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羅素為什麼那麼厲害

英國羅素為什麼那麼厲害

發布時間:2022-09-10 03:39:44

❶ 羅素怎麼就能成為數學家又是哲學家呢 他

羅素(1872—1970),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1920年曾來中國講學.1938—1944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講學.195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在哲學上,早期為新實在論者,20世紀初提出邏輯原子主義和中元一元論學說.在數學上,從事過數理邏輯和數學基礎的研究.以他命名的「羅素悖論」曾對20世紀的數學基礎發生過重大影響,其與懷特海的巨著《數學原理》中提出的邏輯類型論成功的解決了包括羅素悖論在內的不少悖論,並且成為人類數學和數理邏輯歷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正是這本巨著是羅素獲得了崇高的聲譽.在教育上,主張自由教育,認為教育的基本目的應該是培養「活力、勇氣、敏感、智慧」四種品質.在政治上,反對侵略戰爭,倡導和平主義.重要著作有《哲學原理》、《哲學問題》、《心的分析》、《物的分析》、《西方哲學史》、《論教育》等.
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生平
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1872年——1970年),20世紀著名的資產階級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一生著作達40餘部,論文或其他文章更多.他在多方面的建樹深刻地影響了西方哲學.
孤獨的童年
1872年5月18日,羅素出生於英國蒙茅斯郡特雷萊克一個貴族家庭.他的祖父約翰·羅素伯爵兩次出任首相,是爭取1832年英國改革法案通過的領導人.羅素兩歲時他的母親死去,大約一年後他的父親和姐姐也謝世了.祖父祖母自願承擔了撫養孩子的責任.羅素的祖母具有自由主義政治觀點,常教導羅素要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祖母是一個虔誠的清教徒,嚴格簡朴的家教使得羅素備受壓抑,他每天早上要用冷水沐浴,大人從來不給水果,也從來喝不到啤酒,因此少年時代的羅素性格內向,他沒有被送到學校讀書,從小由外籍保姆和家庭教師照顧,學習德文,法文,義大利文.羅素的祖父有一個藏書極為豐富的圖書館,他經常藏身其中廣泛吸收文學、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他有勤於思考的習慣,這無疑受其祖母的影響.他自己也承認,從五歲起他就感到生活的無聊而常常獨步於園中,有時還因厭倦而有自殺的念頭,羅素的童年生活為他的孤僻、高傲、多疑、易變的性格以及特有的依賴性思想形成提供了孽生的神經因子和原始土壤.
羅素11歲時,跟著他的哥哥學習歐氏幾何學,當時他只能接受定義,卻懷疑公理的可靠性.這種懷疑決定了羅素哲學生涯的風格和目標,即以懷疑主義和謹慎的風格,探求「我們能知道多少以及具有何種程度」的確定性和可疑性.
1890年10月,羅素考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從而進入空氣清新、思想活躍的教育園地.然而老師對他影響不大,倒是與同學的交往使他受益頗深.不久,他同學校的著名人物懷特海、莫爾、麥克塔格特、經濟學家凱恩斯等人結識,很快他便成為他們中間最受歡迎的一員.在第三學年時,羅素雖以優異成績通過學位考試,卻發誓再也不念這種只注重技巧而不重視基礎理論證明的數學了,改學哲學.他立志要像黑格爾那樣,建立一套哲學體系,獻身於哲學事業.
羅素大學剛畢業時,深信黑格爾、康德的哲學.1893年他寫了數學哲學論文《論幾何學基礎》,試圖修補康德所謂的時空形式是先天綜合判斷的理論.這使他獲得了劍橋大學研究員的資格.
當時德國的數學理論非常先進,正醞釀著一次根本性的變革.當羅素深入掌握了這些理論之後,他斷然放棄自己推崇已久的唯心主義觀點,轉向實在論,決心尋求一種正確的數學理論.
1900年7月,遇到象徵邏輯創始人皮諾.羅素讀了皮諾的著作,他感到許多問題突然都有了答案.同年10月,他同懷特海合寫《數學原理》,並於1910年、1911年、1912年分三大卷出版.這部書在邏輯發展史上是劃時代的.從此,邏輯脫離哲學而獨立,後來德國的大學就把數理邏輯歸入數學系.凡此都證明了羅素的特殊地位.
羅素發現人們力圖用邏輯學為數學奠定理論基礎的過程中,有一個常常用來說明其他概念的基礎概念「總類」是自相矛盾的,由此他建立了「悖論」學說,又稱「羅素悖論」.為了證實「羅素悖論」,許多數學家和邏輯學家提出各種理論方案,都解釋不通.羅素本人也中斷《數學原理》的寫作,對此作進一步研究.後來他提出「類型論」來解釋這種現象.「類型論」的影響也很大,它促使數學家認識某些詞語和語義研究的重要性,也孕育著羅素本人的另一種哲學思想,即邏輯原子主義的原理.
羅素的邏輯原子主義的基本論點是,世界是由一些簡單的特殊事實構成的,它們只有簡單的性質和相互之間的簡單的關系,因此了解任何事物或主題的實質的途徑是分析,直到無可再分析的「邏輯原子」為止.邏輯原子並不是小粒的物質,而是構成事物的所謂觀念.羅素的這一套理論,對20年代中葉出現的維也納學派以及30年代出現的邏輯語義學有著巨大的影響.
羅素哲學思想中比較重要的,是他的「中立一元論」.大意是構成世界的材料既不是純粹的心,又不是純粹的物,也不是心物的二元對立,而是一種非心非物、對於心物都取中立態度的東西.這種中立的事物有時指事件,有時又指感官和材料,這種「世界材料」是構成心物最原始的東西.這些觀點都體現在他1921年完成的《物的分析》和《心的分析》兩部著作中.
羅素一向熱衷於政治理論的探討,並積極參與各種政治活動.早在1895年,他第一次結婚之後,同妻子一起旅遊了歐洲大陸,他研究了經濟和德國社會的民主,並盛贊《共產黨宣言》和三大卷《資本論》都是極富文採的偉大名著.當時他與社會民主黨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倍倍爾、李卜克內西都有往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積極從事反戰活動.他參加了禁止徵兵協會,發表了一系列呼籲和平的演講,對拒絕參加罪惡戰爭的人給予真誠幫助.1916年因為撰寫反戰傳單被罰款100英鎊,由於其拒付,法庭就拍賣了他在劍橋大學的圖書作抵押.隨後三一學院也解除了他的教職.1918年,他又給反戰報紙寫社論,因「侮辱同盟國」而被監禁6個月.鑒於其名聲,他被判決在布里克斯頓監獄中的一個小屋中寫作和研究.戰爭結束後,羅素訪問了蘇聯,會見了列寧、托洛茨基和高爾基,他對共產主義者信仰的目標表示同情,但也對蘇聯的政治和社會生活方式表示憂慮.1920年8月,羅素訪問了中國.他一貫同情被壓迫民族.在英布戰爭中,他站在布爾人一邊,為此他在英國貴族中極為孤立
1934年,他的《自由與膽識:1814~1914》問世,在書中他具體系統闡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提出政治、經濟和歷史人物是社會政治史的三個重要方面的觀點.1938年,他又撰寫《權力》一書,主張實現「馴服權力法」,以限制某些政客的權力慾望.
隨著希特勒的上升,羅素反對納粹方式,但他也同時反對導致戰爭的任何步驟.他的態度於1939年有所改變,認為「反對納粹的戰爭是必要的」.1949年,他被選為英國科學院院士,1950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
50年代以後,羅素成為保衛和平的英雄戰士.1953年,美國試驗了一顆氫彈,這改變了他的政治觀點.他主張與其打一場戰爭,毋寧在獨裁下生活,表現了他對未來戰爭的擔憂.1954年12月,羅素在英國廣播公司發表《人類面臨的危險》的廣播講話,嚴厲譴責比基尼氫彈試驗.1955年初,又起草並發表有各國科學家簽名的著名的羅素—愛因斯坦禁核聲明.1961年為反對美國政府發展核武器,89歲高齡的羅素偕夫人參與了倫敦遊行示威.後來在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期間他極力呼籲美蘇首腦舉行高級會談,避免戰爭.
羅素不是一個共產主義者,直到1953年斯大林死去,他一直沒有放鬆對蘇聯的批評.後來態度有所緩和.但在越南戰爭期間,他提供資金,組織了對美國領導人戰爭罪行的模擬裁判.由薩特和艾特克·多伊徹主持的戰爭法庭於1967年5月在斯德哥爾摩開庭,並對美國軍隊的活動提出詳細公訴.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羅素提出強烈抗議.他作為一名國際和平戰士,成為西方許多國家左派學生和群眾的一面旗幟.
羅素的四次婚姻生活充滿傳奇色彩.
1894年12月,羅素從劍橋大學畢業後,同漂亮的美國姑娘愛麗絲結婚,她比羅素長5歲,出身於美國平民家庭.這樁婚事引起了他那貴族家庭的竭力反對,他們使用了各種手段來阻撓這種不「門當戶對」的結合,包括安排羅素到英國駐巴黎使館工作,以達到使年輕伴侶分離的目的,但是羅素沖破重重阻力,在沒有一個家人參加的情況下毅然舉行婚禮,並到德國和義大利度蜜月.這次婚姻從1894年持續到第二次婚姻有過幾次愛情經歷,包括與艷麗的奧托萊恩·莫雷爾夫人、康斯坦斯·馬勒森夫人以及有名的演員科利特·奧尼爾私通.
1921年9月,羅素從中國回到英國,和分居十年的愛麗絲正式離婚.一周之後和朵拉結婚,1927年他們租下哥哥的一座別墅,辦起了「畢肯山小學」,來實踐他「寬容」的教育理念,由於財政來源僅靠羅素的稿費和當地社會輿論的偏見,小學以失敗告終.1935年他和朵拉離婚並離開畢肯山小學,這所學校由朵拉維持到1940年.
1931年,由於哥哥的去世,羅素成為第三代羅素伯爵,然後她第三次走進教堂,挽著他的是秘書貝蒂.
從80歲開始,羅素開始寫小說,也正因為寫作的緣故,1952年底,羅素與他的第三個妻子貝蒂離婚,與一位英國傳記作家埃迪斯·芬琪結婚,這是他的第四次婚姻也是他最後一次結婚.
羅素的晚年婚姻寧靜而舒適,他的第一人妻子愛麗絲50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對羅素的忠誠和關懷,當羅素接收榮譽勛章之後,她曾寫一封熱情洋溢的祝賀信給羅素,並准備籌辦羅素的78歲生日.可是當她滿懷希望准備重見羅素的時候不幸在樓梯上摔斷了腿,一星期後逝世,她與羅素見面的心願也未能實現.
羅素年輕時枯瘦,一頭黑發.中年時期,他變得更加消瘦,明亮的眼睛,微微的笑容,一頭白發,一幅哲人形象,給人一種冷淡而又善良的感覺.
羅素是一個溫和甚至羞怯的人,作為一個朋友、夥伴和健談者,都令人感到愉快.
羅素很幽默.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從沒寫過文學作品的羅素,竟開始寫起小說來.第一部小說1951年匿名發表,並懸賞猜測作者何人,結果無一人猜中,因為誰也不會相信,這位年近80歲,負有盛名的哲學家還有寫小說的雅興.
1970年2月2日,羅素伯爵以98歲的高齡死於威爾士的家中.他的一生迭宕曲折,以致人們對他的評價毀譽參半.但他確實是極大影響世紀的人.羅素是這樣描述自己漫長、刺激、復雜生活的動力的:「三種簡單而又極度強烈的情感支配著我的一生: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和對人類苦難的深切同情.」他也說過,只有一種情感即對愛情的渴望得到了完全的滿足.當他第四次結婚時,他已80歲高齡了.
1970年2月2日,羅素在老家威爾士逝世.
二、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的文學歷程:
在《往事追憶》(1956年)一書中,羅素指出:「一種文風除非它是作家個性的直接的、幾乎是無意識的表露,同時這種個性又是值得表現出來,否則不是好的文風.」經過一些探索之後,他選擇了自己的文風,這種文風要求在把結論直接、自然地寫下來之前,首先要通過他的思考得出結論.他斷言:「在我看來,福樓拜和佩特是最好應被忘記的.」體現於明顯值得表達的個性之中的這種寫作方式,使羅素的著作具有文學的價值,而不是哲學思想的一般表述.雖然他的專業著作對未受專門訓練的讀者來說不易於接受,但他那相同的犀利的文風明顯地貫穿於所有著作.當然,喬治·桑塔耶納認為羅素的著作中唯一真正有價值的是那些最抽象的著作.盡管桑塔耶納對羅素著作的文學價值存在異議,但大部分評論家都贊揚羅素的散文簡潔、明暢.
在羅素論文的廣泛視野中,有許多題目按常規足以使他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不僅是數理哲學家、研究形而上學和認識論的學者、經濟評論家和現代科學的解說員,他還是個道德哲學家和教師,歷史、宗教和語言哲學家,對人類持久的愚蠢行為的諷刺評論家——而且所有這些都足以造就他成熟的文學生涯.
羅素許多對道德論點的闡述——有些最早寫於20年代——今天看起來已經過時,然而,很容易理解當它們出現的時候,為什麼激怒了這么多的道德家.他譴責人們存於宗教信仰和性蒙昧狀態中殘忍的天性,聽起來很像鞭撻迷信和愚昧的最新啟迪者,但羅素與具有許多相同激進觀念的英國文學貴族集團處於同一時代.他對慣常於殘忍的基督教討伐,與文學批評家威廉·艾伯森反對基督上帝的殘暴的嚴詞譴責相類似.羅素認為性關系中唯一的先決條件是忠誠和相互吸引,這一主張得到D.H.勞倫斯的贊同.因此,可以把羅素看成反傳統的孤獨的叛逆者:也許最好被看作到處漂泊的小牧人.現代避孕用具已使性自由成為可能,甚至遠遠超過了他所說的范圍,同時仍存在著權力崇拜和宗教復仇的前哨,當羅素是個年輕人時候,有組織的宗教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所有這些都使羅素被視作改變民眾思想的道德家之一.
在他所有著作中,沒有哪一部比1925年出版的《我信仰什麼》這本小冊子在道德問題上引起這么大的沖突,它成了1940年紐約聽證會上認為他不適合在市立學院任教的重要依據.該書第一段就宣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並非單獨的實體;接著將人解釋為一種副現象,這種副現象的生理可以完全由物理學來闡明,這樣,羅素立即就在所有的道德家面前成了眾矢之的.在羅素看來,關於上帝的存在問題是「超於知識可能達到的范圍之外的」.恐怖的宗教裁判已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損害」.對取代基於恐懼無知的神學,羅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好的生活是由愛來激勵,由知識來指導的.」
羅素傾向於決定論,至少他相信所有的行為都有其動機.他又認為人類在一定范圍內有自由意志,如除了他們願意乾的事情之外,他們還可能做些別的.但他否認動機對意志的作用無益於影響其他人的行為的嘗試,因而決定論的主張必定是對的.所以按常規看,羅素對自由意志的定義太無力,我們無法給予褒貶.他自己也承認:這種褒貶可能成為其他行為的原因,但沒有真正的道德意義.
羅素對人如何行動這一問題的回答可概括為:經過適當的考慮後,聽從良心的指令.一個特定行為可能最終從客觀上來說並不正確,這個事實無法避免:道德受明達的良心支配.這兩點——關於自由意志和良心——在《倫理學基本原理》(1910年)和《倫理學和政治學中的人類社會》(1954年)中得到了闡述.
羅素對教育哲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他不僅開辦學校,而且經常寫一些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著作.他的思想接近於盧梭的學說,反對教會和國家的義務是「澆鑄」年輕人的思想.相反,正如他在《教育》(1916年)中所說,對教育最至關重要的是老師對學生的尊重.老師應該「主要從孩子身上感覺到一些神聖、模糊、無限的東西,一些個別的特別寶貴的東西,逐步發展中的生活准則,還有這個世界無聲無息的競爭狀態的具體片斷」.學校教育的危險是培養把歷史攪混的愛國主義感情和向年輕人灌輸宗教信仰.同樣有害的是,在年輕人中反復灌輸淺薄的「好的禮貌」觀念,這種「好的禮貌」觀念對自身的正確性確信無疑,並且認為合適的禮貌比才智或者藝術創造、或者生命力、或者世界其他任何進步的源泉更值得去期望和「追求」.
在《教育的宗旨》(1926年)一書中,羅素闡明了他關於好學校和好教師的看法.他區分了可視作理想品質的四個基本特徵:活力、勇氣、敏感和智力.例如,活力能使人們擺脫逐漸過時的舊思想,擴大他們對世界的了解和興趣,由此減少他們對其他人取得成就的不恰當的忌妒.
勇氣的最高類型——不是僅僅建立在抑制的基礎上——要求有兩個方面的精神特徵:自尊和不受個人情感影響的人生觀.自尊必須避開謙恭的不誠懇的自卑,應該建立在對自己的目標有個真正了解的基礎上.最重要的是,勇氣必須面對現實世界,因為「勇氣完善的典型出現在有諸多興趣的人的身上,他感到自我僅是世界的一小部分.這不是通過鄙視自己、而是通過看重許多非他自身的東西而達到的」.
良好教育的第三個特徵是敏感,尤其是那種罕有的但卻是重要的抽象的同情.這種同情有助於減輕那些遠方和看不見的痛苦.羅素說,在個人交往中,友善和慷慨的人,有可能是依靠剝削許多窮人的工業來賺錢的人,他從未目睹過這些窮人的苦難.他寫道:「那就是為什麼大規模的工業主義是如此的殘酷以及為什麼對隸屬民族的壓迫被容忍的基本原因.」
最後,在學校教育中,智力必須得到發展.這種智力的培養不是通過向孩子們灌輸信仰,而是建立在孩子對世界本能的好奇心上.一旦開明、耐性和工業結合,好奇心將造就一個由有教養的公民組成的社會.
羅素的純文學能力——以一種流暢的文風表述的譏諷和諷刺的天才——在《智力垃圾素描:關於組織和個人的蠢行有趣的目錄冊》(1943年)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喬納森·斯威夫特如果在世,一定會自豪地宣稱這是他的傑作.《智力垃圾素描》對存在於許多宗教信仰、民族主義者的自我吹噓和性行為的概念中的不一致性和非邏輯性進行了詼諧的揭露.它充分體現了羅素思想中的最優秀的特性和這位贏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數學家對文學藝術的鑒賞力.
三、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辭——瑞典文學院常務秘書安德斯·奧斯特林:
1946年,羅素的巨著《西方哲學史》問世時,他本人已經74歲,從他巨著中的各種深沉的功力來看,我們才了解他是經過多麼艱難困苦的努力才有了這一成果.如在談到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家時,他說:「在研究某個哲學家時,正確的態度應是不卑不亢,先為他們的立場設身處地地想想,直至了解他的思想,才盡可能地放棄先前的偏見,採取正確的批判態度.」
在這部書的另一處,他又寫道:「忘記哲學所討論的問題,或在心目中存在著各種先入為主的、固定的哲學答案,都是不好的,教我們如何學會生活在疑問中,但又別讓疑問搞得麻木不仁,這可能是我們當前那些研究哲學的人的最主要的課題.」
半個世紀以來,由於羅素個人思想的高超,使他一直成為全球矚目與爭論的中心,他自己除了固定的寫作與研究以外,也隨時准備迎接任何戰斗,未曾一日懈怠.在人類知識和數理方面,他的研究成果可以與牛頓在力學上的成就相媲美.但並不是由於他在這方面的成就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是因為他能夠把一般性的哲學思想成功地介紹給人們,他這樣做,是對哲學家始終保持興趣的最成功的範例.
他的一生的著作,主要是為公眾的良知作辯護.作為一個哲學家,他追求的是以洛克和休謨為代表的英國經驗哲學路線,對於那些觀念論的信條,他從來沒有為之動心,而且還是激烈的反對者.對於歐洲大陸的那套哲學思想,他認為應該從英國的立場冷靜地去審視和探討.他就是這樣,在嚴謹的態度中,不忘記發揮自己的敏銳,冷靜和機智,使他的著作充滿這些特性而成為非凡的作家,即使從純文學的觀點看,他的作品也是屬於永存的不朽之作.諸如《西方哲學史》(1946年)、《人類的知識——它的極限和范圍》(1948年)以及《我的心路歷程》(收於1951年出版的《羅素哲學思想》中),無不如此;當然,他的其它很多討論社會問題的著作也同樣是偉大不朽的作品.
羅素的觀點和意見的形成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對此不能簡單加以歸納.他的家族在對待英國政治的立場,一直受到輝格黨傳統的影響.他的祖父約翰·羅素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宮廷發言人.所以,在他年少時便受到自由主義的熏陶,後來又遇到社會主義思潮的沖擊,使他成為事事都權衡輕重、擅長獨立思考的社會批評家.他自始至終熱心地告誡我們,新官僚主義的危害,他強調個人的權利,反對集權制度,對工業文明的日益發展而造成的對人類簡朴的生活情趣的威脅,深感憂慮.1920年,他訪蘇歸來後,便對共產主義表示失望和厭惡.相反,在中國的旅行中,他卻深深地為中國的文化所吸引,對道家那種清靜的和儒家那種各任教化的精神,他認為可以作為平衡西方文化中存在的略帶激進和野蠻的作風之用.
羅素的很多著作都招致了不少攻擊,與其他哲學家不同的是,他認為作為一個作家這是很自然的也是很緊迫的事.當然,他的理性主義不可能解決所有棘手的問題,也不可能當作萬靈葯使用,即使是哲學家們願意將「葯方」開出來也無濟於事.不幸的是,世界上存在著而且永遠存在著一種神奇的力,使你脫離理性的分析或駕馭.這樣,對羅素的著作,那怕從一種純粹實用的角度看,也沒有讓他的思想在兩次大戰期間受到很大重視,看來,主要是被完全拋棄了,但是,對他那種滿懷自信、敢於以樂觀堅決的態度力排眾議、說別人不敢說的話的思想家,我們是特別敬佩的,每次讀他的作品,如同聽蕭伯納喜劇中那心直口快的主人公說話時一樣舒服,因為那講話向來是以高昂的語調和伶俐的言辭而令人折服的.
總之,我們可以這樣說:羅素的哲學具體地體現了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先生當初設獎的動機,他們對人生的看法是十分相似的.兩人同樣相信懷疑論和「烏托邦」的理想,並對於當代世界的格局的悲觀看法而共同強調了人類行為的理想化.瑞典學院確認為他把諾貝爾先生的思想得以發揚光大,所以,在本獎設立50周年之際,決定將該獎頒發給羅素,以獎勵他作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的倡導者和當之無愧的言論自由和思想解放的巨擘.
我的天——就在整整200年前,讓一雅克·盧梭由於在回答「藝術和科學能否有助於人類道德」問題時,說了個「不」字,而獲得了第戎學院的頒獎,雖然這個否定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舉動,也沒有什麼重大結果,況且第戎學院也不存在什麼革命性的目的,但今天,我們也以同樣的敬意,將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您,因為您的哲學著作毫無疑問地表現了道德文明,並且是對諾貝爾的精神的極其完美的發揚光大.所以,我們表彰您這位人道主義和思想解放的翹楚人物,同時,對於您親臨諾貝爾基金會 50周年慶祝大會,使我們深感榮幸.現在,請您上來從國王陛下手中接受195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四、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被審判的個人觀點:
1940年,世界著名哲學家、數學家伯特蘭·羅素收到了紐約市立大學邀請他到該校哲學系講學一年的聘書,但未等他到任,就被剝奪了這一機會.他被指控是「不道德性關系的倡導者」,被迫忍受誹謗性的、侮辱人格的法院審判.
現在看來羅素的罪行實在是荒唐可笑的.1925年——1929年,羅素以普通讀者為對象,寫了4本有關家庭婚姻問題的著作,即《我的信仰》、《教育與幸福生活》、《婚姻與道德》、《教育與現代世界》.在書中,羅素措辭巧妙而客觀地評論了現代婚姻生活中的一系列問題,並最終建議:「試婚」或許會降低時下不斷增長的離婚率.
羅素的婚姻家庭觀念招致了社會保守勢力的一致反對,紐約大主教、布魯克林天主教會、狂熱的宗教組織、許多愛國團體、民主黨地方領袖及各大報紙,都成了傳統道德的衛道士,羅素成了它們聯合攻擊的對象.
漫罵、侮辱、人身攻擊鋪天蓋地向這位世界知名的學者壓來.「道德敗壞者」、「異教教授」、「墮落的、十惡不赦的、背信棄義的、性雜交倡導者」、「邪惡的根源」、「性解放的毒瘤」等等,一時成了羅素的諢號.最後,羅素的觀點又毫不例外地被說成是「親共產黨」的.
重新舉行的審理純屬擺擺形式,法官不許羅素為自辯護,出示無人證實的事實,拒絕討論羅素書中的「色情」描寫,攻擊被告人的人格,並且把道德准則作為審判的依據.這位法官根據一條適用於中小學的准則,宣布取消羅素到紐約大學任教的資格,並且阻止羅素的律師舉行聽證會和提出上訴,蠻橫地宣布羅素沒有資格享受這種權利.
保守勢力的惡毒攻擊誹謗,終未能擊垮羅素.紐約市立大學雖未去成,但哈佛大學給他發了聘書.1950年,瑞士學術委員會投票決定,將該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授與羅素.
五、評論界對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獲諾貝爾獎的反應:
1950年11月10日,當羅素得悉自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一消息時,他正在普林斯頓大學准備作題為「心和物」的演講,在座的聽眾中有許多知名學者,包括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他的演講贏得了經久不息的掌聲.當時羅素評論說:「我很高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我已經獲得兩次最高榮譽之一,另一次是大不列顛帝國榮譽勛章.」
在某種意義上,羅素不得不和威廉·福克納分享人們的注意.由於1949年授獎延期,福克納獲1949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通知和羅素同時發出.而且195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是諾貝爾文學獎設立五十周年紀念年,瑞典文學院選擇了一個從未發表過一首詩或一部文學作品的作家,通過把諾貝爾的信念等同於羅素的理性主義和自由主義,來表示對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紀念.

❷ 羅素簡介

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1970年),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羅素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羅素出身於曼摩茲郡一個貴族家庭。1890年考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後曾兩度在該校任教。1908年當選為皇家學會會員。195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並被授予英國嘉行勛章。1967年組織了斯德哥爾摩戰爭罪犯審判法庭,譴責美國在越南的政策。1970年在威爾士的家中去世。

羅素不僅在哲學、邏輯和數學上成就顯著,而且在教育學、社會學、政治學和文學等許多領域都有建樹。他前後期哲學思想變化很大,早期信奉新黑格爾主義,深信絕對、共相的存在,把數學視為柏拉圖理念的證據。後來與摩爾一起叛離了絕對唯心主義,轉向新實在論。

(2)英國羅素為什麼那麼厲害擴展閱讀

歷史

絕大多數分析哲學家缺乏歷史感,忽視歷史問題和歷史研究,而羅素卻對歷史和歷史理論終生嗜之不倦。他寫過幾十篇歷史論文和散布歷史專著,這三部是:《自由和組織》《1902-1914年協約國政策》和《西方哲學史》。

其中,《西方哲學史》是一部膾炙人口的哲學史著作,其全名是《西方哲學史及其與從古代到現代的政治社會情況的聯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力圖從歷史的角度來觀察哲學思想和發展,其引人入勝的原因在於作者的歷史眼光不亞於作者的哲學見解。

該書出版後很快成為西方讀書界的暢銷書,確立了羅素作為一位歷史學家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有許許多多的年輕人,正是被這本書的獨特魅力所吸引而走上了哲學道路。

❸ 羅素其人詳細資料

姓名: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 性別:男 出生年月:1872-1970 國籍:英國 所獲獎項: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
伯特蘭·羅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英國哲學家、數學家、社會學家,也是本世紀西方最著名、影響最大的學者和社會活動家。生於英國威爾士莫矛斯郡特雷萊克一個貴族世家。父母是思想激進的自由主義者,積極參加社會革命活動。祖父羅素伯爵是輝格黨(自由黨前身)著名政治家,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曾兩次出任首相。羅素年幼時,父母相繼去世,他是在祖母照管和教育下長大的。家庭的自由主義傳統和祖母的獨立不羈的性格對羅素思想的形成起了決定性作用。羅素的童年很孤寂,他經常在家中荒涼失修的大花園里獨自散步冥思,是大自然、書本和數學把他從孤獨和絕望中拯救出來,特別是對數學的迷戀,成為他的主要興趣。
1890年,他考入劍橋大學,結識了很多良師益友。大學前三年,他專攻數學,獲數學榮譽學位考試的第七名。第四年轉攻哲學,獲倫理科學(當時的哲學)榮譽考試第一名。1908年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1910年,任劍橋大學講師,1914年又任該校三一學院研究員。1949年成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榮譽研究員。其間,他多次去美國講學、訪問和演講。20年代初,曾到中國講學一年。50年代後,主要是從事社會政治活動。
羅素一生兼有學者和社會活動家的雙重身份,以追求真理和正義為終生職志。作為哲學家,他的思想大致經歷了絕對唯心主義、邏輯原子論、新實在論、中立一無論等幾個階段。他的主要貢獻首先是在數理邏輯方面,他由數理邏輯出發,建立起來的邏輯原子論和新實在論,使他成為現代分析哲學的創始人之一。在對真理的求索中,羅素從無門戶之見,善於向各方面學習,善於自我省察,不斷修改自己的觀點。但他又從來不是關在書齋里不問世事的學者。從青年時代起,他一積極參加社會、政治活動,追求並捍衛社會主義。1895年,曾兩次訪問德國,研究"德國社會主義運動",同倍倍爾、李卜克內西等人交談過。1920年訪問蘇聯,會見了列寧。他還是一個舉世聞名的和平主義者,第一鎰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反戰宣傳而被判刑六個月。50年代,他抗議氫彈試驗,發表著名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1961年,因主持反戰靜坐示威,89歲的羅素和他的妻子一起被判兩個月的監禁。他支持希臘和巴基斯坦人民的解放運動,反對美國侵略越南的戰爭。1966年他與薩特等人組織"國際戰犯審判法庭"。1968年,發表聲明抗議蘇聯入侵捷克。1970年抗議以色列發動中東戰爭。
羅素一生著書多達七八十種,論文幾千篇,廣泛地涉及到哲學、數學、科學、偷理學、社會學、政治、教育、歷史、宗教等諸多方面,享有"網路全書"式思想家之稱。主要著作有:《數學原理》(與懷特海合著,三卷本,1910-1913);《哲學問題》(1912);《我們對外間世界的知識》(1914);《社會重建原理》(1916);《神秘主義與邏輯》(1918);《自由之路》(1918);《布爾什維克的理論與實踐》(1920)、《心的分析》(1921)、《物的分析》(1927);《婚姻與道德》(1929)、《教育與社會秩序》(1932);《權力論——一個新的社會分析》(1938);《西方哲學史》(1946);《人類知識之范圍及其極限》(1948);《權威與個人》(1949);《我的哲學發展》(1959);《西方的智慧》(1959);《羅素自傳》(1967)等。羅素的大部分著作都能把理論的深刻性和表達的通俗性結合起來,既有亞里斯多德、黑格爾的思辨性,又有伏爾泰、達·芬奇作品的那種文采。其流暢清新的散文在英國文學中也享譽甚高。
1949年,羅素獲得英王六世頒發的最高"榮譽勛章";1950年,為了"表彰他所寫的捍衛人道主義思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種多樣意義重大的作品",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1960年,獲丹麥索寧獎。瑞典學院高度評價了他作為"人道主義與思想自由捍衛者"的斗爭精神,認為"羅素的哲學具體地體現了諾貝爾先生創立這個獎的初衷,他們對人生的看法是十分相似的,兩個人不但都接受懷疑論,而且都懷有烏托邦的思想,並且由於對當前世局的憂慮而共同強調人類行為的理性化。"(《頒獎辭》)
著作:《數學原理》、《哲學問題》、《我們對外間世界的知識》、《社會重建原理》、《神秘主義與邏輯》、《自由之路》、《布爾什維克的理論與實踐》、《心的分析》、《物的分析》、《婚姻與道德》、《教育與社會秩序》、《權力論——一個新的社會分析》、《西方哲學史》、《人類知識之范圍及其極限》、《權威與個人》、《我的哲學發展》、《西方的智慧》、《羅素自傳》等。。

❹ 為什麼人們會稱羅素是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家呢

被稱為網路全書式的思想家的原因:他也是一位罕見的博學和多產的作家。他留下了70多本書和數千篇論文,涉及哲學、數學、倫理學、政治、歷史、文學和教育。1895年寫完論文《論幾何學基礎》,是用康德哲學處理非歐幾何的文章。

羅素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數學家和邏輯學家之一。他還是一位積極的政治活動家,致力於哲學的普及和普及。許多人認為羅素是他那個時代的先知,但他的許多政治立場都是極具爭議的。1950年,羅素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羅素在《道德與政治中的人類社會》一書中說,他贊同休謨的格言:「理性是激情的奴隸,也應該是激情的奴隸。」他一生的愛與恨必然是由他的道德激情,他對人類的持續關懷,以及使他堅持下去的驚人的精神和體力所決定的。他活到98歲高齡。

他曾經打趣說:「我生命的前80年致力於哲學,接下來的80年可能會致力於小說。」羅素勤奮研究,努力探索人生,使他逐漸成為一位多才多藝、包羅萬象的一代哲學家。現代西方學者在知識的廣度上很少能比得上他。

❺ 伯特蘭·羅素是什麼人

伯特蘭·羅素是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

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羅素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貢獻:

作為一位哲學家,羅素的思想大致經歷了絕對唯心主義、邏輯原子論、新實在論、中立一元論等幾個階段,主要貢獻在數理邏輯方面,由此出發建立了邏輯原子論和新實在論,使他成為現代分析哲學創始人之一。

作為一位邏輯學家,羅素在數學邏輯方面具有巨大的貢獻,他和懷特海共同寫就了《數學原理》一書,被公認為是現代數理邏輯的基礎,他所提出的「羅素悖論」推動了20世紀邏輯學的發展,他所主張的邏輯主義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數學歷史的發展。

❻ 關於羅素的簡介

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195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並被授予英國嘉行勛章。1967年組織了斯德哥爾摩戰爭罪犯審判法庭,譴責美國在越南的政策。1970年在威爾士的家中去世。

羅素不僅在哲學、邏輯和數學上成就顯著,而且在教育學、社會學、政治學和文學等許多領域都有建樹。他前後期哲學思想變化很大,早期信奉新黑格爾主義,深信絕對、共相的存在,把數學視為柏拉圖理念的證據。後來與摩爾一起叛離了絕對唯心主義,轉向新實在論。

(6)英國羅素為什麼那麼厲害擴展閱讀

羅素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但他反對一切反抗行為所懷有的那種天生的激進態度和同志感情,卻使他對社會主義者反抗貧困的斗爭深表同情,因而他的自由主義並不是古典自由主義,而是具有濃厚社會主義傾向的自由主義。

作為一位哲學家,羅素的思想大致經歷了絕對唯心主義、邏輯原子論、新實在論、中立一元論等幾個階段,主要貢獻在數理邏輯方面,由此出發建立了邏輯原子論和新實在論,使他成為現代分析哲學創始人之一。

在《悠閑頌》(1935)中,羅素比凱恩斯先行一步,向那些總是一味贊揚節儉反對消費的傳統經濟學家挑戰。他寫道:「只要一個人把他的收入用於消費,那麼他也就是把麵包送到別人嘴裡。

羅素對教育理論的發展有極為重要的貢獻。他指出:「教育應該培養求真理的願望,而不是相信某種特殊的信條就是真理。」

閱讀全文

與英國羅素為什麼那麼厲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的洋芋有哪些 瀏覽:82
去英國停車費多少錢 瀏覽:671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讀後感 瀏覽:403
英國霸權主義什麼時候 瀏覽:350
越南每年有多少涉外婚姻 瀏覽:174
印尼燕窩毛料在哪裡采購 瀏覽:598
英國的首相和女王都有什麼用 瀏覽:269
印尼的吉祥物是什麼 瀏覽:15
印尼抗癌葯多少錢 瀏覽:798
去英國郵寄什麼快遞 瀏覽:586
我們中國的疫情現在怎麼樣了 瀏覽:138
越南都有哪些鞋廠 瀏覽:871
印尼金珍珠多少錢一克 瀏覽:519
2020越南qdp總量是多少 瀏覽:853
英國女王哈里王子其兒子什麼星座 瀏覽:280
中國受到了疫情什麼影響 瀏覽:897
中國幫助了多少疫情國家 瀏覽:905
國內轉賬英國匯豐銀行多久到賬 瀏覽:791
北京義大利傢具哪裡買 瀏覽:200
冰島距離英國多少公里 瀏覽: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