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學服裝英語,關於針織跟單方面的。
跟針織有關的詞彙如下:
real lace
(不包括針織和鉤編的)手制花邊
real lace
(不包括針織和鉤編的)手制花邊
tea-cozy cap
(茶壺保暖套似的)針織羊毛帽
ski pajamas
(長至踝關節、羅紋褲腳口的)兩件套針織睡衣長褲
over dress
(穿在針織套衫、女襯衫等外面的)罩衣,薄外衣;裝束過分
knitted selvedge
(防脫散)針織邊
sweater
(厚)運動衫;針織套衫}毛衣,毛線衫,羊毛衫
mmy-papiermache
(膠紙和針織緊身衣做成的)膠紙人體模型
mmy-papiermache
(膠紙和針織緊身衣做成的)膠紙人體模型
ski mask
(緊貼頭部、頸部,只露眼、鼻口的)防凍針織面罩,滑雪帽
stripiness
(經編針織物)直條痕
jumper
(寬松的)工作茄克,(穿在襯衫外的)無袖連衣裙,女學生裙,(水手穿的)短上衣,針織女套衫(英國),連帽皮外衣
ribbed banding inset waistband
(連衣裙中)鑲嵌的針織羅紋腰頭
briefers
(男子和男童)彈力短內褲,針織短內褲
jersey foundation
(女子)針織緊身(整姿))內衣
fleecy hosiery
(同fleece knit goods)起絨針織物
ribbing
(同ribbed banding)針織羅紋鑲邊(用於領口、袖口、腰部等)
ribbed banding
(同ribbing)針織羅紋鑲邊(用於領口、袖口、腰部等)
vest sweater
(同sweater vest) 背心式毛衣,針織套頭V領背心,針織開襟背心
sweater vest
(同vest sweater) 背心式毛衣,針織套頭V領背心,針織開襟背心
medias
(西班牙)針織品
metallic knit
(用於豪華輕快服裝中的)嵌金屬絲針織物
Shetland wool
(用於針織物的)設得蘭羊毛
pile stitch
(針織)毛圈組織,長毛絨組織
leg warmers
(針織)暖腿套
structure jacquard
(針織)組織提花
crack marks
(針織布)稀路疵
wash boards
(針織布)洗後扭斜,(洗衣板狀)凹凸不平
round thumb
(針織手套)鑲縫拇指
ski sweater
(針織提花)滑雪毛衣
reverse side loop
(針織物)反面線圈
spirality
(針織物)橫列歪斜
tuck loop
(針織物)花針疵
needle line
(針織物)條花疵
buckling
(針織物)彎曲;膨脹,皺折;經縮,浪紋疵
bodging
(針織物)修補不良
edge roll
(針織物的)卷邊
grafting
(針織衣片的)接縫;接枝
cight-lock machine
2+2雙羅紋圓形針織機
Actio
阿柯圖(吸汗快乾織物的日本商名,由雙層特殊結構的針織物構成)
chunky
矮而壯直的;(英)(尤指針織服裝)用厚而膨鬆的料子做的
balbriggan
巴爾布里根內衣針織物
balbriggan yarn
巴爾布里根針織紗
chaussettes
白色針織襪類(法國制)
berlin yarn
柏林針織絨線
bi loft/biloft
拜洛夫特針織紗
half-cut goods
半成形針織品
half-cut goods
半成形針織品
Henley knit shirt,Henley shirt
半開襟汗衫,亨利針織衫
chenille fabric
背面條紋提花針織物
knit-and-welt cloth
編織-浮線針織物
knitting width
編織寬度/針織坯布布幅
pelerine work
菠蘿組織針織品
thin knitted cloth
薄針織料
light knitted fabric
薄針織物
blarney yarn
布抗內針織絨線
cut and sew
裁剪成形(相對於全成形針織服裝成衣法)
money mitt
藏錢針織手套(手掌中央有拉鏈開口可藏錢或鑰匙)
unknit
拆散針織物
pile knit
長毛絨針織
high-pile knitter
長毛絨針織機
high pile knitted fabric
長毛絨針織物
high pile knitted fabric
長毛絨針織物
pile tricot
長毛絨針織物
pile tricot
長毛絨針織物
long sleeve knitshirt
長袖針織襯衣
knitted laid-in fabric
襯墊針織物,襯緯針織物
knitted laid-in fabric
襯墊針織物/襯緯針織物
liners
襯里針織手套
knitted suits
成套針織服裝
fshioning flat knitting machine
成形平型針織機/柯登機/平襪機
shaped underwear
成形針織內衣
cleared goods
成形針織品
cleared goods
成形針織品
fashioned hosiery
成形針織品,成形襪子
fashioned hosiery
成形針織品/成形襪
fashioned outerwear
成形針織外衣
fashioned outerwear
成形針織外衣
nude
橙紅色,肉色;裸體;肉色襪子;肉色針織物
chamoisette
充麂皮針織手套布
shammy fabric
充麂皮針織物
chamois cloth
充羚羊皮棉織物或針織物
chamois cloth
充羚羊皮棉織物或針織物;充麂皮棉織物或針織物
run
抽絲,(針織物)縱向脫散
curtain machine
窗簾紗針織機
tweed jersey
粗呢運動衫;仿毛平針織物
carded knitting yarn
粗梳針織紗
coarser knit
粗針距針織物
circular string border machine
大身圓型針織機
large diameter machine
大筒徑針織機
combined rib-tubular knits
帶羅紋的圓筒形針織物
sack
袋型外衣,布袋裝,婦女、兒童用的寬松外衣;幼兒針織小外套;睡袋,袋,粗布袋,麻袋,硬紙袋,塑料袋;(登山)帆布背包,背囊
mock-turtleneck sweater
單層翻領毛衣,雙層針織羅紋領毛衣
single plush
單面長毛絨針織物
fleeced goods
單面起絨針織物
accordion fabric
單面提花針織物
accordion fabric
單面提花針織物
single-filling knit
單面緯編針織物
open cylinder knitting machine
單面圓型針織機
plai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單面圓型針織機
您如果要查找服裝針織的文章、單詞、以及商貿用於,以下網站適合您。
② 某針織服裝公司出口到英國的產品約在一個 月後會收到10000英鎊,目前有兩種可能的預期: (1)
10000*13.55=13550元
借入英鎊:10000÷(1+0.8%)=9920.63英鎊
兌換人民幣:9920.63×13.65=135416.67元
存入銀行:135416.67×(1+0.2%)=135687.5元
收回英鎊歸還借款英鎊本息和:9920.63×(1+0.8%)=9999.36英鎊
拓展資料
英鎊(英文:Pound)是英國國家貨幣和貨幣單位名稱。英鎊主要由英格蘭銀行發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最常用於表示英鎊的符號是?。國際標准化組織為英鎊取的ISO 4217貨幣代碼為GBP(Great Britain Pound)。除了英國,英國海外領地的貨幣也以鎊作為單位,與英鎊的匯率固定為1:1。
由於英國是世界最早實行工業化的國家,曾在國際金融業中占統治地位,英鎊曾是國際結算業務中的計價結算使用最廣泛的貨幣。一戰和二戰以後,英國經濟地位不斷下降,但由於歷史的原因,英國金融業還很發達,英鎊在外匯交易結算中還佔有非常高的地位。英鎊上印有具有貢獻的人物及皇室。
1英鎊GBP=8.95人民幣元CNY
1英鎊GBP=10.75港幣HKD
1英鎊GBP=1.17歐元EUR
1英鎊GBP=1.38美元USD
1英鎊GBP=152.8日元JPY
1英鎊GBP=1.73加元CAD
1英鎊GBP=1.85澳元AUD
1英鎊GBP=1.98紐西蘭元NZD
1英鎊GBP=1584.74韓元KRW
1英鎊GBP=45.12泰銖THB
1英鎊GBP=38.79新台幣TWD
1英鎊GBP=69.07菲律賓比索PHP
1英鎊GBP=5.8馬來西亞林吉特MYR
更新時間:2021.7.13
截止2017年,英鎊流通紙幣有5英鎊、10英鎊、20英鎊與50英鎊四種。
英鎊紙幣主要由英格蘭銀行發行。截止2017年的流通的英格蘭銀行版紙幣分為5英鎊、10英鎊、20英鎊與50英鎊四種。此外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地區也有多家銀行同時發行英鎊,但設計圖案與面額配置各不相同。
在國際上,英鎊的結算上普遍只承認英格蘭銀行版本。在我國,外幣兌換銀行也不兌換且不接收除英格蘭銀行以外其他各銀行發行的英鎊。英格蘭發行的英鎊在新版發行後,普遍情況下舊版的同面值英鎊會在不久後停止流通。但英格蘭銀行則無期限地接受民眾用舊版紙幣兌換成新版紙幣。
即使幾百年前發行的英鎊,英格蘭銀行也會在確認其為真幣的情況下無條件兌換為新版紙幣。
③ T恤的歷史發展
T恤衫又稱T形衫。起初是內衣,實際上是翻領半開領衫,後來才發展到外衣,包括T恤汗衫和T恤襯衫兩個系列。關於T恤衫名稱的來歷一直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17世紀在美國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卸茶葉的碼頭工人
都穿這種短袖衣,人們把「Tea」(茶)縮寫為「T」,將這種襯衫稱為T-Shirt即T恤衫;第二種說法是在17世紀時,英國水手受命在背心上加上短袖以遮蔽腋毛,避免有礙觀瞻;還有一種說法是由袖與上身構成「T」字形,即其衣為T形縫合領,故此而得名。1913年,美國海軍規定水兵工作服內穿水手領短袖白色汗衫,其原因之一是為了遮蔽水手們的濃密胸毛。T恤衫所用原料很廣泛,一般有棉、麻、毛、絲、化纖及其混紡織物,尤以純棉、麻或麻棉混紡為佳,具有透氣、柔軟、舒適、涼爽、吸汗、散熱等優點。T恤衫常為針織品,但由於消費者的需求在不斷的變化,設計製作也日益翻新,因此,以機織面料製作的T恤衫也紛紛面市,成為T恤衫家族中的新成員。這種T恤衫常採用羅紋領或羅紋袖、羅紋衣邊,並點綴以機綉、商標,既體現了服裝設計者的獨具匠心,也使T恤衫別具一格,增添了服飾美。在機織T恤衫面料中,首選的要數具有輕薄、柔軟、滑爽等特點的真絲織品,貼膚穿著特別舒適。採用模擬絲綢的滌綸綢或水洗錦綸綢製作的T恤衫,如輔之以鑲拚術,使T恤衫增添了特殊風格和藝術韻味,深受青年男女的鍾愛。此外,還有由人造絲與人造棉交織的富春紡,經特殊處理的桃皮絨滌綸模擬絲綢,經紗洗的真絲綢、絹紡綢都是T恤衫選用的理想面料,物美價廉的純棉織物更成為T恤衫面料的寵兒。它具有穿著自然、輕松以及吸汗、透氣、對胳膊無過敏反應,穿著舒適等特點,在T恤衫中所佔比例最大,滿足了人們返璞歸真、崇尚自然的心理要求。
時尚潮流
由於T恤衫是人們在各種場合都可穿著的服裝,款式上也略有變化,如在T恤衫上作適當的裝飾,即可增添無窮的韻味。採用油性簽字在淺色的T恤衫上用英文字母或漢語拼音字母寫上自己或心中偶像的名字,也可畫上幾筆簡單而充滿情趣的簡筆畫,顯得瀟灑而別致。也可採用五彩毛線在T恤衫的兩只袖上挑出斑斑點點的小碎花或是簡單的幾何圖形,顯得別有情趣。還可以把兩件花色迥然不同的T恤衫縱向剪成兩半,互換後再拚縫起來,可形成特殊的風格。把不再穿著的舊T恤衫下沿剪下一圈,可作發帶使用,飄逸在青少年婦女的頭上,更加顯得活潑可愛,充滿浪漫主義的情調。通過這些加工製作,可使T恤衫增添無窮的魅力。既時尚,又有趣,成為當今一大潮流。
據資料記載,T-shirt最早出現在古羅馬時期。在古羅馬的硬石餐廳里,展示著愷撒大帝曾經穿過的一件T-shirt,公元79年,龐貝火山爆發,把這家餐廳掩埋了。現代T-shirt的真正歷史還不到100年。T恤是「T-shirt」的音譯名,保留了英文起首字母「T」。不管來源如何,T-shirt一詞真正問世是上世紀20年代的事,當時韋伯詞典第一次將T-shirt收錄其中。因為這個中英文的混血兒詞彙聽上去並不那麼富有異國情調。也許是因為T恤過深地潛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對於司空見慣的東西人們往往容易忽視,輕輕提醒一句,便驚覺原來隱藏在簡簡單單的身邊物體里的故事竟是這樣饒有興味。
第一縷浪漫
春夏時節,當街上花哨T恤衫如雲飄過,有誰想得出,T恤最初原是干粗重體力活的工人們穿用的內衣。一般而言,男人們的T恤有點像如今女人們的文胸,並不輕易裸露,只是當它與無袖的連身工裝褲配穿時,才露出一些它的真面目,在20世紀初葉,服裝公司的產品目錄上T恤僅僅是作為內衣來推銷。到1930年,雖然作為內衣的形象並未發生多大的改變,但顯然人們已經開始試著把T恤穿在外面,這就是人們所聽到的「水手衫」,水手們穿著T恤出海遠航,蔚藍的海洋與明凈的天空為它塗抹上第一縷浪漫的色彩。
偶像機緣
當這種絲毫不起眼的無領短袖針織衫,有朝一日與大明星馬龍·白蘭度一同在銀幕亮相時,興奮的影迷頓感驚訝不已,1974年12月3日《慾望號街車》在紐約首映。吸引人心的不僅是馬龍·白蘭度那略帶粗野的男子漢氣概和笑起來壞壞的眼神,還有那件朴實無華的白色T恤,此劇導演埃列·卡茨恩曾經玄機莫測且不無得意地透露,白蘭度的T恤形象並非事先精心設計而完全是得之於一個偶然。原來只因白蘭度偶然之中穿著它來排演……
隨著1951年《慾望號街車》在全美公映,白蘭度的白色T恤形象變得舉國同名,柔軟體貼的T恤衫把男性美從呆板、單調、循規蹈矩的傳統上流品位的著裝中解放出來,陽剛的身形展現在亦驚亦盲的視野之中,一時間成為全美乃至全世界的摹本。
叛逆英雄
20世紀50年代是美國文化配合好萊塢電影進軍世界的光輝時代,無形中促成了T恤風潮的國際性蔓延。T恤與牛仔褲、黑色皮夾克共同塑造了一種深深影響年輕一代的叛逆英雄形象,代表著對傳統禮節、上流品位的極度藐視和摒棄。詹姆士·迪恩在電影《阿飛正傳》中身穿T恤衫,微微立起外套衣領的扮相,成為崇尚叛逆的青少年心目中的偉岸英雄。此外,影星亞特·卡尼在白色T恤衫外面套一件黑色馬甲的滑稽相,也使人們更加深了對於T恤與平民之間的親密關系的理解,隨後一系列表現反叛青少年題材的電影紛紛採用T恤著裝,由此使T恤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獨特個性,烙上分支文化的印記。雖然叛逆角色往往便是真實生活中被壓抑的性格的預先釋放,但在影片中受到熱烈歡迎是一回事,能否被主流社會所欣賞和仿效又是另外一回事。 T恤其實直至在影壇尋找到脫離「銀幕無賴」的角色之後,才開始被少數男性採納為日常裝,它的舒適、衛生也逐漸得到人們稱許。
別樣瘋狂
T恤的大規模流行風潮始發於20世紀70年代。1973年《婦女時裝日報Wear Daily》聲稱T恤是當年反文化的首席發言人。1975年據載有4千8百萬件印花T恤充斥於美國大大小小的服裝市場,並在此後的多年中保持了這一勢頭。T恤衫上的圖案與文字只要想得出就能印上去。幽默的廣告、諷刺的惡作劇、自嘲的理想、驚世駭俗的慾望、放浪不拘的情態都藉此發泄無遺。對於這種似乎是無可遏止的風潮,也曾有人搜文尖刻地批評企圖以T恤的文案來達到某些目的的做法太小兒科。作者諷刺地寫道:「如果連你的話人家尚且不樂意聽,又如何指望他們聽你的T恤話呢?」
不管怎樣,一撥接一撥的青年成長起來,對T恤的熱情卻未消淡過,T恤印花的千奇百怪一點也不比往昔遜色。從T恤的材質而言,形形色色的超細纖維,高彈纖維及高分子合成物已經取代了最初的單一的棉質。穿用T恤的人擴展到各個年齡層,同時也深為女士們所青睞。 20世紀50年代--60年代人們為了追求舒適、隨意使服裝的功能性和類別變得模糊化,從而產生了休閑服裝。何謂休閑服裝?指下班後業余時間及閑暇時間穿用的服裝之總稱,包括鄉村服、海濱服、旅遊觀光服、健身運動服等。是具有輕松、簡潔、無拘無束特點的服裝。T恤衫就包含在其中,生活中人們也稱其為「文化衫」。T恤作為休閑服出現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它的反傳統文化、反體制的象徵意義已經褪色,T恤與牛仔褲、夾克衫固然是天生的好搭檔,但穿在便裝西服裡面也並非不適宜,你已列數不清T恤能與什厶樣的衣服相配,而它不能搭配的是什麼,T恤是大眾化的。洋溢著平民氣息。1998年抗洪賑災的演員大多用T恤作為演出服,以示與災區人民共患難之心。T恤又是最時髦的。CK、Ralph Lauren多次以T恤男模為時裝廣告形象。街上染著頭發、穿松糕菇、戴G-shock表的女孩也喜歡穿一件短小緊身的迷幻色T恤。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印花的、新型纖維的T恤如何倡導時尚,白色棉質的T恤依然十分搶手,尤其在80年代的某個時期。據說,白色T恤令人回想起50年代,令人青春時光永久縈繞於懷。
早期的T恤衫是寬大的造型,搭配著短裙、短褲或牛仔褲,整個組合顯示出健康、向上充滿活力的感覺。近幾年,流行的是合身的小T恤,它取代了大T恤,與短裙、超短褲、緊身褲親密相伴,共唱出夏季服裝的主旋律。這種結合能充分地展示出女性秀美的體形,特別是露腹式T恤,更能展示青春與健康的活力,是夏天的流行風采。
④ 服裝版型英文如何說
Clothing pattern。
1、clothing指服裝,類似的英語單詞有dress; costume; fashion; apparel; garment; abito; iridescent; threads; toggery; fig; business; rig; habiliment; sartorial。
2、pattern指版型,類似的英語單詞有stereotype; Type; layout。
服裝版型相關英文:
1、vest 背心
denim vest 牛仔背心、puffer vest 羽絨背心、plaid vest 格紋背心
2、blouse 襯衫
ruffled blouse 褶皺襯衫、puffed blouse 泡泡袖襯衫、pleating blouse 百褶襯衫
3、top 上衣
velvet mock neck top 絲絨高領上衣、houndstooth top 犬牙(咱們叫千鳥紋)上衣、off-the shoulder top 一字肩上衣、cutout turtleneck top 斜肩高領上衣
4、bodysuit 連體衣
high-neck bodysuit、v-neckline bodysuit 、animal print bodysuit 、square neckline bodysuit 方領連體衣
5、sweaters & knits 針織毛衣
halter-neck knit 掛脖針織、layered sweater 多層設計毛衣、tied boatneck sweater 系帶船領毛衣、strappy knit 吊帶針織
⑤ 背心的種類劃分
背心款式按穿法有套頭式、開襟式(包括前開襟、後開襟、側開襟或半襟等);按衣身外形有收腰式、直腰式等;按領式有無領、立領、翻領、駁領等。背心長度通常在腰以下臀以上,但女式背心中有少數長度不到腰部的緊身小背心,或超過臀部的長背心(又稱馬甲裙)。
背心一般按其製作材料命名,如皮背心、毛線背心等。它可做成單的、夾的,也可在夾背心中填入絮料。
防彈背心
詳細信息可參見:防彈背心詞條。
防彈背心是一種象盔甲一樣用於減少子彈傷害的防護衣,它們由警察和軍隊穿著。大部分這樣的防護服對於大口徑步槍或來復槍只有很少甚至沒有防護力,不論防彈衣的類型,式樣,材料,或步槍彈的口徑(這個
例外不能一概而論。22LR型,通常可以對大口徑的步槍、來復槍子彈起到防護作用)這些背心廣泛地防禦從手槍射擊的手槍彈葯——同樣不論類型,式樣,材料,和手槍彈葯的口徑。
一些類型的防彈衣有金屬的擴充物(鋼或鈦),在身上的重要部位可以額外的填充一些陶瓷或聚乙烯板用來增加保護性。如果子彈正好打到填充物上,這些保護物能有效防護所有手槍和一些來福槍。這類的背心在軍事用途變成標准,作為前進在彈道技術使「Kevlar-only」背心失效-.一些背心也被設計保護免受刀子攻擊。單兵護體裝具。用於防護彈頭或彈片對人體的傷害。防彈衣主要由衣套和防彈層兩部分組英國陸軍野戰防彈服成。衣套常用化纖織品製作。防彈層是用金屬(特種鋼、鋁合金、鈦合金)、陶瓷(剛玉、碳化硼、碳化硅)、玻璃鋼、尼龍、開夫拉等材料,構成單一或復合型防護結構。防彈層可吸收彈頭或彈片的動能,對低速彈頭或彈片有明顯的防護效果,可減輕對人體胸、腹部的傷害。防彈衣包括步兵防彈衣、飛行人員防彈衣和炮兵防彈衣等。
反光背心
反光背心上用的材料是一個個微細的小透鏡球組成的,光線照到上面可以原路返回,讓駕駛車輛的人容易發現穿衣者,避免發生危險,通常交警或環衛工人、道路施工人員會穿。
戰術背心
特種部隊與普通的步兵有很多不同之處,導致了特種部隊對其使用的裝備的要求要比普通士兵的高很多。特種部隊用的背心除了它技術先進設計合理以外,其對製造材料所要求耐用性同樣提高了成本。
採用模塊化結構,能結合現有武器、彈葯及通訊等裝備,並能簡單自由更換模塊;穿戴背心不影響頭盔、防彈背心、個人武器使用且包含雙手和其他標准個別動作、射擊等;能與現有周圍服裝搭配穿著而需加大尺寸,包括手套;穿戴所有類型的軍用手套時能穿脫此背心;戰術背心需在無他人的協助之下,穿者能在30秒內輕易地組合、穿著,並調整到合身狀態;已組合的背心在重復穿著時,只需最少的重新對齊及調整;水中脫離時間不得超過15秒;戰術背心在連續使用壽命為5年,間歇性儲存期間其功能壽命應為10年;戰術背心需通過耐摩擦測試;可快速調整背心大小,不影響防彈背心、戰術鞍座及傘具之穿著與活動;適合汽機車、飛機、船艦及戰斗車輛作戰行動。
吊帶背心
最涼快的一種背心。小小的一塊抹胸,兩根吊帶,玉頸、香肩、酥胸、美背一覽無余。針織的,有細條紋,橫的;斜的波浪形,是動感地帶,大女孩小女孩都穿,是夏天瑰麗的景緻。
雞心領背心
卸掉袖子,挖深領口,留下主心骨。沒有任何多餘和累贅,不悶,好透氣。
斜肩背心
那麼大膽地不穿上另一隻肩膀,總讓人擔心是不是無意間滑下來的,潛意識里要去拽一把。裸肩膀的人是有勇氣的,但也是有一定的「邪氣」的,像聊齋里的妖精,你眼睛不眨,她照樣能千變萬化,變得你目瞪口呆。
裸肩背心
這一季無肩帶的裸肩背心又卷土重來,而最時尚的、代表性的款式是以蝴蝶結、褶皺作為裝飾,或面料採用懾人眼目的印花設計。
⑥ 汗布用英文怎麼說
英文名稱是:Perspiration cloth。
有純棉的面料,
也有混紡面料的,例如:32支全棉拉架汗布=32支紗全棉+氨綸汗布=32支棉氨綸汗布
這種汗布一般的成份表示為 95%棉5%氨綸 克重在180~190克/平方米之間。
⑦ 英國及法國的百年內衣的歷史和名稱
古代的內衣就是指束胸布和纏腰布,或諸如此類的東西。人們將長方形的布料捏出層層皺褶,古地中海區域的服裝大多是這種樣式的。1580年到1600年間,有種鐵制緊身內衣被認為是第一種流行的緊身內衣,但人們更傾向於相信這是用來糾正變形的脊椎的。
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後期,隨著人類行為的不斷理性化,謹慎內衣的內涵也逐漸地改變了。似乎是這種理性化和關聯化,導致了整個社會對「虛偽的人造時尚」的批評,其中包括對緊身胸衣的批評。在十八世紀七十年代,在時髦的法國女人中另有一種「緊身內衣」悄然興起,它由兩個小巧的胸罩組成,亞麻為襯,沒有襯骨而且穿著方便,用細繩或帶子在前胸系緊即可。
到十八世紀九十年代,人們發明了一種高腰的新古典主義女式長裙。雖然這種長裙能夠而且也經常和長款的緊身胸衣配套使用,但似乎短寬的緊身胸衣更為合適。
大約在1907年與1910年間,時髦的半身側面輪廓逐漸變得更直挺,腰部變得寬松,但臀部卻更緊綳了。苗條的年輕女人僅需一個胸罩和一件無襯骨的束腰衣就足夠了,這一組合被稱為「探戈緊身內衣「,它極具靈活性。直到大約1919年,大多數緊身內衣依然是前部有兩個分開的胸罩杯、後部勒緊的樣式。
種類各異的新式內衣中還包括邊褲束腰衣,它是1935年發明的,可穿在長褲內。這種束腰衣常常會與胸罩搭配使用。當然也有連為一體的基礎束身內衣,人們也經常把它們列入緊身內衣范圍之內。
在二十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緊身內衣逐步向塑造強身健體的內衣過渡。盡管人們越來越重視節食和身體鍛煉,盡管收腹內衣越發多樣化,某些內衣直到60年代後期,仍然是女人衣櫥中必不可少的主角。但此後,緊身內衣並沒有消失殆盡,而是由人們更主動地以減肥、鍛煉以及被外科整形所代替。隨著20世紀歷史車輪的遠去,人們對擁有健壯體魄的渴望無情地超越了空襯骨內衣的行為。然而近些年來,緊身內衣東山再起,而且朝著內衣外穿的方向發展。
然而到十九世紀,有襯骨的緊身內衣不但東山再起,而且勢頭更為強勁猛烈。人們將新古典主義時期的長裙以及不穿胸衣現象,看作是大革命時期社會秩序雜亂無章的惡果。於是緊身胸衣又成了女士時裝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由於技術革新和時尚翻新的緣故,內衣的樣式和造型也改變了許多。內衣加長,底部飄帶被三角形和菱形布料取代,正面有胸罩,背部固定,而且一定要穿在外衣裡面,大多由普通白色棉布和亞麻布做成。大約在1800至1870年之間,緊身內衣幾乎總是白色的。
第一件前部開襟、內襯鋼條的緊身內衣是由法國內衣商讓·朱利安·若斯蘭於1829年發明的,它使得女人無需別人的幫助,自己就能穿上並脫下內衣,但是直到1850年才流行開。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是帶襯的長裙廣為流行的時代,長裙幾乎可以使每個人的腰都顯細,而大部分的緊身內衣都很短。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短裙變緊了而緊身內衣卻加長了,不僅舒服了腰部還束裹了腹部。這就是所謂的盔甲式緊身內衣。到了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勺形的鯨骨支撐物很是流行,這就形成了腰部收緊,腹部加寬的S形曲線。
第一件真正的緊身內衣形成於十六世紀上半葉的某個時候,那時的貴族婦女們開始穿鯨須緊身內衣。換句話說,她們的布質胸衣開始添加更為堅固耐用的鯨須、獸角和硬布等諸如此類的材料。這類款式造型來源自西班牙和義大利,隨後迅速風靡到歐洲各國。這種內衣穿於胸腹之間,可使腰身更顯頎長挺拔。這種前身中心帶「支柱」的內衣被稱為「胸衣」。兩側還額外加上骨條或支柱,它將豐滿的身體和貼身束體的衣服結合得幾乎天衣無縫。身段,尤其是女性身段,在歷史上的重要性被不知不覺地提高了。
統治階級的男人不穿這樣的謹慎內衣,但他們卻穿著僵硬的謹慎上衣和前部飾有褲袋的謹慎褲,他們堅持舒服形體並穿著度身定做的服裝的目的,用以炫耀他們的陽剛之氣。此外,十六世紀的士兵確實穿著一種被法國人叫做謹慎內衣的上衣,實際上這是一種用以保護軀乾的盔甲。當時的人們就已經注意到了女性和男性胸甲之間的共同之處。
再給你中國女性內衣發展史吧~ 到底是自家文化~
中國內衣的歷史源遠流長,內衣也稱小衣、褻衣、汗衣、鄙袒、羞袒、心衣、抱腹、帕腹、圓腰、寶襪、訶子、小衫、抹腹、襪肚、襪裙、腰巾、齊襠、肚兜、史書記載來看,較早的內衣稱為褻衣。《禮記·檀弓下》:「季康子之母死,陳褻衣。敬姜曰:婦人不飾,不敢見舅姑,將有四方之賓來,褻衣何為陳於斯?」「褻」意為「輕簿、不莊重」,可見古人對內衣的心態。以下所訴的內衣歷史線索是從漢朝開始的。
漢:抱腹、心衣
漢初服飾,與民無禁。西漢雖有天子所服第八詔令的服飾制度,也只是要求著衣要與四季相符而已,這個時期婦女深衣有一明顯特點:將衣襟接得極長,穿時在身上纏繞數道,每道花邊顯露在外,別有一種風韻。而「抱腹」正是這一階段的內衣。自東漢以後,隨著外裝衣裾被裁製成數片三角,幾片疊壓相交的變化,內衣也隨之改變得更簡單化——稱為「心衣」。「抱腹」上端不用細帶子而用「鉤肩」及「襠」就成為「心衣」。
兩者的共同點是背部袒露無後片。平織絹是漢朝常用的內衣面料,其上多用各色絲線綉出花紋圖案(稱彩綉),圖案多以「愛情」為主題,在當時用素色面料來製作內衣的情況是不多的。
魏晉:(十六國):兩當
魏晉南北朝以來,由於政治動盪,再加上北方各族入主中原,將北方民族服飾帶了進來,影響了也同化了北方民族的服飾。
女性日常著襦、衫,下身穿裙子。襦、衫也可作禮服之內的襯衣衫。此時的內衣稱為「兩當」,它與「抱腹」、「心衣」的區別在於它有後片,「既可當胸又可當背」。材質多為手感厚實、色彩豐富的織錦,雙層,內有襯棉。「兩當」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飾,後傳人中原,屬異族文化。
唐代:訶子
統一、強盛的國家,孕育了文明開放的著裝制度,並對後世影響頗深。唐人與波斯、大食、等國家交往頻繁,而且與西北各民族往來甚密,因此而影響了唐人的裝束,大唐女子日常服飾是衫、襖、裙,多見是上身著襦、襖、衫,而下身束裙子。裙子以紅色最流行,其次為紫、黃、綠色。而襦到了唐代,由原來的大襟,更多的採用對襟,衣襟敞開,不用紐扣,下束於裙內,為配合外衣的穿著,唐內衣也隨之改變甚大:以前的內衣肩部都綴有帶子,唐代出現了一種無帶的內衣,稱為「訶子」。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點所決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裝,她們將裙子高束在胸際,然後在胸下系一闊帶,兩肩、上胸及後背袒露,外披透明網紗,內衣若隱若現因而內衣面料考究,色彩繽紛,與今天歐迪芬倡導的「內衣外穿」頗為相似。為配合這樣的穿著習慣,內衣需為無帶的。「訶子」常用的面料為:「織成」,挺括略有彈性,手感厚實。穿時在胸下扎束兩根帶子即可,「織成」保證「訶子」胸上部分達到挺立的效果。
宋代:抹胸
宋代大片土地淪為女真貴族統治領地,服飾文化也因其政治和經濟因素而發生交互影響。《續資治通鑒》記載:「臨安府風俗,自十數年來,服飾亂常,習為邊戎……」,故自宋代始,女子有束胸的習慣。宋女子日常服飾:上身穿襖、襦、衫、背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褲。其面料為羅、紗、錦、綾、絹等。「抹胸」穿著後「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個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稱「抹肚」。用紐扣或帶子系結。平常人家多用棉製品,俗稱土布,貴族人家用絲質品並在其上綉以花卉。單的夾的,形式不一。
元代:合歡襟
蒙古族入主中原,服飾上既承襲漢制,又推行其本族制度。至元大德年間,蒙、漢間的士人之服也就各從其便了。女子服飾,富貴者多以貂鼠為衣,戴皮帽。一般則用羊皮和毳氈作為衣冠材料。當時的袍式寬大而長,常作為禮服之用。元朝內衣稱「合歡襟」由後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點。穿時由後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繩帶等系束。合歡襟的面料用織錦的居多,圖案為四方連續。
明代:闌裙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國後先是禁胡服、胡語、胡姓,繼而又以明太祖的名義下詔:衣冠悉如唐代形制。明代女子服飾規定民間女子只能用紫色,不能用金綉。袍衫只能用紫綠、桃紅、及淺淡色,不能用大紅、鴉青、黃色。帶則用藍絹布。明衣衫已出現用紐扣的式樣。明內衣稱「闌裙」外型與背心相似,開襟,兩襟各綴有三條襟帶,肩部有襠,襠上有帶,腰側有系帶,可起到調節腰部的效果,可見明代女子已深諳凸顯身材之道。「闌裙」外形與背心相似。開襟,兩襟各綴有三條襟帶,肩部有襠,襠上有帶,腰側還各有系帶將所有襟帶系緊後形成明顯的收腰。可見明代女子已深諳凸現身材之道。
清代:肚兜
婦女服飾在清代亦是滿、漢共存,滿族女子以長袍為主,漢族女子則上衣下裙。清中期,滿漢各自效仿,至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重,而漢族仿滿族服飾的風氣,在達官貴婦中流行。女子服飾的式樣及品種至清代愈來愈多,如:背心、一裹圓、裙子、大衣、雲肩、圍巾、手籠、抹胸、腰帶、眼鏡……,曾出不窮。清代內衣稱「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帶,穿時套在頸間,腰部另有兩條帶子束在背後,下面呈倒三角形,遮過肚臍,達到小腹。材質以棉、絲綢居多。系束用的帶子並不局限於繩,富貴之家多用金鏈,中等之家多用銀鏈、銅鏈,小家碧玉則用紅色絲絹。「肚兜」上有各類精美的刺綉。紅色為「肚兜」常見的顏色。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小馬甲
「小馬甲」形制窄小,通常用對襟,襟上也施數粒扣,穿時將胸腰裹緊。」小馬甲」進一步發展並吸收了西方的某些特點便成了現在的胸罩。面料以棉、絲為主。
⑧ 針織背心用英文如何表示
knitting vest