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成為世界科技中心的因素
首先獨特的海陸位置使其海洋經濟壯大,生產力得意發展,資本主義漸漸強大,這是經濟因素。經濟因素促進資本主義革命,通過光榮革命建立了君主立憲制,這是政治因素。有了這兩個因素的推進,他實力越來越強大,先後又將西班牙,荷蘭,法國等海上霸主打敗,是他實力又大增,建立殖民統治。資本積累雄厚後來又在18世紀率先產生工業革命,所有變革都領先世界。就像樓上說的最早實現工業革命,最早進行資本主義革命,實行君主立憲制。自然就。。。。。
2. 為什麼英國科技創新的「第一個」有那麼多
因為英國的殖民地在當時是世界最大的,海外資源豐富,國民生產總值高。 七、第一次工業革命1、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時間(識記)18世紀中期,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的棉紡織業中展開;1765年,珍妮機的發明標志著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始)。2、英國工業革命開始於珍妮機等一系列工作機的發明(識記)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阿克萊特發明水力紡紗機;克隆普頓發明了「騾機」;卡特萊特發明了水力織布機。3、瓦特改良蒸汽機及影響(理解)瓦特製成了改良的蒸汽機。①在紡織業的推動下,冶金、采礦等工業部門也很快採用以蒸汽機做動力的機器進行生產。②蒸汽機的強大動力為機器大生產奠定基礎,推動了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加快了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化的步伐,將人類帶進了「蒸汽時代」。③蒸汽機的應用,推動了交通運輸工具的發明和改進,使火車和汽船出現了。4、史蒂芬孫發明火車(識記)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了用蒸汽機推動的火車。
3. 英國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成就,是如何推動科技進步和人類思想解放的
這個問題可寫一篇巨著,我這里僅舉一個例子。
18世紀時,英國蘇格蘭鐵匠紐克曼於1712年發明了空氣蒸汽機,並運用製造了紡織機;1760年後,瓦特開始對紐克曼蒸汽泵進行改良,於1776年改良成功用水蒸汽推動的瓦特蒸汽機並投入工廠使用。蒸汽機的出現,推動英國進入了第一次產業革命。蒸汽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而蒸汽機發明的基礎,是自然科學——物理學。
由於瓦特蒸汽機主要用鐵製造,且以煤為燃料,因此推動了採煤和冶鐵業的發展,進而推動了工業的發展。工業的發展,需要進行原材料和產品的交換。而當有人運用瓦特蒸汽機推動火車時,就產生了鐵路運輸,從而推動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工業和運輸業的發展,為貿易的發展提供了基礎。而當較多的人外出務工、經商時,人的生理需求就需要得到解決,於是就需要思想的解放。這種情況,請看《十日談》。
4. 十七世紀的歐洲科技為什麼發展迅速
十七世紀的歐洲科技發展迅速是因為:資本主義的發展,航海資本的擴張。
在16至17世紀歐洲紡織業大量興起,巨大的生產量,與市場的需求量,使得依靠人力手工已經無法滿足。從而促進了人們的思考,科學家將目光投入了力學與熱學,思考力學與熱學,如何產生能量,從而推動生產業的發展,這就直接為科學的變革提供大量的課題,促進了科學革命的產生。
隨著工廠的大量生產,僅僅依靠國內的市場,已經無滿足資本家們的慾望,資本家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東方,航海技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在歐洲資本主義發現了新大陸之後,黑色的三角貿易正式拉開,對於航海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從而使得科學家對於天文學與數學增加了重視程度。
以葡萄牙為例,為了奪取海上霸主的地位,打破義大利的壟斷,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便是更好的設備與更精確的數學計算,所運用的便是數學投影法,可以說航海在根本上帶動了天文學和數學的進步。
(4)英國科技為什麼會發展擴展閱讀:
科學革命發生於16世紀至17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是科學界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人類對於客觀世界科學性的一種變革性的認識,是科學界的一種新的發現和對於科學概念與理解的一種新的探索。
正是因為科學革命的變革使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提出了新的解決客觀世界問題的新的方法與原則,改變了人類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從而進一步促進了社會的進步與變革,本文將從科學革命的概念與內涵、科學革命發生的原因、科學革命時期的重要代表以及科學革命對當時社會的影響,來大致介紹科學革命。
5. 18世紀英國工業化迅速發展的原因和對英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原因:(18世紀60年代)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 海外貿易、奴隸貿易和殖民掠奪積累了大量資本圈地運動的進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僱傭勞動力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積累了一定的生產技術 18世紀中葉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殖民國家「日不落帝國」,國外市場急劇擴大了.
影響:第一次科技革命 1、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促使資本主義制度的鞏固與廣泛建立;2、使社會階級結構發生重大變革,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3、使社會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開始了城市化進程;4、使世界格局發生變化 :東方從屬於西方5、自由資本主義發展起來,殖民侵略進入以商品輸出為主時期 1、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 近代工業產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3、 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向西方學習
6. 英國科技增長快的原因
英國政府發布的東倫敦技術集群的互動式地圖顯示,倫敦東部科技城發展迅速。目前該地區已經成立超過600家公司。對比去年「silicon
roundabout」中心區200家高科技公司有了大幅度增長。英國政府為該地區提供了有力支持,對該地區中小企業研發稅收及信貸的支持增長了225%,並啟動了業主和「企業家簽證」,以幫助吸引人才,對該地區資本收益稅收減免增加一倍,目前已經達到1000萬英鎊。
英國政府正在徵集投資者和商界領袖需求建議,以便為該地區發展提供更直接和高效的支持,政府希望集群將繼續進一步東擴到奧林匹克公園新區。
一些跨國企業開始進駐科技城,思科公司宣布要與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的建立一個「智能基礎設施」研究中心。英特爾計劃創建一個高性能計算集群,為當地企業提供最新技術和產品。
大部分企業對政府的介入表示歡迎,也有的企業提出質疑,認為政府的介入對該地區發展幫助不大。
7. 公元1500年以來推動英國科技進步的原因有哪些
16世紀開始,英國就開始向海外殖民掠奪,為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各種資源和廣闊的市場。
工業革命推動了技術進步,使得英國的生產力水平有了質的飛躍,遠遠領先於其它國家。
軍事上打敗了西班牙(消滅無敵艦隊)、荷蘭(打敗荷蘭海軍)、法國(打敗拿破崙)等其它殖民者,成為全球性的殖民帝國。
8. 二十世紀50年代英國科技發展產生的歷史背景
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 17、18世紀,英法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生產力的發展掃清了道路
9. 目前各國都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原因是
科技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關鍵因素,其實質是科技成果不斷地向生產領域轉化。而高新技術產業化能夠使高新技術成果直接地轉化為經濟效益。如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化所帶來的高經濟效益。據美國國際資源發展公司的調查資料,1980年美國高新技術陶瓷的產值為8.3億美元,1985年為14.65億美元,預計1995年將要達到66億美元。人工智慧正悄悄地進入製造業,產品市場價格正日趨上升。1981年其產品價值為5200萬美元,1986年猛增到10億美元以上。同時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結果將使美國的農業大量利用高新技術成果來提高經濟效益。據1986年美國報刊的有關報道,預計今後25年,為了滿足世界市場的需要,年產量需增加1.8%,而其中僅0.3%的產量來自於生產的土地面積的增加,而1.5%的產量主要是依靠高新技術,特別是利用分子生物技術——基因拼接技術和細胞融合技術,改變動、植物的遺傳特性。目前,美國開發生物高新技術用於動植物的一項進展是用微生物大量生產蛋白質類的葯品,包括激素、酶、氨基酸和飼料添加劑等。僅僅這項進展就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如一些公司通過遺傳工程技術研製的生長激素,用於刺激乳牛產奶。技術評價局預言,今後三年內,美國將把生長激素投入商業性生產,1982年每頭奶牛產奶為5400公斤,到2000年,每頭奶牛至少產奶10800公斤,年增長率為3.9%。
可見,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結果能夠使高新技術成果直接地推廣應用於生產,轉化為高經濟效益。美國僅是高新技術產業化使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高經濟效益的發達國家中的一例。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在不斷地促使高新技術產業化,使高新技術成果直接轉化為經濟效益,如日本、新加坡、韓國、西歐各發達國家等,近年來的高經濟效益,主要是來自高新技術產業化,保證了高新技術產品的高效益。
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是堅定不移地實施黨的十五大提出的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我們一定要在黨中央領導下,發揚當年搞「兩彈一星」的那種團結協作和艱苦奮斗的精神,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強大作用,努力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增強綜合國力,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