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富汗是個相對落後的國家,為何還被稱為「帝國墳場」呢
因為這個從外表看起來非常貧窮、非常落後的國家在歷史上經過許多國家的入侵都沒有被打倒,都是入侵的國家以失敗的結果離開。從阿富汗這個國家建立以來,一直都在被其他國家所攻擊,從亞歷山大時代到成吉思汗時期,不管是大英帝國還是美國都曾出兵過阿富汗,但是最後的結果都是以佔領失敗而告終,所以後來阿富汗這個地方才有了“帝國墳場”的稱號。
美國在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之後,一開始是很順利的,但是後來因為阿富汗國內的部落問題,讓美國的軍隊加入到了他們國內的沖突,可以說戰爭幾乎是沒有停止過。就算現在美國是一個超級大國,也同樣沒有在阿富汗戰爭中取得勝利。
B. 因為什麼原因,阿富汗被世界稱為「帝國墳場」
阿富汗是全國著名的宗教國家,阿富汗的人民信仰就是伊斯蘭教,但是他們國家的人也是比較雜的,由於歷史上阿富汗長期沒有融入某個強勢文明圈,歷史上阿富汗地帶引發的強國間激烈的權力斗爭有幾次高潮,拿破崙戰爭之後,亞歐大陸海陸兩級格局形成,海權強國英國-美國,與陸權強國蘇聯在該地帶展開了激烈的地緣政治博弈。
阿富汗全稱是阿富汗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全國有百分之八十的民眾信仰伊斯蘭教,地處亞洲中部,東北的狹長地帶與中國接壤。因為全年乾旱少雨,所以夏季酷熱。近年來我們在新聞上看到最多的關於阿富汗的應該就是塔利班武裝以及美國擊斃以本拉登為由,想要推翻塔利班政權,但是因為這種對抗因此給美國帶來的各種恐怖暴力事件頻繁發生。
C. 阿富汗為何會被稱為帝國墳場
一、阿富汗戰爭全年爆發也有原因,主要是利益驅使很多國家去看,但阿富汗還是比較穩定的,也是不需要大家擔心的。
這就是問什麼阿富汗常年處於戰亂的原因,這也許就是扶強凌弱的原因吧。
D. 阿富汗為什麼會被稱為帝國墳場
阿富汗這個國家是出了名的帝國墳場,想當年蘇聯美國都派大金殺入阿富汗,但最後卻不約而同的失敗了,阿富汗也因此出名,被稱為叫做帝國墳場,如此一個區區小國,為何讓地球上的超級大國都吃癟呢?
而這些外力的幫助雖然有限,但最終都壓到了蘇聯的龐大身軀上,戰爭進入了長時間的拉鋸戰,溯源的資源,耗費過量,財政瀕臨破產,卻仍然沒有辦法在阿富汗站穩腳跟,最後只能草草收場。
E. 阿富汗為什麼是「帝國的墳墓
阿富汗的在近現代歷史上,先後遭受過英國、蘇聯和美國軍隊的入侵。令人費解的是,這三個帝國都在阿富汗碰得灰頭土臉,至少很難說獲得了勝利。
日不落的英帝國,從19世紀到20世紀初先後三次入侵,付出了近4萬人傷亡和數億英鎊軍費,最後主動選擇與阿當局簽訂和約。號稱「戰斗民族」的蘇聯,二戰一直打到柏林,1979年12月悍然入侵阿富汗。結果十年戰爭傷亡近5萬人,耗資200多億美元。阿富汗戰場成為蘇聯不停流血的傷口。1988年,蘇聯被迫撤軍,不久後國家解體。
阿富汗美軍
不管阿富汗人願不願意,只要大國之間的博弈斗爭不停歇,阿富汗的和平就可望而不可及。
F. 阿富汗在歷史上有什麼成就為什麼阿富汗會被稱為「帝國墳場」
阿富汗連接歐洲和亞洲,歐亞大國只要跨過阿富汗地區,就可以直入對方,因此阿富汗成為帝國爭奪的對象。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使其成為南亞與中亞和西亞的交通要沖,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既然是兵家必爭之地,必然各種勢力交錯在一起,一方勢力想要獨吞阿富汗,必然引來其它勢力的干涉,一旦在阿富汗兵敗,其國運就會被改寫,故阿富汗有了「帝國墳場」的稱號。
1979年9月,蘇聯出兵阿富汗,意圖推翻阿富汗現政權,扶持親蘇政權。十年間,先後有90萬蘇軍進入阿富汗, 蘇聯消耗200億美元,傷亡4萬多人,結果依然慘敗!1989年2月,蘇軍最後一支部隊撤離阿富汗,兩年後蘇聯解體,可以說阿蘇戰爭消耗了蘇聯實力,在美國的支持下,阿富汗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1997年,塔利班政權掌管阿富汗,並且不服從美國的管教,導致美國利益受損。2001年美國以阿富汗藏匿的本·拉登為由出兵阿富汗,這一打就是十多年,美軍傷亡七千餘人,耗費無數美元。2012年5月,美軍從阿富汗撤兵,阿富汗再次戰勝了強大的對手。
G. 阿富汗被人們稱為帝國的墳場,阿富汗為何會有這種稱呼
阿富汗被人們稱為帝國的墳場,阿富汗為何會有這種稱呼?阿富汗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國家,之所以阿富汗能夠被稱為帝國墳場,主要有幾個原因,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答案:
綜合上面這些分析,大家看到了阿富汗這個國家的頑強,也看到了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的真實原因,無論是蘇聯、美國,他們都最終失敗。因此可以說阿富汗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國度,他們雖然經歷很多災難,可是他們確實埋葬了無數的強大帝國。
H. 阿富汗為什麼是帝國墳場
阿富汗這個國家,是出了名的「帝國墳場」。想當年,蘇聯和美國一先一後,都派大軍殺入阿富汗,最後卻不約而同的鎩羽而歸。
1,阿富汗位於內亞中樞,特殊的地緣區位,決定了不管誰動它的心思,都不可能讓其他勢力袖手旁觀。也正因為如此,阿富汗才成為當代大國的「帝國墳場」!無論誰打它的主意,想要其它勢力作壁上觀,簡直是難如登天。也正是因為這樣,阿富汗才被世人稱作「帝國墳場」。
2,無論是昔日的伊斯蘭,抑或後來的俄羅斯,他們對阿富汗的滲透能力,其實都是有局限性的。鑒於阿富汗太過偏僻閉塞,遠離這些周邊強權的本部核心區,這種地緣距離的極端遙遠,大大限制了外部勢力向阿富汗施加影響的能力。
3,蘇版阿富汗戰爭的結局,非常好的證明了一個事實:鑒於阿富汗超級閉塞和極端貧瘠的地緣環境,無論什麼外來勢力,都很難在當地建立長久穩固的統治。即便這個外來入侵者是蘇聯這樣的超級大國,也撐死就只能保證個苦苦支撐。一旦有其他勢力參合進來,阿富汗當地反抗武裝就可以把入侵者拖入泥潭。
4,俄羅斯與中亞的地緣關系做過一個解析:俄羅斯國土呈東西走向。作為國家本部核心區的東歐平原,區位上卻處在國家版圖的最西端,其向亞洲施加地緣影響力的路徑是自西向東;中亞與俄羅斯東歐本部之間的地緣距離就已經非常遙遠,並且中亞的區位,還在俄羅斯長方形國土的南端,呈半島凸出狀,偏離了俄羅斯國家地緣主軸。這種地緣上的缺陷,嚴重削弱了東歐本部對中亞的實際控制力。
5,俄羅斯對阿富汗投射地緣影響力的難度極大,俄羅斯文明對當地的影響力滲透十分有限;而阿富汗的偏僻與封閉,又意味著俄羅斯也很難用經濟融合的方式,對它實現利益捆綁——換句話說,俄羅斯不能通過慣常的經濟、文化融合,完成對阿富汗的消化吸收。鑒於這種困境,蘇聯還想保持對當地的掌控,就只剩下政治、軍事高壓一途。
6,21世紀初的美國,正是風光無限,放眼全球無人敢擋。正式基於對自身強大國力的超級自信,美國在攻入阿富汗的同時,悍然以反恐劃線,勒令全球所有合法政府都必須與所謂恐怖勢力——也就是塔利班、基地為敵,否則就是美國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