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皇家飛行隊王牌飛行員鮑爾有哪些卓越的戰斗事跡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皇家飛行隊中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年輕勇士,名叫阿爾伯特·鮑爾。這位王牌飛行員在他短短的1年零3個月.的戰斗飛行生涯中,擊落過44架德國飛機,曾獲得陸軍十字勛章、卓越服務勛章和維多利亞十字勛章,犧牲時年僅20歲。
1896年8月21日,鮑爾出生於英國的諾丁漢,父親曾任諾丁漢市的市長;1914年8月,大戰爆發時,18歲的鮑爾正在春特學院學習,他想起學院門上的一幅標語:「英國希望每一個人,都去盡他的職責」,便毅然投筆從戎,保衛祖國。開始他被分配到一個警衛部隊當兵,由於這種部隊不能上前線,他便要求隨一支自行車通信隊去法國前線打仗。後來這個通信隊真上前線了,他又被留了下來,到一個軍官訓練團當上士。在那裡,他買了一輛舊的小型摩托車,每天到一個民辦航空學校自費去聽課,後來又學習飛行,他自己共花了500英鎊,才初步學會了開飛機。然後他要求調到皇家飛行隊,經過考試合格,於1915年10月15日,獲得了皇家飛行隊的飛行駕駛證,駕駛證的號碼是1898號。
皇家飛行隊裝備的是高德隆式殲擊機,比他在航校飛過的教練機速度快,開始他飛得不好,教官不滿意,並要把他再送回陸軍去。鮑爾並沒有灰心,他一再向教官保證,一定努力飛出來。幾個月過去了,由於他的艱苦奮斗和虛心學習,終於以優異的成績,獲得教官的贊許,在1916年2月18日,被派到駐法國的皇家飛行隊第十三中從任少尉飛行員。開始他飛偵察機,為地面炮兵指示目標。他不以此為滿足,不斷要求去當一名殲擊機飛行員,最後終於得到批准,到了第十一中隊,這是一支殲擊機部隊。
鮑爾自從當上殲擊機飛行員後,就顯示出他非凡的才能。他不但勇猛頑強,而且足智多謀。那時,空戰的基本樣式是單機纏斗;當時也稱為「狗斗」(Dogfight),即敵對兩架飛機在空中互相攫搏、互相噬咬似的空戰行動。這種行動一般在1~2鍾內即見分曉,但也有長達5~10分鍾,來回幾十個回合不分勝負的。鮑爾的拿手好戲就是在「狗斗」中,繞到敵機後方偷襲,更經常的繞到敵機後下方的死角區,然後抬起機頭,以最近的距離射擊敵機,因而屢立戰功。到1916年6月,4個月的戰斗,他已有一打以上的戰績,在第十一中隊中榮居首位,同時獲得一枚陸軍十字勛章。
「一戰」時期,還盛行過一種下戰書挑戰的行動,即一些有名的尖子飛行員飛到敵方機場上空,投下一封戰書,指名要對方某某飛行員起飛應戰,或說出我是某某飛行員,對方誰敢起飛應戰。這種中世紀的騎士遺風,據說是當時的德國空中英雄、「紅武士」——里希特霍芬首先興起的。
年輕氣盛的鮑爾戰績累累,他也開始挑戰了。1916年6月18日,他飛臨一個德軍機場,投下一封戰書,以輕蔑的語言激怒對方飛行員。當時德軍中有一位著名的空中英雄,名叫殷麥曼,正駐在該機場,他不能忍受英國人的傲慢;便起飛迎戰,結果被鮑爾擊落身亡。還有另一種說法是,殷麥曼由於疏忽大意,在1916年6月18日被英國第25中隊一架偵察機上的空中射擊員約翰·沃勒下土擊落殞命。德國人則聲稱殷麥曼是因飛機結構問題而致死的。
1916年7月8日,在一天當中,鮑爾就進行了12次空戰。8月21日,為慶祝他m歲生日,他8次起飛迎敵。這一天,他被任命為第u中隊的代理小隊長,並晉升為中尉。
《倫敦每日郵報》在1916年9月11日的一篇報道中說:「阿爾伯特·鮑爾中尉,前任諾丁漢市長之長子,迄今已擊落敵機22架。據鮑爾說,他曾參加過82次空戰。有一次在夜間,被4架敵機圍攻,由於他英勇奮戰,結果4架敵機全被他擊落,無一倖免。」從此,鮑爾開始在英國揚名,人們稱他為空中英雄,甚至是「英雄中的英雄」。
1916年9月,他擔任了第印中隊的中隊長,並取得了擊落28架德機的戰果。9月16日,榮獲一枚卓越服務勛章,10天以後,又得到第二枚陸軍十字勛章。1916年11月18日,當他達到擊落敵機29架戰果時,回到倫敦去接受英皇授予的維多利亞十字勛章。英國首相路易·喬治特設早宴款待。1917年2月19日,在他取得擊落第32架敵機勝利後,被批准回家探親,受到諾丁漢市民的熱烈的夾道歡迎。
1917年4月17日,他回到前線,又被任命為著名的「高帽第56中隊」的中隊長。這個高帽中隊,只有大學畢業生和貴族子弟方能躋身其間,鮑爾榮任此職,完全是由於其特殊的貢獻。
這時,法國的飛行員居內梅已有了擊落40架飛機的記錄,使原來在協約國空軍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的鮑爾落後了,他下決心一定要趕上他。在1917年的上半年裡,鮑爾和居內梅的戰績總是不相上下,你擊落一雙,我就打下兩架。兩人的性格和相貌也都相像。兩個人都非常勇敢,而且射擊技術精良。兩人的座機經常是彈痕累累,而且都曾被擊落過7次而跳傘生還。
鮑爾自從當了中隊長以後,年僅20歲的他,似乎老練了許多。他除經常參加戰斗外,還要管理這個有20多架飛機的中隊。自4月25日至5月6日,他又經歷過26次空戰,擊落敵機11架,連同他擊落過的一隻氣球,共擊落44架敵機,紀錄超過了當時的居內梅(按:居內梅在大戰結束時,共擊落了54架敵機)。1917年5月7日夜間,發生了皇家飛行隊和英國全國的一場悲劇,鮑爾被擊落陣亡了。他是被德國飛行員羅塞爾·里希特霍芬打下的。羅塞爾是「紅武士」里希特霍芬的弟弟。
1917年5月28日,英皇喬治一世特致信鮑爾的父親:「皇家飛行隊員阿爾伯特·鮑爾中尉之陣亡使我深感遺憾與痛惜,為表彰其勇敢與忠於祖國,特追授至高無上的維多利亞十字勛章一枚,以慰英靈。」
⑵ 英國第一位宇航員是誰
2009年,英國陸軍航空兵試飛員,37歲的迪莫西·皮克,獲選成為歐洲宇航局第一位英國籍宇航員。
日前在法國巴黎舉行的揭曉儀式上,皮克與另外5位來自歐洲其他國家的宇航員入選歐洲航天局新的太空飛行計劃。
6位新的宇航員中,2位來自義大利,其中包括1位女性,克里斯托弗雷蒂,她也是歐洲航天局挑選的第一位女宇航員。另外,法國、德國和丹麥也各有1名。
英國籍宇航員入選對許多人來說有點意外。多年來,英國歷屆政府一直認為,載人航天飛行耗資巨大,不如探索無人駕駛航天飛行。這樣的宇航策略使得英國籍的宇航員很難有機會進入太空,他們不得不靠爭取私人贊助或加入其他國籍實現夢想。
翻開歐洲宇航歷史,首位進入太空的英國籍宇航員是謝菲爾德出生的化學專家海倫·夏爾曼,她在1991年靠私人贊助搭乘俄國的航天器登上了「和平」號空間站。
在她之後另外還有3名英國出生後來加入美國國籍的宇航員曾進入太空。
歐洲航天局說,新挑選的宇航員的評判標准完全是他們的工作能力,而與他們所屬國家政府的航天政策無關。
迪莫西·皮克1982年加入英國陸軍航空大隊,擔任直升飛機試飛員,有3000小時的飛行時間積累。
皮克對家人和朋友對他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說,歷時1年多的挑選過程很艱苦,過去幾周來等待結果更是讓人難熬。
新的宇航員從2009年9月份起開始為期18個月的集訓,然後再進行具體航天任務的特別訓練,讓他們完全做好進入太空的准備至少還要3年半的時間。
知識點
宇航員怎樣洗漱
宇航員洗臉刷牙比較奇特,為了防止水到處亂飄,一般用濕毛巾擦一擦臉就算是洗臉了;刷牙時,用手指蘸上牙膏來回蹭幾下,然後再用濕毛巾把牙齒擦乾凈刷牙就算完成。如果像在地面上那樣刷牙,牙膏泡會飛得滿座艙都是。宇航員刮鬍子一般使用電動剃須刀,使用時還必須十分小心鬍子茬從剃須刀邊漏出來。太空艙本來就十分狹小,環保問題就顯得極為重要。如果細小的胡茬飄在座艙里,清理起來會十分困難。
太空理發也很不容易,因此無論男女宇航員在上天之前都要把頭發理得短些再短些。但是長時間的飛行,頭發又會長長,怎麼辦?宇航員必須發揚團結精神互相幫助,一人理發,一人拿著吸塵器吸走剪下的頭發。
⑶ 二戰時期美國及英國的精英飛行員
1、E.哈特曼少校1922年4月19日出生,1940年入伍,主要使用機種Bf-109,在1400餘次出擊中,空戰800餘次,自已被擊落或迫降16回,但從未負過傷,戰績352架,創二戰個人戰績絕對記錄。2、G.巴爾克霍隆中校1919年3月20日出生,1939年入伍,主要使用機種Bf-109,本人被擊落過10回,戰績301架。3、G.拉爾少校1918年3月10日出生,1936年入伍,主要使用機種Bf-109,受傷後一度下身癱瘓,擅長於側面攔射,在第631次擊後,創立戰績275架。德國為了阻止盟軍的夜間空襲,投入一定數量的戰斗機進行夜間截擊,所以誕生了不少夜戰王牌。前三名是:H.W.休瑙法少校,夜間戰績121架;H.蘭特大校,夜戰績102架,晝間8架;H.S.韋特根斯泰因少校,夜間戰績83架。
蘇聯
1、闊日杜布.伊萬.尼基托維奇大尉1920年6月8日出生。1940年入伍,主要使用機種拉-5、雅克-7,在330次出擊中空戰120回,戰績62架(包括ME262噴氣機一架),三次獲蘇聯英雄稱號,1985年升任蘇聯空軍元帥。2、波克雷什金.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大校1913年2月21日出生,1932年入伍,在600餘次出擊中空戰156次,主要使用機種伊-16、P-39,戰績59架,三次榮獲蘇聯英雄稱號。1972年升任蘇聯空軍元帥。3、列奇卡洛夫.格里戈里.安德烈耶維奇大尉1920年2月9日出生,1938年入伍,主要使用機P-39,在450次出擊中空戰122次,戰績56架(集體戰績另有5架),二次榮獲蘇聯英雄稱號。
英國
1、M.T.St.J.帕特爾少校南非人,1914年7月23日出生,1936年參加英空軍,主要使用機種「颶風」,1941年4月20日空戰中在擊落3架敵機後陣亡,戰績40架。2、J.E.約翰上校1916年3月9日出生,1939年入伍,主要使用機種「噴火」,戰績38架,是皇家空軍公認頭號王牌。3、B.F.菲瑪坎中校1920年10月16日出生於加拿大,1937年加入英國空軍,主要使用機種「噴火」,戰績32架。在美國陸航王牌中擊落至少15架者有48名,前三名分別為:
1、R.I.邦格少校
1920年9月24日出生,1941年入伍,主要使用機種P-38,至1944年12月17日獲戰績40架,1945年8月6**於P-80噴氣機試飛。
2、T.B.麥克蓋阿少校
1920年8月1日出生,1941年入伍,主要使用機種P-38,曾著有《南太平洋空戰技術法》一書,戰績38架。1945年1月7日被日本空軍杉本明准尉擊落陣亡。
3、F.S.戈布萊斯基中校
美籍波蘭人,1919年6月28日出生,1941年入伍,主要使用機種P-47,成為歐洲戰場空中明星,戰績28架。
美國海軍前三名王牌分別為:
1、D.S.麥克貝爾中校
1910年1月16日出生,1933年入伍,在半年時間內取得戰績34架。
2、C.E.哈里斯中校
1916年12月2日出生,大約1940年入伍,主要使用機種F4F,戰績24架(內22架在81天內取得)。也是一位從未被擊中一發子彈的罕見的飛行員。
3、E.A.巴林夏少校
1921年4月13日出生,約1940年入伍,綽號「割草機」,戰績23架。
美國海軍陸戰隊前三名王牌分別是:
1、G.波茵頓中校
1912年12月4日出生,曾加入「飛虎隊」援華抗戰,主要使用機種F4U,戰績28架。
2、J.J.福斯少校
1915年4月17日出生,1940年入伍,後成為空戰好手,主要使用機種F4F,戰績26架。
3、R.M.漢遜中尉
1920年2月4日出生,1941年入伍,主要使用機種F4U,綽號「殺手保布」,1944年2月3日陣亡,戰績25架。
英聯邦前三名王牌分別是:
1、M.T.St.J.帕特爾少校
南非人,1914年7月23日出生,1936年參加英空軍,主要使用機種「颶風」,1941年4月20日空戰中在擊落3架敵機後陣亡,戰績40架。
2、J.E.約翰上校
1916年3月9日出生,1939年入伍,主要使用機種「噴火」,戰績38架,是皇家空軍公認頭號王牌。
3、B.F.菲瑪坎中校
1920年10月16日出生於加拿大,1937年加入英國空軍,主要使用機種「噴火」,戰績32架。
法國
前三名分別是:
1、P.H.克勞斯苔爾曼中尉
1921年出生,1942年赴英加入自由法國空軍,主要使用機種"噴火"和"暴風雨",確認戰績33架。
2、M.阿爾拜爾上尉
1917年出,1938年入伍,參加過德軍入侵時的抗戰,後加入在蘇聯的自由法國空軍,主要使用機種「雅克-3」和「雅克-9」。確認戰績23架。
3、F.J.迪莫才上校
1916年出生,1936年入伍,後參加英國空軍,確認戰績21架,不完全確定戰績2架。
德國王牌一般都集中在空軍內,前三名是:
1、E.哈特曼少校
1922年4月19日出生,1940年入伍,主要使用機種Bf-109,在1400餘次出擊中,空戰800餘次,自已被擊落或迫降16回,但從未負過傷,戰績352架,創二戰個人戰績絕對記錄。
2、G.巴爾克霍隆中校
1919年3月20日出生,1939年入伍,主要使用機種Bf-109,本人被擊落過10回,戰績301架。
3、G.拉爾少校
1918年3月10日出生,1936年入伍,主要使用機種Bf-109,受傷後一度下身癱瘓,擅長於側面攔射,在第631次擊後,創立戰績275架。
蘇聯
前三名為:
1、闊日杜布.伊萬.尼基托維奇大尉
1920年6月8日出生。1940年入伍,主要使用機種拉-5、雅克-7,在330次出擊中空戰120回,戰績62架(包括ME262噴氣機一架),三次獲蘇聯英雄稱號,1985年升任蘇聯空軍元帥。
2、波克雷什金.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大校
1913年2月21日出生,1932年入伍,在600餘次出擊中空戰156次,主要使用機種伊-16、P-39,戰績59架,三次榮獲蘇聯英雄稱號。1972年升任蘇聯空軍元帥。
3、列奇卡洛夫.格里戈里.安德烈耶維奇大尉
1920年2月9日出生,1938年入伍,主要使用機P-39,在450次出擊中空戰122次,戰績56架(集體戰績另有5架),二次榮獲蘇聯英雄稱號。
中國
1、劉粹剛大尉
綽號「空中趙子龍」,1931年入伍,主要使用機種霍克3,1937年10月因著陸事故身亡,已確認戰績11架,有待確認2架。
2、柳哲生大校
30年代中期入伍,主要使用機種伊-16,已確認戰績9架,因此獲九星星序褒章一枚,共同擊落戰績另應得2.33架,合計11.33架,是戰時官方公認的頭號王牌。
3、王光復中尉
主要使用機種P-40E,戰績8.5架,是所謂「重慶時代王牌」。
七、小日本
日本海軍王牌前三名為:
1、西澤廣義
飛曹長,戰績87架,使用零式飛機。
2、岩本澈三
中尉,戰績80架左右,使用零式飛機。
3、杉田莊一
飛曹長,戰績70架左右。
原先認為第一名的坂井三郎中尉,其戰績64架純屬自認,近年來,被公認的僅30架,故已淪為第七名。
日陸航中前三名王牌為:
1、筱原弘道准尉
1913年8月15日生,1934年1月進入實戰部隊,1939年6月27日曾創單人擊落伊-15、伊-16戰斗機11架的空前紀錄,1939年8月27日戰死,個人戰績58架,是諾門坎事件中日本頭號王牌,座機為中島97式。
2、穴吹智曹長
1921年12月5日生,1941年7月進入實戰部隊,特擅長府沖攻擊,僅1942年一年內即在173次出擊中擊落飛機78架(公認者佔30架),人個總戰績39架,座機為97式和「隼」式。
3、垂井光義大尉
1915年7月29日出生,1934年12月進入實戰部隊,曾是諾門坎事件中第二號王牌,1944年8月18日在地面被美機掃射陣亡,戰績38架,座機為97式和「飛燕」式。
⑷ 二戰中,英國第120航空中隊被稱為「傑出的」領航員的布洛克是個怎樣的人
布洛克,是北愛爾蘭人,戰爭初期曾駕駛「安桑」式和「赫德遜」式飛機進行反潛作戰。當120中隊改裝「解放者」式飛機後,他便參加了120中隊,他被官方稱為「卓越的」飛行員,「傑出的」領航員。他的眼睛像雄鷹一樣敏銳,德國潛艇很少能逃過他的視線。他對新式武器異常感興趣,總是力求發揮新式裝備的最佳戰斗效能。
⑸ 為什麼英國航空器的國籍標志是G
英國航空器的國籍標志是G的原因如下
1919年在巴黎簽訂的《關於航空管理的公約》對簽約國的民航飛機規定了國別代號,到1944年在芝加哥簽訂《國際民航空公約》時,作了次修訂,中國的代號為「B」,美國的代號為「N」,英國的代號為「G」,法國的代號為「F」,本的代號為「JA」等,除國際識別標志外,軍飛機還有航空隊標志,戰功標志甚飛員的專標志;民航飛機還有航空公司標志(航徽)和編號標志以及應急、救護等標志。航徽是種商業標識,亦稱為服務商標。
航空器國籍標志是識別航空器國籍的標志。航空器國籍標志由組字組成,從國際電信聯盟分配給航空器登記國的線電呼叫信號中的國籍代號系列中選,並將國籍標志通知國籍民航空組織。
⑹ 從總體來說,二戰時哪國的飛行員最強,從個體來說呢
如果光看各國第一王牌飛行員:德國王牌飛行員埃里希·哈特曼擊落了352架飛機。蘇聯王牌飛行員闊日杜布擊落敵機62架,美國王牌飛行員理查德·邦擊落敵機40架,英國飛行員約翰尼·約翰遜擊落敵機38架,法國王牌飛行員克洛斯特曼擊落了33架,日本王牌西澤廣義擊落87架(有很大水分).如果從整體上看,德軍無疑是最強的,德國前十名都擊落200架以上。英國皇家空軍雖然第一名的表現跟德軍有相當的差距,但是總體表現優異,在北非和不列顛空戰中都擋住了德軍強大的攻勢。蘇軍在戰機性能和飛行員素質上都不如德軍,但也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尤其是伊爾-2攻擊機對德軍裝甲部隊的致命打擊,被德軍敬畏的稱之為「黑死神」。美國飛行員的裝備和技術也不錯,尤其是海軍飛行員,給日軍艦艇極大的殺傷,空軍的戰略轟炸機對德日的重工業基地的破壞可以說影響到了西線和太平洋乃至整個二戰的進程。日本海軍飛行員在二戰初期表現的很不錯,零式戰機也曾令美軍十分頭痛,可是後來優秀飛行員都被消耗光了,只能讓一些剛會飛的新手去執行自殺進攻了。日本空軍卻不怎麼樣,據說在中國戰場上,38年之後日軍就取得不了制空權了。國民黨軍飛行員雖然戰績排不上名,但是每個人都是視死如歸,英勇頑強,令援華飛虎隊的美軍飛行員十分欽佩。以上是本人的觀點,僅供參考
⑺ 英阿馬島戰爭時期,英軍頭號鷂式戰斗機王牌飛行員是誰戰績多少架
有一名英軍飛行員因累計擊落 5 架阿機而成為「馬島王牌」,他個人戰
果包括 2 架幻影Ⅲ和 3 架 A—4,可惜其大名並未得到宣揚。
馬島戰爭,是英國和阿根廷兩國圍繞馬爾維納斯群島主權歸屬所進行的 一場局部戰爭,它始於 1982 年 4 月 2 日,到 6 月 14 日結束,歷時 74 天。 阿很廷共投入作戰飛機 187 架(一說 201 架),型號中包括幻影Ⅲ、幻影 V 型戰斗機 40 架。英國投入作戰飛機 68 架,型號中包括鷂式、海鷂式戰 斗轟炸機 42 架,如果把後勤飛機也算進去的話,雙方投入的飛機總數可超過500 架,不過用於空戰的主要就是上述四種機型。在戰爭全期,哪一方都未能最終取得制空權,而且航空作戰大多限於空對面(空對地,空對海面目標) 攻擊行動。
戰爭進行到 5 月上旬,英阿雙方才真正展開以爭奪戰場上空制空權為目 的的一系列空戰,由於英國海軍加強了海空封鎖,英國方面逐漸取得了戰爭 主動權,阿方制空權逐漸喪失。5 月 25,阿方已累計損失 60 架飛機,幾乎占 一線飛機的一半。當時的空戰戰果比已高達 12∶1,英方居先。至 6 月份, 英國軍隊開始從各個方向登陸,力圖攻佔該島。在此階段,阿機頻頻出擊, 取得了擊沉以謝菲爾德號為首的 6 艘英艦,擊傷 4 艘的輝煌戰績。但由於孤 島無援,阿方海空力量日漸枯竭,到最後,馬島終於被英軍全盤佔領。
因此,此次戰爭中的航空作戰主要體現在空戰攔截和對艦攻擊兩大方面。在為數不多的空戰中,英國皇家海軍航空兵的海鷂式和後來加入的皇家 空軍的鷂式戰斗機,發揮了它們獨一無二的特長:能在空中突然減速,或急 轉彎,甚至作「空中爬行」。正是憑借著如此超群的機動性能,英軍才最終 取得了 23∶O 的極佳戰果,使這種世界上最先投入戰爭的垂直/短距起降式戰 斗機出盡了風頭,它使空戰中的被動者變為主動者,它創造出一些全新的格 斗樣式。另外,再加上皇家飛行員熟練使用了可作迎面攻擊和「離軸發射」的 AIM—9L 型(響尾蛇的新改進型)空對空導彈,取得如此令人注目的戰果是不難理解的。 在空戰中.唱主角的是海鷂而不是鷂式。由於這種飛機耗油量大,飛機攜油量又相對少一些,所以在艦隊外層空域擔負防空巡邏任務的,四架值班飛機,每架只掛 2 枚導彈的前提下,只能在防空警戒線附近維持 20 分鍾的飛 行時間,這么一來,就需要有更多的飛行員輪流駕機互相替換,鷂式飛機與 海鷂飛機還被賦予對地攻擊任務,其機動作戰性能遠遠優於阿方的 A—4 型和 幻影Ⅲ型飛機。為了用好鷂/海鷂式飛機,作為對戰爭的一種後勤支持,英國 的飛機製造商不僅為軍隊培訓飛行員,還向各訓練中心派出專家提供技術服 務。飛機廠及時為戰爭交付了 4000 套飛機零備件,可見,要打贏空戰,裝備 的質量及維護不可等閑視之。所以有人說,馬島空戰,是垂直起落飛機的空 戰,是垂直起落戰斗機大獲全勝的空戰。
據統計,在英軍戰果中,有 17 架是被 AIM—9L 擊落的,有 4 架是被傳統的航炮擊落的。前者占總戰果的 59.3%,可見,空對空導彈業已成為歷次戰 爭中空中格鬥的主要兵器。
專家們事後分析,阿根廷空軍在空戰中夫敗的原因是:島上無機場備降,使飛機作戰半徑變得很短(飛機不得不從本土飛來。再飛回本土)。由於要 節約燃油。飛行員們不敢啟動加力器,並在作戰半徑的「邊緣」區以低空混 戰方式與敵交鋒,時間只允許幾分鍾。盡管阿方飛行員的勇氣與智慧不容懷 疑,但飛機的速度與機動性均大受限制,幾乎損失了武庫中的全部 A—4 式攻 擊機(有時兼用於空戰)和部分其他型號的戰斗機。戰後,有人認為,不如 盡量避免空戰,而集中兵力襲擊阿方主要威脅——英艦也許更合算一些!
據阿根廷官方資料統計,在這次戰爭中,阿根廷空軍共損失 A—4 天鷹式 攻擊機 30 架,短劍式戰斗轟炸機 15 架,普卡拉式低速攻擊機 23 架,C—130 大力士式運輸機 1 架,有 55 名飛行員被擊落。海軍共損失 A—4 3 架,MH339 教練攻擊機 3 架,有 3 名飛行員被擊落。海岸警備隊航空兵損失「空中貨車」 式小型運輸機 1 架,應當說,這份統計報表是最具體,也是最客觀的了。
據戰後分析,英國皇家海軍航空兵第 800 飛行中隊的空戰命中率是最高 的,這支部隊曾參加過朝鮮戰爭,只不過當時使用的是活塞式的「海火 FR.47」等型飛機。這支老資格的戰斗機中隊曾在馬島戰爭中先後向阿機發射過 14 枚導彈,有 13 枚命中目標,命中革高達 97%,此值甚至高過了導彈出 廠說明書上的平均命中率。並且超過了越戰後期紅外空對空導彈命中率 7 倍 以上!有了這些神奇兵器,飛行員和王牌們要創造空戰奇跡,不再是僅僅依 靠自身的智商和體魄了。
與此同時,英軍這幾十架垂直/短距起落戰斗機的出勤率也是相當高的, 平均每架每日出動 6~7 次,個別飛機多達 9 次!每位飛行員每日要升空 3~
4 次,個別人多達 6 次,如此高強度的出動次數,對人對機都是一個嚴峻考 驗。這樣的出動次數,是阿方戰斗機的 2~3 倍。阿方飛行員雖在此次戰爭中 表現出極其旺盛的戰斗意志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但在裝備上與英軍的差 距卻是冷酷無情的。老式飛機的戰損率居高不下,是無法通過飛行員的英勇 善戰來進行調整的。
在戰爭全期,英、阿雙方飛機出動數量(含各種任務)分別為 2536 架次
和 178O 架次。而在 45 天中,阿方飛機出動 445 架次,飛行時間為 2782 小時, 平均每一架次飛行 6.25 小時,其中大多時間花費在海上往返之中。
在戰爭初期,阿機尚能找海鷂式飛機空戰,也確實主動交過幾次手。但不久便極力避開正面交鋒,以保存有限的實力。據西方推測,戰爭中阿機共 損失 117 架,其中 31 架是停在地面上時被炸毀的,23 架是在空戰中被擊落 的,其他是在另外的作戰任務中彼別的武器擊落的。這個統計數高於阿方的 官方報告值,但卻點明了空戰戰果的具體值。
英軍承認共損失飛機 37 架,但空戰損失為零。據說,37 架飛機中僅少數是被阿軍地面槍炮擊落的,大多數是因為航空母艦中彈受傷無法接納飛機 或飛機本身事故造成的。因此,戰損率是很低的。
⑻ 二戰 不列顛空戰
不列顛空戰
初期,英國皇家空軍戰斗機部隊共計56個中隊,戰斗機980架,其中颶風戰斗機和噴火戰斗機688架,7個高射炮部隊,4000門高射炮,防空攔阻氣球5個大隊,攔阻氣球1500餘個,這些攔阻氣球都系在汽車上,可以迅速轉移;探照燈2700具,以及在全國范圍內雷達站51個。
8月初,德國空軍為對英作戰而集結的飛機已達2669架,其中梅塞施米特-109戰斗機933架,梅塞施米特-110戰斗機375架,容克-87俯沖轟炸機346架,容克-88、亨克爾-111和道尼爾-17轟炸機共1015架。
在1940年7月至10月不列顛之戰的最關鍵階段中,德軍出動飛機共約4.6萬架次,投彈約6萬噸,被擊落各型飛機1733架,被擊傷943架,損失空勤人員約6000人。
英國空軍損失飛機915架,飛行員414人,英德雙方飛機損失0.527:1,飛行員損失0.069:1。
在空襲中英國被炸毀的房屋超過100萬幢,無辜平民死傷達14.7萬,佔英國在戰爭中死傷人數的20%。
至1941年5月,德軍在對英國空襲作戰中,損失的飛機更是超過2000架。英軍損失飛機共995架。
在這樣激烈的空戰中,自然涌現出了一批王牌飛行員,英國空軍前五位王牌是:並列第一名是第85中隊的阿拉德上尉和第501中隊的萊西少尉,戰績都是23架;第三名是第32中隊的克羅斯利少校,戰績是21架;並列第四名是第41中隊的麥凱拉少校和洛克少尉,戰績都是20架。英國海軍航空兵借調到空軍的68名飛行員中也涌現出了三位王牌,他們是擊落敵機7架的波爾中尉、擊落6架的布萊克中尉和擊落敵機5架的柯克中校。參加不列顛之戰的外籍飛行員中,捷克的佛蘭切賽克以擊落17架的戰績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