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國為何會成為了犯罪天堂
因為當時英國進行了工業革命,貧富差距大,物價提高,窮人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社會風氣也不好,訴訟制度體系也不完善。
當時的英國政府沒有完善訴訟體制,讓有心之人鑽了空子,因為當時的訴訟體制的原因,受害人想要去告別人需要支付大量的費用,並且需要等待很久才有結果,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要耗費大量的費用,因此很多人都選擇了私了,而不是走法律程序。這就讓一些不懷好意的人抓到了機會,畢竟如果沒有法律的約束,他們就可以肆意妄為。
❷ 求世界各國犯罪率排名。
中國警察數量世界第一,中國法官數量世界之冠。本來很好理解,因為中國人口最多。可是,中國的犯罪率全球最低,每10萬人口只犯罪363件。這個數值只有美國5%,是丹麥的3.8%,是芬蘭的3.5%,紐西蘭的3.25%,瑞典的3%。比中國還要低的國家只有巴基斯坦,印尼,巴拉圭,葉門,亞塞拜然,巴布新幾內亞,烏干達和斯里蘭卡等幾個國家。下面我將犯罪率最高和最低的國家羅列在下: (來源為聯合國「國際犯罪防範中心」的各國政府上報的統計數據;數值為2000年每10萬人口中所發生的刑事犯罪案件;數據鏈接:http://www.uncjin.org/Statistics/WCTS/wcts.html) 刑事犯罪率最高的10個國家: (1) 瑞典 : 13679 (2) 紐西蘭 : 12053 (3) 芬蘭 : 11598 (4) 英國 : 10345 (5) 丹麥 : 9834 (6) 加拿大 : 8397 (7) 德國: 8621 (8) 美國 : 7627 (9) 法國 : 7419 (10) 挪威 : 7235 刑事犯罪率最低的10個國家: (1) 巴基斯坦 : 7 (2) 印度尼西亞: 71 (3) 巴拉圭 : 97 (4) 葉門 : 157 (5) 亞塞拜然 : 198 (6) 烏干達 : 261 (7) 巴布亞紐幾內亞: 287 (8) 斯里蘭卡 : 312 (9) 中國 : 363 (10) 尚比亞 : 573
❸ 澳大利亞人是不是很多英國犯罪的後代
1788年,第一批載著殖民者和罪犯的船隊經過半年多的航行抵達了澳大利亞。船隊共11艘船,包含500多名殖民者以及750多名罪犯。
這一天是1月26日,因此被澳大利亞定為國慶日,而對於澳洲土著民族來說,他們的悲慘命運也從這一刻被註定,因此,土著們稱這一天為「入侵日」。
此後的半個多世紀,英國人一直將罪犯運往澳大利亞,直到1853年才停止罪犯輸入。
在這幾十年間,英國人共向澳大利亞輸送了高達16萬人的犯罪分子。這里關的是英國的罪犯,所以也有人稱澳大利亞是英國罪犯的監獄。
不過,澳大利亞經過大批罪犯們的建設,到19世紀末,已經發展得相當不錯,吸引了大批的外來移民,外來移民人數已經遠遠超過了犯人人數。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經過殖民者的奴役和虐殺,土著人口已經由當年的近80萬人下降到如今的20多萬,如果按照正常發展的話,今天的土著人口應當達到數百萬之多。
到了今天,澳大利亞境內人口大約有20%是當年英國罪犯們的後代,很多人都成為了商人、銀行家、律師和政府官員。
——參考了《16萬罪犯被流放到澳大利亞,就能說澳大利亞是罪犯的後代建立的?》
❹ 英國約50名未成年人搶劫麥當勞,目前案件調查工作進展如何
英國約50名的未成年人當街搶劫一家麥當勞,這一事件已經在網上發布,便引起了眾多國家的廣泛關注,要知道對於未成年人當街搶劫他人,這對於整個社會而言都是非常惡劣的影響,目前這起案件的調查工作也陸陸續續的正在展開之中。
這些青少年的犯罪現象也就側面印證了,對於英國的一些地區而言自然是很差的,要知道對於這起搶劫麥當勞的事件中,將近有50名的未成年人,參與了這對於當地社會也是一個打擊,就是未成年人參與搶劫的事件,如果不對這些未成年人進行一定的創建,以及懲罰,那麼這些未成年人在長大之後很有可能會成為了報復社會的人員。
❺ 維多利亞時代下的英國的犯罪率高嗎 英國社會狀況 犯罪集團的活動 繁榮下是否隱藏這危機
首先維多利亞時代是被認為英國工業革命的頂點時期,也是大英帝國經濟文化的全盛時期。
維多利亞時代中期,英國達到強盛的頂峰,當時,它的工業生產能力比除其之外全世界的總和還要大,它的對外貿易額超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
貧富差距:在維多利亞時代,財富的分配始終不均,貧富對比十分明顯。一方面,有貴族宮殿式的庄園生活;另一方面,則是農人破敗的茅屋草舍。一方面,是工廠主舒適的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則是失業工人絕望的生存掙扎。人們的生活水平相差太大,一個國家存在著天堂與地獄的鴻溝。這一時期英國著名的保守黨首相迪斯雷利曾把英國說成是一個「兩個民族」的國家,「當茅屋不舒服時,宮殿是不會安全的。」與之相對應的,是英國人引以為傲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府制度、文官制度、司法制度、議會選舉制度等,都與時代格格不入。應該說「光榮革命」後英國建立起的這些政治制度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不過時過境遷,到了工業革命時期,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結構的急劇變化,這套制度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成為強盛之中的一道不和諧的陰影。我們僅以議會選舉為例,1715年選民人口占人口總數的47%,到1813年,則只佔25%了。1793年一個由輝格黨組成的團體「人民之友會」曾發表過一份報告,說英格蘭總共400多個議席中,佔一半以上的256個議席是由11075個選民選出來的。選民人數少對於貴族最為有利,它能使貴族寡頭利用賄選來操縱選舉。這樣在18世紀,賄選風氣盛行,幾乎每一個議員都是靠花錢買進來的。議員花錢進議會,又必然指望政府再花錢收買他們。於是腐敗之風盛行於政界,這就是「腐敗的舊制度」。
犯罪率問題:1800年,英國法律規定有兩百條死罪。經過一系列犯罪法改革,到1861年,只有四條死罪,即:謀殺、海盜、叛國、在兵工廠或造船廠放火(這等同恐怖行動)。一般認為,維多利亞時代英格蘭的犯罪率比之前要低。大約百分之九十進入審判的案件都是和財產有關的。暴動、惡性搶劫、謀殺這樣的罪行很少見。1890年代倫敦雖然有五百萬人口,但是每年的殺人犯不過20人。
犯罪率的下降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貧困減少、晚間燈光照明改善、專業警察隊伍完善、禁酒運動、對於酒類銷售的限制等等。一般性的犯罪主要是偷竊、入室盜竊等。有錢的人一般會不讓家裡沒人。甚至在星期天去教堂做禮拜的時候也會留下一兩個僕人看家。在鄉村,偷獵是一項普遍的犯罪。根據法律,只有地主才能獵殺土地上的鳥類和野生動物。貴族和鄉紳會雇請獵場看守,他們會照看獵場,保護土地。
❻ 英國倫敦犯罪率首超美國紐約嗎
據悉,昨日英國倫敦爆發了兩起惡性槍擊事件:先是倫敦北部的一名17歲的女孩遭受槍擊,經搶救無效後死亡;隨後倫敦東部一名16歲的男孩又遭受槍擊,生命垂危。這是自2018年開始至今,英國倫敦警察受理的第48、49起謀殺案.倫敦持刀傷人事件飆升,導致當地謀殺案件數量超越紐約。
倫敦謀殺率3年內上升近40%,而警方數據顯示,紐約謀殺率自1990年以來下滑87%,這讓倫敦市長沙迪克汗(Sadiq Khan)及倫敦都會區警察局長狄克(Cressida Dick)倍受壓力。
❼ 英國是因為社會混亂,所以28小時四人被殺么
英國這幾年出現很多的犯罪案件,而且犯罪的比例不斷的上升,最近一段是時間大家都在關注英國二十八小時殺死四個人的案件,這四個不幸的人裡面,有一個是孕婦,孩子已經有八個月大,而兇手就這樣殘忍的殺死了年輕女子,可以說是一屍兩命,真是令人氣憤不已!我還要說明一下,現在僅僅是英國持刀殺人的案件,究竟呈現越來越多的趨勢,二零一八年就是二百八十五起,確實讓人感到毛骨悚然。英國之所以能夠發生這些安全,有很多的原因。
另外應該年輕人的就業機會在不斷減少,由於經濟的困頓,英國最近兩年的經濟數據在不斷地下滑,這就導致英國社會年輕人的就業率在不斷地減少,因此沒有錢的年輕人,就會開始走向犯罪道路!
❽ 請問英國和美國哪個國家最多犯罪案
美國3億人,英國6000萬人
顯然美國比英國多
而且美國犯罪率本身也高於英國的
❾ 西方國家青少年犯罪率,只要數據,還有增長趨勢
英國是一個只有5880萬人口的國家,但據英方提供的資料,1996年英國審計委員會估計18歲以下青少年一年內實施的犯罪行為達700萬起。僅以這一數據除以英國5880萬總人口,英國的犯罪率就高達12%,這在我們聽來不免十分驚訝。中國全國犯罪率的最高年份1991年也不過0.215%,10餘億人口的全部刑事立案數僅為230萬件。其中的差別,一是犯罪統計的標准不同,二是犯罪隱數的程度不同。在英國,超速駕車、公共場所醉酒、打架斗毆、小偷小摸、不送子女上學等,都被算作犯罪行為統計在案。同時,他們的犯罪隱數較少。
❿ 被拍視頻傳網路,英國約50名未成年人搶劫麥當勞!案件調查工作進展如何
在英國,有大約50多名未成年人搶劫麥當勞,有網友調侃道,搶劫麥當勞是不是因為自己太餓了,或者是想吃漢堡了。因為當時大多數的人都並沒有去搶錢,而是搶一些食物。據說這一次搶劫麥當勞的大多數都是一些未成年人,或者是一些剛剛成年的人。而當時這些未成年人在搶劫的時候,因為人數比較多,所以說麥當勞的工作人員也並不敢去進行制止,一直到這些人走了之後,麥當勞的員工才報警了。
根據報道,在這群搶劫麥當勞的罪犯當中,大多數的人員年齡都是在14歲到16歲之間,因為案件還在進一步的調查,沒有任何人被捕。當時有未成年人對店員進行威脅,所以說店員也不敢輕舉妄動,也只能夠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把東西全部都給搶走,而這件事情也是讓大家感覺到非常的詫異,因為這在我們國家是絕對不可能會出現的。從中也可以看出,國外的治安並不是特別的好,也可能是因為這些未成年人被逼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