗教的原因,他們非常忌諱"13"這個數字。

3、不能手背朝外,用手指表示"二",這種"V」形手勢,是蔑視別人的一種敵意做法。

4、上街走路,千萬注意交通安全,所有車輛都靠左行駛。

5、商務活動在2~6月、9月中至11月最宜。聖誕節及復活節前後兩周最好勿去。

二、英國人對早餐非常講究,英國餐館中所供應的餐點種類繁多:

1、果汁、水果;

2、蛋類、肉類、麥粥類、麵包、果醬及咖啡等。

三、英國人一般較喜愛的烹飪方式和喜愛的食物

1、烹飪方式:燴、燒烤、煎和油炸。

2、對肉類、海鮮、野味的烹調均有獨到的方式;

3、對牛肉類有特別的偏好,如燒烤牛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禮儀

『貳』 英國這些稱謂的來歷和對英國稱謂進行補充

1日不落帝國:是英國人用來形容自己國土之大(太陽每時每刻都能照到)(朝也是這么來的,畢竟朝=太陽升起的時候嗎)
2海島國家:英國是靠海盜起家的,當時英國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就是靠小股海盜的騷擾,英皇曾親手授予一個海盜爵位
3英倫三島:英國國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愛爾蘭北部和一些小島組成,是位於歐洲西部的島國,也有人稱之為英倫三島。
4 腐國:英國的腐片很多
5鬼畜米英:鬼畜應該知道吧,米是美國、英是英國、這是日本人對歐美人的痛恨、但是後來日本又特別親近美英、代表思想是 脫亞入歐
6小店主國家,拿破崙曾說過,英國是個小店主之國, 和他同時代的亞當·斯密在《國富論》里也評論說:英帝國政府深受小店主影響。 在這個崇尚自由市場經濟的國度里,每個城市裡繁忙的大街上,都是鱗次櫛比的小商店。 其折射的意義是指:眼界不寬\\只顧眼前.新航路開辟後,英國通過"商業革命"和"奴隸貿易"等多種手段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資金);資產階級革命後又率先進行了工業革命,生產大量產品(貨源);然後以商品為媒介,以武力為後盾打開世界市場(銷售).所以,英國被稱為"小店主的國家". 7約翰牛:原是18世紀英國作家約翰·阿布希諾特在《約翰·布爾的歷史》中所創造的形象——一個矮胖愚笨的紳士,用來諷刺當時輝格黨的戰爭政策。由於 「布爾」在英文中是牛的意思,故譯為「約翰牛」。隨著《約翰·布爾的歷史》一書的行銷,人們便用「約翰牛」來稱呼英國人,後來,約翰牛漸漸變為專指英國,成為英國的代名詞。
(與之相對應的還有,相傳在紐約州的特洛伊城(Troy)有位年長的肉類加工商,名叫山繆爾·威爾遜(Samuel Wilson)。他勤勞、誠實、能幹,很有威信,人們親切地叫他"山姆大叔(Uncle Sam)"(註:Sam為Samuel的昵稱)。這位山姆大叔也是一位愛國者,他與父兄曾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在1812年的美英戰爭中,他的工廠與政府簽了一份為軍隊生產桶裝牛肉的合同,美國政府每當收到他交來的經其親自檢驗合格的牛肉,就將肉裝入特製的木桶,並在桶上蓋上US的記號。由於Uncle Sam的首字母是US,而美國(The United States)的縮寫也是U.S.,於是人們便把這兩個名稱合二為一了,意即那些經"山姆大叔"之手的牛肉,成了"美國"的財產。於是當地的人們就把"山姆大叔"當成美國的綽號,並逐漸流傳開來)
8霧都:倫敦, 人們就會把「霧都」的稱號與它相連。在上世紀60年代之前, 倫敦稱為霧都是世人共知的。 倫敦煙霧繚繞, 迷茫一片。盡管街頭路燈明亮, 但能見度仍然很差, 看不清10米以外的東西。
9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因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的比較早,經濟結構、政治結構、文化結構,與18世紀英國的現實結構相互作用的結果。而英國使得很快就發展到世界霸主的地位,即使在今天也是世界強國之一
10喪屍之國:英國人平均睡眠時間只有6個小時,缺乏睡眠將會侵蝕西方社會發展下一代技術的能力,從而徹底喪失競爭力。在社會經濟關系復雜的今天,失眠情況的日益惡化甚至會導致英國變成一個「喪屍之國」。長期缺乏睡眠將讓民眾變得木訥和缺乏創新能力,這對經濟發展來說是一個大災難。到那時,民眾所關心的將只剩下抓緊一切機會睡覺,而不會想著去做其他任何事情。牛津大學教授魯賽爾·福斯特表示,長期缺乏睡眠將會導致民眾出現身體發胖、過敏易怒、產生幻覺和抑鬱等症狀。
滿意的話給個好評偶

『叄』 英國人有哪些優點

英國人友好,熱情,也多少有一點傲慢。

英國人誠實,厚道,不乏有一定的幽默感,並且比較准時守約,講究禮節,在正式社交場合特別注重服飾。

英國男人講究"紳士風度",英國女人嚴守"年齡秘密","女士優先"在英國已成為風氣。

英國人愛排隊,而天氣則是英國人經常談論的話題。

英國人不願輕易吐露心扉,也無意打聽別人的隱私,以"不管閑事"著稱。

英國人不欣賞美味,不善於烹調,但實際上他們卻很講究席間禮儀。

英國人頗愛寵物,對馬、狗、貓、鳥等動物感情很深,有"愛我就愛我的狗"之說。

英國人有付小費的習慣。

『肆』 英國傳統文化,習俗

英國的傳統文化特點:

  1. 濃厚的宗教色彩。英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英國,人人都有信仰宗教的權利,社會和政府不得干涉。他人可以隨意改變宗教信仰,可以在佈道,禮拜和儀式中表明他的信仰。

  2. 貴族等級制。英國社會一直存在著明顯的等級區分,貴族等級制一直在英國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以至在資產階級革命後的一百多年依然被稱為「貴族的世紀」。

  3. 自由主義文化。在英國,時常看到一些學生做出放浪形骸的舉動,比如他們晚上會在路邊席地而坐,喝酒交談,比如他們會走著走著就發出肆無忌憚的笑聲。

  4. 崇尚的傳統文化英國歷史演變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文化傳統有較大的連貫性,這種連貫性必然導致英國人堅持一種傳統觀,即崇尚過去的智慧和成就,崇尚蘊涵傳統的制度和生活方式。

英國的重要節日

一April Fools Day(愚人節)

二Hallowe'en(萬聖節)

三Christmas(聖誕節)

四 New Year's Day(元旦)

五Valentine's Day(情人節)

六Easter(復活節)

七Christmas Eve(平安夜)

(4)英國人什麼時候變成誠實擴展閱讀:

英國的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傳統的英國人非常重視餐桌上的禮儀 懂得這些得人被視為有教養的人 細節很多 在這里就簡略的解釋一下 剩下的需要在實踐中體會與英國人交流中學習。

刀叉的擺置

用餐中為八字形,如果在用餐中途暫時休息片刻,可將刀叉分放盤中,刀頭與叉尖相對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還是繼續吃。

刀叉的拿法

兩只一組使用刀、叉為正式的用法,右手拿刀,左手拿叉,與筷子同樣的是以兩只為一組。刀用來切割食物,叉用於送食物入口。

刀叉的用法

刀叉有不同規格,按照用途不同,其尺寸的大小也有區別。吃肉時,不管是否要用刀切,都要使用大號的刀。吃沙拉、甜食或一些開胃小菜時,要用中號刀,叉或勺一般隨刀的大小而變。

『伍』 英國人是不是「很傻」講的是什麼故事

周先生來到英國,第一個感覺,便是覺得英國人很傻。

一次,他走在街上,不小心撞上了英國人,對方卻很抱歉地說一聲:「sorry」。好像是他碰了周先生一樣,讓人不可理解。

久居英國的朋友告訴周先生:如果你買了東西,拿回家後,忽然又不想要了,無論你買了多長時間,只要沒有污損,都可以拿回去退貨。沒有任何理由,只要你說不喜歡就行了。

一次,周先生從英國向國內寄回一塊手錶。可當家人收到時,只是一隻空盒子。裡面的手錶不翼而飛,不知是落在郵路的哪一地界了。當他向英國郵局提出此事時,郵局卻未讓他出示任何證明且很快地向他賠償了損失,也不怕其中有詐。

買了車,要去上保險。

按規定,學生和老師是有一定優惠的。於是,周先生填寫了這兩項,辦事人員沒有要求他們出示任何證件和證明,很順利地辦好一切。

一位曾在英國某大學做訪問學者的先生對周先生講:在實驗室里,有許多貴重金屬,如黃金、白金等,沒有人專門管理,也沒人監視。如需要,自己去拿就行了,用多少都不要緊的,但不能作為私用。

如果你一念之差,順便捎帶了些回家,那麼,這意味著你的信譽徹底完蛋,以後也不會有任何單位聘用你了。

這就是說,英國社會非常看重人的德行。

他們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德行,那麼便沒什麼尊嚴和信譽,而一個沒有尊嚴和信譽的人,社會是不會接納的,這也是英國社會在用人時,那麼看重你有無犯罪記錄的原因。

也許有人認為英國人很傻,實際上這是一種高貴的品質:誠實。

在英國,上火車是沒人檢票的,你只要去窗口買好票就行了,站台絕對開放,但卻沒人逃票。

當然,你更不用怕超級市場的短斤少兩和討價還價。

因為,他們的標價絕對的誠實,也不會在秤上做什麼文章。

說來也不奇怪,一個社會如果視名譽比金錢重要的話,那麼,誠實就成為必然的了。

『陸』 請問英國是約翰牛,法國是高盧雞,俄國是北極熊,是怎麼個由來

18世紀,英國有位作家名叫約翰·阿布思諾特,阿布思諾特生活在英國與西班牙爭奪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的戰爭年代,他畢業於聖安德魯醫學院,擔任過英國宮庭醫生,善於寫政治性的諷刺作品。他對英國"輝格黨"的好戰政策非常不滿,於是寫了一本書,名為《約翰·布爾的歷史》(The
History
of
John
Bull)。在這本書里,他成功而詳細地刻畫了約翰·布爾這一人物。約翰·布爾是一位來自上流社會(upper
class)里的紳士。此人矮小(short)而肥胖(fat),急躁(impatient)又好教訓人。不過他正直(honest)而誠實(honest),滑稽又可笑,熱情洋溢又有點想入非非。這個人物簡直就是當權者的影子。這個被刻畫得栩栩如生、風趣幽默的人物深深打動了一位漫畫家。他細讀幾遍後,揮筆畫了一幅約翰·布爾的漫畫(cartoon)。畫中的約翰·布爾騎著一匹馬,頭戴寬邊禮帽,腳踏長統靴,一派趾高氣揚、不懼怕任何困難的模樣。可惜他太矮太胖,怎麼看都不像是個"大人物(VIP)"!可是,約翰牛喜歡虛張聲勢,也很執拗,但心地善良,且這幅漫畫形象生動、耐人尋味,英國人很快就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另外,公牛是英國人當時乃至現在都非常喜歡、甚至有幾分崇拜的"偶像",於是英國人漸漸地把牛視作同仁(fellowship),乃至自己的象徵了。人們也跟著把英國人稱為約翰牛。這個綽號多半是形容英國人傲慢、固執。 高盧是法國古稱。高盧雄雞是法國第一共和國時代國旗上的標志,是當時法國人民的革命意識的象徵。
高盧雄雞(La
Coq
gaulois):羅馬帝國把今天法國這個地方叫做高盧(Gallia),
把高盧人叫做Gallus,而它在拉丁語裏的另一個意思是公雞。中世紀前期無人作如此聯系。大約14世紀後這種聯系才普遍。盡管雄雞被法國人賦予警惕勇敢的品質,但是與代表英國的獅子和代表德國的雄鷹相比,雄雞不免給法國人帶來一些尷尬。
北極熊:北極熊就其比喻國家的巨大規模和民族的堅韌,我想這仍然是俄羅斯的一個恰當的綽號。如果就北極熊的兇猛、強悍、咄咄逼人的含義來說,俄羅斯很大程度上早就不是這樣

『柒』 急需英國的詳細發展史及風土人情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威爾士語:Teyrnas Unedig Prydain Fawra Gogledd Iwerddon 蘇格蘭蓋爾語:An Rìoghachd Aonaichte na Breatainn Mhòr agus Eirinn mu Thuath;愛爾蘭語:Ríocht Aontaithe na Breataine Móire;蘇格蘭語:agus Thuaisceart éireann Unitit Kingdom o Great Britain an Norlin Airlann),簡稱聯合王國(英語:The United Kingdom)或英國(英語:Britain),英文縮寫(GBR),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共同組成的島國,還包括一些英國海外領地。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 ,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是由不列顛群島中大部分島嶼組成的,其中第一大島是大不列顛,第二大島上有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蘇格蘭西部沿海有一個叫做赫布里底的大群島。蘇格蘭本土的東北沿海有奧克尼群島和薩得蘭群島。上述這些群島都與本土有行政上的關系,但愛爾蘭海上的馬恩島以及大不列顛與法國之間的海峽群島則基本上自治,不是聯合王國的組成部分。 英國的面積大約為242500平方公里(93600平方英里),從南部海岸到蘇格蘭的最北部差不多將近1000公里(約600英里),橫向最寬處差不多將近500公里(約300英里)。 "Britain"這個詞起源於希臘和拉丁詞,而最終可能追溯到凱爾特語。盡管用"史前時期"這一尺度來衡量時,凱爾特人也是稍後才來到不列顛群島的(在此之前的那些文明就已創造了諸如埃夫伯里巨石建築遺址和圓形巨石陣這樣的著名歷史遺跡),但是有關英國歷史的文字記載畢竟還是從講述凱爾特人開始的。"凱爾特"這個詞語相當普遍地經常用來區分不列顛群島的早期居民和後來的盎格魯-撒克遜入侵者。
羅馬人的統治從公元43年起延續了300多年。在羅馬人於408年最後撤走之前,該島開始遭到來自北歐的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的侵擾,經歷了一段日趨混亂的時期。"England"這個詞正是從"Angles"而來的。在此後的兩個世紀中,侵擾逐步變成了定居,並建立了許多小王國。不列顛人在如今的威爾士和康沃爾地區獨立生存下去。這些小王國中出現了力量較強稱霸全國的王國,先是在北方(諾森布里亞王國),然後在中部(麥西亞王國),最後在南方(西撒克斯王國)。但是,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北歐海盜接著入侵英國並定居下來,盡管在10世紀時西撒克斯王朝曾擊敗過入侵的丹麥人並一度稱霸英格蘭的廣大區域。
1066年發生了對英格蘭的最後一次成功入侵。諾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戰役中擊敗了英國人,來自法國的諾曼人和其他人來此定居。在隨後的3個世紀中,法語成為貴族的語言,法律結構受到了英吉利海峽彼岸所通行的那一套的影響,社會結構在某種程度上也受到了影響。 威爾士雖然常常處於英格蘭人的勢力范圍之內,但一直是凱爾特人的堡壘。然而在1282年盧埃林王子陣亡之後,愛德華一世發動了一場戰役並取得勝利,把威爾士置於英格蘭的統治之下。威爾士人的民族情緒繼續高漲,15世紀初由歐文·格林德領導的起義便說明了這一點。1536年和1542年的聯合法令把英格蘭與威爾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統為一體。 當初住在蘇格蘭的大多是皮克特人。公元6世紀,來自愛爾蘭的蘇格蘭人在如今的阿蓋爾地區定居。洛錫安住著英格蘭人,而威爾士不列顛人則繼續北上來到斯特拉思克萊德。9世紀時,蘇格蘭各地區聯合起來抵禦北歐海盜。在整個中世紀,英格蘭當時強大的君主國一直威脅著蘇格蘭的獨立。
英格蘭與蘇格蘭最終的聯合表明,當時宗教上的差異比之以往的民族仇視更加至關緊要。在英格蘭,伊麗莎白一世於1603年由蘇格蘭詹姆斯六世(英格蘭詹姆斯一世)繼位。即使如此,英格蘭和蘇格蘭除了在奧利弗·克倫威爾統治時一度被強行聯合在一起,在17世紀它們一直是相互獨立的。到1707年,由於意識到更緊密的政治和經濟聯合會帶來益處,雙方同意建立一個單一的大不列顛議會。蘇格蘭仍然保留自己的司法制度和宗教社區。但是在喬治一世和喬治二世這兩位漢諾威王室新教徒統治期間,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關系緊張起來,詹姆斯二世黨人發動過兩次叛亂,試圖恢復信奉天主教的斯圖亞特王室。
愛爾蘭在公元前就出現了許多王國,但愛爾蘭並沒有能免受北歐海盜的侵犯,到公元10世紀時竟成了北歐海盜的一統天下。

1169年英格蘭的亨利二世發動對愛爾蘭的入侵。英格蘭籍教皇阿德里安四世授予亨利二世最高統治者的權力,因為他急於想使愛爾蘭教會完全順從羅馬。愛爾蘭大部分地區都落到了盎格魯—諾曼權貴手中,但是在中世紀英格蘭幾乎沒有在此直接行使管轄權。 都鐸王朝的幾位君主幹預愛爾蘭的傾向要強烈得多。在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對愛爾蘭造反者發動過一系列戰役。'抵抗運動主要集中在北部的烏爾斯特省,1607年由於抵抗運動失敗以及領導人出逃,烏爾斯特變成了來自蘇格蘭和英格蘭的移民聚居地區。 由於英國內戰(1642~1652),愛爾蘭又爆發了多次起義,但都被克倫威爾鎮壓下去。1688年詹姆斯二世被廢黯之後,英格蘭與愛爾蘭之間的戰爭更是不斷。18世紀大部分都是脆弱的和平時期。18世紀末,英國政府為謀求穩定作出了多方努力。1782年,愛爾蘭議會(建立於中世紀)獲得立法自主權;在憲法上與大不到顛的唯一紐帶是王國政府。然而,該議會僅僅代表少數盎格魯-愛爾蘭特權階層,天主教徒被排斥在外。1798年發生了一次起義,但沒有成功;1801年,愛爾蘭與大不列顛聯合為一體。
雖然1916年都柏林民族起義者的起義遭到了鎮壓,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未期,一股稱為愛爾蘭共和軍的游擊力量開始對英國當局採取軍事行動。1920年通過的愛爾蘭政府法案規定要成立兩個地方自治議會,一個設在都柏林,另一個設在貝爾法斯特。該法案於1921年在北愛爾蘭實施,烏爾斯特省9個郡中有6個接受了它們自己的議會,同時在英國議會中仍享有席位,並服從英國議會的最高管轄權。但是,愛爾蘭共和軍繼續在南部為爭取脫離英國當局贏得獨立而戰斗。1921年6月簽訂了停戰協定之後,根據同年12月締結的英—愛條約建立於愛爾蘭自由邦,1949年該自由邦成為愛爾蘭共和國。

海峽群島和馬恩島雖不屬於聯合王國,但與聯合王國有著特殊的關系。海峽群島在10世紀和11世紀時曾是諾曼底公國的一部分。馬恩島在1266年以前名義上一直由挪威行使主權,到1765年最終才直接由王國政府管轄。今天,海峽群島和馬恩島都有各自的立法機構和法律制度,英國政府則負責那裡的防衛和國際關系事務 英國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勝國,故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議案擁有否決權;英國也是歐盟成員國和北約創始會員國之一。 英國的風土人情英國人是以保守出名的。在英語中,保守除了有因循守舊、愚頑不化的貶斥之意外,還有謹慎、穩重和不冒失的褒獎內涵。當我們觀察和了解英國人的日常生活、思維方式及其社會發展的時候都不能忘記這一點。英國人的保守表現在他們傾向於接受熟悉的事物,而對於新奇或者外來的東西總是持懷疑態度。他們說,「英國人一般比較保守,或者比其他大多數國家的人們略微保守一些」。這個自我評價也是比較保守的,因為在外國人看來,英國人簡直保守得不可理喻。英國人雖保守但不乏幽默感,而且以其幽默感聞名於世。矜持、謹慎和幽默是英國人天性的一部分。英國人的禮儀是出名的,所以你到英國去一定要遵守他們的禮儀。

當你去訪問一個英國人是一定要先在門口敲門,等他說「請進」是才能進去,先生進門要脫帽。英國人無論在什麼場合,即使一家人在吃飯,父親叫兒子遞個東西也要在前面加個「請」,事後總不會忘說「謝謝」。在英國,如與別人相遇時,總會以「今天天氣很好」或者「看起來要下雨」之類的話。如果你用國內的「你吃飯了嗎?」是很不禮貌的。

三個禁忌

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插隊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

不能問女士的年齡。英國人非常討厭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甚至他家裡的傢具值多少錢。在英國沒有比對中年婦女說一聲「你看上去好年輕」更好的恭維話了。

不能討價還價。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這是被認為很沒面子的事。如果你認為一件商品的價格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解題過程]

風俗習慣
倫敦的星期天,商店都停止營業,所有的劇場和大多數電影院也都關門。因為倫敦人都喜歡在星期天出城去郊遊。

英國,送禮時最好送較輕的禮品。由於所費不多就不會被誤認為是一種賄賂。英國人也象其他大多數歐洲人一樣。喜歡高級巧克力、名酒和鮮花。對於飾有客人所屬公司標記的禮品,他們大多並不欣賞。
飲茶,是英國各階層人民都喜愛的茶,幾乎可稱為英國的民族飲料,特別是婦女嗜茶成癖。英國人愛好現煮的濃茶,放一、二塊糖加少許冷牛奶。
下午茶在鄉間,也叫葷茶,或飽茶,喝茶時附帶吃魚、肉等菜餚,代替正餐。
英國還有五時茶,是有親階級婦女的社交活動,與其說飲茶,不如說約朋友下午五時茶敘,見見面,談談心,相當於歐洲大陸婦女們的咖啡招待會。

英國人見面時不愛講個人私事,而愛談論天氣,否則會受以冷遇。
在英國翹大拇指是攔路要求搭車之意。
在英國,如果戴口罩上街,人們會認為是傳染病者跑出來了,也許還會有人叫救護車。--衣著:
英國人在穿戴上依然比較講究,因此在會客、拜訪或參加酒會、宴會、晚會時仍要穿西服打領帶。在夏天,可以不穿西服,只穿短袖襯衫,但也得打領帶。
--約會:
英國人的時間觀念較強。對安排好的約會一定要准點。無故遲到很不禮貌,到得太早也不必要。如因故延誤或臨時取消約會,要設法用電話通知對方。英國的電話可以直撥全國各地及世界許多城市。

--談判習慣:
英國商人並不喜歡長時間討價還價。他們希望談一、兩次便有結果。除了重要談判,一般有一小時已足夠。他們有時還利用午餐討論業務。如果對方邀請可以參加。
同英國人談生意,講究談判的方法和策略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業務談判,要與公司的決策人物,如董事長、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商談,而且要提前約見。英國人在商談中講究禮節,保持矜持,不過分流露感情,因此同英國人談生意,要儀表整潔,談吐文雅,舉止端莊。
英國商人在商談中既保守又多變,所以,我們要不卑不亢,把握火候,力爭雙方達成協議。有時在談判中,商人突然改變自己的主意,特別是談判後如果不及時簽訂合同,他會反悔已談妥的條款。因此,抓住時機,及時簽約是一個招數。
英國人一般不善交際,但有時為了生意的需要,也作一些必要的應酬。而這種應酬,也顯得保守古雅。
英國人從不把時間同金錢相聯系。英國人的節假日是不可侵犯的,每年7月底到9月初是他們休假時間,因此出國洽談最好避開這個時間。在同英國人商談之中,禮節禮貌是很講究的。在談到「英國人」時,不要使用「英吉利人」一詞,否則會引起其他民族的不滿。女王在英國人的心目中乃是至高無上的地位,國家的象徵。因此席間不可有對女王不禮貌的言詞。當生意談得雙方都比較滿意時,英國商人會邀你去他家裡作客,你應按時赴宴,鮮花、巧克力和酒,可以作為赴宴時的禮品。聖誕節、新年和對方的生日,寄上一張賀卡也將會加強雙方的友好合作關系,可以促成生意。
--展覽:
英國每年有許多貿易博覽會和展覽會,出訪時間最好和對口展覽會相一致,這樣可以了解英國市場和接觸大批商人。這類展覽很少超過一星期。博覽會印製的目錄上刊有展出者名字和展品,對做生意很有幫助。
--節假日:
絕大部分英國商人每周工作5天,星期六和星期日是假日。8月份最好不要訪英,因大部分人都去休假。另外,還要避開12月20日至次年1月2日,因人們都准備過聖誕節和新年。3月底至4月中旬是復活節。5、8兩月還有假日。
英國人一般要喝啤酒及不加冰的威士忌。此外,他們喜歡成群結隊去取較遠的地方旅行。因此這個假期對英國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他們必須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後吃別的東西。如果在這個星期內收到別人的禮物,覺得不合用或不滿意時,還可以拿著禮物到原來的商店,換一些自己喜歡而價格相若的東西。這樣,送禮物和收禮物的人都會感到很方便。
煤塊英格蘭人新年到別人家拜訪時,必須攜帶一塊煤,並且親手把煤放進人家的爐子里,作為敬賀新年的禮品。同時還說一句祝福的話:「祝你家的煤炭,長燃不息。」

小費
是否付小費視情況而定,一般服務行業以10%付小費。旅館每天每間20便士左右,房等級高的小費應略為增加。中晚餐可給10%的數目。車站和機場行李搬運工人視情況給一鎊左右的小費。(車站和機場均備有小車,可借車自己推運行李)。計程車小費亦給10%,長途租車可每天給二至三鎊。此標准也還可以再加20%的物價膨脹指數。

辦公時間:
政府機關:09:--17:30
公司行號:09:--17:30
銀行:1)英格蘭:周一至周五9:30--15:30(部分大的分行周六亦對外營業09:30--12:00)

2)威爾士:周一至周五9:30--15:30
3)蘇格蘭:周一至周三營業時間為09:30--12:30及13:30--15:30,周四營業時間為09:30--12:30,13:30--15:30及16:30--18:00,周五營業時間為09:30--15:30
4)北愛爾蘭:周一至周五營業時間為10:00--12:30及13:30--15:30營業時間:
商店和百貨公司的營業時間一般是9至17時,星期三、四有許多商店延至19時,星期六在13時關門,但牛津街和龐德街附近的百貨公司營業到17時,星期日幾乎所有的店都休息。

『捌』 英國人民有什麼顯著的特徵

英國人民族性中最顯著的特徵是主實踐重行動,他們看重的是實際、講究的是效果。他們做事依賴直覺、本能和經驗,經驗主義是這個民族性的最好表述。提到英國,人們首先想到一些專屬於英國的詞語,比如,英國紳士,這是一個在精神氣質上有類於貴族但在行為規范上又與之有差別的群體,從而有研究者從中提煉出了「紳士道」這樣一個文化概念。再比如,「約翰牛」,這是一個飽經事故又頗有些牛勁的實幹家形象,經過渲染,john bullism從而成為了「英國習氣」或「英國的典型性格」的代稱。任何一個偉大的民族之偉大,總是以其民族精神為支撐的。但,作為一個對世界政治歷史關注比較多的研究者,"我"始終以為,任何一個偉大的民族之所以偉大,總是以多面向的民族精神為內涵的。正如中華民族並不只是勤勞勇敢一樣,英吉利民族也並非僅僅是「紳士道」和「約翰牛」,或者再加上「英國病人」。 如何展現作為「復雜綜合體」的英國精神呢?這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英諺雲:一個英國人,一個獃子;兩個英國人,一場足球:三個英國人,一個不列顛帝國。"我"以為,把一個個英國的人或事分開來講,難免得到一個呆板的形象。用劇情展示的方式,截取能夠體現英國精神的方方面面,以點睛之筆,穿插勾連,形成一幕幕英國精神活劇,讓事實自己說話,讓讀者自家體會,恐怕是展示英國精神的一個比較好的辦法,或許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從三個英國人身上看出一個不列顛帝國。 在英國精神裡面,有一種強烈的普世主義色彩。大文豪莎士比亞有句名言:僅僅一個人獨善其身,那實在是一種浪費。上天生了我們,是要把我們當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為我們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於沒有一樣。這種普世主義色彩。體現在英國以及英國人的方方面面,政治、文化、社會、科學、教育、理性、冒險、事業等等。這種普世主義對於英國精神——英國文明和價值觀——在世界上的廣泛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另外,英國人友好,熱情,也多少有一點傲慢。英國人誠實,厚道,不乏有一定的幽默感。 英國人比較准時守約,講究禮節,在正式社交場合特別注重服飾。
英國男人講究"紳士風度",英國女人嚴守"年齡秘密"。"女士優先"在英國已成為風氣。
英國人不願輕易吐露心扉,也無意打聽別人的隱私,以"不管閑事"著稱。
英國人不欣賞美味,不善於烹調,但卻講究席間禮儀。
英國人頗愛寵物,對馬、狗、貓、鳥等動物感情很深。有"愛我就愛我的狗"之說。
天氣是英國人經常的話題。
英國人有付小費的習慣。

『玖』 讀[傻帽英國人]有感400字

讀完文章後很有感受,也瀏覽了網上很多朋友對文章進行的評論,褒貶不一,理解也各有不同。
本人也有一觀點:作者寫文章的時候,應該僅是從審美和積極的角度去通過英國人的諸多行為特點來闡述社會問題,那麼評者也應該汲取其積極方面的意義。任何事物都是矛盾體,都有雙面性,不可否認英國人自然有英國人卑劣的那一面,但社會優勝劣汰和文明進步的今天,我們選擇和思考什麼,應該很明確。作者沒有有意識的去作出英國人或中國人的區別,評論者也是出於不同世界觀的理解,認識決定對錯。
但我感謝作者,我們希望國人學習在刪去文章里「英國人」後的所有社會行為。
如今,在社會意識形態層面普遍有「民族優劣論」的討論,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既留下了輝煌,也留下了恥辱,既有強悍,又有懦弱,那麼我們如何去認識和評價呢?我想:積極的心態很重要。
信譽危機,信譽意識,信譽市場,是各個社會范疇競相重視的問題。不解決,必將後患無窮。還記得:老人們習慣給沒有心機、誠實老實的孩子,叫「我的傻孩子」,那裡面含著什麼?當社會在流行把「傻*」渲染成弱智的代名詞的時候,社會上也同樣需要一些「傻瓜」的存在。這個社會上最值得信任的人是誰?太多的人回答是「自己的父母」,為什麼會是這個答案?即便連自己的愛人都成了不可絕對信任的時候,我們如何去認識現在的信譽和信任。以前的「戰友」、「同學」包含著信任,現在還有嗎?我沒有「否極泰來」,也沒有「杞人憂天」,更沒有「草木皆兵」,只是在說一些現在和以前的不同。誰能否認這些不是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呢?不是影響民族信譽的關鍵性問題呢?如果國人讓國人都不信任了,如何讓世界得到信任?
都說天津人指路反著指,山東人指路帶著去,也許這些是沒有依據的造作,但當你聽到後,去問路時,有何思考。河南人惹了中國人,那麼所有的河南人又惹了所有的中國人嗎?但當你去與河南人談生意的時候,又有何思考。以前借錢的時候,有恐懼,那是出於怕別人笑話,純屬面子問題;而現在去借錢,有恐懼,卻是怕別人擔心自己能否還得了錢,純屬信譽問題。
來到社會迅速發展,經濟快速提高的今天,商業欺詐越來越多,「無奸不商、無商不奸」又回到了每個現代人的意識中,說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聖訓,不得不聽」我們看看現在的銀行壞帳,看看現在法院里五花八門的案件,國人確實處在一個存在信譽問題的過程中。和諧社會,我們確實需要和諧社會,當「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戰略發展達到階段性目的後,應該去追求和諧了。國人應不怕住房在大小上不同,就怕有的人有房,很多房,而有的人一輩子都難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附:「傻帽」英國人
來到英國,第一個感覺便是英國人很傻。如果你買了東西,拿回家後,忽然又不想要了,無論你買了多長時間,只要沒有污損,都可拿回去退貨。沒有任何理由,只要你說不喜歡就行。
還有更傻的呢。一次,有個留學生從英國向國內寄回一塊手錶,可當家人收到時,只是一隻空盒子,弄不清手錶究竟是落在郵路的哪一地

界了。當他向英國郵局提出此事時,郵局未讓他出示任何證據,很快向他賠償了損失,也不怕其中有詐。
如此看來,英國人確實太傻了。時間長了,慢慢地理解了英國人的傻勁。一個曾在英國某大學做訪問學者的先生對我講:「在實驗室里,有許多貴重金屬,如黃金、白金等,沒有人專門管理也沒人監視。如需要,自己去拿就行了,用多少都不要緊的,但不能作為私用。如果你一念之差,順便捎帶了些回家,那麼,這意味著你的信譽徹底完蛋,以後也不會有任何單位聘用你了。」
這就是說,英國社會非常看重人的德行。他們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德行,那麼便沒有尊嚴和信譽,而一個沒有尊嚴和信譽的人,社會是不會接納的。這也是英國社會在用人時,那麼看重你有無犯罪記錄的原因。在這個前提下,再看英國人的傻,卻成了誠實的代名詞。
好羨慕英國人的「傻」,在這種「傻」的氛圍中,人人感到輕松、平和、寬容和安全,充滿真誠與友愛,少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透過這種「傻」,我真正感到英國人的大聰明,它使人在沒有內耗的環境中全心全意地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閱讀全文

與英國人什麼時候變成誠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有哪些古老大國 瀏覽:787
伊朗的低壓料都有什麼型號的 瀏覽:90
伊朗人種是什麼民族 瀏覽:703
英國紙幣長什麼樣子圖片 瀏覽:843
越南如何宣傳本國政治體制 瀏覽:187
義大利餅什麼 瀏覽:331
香港哪個地方銀行可以收伊朗的錢 瀏覽:977
中國有哪些邊境 瀏覽:29
印度高端設備都有哪些 瀏覽:977
義大利chinese怎麼發音 瀏覽:199
印尼用什麼吃東西 瀏覽:369
從珠海去越南多少錢 瀏覽:371
越南過境簽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706
印尼回國要什麼證明 瀏覽:238
東鵬伊朗白玉怎麼做出來的 瀏覽:551
為什麼換越南盾與匯率不一樣 瀏覽:921
義大利早餐主要是什麼怎麼做 瀏覽:159
如何去買中國最好的刀 瀏覽:256
越南的錢幣稱為什麼 瀏覽:254
中國有哪些大學有名的專業 瀏覽: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